第一节 传染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0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染病
分类号: R51
页数: 5
页码: 1597-16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方面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江北区 疾病预防 传染病

内容

唐开成五年(840)今宁波市境域有最早的疫病记录,以后历代都有零星记载。据清《明州系年录》记载,清顺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656—1895)发生痘疫7次,大疫12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霍乱经航道水路传入宁波,此后一直流行不止。民国时期,疫病频发,俗话说:“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民国9年(1920)8月,经宁波江北岸红十字会提议,筹办成立江北区临时防疫医院,院址借张家弄陈宅。以后设于江北财神殿。民国14年(1925)8月,经江北公会协调开办临时治疫医院,院址在江北岸显德庙,至9月26日结束。据统计,来院求诊者786人,治愈出院者305人,门诊者439人,不及救治者42人,由院成殓者49人,自行成殓者23人;募集资金2800余元,又岁捐900余元,共计3700余元。宁波沦陷期间,尤在民国31年(1942)疥疮一度流行甚广。民国34年(1945)登革热肆虐,系国民党军队从福建调动带来。民国35年(1,946),城区霍乱病死率高达50%,时疫医,院病床不敷应用。天花也常有发生。慈城向有保赤善会,专办施种牛痘;民国11年(1922)起由保黎医院实施,并且免除挂号费,减轻贫苦家属之负担,以期推广。肺结核俗称痨病,宁波流行相当严重,据说30万人口中有1万患痨病者。当时尚无特效药,被视为难治之症,重在预防。民国36年(1947)夏,宁波成立防痨委员会;次年3月,在江北岸青年会大礼堂举行扩大防痨宣传运动大会,参加者达500余人。同时,危害人民健康的还有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等,在农村尤为严重。麻疹流行每年夺去大批儿童的生命。
  1984—1989年,江北区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达2090.25/10万人。其中1988年,宁波甲型肝炎爆发流行,当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588.87/10万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划免疫开展,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明显下降,有的传染病在江北区已经消灭,如白喉、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1990—2003年,江北区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353.41/10万人,有明显下降,其中最高为1991年,发病率也仅为611.64/10万人。传染病种类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2004年1月1日传染病开始实施网络直报制度,监测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监测敏感度大幅提高。2004—2008年,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860.35/10万人,显著高于历年,主要原因是漏报减少。
  肠道传染病
  霍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霍乱经航道水路传入宁波,是年秋大疫,其病脚筋缩即死亡,又名吊脚痧。清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港实施海港检疫。1962年8月,埃尔托霍乱传入宁波。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01,群埃尔托霍乱小川型流行期;1979年为01群埃尔托霍乱稻叶型,一直到1989年;80年代均为稻叶型1d流行阶段;90年代霍乱流行菌型又转回小川型菌株,其中1994年小川型1b株强流行年,江北区年报告发病率达63.06/10万人,1995年下降到14.34/10万人。1999年起,发病率下降到0.90/10万人以下。2002年,发生非流行株霍乱病例1例。此后一直未有霍乱病例报告。
  伤寒副伤寒 1950年始,宁波市有伤寒副伤寒疫情记录。1950—1987年,年发病率较低,为4.24/10万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伤寒发病率明显上升,1990年出现高强度暴发流行,宁波市年平均发病率达65.15/10万人,江北区为119.26/10万人,其中慈城、妙山、云湖3个乡镇位于前三位,以后发病率呈持续下降趋势。1996年年平均发病率仅为4.20/10万人。但2004年江北区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高达27.37/10万人。
  伤寒副伤寒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1950—1979年,多发生于7—10月。1980年以后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季节高峰,第一个高峰在2—4月,第二个高峰在7—10月。前者多与春节至清明期间市民多生食毛蚶、牡蛎有关;后者则与其他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相一致。1992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宁建一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厂暴发伤寒29例,罹患率10.39%,江北区卫生防疫站及时对疫区采取了综合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2004年起,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的2—4月开展对毛蚶、牡蛎等小海水产品病原学监测;5—10月开展对小海水产品、粪便、水等外环境监测。2004—2006年,监测中未发现伤寒副伤寒、霍乱致病菌。2007年开始,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其他致病性弧菌监测,在对毛等539份小水产品检测中,分别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弧菌共80株,总合格率仅为14.84%。
  病毒性肝炎 20世纪50年代,宁波市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84/10万人;60年代逐渐增多,发病率为65.93/10万人;70年代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1.22/10万人。1984—1989年,江北区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636.28/10万人,远远高于宁波市同期发病率452.34/10万的水平。90年代江北区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6.96/10万人,1996年降至65.32/10万人,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至2003年达到历史最低点29.66/10万人。2004年起实行网络报告后,报告发病率有所增加,达到78.65/10万人,2008年回降到38.14/10万人。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发病趋势与病毒性肝炎总体发展趋势相同。宁波市有记载的甲肝暴发疫情有2起,第一起发生于1977—1978年间,共发生甲肝2121例,发病率为524.79/10万人;第二起发生于1988年,报告病例47313例,发病率为949.78/10万人。1988年1月1日至4月25日江北区共报告病例3285例,占同期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65%,与上年同比上升459.6%。是年,江北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高达1727.39/10万人。这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1—4月,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生食被污染的毛蚶有关。
  乙型肝炎 1990年开始,江北区有乙肝发病情况的记录,报告发病率为39.26/10万人。1992年开展了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的调查,共调查102户312人,进行乙肝三系检测,其中HBsAg携带(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4.10%。1996年报告发病率降到最低,仅为5.13/10万人。随后发病率呈现平稳态势,年报告发病率为25/10万人左右。200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乙肝疫苗也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2003年报告发病率有所降低,为13.96/10万人。2004年回升为28.24/10万人。2005—2008年,发病率较为平稳,维持在19.59/10万人左右。
  戊型肝炎 江北区戊型肝炎病例较少,发病率较为平稳。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
  1984—2008年,无聚集疫情或暴发疫情出现,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5/10万人。
  细菌性痢疾 1990年,江北区开始有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为160.49/10万人,其后开始下降,2000—2008年发病率基本维持在50/10万人左右。2004年实施传染病网络报告以来,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出现上升,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06.86/10万人,2007年随即回落,2008年发病率仅为28.27/10万人。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 1984年开始,江北区有麻疹疫情记录,年报告发病率为9.10/10万人。1986年出现疫情高发,发病率高达39.92/10万人。随后20年内,江北区麻疹疫情基本符合5年为一个周期的流行规律。2007年7月,江北区按浙江省卫生厅部署,将麻腮风(即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8年与浙江省整体疫情相同,出现覆盖整个区域的麻疹大流行,发病率为50.75/10万人。自2008年起,浙江省多次开展了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随着免疫屏障的逐步建立,发生率随之下降。是年2月,区卫生监督所开展了以麻疹防控工作为重点的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全区发热门诊专项监督检查。
  猩红热 1984年,江北区首次出现猩红热,年报告登记发病率为1.82/10万人。1985—2000年,江北区猩红热发病率均在1~2/10万人左右,偶有全年无报告。2001年起,江北区猩红热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发病率均在5~7/10万人左右。2006年出现了1起学校突发疫情,当年发病率为12.26/10万人。经调查,该起疫情为食堂厨师手部外伤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暴发疫情。是年开始,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猩红热作为学校症状报告系统重点疾病进行监控。
  流行性脑膜炎 1985年,江北区首次出现流行性脑膜炎,报告登记13例,发病率为6.75/10万人。1990年开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江北区处于散发状态。1997—2005年,无病例报告。2006年报告1例,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流行性腮腺炎 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纳入报告系统。2005年,洪塘街道文体幼儿园和洪塘中学暴发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无死亡病例。2007年,麻腮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结核病 1997年开始,江北区有肺结核疫情记录,报告发病数27例,发病率12.40/10万人。1997—2003年,江北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一直处于20/10万人左右的平稳状态。2004年实施传染病网络报告后,结核病的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报告发病率骤升至36.50/10万人;2005年高达83.7/10万人。自2006年开始,江北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面铺开,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提前一年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结核病控制阶段目标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期目标。
  非典型性肺炎(SARS) 2003年4月,江北区卫生局成立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种应急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并设置咨询热线电话。2005年,江北区开展了非典型性肺炎应急演练,尽量确保各级医生和防保人员都熟悉非典型性肺炎的诊断和处置,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立即组织专家组会诊,确定或排除SARS预警病例,一旦发生疫情,及时启动预案响应。
  抗击“非典”期间,江北区卫生监督所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840人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幼托机构1403家,其中限期整改396家,立案查处116家,有效督促了各行业防治“非典”措施的落实。2003—2008年,江北区无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报告。
  手足口病 2008年前,江北区无发病资料。是年,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当年发病率为485.02/10万人。结合网络报告系统,手足口病的管理控制工作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条以学校—医院—防保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教育局一学校为主线的管理系统,并对患儿较为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建立患儿粪便样本送检制度,将结果及时报告,以此了解江北区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特点。
  动物源性传染病
  鼠疫 民国29年(1940)10月27日上午约7时30分,日本军用飞机一架窜犯宁波,在东后街靠开明街一带闹市区上空,撒下带鼠疫杆菌的面粉、小麦、传单,造成鼠疫灾难。民国30年(1941)以后,境域未再发生鼠疫。20世纪50年代政府加强灭鼠工作。1985—1987年,防疫部门在槐树、白沙街道所属地段进行鼠疫监测,经血清间接凝集试验均属阴性。此后每年仍坚持进行常规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狂犬病 1980—2005年,江北区(江北地区)无病例报告。2006年报告病例1例,死亡1例,系洪塘街道横山村人,被外来流浪犬咬伤后发病死亡。2007年1月,洪塘街道再次发生狂犬疫情,洪塘工业园区死亡1人。
  2003年7月1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设了常年犬伤简易门诊。2004年、2007年,慈城镇医院、孔浦医院分别增设,犬伤简易门诊。至2007年底,有慈城镇医院、孔浦医院、育才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犬伤门诊。
  流行性出血热 1984年,江北区最早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记录。2001年发病率最高,达到3.55/10万人。2003年出现死亡病例1例。2004—2008年未见死亡病例报告。
  禽流感 2006年根据国家要求,人禽流感纳入报告系统。截至2008年底,江北区无病例报告。
  布鲁氏菌病 1995年,宁波市达到控制布鲁氏菌病标准。1996—2008年,江北区未发现布鲁氏菌病例。
  虫媒传染病防治
  疟疾 1989年4月,江北区设立了湾头、洪塘、妙山3个疟疾监测点,“血检”覆盖率均达到100%。1989年4—6月,3个监测点血检计划任务数完成率为98.86%,血片合格率为87.12%,各项指标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由省卫生厅批准,被列为基本消灭疟疾区。2000年开始,按照浙江省疟疾监测方案,江北区每年开展对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简称“三热病人”)进行监测。
  乙型脑炎 1984年,江北区最早出现乙脑病例登记1例,报告病例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82/10万人。1985—1992年累计报告病例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10万人,其中1986年报告病例最多,为5例;1992—2002年无病例报告;2003年开始再次出现病例报告,2003—2007年累计报告病例9例,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区域,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城镇改建,大批无免疫史流动儿童迁入导致易感人群增加。2008年开始,开展人群乙脑免疫水平监测。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