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66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编 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56
页码: 1259-1314
摘要: 本编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发展情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教育 工作

内容

今江北区境教育之源,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的阚泽在古慈城设书屋,授徒讲学。宋雍熙元年(984)慈城建庙学,开境域官方教育之先河,遂一发而绵延成风,历元、明、清,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宁波开埠之后,英、美传教士陆续在江北岸设立教会学校,开创了西式教育制度的现代教育先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江北境内从扫除文盲入手,以普及为目的的各类教育迅猛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冲击。1984年设置江北区文教局。1998年,江北区成为教育“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区,2003年成为省教育强区,并于2007年4月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区复查。江北境内还建立了宁波市(北)高教园区,成立了由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洪塘镇人民政府、江北区教委开展的社区教育协作项目——宁波宏盛教育集团,开展赴贵州边远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实施小班化、双语化教学,调整了学校布局,民办学校落户辖区。2006年9月,在全区公办学校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
  第一章 旧学
  第一节 县学书院学塾
  江北境内的旧学主要由县学、书院、学塾三种形式组成。
  县学 宋雍熙元年(984)慈溪(治所在今江北区慈城镇)县令李昭文建庙学于县西;庆历八年(1048)慈溪县令林肇徙建于,县治(今慈城镇)东南;同年,鄞县县令王安石作《慈溪县儒学记》,两次致书延,聘慈溪杜醇为师,时有学生200余人,开甬上地方官尊师重教之先河。慈城孔庙的学舍讲堂——“明伦堂”〔原称“成德堂”,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明伦堂”],现为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古老的庙学之一。
  书院 据《慈溪县志》等史书记载,江北境内曾先后建有书院10余所。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赤乌二年(239),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字德润)献住宅建“普济寺”,设书屋,招弟子,宣讲性理之学。
  江北境内历代书院
  德润书院 位于今慈城镇东北,肇始于三国赤乌年间。唐大中二年(848)慈溪县令李楚臣复立之时,始称“德润院”。书院,屡废屡兴,于北宋最后定名为“德润书院”。至明时,赵文华曾重修。书院在清雍正初迁至“学宫”(即孔庙),嘉庆二十年(1815)又迁至小东门处(清道山下)。
  慈湖书院 享誉,浙江教育史,位于慈溪县治(今慈城镇)北,阚峰脚下,面临慈湖,创办人为南宋孝宗乾道年间进士杨简(1141—1226)。杨甘居慈湖宣讲性理之学,筑室于谈妙涧旁,称之为“谈妙书屋,自”署“慈湖书院”。杨简殁后,后人在慈湖旁建祠以作奉祀,即“老慈湖书院”。宋咸淳七年(1271)郡守刘于普济寺东易地重建“慈湖书院”以祀杨简。
  石坡书院 位于慈城东南汤山之麓,为南宋宝章阁学士,桂万荣当年读书讲学处。桂万荣曾问道于杨简。宝峰书院位于慈溪(今慈城镇)县西2里大宝山。元赵偕(宝峰)入元不仕,读书讲学于此,学宗杨简。《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本(字贯中)与《琵琶记》作者高明(则诚)皆其门人。
  宝阴书院 位于慈溪(今慈城镇)小北门外,为襄府教授冯柯(字宝阴)晚年讲学之所。
  东泉书院 位于慈溪(今慈城镇)东郊,旧为东皋寺基。明尚书姚镆(1465—1538),号东泉,谢政归乡,其门人在朝者捐资营建,为镆晚年游息之所。筑有讲堂、学舍,以备来学。
  西溪书院 明参议周旋筑屋于(慈城)北山之麓,环植花木,匾“西溪书院”,教授后学,多所
  造就。
  屿湖书院 位于慈溪(今慈城镇)东郭外,系明都御史秦宗道讲学处。崇正书院位于江北西管乡罗祖庵,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县田长文创办,乾隆元年(1736)移建于镇海庄市。
  学塾 学塾有私塾、义塾和村塾等形式。民国18年(1929),开始取缔和改良私塾,不准创设新私塾,违者勒令关闭。学塾这一传统教育形式渐趋消亡。
  今江北区境内学塾
  屠氏义塾 位于江北岸屠氏乔荫堂义庄。清同治五年(1866),屠继烈自粤归乡,割产千亩,创建屠氏乔荫堂义庄,设义塾2所,规模初具时不幸身亡,其子继其遗志建设完成。其中一所在江北岸故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竞进第二初小”。
  中西义塾(崇敬义塾) 位于江北岸文昌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郡中职贡谷某等集资创建。
  沈氏敬乐堂义塾 位于慈溪东乡六都上一图(约在今洪塘街道上沈村),清道光十三年(1833),里人沈学酯捐置田50亩。道光二十六年(1846),其子大鼎建义塾1所,续捐田10亩。
  童氏霞蔚书屋义塾 位于今庄桥街道童家村。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里人童慈浩置田78亩创建;同治三年(1864),其子祥权置田15亩扩建。后改称童家小学;民国后改为龙江小学。
  张氏义塾 位于慈溪东乡四都六图(约在今庄桥街道马径村),清同治九年(1870),里人张梅熙族人捐银5300两建成。
  归原堂义塾 清光绪元年(1875),盛炳澄出银1万两建盛氏归原堂义庄,内设义塾,以教族内贫困子弟。古草堂(私塾)位于江北慈城赭山,创建于20世纪初,由严家池头严氏家族集资兴办,学生多为严氏子孙和邻近孩童。今为虹星小学。
  蒙养书塾 位于江北慈城,为黄山王氏自置(创办年月不详)。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书塾原址创办黄山国民学校。
  洪塘私塾 学堂位于江北洪塘善庆寺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民国元年(1912)开办过女校,后改名洪塘学校,现为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
  第二节 科举
  江北区现境内,据清光绪《慈溪县志》,最早的进士为冯叔和(吴越宝正三年,公元928年),官至尚书。北宋,今区境内仅有姚孳与王庭秀2名进士。南宋,进士增至9人:杨简、王镐、罗仲舒、张虙、桂万荣、王休、刘厚南、程士龙、刘扬祖。元代由乡贡进士桂彦良,被朱元璋称为“江南大儒,惟卿一人”。明代是科举鼎盛期,今区境内进士登科共130人,其中有状元姚涞和”连中三元”(经元、会元、状元)的杨守勤,还有陈敬宗、茅维扬、张楷、王来、屠滽、魏英、王纶、杨子器、姚镆、屠侨、孙懋、屠大山、冯岳、赵文华、屠隆、冯叔吉、刘志选、冯元飙、冯元飏等高官与名士。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止,今江北区境内有进士53人。内有榜眼杨九畹和探花姜宸英,还有屠粹忠、姚启盛、裘琏、严修以及《聊斋志异》写到的清官山东淄川县令费纬祉等。
  第二章 基础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
  民国8年(1919)春,在宁波江北槐树路崇德女校内创办蒙养园,次年改名为江北蒙养园,民国15年(1926)改称为甬北幼稚园。园长为施明德夫人(美国人),保姆主任、助教均为中国人,学生为本地人。1960年3月,原江北区民办第一幼儿园被评为浙江省集体福利事业先进单位和市级标兵。同年6月7日江北人民公社举办白沙母子康乐园,设三部(幼儿部、托儿部、产妇部)、八室(保健室、接待室、活动室,、洗澡室、缝补室、理发室、隔离室、百货供应室)、一堂(产妇儿童营养食堂)。至1988年底,区内有教育系统、乡镇街道、工厂企业、部队等创办的幼儿园共35所,113个班级,入园幼儿3708人,教职工371人。1951年8月,由香港甬港联谊会捐资40万元人民币,在范家边18号建甬港幼儿园。1983年,香港姚祥兴夫妇捐资50万元港币,在市第五幼儿园旧址新建祥星幼儿园。1994年,由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捐资450万元人民币,于慈城中城小学东侧建倡棋幼儿园。至2008年9月,江北区共有各类幼儿园52所,251个班,入园幼儿975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9.1%;教职工1168人,其中园长58人、教师633人,合格学历达99.15%,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61人。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率达100%。
  在贯彻部编幼儿园教材中,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幼儿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2—1990年相继有舞蹈《不听话的小黄鱼》、游园项目《聪明的娃娃鱼》、木偶童话剧《小猪变干净》、剑操、舞蹈《午睡乐》等获宁波市幼儿园文艺比赛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东航机关幼儿园在学习借鉴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完善了一套工作秩序、一套工作资料、一套工作制度、一套工作职责的“四个一套”教养工作方法。吉波幼儿园重视园本课程的构建和完善,出版了英语教材《幼儿英语》,形成了在本市领先的双语特色教育。
  江北甬港幼儿园(江北中心幼儿园) 位于范家边18号,创建于1951年8月,前身为宁波市第四幼儿园。1988年,由香港甬J港联谊会和市政府共同出资建新园,改名为江北甬港幼儿园,是浙江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浙江省一级一类幼儿园、宁波市首批五星级幼儿园,2006年升级为六星级幼儿园。曾被评为省三八红旗集体、省模范职工小家、省园本教研示范幼儿园、市优秀辅导幼儿园、市先进家长学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市现代化达纲幼儿园等。1983年12月代表浙江省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经验交流会”并作经验介绍。1997年成为全国“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基地。2000年获全国,幼教实验基地优秀成果奖。
  样星幼儿园 位于双东路151号,创建于1983年9月,由原江北区槐中小学改建,前身为宁波市第五幼儿园。1989年,由香港姚祥兴夫妇捐资50万港元,在旧址改建新园,次年更名为祥星幼儿园。2003年6月,锦江年华小区配套幼儿园划为祥星幼儿园分园。2005年8月,原祥星幼儿园划归甬港幼儿园,祥星幼儿园锦江年华分园更名为祥星幼儿园;同年被授予“宁波市五星级幼儿园”称号;次年4月,被评定为省示范幼儿园。
  东方幼儿园 位于三忠巷54—58号,创建于1994年6月,1995年迁入现址。该园占地面积2980平方米,建筑面积2035平方米。1996年创建为宁波首家体育特色幼儿园,与上海奥林体育幼儿园建立教育协作关系。2001年收并国泰幼儿园为分园。2002年成立亲子早教俱乐部,并邀请全国早教专家和日本专家到园指导,研究0~6岁儿童潜能开发。2003年被评为省示范幼儿园。现为市六星级幼儿园。
  怡江幼儿园 位于怡江新村怡南街2号,创建于1995年9月,1996年通过达纲考核,1998年成为江北区首家美术特色幼儿园。自2000年始,该幼儿园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在教科研上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园本美术特色课程体系。2005年6月被评为市五星级幼儿园;同,年10月被评为省示范幼儿园。
  倡棋幼儿园 1994年,由应氏计点制围棋创始人应昌期捐资创建,位于慈城民权路7号。现为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浙江省围棋育苗基地、浙江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宁波市六星级幼儿园。在引导幼儿学会自理、交往、创造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棋激趣、以棋启智、以棋陶情、以棋育人”的围棋教育特色。
  槐树幼儿园 创办于1997年10月,2006年9月改妇联主管为区教育局主管。该园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3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1795平方米。是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单位、宁波市六星级幼儿园、市示范家长学校、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示范单位、区优秀园本教研单位。开办以来,坚持“真心真意爱孩子,全心全意为家长”的宗旨,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注重0~3岁婴幼儿的教养研究,是宁波市首批独生子女早期教育示范点。
  吉波幼儿园 位于翠柏西巷95号,创建于1995年5月,由原宁波吉波贸易公司董事长王焕投资兴办,原名吉波英语幼儿园,是宁波市首家寄宿制民办幼儿园。1997年通过四星级办园考核,并成为市首批少儿剑桥英语培训基地之一。2000年通过市五星级幼儿园考核。幼儿园重视园本课程的构建和完善,形成了在全市领先的双语教育特色,出版有吉波英语教材《幼儿英语》。2005年7月,成为省示范幼儿园。后因《合作办学协议》履行到期,于2008年9月撤销。
  第二节 初等教育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在槐树路设立男子寄宿学校,名崇信义塾,开设圣经、教义、算术、英语,、天文、地理等10门课程,学塾设施、教育管理均仿照美国教育制度。这是江北区近代教育的开始。同治六年(1867)迁杭州,更名为育英义塾,后改名为育英书院,为之江大学前身。
  民国元年(1912)在江北引仙镇佘使君庙庙之游廊设北隅三校;士绅乐之峰于永寿庵设北隅小学;杨韵堂于江北浮石,亭杨氏宗祠设浮石亭初级小学,民国3年(1914)改名为北隅二校。在庄桥集成弄由地方集资开办庄桥集成小学。至民国12年(1923),慈溪县(含今江北慈城镇)小学生7311人,占学龄儿童18560人的39.4%。民国14年(1925),私立崇本完全小学校(今江北区崇本学校)开设英文教育课,以中华书局出版的《英文模范读本》为教材,这在当时小学课程设置中尚属首次。民国22年(1933),慈溪县小学228所(内短期小学32所),学生1918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60.43%,高于全省44.94%的平均入学率。
  1949年12月,江北区公所联合地方人士组成教育委员会,举办3所儿童、成人学校,即益三中学、崇信小学、引仙小学,计划动员300名贫苦儿童与成人入学,由地方人士捐献人民币255万元(旧币)。12月10日举行开学典礼,入学人数达407人。1951年7月,宁波军管会开始接收外
  资津贴的崇德、崇信、伯特利等教会小学。1961年,市教育局确定18所重点小学,其中有江北中心小学。该小学同时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小学和教改试点单位。1963年,城镇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江北中心小学被定为省试点单位。同年,市教育局通过对乍山、半浦等公社的调查,找出农村学校普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流生多。于是在上述公社试办牧童班、半日班,以提高普及率。乍山公社讴思桥小学学区学龄儿童114人,原来只有92人入学,通过动员流生返校、办耕读小学班,入学儿童109人,普及率由80%提高到95.5%。
  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市教育局推广乍山、半浦等公社创办耕读小学经验,促进普及初等教育。3月7日,庄桥公社和甬江公社湾头大队举办15所简易小学,大量吸收不能入全日制小学的农家子弟入学。如湾头大队小学有早班、午班、晚班、夜班,共有学生156人,入学率从48.1%高到83.6%。1965年12月29日,江北(城市)人民公社槐树路小学(江北实验小学前身)确定为公社中心小学,负责对本公社辖区内的民办小学进行辅导。1968年12月初,境域市郊区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办教师回队任教。1984年江北建区,初等教育纳入江北区文教局管理。1985年6月,经江北区人民政府批准,槐树路小学改名为江北区实验小学。1990年,江北区有小学122所,在校学生数272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68%,毕业率99.16%,升学率98.34%,在校学生巩固率99.97%。
  1993年,江北区率先通过省政府“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5年通过省“两基”复查。1996年,通过省、市普及实验教学县(区)的验收。1997年,中城小学被评为省文明学校;江北实验小学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8年成为市“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区。2000年6月成为市高标准普及实验教学区。
  2001年,创办于1996年7月的宁波至诚学校从奉化溪口风岭岙搬迁至洪塘江北大道377号。2002年6月,宁波强人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孔繁黎夫妇出资500万元,购置并改造原洪塘中学校舍,创办江北求知学校。从2001年起,江北区先后批准开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5所。2003年底通过省教育强区验收。
  2005年秋,江北区决定在原有600名慈善助学对象、特困、低保等八类学生及特殊困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对慈城镇的妙山小学、虹星小学、崇本小学、云湖小学以及修人学校小学部约1300名学生实施免费教育。至是年,全区有省示范性小学6所(中城小学、唐弢学校、洪塘中心、庄桥中心、慈城中心、至诚学校),省标准化小学2所(中城小学、广厦小学),市现代化达纲小学9所(中城小学、唐弢学校、
  江北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庄桥中心小学、洪塘中心小学、慈城中心小学、绿梅小学、江花小学),全区接受优质教育小学生比例达68%。2006年春,率先在区内所有农村小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9月开始,又在全区所有公办学校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当年享受免费教育的人数,本地学生共14950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杂费近1000人。江北区此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与此同时,江花小学施行“五四”学制,成为宁波市首个进行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区域。至2006年9月,全区民办流动人口学校共接纳4520名民工子弟;同年秋,江北区在全市首创5所主要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公派,并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免费教育。2007年3月,怡江中心小学易名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是年,江北区实验小学、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洪塘中心小学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加上先期通过的中城小学和广厦小学,江北区已有省标准化小学5所。
  截至2008年9月,全区共有小学29所,其中民办小学5所。在校学生20084名,其中流动人口子女11182人。教职工1031人,专任教师983人,合格学历99.49%,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848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均保持100%;全面落实国家“两为主”政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享受全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双超70%。
  江北区初等学校选介
  江北中心小学 位于江北区江井园巷12号(今鄞慈镇路6号),创建于民国34年(1945)前身为“鄞县江北镇中心国民学校”现占地面积11300余平方米。1961年被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小,学、教改试点单位,是贯彻小学四十,条省重点试行单位。1996年,学校被区教委确定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后,铜管乐、舞蹈、大合唱、书画作品等9次获市级比赛一等奖、二等奖,10次获区比赛一等奖。1999年,该校铜管乐队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铜管乐比赛,获队列演奏一等奖。校足球队、羽毛球队多次获市级比赛冠军,特别是羽毛球队的运动员在1997年市运会、1998年省运会中,共获7枚市运会金牌、3枚省运会金牌。1998年,市教委、市教科所授予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市业余训练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中期评估成果突出学校、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
  江北区实验小学 位于清河路146号,占地面积3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19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2580平方米。学校前身为崇德女校,清咸丰七年(1857),由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爱尔德赛(MaryAnnAldersay)创办的女校和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柯夫人创办的女校合并而成,归长老会承办,是宁波乃至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所女子学校,享有浙江省“百年名校”100强之称。1952年7月,学校改为宁波初级师范学校,为解放后的宁波地区培养了第一批小学教师。1956年,初级师范学校停办,校址仍办小学,校名为宁波市槐树路小学。1985年6月,江北区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江北区实验小学。它是宁波市区最早的一所实验小学。1994年,江北区文教局和宁波市教科所联合创办为宁波市第一所双语实验小学,开创了宁波市双语教学的先河。1999年,西草马路小学并入。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示范学校、省电化教学先进集体、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电化教育示范性学校、市现代化办学纲要达纲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连续4届共8年被评为省科研先进集体,成为省科研兴校200强之一。
  宁波市中城小学 位于慈城镇竺巷东路54号,占地面积13213平方米,建筑面积10035平方米。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1988年,宁波籍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捐资140余万美元重建中城小学,新校于1991年9月竣工并正式启用。20余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省示范小学、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示范性文明学校等区级以上荣誉。学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在围棋、艺术、信息技术等特色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围棋队在历届省“育苗杯”应氏计点制围棋比赛中保持前三名,在1996年的全省少儿围棋比赛中打进第二名;在市第二届围棋比赛中获得冠军。培养了世界青少年围棋赛亚军、职业棋手黄晨等一批优秀围棋手。
  洪塘中心小学 位于洪塘西路21号(洪塘学区)和洪塘中路436号(姚江学区)。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现占地面积49874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1平方米,绿化面积16692平方米,运动场地18738平方米,拥有2个250米环形塑胶跑道等多种体育设施。2004年,学校被评为省农村示范性小学,首批校本教研先进示范学校。2005年,学校网站获省中小学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是年被评为2005—2006年市德育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市环保模范学校。
  唐弢学校 位于梅堰路555号,占地面积14566平方米,建筑面积5090平方米。清宣统二年(1910),由乡贤陈鲲创办,原名梅堰学堂。新中国成立前,学校改名为梅堰小学。1952年6月改为梅堰乡校。1958年,镇海县并入宁波市,又改为梅堰小学。1962年2月更名为北郊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10月改名为北郊乡中心小学。1984年4月,学校恢复原名梅堰小学。1990年8月,梅堰小学迁入现址;1995年8月,甬江镇中心小学迁至梅堰小学,梅堰小学更名为甬江镇中心小学。2003年2月,为纪念曾就读该校的文化名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文学史家唐弢,经有关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唐弢学校。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为该校题写校名。现为宁波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省示范性学校。
  庄桥中心小学 位于庄桥街道北外环东路36号,占地面积22422.7平方米,建筑面积7643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多平方米;创建于民国19年(1930),前身为私人集资兴建的集成小学。大书法家沙孟海曾就读于此。学校曾获“省示范小学”、“市小学现代化办学纲要达纲学校”、“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文明单位”、“区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称号。该校女子排球队在市小学生排球比赛中获“四连冠”,男子排球队获“三连冠”。校铜管乐队曾代表江北区参加市少先队鼓乐大赛并获得金奖。
  慈城中心小学 位于慈城镇慈湖人家小区296号,占地面积27197平方米。原名尚志小学,民国21年(1932)由乡贤冯景曾创建。民国36年(1947)学校改名为慈溪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小。1949年5月,慈城解放,慈溪县军管会文教科接收学校,,易名为慈溪县城区第一小学。1958年改名为慈城镇中心小学。1991年改名为慈城第一小学,并负责江北区西片农村小学教学的辅导工作。学校先后获得省“班班有歌声”录音三等奖、省“少先队优秀中队”、“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市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等称号。1996年被评为文明学校。1999年,普迪小学、慈城三小、白米湾小学先后并入中心小学。200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是年迁至今址。
  育才小学 位于宁波市翠柏西巷96号。占地面积10293平方米,建筑面积4543平方米,绿化面积820平方米。学校创建于1994年。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倡导以人为本、文化立校、争创特色的办学方向,围绕“育阳光少年,做阳光教师,创阳光校园”的核心,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区卫生先进单位、区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市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并被定为市教育学会创新教育研究分会。学校曾先后获得江北区第七届“足协杯”小学生足球赛第二名,第八届的优胜奖,市第九届“足协杯”小学生足球赛第四名,2002学年市小学生足球比赛的第三名。又组建了江北区第一支小学生女子足球队。在2002学年获区女子足球第一名、市第四名。学校与市甬剧团合作,探索“弘扬甬剧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育人之路,《乡音古韵》获“宁波市优秀校本课程”称号,并有小演员在第九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比赛中获浙江赛区银奖。
  普迪小学(1916—1998) 筹建于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民国建立初期,为宁波市慈城镇实业家秦润卿所创办。民国4年(1915)9月,秦润卿与李寿山、王荣卿等一起筹集巨款近10万银圆,于慈溪县(今江北慈城镇)考棚旧址兴建慈溪私立普迪小学,至翌年正月校舍竣工。“普迪”乃寓“普及文化,启迪民智”之意。民国5年(1916)2月着手聘请鄞县名秀才谢缄三(祖思)为第一任校长。
  民国14年(1925),因学生激增,校舍不敷,另建“二校”于原场旧址。“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在20世纪20年代期间,被学校延聘为教师。民国19年(1930)冬,谢缄三校长去世,由陈中坚执掌学校。民国30年(1941),县境沦陷,学校停办。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改名慈城镇第四小学,校长叶瑛。1985年春节,秦润卿之子秦省如,应慈城镇政府邀请,返故里继父志,出于“造福桑梓,普学迪智”的愿望,提出恢复“普迪”校名的主张。同年9月恢复“普迪”校名,承创办人秦润卿之子秦省如、孙女秦慧珠和慈城籍港澳侨胞王欣康、姚明先生的关怀,慷慨捐助学校办学资金计人民币1.2万元。1998年,普迪小学并入慈城中心小学。
  晋群小学(1910—1941) 创办于辛亥革命后,校址在洪塘下沈村,校名为慈东区立晋群小学。民国18年(1929),中共党员阎季平任教务主任,一年后离去。民国22年(1933),校董会聘请阎季平任校长。阎季平聘请周朴农(抗日战争初期为中共慈溪县委第一任书记)、邬月亭、邬承儒等进步教师,以杨贤江著的《新教育大纲》为指针,确定教育为革命服务,把晋群办成革命的学校。从民国27年5月到民国30年4月(1938—1941),晋群小学成为县委机关所在地和中心联络点,慈东也成为宁属特委的活动重点及特委机关所在地之一。民国30年(1941)宁波沦陷后,晋群小学被迫停办。
  第三节 中等教育
  发展概况
  宁波的中等教育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据陈善颐《宁波早期学校简介》,英、美教会在宁波开办的女校、书院中,“光绪七年(1881)就有了相,当于中学的书院”。光绪七年(1881)北美长老会在江北岸槐树路原崇信义塾旧址开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慈溪县(今慈城镇)慈湖书院改办慈湖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前,今江北区境内除由国人自办的,中学堂外,还有教会办的斐迪学堂、中西毓才学堂、崇信书院、崇德女校等设有中学班级。民国元年(1912)英国偕我公会改斐迪学堂为斐迪学校。时该校已设有初中、高中、大学(预科)3部,学生200余人,。美长老会改崇信书院为崇信中学校。法国天主教改中西毓才学堂为毓才中学校。美长老会所办崇德女校和浸礼会所办浸会女校之高级班改称中学部;民国12年(1923),崇信、浸会两所中学合并,定名四明中学,设高中部于槐树路崇信中学旧址,设初中部于宁波北门外碶桥浸会中学旧址。
  民国16年(1927)2月,北伐军进驻宁波。7月,宁波市政府通令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在8月底前向市教育局登记,同时成立收回教育权急进会。毓才中学“为与当局避免摩擦”宣告停办(1946年复校)。斐迪学校因仍令学生诵圣经、做礼拜,国民党宁波市党部决定与民强中学合并。民国19年(1930)在改组校董会后复校。四明中学在民国13年(1924)聘国人樊正康任校长,学校领导权已归国人。,民国24年(1935)斐迪、四明两校合并,称浙东中学,校址在江北泅洲塘。民国30年(1941)镇海、慈溪、余姚等县城沦,陷,浙东中学停办。民国31年(1942)秋,在江北泗洲塘保禄大修道院开办,私立育才中学。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沦陷区学校被接管或停办,内迁学校除鄞县私立正始中学,皆迁回宁波复校。民国35年(1946),原毓才中学复校,改名为益三中学。
  1949年5月,宁波解放。6月始,宁波市军管会和各县人民政府接管原有全部公立中学,成立校务委员会。10月,益三初级中学并入浙东中学。1952年12月接收私立浙东中学改公立后,改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1956年,原槐树路、庄桥区中心小学办的附设初中,分别定名为第六、第七初级中学。1957年,今江北区境内先后创办了慈城、洪塘、裘市等几所民办初级中学。1958年,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牵头创办华侨中学,校址江北伯特利教堂。江北泗洲路大吉巷江北补习中学改为民办江北中学(1962年又改名为江北人民公社中学)。在境域农村创办了黄山民办初中(原乍山中学)和费市农业中学(一年后停办,1964年在费市小学设分部)。1959年创办了半浦农中(不久停办)。1960年10月,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整体划归宁波市管辖,位于慈城镇的余姚二中改名为宁波市慈湖中学。1963年复办半浦农中。1965年创办洋市农中、云湖农中。1968年秋创办湾头农中。1970年3月,慈湖中学的妙山分部从慈湖中学分离,建立公办的妙山中学。1971年,费市农中从费市小学分离,1975年改名为费市中学。1972年,红旗中学(原江北人民公社中学)改为公立,改名为市第二十中学。该年改为公立学校的还有慈城中学、洪塘中学等。1980年起,市十四、市十三、市二十和庄桥、慈湖等中学,先后开办职业高中班;同时兴办一批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1981年9月,在孔浦新村建市第二十一中学,裁并压赛、北郊中学。1985年9月1日按照城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原直属市管理的慈湖中学、庄桥中学、第二十中学、第二十一中,学划归江北区管理。1988年6月,宁波四中、十三中划为江北区管辖。1990年,江北区有普通中学16所,其中初中13所、高中3所;中学生7845人,其中初中生6930人、高中生915人;普通初中毕业生2054人,升入普通高中比例13.83%、升入农职业高中比例10.91%。
  1992年6月25日以美籍华人应明皓为代表的应氏海外后裔,捐资1672万元人民币,在慈城镇新建倡棋幼儿园、重建,慈湖中学。是年,云湖中学并入妙山中学。1993年6月,半浦中学与乍山中学合并为乍浦中学。1994年7月,区内宁波四中、慈湖中学、庄桥中学、第二十中学、第十
  三中学、第二十一中学划归市教委直属管理;妙山中学、洪塘中学、裘市中学、湾头中学、费市中学、乍浦中学、慈城中学7所初中归江北区管理。1998年3月24日,省教委发文,命名宁波市慈湖中学为省级综合高中。1999年,费市中学更名,组建为庄桥实验学校,另有修人学校(由乍浦中学更名)、妙山学校,共3校试行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妙山学校于2002年中小学分离;庄桥实验学校于2006年撤销)。2000年秋,裘市中学并入洪塘中学;湾头中学撤销。
  至2001年,江北区基本完成学校布局的调整。区辖中小学从1997年初的64所调整到29所。从2001年起先后批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5所。是年12月,江北区洪塘镇、庄桥镇被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教育强镇”称号。至此,江北区4个镇全部成为省教育强镇。2002年5月,全区农村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政府管理。2003年8月,宁波四中的初中部和宁波二十中学合并,定名为宁波市三江中学。2004年7月,慈城中学撤销。2006年秋,初中管理体制调整,原市属三江中学、惠贞书院、孔浦中学、庄桥中学、慈湖中学(初中部,校名为慈湖书院)划归区管辖。江北区作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将进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2007年4月10日通过省教育强区复查组的复查验收。2008年新建慈城中学。
  江北区中等学校选介
  宁波市三江中学 位于江北区新马路138号,占地面积18281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4.86平方米。其前身可追溯到崇信义塾、斐迪书院,后演化为浙东中学,最后由原宁波市第二十中学与宁波四中初中部于2003年8月合并而成。现为全日制公办初中。
  宁波市第二十中学创办于1957年,原在泗洲路大吉弄内,租用私房为校舍,校名为宁波市江北补习中学,校长由创办人励柏荣担任。1958年,改名为宁波市民办江北中学。1962年后,江北(城市)人民公社接管学校,改名为宁波市江北人民公社中学。1972年,学校由民办转为公立,定名为宁波市第二十中学,并开设高中班。1986年,学校增开职业高中班,与市粮食局合办粮食加工专业班,学制2年,2003与原四中的初中部合并。
  宁波四中初中部旧址原为浙东中学,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浙东中学,改私立为公立,定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1964年4月,宁波市劳动局技校(机械工业学校前身)并入第四中学。1965年9月,江北初中并入第四中学,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2003年8月,高中部迁至环城北路原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旧址,初中部与宁波市第二十中学合并,更名三江中学。2006年6月,根据市政府《关于调整市直属初级中学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划归江北区管理。
  宁波市慈湖中学 位于江北区慈城镇环湖路11号,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扩建。1992年,应氏后裔捐资重建,现占地面积8933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今为市直属高中,省二级重点中学。先后被评为市花园式单位、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市文明单位等。办学百年间,培育了众多经世饱学之士,如民国闻人陈布雷,中科院院士朱祖祥、李庆逵,著名台湾实业家应昌期等。
  惠贞书院 位于宁波市育才路197号,创建于1995年。学校占地面积约26660平方米,由香港企业家范鸿龄为首的范氏家族与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办,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五四分段、高中教育小班化的实验学校。学校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集东西方教育之长”为办学特色。学校与美国圣保罗学校、香港慧思教育中心等建立经常合作和交流关系,由范氏慈善基金会出资,每年选送一位优秀毕业生赴美国圣保罗学校深造。先后被评为省市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市教育局示范性文明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
  实验中学 位于清湖路260号,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08年8月竣工,占地面积约3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2008年秋招生开学。
  洪塘中学 位于洪塘街道文体路88号,创建于1957年。现占地面积51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5362平方米。初时校名为余姚县鞍山乡民办初中文化补习班。1958年秋,经余姚县文教局批准,更名为余姚县鞍山乡民办初级中学。1959年秋,学校更名为余姚县洪塘民办初级中学。1960年更名为宁波市洪塘民办初级中学。1972年改为公立宁波市洪塘中学。2000年9月裘市中学并入,翌年迁于现址,今为省示范初中。
  江北区庄桥实验学校 位于庄桥街道费市村,占地面积13056平方米,建筑面积4512平方米,绿化面积1560平方米。前身为费市中学,创建于1958年8月。1999年和费市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庄桥实验学校,成为江北区第一所实行“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学校姚一军教师获“全国先进班主任”称号。学校注重体育锻炼,篮球为传统项目。学校于2006年7月撤销。
  专记:教会学校
  崇德女校(1844—1952)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委员爱尔德赛到甬设教传道,同时,在城内祝都,桥竹丝门内大屋开办一所女校,爱尔德赛自任校长。其办学目的是培养中国的基督教徒。开设课程主要是圣经、国文、美术等,并学习缝纫、刺绣。爱尔德赛为吸引学生,采取豁免学费、供学生膳食、津贴学生家庭等经济措施。当年入学仅数人,次年才增至15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美国北长老会派教士柯夫人到甬亦设立一女校。咸丰七年(1857)爱尔德赛任满回国,两校合并,,归长老会接办,定校名为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岸槐树路,后改名崇,德中学(设中学部和小学部)。民国12年(1923),中学部与圣模女校中学部合并,定名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952年2月改名为浙江省宁波女子中学。小学部改为独立的崇德小学,1951年由宁波军管会接管,改名为槐树路小学。
  崇信义塾(1845—1867)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在宁波江北岸槐树路设立崇信义塾(今宁波四中办学史上的最早源头),,为浙江境内最早的男子洋学堂,其课堂教学中英文并重,并参用宁波话授课。开设有圣经、“四书”、“五经”、作文、书法、算术、英语、天文、地理、唱歌10门课程。清同治六年(1867)该校迁杭州,改名育英义塾,即后来之江大学的前身。光绪七年(1881)美国长老会在原校舍续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
  崇信中学(1881—1,923) 清光绪七年(1881)北美长老会又在江北岸槐树路原崇信义塾旧址,开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首任校长为美国籍人士励德。民国7年(1918)后,由美国人梅立德继任。至民国12年(1923),经长老会与浸礼会两教会协议,崇信中学与浸会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
  四明中学(1923—1935) 民国12年(1923)美国浸礼会和长老会集议,为利于管理,提高质量,将各自所办浸会中学、崇信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由美籍华人梅立德任校长,设初中部于北门外碶桥浸会中学旧址,高中部于江北岸槐树路崇信中学旧址。次年,梅立德回国,由国人樊正康出任校长。民国19年(1930),被省教育厅取缔。民国24年(1935)与斐迪中学合并,改名为浙东中学。
  浙东中学(1935—1952) 民国24年(1935)夏,美国浸礼会、长老会及英国循道公会协议,为充实办学力量,联合建立校董会,把所办的四明中学与斐迪中学合并,定名浙东中学,校址设在斐迪中学旧址,校长为诸暨人寿子鲲。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乃设分校于奉化、诸暨等地。民国30年(1941)4月间,宁波、诸暨先后沦陷,学校停办。民国34年(1945)11月复校。1949年10月,天主教会所办益三中学并入,学生达530余人,破除旧规,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1952年1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立,定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
  浸会中学(1855—1923) 美浸礼会传教士马高温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到宁波传教,当时适在鸦片战争不久,宁波人拒绝借房子设教堂。于是他先在宁波行医,后治愈一士绅疾病,士绅让给他西门内大街上两间街房设教堂(即以后真神堂地址)。咸丰五年(1855),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培生两人即在教堂内开设一私塾。光绪六年(1880),迁到盐仓门内,定名养正书院。民国元年(1912),由郝培德把养正书院迁到北门外碶桥,改为浸会中学。校长为美国人卫福恩。民国12年(1923),与长老会办的崇信中学合并,改名为四明中学。西门口原址设小学,先称浸会中学附小,后又改为四明中学附小。
  斐迪中学(1860—1935) 斐迪中学前身是斐迪书院,是英国偕我公会(后改循道公会)于咸丰十年(1860)创建。当时办在竹林巷(今解放北路北端),为一学塾(时称大书房)。同治六年(1867)传教士阚斐迪到甬,将学塾迁到开明讲学堂院内,,称斐迪书房。同治十三年(1874)阚斐迪将书房迁至江北岸槐树路(即盐仓门对,江)。过了10余年,书房又迁移到老外滩巡捕房侧(原太古码头附近),时学生增至20余人,始定名“华英斐迪书院”。光绪十六年(1890),书院又迁到周家桥河边(原里马路何家弄斜对面)一邬姓民房内,主持学校工作为牧师牧作霖。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教会派雷汉伯到宁波任院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斐迪书院在江北泗洲塘建成校舍,迁入后改名为斐迪学堂。民国12年(1923),雷汉伯辞职养病,始由英人斐茨继任,民国16年(1927)停办。民国18年(1929),由热心教育事业的前毕业生袁履登、徐学传发起,组织校董会,于次年复校,正式定名为斐迪中学,并报教育部批准备案。学校推袁履登为名誉校长,陈里仁为代理校长。民国24年(1935),经英美两国教会协商,与四明中学合并,改名浙东中学。
  益智学堂(1903—1909) 光绪二十九年(1903),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费佩德与镇海小港人李微五洽议,由双方出资合办益智学堂。次年,在宁波江北岸泗洲塘河边建立校舍,越一年落成,费任监堂(校长)兼教授。后费佩德由教会派往杭州主持育英书院和传教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李氏出资接办,聘江迥为校长,教师有励延豫、曹某等,学生40余人。宣统元年(1909)李氏因经费困难停办,将校舍、校具捐赠清政府海军部作为办海军学校之用,但未办成。
  民国元年(1912),由宁波军政分府收回,改办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
  中西毓才学堂(1903—1927) 益三初级中学(1945—1949)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天主教浙江教区主教法人赵保禄,邀请在上海的圣母小昆仲到甬办学,签订为期5年的办学契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主教宁波教区以庚子赔款及旅沪甬商捐款共4万多元,在江北岸草马路建造三层教学大楼1所。是年2月,上海圣母小昆仲会士安东尼等3人至宁波,先在药行街天主堂内余屋招生上课。4月首任校长安琪林到甬,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开设课程有教义、英文、法文等。9月新校舍建成迁入,定名中西毓才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发生学潮,是年第一学期结束,安琪林被迫辞职。后校长由巴斯卡尔及儒理安相继接任。光绪三十四年(1908)底,因与上海圣母小昆仲会签订的契约已满,且办学中问题较多,学校无法维持而停办。宣统元年(1909)2月,调衢州中法学堂法籍味增爵会和安当任校长,学堂复学。6个月后,由于教会神父干预学校行政产生矛盾,和安当办学信心不足,学校停办。宣统三年(1911)3月,调胡若山去江北天主堂任职,由大修院院长戴安德兼任校长。民国5年(1916),大修院院舍落成,单独分设,校长由神父沈毅臣担任。民国16年(1927),北伐战争胜利,国民革命军占领宁波后,学校又停办。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天主教会决定恢复毓才中学,组成以当地士绅周大烈为董事长的校
  图25-2-620世纪初的斐迪学堂
  董会,校董有戴安德(法籍)、汪焕章、冯纯馆、金臻庠等。教会方面拨1000亩地产作为基金,聘请邵规箴为校长,校名为益三初级中学。因学校使用汪伪时期教科书问题,浙江省教育厅不准立案,勒令停办,校长邵规箴辞职。后经校董会对校务作了整顿,另聘舒其谁为校长。民国35年(1946)秋,省教育厅才获准立案,校名为益三初级中学。宁波解放后,于1949年10月并入浙东中学。
  崇信小学(1881—1951) 光绪七年(1881)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麦嘉缔又在江北岸槐树路原崇信义塾旧址,开办崇信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崇信中学附设小学部。民国12年(1923),崇信中学与浸会中学合并,改名四明中学。小学部单独建校,定名崇信小学,址在江北岸卢家道头。宁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学校曾停办,校舍由汪伪政府办江北镇镇立槐树路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崇信复校。民国35年(1946)教会决定将校舍借给浙东中学,崇信小学并入崇德小学。民国36年(1947)中华基督教会培灵团,契设义务小学于府侧街。次年,仍用崇信校名,当时仅设2个班级初级小学。,1951年2月,第五难童福利所并入,学校负责人为金志莲。同年春,由宁波军管会接管。后停办,学生分到附近小学读书,教师由文教局分配到其他学校工作。
  培德小学(懿德女子小学,1912—1949) 培德小学前身为江北岸天主教堂所办的经言教理诵习所,创办时间约在民国元年(1912)后定名培德小学,专收男生。民国5年(1916)又在江北岸慈母堂内创办懿德女子小学,专收女生,。民国28年(1939)两校合并,校名仍为培德,小学,校长史济仁。当时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设备较完善的完全小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是年秋,因国民党政府的空军对宁波市区狂轰滥炸,培德小学又处在新江桥北堍交通要道处,学校附近多次落弹,烧毁商店多间,居民外迁避空袭,学校停办。最后一任校长为神父柴日昶。
  斐德小学(1920—1952) 前身为斐迪女子小学,英循道公会创办,创办人阚斐迪,地址在江北岸中马路。具体开办年月不详,据民国9年(1920)7月8日《时事公报》报道:“江北岸泅洲塘斐德学校于7日上午举行毕业典礼,由校长雷汉伯主持”。可见当时已改名斐德学校,并迁到泗洲塘。民国25年(1936)《县教育机关一览》载有“斐德小学,教职员数11,学级数7,学生人数208,经费元数3450”在当,时已是宁波市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民国29年(1940),县城区小学校长名单中,斐德小学,校长为国人金体镕。民国30年4月至民国34年8月(1941—1945)宁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曾改名为白沙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斐德小学。1949年5月,校长为刘雯仙。1952年毓才小学并入,由当地热心教育事业人士组成教育委员会接办,改名为新生小学。1956年由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宁波市白沙路小学。
  毓才小学(1927.8—1952.1) 创办于民国16年(1927)8月,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创办人陈尤传神父。是年,毓才中学停办,在泗洲塘附近居住的教徒利用中学部分校舍,先办经言班,把教友子弟集中起来,学习经言教理,兼读国语、常识、算术等课,逐渐具备小学雏形。民国24年(1935)前后,正式开办毓才小学,向鄞县政府登记备案。由神父陈雄为主持小学工作。民国29年(1940)由丁菊贞任校长。次年4月,宁波沦陷,学校曾停办。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校,校长仍为丁菊贞。1949年5月,宁波解放,学校由地方热心教育人士组织教育委员会管理。1951年上半年,基督教办的伯特利小学有3个班级90名学生并入。伯特利小学校舍作为毓才小学分部。1952年,调整小学布局并入斐德小学。
  伯特利小学(1931—1951) 创办于民国20年(1931),由美国基督教神召会女传教士倪歌胜创办,校址在江北草马路。1951年,由宁波军管会接管后改为毓才小学分部。
  第三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1980年起,着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裁并、压缩普通中学,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982年,宁波市第十四中学试办幼儿师范职业高中班。随后,市第十三中学(与电化厂、化肥厂联办)、二十中学(与市二运、三运、汽车出租公司)、庄桥中学(与市乡镇企业局)先后开办职业高中班;慈湖中学也附设职业高中班(焊接专业)。同时,宁波市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与宁波汽车职业学校在江北成立。1992年,宁波大学副教授赵立人借孔浦中学创办宁波勤光职业学校,设实用英语、对外贸易、电脑操作、市场营销等专业,1996年停办。1993年,市第十三中学停招初中,更名为宁波市中泰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全日制职业高中,并列入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2004年更名为宁波外事学校。1996年,宁波市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双元制”试点学校;2002年又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立联合办学关系。2006年,市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宁波外事学校。然后,宁波外事学校与宁波文艺学校、建设中专整合,按国家级重点职校标准新建。
  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宁波最早的技工学校是创建于1958年5月的市劳动局工人技术学校,设于江北槐树路64号。1960年,宁波动力机厂技工学校与市重工业局冶金技工学校也在江北成立。前者设在槐树路142号,次年改为培训基地;后者设于草马路12号,次年停办。1978年,宁波市劳动局技工学校改名为宁波技工学校,地址在江北区使君街;至1990年,该校专业设置8个,学制2~3年,在校学生265人,累计毕业生887人,教职员65人,其中教师26人。2005年10月迁入现址(江北榭嘉路800号)办学。宁波技工学校(宁波技师学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图书4万册,固定资产17500万元,其中教学实习设备2000万元,专业设置20个,在校生4500人,教师132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专任教师合格率98%。
  图25-3-1宁波技工学校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学校 民国19年(1930),慈溪县于慈城旧慈湖书院内设县立师范讲习所,民国21年(1932)停办。民国36年(1947)于慈城再设慈溪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秋并入县立中学。1952年,宁波市初级师范学校在江,北槐树路创办(1955年停办)。同年,慈溪初级师范学校在慈城太平桥创办;1954年,因慈城划归余姚县而改称余姚县立初级师范学校,1957年停办。1960年,在慈城新建宁波市工农师范学校,次年停办。1989年12月新建宁波幼儿师范学校,地址在玛瑙路63号,后迁址育才路26号,2005年并入宁波大学。
  中等技术学校 民国元年(1912),宁波临时军政分府筹拨公款,创建工业学校,以江北泗洲塘原益智中学旧址为校舍,定名为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后校名屡有变更,分别为宁属县立甲种工业学校、宁属县立工业职业学校、宁波市立工业学校、宁波市立工科职业学校、宁波市立工科高级中学、鄞县县立高级工科中学、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出江北现境。民国36年(1947),慈城的私立保黎医院附设保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1年并入省立宁波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63年,宁波动力机厂技术学校设立于槐树路。1964年,市第一工业技术学校设立于新马路。两校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裁撤。1978年,宁波机械工业学校成立于文教路。1980年,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也在文教路新建。1984年,浙江省医药学校创办,校址在育才路1号。1999年12月,浙江省医药学校开始筹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正式建立并迁往宁波高教园区(南区)。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在2000年3月开始筹备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3月成立。2004年10月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址在市高教园区(北区)风华路495号。2005年11月,市教育局将原浙江宁波机械工业学校校园有偿划拨给宁波教育学院。
  宁波外事学校 位于宁波市槐树路1号,现由外事学校本部与两个分部共3个校区组成,是市教育局直属的浙江省第一所涉外型公立职业学校,也是全国外语语种最齐全的中等外语教学机构之一。1969年,由市教师进修学校改办的工农路中学改名市第十三中学;1993年停招初中,更名为市中泰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04年底,更名为宁波外事学校。2006年,市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宁波外事学校。是年,宁波外事学校与市文艺学校、市建设中专(市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整合,按国家级重点职校标准异地新建,规划用地280亩、计划投资3.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新校建设启动。数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重点职业学校”、“省文明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等称号。
  宁波机械工业学校 创办于1978年6月,位于解放桥北端西堍的槐树路,设机械制造、工业财务会计等4个专业。1981年,学校主动承担举办宁波市机械系统各厂中层以上干部培训班。1988年底搬迁到育才路11号,占地面积37亩,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2004年,学校停招中专生并升格为浙江理工学院高职学院。2005年搬迁到育才路106号。
  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 创办于1980年7月,位于姚江文教区的环城北路,占地面积112亩,建筑面积20389平方米。设棉纺、机织、染整、电子计算机、服装设计、经济管理等8个专业。2000
  年3月始,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着手在镇宁西路1888号筹建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并于2003年3月建成,占地600余亩。2004年10月,学院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址在市高教园区(北区)风华路495号。
  浙江省医药学校 创办于1984年4月,位于姚江文教区。1999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办,并于当年搬迁到市高教园区(南区)的鄞县大道东段888号。
  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创办于1984年4月,位于姚江文教区。2000年1月,经省教委、省计经委、省财政厅批准成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学院,隶属于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现址在文教路143弄10号。
  第四章 高等教育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民国元年(1912)英偕我公会在江北泗洲塘所办的斐迪学堂学生已达200余人,建筑新校舍,改称为斐迪学校。设,初中、高中、大学(预科)3部,经费均由偕我公会拨助。大学部与上海圣约翰等教会大学建立关系,毕业生可直升圣约翰等教会大学本科学习。这是宁波高等教育的源头。斐迪学校于民国16年(1927)停办。1977年,位于江北三官堂的宁波地区师范学校设立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1978年5月重建宁波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1月创办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前身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地区分校和宁波市分校。1984年3月恢复宁波师范学院原名。1979年2月,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创办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属三年制大学专科,校址先借原布政巷小学,次年迁至北郊路原汽车修配厂址。1980年停止招生,1982年2月学生毕业,学校停办。1983年9月,地区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名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1985年8月建立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院址在育才路。1986年创建宁波大学,地址宁镇路半路涨。1993年1月,民办性质的明州大学开始筹建;同年4月,借宁波教育学院办学,开设国际贸易、现代会计、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1995年7月并入宁波高专。1996年,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1999年,省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成立。
  2003年,宁波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析出,新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大学、宁波市教育局和镇海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这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机构,被省教委确定为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5年,该院迁至市高教园区南区。2003年3月,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4年10月,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与宁波城市学院易位,由高教园区南区整体搬迁至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
  2002年始,宁波加快位于甬江畔的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的规划建设。北部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宁波大学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迁建已列入省重点工程,一期用地500亩已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并完成扩建会审和设计工作。2005年,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第二节 高等院校
  宁波师范学院 前身为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56年10月,是宁波市第一所高等院校。初设中文科,学制2年,学生140余人,教职工30人。1958年,改称为师范学院。设中文、数学两个系(学制4年)及生化科(学制2年)。次年迁至江东曙光路80号,宁波体育专科学校并入,设体育专修科:镇海师范专科学校与鄞县师范学校并入,设中文、数学科。1960年迁至鄞县东钱湖畔大公新建教学楼,增设物理、化学、生物、外语、体育5个系。1963年,改称为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70年,与宁波师范学校合并称宁波师范学校。1977年改称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校部迁至江北三官堂,设中文、数学、物理3个系,东钱湖大公分部设化学系。1978年5月,恢复为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5个科。1984年复名为宁波师范学院。1996年并入宁波大学。合并之前,院部占地面积211亩,校舍面积7万多平方米,包括香港宁波帮著名人士邵逸夫捐款,政府配套兴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和逸夫职教中心楼。学院共有15个系、19个专业,普通高等师范设有中文、政经、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计算机与教育技术11个系、14个专业。职教分院设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财务会计、文秘、管理与服务和装潢设计与工艺美术教育等5个专业。成教分院设有中文等11个专业,并开展第二专科学历教育。学院有本、专科学生5506人,其中全日制学生2839人。历届毕业生1.4万余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有影响的作家、教授、政府官员。教职工618人,其中专任教师316人,具有讲师以上中高级职称的270人,其中高级职称90人。建立科研机构浙东文化研究中心(下设黄宗羲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蒋介石研究室、汉语言文学研究室、宁波地方史研究室等)、高分子化学研究室、现代物理研究室、自然资源与国土研究室和浙江省高师《理论物理》师资培训点等各类实验室32个。邵逸夫图书馆有藏书51.5万册,中外文现刊1400余种,其中包括《申报》(影印本)、《万有文库》、《古今小说集成》、《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明、清版本的线装书。
  宁波大学位于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筑面积近79万平方米。1984年12月,由爱乡港胞“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赠2000万美元兴建,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宁波大学是由教育部、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的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建校之初,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对口援建机械、数学、法律等8个专业。1986年首次招收本科生280名;1990年,省教育厅将硕士生招生指标划给浙江大学和原杭州大学,用于联合培养研究生;1992年本科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创立宁波大学医学院;1999年创办全省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2000年成为万人高校,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是年,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析出,新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学校获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十大学科门类。拥有3个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工商
  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MEA)、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招收全国联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9个本科专业。馆藏图书300万余册。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市工程技术中心、13个省重点学科。其中“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为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省重点专业9个,省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重点专业4个,市重点建设专业14个。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学校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签订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以学校为主开展的甬台大学生交流活动自1993年开创以来,至2005年已举办11次。截至2008年,学校有教职工2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余人,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享院士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5人,正高职称人员214人,副高职称人员600多人,有博士209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2000人,外国留学生(含短期培训)27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700余人。
  宁波工程学院 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江北区风华路201号),西校区位于宁波海曙区翠柏路89号。其前身为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3年5月,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实施高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29个本科专业,教职工91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458人。现有专任教师551人,其中正高职称58人,副高职称1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占67%,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20%,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人数从2004年的3人增加到2009年的63人。现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市人才培养计划人选6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学校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在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个专业进行试点;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被列为教育部首批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试点专业。建有6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聚合工程与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精品课程5门,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2个,市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学校规划占地面积约1400亩,已建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989万元,馆藏图书117万余册。2008年,学校启动“双合作”工程,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联通公司等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已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企业30余家,与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及工程中心16个。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位于江北区风华路495号,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由原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建立的纺织服装类专业院校。198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在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的基础上,成立浙江纺织工业学校。在此基础上,2000年3月筹备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3月,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2年2月,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4年10月,两校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服装学院、纺织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6个二级学院及成教学院和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机电、经贸、信息等专业为重点。有3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大楼,3656万元的实验实训设备;馆藏图书90万册。截至2008年,学院有教职工5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12人,“双师型”教师50余人,硕士、博士近百人。学院曾代表浙江省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全日制在校学生8097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原位于江北区镇宁西路1868号。占地面积572亩,一期投资2.6亿元,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2003年3月31日,经浙政函〔2003〕48号文批准,在原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大学、宁波市教育局和镇海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学院的前身——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宁波大学所属的公办二级学院,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机构,被省教委确定为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学院设有7个职教师资类本科专业和25个高职(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文、理、教、工、林、管等学科;馆藏图书35万余册,并可充分利用宁波大学100万余册的图书资料。学院现有教职工250余人,专任教师16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5%。全日制在校生近4000人,其中本科生686人。2005年,学院迁至市高教园区(南区)学府路9号。
  宁波技工学院 2005年10月迁入江北区榭嘉路800号,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学院始创于1958年;1978年复办时校名为宁波市劳动局技工学校,分别在宁波动力机械厂、宁波拖拉机和渔轮厂设置3个分校;1979年,开设车、铸、冷作、电焊等专业,招生149人;1980年2月迁入江北使君街小学旧址并建造校舍;1982年正式招生,设有模具、纺织维修、建筑3个专业,学生1000余人;1985年更名为宁波技工学校;1991年,学校搬迁至江北大闸路14号;199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同年升格为宁波市高级技术学校;2001年增挂“宁波技师学院”校牌。该学院是国内创办较早的技工类院校,是市属综合性培养熟练技工和技师型人才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院)。
  第五章 继续教育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清宣统元年(1909),各县兴办专为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而设的一批简易识字学塾,这是宁波继续教育的开端。民国12年(1923)1月,宁波青年会在江北岸槐树路礼堂试办平民学校。民国13年(1924)秋,共产党人卓兰芳在江北岸创办宁波第一所工人夜校。民国17年(1928),政府在江北岸封仁桥创办宁波市立成年妇女补习学校。1954年,宁波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在宁波四中设分部,开设初中班。1957年,郊区(含今江北辖区)农民夜校开始设初中班。1978年,创办宁波动力机械厂、宁波拖拉机厂职工大学。同年,创办宁波市、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79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市、地分校同时建立。1983年9月,地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名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2月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1980—1995年,江北、甬江、慈城、庄桥、洪塘等成人学校先后建立。据《宁波市教育志》统计,1990年江北区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状况是:文盲525人,小学124人,初中15人,高中55人,电视中专11人,农广校(含自学旁听生)3491人,电大67人;函授委托代培的中专生53人、大学生66人。
  1993年,全区首批通过省政府“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5年通过省“两基”复查。1998年成为市“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区。1995年,江北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省级首批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建立成人教育协作网。次年,中马、白沙、孔浦、文教4个街道配备了社区教育专职干部。2004年7月,江北区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9月,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成立。内设江北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青少年假日活动中心等多家教育单位。200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宁波,江北区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授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至2005年,江北区有区、镇、街道成人学校5所,校均占地面积5.45亩,校均建筑面积2674平方米,经费投入校均18.61万元。校均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设备2.5套、计算机43.25台、图书3.58万册。2007年4月,经江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江北区成人学校,将10名教师编制转至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
  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位于慈城竺巷东路33号,占地面积1021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646平方米。有教职工31人,拥有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IP卫星接收装置。1981年9月创办,初名慈城镇职工学校;1989年9月改名为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成为江北区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成人学校。1991年相继办起职高、电大等;1994年择地新建,在原慈城老年公园内落成教学楼;此后又相继建成综合楼、创业楼、敬业楼、世纪楼。2000年增设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江北工作站与宁波市慈城社区教育学院。办学的规模从开始时的业余扫盲、文化补习发展到现在的成人中专12班、电大的大专班及本科班15班,在读学员达1100人。成人培训扩展到农民、企业职工、干部、财会人员等社会群体。
  1995年11月,学校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称号,是年12月被评为省级首批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2005年,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先进基地、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是年4月,被授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2006年3月被评为全国妇女培训先进基地、省劳动力预备教育先进基地。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第二节 扫盲教育
  扫除文盲教育始于清末的简易识字学塾。民国35年(1946)9月,鄞县政府订定实施民众补习教育要点,规定“各中心国民学校必须开办一至二班民教班”并制定强制入学措施。1955年12月29日根据市委关于必须大力开展扫盲工作,在两年内基本扫,除城市文盲的指示精神,制定两年内扫除文,盲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今江北境内有青壮年文盲、半文盲5077人,按校舍和民校教师条件,计划在1956年上半年动员50%左右文盲、半文盲青壮年入学,到下半年动员80%青壮年进识字班学习文化,到1957年上半年动员所有文盲、半文盲的青壮年入学。1956年7月10日槐树、中马、泗洲3个街道办事处均建扫盲协会,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活动,。先后办了8所民校,76个识字班。3个街道辖区共有文盲、半文盲青壮年2629人,有2004人进民校或识字班学习文化。1963年,郊区(含今江北辖区)扫盲班学员1331人,占学员总数的
  表25-5-2008年境内成人学校一览表
  22%。1985年4月9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组织扫盲验收工作队,对江北区的扫盲工作进行复核验收,达到省颁“基本扫除文盲单位”标准。省人民政府发给“基本扫除文盲单位”证书。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15~40周岁青壮年中非文盲率已达95.41%,其中江北区为95.9%1990年,北郊乡被评为市扫盲先进乡。
  第三节 职工教育
  民国12年(1923)1月,宁波青年会在江北岸槐树路礼堂试办平民学校。翌年秋,共产党员卓兰芳在江北岸创办宁波第一所工人夜校,开宁波职工教育之先河。民国17年(1928)8月,宁波市立成年妇女补习学校在江北岸封仁桥建立,学校除开设小学文化课程外,订有《职业训练实施纲要》,分缝纫、编织、刺绣、经济、家事5组,并设缝纫机、袜车等工场,供学生操作实践。民国19年(1930)8月,迁出江北。民国30年(1941)4月,鄞县、慈溪、镇海等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敌占区民众教育全部停顿。民国37年(1948)2月,士民蔡竹屏等发起创办中学层次的宁波青年补习学校,校部设在鼓楼,在江北镇公所等地设分校。开设国文、常识、英文、簿记、会计、应用文等课程,国文、常识为必读课,其余任学生选读。全学期规定为4个月,每周一至周五晚上授课2小时,以修满200小时结业。
  1954年上半年,宁波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0年9月创办)在宁波四中(今三江中学)设江北分部,开2个初中班,配1位专职教师,1966年停办。1960年5月,宁波市财政局在慈城镇太湖路3号,创办宁波市财政学校。设中专班,学制2年;培训班培训期半年。学员由市各局选送。1962年初停办,共培养了中专生51人,培训在职工业财会人员270人,税务干部100人。1982年初,宁波市会计训练班改为浙江财政干部学校宁波市分校,位于新马路93号。1983年底,在分校的基础上筹建宁波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迁至江东区。
  1980—1983年,庄桥成人学校对全镇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双补”。1981年,市教育局在江北办起了第一所五厂联校,次年有12名学员达到国家技工五级标准。1983年11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宁波市委员会在市第十三中学开办宁波市民进业余学校。1984年10月,宁波市交通职工学校成立,校址在姚江大闸西首。1988年6月,该校建立宁波市海船船员培训中心。该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负责全市交通行业的干部管理人员和陆上、水上运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设有船舶驾驶、船舶轮机、汽车修理、驾驶等专业。1985年后,职工教育重点转向岗位培训。至1990年,设于江北区境内的职工中专有宁波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中国农业银行宁波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与宁波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是年,江北区职工总数7446人,其文化结构为:大学189人、大专760人、中专1112人、技工学校及职业高中120人、高中1652人、初中3200人、小学413人;其技术结构为: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398人、初级职称1280人、中级技工87人、初级技工401人。江北区农民专业技术教育方面:乡镇企业初级工培训1709人、中级工培训420人、其他培训1990人;主业技术种植业培训4712人、养殖业培训390人、其他技术培训16219人;社会生活教育3667人。
  1995年6月,《宁波市职工教育条例》开始实施。1996年,庄桥成人学校举办江北区村级干部高中班;又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到2000年底共举办6期,人数达261人。2003年,江北区成人教育开展了资格和技术等级、“订单式”对口、自主创业等就业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万余名。同年,在中马、白沙、孔浦、文教4个街道配备了社区教育专职干部。2004年,全区共开设面向被征地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培训班243期,就业培训12911人,8808人实现了就业;共有12150人取得各类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年7月,江北区成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9月成立了市内最大规模的江北区社区教育学院,内设江北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等。并与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电大等高校联合办学。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人口培训31200人次,失土农民就业培训8939人。
  第四节 成人高等教育
  1958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建立夜大学,不久设立函授部,此为宁波最早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今院址在江北区育才路196号,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拥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2000年成为省学历文凭考试专业指导学校。
  1975年开始,各县(区)“五七工农兵学校”改称为“五七大学”。至翌年12月,市郊费市、庄桥、裘市、妙山、洪塘、半浦等公社办起6所五七农民大学,招生1022人。1976年,境内出现“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停办。同年,宁波市和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分别创建。1983年9月合并,定名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1979年1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市、地两所分校建立,1981年6月迁至北郊路120号。1983年两分校合一,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分校。1990年改名为宁波市广播电视大学。1995年,宁波电大分校(慈城教学点)与宁波职工业余大学联办两年制大专证书班,参加培训的有镇政府行政干部、镇(村)办企业、行政村干部等41人,经考核全部结业。1978年成立的宁波动力机械厂、宁波拖拉机厂职工大学,于1994年更名为浙江机械工业宁波职工大学。
  1997年11月,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和宁波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分院合并,成立宁波大学成教学院。2005年,该院报考与录取数均列全省第一(招生7983人)。1998年,宁波电大通过省级电大的教学评估,翌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27所省级电大之一,试点专业为专科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升本科英语专业。1999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江北工作站在慈城开设,至2004年,实施高等学历教育1000多人。同年秋,江北区老年大学成立,开设课程有艺术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民族舞、电脑、烹调、书画、中医按摩保健、太极、营养与食疗、英语、歌咏、表演越剧等。此外,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于1999年在宁波电大设教学点,专业有专升本的法学、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北京大学远程教育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则于2002年开设,专业有专升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金融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和高升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2月创办,前身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地区分校和宁波市分校。1983年9月,两校合并,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分校。1990年7月,更名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校址在北郊路120号。2002年,迁址在文教路1号,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下设慈溪、余姚、奉化、宁海、象山、鄞州、镇海、北仑、江北、镇海炼化公司、东钱湖旅游度假区11所分校或工作站,另有12所乡镇电大学习中心,教学网络覆盖全市,先后开设40余个专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万余人。学校有多媒体教室35个、电子阅览室2个、语音实验室4个,以及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网络、计算机专业、文秘等实验室,具备电大特色的双向视频教学系统、直播教室及网络中心等功能齐全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藏书22万册。2005年,宁波电大为首家通过教育部对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总结性评估的省级电大。2006年4月,学校承建的市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网站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并开通。学校形成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在职研究生、成人本专科、普通大专、中专等学历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宁波教育学院 是一所培训全市中、小、幼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为主要任务的高校,由原地区、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前身为市教师进修学校,1959年5月创建,1968年10月停办,改为市第十三中学,1978年1月重建,定名为宁波市教师进修学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0月成立。1983年9月,地区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名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2月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2001年9月,市教育局在该院设立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2004年12月,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并入,翌年3月设立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取得独立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资格,并于当年招收文秘等4个专业的学生281人。是年11月,市教育局将原浙江宁波机械工业学校校园有偿划拨给学院。学院现拥有环城北路、育才路和海曙区菱池街3个学区,占地面积5.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第六章 教育投资
  第一节 教育经费
  经费来源旧时府州县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地)、学山租息。清末,新学兴起,始有学堂。官立小学堂经费来自官费;公立小学堂经费从各项善举经费、赛会演戏等活动公款和义塾经费中支取;私立小学堂由创办人出资或筹募。教会办的学堂,经费由教会负责,来源主要为收取学费和向教徒征募。天主教办的毓才学堂部分经费还来自返还的庚子赔款。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来源与清末基本相同,略有变易。解放后,教育事业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公立学校人员工资经费由政府拨给,办公杂支从学费收入中开支。私立学校由校董会筹款和收学杂费维持。1978年,老市区教育事业费(包括地方财政安排)共达366.26万元,比1976年增加40.16万元,增长12.3%。1983年,宁波市、地合并。1984年,全市教育事业费5076.9万元。1990年,江北区勤工俭学总收入达到64.6万元。2005年,江北区教育经费总计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2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9%;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4%。2008年,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
  经费使用 民国以前,府州县学和书院,其学田(地)租银收入,作为祭祀、教官薪俸、补县生徒和修葺学宫之用。清末学堂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职员工薪给、教育设备、校舍营建和修缮等项支出。民国初期,教育经费属于地方经费,由县自行在田赋附捐、杂捐、公产租息等收入中开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薪金、办公费以及对民办、私立学校补助。据统计,新的江北区成立后,教育经费的支出在逐年增加:“八五”期末为0.33亿元,“九
  表25-6-12000一2005年教育经费情况表单位:万元、元
  五”期末为0.59亿元,“十五”期末为1.64亿元。
  经费管理 宁波解放至1956年,市文教局未设置财务机构,教育事业经费概由秘书科(配有会计、出纳人员)负责。1988年,宁波市实行城市教育分级管理。2002年5月份起,江北区把“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为“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纳入区教育局管理,区教育局于6月底成立了江北区中小学会计代理中心,从7月开始在辖区的学校实行会计代理记账制,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经费拨款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捐资兴学
  集体 民国元年(1912)在庄桥河东集成弄,由地方集资开办了庄桥第一所民办性质学校“庄桥集成小学校”。1988年3,月,由香港甬港联谊会捐资40万元(市财政拨款30万元),在范家边18号新建江北甬港幼儿园。1992年2月,台湾应昌期教育基金会向慈城中城小学捐赠电脑多机通信围棋设备1组,价值4.15万美元。1995年,金田铜业集团资助5万元、镇海发电厂资助20万元,作为希望工程建造慈城二中(妙山中学曾用名)教学楼;8月28日,学校举行新教学楼落成仪式。该教学楼总投资58.9万元,其中地方捐资38.8万元。同年,在金田集团支持下设立“金田奖学金”和“金田育才奖”。10月,江北区工业管委会捐资5万元建立图书室。翌年,由金田集团捐资购买了13台电脑,建立电脑室。永红集团资助50万元,建造乍浦中学实验楼。1995年,华茂集团、香港范鸿龄各捐款50万元,分别设立万茂、鸿龄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惠贞书院师生。2001年11月8—13日江北区宝庆寺、灵山寺、妙音庵等佛教界出资33万元兴建宣议县弘茂希望小学,并捐赠260套校服,、250套扶贫服装及生活用品。2006年11月,宁波海洋纺织品有限公司向洪塘中心小学捐赠30万元,用于增添图书馆内部设施。个人境域个人捐资兴学素有传统。清末民初,有识之士纷纷捐银、捐田、捐产创办义塾、学堂。如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童慈浩在庄桥童家创办童氏霞蔚书屋义塾;光绪二十四年(1898)庄桥费市人严信厚在宁波助办储才学堂(今宁波中学前身);光绪三十年(1904),慈城人凌受益创,办中城蒙塾(今中城小学前身)等。
  民国初,邑人深感国势积弱,人们知识贫乏且落后。为启迪民智、培养人才,民国元年(1912)寿芝山庄老板严少芳出资,在今江北区庄桥街道费市村的严家自然村,创办富春艺术学堂。民国,3年(1914)费市籍的上海商贾费荣甫出资,在今费市小学创办峰山学堂,俗称新学堂。
  民国5年(1916)慈溪(,今江北慈城)人秦润卿,与李寿山、王荣卿等集资近10万银圆创办慈溪私立普迪小学。民国,8年(1919),陈家庄(今属甬江街道联成村)村民陈元顺出资建造慎远小学。民国9年(1920)7月,应家村(今属庄桥街道)在族人应德孚等资助下,在宗祠内创办培植小学。民国10年(1921)四明银行总经理孙衡甫出资4万银圆,在半浦村西南面兴办半浦新学堂(半浦乡中心小学前身)。,民国21年(1932)春,慈城冯景曾筹款,择校址于慈城尚志桥附近的冯家祠堂创办尚志小学;民国23年(1934)旅沪人士秦润卿、杨省斋、何旋卿等在慈溪(今慈城)筹建中学,并于是年3月20日经省教育厅批准,,在慈湖书院原址成立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5年(1936)秋,慈城山西村旅沪商界人士罗怀才、袁信桃出资兴建方村庙小学(山西小学前身)。民国26年(1937)洪塘叶家斗村村民陈根华委托同村陈根甫,全权操办办学事宜,将叶家斗祠堂整修后,以莲园小学,命名。抗日战争胜利,百废待举,秦润卿再次资助教育,购置图书、仪器,充实教学设备。民国37年(1948)得秦润卿、陈布雷、陈叔谅、包玉刚、王伯之等赞助,在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原址重建校园,翌年1月,落成第一幢教学楼,称“四九楼”。新中国成立后,秦润卿将私立普迪小学坚持办学到1952年。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改称为慈城镇第四小学。1985年春节,秦润卿之子秦省如,应慈城镇政府邀请,重返故里,提出恢复“普迪”校名的主张。同年9月恢复“普迪”校名,承创办人秦润卿之子秦省如、孙女秦慧珠和慈城镇籍港澳侨胞王欣康、姚明慷慨资助学校办学资金1.2万元人民币。同年,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率全家访问故里,捐资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1990年又续捐1110万元人民币,为宁波大学建造图书馆、风雨操场、游泳池、演讲厅。1986年6月9日港胞应鹤龄委托其弟应松鹤专程从上海到江北区,捐资1.4万元人民币,修建费市乡培植小学,还,将祖屋三楼三底出卖,作为学生奖学金;1994年,应鹤龄个人和庄桥镇政府共同出资30万元,新建教学楼。1988年,由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捐资500万元港币,政府配套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为6387.7平方米的宁波师范学院图书馆动工兴建。1988年下半年,日籍华人张成梁捐资32.96万元人民币在北郊乡路林村新建学校,学校总面积3166平方米,主体教学楼建筑面积998平方米,校名定“士康学校”,并出资1万美元作为江北区教学奖励基金。1990年10月8日张成梁及夫人到北郊乡察看“士康学校,”并再次捐献5万日元。1989年5月4日,台胞应明皓捐资,140万余美元,重建慈城中城小学。同年,香港姚祥兴夫妇投资50万港元,在原宁波市第五幼儿园旧址新建祥星幼儿园。1991年9月,台胞蒋光照、汪宝书、陈曙英等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在慈城中城小学落成之际,慷慨捐赠1.5万美元,作为该校的教育基金。1992年6月25日,以美籍华人应明皓为代表的应氏海外后裔捐资1672万元人民币,在慈城镇新建倡棋幼儿园,重建慈湖中学。1995年10月5日港胞赵小蝶向母校江北实验小学捐资10万元人民币。1996年,香港企业家范鸿龄及其家族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助建惠贞书院,并捐赠50万元成立基金,用于聘请外籍教师在惠贞书院进行外语教学,1997年又捐375万元助建惠贞书院二期工程,125万元设立基金用于教师培训。2000年6月30日,浙江省“爱乡模范”、宁波市“荣誉市民”赵安中捐资40万元,助建宁镇路小学“杏琴园”教学楼。2002年3月19日,包玉书捐资220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包玉书科学楼。同年10月10日,赵安中以子赵亨文的名义捐资150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安中大楼。2004年3月16日,慈湖中学老校友、旅居海外的新闻界老前辈陈叔同捐资10万美元,在该校设立“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用于奖励校内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005年,原籍庄桥姚家的港胞姚祥兴、邹星缘夫妇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在宁波大学设立姚祥兴、邹星缘助学基金。2007年10月21日,在应昌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上,应昌世、应明皓代表应氏家族再向慈湖中学、中城小学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星耀奖助学基金”,用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寒学子。
  第七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清末的劝学所,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民国12年(1923)3月,各县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县视学、董事会。解放初,小学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设置。1952年秋,老市区小学领导管理权下放给市内4个区和郊区,区政府下设文教股,领导和管理区属小学;次年,仍收回市管。1980年5月,宁波市教育局将局所属小学、幼儿园再度下放至区。1981年,市郊各公社(镇)中小学(不含慈湖、庄桥中学)也划给郊区管理,市局负责业务领导。
  1984年,新的江北区成立。翌年被确定为城市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慈湖中学、庄桥中学、宁波市第二十中学、宁波市第二十一中学成为市属区管学校。1988年,第十四中学改为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分校,仍由市教委直接管理,次年起停招职高班,逐步成为幼儿教育专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1989年,宁波四中、十三中,划归江北区管辖。1994年,区内宁波四中、慈湖中学、庄桥中学、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中学、第二十一中学复归市教委直属管理。2002年,江北区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市实行以区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调整为“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同时成立江北区教育发展公司,全区中小学实行会计代理记账制。2006年9月,江北实验中学、三江中学、孔浦中学、庄桥中学、惠贞书院、慈湖书院6所初中由市教育局划归区管。2008年4月,惠贞书院小学部由民办转为公办。
  第二节 教师队伍
  公办教师
  教师录用与任聘用 古代府、县学教官经遴选由朝廷任用。民国初,教育部规定中学教员以经检定委员会认为合格者充任之;小学教员必须在师范学校或教育总长指定的学校毕业,或经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检定合格,并持有许可状者始得充任;幼稚园因未正式列入学制,教师资格无规定。民国时期,中等学校校长和教员由省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任用,除学历要求外,还注意政治素质。1998年,市教育局拟订《宁波市教育系统教职工实行聘用合同制实施意见(试行)》,确定慈湖中学等为推行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工作的试点学校。1999年,全区实施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制。2003年始,江北区教育局实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当年有29名教师被高聘,13名教师被低聘,4名教师不再续聘。同时有11个校级岗位实行公开竞聘。2005年,妙山中学和修人学校实行教师直选校长办法。
  1991年以来,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教师调配、聘用由所在学校的主管部门管理,职务、岗位由学校自主聘任。师范类毕业生是教师的主要来源,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人才也是满足对师资需求的重要途径。1992年试行奖励制度,为到校从教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奖金,以资鼓励;师范招生并轨后,师范类毕业生的服务期6年,服务期内到外系统就业需付违约金。1993年,师资交流尝试走向市场化,新进教师一般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录用后须再在农村中小学服务5年,方可流动。2001年,全区启动教育人才引进原则,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2003年,实行以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教师与学校的用人关系实行劳动聘用与岗位(职务)聘任相分离,劳动关系由聘用合同确定,岗位(职务)安排由校方聘任确定,聘任书一般按学年度签订。2004年起,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整,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政策,师范类毕业生可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并允许出教育系统就业。
  教师培训与考核 1999年,江北区启动青年教师“233”工程(用2年时间,培养具有省市级教坛新秀水平的教师和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各30人)。2004年5月,江北区教育局选送3位英语教师赴英国培训。2007年,江北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共5人赴澳大利亚培训。2006年8月底,江北区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率10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6%,其中取得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比例77.9%,校长(完小以上)岗位培训率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2%,其中取得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比例77.7%,校长岗位培训率100%。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职工一般按学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晋升的依据之一。考核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次,优秀等次设比例限制。2003年,市教育局颁发《宁波市中小学(单位)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实施意见(修订稿)》,把师德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一票否决制。提出分类分层次考核要求,对于教师高级、中级、初级职务和学校其他岗位,分别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把考核与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后管理结合。建立告诫制度,对德、能、勤、绩表现较差的教职工,实行3~6个月的告诫期。对教职工的调动和毕业生的录用,用人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相应业务考核,作为聘用依据。
  教师待遇 1991—1993年,公办学校教师实行1985年工资改革以来的工资制度。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教职工按岗位不同分别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职员等级、工人等级工资制度,并建立起正常增资机制。1997年1月、1999年10月、2001年1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2006年7月进行工资标准调整。2006年7月起,教师工资从原职务等级工资,改为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人均基本工资每月增加约300元。2000年,江北区相继推出名教师年薪制、绩效工资制等改革举措。次年下半年实行全区中小学教师工资统发,农村中小学工资管理权限上收到区。
  教师除基本工资外,另有各项津贴。1996年12月,以人均80元的标准在工资中增加省定津贴;2001年1月以人均230元增资额提高标准;1999年10月,以人均100元的标准在工资中增加市定津贴;2003年7月,以人均180元增资额提高标准。2004年7月,在工资中增加地区工作岗位津贴,据直属学校统计,人均增资404元。
  1979年11月始,浙江省发放班主任津贴,标准每月4~6元。1988年10月,标准提高到每月8~15元。2004年9月,中学班主任的岗位津贴每月60~100元;幼儿园、小学班主任每月40~80元;寄宿学生人数达到30%及以上的班级,在上述基础上增加50%。
  1985年始,全国中小学教师享受教龄津贴。1995年,全市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教龄满5年、10年、15年、20年的,分别从每月3元、5元、7元、10元提高至6元、10元、14元和20元。
  1993年始,省特级教师享受每月80元的荣誉津贴,且退休时保留。2004年,区教育局发放农村初中骨干教师和偏远农村教师津贴每人每月各200~300元。
  住房保障 2003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实施货币分房,以副高职务教师90平方米、中级职务教师80平方米、初级职务教师70平方米的标准,按2001年宁波住房价格,为199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发放一次性货币住房补贴。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以月保险缴费基数的20%额度,享受按月发放住房公积金补贴。2004年,货币分房基本到位,城乡教师共发放9000余万元。2005年1月起,月住房公积金补贴列入财政统发。
  退休待遇 1989年始,市政府决定,中小学工作年限满30年的教师退休后享受全额退休费。1994年始,中小学工作年限满25年的女教师退休后可享受全额退休费。1995年,省政府决定,教龄满30年的中小学教师可享受全额退休费。1997年3月起,教龄满30年、享受教龄津贴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退休时也享受全额退休费。1999年,市教委制发《关于从教三十年享受全额退休费待遇的补充通知》,明确中小学工作年限男满30年,女满25年;或在中小学工作年限不满30年,但在中小学退休,教龄满30年的教师,可享受全额退休费。
  评优与表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成绩卓著的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给予荣誉和奖励。1982—2004年,江北区区辖学校有12人获得“全国优秀(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称号;1994—2007年,江北区有6人被评定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此外,1982年、1986年各有1人被评为部级、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4—2004年,全区有22人次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有9人次先后获得“宁波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春蚕奖(1989—2004)共26人次;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市级单项奖(1982—2005),共59人次;市红烛奖(1992—199,7),共15人次;市王宽诚育才奖(1989—2004)共170人次。1990,—2004年,共1030人次获区教育局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称号,其中包括1989—1993学年度市农技校、四中、十三中、二十中、二十一中、慈湖中学、庄桥中学。
  2000年,区委、区政府在第七次教育工作会议上表彰和奖励,首批区级名校长1人、名教师8人。至2005年,全区共有8名市级名教师(名校长)、18名区级名教师、50名区级骨干教师。
  私立和民办学校教师
  私立中小学在清末民初发展起来,江北区境内为数不少,解放后基本关闭或转制为公立。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民办学校再度出现,其教师工资主要由办学单位自行筹措、发放。1980年起,民办学校经费由乡(镇)政府统筹,地方财政切块补助。1982年,各县、区对民办中小学教师按照政策,逐个审议,确定任用和辞退对象。据统计,截至1990年,江北区小学教职工851人,其中民办教师5人;普通中学教职工764人,其中民办教师29人;农职业中学教职工66人,其中民办教师1人。
  第三节 设施设备
  校舍 清末至民国时期,城区中学初创时,借用寺庙、旧书院、学堂、民房。解放后,政府逐步投资新建校舍。1986年,江北区预算外经费用于校舍修建35.7万元。1991年8月,由爱乡台胞应昌期捐资140万余美元重建的中城小学新校舍落成。1994年,应氏家族捐资450万元新建的倡棋幼儿园启用。1995年,金田铜业集团资助5万元、镇海发电厂资助20万元,作为希望工程建造慈城二中(今妙山中学)教学楼;永红集团资助50万元,建造乍浦中学(今修人学校)教学楼。
  1998年,全区撤并学校8所,改、扩建校舍1.02万平方米。1999年撤并学校12所,总投资1755万元,完成新、扩建校舍1.1万平方米。是年,江北中心小学新大楼落成。次年,完成洪塘中学迁建及江北中心小学二期工程。江花小学、甬江中心小学综合实验楼相继竣工。2000年8月20日,江北中心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竣工,总投资660万元,其中市财政150万元、市教委175万元、区财政335万元。2001年9月,由爱乡港胞赵安中捐资40万元(市教委、区政府各拨款60万元和20万元,宁波大学出资10万元)建造的宁镇路小学“杏琴园”综合教学楼落成。
  2002年5月,全区农村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政府管理,实行“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全年在农村学校基建和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1570万元。又落实资金480万元,重点建设中小学运动场,在甬江中心、中城小学、庄桥中心、区实验小学和育才小学扩建或改建塑胶运动场。投入资金95万元,扩建庄桥中心小学教学楼。投入150万元用于全区校舍维修,排除学校危房4751平方米。总投入1亿多元的江北实验小学等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教育建设项目相继上马。2004年,新江北实验小学交付使用。新建成广厦小学、新慈城中心小学。3所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完成洪塘中心小学和庄桥中心小学食堂的新建与改造工程。建成庄桥中心室内运动馆,洪塘中学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洪塘中心小学250米塑胶运动场。2005年,新增校舍4560平方米。江北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有13所学校成为市现代化达纲学校,2所学校通过首批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全区46%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该年,投资1500万元,顺利完成了洪塘中学扩建工程(征地30亩,新建4000平方米教学楼,一个室外游泳池和一个网球场)。投资120万元的唐弢学校食堂于2月初交付使用。公立学校、幼儿园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食堂全部达到C级以上。投资200万元,完成修人学校塑胶运动场改建工程。2001—2005年共新建4所、改扩建5所学校,新增用地面积13.67公顷,新建教学用房51246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3320万元(不含在建的姚江小学,筹建的城庄、新苑小学)。至2006年,拥有环形塑胶跑道的学校有14所。落实专项资金150万元,开展新一年的全区中小学校舍维修工作。
  设备 1999年,江北区属学校全年共新增多媒体教室8个,计算机教室6个,双向式闭路电视系统2套,校园音响系统1套。2000年,全年完成计算机教室7套,综合电化教室3套,校园音响系统1套,全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包括3所村校)已建立计算机教室。2001年,完成江北教育网中心网站建设;1/3的学校建起校园网;全区所有学校都能通过校园网或其他形式连接上网,基本实现“校校通”。2002年,全区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都用上了钢制升降式课桌椅。完成宽带教育城域网的网络建设,所有教师办公室均安装电脑;辖区的农村学校校园网开通,农村教师都可以用电脑备课,并可以上网浏览最新的科教信息。实行新体制至今,累计投入资金3795万元,对包括农村完小的所有学校,都按省一类标准同步配备各种教育设施和教育现代化装备。2004年,区教育城域网的节点覆盖率达到90%,综合电教室配备率达到160%,计算机配备率达到130%,闭路电视系统配备率达到50%,校园音响系统配备率达到80%,教育视频中容量已超100G,近40%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小班化试点学校的起始年级配置大屏幕背投电视。全区接受优质教育的中、小学生分别达到63.9%和56.9%。2006年,全区公立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的电化教育设备及教材配备配齐率、音乐教学器材配齐率、体育器材设施配齐率、美术教学器材配齐率、劳(技)动课教学器材配齐率、卫生器材配齐率,小学、初中均为100%。
  第四节 教育督导
  1993年1月15日,江北区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教育督导室。区教育督导室代表区政府行使督学、督政职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督促、指导全区有计划、有步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对镇(乡)政府的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从1993年至2003年底,区教育督导室先后对全区创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强镇、教育强区等工作进行督导,并提前5年实现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8年5月,市教委书记岑申、省督学夏明华带领市政府教育督查组对江北争创教育“两高”工作进行预查,对甬江镇争创市教育强镇进行认定性验收,其中“两高”达标率为90.48%,甬江镇争创教育强镇达标率为88.3%,通过了验收。1999年召开教育强区创建大会,把创建教育强区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4月,慈城镇通过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该镇创建“宁波市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成为江北区继甬江镇、庄桥镇之后又一个市教育强镇;同年12月30日,乍浦乡被评为教育强镇(乡)。2001年12月,江北区甬江镇、慈城镇、洪塘镇、庄桥镇被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教育强镇”称号。同时,教育督导室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开展“减负”专项督查,督促全区学校严格按国家和省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严格控制周学习活动总量。2002年颁发《宁波市学校现代化建设纲要》督导评估方案后,负责牵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创建省示范中小学(幼儿园)、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平安校园”等工作,并对区内学校进行执行课程计划专项督查。
  自2002年颁发《宁波市学校现代化建设纲要》以来,江北区以创建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为契机,积极创评,有序推进,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使优质教育资源比例不断扩大。2005年,江北区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区验收。是年出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督导细则》。2007年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区复查。2008年10月,重新调整江北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人员,同时特聘督学3人、兼职督学17人,共同组成教育督导网络。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