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儒学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儒学文化
分类号: B823
页数: 1
页码: 14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
关键词: 儒学文化 慈城

内容

慈城史称文献之邑,儒学基地,历朝历代办学育人成为传统。自唐至清,在慈城地区共创办过县学(学宫)1所,书院14所。很早就有儒学名人出现。
  慈城儒学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影响,主要由三个内容构成:以孔庙为主的官学;以书院为核心的学术性教学和学术研讨;以私塾为基础的群众性少年儿童启蒙教学。这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动着慈城儒学文化的持续发展。建孔庙不但为了祭祀孔子弘扬儒风,也是为了培育本地人才。宋代的王安石曾为新建的慈溪县学撰写了《慈溪县学记》。官学以外,慈城的书院教学也很昌盛,不仅数量和就学者多,而且在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上也代有建树。慈城私塾遍布城内,到处可闻“庠声序音”,随处可见“家诗户书”。
  明清时期,慈城有一个“文化士族”现象的形成和出现。文化士族是指重视家族教育、以文章道德传其家世,并使整个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家族。这些家族以学术昌盛、诗文书翰累世不绝而著称。文化士族在内部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外互相联姻,同气相求,从而对当时当地的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明代冯若愚悉心教子,三子皆成大材,冯元飏为天津巡抚,冯元飙为兵部尚书,冯元飂为兵部主事,其孙辈冯京第为抗清志士。又如半浦郑氏自郑溱开始藏书,其后世以文章显名,代有传人。郑溱之子郑梁,为黄宗羲弟子;郑梁之子郑性遵父命建二老阁,藏黄宗羲等人著作;郑性之子郑大节、郑中节,中节之子郑竺、郑甲,郑竺之子郑勋及后辈郑观海连绵七代,一直为慈溪文献世家。其家的二老阁藏书、刻书名满天下,为浙东著名的藏书世家。其子孙都承继家风,潜心经史而淡泊功名。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