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G649.28
页数: 2
页码: 1294-1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江北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省级首批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200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宁波,江北区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授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2007年4月,经江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江北区成人学校,将10名教师编制转至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
关键词: 江北区 发展 教育

内容

清宣统元年(1909),各县兴办专为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而设的一批简易识字学塾,这是宁波继续教育的开端。民国12年(1923)1月,宁波青年会在江北岸槐树路礼堂试办平民学校。民国13年(1924)秋,共产党人卓兰芳在江北岸创办宁波第一所工人夜校。民国17年(1928),政府在江北岸封仁桥创办宁波市立成年妇女补习学校。1954年,宁波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在宁波四中设分部,开设初中班。1957年,郊区(含今江北辖区)农民夜校开始设初中班。1978年,创办宁波动力机械厂、宁波拖拉机厂职工大学。同年,创办宁波市、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79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市、地分校同时建立。1983年9月,地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名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2月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1980—1995年,江北、甬江、慈城、庄桥、洪塘等成人学校先后建立。据《宁波市教育志》统计,1990年江北区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状况是:文盲525人,小学124人,初中15人,高中55人,电视中专11人,农广校(含自学旁听生)3491人,电大67人;函授委托代培的中专生53人、大学生66人。
  1993年,全区首批通过省政府“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5年通过省“两基”复查。1998年成为市“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区。1995年,江北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省级首批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建立成人教育协作网。次年,中马、白沙、孔浦、文教4个街道配备了社区教育专职干部。2004年7月,江北区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9月,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成立。内设江北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青少年假日活动中心等多家教育单位。200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宁波,江北区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授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至2005年,江北区有区、镇、街道成人学校5所,校均占地面积5.45亩,校均建筑面积2674平方米,经费投入校均18.61万元。校均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设备2.5套、计算机43.25台、图书3.58万册。2007年4月,经江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江北区成人学校,将10名教师编制转至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
  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位于慈城竺巷东路33号,占地面积1021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646平方米。有教职工31人,拥有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IP卫星接收装置。1981年9月创办,初名慈城镇职工学校;1989年9月改名为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成为江北区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成人学校。1991年相继办起职高、电大等;1994年择地新建,在原慈城老年公园内落成教学楼;此后又相继建成综合楼、创业楼、敬业楼、世纪楼。2000年增设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江北工作站与宁波市慈城社区教育学院。办学的规模从开始时的业余扫盲、文化补习发展到现在的成人中专12班、电大的大专班及本科班15班,在读学员达1100人。成人培训扩展到农民、企业职工、干部、财会人员等社会群体。
  1995年11月,学校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称号,是年12月被评为省级首批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2005年,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先进基地、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是年4月,被授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2006年3月被评为全国妇女培训先进基地、省劳动力预备教育先进基地。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