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经费
分类号: G475
页数: 2
页码: 1299-13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区教育经费总计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2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9%。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清末学堂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职员工薪给、教育设备、校舍营建和修缮等项支出。新的江北区成立后,教育经费的支出在逐年增加,八五期末为0.33亿元,九五期末为0.59亿元,十五期末为1.64亿元。
关键词: 江北区 教育 经费

内容

经费来源旧时府州县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地)、学山租息。清末,新学兴起,始有学堂。官立小学堂经费来自官费;公立小学堂经费从各项善举经费、赛会演戏等活动公款和义塾经费中支取;私立小学堂由创办人出资或筹募。教会办的学堂,经费由教会负责,来源主要为收取学费和向教徒征募。天主教办的毓才学堂部分经费还来自返还的庚子赔款。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来源与清末基本相同,略有变易。解放后,教育事业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公立学校人员工资经费由政府拨给,办公杂支从学费收入中开支。私立学校由校董会筹款和收学杂费维持。1978年,老市区教育事业费(包括地方财政安排)共达366.26万元,比1976年增加40.16万元,增长12.3%。1983年,宁波市、地合并。1984年,全市教育事业费5076.9万元。1990年,江北区勤工俭学总收入达到64.6万元。2005年,江北区教育经费总计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2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9%;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4%。2008年,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
  经费使用 民国以前,府州县学和书院,其学田(地)租银收入,作为祭祀、教官薪俸、补县生徒和修葺学宫之用。清末学堂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职员工薪给、教育设备、校舍营建和修缮等项支出。民国初期,教育经费属于地方经费,由县自行在田赋附捐、杂捐、公产租息等收入中开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薪金、办公费以及对民办、私立学校补助。据统计,新的江北区成立后,教育经费的支出在逐年增加:“八五”期末为0.33亿元,“九五”期末为0.59亿元,“十五”期末为1.64亿元。
  经费管理 宁波解放至1956年,市文教局未设置财务机构,教育事业经费概由秘书科(配有会计、出纳人员)负责。1988年,宁波市实行城市教育分级管理。2002年5月份起,江北区把“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为“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纳入区教育局管理,区教育局于6月底成立了江北区中小学会计代理中心,从7月开始在辖区的学校实行会计代理记账制,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经费拨款的有关规定》。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