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记:教会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74
颗粒名称: 专记:教会学校
分类号: G63
页数: 3
页码: 1284-12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教会学校包括崇德女校、崇信义塾、崇信中学、浸会中学、斐迪中学、益智学堂等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教会 学校

内容

崇德女校(1844—1952)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委员爱尔德赛到甬设教传道,同时,在城内祝都,桥竹丝门内大屋开办一所女校,爱尔德赛自任校长。其办学目的是培养中国的基督教徒。开设课程主要是圣经、国文、美术等,并学习缝纫、刺绣。爱尔德赛为吸引学生,采取豁免学费、供学生膳食、津贴学生家庭等经济措施。当年入学仅数人,次年才增至15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美国北长老会派教士柯夫人到甬亦设立一女校。咸丰七年(1857)爱尔德赛任满回国,两校合并,,归长老会接办,定校名为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岸槐树路,后改名崇,德中学(设中学部和小学部)。民国12年(1923),中学部与圣模女校中学部合并,定名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952年2月改名为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小学部改为独立的崇德小学,1951年由宁波军管会接管,改名为槐树路小学。
  崇信义塾(1845—1867)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在宁波江北岸槐树路设立崇信义塾(今宁波四中办学史上的最早源头),,为浙江境内最早的男子洋学堂,其课堂教学中英文并重,并参用宁波话授课。开设有圣经、“四书”、“五经”、作文、书法、算术、英语、天文、地理、唱歌10门课程。清同治六年(1867)该校迁杭州,改名育英义塾,即后来之江大学的前身。光绪七年(1881)美国长老会在原校舍续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
  崇信中学(1881—1,923) 清光绪七年(1881)北美长老会又在江北岸槐树路原崇信义塾旧址,开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首任校长为美国籍人士励德。民国7年(1918)后,由美国人梅立德继任。至民国12年(1923),经长老会与浸礼会两教会协议,崇信中学与浸会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
  四明中学(1923—1935) 民国12年(1923)美国浸礼会和长老会集议,为利于管理,提高质量,将各自所办浸会中学、崇信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由美籍华人梅立德任校长,设初中部于北门外碶桥浸会中学旧址,高中部于江北岸槐树路崇信中学旧址。次年,梅立德回国,由国人樊正康出任校长。民国19年(1930),被省教育厅取缔。民国24年(1935)与斐迪中学合并,改名为浙东中学。
  浙东中学(1935—1952) 民国24年(1935)夏,美国浸礼会、长老会及英国循道公会协议,为充实办学力量,联合建立校董会,把所办的四明中学与斐迪中学合并,定名浙东中学,校址设在斐迪中学旧址,校长为诸暨人寿子鲲。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乃设分校于奉化、诸暨等地。民国30年(1941)4月间,宁波、诸暨先后沦陷,学校停办。民国34年(1945)11月复校。1949年10月,天主教会所办益三中学并入,学生达530余人,破除旧规,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1952年1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立,定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
  浸会中学(1855—1923) 美浸礼会传教士马高温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到宁波传教,当时适在鸦片战争不久,宁波人拒绝借房子设教堂。于是他先在宁波行医,后治愈一士绅疾病,士绅让给他西门内大街上两间街房设教堂(即以后真神堂地址)。咸丰五年(1855),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培生两人即在教堂内开设一私塾。光绪六年(1880),迁到盐仓门内,定名养正书院。民国元年(1912),由郝培德把养正书院迁到北门外碶桥,改为浸会中学。校长为美国人卫福恩。民国12年(1923),与长老会办的崇信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西门口原址设小学,先称浸会中学附小,后又改为四明中学附小。
  斐迪中学(1860—1935) 斐迪中学前身是斐迪书院,是英国偕我公会(后改循道公会)于咸丰十年(1860)创建。当时办在竹林巷(今解放北路北端),为一学塾(时称大书房)。同治六年(1867)传教士阚斐迪到甬,将学塾迁到开明讲学堂院内,,称斐迪书房。同治十三年(1874)阚斐迪将书房迁至江北岸槐树路(即盐仓门对,江)。过了10余年,书房又迁移到老外滩巡捕房侧(原太古码头附近),时学生增至20余人,始定名“华英斐迪书院”。光绪十六年(1890),书院又迁到周家桥河边(原里马路何家弄斜对面)一邬姓民房内,主持学校工作为牧师牧作霖。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教会派雷汉伯到宁波任院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斐迪书院在江北泗洲塘建成校舍,迁入后改名为斐迪学堂。民国12年(1923),雷汉伯辞职养病,始由英人斐茨继任,民国16年(1927)停办。民国18年(1929),由热心教育事业的前毕业生袁履登、徐学传发起,组织校董会,于次年复校,正式定名为斐迪中学,并报教育部批准备案。学校推袁履登为名誉校长,陈里仁为代理校长。民国24年(1935),经英美两国教会协商,与四明中学合并,改名浙东中学。
  益智学堂(1903—1909) 光绪二十九年(1903),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费佩德与镇海小港人李微五洽议,由双方出资合办益智学堂。次年,在宁波江北岸泗洲塘河边建立校舍,越一年落成,费任监堂(校长)兼教授。后费佩德由教会派往杭州主持育英书院和传教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李氏出资接办,聘江迥为校长,教师有励延豫、曹某等,学生40余人。宣统元年(1909)李氏因经费困难停办,将校舍、校具捐赠清政府海军部作为办海军学校之用,但未办成。
  民国元年(1912),由宁波军政分府收回,改办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
  中西毓才学堂(1903—1927) 益三初级中学(1945—1949)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天主教浙江教区主教法人赵保禄,邀请在上海的圣母小昆仲到甬办学,签订为期5年的办学契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主教宁波教区以庚子赔款及旅沪甬商捐款共4万多元,在江北岸草马路建造三层教学大楼1所。是年2月,上海圣母小昆仲会士安东尼等3人至宁波,先在药行街天主堂内余屋招生上课。4月首任校长安琪林到甬,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开设课程有教义、英文、法文等。9月新校舍建成迁入,定名中西毓才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发生学潮,是年第一学期结束,安琪林被迫辞职。后校长由巴斯卡尔及儒理安相继接任。光绪三十四年(1908)底,因与上海圣母小昆仲会签订的契约已满,且办学中问题较多,学校无法维持而停办。宣统元年(1909)2月,调衢州中法学堂法籍味增爵会和安当任校长,学堂复学。6个月后,由于教会神父干预学校行政产生矛盾,和安当办学信心不足,学校停办。宣统三年(1911)3月,调胡若山去江北天主堂任职,由大修院院长戴安德兼任校长。民国5年(1916),大修院院舍落成,单独分设,校长由神父沈毅臣担任。民国16年(1927),北伐战争胜利,国民革命军占领宁波后,学校又停办。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天主教会决定恢复毓才中学,组成以当地士绅周大烈为董事长的校
  图25-2-620世纪初的斐迪学堂
  董会,校董有戴安德(法籍)、汪焕章、冯纯馆、金臻庠等。教会方面拨1000亩地产作为基金,聘请邵规箴为校长,校名为益三初级中学。因学校使用汪伪时期教科书问题,浙江省教育厅不准立案,勒令停办,校长邵规箴辞职。后经校董会对校务作了整顿,另聘舒其谁为校长。民国35年(1946)秋,省教育厅才获准立案,校名为益三初级中学。宁波解放后,于1949年10月并入浙东中学。
  崇信小学(1881—1951) 光绪七年(1881)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麦嘉缔又在江北岸槐树路原崇信义塾旧址,开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附设小学部。民国12年(1923),崇信中学与浸会中学合并,改名四明中学。小学部单独建校,定名崇信小学,址在江北岸卢家道头。宁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学校曾停办,校舍由汪伪政府办江北镇镇立槐树路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崇信复校。民国35年(1946)教会决定将校舍借给浙东中学,崇信小学并入崇德小学。民国36年(1947)中华基督教会培灵团,契设义务小学于府侧街。次年,仍用崇信校名,当时仅设2个班级初级小学。,1951年2月,第五难童福利所并入,学校负责人为金志莲。同年春,由宁波军管会接管。后停办,学生分到附近小学读书,教师由文教局分配到其他学校工作。
  培德小学(懿德女子小学,1912—1949) 培德小学前身为江北岸天主教堂所办的经言教理诵习所,创办时间约在民国元年(1912)后定名培德小学,专收男生。民国5年(1916)又在江北岸慈母堂内创办懿德女子小学,专收女生,。民国28年(1939)两校合并,校名仍为培德,小学,校长史济仁。当时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设备较完善的完全小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是年秋,因国民党政府的空军对宁波市区狂轰滥炸,培德小学又处在新江桥北堍交通要道处,学校附近多次落弹,烧毁商店多间,居民外迁避空袭,学校停办。最后一任校长为神父柴日昶。
  斐德小学(1920—1952) 前身为斐迪女子小学,英循道公会创办,创办人阚斐迪,地址在江北岸中马路。具体开办年月不详,据民国9年(1920)7月8日《时事公报》报道:“江北岸泅洲塘斐德学校于7日上午举行毕业典礼,由校长雷汉伯主持”。可见当时已改名斐德学校,并迁到泗洲塘。民国25年(1936)《县教育机关一览》载有“斐德小学,教职员数11,学级数7,学生人数208,经费元数3450”在当,时已是宁波市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民国29年(1940),县城区小学校长名单中,斐德小学,校长为国人金体镕。民国30年4月至民国34年8月(1941—1945)宁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曾改名为白沙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斐德小学。1949年5月,校长为刘雯仙。1952年毓才小学并入,由当地热心教育事业人士组成教育委员会接办,改名为新生小学。1956年由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宁波市白沙路小学。
  毓才小学(1927.8—1952.1) 创办于民国16年(1927)8月,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创办人陈尤传神父。是年,毓才中学停办,在泗洲塘附近居住的教徒利用中学部分校舍,先办经言班,把教友子弟集中起来,学习经言教理,兼读国语、常识、算术等课,逐渐具备小学雏形。民国24年(1935)前后,正式开办毓才小学,向鄞县政府登记备案。由神父陈雄为主持小学工作。民国29年(1940)由丁菊贞任校长。次年4月,宁波沦陷,学校曾停办。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校,校长仍为丁菊贞。1949年5月,宁波解放,学校由地方热心教育人士组织教育委员会管理。1951年上半年,基督教办的伯特利小学有3个班级90名学生并入。伯特利小学校舍作为毓才小学分部。1952年,调整小学布局并入斐德小学。
  伯特利小学(1931—1951) 创办于民国20年(1931),由美国基督教神召会女传教士倪歌胜创办,校址在江北草马路。1951年,由宁波军管会接管后改为毓才小学分部。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