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编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16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七编 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38
页码: 1373-1410
摘要: 本编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文化艺术方面的情况,包含了文化机构与设施、文学、艺术、群众文化等。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文化艺术

内容

江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也是宁波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江北老外滩又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口岸之一,也是宁波近代文化的肇始区域,江北得风气之先,与外界文化交流频繁,现代气息强劲。江北钟灵毓秀,历史上以阚泽、杨简、桂彦良、姚镆、屠隆、姜宸英、裘琏等为代表的文史、经学、书画、戏剧、诗词等文化名人,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进入近现代,又涌现出应修人、邵荃麟、穆时英、徐訏、梅调鼎、周信芳、应云卫、林杉、姚慕双与周柏春等一大批文化艺术界名流。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优秀播种者、继承者、创造者,他们是江北的骄傲。
  旧社会,江北的文化艺术活动多为民间文人或艺人自发居多,文化设施贫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北的文化设施不断升级与完善,坐落于江北的宁波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有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宁波城市展览馆等,另有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官,以及各镇、街道文化站,居民社区的文化设施,以及辖区内的大中学校图书馆、文体设施等。目前江北各类文化设施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力推动了江北文化艺术的繁荣。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设施
  第一节 旧时演出场所
  庙宇祠堂戏台 解放前,庙宇、祠堂和公共场地常附建或临时搭建戏台,以供戏班演出。其中以慈溪县城慈城城内最为集中。主要有:慈城大关圣殿戏台,戏台正中悬挂匾额“寓褒贬”(现挂于秦氏支祠戏台上),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书法家梅调鼎所书。每年阴历五月十三日关圣帝生日商界捐款邀请戏班子到此演大戏。今已不存。慈城城隍庙戏台,始建于唐代立县之初,其后随城,隍庙而屡废屡建,20世纪40年代因火灾被毁后,至2008年重建。慈城清道观戏台,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历经兴废,至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全部烧毁,现已修复。此外,洪塘也有两个大戏台,一个位于洪,塘市街东端文武殿对面,隔河相望;文武殿供奉仓颉和关羽,始建于清朝,抗日战争前每年演两天徽班大戏。另一为塘头庙戏台,20世纪20年代洪塘巨商洪念祖、洪益三出资修缮,每年阴历四月上旬,演10天徽班大戏,每天3场。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
  茶楼 茶楼是演出评话的主要场所,集中在江北岸,著名的有:中华轩,位于中马路,民国19年(1930)至1950年营业,有座位7~8桌。汇芳楼,位于老火车站,民国19年至26年(1930—1937)营业,有座位10余桌。福荣轩,位于玛瑙路,民国24年(1935)至1958年营业,有座位10余桌。
  戏院 戏院也集中在江北岸,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兰馥戏园,是宁波最早的戏院。位于马栏河桥边(现江北公园附近)的鼓舞台,民国7年(1918)建成,起初演出京剧,民国14年(1925)改称鼓舞台影戏院。民国16年(1927)6月19日宁波绸布业工会在此举办北伐筹饷游艺
  会。民国17年(1928)末关闭。位于玛瑙路的共舞台,民国,25年(1936)落成。有800余个座位,主演越剧、京剧。抗日战争时期宁波沦陷后,民国31年(1942)10月,由伪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改名为“中华大戏院”,同年年底关闭。
  第二节 文化馆文化站
  文化馆 民国元年(1912)慈溪县通俗图书馆在县城(今慈城镇)设立慈溪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0年(1931)县通俗讲演所,并入,主要开展书报阅览、时事宣传和文娱体育等活动。民国30年(1941)县城沦陷前,夕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设。1950年4月,人民政府在接收原慈溪县民众教育馆基础上成立慈溪县人民文化馆,以识字教育、时事宣传、文化娱乐、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1952年更名为慈溪县文化馆,1954年10月迁至浒山镇。
  1972年10月,江北文化站建立,1978年7月撤销,次年7月恢复。1984年10月成立江北区文化馆,隶属区文教局;1995年改隶区委宣传部(文广局)。主要职能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传播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举办各种普及型或提高型的知识性、技能性文化艺术培训活动,辅导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指导群众文艺鉴赏;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收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举办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群众文化书刊、资料,建立群众文化档案。1991年经考核升为浙江省一级文化馆。
  文化站 1980年,市郊区费市公社成立文化中心。1988年2月,槐树街道文化站建立。1994年,江北区共有乡镇、街道文化站9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3个,文化俱乐部、文化室共45个,图书室17个。1995年经考核确定庄桥、慈城为特级站,中马为一级站,洪塘、白沙、甬江、孔浦、文教为二级站,乍浦为三级站。2008年,江北区有1个乡镇、7个街道文化站,共有文化俱乐部、文化室118个,图书室110个。
  慈城镇文化站有越剧队3支、舞蹈队5支及家庭乐队等;文化宫13个(社区2个、村11个),其中市级10个、区级3个。白沙街道文化站有3个市级社区文化宫,25支业余文艺团队,其中较具特色的有“竹板舞”团队、“少儿时装模特”团队、“腰鼓”团队。洪塘街道文化站有“乡音”文艺演出队、舞蹈队、腰鼓队、合唱队、排舞队、姚江社区越剧团、姚江社区马灯队、街道少儿书法队。村落文化宫7个,其中市级2个、区级5个。孔浦街道文化站有孔浦社区“快乐社”、红梅社区“大家乐”、百合社区“舞蹈队”、绿梅社区“书画队”。市级社区文化宫3个。文教街道文化站有大闸社区“过把瘾”艺术团、繁景社区“京剧爱好者之家”、范江岸社区“夕阳红”艺术团、双东坊社区“青少年腰鼓队”;市级社区文化宫3个。甬江文化站有腰鼓队、秧歌队,中老年文宣队,二胡队;村落文化宫5个,其中市级1个、区级4个。庄桥文化站有文化广场和露天舞台,舞龙、舞狮队,车船、灯队,腰鼓队,排舞队,秧歌队,舞蹈队,摄影、书画队,文艺演出队,越剧队;村落文化宫12个,其中市级9个、区级3个;2008年新建1600平方米文化中心并投入使用。
  第三节 电影院 剧场 剧团
  电影院 最早有大草舍影院,系解放初期慈城驻军为丰富文化生活而建造的大草棚,故称大草舍影院,地址在今慈城镇孔庙儒文化广场。影院落成不久,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带队的国家京剧团曾到此慰问演出,此后主要放映电影。今已无存。其次为大光明影剧院,20世纪60年代设于慈城镇冯氏大宗祠(今铁路工具厂)内。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有:慈城镇电影院,1983年元旦对外放映营业,2002年因孔庙改建被拆除。洪塘镇电影院(洪塘街道电影院),建于1978年,现属危房。妙山影剧院,1982年建成开放,现已停止使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庄桥、裘市、费市、乍山、云湖及庄桥冯家等地也相继建成影剧院。因电视普及、区划调整等原因,大部分乡(镇)、村电影院今已废止。
  剧场 最早有兰江剧院,民国22年(1933)由商人集资兴建,1953年修造扩建,1956年公私合营。1963年重建于人民路53号。“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改称五一影剧院,1980年复原名,2003年被拆除。最著名的是宁波大剧院(天然大舞台),位于大闸路1号,2001年动工,2004年建成,是代表宁波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剧院占地面积200亩,主体建筑面积71285平方米,由法国建筑师何斐德设计,总投资6.19亿元。设有1500座大剧场和800座多功能剧场各1个;其功能设置、技术标准及关键舞台设备,均按国际先进水平配置。天然大舞台隶属于宁波广电集团宁波大剧院,总面积3800平方米,3层看台,可同时容纳1000名观众,有8间豪华贵宾包厢,18个豪华看台;可表演歌舞、冰上芭蕾、杂技、特技、相声、小品等节目。
  剧团 清光绪初年,慈溪县城(今慈城镇)里出现第一个京戏戏班——春仙班,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较为齐全。春仙班除了上大宅门演堂会外,演出的场所大多是酒楼茶坊、神庙戏台,有时甚至是露天演戏。1949年,慈城有孝东剧团与孝西剧团,1962年重组合并。20世纪90年代初,江北区合作越剧团成立,由20余位中老年专业、业余演员组成。2000年,江北区新新越剧团参加宁波市戏曲调演取得优胜奖。2001年发展到7个民间剧团,全年演出900多场次,观众达12万人次。至2008年,江北区正式注册的民间剧团有群艺越剧团、小百花越剧团、祥瑞越剧团、凤凰越剧团、新艺越剧团。
  第四节 图书馆
  二老阁 位于今江北慈城镇半浦村,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时为浙东除天一阁外的第二大藏书楼。该阁在郑梁翰林第东首,为坐北朝南三间两层楼建筑,楼上中间一间供奉黄宗羲、郑溱神位,左、右两间贮黄氏遗书3万卷,楼下收藏郑氏遗书2万余卷。清乾隆年间政府编修《四库全书》,该阁进呈94种藏书精本,有47种290卷著录于《总目》,33种入存目。其中《警时新录》(5卷)、《岭海舆图》(1册)、《海语》(2卷)、《灼薪剧谈》(1卷)、《十八方加减》(1册)、《造砖图说》(1册)、《西洋国志》(1册)、《九代乐章》(23卷)等为罕见之书。二老阁藏书历经近200年,多有散失,民国初被郑性七世孙卖给上海书贾,后大多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2005年6月开馆,8月被省文化厅评定为国家三级馆。馆舍面积2200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期刊杂志500余种,兼具社会培训功能。开馆以来共设流动图书站25家。至2007年底,发放借阅证3500多张,文化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查阅人数12376人。江北区各街道与慈城镇也都建有图书室,其藏书量为甬江街道3200余册,孔浦街道3000余册,慈城镇6000余册,洪塘街道3000余册,文教街道1200余册,中马街道1000册,庄桥街道13000余册。图书室内现代化设施齐全。
  辖区内学校图书馆选介
  宁波大学图书馆 馆舍由包玉刚图书馆、邵逸夫图书馆和包玉书科学楼组成,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至2007年底,入藏图书265万册(含各资料室),其中纸质图书142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2.1万种,CNKI、维普、Elsevier、Springer等全文数据库26个,全国报刊索引、EI、CSA、BP、SCOPUS等文摘数据库15个。主要收藏中、英、日等文种的专业文献,逐步建成覆盖全校各类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的馆藏体系。馆藏有《申报》、《大公报》全套,《民国丛书》(共四编),《良友画报》等近现代资料;古籍资料有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孤本小说集成》、《明实录》、《清实录》、《四部丛刊》、《四明丛书》、《中华大藏经》、《道藏》、《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等。阅览席位1286个。是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
  宁波教育学院图书馆 馆舍设在宁波教育学院育才路校区,加上环城校区教师继续教育资料中心和学生阅览室,馆舍面积约2400平方米。2007年的馆藏规模为1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近13万册,古籍近3000册,外文原版书6000册,合订报刊2万余册。教育教学类和文史类的文献收藏尤为全面。
  宁波四中图书馆 馆舍面积1800平方米。有图书7.5万册,古籍1673册,报刊265种,报刊合订本2217册,电子图书5万册。主要收藏中学教育教学及社科类图书,生均图书拥有量52.4册,年借阅量1.9万册。学生阅览室有座位320个,教师资料室有座位54个。电子阅览室有电脑58台,座位56席。1999年6月通过“浙江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的达标验收。
  第五节 美术馆 博物馆 展览馆 青少年宫
  宁波美术馆 位于三江口北侧,紧邻老外滩,2005年10月开馆,是宁波市文联直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楼面积16200平方米,大、小展厅面积达5300平方米,艺术品收藏库1500多平方米,可同时或分别举办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展览。建馆以来,注重推介宁波籍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并多次开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学术研究及展览活动。
  保国寺建筑博物馆(国际友谊博物馆宁波分馆) 位于洪塘镇灵山山岙,隶属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是浙江省首家古建筑博物馆,也是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古建筑博物馆。其中,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的保国寺大殿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构建筑遗存,代表着11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木结构技术。博物馆现有17个展厅,先后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市十佳旅游景点。
  宁波城市展览馆 位于老外滩外马路195号,2003年6月开放,隶属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建筑面积约7400平方米,是一座集展览、旅游、会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展览馆,具有建设展览、规划查询、交流研究、宣传教育、休闲观光、会议安排六大功能。年参观人数约9000人次。
  江北古真艺术馆 位于慈城太湖路23号,2008年3月开馆,是江北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展出瓷器、砖石文化、钱币、县印等专题2000余件展品。其中关于“县印”的藏品,为宁波市收集最全的一家。
  青少年宫 创建于1992年的宗瑞青少年宫,位于井园巷13号,由香港顾国华兄弟捐资建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江北区目前唯一的成建制、多功能、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建馆至今先后有十几万人次参加活动,近10万人次参加了美术、舞蹈、器乐、声乐、书法、英语、小主持人、小记者、智能训练等各类培训,近500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金、银、铜奖。1993年,在原洪塘影剧院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洪塘文化娱乐中心开业,设有影剧厅、镭射厅、歌舞厅、录像厅以及大型电子游戏室和图书室。后面积扩大至3000平方米,内设舞厅、台球室、电子游戏室、健身房等10余个活动室。1994年,慈城文化楼落成,面积1450平方米,内设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录像厅、台球房等。
  第二章 文学
  第一节 诗歌
  古代的江北诗人,最早当推南宋的王庭秀,所著《磨衲集》,以铺陈藻绘见长,与舒亶共同造成甬上文坛的空前盛况。此后,杨简著《慈湖诗集》入国史经籍志。刘应时擅作绝句,且多怡情山水、摅发思心之作,风格近孟郊、贾岛,其诗选入文渊阁,现存《颐庵居士集》诗102首。元时,赵偕的《宝峰先生遗集》入《辽金元艺文志补》。乌斯道的《春草集》入《明史艺文志》和《四库总目》,现存诗305首。明代,桂彦良的《清节集》、《清溪集》和《春和咏言》入《全浙诗话》。陈敬宗的《澹然集》入《明史艺文志》。郑满的《诗经讲义》入《浙江通志》。姚汀的《谪所吟稿》入《浙江通志》。冯能成的《三垣疏草》入《浙江通志》。杨守勤的《宁澹齐诗集》入《明艺文志》。刘振之的《鸥吟》、《画溪近草》入《全浙诗话》。魏耕的《息贤堂集》入《全浙诗话》。清代,郑梁以《晚村》诗得名,其诗集《见黄稿》、《五丁集》、《安庸集》、《还朝诗存》、《高州诗集》、《半生亭诗文集》和《息尚编诗文》均被选入《四库总目》;其子郑性与李暾、万承勋、谢绪章合刊有《四明四友诗集》。姜宸英在清代的四明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所著《诗笺别疑》、《杜诗拾注》和《苇间诗集》皆入《浙江通志》。其弟姜宸萼有《望云诗稿》入《四明志征》。王治本在日本以诗会友、享有大名。尹元炜将慈城诗人编辑成《溪上诗辑》十四卷续二卷补一卷。清末民初,有严恒《听月楼诗钞》、杨泰亨《饮碧轩诗刊》、严廷桢《延秋室诗稿》等。
  五四运动后,设立在江北岸的报纸开始刊登白话新诗。民国9年(1920)11月9日《时事公报》纪念增刊发表新诗《二十世纪的中国》,同期的《宁波商报》等媒体均有诗歌发表。应修,人在民国9年(1920)开始发表诗作,民国11年(1922)与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在杭州组织“湖畔诗社”,并出版四人诗歌合集《湖畔》,次年又有《春的歌集》。其后还有张汝钊的《绿天簃词集》、《蕉园三十征诗集》,张鲁庵辑《四明春风诗社诗草》,魏友枋撰《端夷阁近三年诗词》,冯都良著《宋词面目》,应启墀、姚寿祁撰《悔复堂诗》附《寥阳馆诗草》,冯开的《回风堂诗文集》,俞因的《妇学斋词》等。铅印或石印的诗集有冯可镛的《浮碧山馆骈文》、梅调鼎的《注韩室诗存》、盛钟襄的《溪上寄庐韵存》、王筠仙的《绿天庵诗集》等。
  新中国成立后,本土鲜有诗人诗作。旅外江北籍作家有徐訏的《四十诗综》、《灯笼集》、《借火集》、《进香集》、《待绿集》、《鞭痕集》、《轮回》、《时间的去处》、《原野的呼声》等诗集,桂兴华的《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种子——长江抒怀》、《又一次起航》和《城市的心跳》等长诗。进入21世纪,本土有王永嘉的《壶斋诗文选》,成风的《成风诗选》,林大明的《为名乐对偶木居》,以及其他诗人发表在报刊上的单篇诗歌。
  第二节 小说
  民国9年(1920)11月,《时事公报》纪念增刊刊登小说《好哭的孩子》,同时的《时事公报》“碎锦录”副刊随时登载小说。民国13年(1924),在慈城普迪小学任教的柔石完成小说集《疯人》,翌年初自费出版,内收短篇《病人》、《他俩的前途》、《无聊的谈话》、《船中》、《爱的隔膜》和《一线的爱呀》。此后,旅外的江北籍作家开始崭露头角。穆时英有小说集《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被誉为“新感觉派圣手”。徐訏的中篇小说《鬼恋》与长篇小说《风萧萧》均轰动一时。冯玉奇自民国26年(1937)发表处女作《劫泪缘》至1949年,出版小说约200部,是与张恨水齐名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邵荃麟则侧重于小说的研究与评论,后来有《邵荃麟评论文集》。
  解放后,移居香港的徐訏撰长篇小说《江湖行》,再次轰动文坛。冯玉奇在香港与台湾(署名“金杏枝”)继续大量生产长篇小说,超过200部。旅居天津的冯骥才自1974年与人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始,有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神鞭》,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雕花烟斗》、《啊!》与《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本土小说家至20世纪80年代始有作品,有王官珑的长篇小说《晚清第一奇案》与裘雪亭的长篇小说《紫电青霜》,夏真的《残酷的罗曼史》、《一个男人的忧郁》、《最后一曲蓝调》、《第三种选择》,中短篇小说集《并蒂的矢车菊》、《一个女子的征婚启事》、《第十九层地狱》。
  第三节 散文
  宋时,王庭秀有《航海记》、《阅世录》等。杨简《慈湖遗书》中散文《石鱼家记》、《石鱼偶记》等流传至今。孙因的《越问》是最早反映越地人文历史积淀的散文,《蝗虫辞》开创了四明寓言形式讽喻文的先河。桂锡荣有《日录遗稿》、《芳所集》。姚獬孙有《双峰集》。孙福翁有《野史》、《墨兵》、《繁露》等。元时有柳鹏的《闻见日钞》、赵偕的《宝云堂文艺》。元末明初,有乌斯道的传纪类散文《丁孝子传》、《乐枅传》等。桂彦良著《太平十二策》入《明史本传》。明代,姚堂的《润州先贤事迹》、郑满的《勉齐遗稿》、张铁的《郊外农谈》、赵文华的《嘉兴府图记》入《四库总目》。姚涞的《驱除录》、王交的《保槐堂稿》入《明艺文志》。姚镆的《东泉文集》、冯叔吉的《布政文集》、颜鲸的《慈湖定性规》等入《两浙名贤录》。桂时中的《桂氏家乘》、冯忠的《松崖集》、姚汀的《东桥漫稿》、冯能成的《澧阳问答录》等入《浙江通志》。还有很多作品被选入宁波府和慈溪县等地方志。清代,郑梁的《读书杂记》、《香眉焚余集》、《初变集》、《玉堂集》、《宝善堂集》、《白云轩集》、《南行杂录》和《寒村杂录》入《四库总目》。裘琏的《经史勺》入《国史列传》。周应垣的《青峒古文集》入《两浙輶轩录》。陈吴狱的《闲窗小草》、姚廷信的《拾余录》、冯彦珽的《孝溪旧闻》、冯全修的《木屑集》、《寄寄齐集》和《文济堂集》、王武的《游游录》、裘巨源的《逸叟情寄草》、裘开学的《融经集》、裘椿的《晚园文钞》入《徵文录》。清末民初,石印或铅印反映江北人文的散文集有:冯一梅的《述古堂经说》、张翊俊的《茗香馆遗稿》和《菱舟杂录》、柴萼(柴小梵)的《梵天庐丛录》和赵元礼的《蟑香馆别记》等。
  白话文兴起后,清宣统二年(1910)6月创办的《四明日报》设有“机关枪”副刊,开始发表白话散文。《时事公报》等媒体均设有副刊并刊出散文。在20世纪,徐訏有《春韭集》、《海外的情调》、《蛇衣集》、《成人的童话》、《西流集》、《传杯集》和《传薪集》等。唐弢有《推背集》、《海天集》、《摄影集》、《短长书》、《劳薪辑》、《识小录》、《繁弦集》、《春涛集》、《晦庵书话》、《晦庵序跋》和《唐弢杂文集》等。江北籍旅美作家董鼎山有《第三科读书》、《西洋镜背后》、《温馨上海悲情纽约》、《美国梦的另一面》、《西边书窗》等,其弟董乐山有《译余度墨》、《译人视界》、《边缘人语》、《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进入21世纪,本土散文创作渐趋活跃,编著出版的有王静的《城北山水城北人》、《留住慈城》,张良鸿的《故乡异乡》,朱步兴的《岁月回放》,马福年的《今日洪塘》,列入《新江北人文丛书》的《樟河留影》、《城市记忆》和《唐弢故里》。
  第四节 其他
  文学剧本 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大学学习的应修人创作了话剧《佃农》,并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晚会上演出。民国22年(1933),旅沪江北籍戏剧家应云卫组织并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次年导演电影《桃李劫》;抗日战争期间执导《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等抗日战争名剧,组织演出《屈原》、《棠棣之花》、《法西斯细菌》等话剧。江北籍电影文学家林杉在解放后改编小说《吕梁英雄传》为电影剧本,创作了《刘胡兰》、《丰收》(与孙谦合作)、《上甘岭》(与曹欣等合作)、《复试》、《党的女儿》、《冬梅》、《在三年的日子里》、《两家人》等电影文学剧本,拍摄成电影有11部,其中《上甘岭》与《党的女儿》成为新中国的红色经典影片。1994年,李建锋的电影文学剧本《缉毒先锋》拍摄电影。
  纪实文学 冯骥才有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夏真的报告文学《生命之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世界五百分之三的希望》获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另有报告文学《父老兄弟》、《今日父老兄弟》、《桃花盛开的地方》、《红门》等。戴光中的传记文学《胡风传》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另有传记文学《赵树理传》、《张济民传》、《张敏钰传》、《马临传》、《翁文灏传》、《翁心植传》、《天一阁主——范钦传》等。
  民间文学 民国6年(1917),严恒、严信厚父子编辑的《听月山房七巧书谱》(上下册)刊印。1989年,《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江北卷》汇编出版,内收民间故事99个、歌谣59首和400余条谚语,其中《七房媳妇》等入选《宁波市歌谣谚语卷》。进入21世纪,有张寅的《慈城的传说》和王静的《中国的吉卜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获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之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一等奖。
  第三章 艺术
  第一节 书法篆刻
  江北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留存至今的有唐代奚虚已所书《陀罗尼经》石经幢,北宋丰稷撰书《慈溪永明寺碑记》。元代的应在著有《辨释篆法辨》等。明代,顾道的草、篆、隶皆精妙;张楷善行、草、篆、隶;冯芸以楷书著称;俞贵阳尤擅篆、隶书;郑达工草书;王惠工楷书,行书遒劲;王容擅行、篆书;冯景善楷、行、草书。还有费瀛(号丰山)工楷书,与文衡山(文徵明)的小楷、祝枝山的草书被时人合称“三山”。桂彦良亦善书法,行草奔放秀美。冯元仲广搜名家墨迹,镂版勒石,广为刊印,著有《天益山堂遗集》。清代是江北书法艺术的鼎盛期,姜宸英以书法而负盛名,为清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且精鉴赏,家藏兰亭石刻之拓本被称为《姜氏兰亭》。郑梁的行草尤为隽逸,并精篆刻,晚年以左笔挥毫,苍劲别致。杨泰亨正楷入阁体,行、草宗晋唐,笔致隽秀,布白匀称,极有法度。梅调鼎用笔能圆能断,笔断意连,清新自然,楷、行尤负盛名,超逸流美,诣臻神妙,有儒雅名士风度,开浙东一道书风。冯一梅、张宏训、费仲伦、张斯缙等因工书善写而留下墨迹。王枚尝缕竹丝为笔以书,苍郁盘硬。
  20世纪,江北籍书法家在外地颇有影响。严修的楷书端正秀遒,行书流畅隽雅。陈榕擅篆刻,有《曼因白笺(连款)珠浦诗画》。季守正的隶书遒劲婉丽,典重浑朴:篆刻宗秦汉,刻有《守正之印种梅老农》等。魏友棐善书,亦能篆刻。钱罕博采众长,出手挥洒,变化多姿,苍老劲健,著有《钱太希临帖精品初集》。张鲁盦篆刻师法秦汉,旁及浙皖两派,皆有法度;又能精制印泥,名为“鲁盦印泥”。精鉴赏,收藏善本印谱433部、秦汉铜印及名家刻印1524方,逝世后全部捐献西泠印社,在中国近代篆刻史上立有大功。辑有《鲁盦仿完白山人印谱》、《张鲁盦印选》、《秦汉小私印选》等。洪丕谟擅多种书体,以行草见长,朴茂多姿,挺秀俊逸,颇多新意。作品入选海内外各级书法展览,著有《中国书法史话》、《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欣赏》、《墨池散记》、《洪丕谟书法集》等。林似春创造出具有浓厚毛笔书法风韵的钢笔字,书写的《农民识字钢笔字帖》、《雷锋日记摘抄》不胫而走,1985年获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著有《钢笔书法入门》、《林似春钢笔碑帖精品》等。
  活跃在宁波书坛的江北书法家有凌近仁、沈元魁、沈元发、林邦德、胡茂伟、方向前、羊元高、周建华等;篆刻有施晓峰、王永嘉、张亦辰等;凌近仁各体皆能,尤以行草见长笔力遒劲,隽秀清
  逸。沈元魁用笔方圆兼施,结体典雅、风神秀逸,行书中堂入选全国书画大展,曾,获东方文学艺术书法金奖,著有《沈元魁书法集》。胞弟沈元发以行、草见长,作品被收入《中国书法家选集》、《丰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等。林邦德书法作品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书法群星奖·优秀奖、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全浙书法大展银奖等,并20余次入展全国性书法篆刻作品展;出版《林邦德书法集》。羊元高的行书古诗获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楷书古诗入展第二届中日书法联展。王永嘉刻有《将寿补蹉跎(连款)永嘉》,著有《乐观楼印存》等。施晓峰的篆刻作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一等奖,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德国总理施罗德。张奕辰的篆刻作品获“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西泠印社奖,四方多字印获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二等奖,著有《百篆楼刻圣经》、《中国篆刻百家·张奕辰卷》。
  第二节 美术
  国画明代沈翘楚善画,工葡萄、松鼠;阮禧渊以人物、山水见长,有书卷气。清代姜宸英声名最著,其画以兰、竹著称,格调幽雅;偶画山水,笔墨劲健,兼精鉴赏,著有《姜先生全集》传世。郑梁善画山水,有《枯木寒春图轴》等。戚嘉工花卉,挺拔雅秀。罗文学善作山水巨幅,有《慈溪山图》、《慈溪水图》。严恒与严信厚父子均工书画,芦雁尤其生动。清末冯溪善山水,工花鸟,后东渡日本,教授中国书画及汉语达49年,有《白描仕女镜片》等。王琴修亦以工书画而客居日本,善兰、梅、菊、竹等墨色花卉,有《清国王琴仙书画状》、《翰墨遗余香》等作品。蒋旭善画花鸟,尤擅兰花,有《墨兰图扇面》。受聘于普迪小学的陈家祯善画山水、花鸟,作有《四季花鸟屏》。季守正擅画花卉,尤善梅花、墨竹,曾与张善孖、钱化佛在日本东京举办画展,作有《岁朝清供图轴》等。
  现当代,旅外江北籍国画家有孔杏荪、孔小瑜、孔仲起祖孙三代,姚有信、姚有多兄弟。孔仲起著有《山水画谱》、《孔仲起画集》、《观天涯·孔仲起山水画集》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孔仲起》,其父孔小瑜擅画博古、花鸟,尤以牡丹、鲤鱼、松鼠见长,有《夏意图横幅》、《孔小瑜画选》等。祖父孔杏荪,善画雁。姚有信擅长人物画,亦工花鸟,曾为戈尔巴乔夫夫人赖沙、里根夫人南茜画像,著有《印度舞图轴》;其弟姚有多擅长写意人物画,著有《姚有多画集》、《姚有多人物画集》、《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姚有多》等作品。此外,邵洛羊擅长山水画,有《邵洛羊画集》。2003年,邵洛羊艺术馆在宁波市报业集团落成开馆。冯骥才以文人画而著称,先后在宁波举办“冯骥才敬乡画展”暨画册《温情的迷惘》首发式、“冯骥才甲子省亲画展”。应鹤光擅长花鸟,兼作山水,画作曾多次选送国内外各种画展,著有《中国写意花鸟技法》、《怎样画花卉》、《怎样画禽鸟》、《应鹤光花鸟画选》和《游鱼画法》等,2007年回故乡并向慈城赠送爱心之作《长青》。
  活跃在本土的国画家,凌近仁擅山水、花鸟,浑厚滋润,气韵生动,有《幽篁琴韵图轴》。刘文选的《四明风光》入浙江省首届中国画展获三等奖,《春满庭芳》送日本展出并收入日中友协《现代中国画家作品选集》;《国色天香》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著有《刘文选作品选》、《刘文选画集》。
  陈亚菲的《红楼梦》、《康熙皇帝》入选全国美展,著有《当代人物画线描精选》、《陈亚菲水墨人物画艺术》等。王大平的《途》获浙江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城市变奏》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均入选全国美展,《新疆风情散记》获首届中国写意画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陈国飞的《晨韵》获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魂》、《幽谷情韵》入选中国美协的新人新作展。
  油画 刘文选的《山村初雪》、《四明湖水库工地》入选浙江省美展。邬国宝的《明天的旅程》入选全国美展,《有鱼的少女》入选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展,《阳光依旧》获浙江油画大展铜奖;《打球去的姑娘》获宁波市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一等奖。吴威的《未曾开启》入选“新世纪”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九九归一·蜜桃图》参加“月映浙潮”浙江省油画大展获优秀奖,《雏月抚晚图》获宁波“群星奖”优秀作品展金奖。
  水彩水粉画、版画 林绍灵的《走向光明》获首届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新人奖与第三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金奖,《风雪征途》获新亚欧大陆桥美术作品汇展一等奖;著有《中国美术家林绍灵》和《中国水彩画家林绍灵》等。吴威《我和你·2004》参加浙江省水彩画优秀作品展。陈国毅的《状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状态之一》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凝固的表情》入选全国版画展。
  漫画、连环画 最早见于江北的漫画,登在民国16年(1927)的《商情日报》副刊。60年后,刘正南的系列漫画《阿才》、《体育与文明》、《某些理发店的标志》、《新编红灯记》分别在《中国合作经济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中国漫画》发表,与别人合作的《当代幼儿成才画库》(6卷本)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著有《小老鼠闯世界》(5卷本)等10种儿童漫画集。姚氏兄弟是连环画大家,作品有姚有多的《大宝和玉雪》、《小加姆的故事》、《革命的一家》、《周总理的故事》、《洪湖赤卫队》等,姚有信的《回忆二二八》、《红茶花》、《达吉和她的父亲》、《中国成语故事》、《伤逝》、《聂耳》和《活人塘》。陈亚菲的《鸣弦泉》、《中秋故事》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经营谋略图画》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中国通史》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此外,1985年5月,江北区举办第一届美术书法展览,83幅民间美术作品参展。1987年7月举办江北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览,50余幅作品参展。1989年9月举办“改革十年间,江北展新容”摄影书法美术大赛。1994年5月举行“公路杯”94儿童大地绘画大赛,开宁波市儿童大地画赛之先河。2007年8月,刘文选等8位书画家捐献9幅书画作品以拍卖形式参与“和爱江北真情助学”。2008年10月,画册《风情江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录省内外画家所作油画36幅,国画27幅,水彩画48幅。
  第三节 音乐舞蹈
  音乐 旧时民间庙会盛行,渐成民间音乐活动,有唢呐曲《婚礼调》、《出丧》,锣鼓乐、吹打乐曲《划船锣鼓》、《将军得胜令》,丝竹锣鼓《万花灯》等。城乡的永明寺集市会、四月半会、九月半会、关帝会,皆有“船鼓”、“沙船”的吹打锣鼓、丝竹乐器演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传教士麦嘉缔在江北槐树路的崇信义塾开设唱歌课,此为宁波地区音乐教育之滥觞。清末民初,出,现西乐队迎婚;大家望族始行唱歌祭祖,洪氏家族设在洪塘学校的忠宣公祠堂,每年春秋两祭洪皓,歌唱“赫赫鄱阳洪,贤达怀武忠。书书凭蜡丸通,面煨马屎红”。民国以后,洪塘学校、慈溪县立初级中学、中城小学等学校盛行校园歌曲,出现校歌、儿歌等;同期的每年8月底,慈城、庄桥、洪塘等地的小学生到孔庙祭奠孔子唱《祭歌》。民国9年(1920)6月,崇德女校举行中西音乐大会;同年11月,在传教士施明德家举办中西音乐会。各种纪念活动开始流行唱歌或欣赏音乐。民国19年(1930)6月,位于外滩的宁波青年会举行有500余人参加的音乐大会。民国25年(1936),宁波青年会发起成立宁波音乐研究会。民国26年(1937)7月20日,慈城举行民众抗日救国歌咏会。民国36年(1947)3月,慈城中城小学举行小音乐会;4月,宁波音乐研究会开办口琴研究班;6月,《春风》刊社举行文艺晚会。民国37年(1948)6月,宁波文艺协会在宁波青年会友谊厅举办星期音乐晚会。宁波解放后,从解放区传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东方红》等革命歌曲流行,一度逢会必唱。1952年4月,洪塘乡传唱由五更调改编的《快把河来掏》;6月,庄桥乡流行《“单干王”辞职忙》小唱,大人小孩齐声歌唱。之后,流行歌颂伟大领袖的革命歌曲。
  1985年3月,江北举办吉他培训班;6月组建宁波市海浪轻音乐团,首演《啤酒桶波尔卡》等歌舞,并举办了“遨游音乐王国”讲座。1986年1月举行乡镇迎春歌曲大奖赛,得奖歌手到各乡镇巡回表演。1988年1月举办江北区第二届迎春歌曲、戏曲大奖赛;11月举办江北区业余歌曲创作评奖比赛。1990年,庄桥镇文化站举办“十大歌星”评选活动;宁波大学举行首届文化艺术节。同年,董觉民作曲的《深夜的灯光》、《望》(器乐曲)分获浙江省音乐舞蹈节创作二等奖、三等奖。1995年组建江北区顺泰老年艺术团,江北区企业家代表队获宁波市百名企业家卡拉OK大赛第一名。1996年9月,董觉民作曲的《天一漫步》获宁波市音乐舞蹈节创作一等奖;11月,顾中栋演唱的《北京颂歌》获南京军区业余文艺演出三项比赛美声唱法一等奖。1998年,朱晓春演唱的《北京颂歌》获全国城市职工歌手邀请赛美声唱法金奖。1999年,桑越作曲、竺蓉作词的《北京时间》获市文联优秀音乐作品奖、全国“群星奖”优秀奖;桑越作曲的《摇啊摇》获浙江省少儿舞蹈比赛金奖;同年,顾中栋演唱的《巨龙昂首》、《祖国万岁》获“上海之春”业余歌手大赛银奖、南京军区业余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
  2000年,桑越作曲的《小巷记忆》获市文联优秀声乐作品奖、市“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桑越等四人歌组合获浙江省群众声乐大赛通俗组金奖;李发敏导演的音乐剧《少年警察》获浙江省校园剧大赛金奖。同年,桑越作曲的《小巷记忆》、女声独唱《蔚蓝的祝福》获浙江省业余歌曲创作二等奖、三等奖。2004年,孙常遇等人表演的《阿拉村里的巧匠郎》获全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类金奖。2004年,陆川创作的《泰音》获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奖电子音乐作品比赛(A)组优秀作品奖。2005年5月,宁波大学学生合唱团与以无伴奏合唱享誉美国的依阿华州中央学院阿卡佩拉(Acapella)合唱团在宁波大学林杏琴会堂同台献艺;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合唱团在宁波大学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演出。2007年,陈佳钰获浙江省“郎朗杯”钢琴大赛二等奖;林国富的古琴独奏《阳关三叠》获浙江省民乐比赛第二名。在2008年中国大陆“门德尔松杯”钢琴大赛上,陈佳钰获儿童组一等奖,张育茗获二等奖,陈宇兰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和浙江省大学生钢琴比赛优秀导师奖。
  舞蹈 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古代慈城的祭孔活动,有初献宣平之舞、亚献秩平之舞、终献叙平之舞。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城乡流传狮子舞、龙舞、跳大头和尚、马灯舞、船灯、车子灯及高跷等。民国15年(1926),在外滩的青年会邀请由东南欧各国艺人组成的世界跳舞团表演。宁波解放初期,风行扭秧歌、腰鼓舞,后兴集体舞、交谊舞。“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忠字舞”。1982年,赵丹中编导的少儿舞蹈《王冕画荷》、双人舞《飞吧,鸽子》获浙江省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三等奖。1986年,市业余音乐、舞蹈比赛,赵丹中编导、许勇表演的独舞《北仑情诗》获一等奖;马小玲自编自舞的《酒干倘卖无》获三等奖。1987年,赵丹中编导的《精忠报国》获海军航空兵文艺调演创作奖。1988年,赵丹中编导,由许勇、朱卫东、朱玲红表演的三人舞《攀》获市舞蹈大赛一等奖。1994年,胡敏、许勇等的四人舞《马路情》获省音乐舞蹈节三等奖,入选中央电视台《城市之光》主题文艺晚会。1997年,桂迪树等人表演的群舞《紫荆花开》获“庆香港回归”浙江省少儿舞蹈会演二等奖。1998年,赵丹中编导的《花间情》、《绿色雨披》分别获市音舞节成年组创作、表演双银奖与少儿组创作、表演双银奖。2001年,虞程、梁慧、吴倩昀的群舞《花裙子飘起来》获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综艺大赛铜奖。2004年12月,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代表队获浙江省体育舞蹈锦标赛暨华东区青年冠军赛集体舞第一名;在“新江北·激情外滩”综艺晚会上,表演了百名少儿器乐舞蹈《走进新时代》、群舞《外滩风情》。2005年,殷小奇获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综艺大赛优秀(舞蹈)辅导奖。
  第四节 摄影
  清同治四年(1865)英国旅行家拍摄了慈城管山亭、江北岸老外滩等风光照片,为江北地区乃至浙东最早的摄影作品,。19世纪末,慈城有芙蓉镜照相馆,西法玻璃照相,电气放大影像,现存肖像照。光绪三十二年(1906)慈城绘影居照相馆(后改绘影楼)采用德国蔡司相机,自然光成像。民国5年(1916)8月,江北岸,鸿仪照相馆为访问宁波的孙中山留影。20世纪20年代,设在江北岸的有明星照相馆、华英照相公司、天胜照相公司、圆明照相公司。“天胜”采用西方经营模式,提出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影响较大,后来又在慈城大街、城厢的公园路、绿宝照相店隔壁开设分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摄影主要是为展览提供图片资料,或为新闻宣传服务。1984年10月举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其中有胡建华、时宏辉等18人的《雪中行》、《乡村早市》等33幅图片。1986年6月,江北区摄影社成立,举办“只生一个孩子光荣”摄影展评,参赛作品755幅。1988年5月举办天马杯“只生一个孩子光荣”艺术摄影大奖赛。1989年8月举办“改革十年间,江北展新容”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赛展。同年,董风的《吭》获宁波市文化艺术节“美的瞬间”摄影比赛三等奖。1991年6月举办区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摄影比赛并展览。1992年举办“在希望的田野上”摄影巡回展。1994年4月举办姚江杯“江北春意”摄影展。1997年承办宁波市江花杯“心系回归、情洒故乡”摄影大赛,蒋亚梅的《第三届应氏计点制少儿围棋在中城小学举行》获一等奖,沈一鸣的《金笛》、李浙东的《深切的缅怀》和叶维龙的《乡亲乡爱》获二等奖。2000年举办“甬江镇杯”一日摄影大赛;董风的《龙韵》获宁波市文化馆(站)业务干部技能比赛一等奖。2001年7月,宁波市社区文化艺术摄影图片展在江北城区巡回展出。2002年7月,举办“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宁波市联通新时空(DMA杯摄影大赛,史久阳的《都是污染惹的祸》获一等奖。2003年,张一波的《农星荟萃》获宁波市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即时摄影赛一等奖。
  2004年4月举行“慈城古韵、江北新姿”浙江省摄影大赛,潘前波的《昨天、今天、明天》获“江北新姿”一等奖,杨根祥的《古老的慈城》获“慈城古韵”一等奖。2006年5月协办江北区港桥经济活动周、第四届外滩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暨摄影作品赛优秀作品展,区摄影家协会20多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参赛并获奖。2007年5月,杨旭的《购物单》获中国(宁波)国际商业摄影大赛最佳创意奖;6月,举办“老外滩·名城记忆”宁波市历史文化遗存摄影大赛,周越洋的《俯瞰外滩》获一等奖;10月,举行“三农杯”江北区“走进新农村、展示新风貌”主题摄影大赛。同年,杨旭的《心中有杆秤》和周越洋的《尽心尽责》分获省文联、纪委组织的“反腐倡廉”摄影大赛三等奖、优秀奖。2008年,史光伟的《碧水琼阁》入选“美丽的中国”全国风光摄影艺术大展;沈国峰的《奥运到古巷》获宁波市摄影夏季赛优秀奖。
  第五节 戏曲
  明代才子屠隆精通曲艺,著有传奇《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3种,流传至今。家有戏班,不但聘请名角,并亲自登场献艺。他曾校订《西厢记》,颇多独创之处;甚至编导过整出戏无曲,宾白演出始终(话剧的雏形),广受欢迎。清代,裘琏工乐府,擅写戏曲,著有杂剧《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合称《四韵事》,以及传奇《女昆仑》等。近代江北境内的戏曲种类有甬剧、甬昆、越剧、京剧、新剧(文明戏)等。除京剧传统折子戏有文字脚本外,甬剧、越剧等均为口头创作和传承。艺人依据山歌、新闻、民间传说,自编故事、唱词,称“路头戏”。
  “五四运动”期间,组建的沪甬学生爱国演剧团在位于玛瑙路的鼓舞台试演爱国文明戏《高丽亡国痛史》、《阅墙祸》等。宁波城区学生组织剧团在街头、农村化装演出,剧目有《痛打卖国贼》、《亡国痛史》、《巴黎和会》及《父与子》、《夫妻之争》、《苦况》等。民国9年(1920)11月,宁波体生医院假座鼓舞台,演出爱国新剧《滑稽军人》(趣剧)、台湾实事《侠义血》(正剧),观众2000余人。民国10年(1921)4月2日,宁波花旗烟公司借“钱家花园”举行为期10天的“中华急赈游艺大会”,并设京戏场、新剧场、百戏场、影戏场等戏曲专场。民国11年(1922)12月,为迎接圣诞节,斐迪学校排演英语古装戏《琵琶记》,同时为浙江水灾赈灾义演。民国14年(1925)创刊的《宁波商报》副刊登载有关戏剧的评述。民国16年(1927)5月,鼓舞台开演女子新剧《北伐胜利之开始》;6月,在鼓舞台举办北伐筹饷游艺会,甬上名花会唱京剧,上海票友客串;7月,为庆祝北伐胜利在鼓舞台演出新剧、京剧等。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慈城普迪二校师生先后编演了《缇萦救父》、《昭君出塞》、《精忠报国》、《卧薪尝胆》等剧。民国21年(1932)2月,在外滩的宁波青年会电影部演出《活捉东洋人》、《义勇军》(歌剧)、《打鼓骂东洋人》等爱国戏剧;4月,在宁波青年会举行化装讲演会,其间表演九幕革命社会剧《去去去》(又名《伟大之爱》)节剧。民国26年(1937)10月,慈城组建“钟山救亡剧团,”先后排练了《棠棣之花》、《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婆媳抓汉奸》、《救命三郎》等短剧到城乡巡演;同期,慈城中城小学的师生也在校园内外演出了《以身许国》、《山河泪》等剧目。民国28年(1939)9月鼓舞台上演爱国历史剧《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民国29年(1940)6月,兰江剧院演出新编抗日越剧《团结壮丁》,加演《好汉活捉东洋鬼》。民国30年(1941)1月,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九周年,青年会上演独幕话剧《空军俘虏》。
  江北籍戏剧家应云卫在民国22年(1933)导演了进步话剧《怒吼吧!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剧艺社,任上海救亡演剧队三、四两队总队长,执导《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等抗日战争名剧。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林杉创作了秧歌剧《以毒攻毒》,眉户剧《渗沙》山西梆子《刘保成》、《重见天日》、《买卖婚姻》和《中华儿女》。江北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艺名麒麟童),7岁登台演出,开创了深受广大观众热爱的京剧新流派“麒派”,代表作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打严嵩》等。民国24年(1935)曾到宁波演出《鹿台恨·比干挖心》、《徐策跑城》、《打渔杀家》、《明朝遗恨》、《大宋历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演出《徽钦二帝》、《文天祥》、《史可法》、《香纪》、《董小宛》、《亡蜀恨》等具有民族意识的戏。
  民国35年(1946)6月,兰江戏院上演话剧《金玉满堂》;7月,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在毕业典礼上演出《屠户》、《回先生》、《乐善好施》、《出发之前》等节目;10月,兰江戏院公演话剧《雷雨》;11月,慈溪县星星剧社在慈城演出话剧《升官图》,后被县当局责令禁演;12月,兰江戏院演出三幕剧《沉渊》。民国36年(1947)9月,兰江戏院上演名剧《秋海棠》;11月,春风文艺社在宁波青年会大礼堂演出三幕喜剧《火烛小心》。民国37年(1948)2月,在宁波青年会大礼堂演出五幕喜剧《黄金迷》;6月,普迪小学校庆时演出短剧《湘江浪》、《打铁》、《当兵》、《随风飘飘》、《训子》。1949年,慈城有慈江文工团,排练了话剧《坠官阁》、方言剧《仇》、曲剧《光荣一家门》;同年8月,《宁波人报》刊登谬淼的《给甬剧同人的公开信》,提出甬剧应采用剧本制,号召排演新甬剧等。其间,旅沪的冯玉奇与袁雪芬等越剧名家合作,创作60多部新戏,推动了越剧搬演新编剧目和时装戏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参与编演新戏,移植演出了昆曲《十五贯》,创演了《义责王魁》和《海瑞上疏》,出版了《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应云卫继续从事导演工作。代表作有京剧《宋士杰》、《武松》与《周信芳舞台艺术》以及越剧《追鱼》、甬剧《半把剪刀》、沪剧《自有后来人》等。
  1981年,江北举行“中秋佳节越剧演唱会”。1982年7月举办话剧表演初级班,103名学员参加培训。1984年11月举办越剧唱腔表演培训班,学员96人。1986年举行乡镇迎春戏曲大奖赛与乡镇曲艺创作会演;虞章良的独幕越剧《难牵的红线》获宁波市戏剧节曲艺创作二等奖。1989年,江北青年越剧之友社成立;孙常遇创作、李发敏导演、范学军、贾虹表演的戏剧小品《买鱼》获宁波市戏剧曲艺会演一等奖。1992年,在红宝书场举行江、浙、沪业余评弹流派演唱会。1992年,李发敏导演的相声《抓阄》获“马三立杯”全国业余相声曲艺大赛演出奖。1993年,江北区业余评弹队成立;丁铭焱获宁波市首届青年演员技能大奖赛一等奖。1994年,李发敏导演的相声《说狗》获浙江省“金帆杯”相声、滑稽、独角戏、小品大赛表演二等奖。1996年,孙常遇创作,李发敏导演,张宝罗、陈思远等表演的小品《大款教子》获宁波市戏剧曲艺创作会演一等奖,并参加浙江省戏剧小品大赛获二等奖;虞章良的走书《胆结石风波》获宁波市夕阳红调演赛三等奖。1997年,宁波市业余戏剧爱好者组成的“青苹果”演艺社在江北区成立;李发敏导演的戏剧小品《初恋》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铜奖;丁铭焱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青年演员表演奖;孙常遇创作的小品《要是你相信我》获宁波市文联曲艺作品优秀奖。1998年,孙常遇的评弹《花落花又开》和袁曙光的小品《征婚历险记》均获宁波戏剧曲艺新作比赛二等奖。2003年11月,孙常遇创作、导演并和吴红霞表演的越剧小戏《买鱼》获宁波市首届小戏曲、小品、曲艺会演创作、表演双金奖,又获浙江省第二届小戏曲、小品、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2005年,孙常遇创作的戏剧小品《阎王公断》获浙江省戏剧、曲艺征文新作二等奖。2007年,徐桑晨、钱文昌表演的甬剧《九斤姑娘》片段和吴雯婷表演的甬剧《典妻》片段分别获第十一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浙江赛区“育才杯”选拔赛银奖和铜奖。
  第四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群众文艺团体
  江北业余文工团 1958年成立,1961年解散,1962年恢复,同时承办江北文艺麻袋厂。1962—1965年,每年春节到驻甬部队、“双抢”期间到农村进行慰问演出。1965年,江北文艺麻袋厂改为江北文艺纸盒厂,次年文工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7月,因江北文艺纸盒厂撤销而解散。
  越剧之友社 1989年,区文化馆与宁波化学里衬厂联合组成,首批社员18人,后发展至60余人。自1994年起,每年6月初到10月底的每周四晚上,在江北桃渡公园举办自娱自乐的越剧演唱会。1998年,在咸宁广场开辟“戏迷天地”,定期举行越剧演唱会。
  江北区少儿书画社 1990年1月成立,以书法、国画为主,通过课余的学习辅导,提高少儿社员的书画素质,促进少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江北区业余评弹队 1993年9月成立,吸收全市的业余评弹爱好者参加,是浙江省唯一的业余评弹队。多次参加并承办江、浙、沪业余评弹会演和华东四市(苏州、上海、无锡、宁波)的评弹曲目大会串。1995年夏,每逢周三晚上在江北桃渡公园连续举办两个月的乘凉评弹晚会。1997年11月后,在宁波市公园路15号鼓楼书场演出、活动。
  江北区顺泰老年艺术团 1995年9月成立,下设戏曲组、歌唱组、舞蹈组、拳剑组、书画组,后又分秧歌队、时装队和老年腰鼓队。以活跃江北区老年文化活动为己任,承办老龄系统的文艺调演活动,负责每年全区老人节的庆祝文艺活动,指导业务培训等,并经常下乡演出。
  过把瘾艺术团 2002年6月,由大闸社区组织成立,成员50人,下设舞蹈、健美操、戏曲、扇子舞4个组,曾自编自演江北区“交通安全进社区”文艺演出的全部节目。
  庄桥农民越剧团 2004年成立,有成员30余人,大部分是被征地农民。长期在庄桥街道26个村的田间地头、村镇广场演出。不仅表演传统的越剧和甬剧,还紧扣时代主题、国家政策自编自演折子戏以及快板、走书等。
  江北区机关干部心桥艺术团 2004年由区机关党工委组建。下设器乐、声乐、戏曲、曲艺(相声、小品)、舞蹈、书画6个组,有成员150人,为基层群众演出30多场次,自创了《清风伴您行》、《爸爸回来了》等节目,配合区委开展“唱响江北”、“党员·风采·新江北”等全区性的大型活动。
  “校居之光”艺术团 2004年10月成立,由辖区内12所大专院校作为成员单位,并举行首场汇报演出暨“爱在金秋”大型综艺晚会。
  第二节 民间艺术
  舞蹈
  马灯舞 又称“纸马灯”俗称“唱马灯”。源于南宋“泥马渡康王”的传说,清咸丰年间盛行。多在春节表演,谚谓“正月跑马,灯,二月放风筝”。马灯舞主要角色有马灯小姐(旦)、马郎官(生)、打浪小丑(丑)、车夫(末)、丫环(青)等,道具有纸马(一般为竹骨布皮,分马头和马尾两部分)、马鞭、虾灯笼、花车、浪伞、花扇、手巾等。表演时小旦将纸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小生手执马鞭作带马状,丑角则打浪伞、舞扇花,众人围成一圈,载歌载舞。曲调是独有的马灯调,从农历正月唱到十二月,反映不同的农象和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个节目有说有唱、有歌有舞,多在正月初一至元宵演出于祠堂、庙宇、农户天井、广场等处。领队扛领旗,说吉利话。所到之处,主人赠送年糕等食物或红包赏金。
  舞龙 亦叫龙舞,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祛难、国泰民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舞龙有布龙、青龙、草龙、绣花龙等多种。以道具的结构形式而言,分为七节、九节、十二节、十八节、二十四节龙。布龙,最为流行,颜色多为青、黄、青黄3种。龙灯以竹架、布皮、纸鳞制成。九节布龙表演动作由10余个套路发展成为有盘、滚、游、翻、跳、戏等27个套路。套路上下连贯,利索敏捷,以龙头手为指挥。舞龙时,或单龙独舞,或双龙抢珠,或群龙飞舞。舞式不同,风格各异。音乐伴奏采用民族打击乐器,常用的有“五面锣”、“三五七”、“杨柳青”等锣鼓曲牌,演奏热烈。表演者均为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舞者服饰除绣花龙华彩艳丽外,其他都是头裹毛巾,上着对襟紧袄,下穿灯笼裤,脚裹绑腿,便于跌打翻滚。1988年2月,在宁波市春节舞龙大赛上,江北区青龙、黄龙被评为三品龙。
  大头和尚 表演者将纸糊的大头和尚面具套在头上,随锣鼓节奏表演情节简单的舞蹈,以滑稽哑剧逗乐。春节时演出,以两名分帖子者领路,挨户分帖,口说吉利话,顾客出钱后,在门上贴贺年帖,旋作表演。
  船灯 在灯架上绷以彩绸或彩布,使上部如船舱,下部如船身。一姑娘在舱中边唱各种小调,边使船随音乐起伏,作随波荡漾或破浪前进状,船后或为一戴白须的艄公,或为一男扮女装的艄婆,边作划船状,边作丑角表演以娱观众。亦有两船对舞。配以锣鼓、丝竹,伴唱《荡湖船》等小调。
  车子灯 灯架上绷以彩绸或彩布使成花轿状,并在两侧绘上车轮,内有一男子扮成的姑娘,称车心,手扶车架向前行走,使车子或行或止,做出或平稳、或倾仄的种种动作。乐队在一旁用小调伴唱。车后有一推车佬,边作推车状,边作戏谑表演。
  音乐
  十番 系民间最普遍的器乐形式,有粗、细之分。粗十番又称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配以唢呐,主要演奏《小开门》、《柳青娘》等乐曲。细十番又称文场,用笙、箫、管、笛、胡琴、月琴、三弦、琵琶等乐器,演奏《梅花三弄》、《醉步登楼》、《美女思春》等曲牌,多在春节、元宵及祀神、庙会时表演。
  马灯调 马灯舞时所唱曲调,与春牛曲调相似,但变化更多,调门也更为高亢,又因众人参与显得更有气氛。演唱时,一人领唱,众人和唱。每句唱词中常加衬词“沙溜浪沙啰”或“哩嘻嘻”,表示欢呼之意。歌声一起,众人齐和,一呼一应,配上生动的骑马动作,显得热闹喜庆。有锣鼓、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
  把酒谱与仪仗谱 慈城的地方曲牌,是同一曲牌在不同主奏乐器、不同调高下出现的两个姐妹乐曲。《把酒谱》以竹笛为主奏,轻快、热烈;《仪仗谱》以唢呐为主奏,威武、庄重。两者情趣各异。
  曲艺
  四明南词 俗称四明文书,由民间唱曲发展而成。南词词章华丽,曲调婉转高雅。内容多为宫廷或官宦家庭故事,是唱、奏、念、白相间的表演艺术。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功夫,一个主唱,旁有人和唱。大多为3人一档,乐队伴奏以三弦为主,配以琵琶等乐器。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白蛇传》、《双珠凤》、《十美图》、《果报录》、《送花楼会》、《刁刘氏》、《大红袍》、《文武香球》等30余出。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现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话 主要流传于宁波城区茶楼(书场)及江北慈城等地。传统书目有《水浒》、《三国》、《岳飞传》、《济公》、《包公案》、《乾坤印》等数十本。说书时,一个人扮演几个至10余个角色,口吻个性毕肖。所用道具仅惊木一块、折扇一把,不衬音乐,不带伴奏。一部书可连续说10余日乃至数月。
  唱新闻 由唱“朝报”(官方新闻)演变为唱民间“新闻”后渐成盲人专业之一。多一人演唱,偶有二人对唱。乐器有鼓、锣或竹根、竹板。曲调有头调(基,本调)、词调、哭调、悲赋调等。唱词多为俚音俗语,常连续押韵。内容大都取材于流传民间的古今故事、社会新闻。书目主要有《三县并审祝玉英》、《顾鼎臣》、《借红灯》等。旧时往往在夏天乘凉、坐航船时演唱,解放后渐停唱。
  莲花文书 又称犁铧文书、阿拉哩调,起源于余姚。演唱者执醒木、骨扇,边说唱边表演,配以四弦胡琴伴奏和帮腔,亦有加入三弦、琵琶、月琴等乐器。曲牌有四平调、马头调、五顿、反二簧、赋调、还魂调等十余种。四平调在演唱至三四句末尾时,伴奏人员即接口和唱,唱调较长的可反复吟唱。马头调轻松、幽默、欢快,富有情趣。主要书目有《玉连环》、《双狮球》、《玉蜻蜓》、《薛家将》、《金刀传》等。
  戏曲
  布台戏 流传于江北慈城一带,又称“张头孩”。演出艺人自带一张方桌,戏开演时,用布将桌子的四脚围住,艺人蹲在布后面,伸出两只手表演剧中的人物,同时由表演者自己说唱念白。戏中人物是男子则唱真音,是女子则唱假音,全靠两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剧中人物。
  第三节 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
  群众文化 1981年,原江北区举办“中秋佳节越剧演唱会”。1983年举办元旦文艺评奖选拔演出。1984年国庆节举行文艺调演。1985年底举办江北区首届乡镇迎春戏曲、歌曲大奖赛。1986年举办江北区乡镇迎春戏曲、歌曲大奖赛,获奖者下乡巡回演出;又举办移风易俗广播演唱比赛、江北区乡镇企业文艺会演。1988年举办“只生一个孩子光荣”“天马杯”艺术摄影大奖赛。1989年主办“甬美杯”卡拉()K演唱大奖赛。1991年举行“七一颂”文艺会演活动。1992年,举办江北区法制宣传文艺会演、江北区十大青年歌手赛、“在希望的田野上”摄影巡回展活动。1993年举办“甬江之春”文艺会演。1994年举办“'94春节江北区文化馆歌曲、戏曲大唱台”活动,“姚江杯”江北春意摄影展,“东镇杯”希望之路书画展,江北区“公路杯”'94儿童大地绘画赛、小学生文艺调演、幼儿园庆“六一”文艺调演,中马街道第四届“共建杯”文艺会演大奖赛。1995年举行教工“爱我中华、树我形象”卡拉OK演唱比赛。1996年举行社区“文明之光”文艺会演。1997年举行大型综艺演出和游园会,宁波市“江花杯”、“心系回归、情洒故乡”摄影大赛。1998年举行庆“八一”文艺晚会。
  2001年举行庆祝申奥成功社区文艺展演、“洪塘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孔浦街道“冬之景”画展。2002年举办“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文艺演出、白沙街道“万马奔腾闹元宵”系列活动、共青团“闪光吧青春”大型广场文艺晚会、“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六大”大合唱比赛活动。2003年举行江北区乡村青年歌手大奖赛、洪塘镇迎国庆农村文化大巡游活动。2004年举办建区20周年“慈城古韵”、“江北新姿”摄影大赛、“诚信、纳税、奔小康”文艺晚会、“新江北·激情外滩”大型广场文艺会暨宁波老外滩专用邮资封首发式。2005年共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200多次。2006年达400余次。2007年也是400余次,并举行“相亲相爱一家人”——江北区首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月广场文艺演出活动。2008年,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江北行慰问演出活动在宁波大剧院举行。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北区自2005年下半年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考察调研和与代表性传承人单独谈话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发现江北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分布较为广泛。2006年,又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通过走村串户、访问座谈和走访传承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和登记工作,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普查工作涉及全区8个街道(镇)208平方公里,参与人员147人,其中文化系统11人,开展普查培训17次,培训人员207人,投入普查经费10万元,先后召开座谈会317次,参与人员1966人,走访传承人812人,查获有效线索4960条,已收集实物55个,形成调查项目861个。在此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对普查收集的线索进行调研、论证,筛选了16个有价值的项目公布为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中风筝、面塑、骨木镶嵌、慈城年糕4个项目被命名,为市级非遗名录。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江北区文广局和区教育局在前期认真调研、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集体传承保护,共在17所学校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分别选取花灯制作、剪纸和抖空竹等21个有特色、有保护价值的项目,开设非遗培训班,造就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小传承人。同时,定期在同类传承教学基地之间组织活动、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传承教学的影响力。年终开展检查评比,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第五章 档案 党史 地方志
  第一节 档案
  区档案馆于1987年11月建立,隶属区委办公室。1988年划归区政府办公室管理。1996年12月,区档案馆更名为区档案局,同时挂区党史办公室牌子,由区委办公室管理。1997年12月,区档案馆重新设立。档案局与档案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履行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区级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区档案馆几经搬迁,现有馆舍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180平方米,安装密集架249立方米,馆内设有现行文件查阅中心、阅览室、卷宗室、裱糊室、机房等辅助用房,配置各种现代化设备,软硬齐全。至2008年,共接待查阅者7840人次,调阅档案22545卷,复印档案、资料99976页。
  江北区由于历史沿革曲折复杂,境域时分时合,再加上战争与“文化大革命”所以新的江北区在1984年建立时,馆藏档案极少,存留的也,残缺不全。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08年,馆藏档案现有55个卷宗,计16355卷。档案起止时间为1950—2002年,主要属解放后江北区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临时机构和撤销单位的档案,包括历年来的政治、经济、工农业生产、财政贸易等各方面的文件材料。馆藏档案的种类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统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实物档案有国家、省部级、市级、区级荣誉奖牌、奖状、奖杯及杨氏家谱、韩氏家谱各一套。另有图书资料1057册,报刊6种759本,杂志35种536本,内容包括各种文件汇编、政策法规汇编、史志史料汇编、统计资料、各种报刊及工具书。1995—2008年独立编写了《档案工作手册》、《江北区1988—2004年大事记汇编》、《江北区2005年大事记汇编》、《江北区2006年大事记汇编》、《江北区2007—2008年大事记汇编》、《江北区历届人代会简介》、《江北区历次党代会简介》、《档案利用效益实例选编(第一辑)》、《江北区档案馆指南》、《各类制度汇编》、《江北区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江北记事》,与史志办共同协编了《江北姓氏录》、《江北劳模风采录》、《江北历代文选》、《江北历代诗选》以及多种专题目录等。2002年起,档案管理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电子软件。2006年,建成馆藏婚姻档案、村民建房档案、干部任免档案的数据库。
  江北区档案信息网(www.jbda.gov.cn)建立于2000年3月,使用的是浙江在线开发的动态网站程序。2005年6月,江北档案信息网全新改版,设置了新闻时报、江北动态、国内档案、国外档案、政界揭秘、人文历史、馆藏指南、政策法规、理论实践、档案利用、视频档案、江北记事、江北影画、业务指导、在线答疑等20余个栏目并加强了对新闻板块的发布频次,做到每天16小时不间断滚动发布。新网站自推出后,到目前总,访问量已达40万人次。2005年,该网站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优秀网站。
  1990年起,对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展开目标管理认定工作。至2008年,全区已有63家单位通过档案目标管理认定考核,其中通过省一级6家、省二级11家、市一级20家、市二级10家、市三级5家、市级11家。2005年7月,区档案馆达到浙江省综合档案馆省二级标准。2006年起,档案工作被正式列入全区目标管理考核,区档案局每年定期对全区各街道、慈城镇、区直各部门进行档案工作年度考核。
  第二节 党史
  1996年12月,区委党史办公室成立,在区档案局挂牌。2002年8月5日党史办改名为区委党史研究室,与区档案局(档案馆)合署办公。2004年8月建立区史志办公室,,与区档案局(档案馆)、区委党史研究室合署办公,为区委直属事业单位,相当于行政正处级,委托区委办公室管理,设主任1名,档案局(档案馆)专职副局(馆)长1人,党史研究室专职副主任1人。
  党史资料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收集、整理。当年征集文献资料3000余件,人物资料80多份,图片资料200多份,报刊资料700多份。2000年开始收集、整理侵华日军在江北的罪行材料,至2001年,共征集照片50余张,文献资料150多份。2006年起开展抗日战争课题调研,对全区8424名(占总人口的3.7%)75岁以上老人通过上门走访、专题座谈、典型细访、实地勘察等方法进行地毯式调查。共调查知情老人7933名,占应访人的94.14%,共取得有效证人证言926份,其中发生于江北地区的852份,占92%。同时查阅档案1691卷及有关报刊、文献资料。先后编写了《坚持隐蔽斗争》、《慈东事变惨案》、《庄桥办事处的建立》、《庄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白沙居民区卫生模范区的创建》等专题,《侵华日军在江北的罪行》、《江北革命故事集》、《追忆峥嵘岁月》等著作。《中国共产党宁波江北历史大事记(1949—1995)》、《江北英烈传》、《中国共产党宁波江北历史(1919—1949)》(第一卷)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区史志办与相关部门先后举办了“隐蔽坚持在慈东(江北)学术研讨会”、“庆祝建党80周年座谈会”、“慈东事变研讨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座谈会”、“纪念慈东(庄桥)办事处成立60周年座谈会”、“江北区党史报告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等20余次会议。每年清明节,会同区教委、区老干部局、团区委、区关工委等单位,组织一批区新四军老战士、老干部、离退休教师、共青团员、中小学生举行老少同祭烈士墓活动。由区史志办牵头,1998年,在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后新建了蒋子瑛烈士、陈爱中烈士以及慈东事变牺牲的22位烈士纪念碑;2006年,在慈城金沙岙建成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沙岙战斗纪念碑;2007年扩大整修了庄桥公园,并命名为“思源公园”。2008年,在思源公园新建了蒋子瑛、朱洪山、陈爱中三烈士全身塑像;修复了浙东游击纵队联络点“泗州佛堂”;向全区各单位党组织赠送编写的近1万册党史书籍。
  第三节 地方志
  历史上江北区境分属慈溪县、鄞县和镇海县,境内地方志料分别编入该三县的地方志。解放后则因行政区域不断变动,地方志仍付阙如。1984年新的江北区建立后,上级对于区级地方志的编写也无要求。2004年6月,区委办公室根据宁波市政府《关于开展续修地方志工作的通知》精神,着手区地方志启动工作调研。8月,江北区史志办公室成立,与区档案局、区委党史研究室合署办公,主要承担江北区地方志的修编,以及省、市政府每年布置的地方综合年鉴的撰写等工作。2005年8月,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江北区志〉编纂工作的通知》。9月,江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由区长任主任,正式启动《江北区志》编纂工作。10月,区地方志编委会聘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省地方志学会会长魏桥和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为《江北区志》顾问。2005年11月,江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12月召开了分志稿主笔培训会议,对《江北区志》编纂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对各分志稿的编写作了培训,《江北区志》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07年6月,江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区志编纂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各承编单位齐心协力、共修区志。2007年7月聘请宁波大学教授戴光中为《江北区志》主编。地方志工作进入了专家修志的阶段。
  第六章 传媒
  第一节 广播电视
  机构沿革 1973年,江北广播专线开通,并建立广播放大站,拥有2台275型广播扩大器,1978年撤销。1986年2月,区人民广播站正式成立,8月正式开播。1992年,区内有慈城、庄桥、洪塘、乍浦、甬江5个乡镇广播站。1994年,区人民广播站更名为“宁波市江北区广播电视站”除承担原广播站的职能外,还负责管理和发展江北区城乡有线电视,并承担江北城区4个街道有线,电视网络维修工作。1996年确定镇(乡)广播电视站为全民事业单位,2000年又确定为江北区文广局的派出机构。2007年,区广播电视总站和甬江、庄桥、洪塘、慈城4个广播电视站合并为江北区广播电视中心,承担江北区9万余户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运营、维护和数字电视开发和管理职能。
  广电设备建设 1958年,境域各人民公社开始村村通广播,每个自然村有一个5瓦小高音喇叭,一天分早、中、晚3次播音。1965年开始,村村推行广播喇叭入户。1986年,12个乡镇均设有广播放大站,区内信号线长240公里(线条),乡镇街道总线440公里,分户支线280公里,2年后全部成为合格站。1991年,江北区有线广播喇叭数为2.43万只,至1997年,增至2.83万只,喇叭入户率为72.94%;广播杆路合计361.3杆公里,其中农村杆路333.3杆公里。是年,江北区有线调频广播开通,广播数为800只;全区有线电视联网乡镇5个,有扩音机(区、乡镇)29部,8000瓦。有线电视用户数(乡镇)为2.55万户。光缆线路(乡镇)有23点,142.5公里。2000年,全区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达450杆公里,有线电视终端用户5.7万户,其中农村3.2万户,新发展有线调频广播1.2万户。初步建成以光缆为主体的传输网络。2006年,江北区乡镇有线电视用户为4.86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0%,乡镇光缆线路为715点,825.91公里。2007年完成江北区广电中心新大楼的建设;申领了《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正式开通数字电视,电视栏目从原来的32套增至130套,并开通互动电视。乡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2%,乡镇光缆线路为795点,890公里。
  队伍建设 1987年,区广播站帮助8个乡镇举办报道员培训班。1994年,区广播电视站(人民广播站)成立有线电视安装维修工程队,开办电器修理门市部、录像放映室,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拟定考勤制度、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具体管理制度;同时,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建立通讯员网络,加强采访新闻的制作与报道。1997年,区广播站举办2期近80位乡镇通讯员参加的新闻业务培训班。同时发动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理论、技术培训,绝大多数人员通过了理论、技术测试。2003年,区广电总站聘请12位行风监督员,受理用户故障投诉1800余次,全部妥善维修,用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实行24小时值班制、无双休日制、投诉记录制度、安装维修回访制度。2006年,区广电中心王静采编的新闻专稿《促进两岸合作谋求共同发展》,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复评暨第十六届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区广电中心记者周永卫采写的《实践党的两代领导集体嘱托,锻造爱国拥军品牌——白沙街道双拥工作纪实》,在全国第六届“新世纪之声”征文评选活动中获通讯类金奖,被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
  第二节 报刊
  解放前今江北区境域内出版的报刊
  (甬报》 清光绪七年(1881)正月创刊,英国牧师阚斐迪邀宁波李小池等创办,报馆设在江北岸钰记钱庄内,徐漪园任主笔,为文言文报纸。月出1卷,每卷8页16面,第1页封面,正文15面,1万余字。设“选录京报”(第10卷始撤销)、“中外近事”及议论、译文、告白、杂俎等栏目,以新闻为主。上海、南京、北京、天津、汉口、重庆、厦门、福州、广州、台湾等地均有寄售。仅办一年即停刊。
  《德商甬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1月28日创刊,德商德丰洋行创办,报馆设在江北岸傅家道头,主笔为王永年。设本馆告白、文牍、电讯、历史、新闻等栏目,以较多篇幅报道宁波市场商品行情、港口货物进出口信息等。每期一大张8版,日刊,何时停办不详。
  《四明日报》 清宣统二年(1910)6月30日创刊,报馆设在江北岸洋船弄。蔡琴荪等发起创办,股东为甬城著名绅商,有“绅士报”之称。经理王东园,主笔王荦。发行范围包括宁波府及余姚县。日出对开两大张、8版,其中新闻、广告各4版。设专电、汇电、紧要新闻、海外要闻、各省通讯、本省通讯、本郡通讯及琐闻。后陆续辟“四明艺苑”、“四明俱乐部”、“谭薮”、“余霞”、“新谈助”等副刊。民国16年(1927)3月国民革命军进驻宁波时被封闭。
  《浙东公报》 民国4年(1915),中国同盟会会员卢浩、钱衍等集资1万银圆创办,报馆设在宁波江北岸桃渡路口对面。袁炳熊为总经理,卢浩为经理,钱衍为协理,向龙为主编。日出4开一张,宣传爱国图治,伸张民权。后因人员更迭,渐失本来面目。民国6年(1917)停刊。
  《时事公报》 民国9年(1920)6月1日创刊,宁波第一份民营大报,宁波“救国十人团”团长金臻庠集资创办,自任经理,主编乌一蝶,报馆设在江北岸同兴街(20世纪30年代移至江北岸中马路)。初期发行量967份,日出对开一张;民国11年至22年(1922—1933)曾出对开三大张,分广告、评论、国内外电讯、本省本地新闻等栏,电讯剪自上海各报。两年后销售数已逾4000份。报纸注重向外辐射,设”本报特约专电”、“特约译电”、“中外要闻选录”等栏目,反映国内外形势。
  抗日战争初期日发10000~13000份,发行宁波所属各县及上海,远销南洋、美国芝加哥等地。民国30年(1941)4月28日遭日伪劫夺,初为4开4版,不久扩为对开4版,民国33年(1944)后期又减为4开4版,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停刊。民国35年(1946)2月11日复刊,改名《宁波时事公报》,社长金臻庠,总编辑应斐章,日出对开一张。民国37年(1948)10月24日,被当局勒令停止发行。
  《宁波民国日报》 民国16年(1927)3月1日创刊,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机关报,报馆设在江北岸洋船弄。首任社长庄禹梅,主编王任叔。日出对开一大张,以反帝反封建为办报指导方针,有电讯(收自广播)、地方新闻、商情、评论、广告及副刊“机关枪”。民国16年(1927)4月9日,因转载电讯《蒋介石欲效军阀故智耶?》,刊登评论文章《王俊十大罪状》而被查封。后被国民党右派控制,刊登反共口号、“清党”消息。日出三大张,设“新生活”等副刊。民国20年(1931)受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宣传部直接领导,民国30年(1941)4月停刊。
  《宁波商报》 民国14年(1925)12月创刊,报馆设在江北岸车站路升平坊。发行人袁世霖,社长厉谓吟,主编叶伯允。日出三大张,因发行量少,民国15年(1926)4月23日停刊。民国20年(1931)春,李匀之等沿用此名出刊,至109期止。次年3月,金梦麟、洪宸笙等集资续办。民国23年(1934)转让给宁波商社,并移至江北境外的咸塘街7号。
  《慈溪民众》 民国21年(1932)2月24日出版创刊号。主办方为慈溪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在慈城镇。旨在辅导民众和进行抗日宣传。主要内容有揭露日寇侵华的历史和罪行,报道“一·二八”抗日战争消息。还介绍科学知识和生活百科知识,宣传扫盲,并发表过一些文艺作品。
  《新慈溪报》 民国23年(1934)8月创刊,铅印,三日刊,4开4版。创办人为陆海平、冯孝同等。所载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亦登载文艺作品。社址在慈城民族路4号。民国26年(1937)6月13日起试办日报,民国27年(1938)被勒令停刊。
  《宁波大报》 民国23年(1934)11月12日姜伯喈等人集资创办,主编张松年、翁闲鸥,地址江北岸车站路126号。日刊,4开4版。第1、第2,版刊登声明、通告、广告。第3版为国内外电讯及本地新闻,辟电讯扎要、社会写真、各县简讯、“姑妄听之室杂记”等栏目。第4版副刊,辟“多讲
  多话”言论专栏。民国30年(1941)4月停刊。民国36年(1947)6月复刊,地址江北岸三湾弄,发行人沈友梅,总编辑陈英烈。有国内外电讯、地方新闻,设“大事小谈”、“小事大谈”言论栏目辟“大风”、“同学”、“七日文艺”等副刊,日发行量约5500份。民国37年(1948)1月起,与《宁波日,
  报》合并。
  《慈溪公报》 民国24年(1935)创刊,周刊,4开4版。由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主办,社址在慈城学宫。主要刊载县党部工作计划、总结、文件及内设机构的工作概况。民国26年(1937)改为《慈溪日报》。
  《慈溪时报》 民国24年(1935)12月由张心痕创办,三日刊。社址在慈城民族路25号。内容以国内外时事和地方新闻为主。辟有副刊“文溪”、“五磊山”,新旧文艺兼容并重。民国26年(1937)并入《新慈溪报》。
  《慈溪日报》 民国26年(1937)由《慈溪公报》改组定名。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主办,社长周聘三,主编韩一鸣,后改由叶修人主编。编辑部在竺巷东路5号,后移慈城太阳殿路40号。8开4版,第1版登通告、启事与广告;第2、第3版以地方新闻为主;第4版为综合版与广告。民国30年(1941)日本侵略军入侵慈城时停办。
  《新生》 慈溪新生文艺社编辑发行,民国26年(1937)4月出版第1期。设有短评、论坛、小品、诗歌、杂谈等栏目,涉及文学、哲学等领域。
  《前进》 周刊,慈溪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发行,创刊于民国27年(1938)8月1日。先后由马毓龙、俞赵祥任编辑,内容有时事述评、国内外大事、抗日宣传、慈溪县的社会问题和抗日动态等。
  《慈溪民众》 由《慈溪民众》月刊社编辑发行,民国29年(1940)9月创刊。向民众宣传二五减租常识,介绍时事,阐述积极开展农运的意义,报道民运实际、民运动态等。
  《慈溪新报》 民国31年(1942)3月创刊,由汪伪“慈溪县乡镇联合会”主办。办报发起人、后兼联版编辑的是许纯昌。日报,8开2版。第1版为新闻,第2版系“慈湖”副刊,每期印数近百份。
  《慈溪简报》 民国34年(1945)10月1日创刊,初称《慈溪简讯》。山慈溪县政府教育科主办,社址为慈溪县城中华路25号,8开2版,双日刊,负责人为章建白。内容为县政新闻、地方新闻和电讯(收录中央社广播的有关国内外新闻,记录整理后刊发)等,每期发行500份。次年5月初停办。
  《慈溪报》 民国35年(1946)5月5日创刊,由慈溪县政府社会科科长胡介新与姚宇庆、叶守定发起创办。社址在慈城太阳殿路。先为4开4版的日报,次年2月17日出8开2版。内容以国内外和地方新闻为主,设有慈风、县府公报、训令等栏目,每期印行近千份。
  《慈溪教育》 由《慈溪教育》月刊社编辑出版,民国37年(1948)5月创刊。内容主要有教育问题尤其是小学教育问题论坛、教材编写法及乡土教材选登、教学方法探讨、教育人物评价、地方教育动态、慈溪简师近讯等,也发表过一些文艺作品。
  解放后江北境内出版的报刊
  《甬江日报》 1949年8月8日创刊,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报。地址和义路69号,后迁槐树路194号。中共宁波地委、市委共同成立党报委员会,顾德欢为书记、李频如为副书记,郑汉杰任总编辑。设采访、电讯、经理等部。日刊,对开4版。第1、第2版刊登新华社电讯、地方新闻,第3版为市区、各县经济消息,第4版副刊。发行量3000~5000份。1950年7月7日,与《宁波人报》合并为《宁波时报》。
  《新江北》 2003年4月29日试刊,7月15日正式创刊。由中共江北区委宣传部主办,编辑部位于江北区政府大院内。《新江北》主要宣传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报道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反映各地各部门的特色工作,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和重大成绩,以及反映百姓生活。2004年1月6日,正式扩版发行,由原来的4开4版扩版为对开4版,发行量由原来的每期5000份扩大到6000份。2005年5月24日,《新江北》出刊百期纪念,开启网络版。2006年9月,《新江北》试改版,改为一周两期。2007年7月,《新江北》增期扩版,由一周两期改为一周3期,版面由一周8版增加到12版。
  《江北瞭望》 江北区委政策研究室主办,2006年创办,月刊。主要栏目有:领导论坛、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等。发行量每期1500份。
  《江北新农村》 江北区农办、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办,2006年创办,月刊。主要栏目有:卷首语、热点关注、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基层新事等。发行量每期700份。
  《江北教育》 江北区教育局主办,2005年创办,季刊。主要栏目有:机关动态、党课学习、校长论坛、校园聚焦、德育之窗、社教天地、教研在线等。发行量每期600份。
  《宁波慈城冯氏研究》 江北区文联和宁波市慈城冯氏研究会主办,2006年11月初创刊,国内首家以研究慈城冯氏家族和家庭文化的期刊。2006年出版1期,2007年编辑出版《宁波慈城冯氏研究》(2007年卷)。栏目主要有会悟解读、倾诉交流、笔墨情思、奇志异行、悠远家世、斐然成果等。
  《古镇慈城》 20世纪90年代创刊,江北区文联主办。2001年改版,由江北区慈城镇政府、江北区文物管理所编印。2001年编印3期,2002年编印3期,2003年编印4期,2007年编印6期,至2008年6月,共编印33期,每期印行1000册。栏目有人文慈城、冯氏研究、古今人物、往事追忆、记忆故乡、半浦古村等。
  《慈湖水》 慈湖中学老校友主办,1999年7月创刊,不定期刊物。栏目主要有:通讯、评论、诗歌、花絮等。2007年发行8期,至2008年7月共发行46期。
  《江北岸》 1985年1月10日创刊,由江北区文化馆主办。1988年5月,始由江北区文化馆和江北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办,编辑室设在江北区文化馆内。属报纸型综合性文艺刊物,主要反映江北区区内的文化活动情况,刊载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各类文学作品等。原计划为季刊,实为不定期刊物。每期4开,正、反两面印刷,免费赠阅。发行范围为江北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市内各县区文化馆、上级有关文化单位和区内有关部门等。共出版3期后停刊。
  《江北史志》 江北区史志办公室主办,2007年创办,季刊。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党史专题、史海纵横、史志论坛、古今人物、江北之最、江北纪事等。发行量每期1000份。
  第三节 出版发行
  书店 抗日战争前,慈溪县城孝中镇(今慈城镇)有益智、嘉泰两家私人书局,经营各类图书和文教用品,兼营印刷业务,均于县城沦陷前夕关闭。后由顾振元等人合股在莫家巷口开设慈溪书店,直至宁波解放。1951年10月,在吸收慈溪书店的基础上,筹建新华书店慈溪支店,11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1954年11月迁至浒山镇。
  图书出版 1999年12月29日由江北区委宣传部策划,宁波日报社编印,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保国寺》在江花宾馆举,行首发仪式,并向包玉刚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和宁波高专图书馆赠送精装本《保国寺》。画册共71页,收录精美珍贵照片100余幅。2004年出版《外滩文化与城市发展》。2005年,江北区出版《中国反腐败史话》丛书。2008年1月,《中国共产党宁波江北历史》(第一卷)举行首发仪式,区委副书记毛溪浩出席并讲话;区领导杨馥源、江鲁、林锦琪、徐培荣参加了首发仪式并向有关部门赠书。
  第七章 文化管理
  第一节 市场管理
  机构沿革 1989年初,江北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与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隶属江北区文教局,专门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1990—1992年,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与区工商、财税、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文化市场稽查队,构成横向管理体系;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社会文化管理小组,形成纵向管理体系。1996年8月,江北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正式成立,与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并设立演出管理站。9月,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并入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为局属事业单位。2005年6月,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增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牌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0月,在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增挂区文物监察大队牌子),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名义对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广播电视、文物市场实施综合执法。
  文化执法行动 1989年9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国庆期间的“扫黄”工作。1990年,以出版物市场为管理重点,组织“扫黄打非”突击行动一次,检查35次,取缔无证书报刊点9家,收缴非法色情出版物165本。1991年查扣上缴明令禁止的非法出版物307册,取缔无证书摊10处,共出动稽查72次。1993年,联合集中整治音像市场等2次,检查58次,取缔无照经营的摊点12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000余盒、盗版书刊652本。1994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整治电子游戏和出版物市场。1995—1996年检查460余次,参加宁波市集中“扫黄打非”行动23次,收缴非法音带959盒、非法录像带1859盒、非法书刊1031册、CD片393张,检查电子游戏机室150家次,处罚6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脑板47块,取缔无证书刊、音带摊点21个。1997年检查608次,取缔无证经营摊点12个,查处违法经营案件23个。1998年执法检查370余次,查获非法出版物711件,查扣非法经营电脑5台,取缔无证经营书刊、音像摊点46个,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7家。1999年联合执法行动9次,检查经营单位632家次,取缔无证摊点28个,警告48个,处罚违法违规经营单位51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332件,非法书刊1260本。同时开展集中清理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工作。
  2000年,专项整治出版物市场,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429件,非法书刊6832本,取缔无证摊点38个,检查面达95%以上。取缔无证演出14个。对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进行10年来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集中行动22次,取缔38家违规严重游戏机经营场所,查处违规案件23起,查扣电脑(游戏机)181台,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从原来的105家压缩到45家,电子游戏机台数由原来的2342台(不含PS机)减少到1888台。2001年,对上年行动“回头看”,查处电子游戏机室12家,吊销2家。2002年,以出版物市场、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为重点,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开展“网吧”专项整治。2003年出动执法检查292次,联合行动5次,检查经营单位2334次,收缴非法出版物40050件,取缔无证出版物摊点51个,处罚违法违规经营单位35家次。2004年出动检查170余次,集中行动17次,检查出版刊物450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1030件,取缔学校周边无证摊点17个,处罚网吧等12家,收缴赌博机367台。2005年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51家;立案处罚14起;查扣非法经营电子游戏机253台、电路板168块,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7236盒、盗版电子出版物1952张、非法书报刊2791本(份);取缔“黑网吧”8家、无证摊点57个,捣毁非法音像制品地下批发窝点1家。2006年检查文化、出版物经营单位2542家次;查获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08家;立案处罚42起;查扣非法经营电子游戏机、电路板180台(块),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2983盒、盗版电子出版物123张、非法书刊803本;取缔“黑网吧”39家、无证摊点34个,销毁电子游戏机283台、非法音像制品1.3万余盒。2007年检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批发市场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1579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16000余件,立案处罚5起,取缔无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28家、“黑网吧”52家,查扣非法经营的电子游戏机473台、电脑58台;集中销毁电子游戏机473台。
  第二节 队伍管理
  1997年,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举办各类文化经营业主培训班6次,走访经营户112家。1998年举办文化经营单位法律法规学习班5期。1999年召开经营场所公示制度动员大会,发放400余块公示牌。2002年,在中小学比较集中的3个街道建立出版物管理经营监督组。2003年举办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法制培训班5次,出版物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班1次,互联网法规培训班1次。2004年开展第六届全国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工作,对文化经营户举办8次法制培训。2005年组织音像市场、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11次,发放宣传资料530份,签订安全责任书73份。2006年召开全区娱乐场所管理暨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会议;举办网吧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班,由省网吧协会负责培训、考核、发证。2007年组织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负责人安全培训176人次,召开经营业主会议5次,组织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成立江北区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及其网吧分会。
  自2004年始,定期组织“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联席会议,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由中小学校师生、文广系统行风监督员、文化市场管理志愿者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监督全区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并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今日江北》电视栏目、《新江北信息报》、百场电影进农村等宣传媒体,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并保持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2005年初,甬江街道“妈妈护网志愿队”成立,聘请由老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50人网吧义务监督员。
  1990年,江北区文化巾场管理办公室配备文化市场专职管理人员1人,兼职管理人员2人。1991年,张宏才、丁国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江北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文化市场稽查机构通过省级达标验收。1999年,江北区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优秀稽查队;丁国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其所撰论文《城乡接合部文化市场管理探微》获省文化市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三等奖。2001年,张宏才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丁国伟撰写的《完善措施,优化结构,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获省文化市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一等奖,并在《经济日报》上发表。2002年,张宏才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
  1988年,江北区文化馆开始推行馆长负责制。街道、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试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办法,部分文化中心、文化站试行承包制,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利用既有的文化设施,为社会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把文化站办成文化经济实体。1989年,江北区文化馆在实行馆长负责制的同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将多种经营项目与社会个体户签订双效益承包合同。1999年5月,江北区启动文广系统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所属的文化馆、广播站、文化市场办公室和文保所的负责人和在职职工分别与上级部门和用人单位签订聘任合同,完成全员聘用制改革。
  2006年,江北区编制《江北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一是以文化馆为试点,内部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固定工资与奖金分离,部分奖金以工龄、职务及岗位、工作量及业绩三项实行定月考核并进行分配,同时实行文化项目竞聘人资格制和文化项目社会集资奖励制,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独立办公,独立财务预算,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向公务员顺利过渡。
  第八章 对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 近现代对外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自成体系,很少对外交流。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开埠,江北岸成为外国人居留区,随之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首选之地。清道光三十年(1850)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到江北岸。他向庄桥马径村秀才张斯桂学习中国文化,张斯,桂向他学习西方文化,实现了中西文化在宁波最早、最亲密、最成功的交流。同治元年(1862),丁韪良翻译了《万国公法》。这是第一部西方国际法学著作中译本,对中国学术界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直接促进了清末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张斯桂为之作序,序文得到丁韪良的高度评价:“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丁韪良后来官至同文馆总教习、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影响深远。同治五年(1866)张斯桂在上海与日本著名文化人岸田吟香展开过对话,讨论北宋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是否构成中,日间文化交流共同话语场。光绪二年(1876),张斯桂被任命为首任驻日副使,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为日本两部著名医书《皇国名医传》和《先哲医话》撰写序言,也为高桥二郎译述、冈千仞删定的《法兰西志》作了序。他带去了梅调鼎的书法作品,向日本朋友推介宣扬,使之在日本书坛声誉鹊起,被称为“清代王羲之”。光绪八年(1882)卸任时,他带回日本刺槐树树种,在南京试种成功。其胞弟张斯枸,从丁韪良问西学,精通英语,旁涉天算、舆地、声光化学,以及枪炮机器制造。光绪二年(1876),作为随员兼翻译官出使英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嗣后,他参与过英、德、法、美、俄、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外交活动,历时2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回国,次年又被派往日本,护送首批中国陆军留日学生,任务完成后不幸病逝。张斯枸是清政府中驻外国家最多、工作时间最长的外交官,也是最早走向世界、亲身经历西方文明最多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所著《环瀛日记》,处处闪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强国的思想火花。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慈城黄山村的王氏家族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也有较大影响。19世纪70年代,王惕斋以文化商人身份,率先与日本文人尤其是汉学家交往。光绪十年(1884)他邀请著名学者冈千仞访问黄山村,给江北留下了一段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佳话。光绪二十五年,(1899)友人松本正纯、吾妻兵治将《大日本维新史》、《日本警察新法》、《战法学》、《国家学》诸书译成中文,,王惕斋介绍他们携书前往上海销售。其堂兄王治本于光绪三年(1877)赴日先是教授汉文并为汉文报刊撰稿,与日本的汉学家、汉诗人们交游唱和,并结识日本贵族大河内源,辉声,有记录的笔谈达141次,结集为《黍园笔话》17卷。光绪八年至三十二年(1882—1906),应各地文人雅士之邀请,先后4次前去为他们题书作画、润笔诗文。他周游了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深入民间,足迹遍及中国人很少甚至从未到过的地区,其旅行路线之长、所到地方之多、交结朋友之众、留下遗墨之丰,在近代旅日华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当时的文人儒士,仰之如泰斗”。王治本留下的笔谈和漫游记录,被日本人视为珍宝。2005年,旅日华人学者金世龙专程到宁波寻访他的故里,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直到2008年5月才如愿找到黄山村,采访了王治本后裔。10月,日本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一行13人,也到甬考察访问,演绎了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百年佳话。
  第二节 当代对外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交流频繁,交流途径、交流平台从近代的个体行为发展到有组织地互访、演出和展览等形式,交流内容也扩大到文学、书画、歌舞、戏曲等艺术门类,交流地区远至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波兰、希腊、芬兰、加拿大等13个国家。
  1987年9月,英国驻沪总领事欧义恩、文化领事郝赛利到宁波大学访问,拉开了江北高校国际文化交流的序幕。之后,辖区学校有海内外文化访问、演出、交流近百批次。同年4月20日,香港无线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等在副省长徐起超、市长耿典华的陪同下访问宁波大学。1998年10月,英国兰开夏大学设计和技术学院院长诺曼·博荣教授和艺术与时尚系格兰黛·布芸多访问宁波大学。2000年8月,韩国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韩中海洋文化交流视察团在宁波大学作学术访问。2005年4月,宁波大学举办“加拿大电影文化周”放映《红色小提琴》等4部影片。同年5月,以无伴奏合唱享誉美国的依阿华州中央学院阿卡佩拉合,唱团访问宁波大学,并与校学生合唱团在林杏琴会堂同台献艺。2006年4月,波兰著名摇滚乐队ROAN在宁波大学访问、演出。同年9—10月,宁波外事学校的蔡飞赴德、法参加“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活动,并担任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男高音角色。2007年1月,日本东邦音乐大学在宁波文艺学校设点招生。2008年6月,宁波外事学校49人组成文艺队参加“澳大利亚中学生艺术节”,并在悉尼歌剧院演出了群舞《秦俑魂》、民乐合奏《乡情》和男女声二重唱《为祖国干杯》。
  2004年5月,在江北境内落成的宁波大剧院,成为宁波市文化交流尤其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年7月,法国昂热市中学生交响乐团登台演出,这是宁波大剧院首次接待国际团体。9月,美国百老汇的《音乐之声》在此连演8场;10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连演8场,剧目有《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2005年12月27日维也纳莫扎特宫廷爱乐乐团在此演出。2007年9月,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民族服装舞蹈表演团也在,此演出。同年11月、12月,分别举办了英国钢琴家柯蕾莉娅·伊璐森独奏音乐会和德国青年钢琴家欧洲金奖获得者卡罗琳·费舍尔钢琴独奏会。至2007年底,宁波大剧院共接待了法国、美国、奥地利、俄罗斯、巴西、爱尔兰、瑞典、加拿大、乌克兰、波兰、挪威、印度、瑞士、摩纳哥、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49个艺术团队的77场次演出。2005年11月,宁波大剧院还举办了美籍宁波人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
  2005年10月11日,位于老外滩的宁波美术馆开馆,不仅增加了江北对外文化交流平台,而且促进了江北的书画艺术交流。从2005年12月的日本海报展开始,宁波美术馆举办了94场(次)海内外书画展,其中有俄罗斯当代油画素描精品展、伊朗女画家作品展、中意文化年——奥玛尔·嘉里亚尼巡回展等。2007年4月27日至5月24日,举办了美籍江北人童建人与夫君刘狮的画展。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