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编 古慈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73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编 古慈城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6
页码: 1459-1494
摘要: 本编介绍了宁波市江北区古慈城的文化、教育、科举、商贾、名胜古迹等。
关键词: 城镇 发展 慈城

内容

古慈城慈城历史悠久。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活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成为慈溪县治,其文化体系丰富多样,主要有宗教文化、儒学文化、慈孝文化、建筑文化、廉政文化以及民俗文化。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设立书堂(地址在今之慈湖中学),开当地儒学之风气。而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的清道观,后来成为浙江的道教中心和浙东著名道观。初建于宋雍熙元年(984)的慈城孔庙,则是浙东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庙,时为县学;又有慈湖书院、宝峰书院等著名书院,形成以孔庙为枢纽的官学和以书院为核心、私塾为基础的私学相辅相成的教育名城。县名慈溪与县治慈城,均因汉代孝子董黯而得名。慈城的许多地名都与“慈”有关,有着丰厚的慈孝文化资源。慈城还商贾辈出,北宋年间的冯氏就以经营药业致富;当代不少“中华老字号”如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广州敬修堂、宁波冯存仁堂等均系慈城人创办。在成衣业、银钱业、近代工商业,慈城人也都有卓越建树,是宁波商帮的先驱与中坚人物。
  在以古城为中心的慈城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计6个点;省级文保单位2个,计13个点;市级及区级文保单位23个。尤其是慈城古建筑,清乾隆以前的大型建筑就有100多处,而且规模大、门类多、散布范围广。慈城也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和江南古建筑的博物馆。
  第一章 古城名镇
  第一节 古县治
  建置沿革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溪建县,隶属江南东道,县治设于今慈城。唐乾元元年(758)隶属浙江东道。五代梁开平三909)吴越国以明州为节镇,置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建隆元年(960)属明州,隶两浙路。宋绍兴二年(1132),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庆元元年(1195)属庆元府,浙东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至正二十(1367)朱元璋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慈溪属宁波。明永乐十六年(1418),因县令失官印,改慈溪为“慈谿”,仍属宁波府。入清,仍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3年(1914)隶属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又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21年(1932),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年(,北宋,南,隶两,七年,区,慈溪历属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溪属宁波专员公署。1954年,慈溪县境域重新划分,并移县治于浒山镇。慈城长达1216年(738—1954)的县治史至此结束。
  城垣 慈城虽为县治,但向无城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两次来犯,因无城墙阻挡,全城惨遭浩劫,是年冬始筑城墙,翌年秋完工。城墙高二丈余,城基,宽二丈四尺,周围十里,辟为四门,东曰“镇海”南曰“景明”西曰“望京”北曰“环山”。还另辟小东门、小西门,并穴水门于东
  门、西门之左右,以通,潮汐。城门,之顶,皆以条,石环成圆拱状。城上雉堞2616,敌楼28,警铺27。东西南三面沿绕城墙挖有濠河,唯北门外因地处山势高坡而未有濠。明万历年间(1573—1620)议复马路。天启年间(1621—1627)开小北门,曰“辅极”。清顺治十五年(1658)、雍正六年(1728)、道光二十年(1840)、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八年(1882)都对城墙加以增高、修葺。民国27年(1938)8月间,侵华日机空袭慈城,为便于疏散民众,县政府奉命拆除古城墙。
  第二节 县治长官
  唐制 慈溪辖万户以上,为上县。置令、丞、簿各1人,尉2人。
  宋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知县1人,初不置丞。熙宁四年(1071)设丞1人,主簿1人,尉1人。庆历四年(1044)始设县学,置学官1人,由有司延聘,不归吏部铨选。
  元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官)1人,与县尹并治,县尹(或知县)1人。另设县丞、主簿、尉、鸣鹤巡检、教谕、书院山长各1人,典史2人。大德三年(1299),鸣鹤场设所,置盐司令、司丞、管司各1人。
  明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知县1人。知县之下设县丞、主簿、典史、教谕、书院山长各1人,训导2人。鸣鹤场盐课司大使1人,副使1人。
  清制 知县1人,知县之下设县丞、主簿各1人。顺治四年(1647),裁撤县丞、县尉,设教谕、训导各1人。鸣鹤场盐课大使1人,副使1人。松浦司巡检1人,向头司巡检1人。
  第二章 古城文化
  第一节 儒学文化
  慈城史称文献之邑,儒学基地,历朝历代办学育人成为传统。自唐至清,在慈城地区共创办过县学(学宫)1所,书院14所。很早就有儒学名人出现。
  慈城儒学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影响,主要由三个内容构成:以孔庙为主的官学;以书院为核心的学术性教学和学术研讨;以私塾为基础的群众性少年儿童启蒙教学。这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动着慈城儒学文化的持续发展。建孔庙不但为了祭祀孔子弘扬儒风,也是为了培育本地人才。宋代的王安石曾为新建的慈溪县学撰写了《慈溪县学记》。官学以外,慈城的书院教学也很昌盛,不仅数量和就学者多,而且在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上也代有建树。慈城私塾遍布城内,到处可闻“庠声序音”,随处可见“家诗户书”。
  明清时期,慈城有一个“文化士族”现象的形成和出现。文化士族是指重视家族教育、以文章道德传其家世,并使整个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家族。这些家族以学术昌盛、诗文书翰累世不绝而著称。文化士族在内部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外互相联姻,同气相求,从而对当时当地的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明代冯若愚悉心教子,三子皆成大材,冯元飏为天津巡抚,冯元飙为兵部尚书,冯元飂为兵部主事,其孙辈冯京第为抗清志士。又如半浦郑氏自郑溱开始藏书,其后世以文章显名,代有传人。郑溱之子郑梁,为黄宗羲弟子;郑梁之子郑性遵父命建二老阁,藏黄宗羲等人著作;郑性之子郑大节、郑中节,中节之子郑竺、郑甲,郑竺之子郑勋及后辈郑观海连绵七代,一直为慈溪文献世家。其家的二老阁藏书、刻书名满天下,为浙东著名的藏书世家。其子孙都承继家风,潜心经史而淡泊功名。
  第二节 慈孝文化
  慈城的慈孝文化源远流长。东汉孝子董黯的传说“开风气之先”。现存最早的董孝子文字记载,见于三国时期虞翻的《孝子董公赞》。后晋代虞预著的《会稽典录》有更详尽的记录。董黯,字叔达,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六世孙。他自幼丧父,砍柴为生,与母亲黄氏相依为命。黄氏得了一种难治的病,想喝大隐溪的水,于是董黯不辞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去大隐挑水给母亲喝,后来又干脆把母亲接到大隐溪边居住,黄氏的病终于好了。一天,董黯正在劳动,院子里忽然泉涌成渠,泉水的味道丝毫不逊色于大隐溪的水。乡里人都说董黯孝感天地,于是将这条渠水取名“慈溪”。唐代在此设慈溪县,县名即由此而来。董黯之后,慈城又出现了唐代的张无择、宋代的孙之翰这两位著名孝子,因而被称为“三孝乡”、“三孝镇”和“孝中镇”。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被历代皇帝旌表的孝子(女)有30多个,这些孝子(女)的孝行都以文献和民间故事流传于世。
  张无择,字君选。唐永隆初(680—),由进士历迁华阴令。据传,张无择立官为民,廉洁奉公,后因父亡,他弃官奔丧,并在父亲坟墓边搭建草屋相伴,读书养性,有泉水从草棚旁涌出,有灵芝生长在溪边,人们称赞是其孝行感动天地。孙之翰,字文举,以仁义孝悌闻名遐迩。这一年孙母病危垂死,百药无效,之翰信传闻之说,遂剖腹割己肝一叶,熬糜粥喂母。其母食后如饮酒沉醉,酣睡整宿,次晨醒转霍然痊愈。乡人均谓孝感所致,传为奇闻。
  在董孝子孝行感召下,慈城历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孝子孝女,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慈孝文化形态。慈城的慈孝文化遗址,依据历史真实故事和人物命名的有张孝子祠、慈湖董孝子溪、节孝祠、孝子井等。依据民间流传的有董孝子寓亭、董孝子宅、董孝子庙等多处。据有关文献记载,慈城与慈孝文化有关的,光以名词示范的就有50多个。除慈湖、慈江、慈溪等以慈为命名外,还有一些街巷包含慈孝文化的意蕴,如慈溪巷、董溪、孝溪、慈水、忠孝桥、礼桥、义桥、高义桥、孝子池等。
  第三节 廉政文化
  据光绪《慈溪县志》“职官”记载,作为“名宦”立传的有132人。这些名宦的成名事迹,大都以廉政著称。廉政文化一直是慈城官宦政治的主流文化。虽然在历代的县令中也有违法无德的以权谋私者,但廉政传统总是不绝如缕地被传承弘扬。慈城的第一任县令房琯就是一个廉政文化的先行者,他“尚德化,兴长利;流民来归,狡吏引去”并且“溉民田数千顷,人甚德之”。宋令张颖“以廉著名,持身廉介,虽一文不妄取”。人们干脆给他,一个号,称他“张清清”。他还获得过太宗赐诏奖谕。张颖故世以后,县署专门为他建了一个“清清阁”,既以公之德名,又给后人以范例和警示。慈城学宫里面专门设有一个“名宦祠”。那些被列举的供后人膜拜、祭奠的著名官宦都是以廉政著称,他们是一部慈城的廉政文化史。
  慈城廉政文化的内容主要有:
  身体力行,士卒身先。筑桥修路疏淤一类的公益事业,慈城的每一个官吏都把它们放在工作的首位。唐朝的汪汲,刚走马上任,看到德门乡的河道淤塞了数十年竟然没能疏浚,就立即组织民众齐心清淤。清时知县李光时,见慈湖书院“废已久”,不仅马上作出兴修的决定,而且立即安排永明寺暂作书院,先送诸生肄业。并且还自掏腰包,“捐廉俸千余金以为修缮禀稍”。
  管束官吏,敦促官吏认真为民办事,不可为非作歹。唐县令黄涛不但自己“问民所疾苦”“私不受”而且以前的一些官吏从民众那里所得来的不法财物都全部一一追回,偿还予民。江西人成化初来,知县事的龙伯,“驭吏则甚严,未尝少假词色,有过则以律按治。一时,吏皆守法。”金华人唐仲展令慈溪后“政得宽猛之宜,遇事详明穷究,”使得下吏们都很惧怕他而不敢枉法。
  公正执法,主持公道。吴令张举机智断案,有妻杀夫,再放火烧了房子。对外称,是失火烧死丈夫。其丈夫的弟弟有疑心,进而到衙内告状,指称是嫂子杀死了他的哥哥。妇人拒不承认。张举叫人取了两头猪来,一头杀之,一头活着关进房子里面,再将房子烧毁。过后,察看两头猪的嘴巴,一头死猪口内无灰,而活着被烧死的则一口薪灰。再验死人的口中,果真是先死后焚,其妻伏罪。明朝刘逢恺也明达善断案例。
  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明朝知县贾奭不但“存心公恕,莅政忠勤,教民树畜赖以生息,兴八市贸易之利,民甚便之。”而且将当时茶农在采制贡茶时,官方一直沿用额外增加的所谓耗折,及另行征收其他浮费的规矩,一概“剔除殆尽”。人们为之编了一首歌谣,唱:“贾使君,真仁人;新茶一斤称一斤。”同样,到了薛应旗做县令的时候,还为茶农革除了贡茶开采前强制的祭祀仪式。
  重视治安,确保平安。其时有一种“花会”的赌博形式,那是有人在村落僻静的地方设局诱骗农人。被其引诱的人往往只祷佛求梦而不思农事,对乡间的危害极大。当时的县事宋纯修即主动出击,密捕为首者,严绳以法,有继续作恶不肯悔改者施鞭挞,直至垂垂欲毙才罢手。
  扶持贫困,关心弱势群体,以及赈灾济困,关注民生。明代知县王致远当政时恰逢浙东大饥,“死殣成丘”。王致远便延请邑贤士大夫分僧寺置局为粥以食饥夫,第一天前来食粥的就有千人,第二天开始,每天来的人达到八千。他不光自掏俸禄,再不足,还向巨室借贷,一直到麦子收割始罢。他的任期内还寻置“居养院”,给薪炭以处老弱之无归者,置“慈幼院”乳哺婴孩之委弃者。病予医药,死为殓埋。
  第四节 民俗文化
  县志记载,慈城唐时清雅风流,宋时雍容典雅,尊德乐义,元明时“君子知廉耻而畏清议,小人乐桑耕而重犯法”,遂成江南文物之乡。又载,贤士辈出,敦尚礼仪,耻于浮邪,子孝臣忠,乡党之间蔼然和气,重于利人,轻于利己,小儿皆礼度谨奉尊长。从清代到民国,虽因时势变迁,稍有不同,但遗风犹存。详见第三十八编《社会风俗》
  第五节 建筑文化
  慈城古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精巧、类别多、数量众、规模宏大,特别是古民居规模宏大又独具风格。据初步统计,慈城的古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堪称明代建筑典范的有桂花厅、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刘家祠堂等。清乾隆以前的大型建筑就有100多处。特别是金家井巷和民族路东段,有6处是被定为全国和省重点文保单位的大型明代古建筑群。
  慈城古民居的总体风貌,是随宅第主人的身份和宅基所在位置、大小而确定建筑规模和格局。基本形式是由大门、前厅、后楼和两厢房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成为一个封闭式的大家庭。大门和照壁朝向的巧妙布置,使宅院主入口空间序列产生强烈的变化,又具有良好的隐秘性。其个性特色主要有:为了克服人字坡屋面呆板沉闷的格调,有利于通风、采光,采用大反翘屋面,屋脊用板瓦竖叠成中间低两头翘起的弧形鸱尾脊,使曲线和曲面有机结合。翼楼往往有重檐和转角出挑,轻盈别致,使整个屋顶产生动感美。梁架结构的组合有抬梁式、混合式,有时为了使厅堂明间与次间的空间组合有更大的灵活性,采用偷柱造法,把前金柱变为童柱,横梁下置四扇平板门,需要时可移去,以扩大明间空间。这些结构一般是通过梁、柱、檩和过渡性构件斗拱的组合实现的,而很少用串枋。
  慈城的大型砖雕,以方家砖刻台门、缪家砖刻台门、太平天国公馆砖刻、应氏照壁砖雕最为可观。艺术价值最高的砖雕当属黄山大夫第16块大型砖刻屏风。木雕多为大型建筑中的构件和装饰,如牛腿等,现存的以冯宅保存较为完整。而最珍贵的是清道观木雕,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品种之丰,雕刻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慈城古建筑中还有大量石窗,而且风格各异,或简练抽象,或繁复生动,雕刻手法或精巧或粗放。特别是朱贵祠的两个石窗龙飞凤舞,且凤在龙上。
  慈城瓦爿墙始于晚清,主要分布在井弄、河头弄、朝北门头郑家、后弄等处。瓦爿墙是指整个墙体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碎砖瓦而非规格统一的成品砖砌起来的墙。晚清时局动荡,外夷入侵,兵火连绵。慈城留下了几十处面积达数百亩的火烧滩。官宦商贾多已家道中落,无力重建大规模的宅屋。只能盖一些低矮的平屋、厢房、偏间。泥水匠便就地取材,从火烧场的断壁残垣中获取瓦爿以砌墙建屋,不仅用作院落围墙,也有做正屋的后墙、山墙的。
  第三章 教育科举
  第一节 学宫
  学宫统称孔庙,亦称文庙,因庙与学并建,且由政府出资,故亦称县学。慈城的学宫始建于宋朝雍熙元年(984),由县令李昭文兴建。庆历八年(1048),慈溪县令林肇重建,鄞县县令王安石撰《慈溪县学记》碑记,此碑现存于孔庙大成门东侧墙中。元朝以降,学宫曾有近百次规模较大的修葺、重建、增建及御书额悬置换等。学宫占地16亩,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有祠、阁等房屋128间,布局完整,气势宏大。据记载,历代学官共有228人,其中宋朝教谕2人;元朝教谕10人、训导3人;明朝教谕46人、训导62人;清朝教谕54人、训导51人。
  学宫外墙上有“宫墙万仞”四个字,寓意才学之高。左右还有两块石碑,叫“下马碑”,要求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进入学宫。学宫正门,叫棂星门。棂星,人才辈出的意思。棂星门祭祀时才开,平时学生从旁边儒学门进出。
  学宫的中轴线上,进入大门是“泮池”,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状元桥”,两旁为“榜眼桥”与“探花桥”。然后是大成门,与前面三座桥相对应,所以也称状元门、榜眼门、探花门,平时不开,只有祭孔时才开。大成殿,南向五间。两庑各三间,翼庙庭。东西庑之北廊屋各一间,后有门,北达明伦堂前。庭东曰“天衢”,庭西曰“云路”。大成殿供奉孔子,屋顶雕有“螭吻”,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有降雨、镇邪作用。屋顶中间是“福禄寿”三星图,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学宫由众多建筑构成,其中堂、阁、祠、亭、门、甬道等都具有独自的功能和特色。如崇圣祠、梯云亭、文昌阁、明伦堂、通衢左右的两座牌坊、儒学门等。宫内西面的一群祠庙计有:文昌祠、魁星阁、土地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节孝祠、广文祠等。另有存放专供祭祀所用食物、五谷的飨房;祭祀时准备供奉的牲口的宰牲所;学宫专门储放藏书的尊经阁,内有御制、圣谕、钦定、圣训等,四书五经,通礼学政,礼乐祭器。
  学宫的财经来源主要依靠学田。宋代有田392亩1角22步,地28亩2角4步,山6亩2角6步。元代学田462亩28步,地46亩30步,山地19亩2角20步,海涂田地599亩2角35步,鱼池124口。明代学田在洪武初并入官,洪武十五年(1382)拨赐学粮600石,无学田。万历十九年(1591),邑人布政冯叔吉始创义捐田27亩零,自后经中丞刘一焜、鹾院胡继升等人增置,共有田149.99亩,计租282石零。清代学田140.9亩。雍正五年(1727)奉文归县,征收额租银21两8钱2分,解司转院给赈贫生。
  第二节 书院
  慈城的书院起源于唐代,发达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顶峰,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改制为学堂。书院为私人创立,与官学相对应。古慈城书院林立,讲学风气盛行,学风浓厚,其中以德润书院、慈湖书院、宝峰书院最为著名。还有石坡书院、西溪书院、石峰书院、冬泉书院、阚湖书院、宝阴书院、崧生书院、山后峰书院、屿湖书院、慈湖精舍、长冈书院等。
  德润书院始建于宋,书院前的四株银杏树至今仍在,宋代王安石曾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的诗句赞叹其风骨。清雍正初,知县张淑郿设为义塾;邑人郑性捐田39亩以资掌教薪水。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陈朝栋就尊经阁下为学舍,额曰“德润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黄兆台暨邑人冯璟徙建于东门内,中为讲堂,翼以两庑。道光六年(1826)学政朱士彦以慈湖,书院旧管北乡沙地900亩拨入,以补掌教薪水。道光十二年(1832),邑人冯云,濠、叶维新建先觉堂于讲堂后,祀虞翻、阚泽、虞喜、虞预、杨适、杜醇、杨简、黄震,旁建祠以祀姜宸英。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赖晋捐资建魁星阁于讲堂前。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三年(1877)邑人冯全琛、冯伟才重,建讲堂、先觉堂。光绪五年(1879),知县施振成拨入籍没官田55.3亩。光,绪九年(1883),知县赵煦与掌教冯可镛暨邑人陈锦荣、童春、赵家薰、周晋镳劝捐集资拓地建东西两庑并门房、庖福、缭以垣墙。瞿鸿禝写碑记“重建德润书院”。
  慈湖书院在慈湖之滨,宋宝庆年间(1225—1227)杨简创办,亦称谈妙书屋。杨简是陆王心学体系中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上承陆象山,下启王阳明,从者如云,建立起以其居地为名的哲学流派——慈湖学派。慈湖书院是当时浙东心学的中心。元代普济寺僧曾恃权势侵夺其地,毁祠像,诸生诉于官,后旧宅遗址复建礼殿、祠宇。明正统四年(1439),书院又毁。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4)重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刘逢恺修祠,请复春秋二祠,载在祀典,以至于书院之前泮池、照池各一所,共4亩30步。万历,二年(1574)提学滕伯轮发官帑增置学田。宁波府推官周光镐复推广之,颜鲸写记,知县戴洪恩立石。清道光六,年(1826),知县黄锡祚以书院久废,创议建复,建屋三层,前为堂,中为楼。
  宝峰书院由元代学者赵偕所建,赵偕为宋宗室,号宝峰,他入元不仕,学宗杨简,在大宝山设院授徒,著名的弟子有高则诚、乌斯道等。
  第三节 校士馆
  校士馆也称试院,民间又称考棚,是县治慈城唯一专设的一个科举制度考试场所。清道光十五年(1835),乡贤郑廷荣父子捐资24000银洋建造慈溪校士馆。此前,每年一次的县考都设在县署,官吏们就把县署内房屋和走廊、天井等空闲的地方作为试场。每年应考的童生有七八百人。
  校士馆坐北朝南,由大门、仪门、堂室、廊舍、偏房等117间房屋组成,分为前院和后院,是比较典型的清代三进两院建筑。前进为大门和仪门,大门前有照壁、东西两辕门;大门右侧建小屋4间,左侧建有土地祠。仪门右侧建有门房6间。第二进分左右两廊为考屋,平房中间为考生进入考棚的入口,俗称“龙门”。考屋共69间,每三间筑地墙一道,外留一方小天井,能保证光源充足,可避风雨之苦。每间考屋有考桌4张,凳子4条,考试时被分成4格,每格坐1人,称号舍。正厅为大堂5间,左右各有偏房4间。三进有一个天井和正房5间,还建有朝南5间为挑试前列所,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西建韩(愈)昌黎祠3间,东建黄(震)文洁祠3间。东北隅建有5间厨房。考棚内凡试场所需的物品(试案、屏几等)都一应俱全。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入慈城后,校士馆被毁。同治二年(1863)县人桂馥、凌庆弘、冯可镛等乡贤筹款重建。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校士馆闲置。民国15年(1926)作为普迪二校,之后又被挪作他用。
  第四节 科举
  慈城在历史上作为慈溪县的县治所在地,在科举中只进行院试。院试是科举最基础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学子们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县试。参加县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一般学子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直接进入县学(孔庙),称为学宫。
  自唐至清,慈城进士辈出,数以百计,举人无数。其中状元2人,分别是明代的姚涞与杨守勤;榜眼与探花各1人,为清代的杨九畹与姜宸英。
  元代尽管民族歧视相当严重,慈城也出了2名进士,5名乡举,最为突出的有桂彦良等。桂彦良名德偶,号清溪。元乡贡、进士。当朱元璋正在南征北战之时。为包山书院山长,因而以满腹经纶,名闻天下。当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聘其人幕府时,遭其拒绝。明立国后,他才出山入仕,以“有所咨问,对必以正”而著称。改平江路教授,罢归。洪武年间(1368—1398)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字。洪武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后来被升迁为晋王府左傅,帝曰:“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曾经上书《万世太平十二策》,帝又称他为通儒。后告老还乡,潜心著作,死后被追溢为文裕。著有《清溪》、《清节》、《山西》、《老拙》等作品。
  明清两代慈城人才又步入一个兴盛时期,其中著名人物有姚涞、杨守勤、刘安、刘世龙、冯元飙、陈敬宗、赵文华、姜宸英等。姚涞,字维东,号明山。姚镆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状元。授翰林修撰时,朝廷争“大礼”,姚据理力争,而被廷杖。又议郊祀合祀,不当轻易。召修《明伦大典》,恳辞不与,累官侍读学士。杨守勤(1566—1630)字克之,号昆阜,慈城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甲辰科状元。父亲杨世思是饮誉乡里的清贫,塾师。杨守勤从小聪慧,后连中会元、状元。此前,万历二十五年(1597)浙江乡试时,他已考中经元。三元及第后,杨守勤先在翰林院任修撰,数年后,被万历皇帝选中,擢升两级,担任左谕德,专职做东宫太子朱常洛即未来的泰昌皇帝的老师。据雍正《宁波府志》记载,20多岁的太子殿下对这位学识渊博、仪表非凡,人称“杨三元”的老师非常尊敬。每逢杨守勤讲解《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史书时,朱常洛总是饶有兴致地恭恭敬敬“竦听”。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慈城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年七十始举进士,授编修,后因科场案牵,连,死于狱中。平生喜读书,经史子集无不精研,诗文、书画、鉴赏样样精通。其书画名重当时,草书作品《语摘》自然流畅,清新爽利,为其佳作之一。曾参与《明史》纂修,所作《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所著有《湛园未定稿》、《苇间诗集》等。
  这些人都是古城历代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他们都对中国文明的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众多品位高、影响大的名人,为慈城积淀了名人文化的独特底蕴。
  第四章 古城商贾
  第一节 商帮
  慈城不仅城内商贸繁华,而且由于“人稠土狭,丰穗之岁犹缺民食十之三”,自南宋以后,多有人离乡行商,“半游食于四方”。这些另谋生路的商人们,或贩运,或设店肆,逐渐形成了对行业的贸易垄断,以及行业内外的集体声誉,也就被称为商帮了。这批人在外闯荡,都得到同乡和同乡会组织的帮助和提携。随着各地相继创立会馆,同乡扶助声势更加壮大。从建立各帮各业会馆到成立公所,到统一的同乡会,其功能也有变化,不仅叙同乡之谊,联同业之情,赡老济贫,还作为集议场所,维护共同利益,以求“有利则均沾,有害则共御”。
  慈城商人具有宁波帮的典型文化特征:赤子情怀,开拓精神,开明思想,诚信品德和互助风格。慈城商帮在宁波商帮的形成发展鼎盛的各个时期都有代表人物,众多慈城商人一直是宁波帮的主要力量。比如在明末清初宁波商帮初始形成阶段,其主要活动地域在北京,主要经营行业是药材业和成衣业。而药材业的乐良才及其后代的万金堂药铺和成衣业的浙慈会馆就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和商帮的核心。在宁波帮发展重要时期的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慈城人严信厚等在上海创办华人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首任总理是严信厚,光绪三十年(1904)改称上海商务总会,严又继任会长。此后又有金融巨子秦润卿。秦润卿(1877—1966)名祖泽,晚年号抹云老人。光绪十七年(1891)入上海协源钱庄当学徒,满师后任跑街。勤慎自持,,为店主赏识,升副经理、经理。协源改组为豫源、福源后,仍任经理。率先引用西式簿记等,又以处事稳健,恪守信用,杜绝馈赠,使钱庄信誉日著,并历渡金融风潮。民国6年(1917)后,历任上海钱业公会会长、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中央银行监事、上海垦业银行董事长、四明公所理事、宁波旅沪同乡会副会长等职,在上海先后创办修能学社、储能中学,兼任南洋模范中学、育才中学董事。清宣统二年(1910)参与募建慈溪保黎医院。民国4年(1915)于故里兴办普迪学校,后又资助筹办慈溪县立中学、宁波效实中学。1952年捐献藏书4万余册及“抹云楼”房产给国家。
  京城“四恒钱铺” 创办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北京四恒号钱铺,是慈城嘉德堂罗氏宗铺。慈城罗氏从宋元以来,为书香门第,历代有人中举,是慈城地区较著名的儒族。四恒者,即恒兴、恒利、恒和、恒源,是浙东地区文字记载最早、资本雄厚的银号。乾隆年间征伐金川之役,四恒号曾经主办过京兵家属赡养钱粮款,并为此垫银百万余两,受到户部和内务部的重视,自此以后经营更加顺利,营业发达。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六月间,京城由于战乱导致20多家制造钱币的炉房被毁,金融业受到影响,当时“四恒钱铺”怕受损失,同时宣布歇业,导致京城市场大乱。为此,慈禧太后紧急召见大臣,称“四恒为京师金融机关,岂可一日闭门”。传谕顺天府三日内解决。明示如资金不足,由皇家和政府各出50万两白银供其使用。
  慈城国药业 《溪上遗闻集录》中记载有“五马桥冯氏初以药肆为业,后遂致饶富。..冯氏之药肆,且始于北宋矣”。明永乐帝朱棣迁都之际,慈城人乐良才行医卖药,随一群家乡书生来到北京。他除了照顾好京城慈溪会馆里的家乡学子外,还手摇串铃,周游胡同间,负笈行医卖药,被当地人称作“串铃医”、“走方郎中”、“草泽医”等,乐良才后来就成了北京同仁堂的始祖。乐良才的后代在北京的崇文门外,于明末创办过万金堂药铺。这一时期的慈城籍药商依附在同郡鄞县药商的旁边,参与设立了被誉为宁波商帮初始形成标志的明末北京“鄞县会馆”。鄞县会馆碑文记述:“相传为明时吾郡同乡之操药材业者集资建造,以为死亡停柩及春秋祭祀之所。”
  慈城五马桥冯映斋于康熙元年(1662)在宁波又新街开设冯存仁药店。旅居京城的乐良才曾孙乐尊育于康熙八年(1669)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开设同仁堂药室。从康熙元年至乾隆年间,慈城药商从北京和宁波开始,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县人以贩药为大宗、川湖等省亦无不至者”。尤其后来在上海,慈城人“挈子携妻游中者更难悉数”。慈城药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药号不断增多,并能不失时机地开拓活动地域,充分发挥在人才、行业、资金、货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亲属之间传、帮、带的作用,把药材业的生意越做越大。鸦片战争后,特别是民国时期,慈城国药商中的新一代商人出现。他们生活在通商口岸,从小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营思想熏陶和祖辈经商基因的遗传,依靠宁波商帮群体的力量,开拓药业的深度和广度,以市场为导向,占领各城市药业市场。这一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北京同仁堂的乐平泉,乐平泉的孙子乐达仁;宁波冯存仁堂创办人的四世孙冯缦生,及其侄子冯吾楼;上海童涵春堂的童祥权。
  浙慈会馆 该馆原址位于北京的小甜水井巷,馆里立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财神庙成衣行题名碑》、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财神庙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财神庙成衣行碑》。其中以光绪碑的记述最为详尽,内称:“在南大市路南创造浙慈馆,建造殿宇、戏楼、配房,供奉三皇祖师神像。当时成衣行皆余浙江慈溪人氏,来京贸易,教导各省徒弟,故名浙慈馆,专旧成衣行祀神会馆。”说明慈帮裁缝在清代北京具有行业垄断性,同时还可见浙慈会馆的建筑规模宏大。过去很多附近的小会馆也都商借“浙慈馆”进行祭祀酬神活动。
  在京城设立会馆起于明代,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最初主要是为了方便进京赶考的举子,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共同切磋文章、交流经验的场所,还可以互相照顾,增进乡谊,渐渐就形成利害与共的同乡团体。会馆还是一个福利团体,对贫困同乡还可赞助生活费和回乡路费等,所以有很强的凝聚力。浙慈会馆是由慈城商人垄断的行业会馆,除了敦叙乡谊、加强互助外,还在一起商讨有关业务;入会得有必要的资格并遵守行帮行规。会馆加强了慈城帮成衣业在北京的地位。
  沙船轮船业 宁波府内较早涉足沙船业者,为慈城董氏家族。嘉庆末年,董氏家族靠经营沙船贩运业而致富。以慈溪董萃记船号为代表的宁波船商在上海创建船商浙宁会馆。而董棣林的儿子董秉忠开始“以巨资营运辽东”。董秉忠还联合其弟董秉愚在上海创办了大生沙船号。由于董氏家族财力雄厚,大生沙船号后来成为上海沙船业中最有名的沙船号。除了董氏家族外,经营沙船业还有慈城地区的冯氏、费氏、童氏、郑氏、杨氏、王氏等家族。
  慈城船商贩运业最繁盛的时期是咸丰、同治年间。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各省陆路交通受阻,各省的货物都在宁波集散,宁波南北号商人几乎独占沿海南北货物贸易。当时有7家北号船商为慈城商人所属,船主是冯公一、董大生、费敦大、费复大、盛悖记、童歆记、葛大成等。道光三十年(1850)到咸丰三年(1853)船主们耗10万两白银,在宁波建成了天后宫及庆安会馆。咸丰年初,船帮领袖慈城人费伦志、盛植,,首议购买轮船护航。咸丰四年(1854)冬,集资7万两白银向外商购得大轮船——宝顺号。这是由民营资本购置的大轮船,开创的不仅是宁波之最,亦是中国之最。此船名震海内外,也引起当时李鸿章这位洋务大臣的特别关注。大约在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商人仿效宁波,也引进了一条轮船。“宝顺轮”驶入江北岸的轮船码头,标志着古老而传统的木帆船时代的结束。
  第二节 名号
  慈城古镇商业繁华,历史上商品交易一直十分发达,城内形成了众多的商业名号。这些商家早就意识到商业用名也是一种商业活动,因此商业用名要遵循商业原则,根据自身商业项目、商品、消费对象等情况因地制宜,因商品而异。这些商号的主要特点有:店名与经营商品的密切吻合,比如药店的万福堂、回生堂、仁寿斋、二成斋等。“堂”、“斋”作为中药铺已成了约定俗成的识别标志,故人们只一看招牌,就知道是卖中药的;同时这些商号名称,大都是用带有吉利、吉祥的汉字组合而成,取其经营生产吉利之意,如南货店的穗芳南货店和泰昌南货店,布业中的春华祥、荣华祥、锦泰、正昌祥、元春、大生、荣昌祥、成章,主营绢、绸、绵。纸业中的名号有宝康、古竹、三泰、宝记、同茂5家。慈城酱油名气很大,当时有冯恒大、益和、盛治大、盛裕懋4家制作和经营的名店,四面八方的来客成担成担地买回家。慈城的老名号很多,还有如老凤宝银楼、鼎丰镬厂、老大兴伞店、老顺和水作业、盛源茂豆芽厂,等等。
  民国31年(1942)5月,慈溪县商会会员名册登记,慈城城乡共有商贸115家,会员128人。其中经营米业的12家,肉业3家,南货10家,国药6家,染坊及染料4家,鲜咸货5家,绸布8家,典当1家,酱酒4家,电力1家,居间业2家,油、烟、纸、盐23家,水作5家;饼2家,杂货7家,山货、锡、铜、银楼、旅社、镬7家,鞋、帽、印刻、伞、蛋、糖果、茶、皂、成衣15家。
  慈城鸿记电灯公司 始创于民国10年(1921)装机容量24千瓦。民国30年(1941),始营工商业主周仰山和秦润卿创建永明电厂,装机容量12,00千瓦。民国32年(1943),并入宁波永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办事处。
  冯恒大造坊 创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清同治年间交予股东胡开泰经营。民国31年(1942)商会会员册中更名为年糕、香干,名气仍盛。坐,落于横街西闸桥以西,原来为石库门大门,坐北朝南,沿街的高围墙,白而高大,墙上“官酱园”三个大字与墙高平齐,每字足有20平方米,乌黑、挺拔、气势非凡,引人醒目传说为梅调鼎的手迹。在石库门的两扇大门上,铭刻了钱罕书写的“恒其德”、“大其有”的门联。冯恒大主要产品为香干、酱油、黄酒、白酒,其中以“冯恒大香干”、“金龙牌秋油”和“竹叶青黄酒”最为有名。冯恒大于民国34年(1945)重建董事会,董事有冯久潮、孙初、杨养生、蒋才忠、陈宝庆、叶觉民等,由冯久潮任监理,孙鼎初任经理。
  第三节 名产
  慈城的物产十分丰富,名产众多。举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茶叶;农林牧渔中的蛋禽,蔬菜,肉类,海产,水产,山珍,水果,五谷等;小吃中的腌菜,面点,糕饼,干果等;酒类饮品中的果酒,黄酒,药补酒,白酒等;药材花木中的药材,花卉,补品,名木等,慈城都有产出,并赢得了很响的名声。
  古慈城的物产主要依托背山面水又通海的自然环境,原产品和只含简单加工技术或半加工的产品由城外向城里供给,如渔业类的海鱼,需要盐卤加工的海蜇,直接采摘的杨梅,山农初加工的笋干等。而需要深加工的一些产品,则主要由城里完成制作以后向城外辐射,如酱油,糕点,香烛等。
  茶叶 慈溪诸山所产茶叶称“山茶”园中所植茶叶称“园茶”。《茶经》云:浙东以越中为上,名气最大的茶名为“仙茗”又名“炒青”。旧有,茶叶每年上贡,系“原出慈溪,水蒸造精,择如雀舌细者”。岁贡茶260斤。慈溪,贡茶始于元代,至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停止。
  酒 民间最喜爱的是“双印酒”,为余家所酿,旧名“幻江春”。取赭山之水为之,味香而色清。新造酒又名“紫露春”、“琼玉露”,又云“十洲春”,宋代时甬上常用作入贡。还有“明州金波”、“双鱼酒”,都是明清时期的名酒。酒名体现了江南名城的本地特色。
  杨梅 杨梅的起源史载不详。民间盛誉以慈城城外云湖所产杨梅最著名。史载:“繁而佳,为合郡之冠。”云湖又以金沙岙一带所植为最,“熟时,邑令馈送上官恒百余笼”。慈城杨梅分紫红白三种,而黑者最佳,紫色的称“老鸦乌”红色的称“荔枝红”味类甘蔗而风致胜之。由经年,始熟,冬辣春苦夏酸,,夏至成熟时甜,过小暑则生虫不可啖。慈城有俗语:“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慈城杨梅以“荸荠”种为主要品种,“荸荠”种杨梅色泽鲜艳,质地纯正,甘甜如蜜,回味清香,汁润微酸。具有止咳生津,开胃健脾,益肾利尿,除湿去寒,祛闷解暑,提神强精等功效。又有以杨梅泡烧酒做酒饮用的,称“杨梅烧酒”。
  笋 笋类不一,四时皆有,山中人晒干作脯,盈筐压担苞苴售,有笋干、笋鲞等名。慈城盛产毛笋。笋谱“毛笋为诸笋之王”可用作多种食品。慈城毛笋因土质、气候和培育方法特殊,所产之笋鲜嫩清口,回味甘甜,制成笋,干、咸笋、腌笋可长期保存,四季食用。毛竹还可产鞭笋、冬笋,而且都是制作上乘佳肴的主料。春节前后产的笋,故名“春笋”。春笋是当地在春节期间必备的一道特殊蔬菜,非常受人青睐。慈城还有数不清的野生小竹,所产的笋有猫笋、乌笋、淡笋、龙须笋、筋笋、四季笋等,种类很多,是名副其实的天然食品,当地人上山采之,经过加工处理成为常年备用的家庭菜。平时把鲜笋用来炒菜或烤成油焖笋等待客请人,味道鲜美,能祛痰清肠。慈城的笋制品一直以来是待客的上乘菜肴,并成为馈赠亲友的特产礼品。
  兰 俗称“兰花”,有荪、蕙两种。句章土物志:秋兰深山中有之,兰似泽兰,亦曰都梁香;蕙为零陵香。蕙有一杆一花,一杆五六花之别。当地兰花俗称“草兰”、“九头兰”,九头兰属名贵兰花,价值不菲,一杆九花而名。附近山中都有生长,人们采之培养,成为大户人家中“梅兰竹菊”四大装饰花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茭白 水生植物,叶如蒲苇,中心生白苔,如小儿臂。品种有浙大、六月、秋茭等,古时野生,春发冬枯,自然繁殖,分蘖丛生,所产茭白外白内黑,俗称“灰茭白”。慈城所产茭白洁白鲜嫩,美味可口,可炒、烤、作脯、腌制多种食用。
  梅花 有红梅、白梅、绿萼梅、玉叠梅、腊梅。《谿上遗闻》:自相岙谢家岭至九曲,有径二十里,曰“梅花径”,夹路梅林幽香,苾馞又云,云湖梅花之盛甲于四明,东为东岙,西为西岙,北为金沙岙,延袤十里余,望之若白云,出山麓而带束其腰也。也云,东山在石鱼山之北,其地旧名朱村,宋、元时梅花最盛,春初花放,烂烂夹径路。《句章土物志》:云湖梅花如香雪海,诚盛景也。
  梅 慈城的梅有早梅、晚梅、消梅、夏梅,还有鸳鸯梅。一花二实。早梅四月熟,晚梅实大,五六月熟。当地家庭院落、宅边零星碎地都有栽种,梅季时大街小弄到处是梅,有青的、黄的。青梅酸而微苦,常作梅酱和果脯食用;黄梅作水果上品,有梅人家当礼品送人。宋、元、明、清时代,慈城地区被称为“梅乡”。
  年糕 古代称“米糕”,创制年代不详。传说大禹治水时民工就是用这种米糕作餐。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起兵时连日做年糕分发给将士随身携带,以致数目内所有将士沿途以年糕充饥,赢得了战机。年糕是慈城最具盛名的传统食品,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年糕,年糕成了当地过年的必需品。
  慈城年糕经数千年磨炼研制,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做法,以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著称。它用优质晚粳米洗净后,用水浸泡3~4天或一周,用水磨成粉,压去水分至不干不湿之恰到好处,粉碎后置蒸笼中猛火蒸透,或舂或轧成大小均匀的条状年糕。所产年糕纯洁如玉,柔韧匀称,光滑润口,煮而不糊,水藏不烂。年糕的食用方法有煮、炒、炸、片炒、汤煮等,且咸甜皆宜。如糖炒年糕、荠菜年糕、汁水年糕汤等,烹饪方法不下数十种。
  光饼 有咸、甜两种,用面粉制成,表面黄亮,直径2寸许,中开一孔,可以穿绳,备行人路中带用。此饼柔韧匀称,光滑可口,回味香甜(咸)。其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倭寇频繁入侵,骚乱民间安定,朝廷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平乱,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挚诚欢迎。以防军士行军作战时挨饿,制饼人通过精心设计,制作了既可随身携带、随时可吃,又可串在一起挂在脖子上触口可食,且香柔适口的饼送于军中作为备用品,深受南北军士们喜爱。平定倭寇后,为纪念他们的功绩,以戚继光的名起名为“光饼”。
  小王糕 呼小香糕,以米粉加配料烘制而成,小如小指,长方形,色淡黄而香脆,松脆自如,内含多种芳香配料,是当地有名的糕点。其名出自宋朝,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宋,小康王赵构逃难途经慈溪境内,当时正值下半年做香糕旺季,大户人家当作待客礼品都有所储备,康王临走时,城中百姓和官宦人家,特别是赵家,拿出许多可随身携带的食品赠予康王,其中用米粉烘制的小香糕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糕点。康王受赠匆匆起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兵撤退,小康王从海上返回再次回访慈溪城,当地人士座谈中无意间有人问及康王,慈城的食品味道如何?康王想了想说,上次送的一种小小的黄糕味道很好。有人就随口答了句“是小王糕吧”?康王喜而答之“是”。从此,人们就把小香糕称之为“小王糕”了。后来外地学徒到慈城学取了“小王糕”的制作配方工艺,回家后另辟蹊径制作香糕,其形态虽不同,味且有许多相似之处,却不敢冒名“小王糕”,恐触犯皇帝。
  乌馒头 城地区特有的慈孝食品。用精制面粉蒸制而成,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乌馒头作为主要礼品奉献给长辈,以示用新麦粉做成的食品给长辈尝鲜,是体现孝顺之心的代表作。乌馒头用模型制作,一是体现按规定进行,二是表示向慈城的汉代董孝子模范典型学习。馒头造型背是圆的,当地俗语“涨背”,暗示为“长辈”;边似齿轮,即为年龄,意思做到“年年如此”;底是平的,加上一层鲜美的暗色糖馅,表现出“平安甜美”之意。这样整个馒头就体现了孝顺的下一代祝愿长辈“年年平安,生活甜美”的美好心愿。
  状元糕 种象征性食用糕点。状元糕品质与一般糕点相似,只是制作人刻意在长方形的糕面四角打上红印,中间盖上“状元”二字,状元糕的名也就由此而起,是慈城人民在唐代时人们自行设制的,表彰进士及第后的礼点。最初这是族中有人高中状元时用于庆贺,后即作为庆贺志禧的特殊物品遗用。慈城书香门第多,读书人成功率高,为祝愿上京赶考者满誉而归,途中不饥不渴,人们制作的糕点加盖“状元”二红字予以鞭策。其时,每逢考试季节来临,城区内各大店铺日夜赶制,通宵达旦。因而“状元糕”风行慈城,成了慈城的特色食品。
  和尚饼 佛教型糕点。它起源于普济寺,原名“和尚馒头”,曾为僧人、佛徒的餐食。普济寺规模宏大,佛事非常兴旺,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终日不断,加之寺中和尚成日不下千计,很多信徒用膳于寺中,为求简便快捷,常蒸制一种圆形胖顶的小馒头供求佛者食用,信徒们则因其形似“小和尚头”,遂起名叫“和尚馒头”。久之,僧人们认为馒头不能久储,就把“和尚馒头”加诸配料,经加工改造烘制成饼,给名”和尚饼”。“和尚饼”赢得了笃诚信士的青睐,争相采购,或作祭品,或作礼品,代代不衰,流传于世,成了慈城又一名特产。
  菊饼 传,菊饼源于慈城庙会。每年九月重阳节,人们习惯在城隍庙一带举办庙会,庙会也是为城隍庙而设立的。城隍庙西北角有个广场,占地十来亩,原作孔庙射圃,庙会期间人们把它用来办菊展,慈城种花人家很多,凡有菊人家都会把喜爱的名菊拿出来参展,盆盆叠叠,满场花浪似潮,五彩缤纷,煞是好看。花展中组织者做了一个标志物——圆圆的一朵盛开的硕大白菊花,高高地竖立在中间,代表着菊展的形象。这个标志物后来人们干脆把它做成饼,称之为“菊饼”。菊饼以菊花造型,圆周30余厘米,厚度1厘米左右,花瓣用白芝麻点成,花蕊用红,形似一朵盛开的白菊花而名。菊饼的做法亦颇特别,其大小厚薄非常匀称,中间嵌馅,经压制烘贴而成,吃时韧结结、甜咪咪、香喷喷,因掺和菊汁,故菊香自然;因面铺芝麻,回味油香润口,当称“奇饼似菊,芳香纯然”。菊饼配方中有菊汁,故它具有清火解热、健脾降压之功能,常吃菊饼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帮助。
  香干 优质黄豆提炼而成,有厚薄大小数种形态。因加工方法和配制上的差异,各种香干口味不一。慈城香干的主要特点是薄而香,色深而质醇,口感柔软,回味清爽,鲜美实惠。
  松花 香可食,淡黄,是做糕点的天然配料,采之作食品外敷,常年备用,制作很有特色的松花饼、松花糕、松花粞、松花馅,既替代色素,又具自然香味,食之味美清爽,在慈城有千年食用之传统。
  芸苔 俗称“菜蕻干”。春初发蕻曰菜蕻,收取作脯甚美,名菜花干,又名万年青。慈城菜蕻干用指定蔬菜制作,曰“本地油菜”,此菜质地鲜美,润滑可口,当地人常同年糕配作“油菜炒年糕”、“油菜年糕汤”,入口鲜美香润,在当地的饮食中享有盛名。菜籽具有很高的含油量,可榨油,故名“菜油”,菜油香而醇,一直是当地食用油中的主要用油。本地油菜株大易再生,可多次采蕻,是做菜蕻干的主要原料,且采蕻后再生力极强,可继续采蕻或留作菜籽打油,是当地菜中的一张“王牌”。菜蕻干采用嫩蕻制成,成品后深绿清纯,品味清香,是当地的常菜,许多家庭都有储藏,可作汤可做菜,四季享用,其味如故。
  白腐乳 名“醉方白腐乳”。以菽(豆类的总称)乳制之,正方约半寸,厚二三分,色白而质酥,味极鲜洁,出自慈溪,在当地流传甚广,上至官宦,下至民间,都有嗜食者。
  第五章 古城胜迹
  第一节 古遗址
  慈湖遗址 详见第二十八编“文物古迹”。
  八字桥遗址 详见第二十八编“文物古迹”。
  傅家山遗址 详见第二十八编“文物古迹”。
  董孝子井 位于慈城小东门,原董孝子宅旁。此井历代都受到保护,井边原有一块“汉董黯孝子之井”的石碑,据传为南宋皇帝的御书。
  普济教寺 位于慈湖北侧,即今慈湖中学校址。普济教寺本为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为寺,历代屡遭毁废。唐大中二年(848)县令李楚臣立为德润院,以泽字德润故取名乾符(874—879)中,敕赐应天德润寺,僧文义大师请宴,铭于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寺额,常住田251亩。遗址上之。仍有保护经幢的碑亭和古朴的白果树。
  唐朝县治甬道 位于浮碧山南麓原慈溪县署内。2002年新建县衙时挖掘发现,全长自清清堂下至衙门口,用砖砌成,个别砖块上盖有唐印。新县衙建成后,古甬道局部陈列保护于县衙大堂后。
  第二节 胜迹
  慈湖 位于古城北面。唐开元间,县令房琯开凿之,以溉民田。因吴太子太傅阚泽德润曾在湖畔居之,故也谓“德润湖”或“阚湖”;又以普济寺在其北,亦名“普济湖”。慈湖面积100亩,内立两洲,洲上建亭,亭四面皆花,,洲外红白芙蕖(荷花),环堤皆柳;沿湖四桥,桥上俱有亭;山水清妍,金碧相焕,湖中原有五楼船,每值良天,邑人争贳船以游,歌笑之声溢于四境;湖西复有小湖,正当清清堂后。慈湖堤心建有师古亭。乾隆间,知县胡观澜建。民国初,王绣复募民浚慈湖,观澜下车即规划,此事工竣,盖小亭于湖上,颜曰“师古”。
  抱珠楼 清冯本怀藏书处,又称抱珠山房。由三进两层木结构楼房组成,楼房之间有天井,天井内铺设着巨型条石和青石板;最北面的一进两层楼房就是抱珠楼。整幢书楼依小山丘抱珠山而建,山上草木葱郁,山丘与楼房之间还有一处小花园。冯本怀道光十九年(1839)中进士,官至内阁中书。道光二十八年(1848),抱珠楼刻印《溪上遗闻集录》10卷、《别录》2卷,为慈溪珍贵地方文献。道光二十九年(1849),抱珠楼刻印《溪上诗辑》14卷、《续编》2卷、《补编》1卷。
  梯瀛楼 县治南,姚堂、姚镆、姚涞、姚宗文之祖宅内,系后楼,有明显的时代风格,为姚镆书房,有“梯瀛楼”之木匾,五开间,左右梢间为置梯处。柱、檩用材较大,正贴施中柱,爪柱为简单的方短柱,中柱头置圆斗,施十字科,檐柱为小八角,相应之柱基为方形腰沿式柱基,其余皆为珠式柱基,檐柱斗置方斗,梁架间隔墙,以编竹为芯,外抹谷壳拌泥。这是一处明代嘉靖年间二品高官的住宅建筑。
  宝善堂 位于浮碧山东麓,旧名潘园,与县治公廨相连,原本是县衙的后花园,后更名为浮碧山房,内置来鹤山房。宝善堂背山面湖,凭栏而望,北郊远景俱收,为登眺胜处。道光间,知县周壬福建,旋为英夷所毁。乾隆间邑人桂秀山等倡议,岁行埋胔掩骼事。嘉庆九年(1804),应慎修募资建拓堂宇,增益施棺、舍药、恤嫠、惜字诸善举。民国25年(1936)12月26日,后成为台湾著名实业家的应昌期与唐平尘在此举行订婚仪式。
  官庄桥 县志作县东12里。旧时一直以木结构建造,但遇大水即冲毁,每每重建。明永乐二年(1404),僧汝节建石桥,但水势湍悍之时,又有舟船覆溺。天顺年间(1457—1464),乡民集资改建为三洞石桥。亦名观壮桥。
  夹田桥 县东南三里,接驿路往来之冲。宋皇祐二年(1050)建。绍兴八年(1138),令林定重建,邑士李瑞民记,久复圮。开禧元年(1205)令赵希观易而大之,遂即改元之号,名开禧桥。,明永乐八年(1410),道士赵秉中重建。将圮,天启元年(1621)知县李逢申重建。
  太平桥 县西南3,里。明嘉靖初建,上有屋。万历十年(1582)重建,上无屋,而修广过于旧时。西北有亭,石碑大书曰“甬东第一桥”。现已改造。张谦新建太平桥记:略太平,于弘治初始置渡借舟以济。正德间,一僧募化数年,仅砌成□□洞,而圮后,宪赵敬斋始创议,筑为四垛,覆以巨木,而建屋于上,已逾一甲子,而石敧屋敝,桥木渐朽,有道人沈贤者能任之,始事壬午(1582)九月初十日,至甲申(1584)十月初七日桥成,趾高5.8丈,南北长21丈,东西阔2.2丈。颜鲸鼎新太平桥记:嘉靖初,揵石批流,上横巨木,经营十年始就,而圯亦随之,张谦、刘志业、孙光祖、冯叔吉、颜鲸相与置籍,各书所助,动工始于万历十年(1582)九月,至万历十二年(1584)九月竣事。
  环碧桥 县西南3里,俗呼横边桥。邑之水自东来者抱城而西,自西来者从鹏山直走大江,奔泻无情,如营卫之偏缺于右。万历乙巳,知县潘汝桢从民之请,于城西一里外河口筑堰建桥,于堰之北浚鹏山河,引水归堂,自西往东出,绕大江而西,甚合形家之论。潘以迁召行,小船户装载者以其迂回不便,乘夜鼓众掘堰,遂废成劳,舟行虽便,而水势泻如故。清康熙三十年(1691),阖邑捐资重筑,又以科名不振掘毁。
  王桥 县西8里,相传,后汉王修之子建,遂以为名,俗呼为王桥。宋高宗被金人追至此,土人拔桥得渡,今有拔桥巷,俗呼为廿板王桥。
  清道观 县东南3里。唐天宝八年(749)建。宋绍兴三十年(1160)道士叶景虚重建,又于其右建“东岳行宫”,尚书,楼钥匾。其入观之路,曰“列仙游馆”。元至元十七年(1280)火,至元二十四年(1287)重建。山门之东,塔山之阿,旧有东山道院,为云水往来息肩之所,崇奉真灵像,匾为“真圣观”后圮,并于清道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收并,至道、崇寿二宫,名“清道观”道士王智静重,修。成化四年(1468),道士吴以诚,重建其东一室(雍正志为官厅),曰“天开图画”面江带野,景最幽胜。其山多鬻于民间,万历二十年(1592),郡丞龙德孚或赎或劝而归之清道观,,因即官厅左建龙公生祠,祠西文昌阁,旧名“蓬莱轩”。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道会张继祖重建大殿云亭。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官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文昌阁。,雍正八年(1730)其徒孙冯守恒创建“符官阁”,重建灵官殿,修筑阶级。乾隆三十二年(1767)道士周启宗重建。道,光八年(1828),道士王元任复修,并重建灵官殿。道光九年(1829)邑人冯汝,霖、汝震、汝霆重建文昌殿,额曰“斯文在兹”。同治元年(1862)八月,毁于太平天国。光绪,十三年(1887),邑人冯翊廷、冯全墉集资重建。
  清道观以其雄伟的建筑、幽静的环境、众多的文物和广泛的影响成为浙东著名的道观。其门被称为“龙山第一门”山为“句章第一山”。清道观有三绝:参天古柏、精制转幢、五金巨钟。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和冬至夜,成群结队的信徒携被枕来到殿前野宿求梦,以期得到神仙的指引,多时竟达数万人。
  朱贵祠 位于慈城镇大宝山西麓,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是当地民众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朱贵将军及其部下将士而募资兴建的。朱贵祠原名“高节寺”又名“慈郭庙”,俗称朱将军庙。祠悬林则徐撰、李天马书“忠规孝矩”匾,沙孟海书“陟大宝山原百端,交集,抗外族侵略万古留芳”楹对;朱贵第6代孙甘肃朱光明撰、曹厚德书“浩气长存”匾;凌近仁书“朱贵祠”门匾;慈溪人捐“武显高节”匾;礼部右侍郎吴忠骏撰书“慈郭庙碑记”;孝丰县知事朱绪曾撰“慈溪大宝山武显将军庙之碑”和民国28年(1939)冬立“重修朱将军庙碑记”等陈设。1984年,当地政府在朱贵祠后面山坡上建“大宝山阵亡将士之墓”。墓碑不远处,是侵华英军首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的地方。此处有石碑,刻着“华尔击毙处”。1999年,祠内落成朱贵立像一尊和40平方米大殿壁画,以及浙东和大宝山抗英战争史迹陈列室
  第三节 名人故居
  慈城古镇名人辈出。虽大都由于相隔年代久远而地面建筑无存,但因为古城的总体格局,它的街巷规模在历朝历代均无大的改变,所以,一些有史志记载的名人故居仍有显著的地理位置可寻。慈城一邑,所出名人几乎包括社会各界,从政治、军事到宗教、教育乃至商业,无所不有。古城内名人故居相对较为密集。如金家井巷,从东到西排列着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布政房(含积高堂)、福字门头、甲第世家。巷内钱家弄口有现代著名物理学家、首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何育杰的故居。长640米的尚志路,东段有明代贞节坊,张尚书第大门,冯氏二梅堂等;中段有清杨九畹榜眼第,清姜宸英探花第,民国上海钱庄界名人冯受之故居,冯氏福聚支宗祠—统宗祠等;西段则有民国实业家,开办上海、苏州、宁波电力公司的周仰山洋房。
  慈城的一个望族里往往代有名人,其故居的名声也就成了上下代人的拥有,如竺巷口的“双桂轩”既是明初大儒桂彦良的故居,又是桂彦良两个儿子桂慎、桂全的读书之室。同时,又有名人大宅由两姓曾经分别拥有的,如冯俞宅。冯俞宅原为金家井巷布政房主人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冯叔吉后来在太湖路东面又购地建屋,称新布政房。原新老布政房之间夹着太湖路,为行走方便,他曾在太湖路上建一过街楼,以通往来。冯叔吉孙子冯元仲,为救济穷人,竟将存银用完,最后又将属于他名下的大屋,卖给了俞姓,被民间捧为千古善人,名垂史册。
  第一节 规划
  开城之初的规划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城的第一任县令房琯选县治所在地,即为古慈城历史的开始。因此,古慈城并不如国内大多数城,镇以山或水的形态而逐渐性发展那样,而是在古代就有规划指导下建造而成的。房琯是慈城建城规划的最早设计者,也是具体实施规划的建造者。房琯对于建城的规划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城外,即对城周边环境的风水意义上的认识和相关改进;二是对城内布局,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道路交通,供排水,集市贸易,休闲,以及宗教宗族信仰,民间聚会等精神生活需求出发。构思科学,实用而又先进。
  地处江南的慈城,北倚熔岩丘陵,南俯湖沼平原,西邻姚江谷地,东屏红土低丘。近看慈江、远眺姚江及江南群山,可谓四明山水尽收眼底。故有“慈枕山为邑,五曜归垣,九龙回合,兑位宝山,兀然翼蔽,干青霄而蔽白日隐然室外有障,车有屏也”之说。房琯运用中国风水中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因势利导,在城北开,挖一湖,以蓄北山之水,并应以北方属水之意。于是,有形的自然环境与无形的风水理论得到了有机融合。东为青龙,故东山蜿蜒至南,草木葱茂,青翠如黛。西山如虎雄踞一角,石白且坚,是为白虎。南山如雀,振翅欲飞,石赤如火,号为朱雀。北湖似龟,仰吻珠山,蕴华凝碧,湖泥似墨,是为玄武。居中为城,街衢如矢,河道如带,纵三横六,方如棋局,是为中土。且东山的塔山高于西山的大宝山,南边的赭山与城北的慈湖又山水相对,水火相衬。
  县治城内,房琯采用传统的城池规划。东西两侧的建筑和街弄以中街为轴,相互对称。街弄设置取《易经》八卦“乾三连”、“坤六断”之意,建南北向三条大街和东西向六条横街。东郭、西郭都有酒楼,楼中有戏台,楼前是河道,河上商船云集。除北面是慈湖外,东、南、西三面都围着护城河,城河之水在东南方的巽位上与慈江合并直通姚江。城内有一条主河道叫骢马桥河:自东门到西门穿城而过。连接主河道的则是遍布全城的小河。与三纵六横的街巷相对应,河道是三纵四横。这些宽不过一丈、深不逾六尺的小河却是全城的血脉,河道互相连接,北接慈湖,南通慈江。朝夕之间,潮起潮落,东海的海水沿甬江、姚江、慈江直拍河岸,使慈城之水直通大海而成活水。整个城区形如龟背,意寓一只向北俯伏的“神龟”,正在汲饮慈湖“圣水”。这样天地人合一的江南一邑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规划者对大自然深刻认识的杰作。
  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为研究与协调慈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为古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战略,2001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委托作出了《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该规划将新城开发和老城保护结合成一个系统,把慈城的历史文化环境放到整个宁波市域中来考虑需求。以古县城区的保护和开发为契机,进行第三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古县城区的品质,带动城市形象地位的上升。再以城市的形象地位来吸引投资,带动新区的发展。这次规划除保护规划的用地调整、道路交通、保护更新等方面内容之外,还从各街坊的控制规划入手,根据各居委会管辖街坊范围的建设特点与位置关系,对各街坊分别提出规划要求和控制策略,对加强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规划还对若干重点地段的空间环境作出详细设计,保护传统建筑与传统空间,拆除障碍建筑,并采用修补植入的手法,恢复历史街区肌理与空间形态,改善古城历史街区整体环境。
  宁波市慈城镇(2007—2030)总体规划
  2005年以后,慈城镇一直经历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综合协调慈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生态发展,协调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2008年12月,制定了《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2007—2030)》,通过了宁波市城乡规划审议联席会议评审,并获市政府批复同意。
  根据规划,慈城镇将成为宁波市文化核心区。该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慈城镇行政区和洪塘街道的荪湖区块,面积107.88平方公里。期限为2007—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7—2010年。规划确定慈城镇的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历史人文山水旅游为特色的宁波市中心镇,宁波市中心城北部门户区域;主要职能是历史文化名镇、城市北部门户区、江北区的生产制造基地、人文山水休闲旅游服务中心、高品质居住地。
  第二节 保护
  古慈城的最初规划和建造,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争取天时、地利、人和。整个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这种高度理性美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在选址、供排水、交通、防火、绿化和风景区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成就和经验,堪称江南古县城的典范。而在20世纪,除了市政建设方面与时俱进、有所发展之外,对于如何保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进入21世纪之后,才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案并加以实施。
  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1世纪以后,对于古镇慈城的保护意义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人们所认识。2001年12月,宁波市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宁波市城建投资控股公司和宁波市江北区政府、慈城镇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从事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与新城区开发建设,是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的经营实体,注册资金8000万元。公司坐落在慈城镇人民路6号。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城镇建设项目和其他实业的开发、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在对慈城古县城遗存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资源进行梳理和保护的同时,公司引入市场化操作方式,开发旅游产业,带动和发展房地产业并推动相关产业链的集聚。公司拥有一批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一支强干、高效的员工队伍。本着严谨、踏实、高效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慈城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人居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提升。古城保护志愿者协会 2003年3月,慈城镇古城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该协会属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合法地从事古城的保护与宣传;从事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开拓和经营活动,为保护古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成立时有理事会成员16人,会员70人。
  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1年制定的《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方案,划定了一个古城区保护范围。为保护古城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并协调周围环境,保护古城区完整的风貌特色,将慈城古城区划分成四个等级的保护范围,并对规划影响区提出特别控制要求。文物保护区:已经公布标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其本身和其组成部分的四边界限以内。核心保护区: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以及古城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区、沿街沿河风貌带、各主题游览区。包括沿慈湖、解放河、护城河之古城滨水风貌带;沿重要传统商业、居住街巷之沿街风貌带;依托街巷,围绕祠堂、公共建筑而建的传统民居建筑群。风貌协调区:完整的古城区(至护城河以外10米)。区域控制区:古城建成区范围内以及为与古城周边山水风貌整体协调,及保证古城外轮廓的完整性所必须控制的区域,古城所有区域以及护城河外围,邻近公路两侧、滨水、沿山地带。
  修复、修建、重建工程 2003年6月,历时2年多、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的孔庙修复工程竣工,并随即向游客开放。是年10月,国家级文物保护点“冯岳彩绘台门”主体建筑修缮工程竣工。
  2004年1月,建筑面积5424平方米的“慈溪县衙”修建工程竣工,该工程保留了唐代步道遗址,并于当月对游人开放。是年4月,重建“校士馆”(俗称“考棚”)工程竣工,6月对游客开放。2004年底,“宝善堂”与“葛家走马楼”修缮工程竣工,翌年始对外营业。
  2005年4月,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符卿第”的修缮工程完成。5月和9月,总建筑面积7853平方米的冯宅、俞宅修缮完工。是年10月,清道观重建工程启动,至年底大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
  2007年,慈湖景区重建,汤家弄饭庄、解放路基础设施改造,老城区排污泵站建设等项目基本完工。2008年,“甲第世家”、洒税务、城隍庙等项目完工;太湖路太阳殿路历史街区全面启动房屋修缮工作。是年9月,古城内“DIY”产业园区开园。
  随着慈城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被逐步激活,沉睡多年的儒魂商魄被唤醒,“复活”后的古县城风貌又重现于宁波北大门。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