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4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驻军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3
页码: 1229-12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驻军方面的情况,包含了解放前驻军和解放后驻军。
关键词: 江北区 军事 驻军

内容

第一节 解放前驻军
  东汉阳嘉元年(132),诏书沿海各县(包括句章,遗址在今慈城镇王家坝村,城山渡)屯兵戍守,防会稽郡人曾旌等人起义。
  晋隆安四年(400),晋将刘裕戍句章。
  唐至宋,江北现境驻防无从查考。
  元代,慈溪县治(今慈城镇,下同)设弓兵65人、尉司25人。又设铺司8处、铺兵48人。
  明代,慈溪县治设民兵230人,后增至500人,分布城门楼、敌台防守。天启二年(1622)建演武坊一座,用于操练。铺兵袭旧制,仍为8铺48人。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慈溪县治设千把总1人、马步战守兵80人,防守七门各口址;乾隆年间(1736—1795)设千把总1人、兵74人。道光年间(1821—1850)设轮防千把总1人、外委千把总1人、兵73人,拨守七门暨西渡山汛口。咸丰年间(1851—1861)设驻防千把总1人、外委把总1人、马战守兵丁67人;同治七年(1868)马战守兵丁减至40人。
  民兵50人,分拨县丞4人、典史4人,其余均留县署;道光八年(1828)减至45人。游巡鄞、慈二县沿江口次兵,雍正年间23名;乾隆年间30名;同治七年设宁波城防守兵184人,兼巡鄞、慈二县沿江口次。道光二十二年(1842),金华协副将朱贵率所部500人一度驻守于慈溪县城(今慈城镇)西大宝山。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何文庆部一度进驻慈溪县城(今慈城镇)。
  民国政府军
  民国16年(1927)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浙江省防军一部进驻宁波江北岸。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进驻慈溪县城(今慈城镇)。
  民国18年(1929)11月,陆军第4师第11旅进驻,民国20年(1931)调离,浙军第3团进驻。
  民国24年(1935)10月,国民革命军第10集团军独立第37旅调驻宁波城区。民国26年(1937)8月底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次年春返驻宁波,改编为第10集团军194师,其下辖部队驻江北现境,至民国30年(1941)4月沦陷时撤离。
  民国37年(1948)10月,国民党第87军进驻宁波地区,所属第221师师部及所部第662团驻慈城。翌年5月,江北现境解放。国民党第87军军部退到象山石浦。
  附:入侵江北地区的日军和汪伪军
  民国30年(1941)4月21日,日本侵略军独立混成第91旅团侵占慈溪县城(今慈城镇),旅团长宇野节少将,全团约7000人,司令部设于慈城“周仰山洋房”(今尚志路132号),是日军侵占浙东地区最高司令部。“徐乐卿洋房”驻相当于1个团的驰骋部队。竺巷东路29号民宅为日本宪兵司令部。日军兵营则分别占据在袁家弄秦氏大屋、雷家弄郑家祠堂,以及紫国庙五马桥的冯氏前新屋等多处。民国34年(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后,9月22日侵占慈城日军全部退出。
  民国31年(1942)春,汪伪“和平军”暂编第10师第39团所部,驻洪塘、费市等地。
  民国33年(1944)4月,宋清云率残部200余人公开投敌,编为汪伪军浙江省保安处教导第二大队,宋清云为大队长,是年8月改编为慈溪县保安队。
  民国33年(1944)8月10日侵华日军第7339部队工程组、敌第2346部队教工组,分别由横泽中尉和黑泽队长率日军60多人,占据庄桥,强行圈地,督造机场。翌年春,人员扩至1600余人,仍占据庄桥、洪塘、长石、慈城、三七市等地。民国34年(1945)9月,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改编为慈溪县自卫总队。
  第二节 解放后驻军
  陆军部队
  南下解放大军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2军进驻宁波,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军部及所辖64师驻城区。11月,解放军第九兵团第23军进驻江北现境,其67、68、69师分驻市郊、慈溪和镇海。1952年11月,华东军区第20军军部率第58师进驻,军部驻江北新马路,58师师部驻慈城。1958年,20军调离。
  舟山警备区后勤部 1950年11月,第22军供给部、卫生部合编为军后勤部(正师级)。1953年4月改编为军后勤检查处(正师级)。1958年4月,22军改编为舟嵊要塞区,以22军后勤检查处为基础改编为要塞区后勤部(正师级)。1985年9月改称为舟嵊守备区后勤部(正师级),驻白沙路。1992年12月,舟嵊守备区后勤部改称为舟嵊要塞区后勤部(正团级)。1999年11月移至舟山定海。
  舟山警备区船运大队 1949年7月,第22军海防大队水手队成立。11月组成第22军宁波机帆队。12月,接收浙、苏支前民船、民工,组成第22军宁波机帆队。1950年8月改为第22军宁波船队;1953年3月改称为华东军区宁波供应站。1958年3月,由直属船队和宁波船队组成舟嵊要塞区宁波办事处。1964年1月收编大船队组成舟嵊要塞区船舶运输大队。1983年1月改编为舟嵊要塞区船运大队。1985年12月改称为舟嵊守备区船运大队,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下辖定海中队、直属船和机关分队。1992年12月,守备区改称为要塞区,降为师级,隶属于浙江省军区,大队改编为舟嵊要塞区船运大队,下辖一、二、三中队,船舶修理所、卫生所、公勤队。1997年7月,舟嵊要塞区改称为舟山警备区,大队也随之更名,机关增设装备处。1949—2007年间,历任部队长:傅青、博永节、王应喜、崔世平、于泮滋、沈保清、林宝达、蒋绍海、王建、何世平、黄兴琪、徐永林、李军华、姚荣华;历任政治委员:何竟义、王永喜、储道平、徐作听、王法桂、成瑞忠、诸耀明、单可俊、柴培元、丁加宏、薛正朝、李先荣、胡国忠、林依法、汤晓棉、刘桂勇。
  海军部队
  92919部队 1955年2月组建华东军区海军航空兵部,后改称为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驻人民路。1956年3月执行军级权限。曾称1028部队、4300部队、37510部队。2000年10月1日37510部队改称为92919部队,翌年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辖飞行师、团及场站、雷达,、技术勤务等地面保障部队。1956—2001年期间,历任部队长:纪亭榭、兴中、王学清、李文模、王天保、梅和家、刘文清、黄茂江、崔同贺、贾茂荣;历任政治委员:罗斌、张敬一、柴启琨、张崇业、刘作良、李树柏、卫殿斌、李金良、张昭福。
  92602部队 1962年1月组建,时称1845部队,执行团级权限,隶属1028部队建制,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技术处(驻西草马路)机关;1962年6月改称为4340部队;1969年12月改称为9229部队;1975年8月改称为37832部队;1998年12月与37831部队合并,沿用37832部队
  代号执行旅级权限,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2000年10月1日改称为92602部队。1962,—2001年期间,历任部队长:杨德胜、柴春卿、李玉堂、卫家珍、刘德志、杭功昌、程国庆、顾永祥、占建国(团级)、陈庆科(旅级)、占建国、王高腾;历任政治委员:张泽民、刘岳伍、于绍喜、刘福恩、毛宁方、陈康明、陈将民、王增亮、焦新祥、沈琳、钟权明(旅级)、柳君。
  92074部队 1959年2月组建,时称1383部队,执行团级权限,隶属1028部队建制,驻上海大场机场。1963年10月,该部移驻宁波机场;1966年10月撤销;1968年9月重新组建,称4315部队。1975年8月改称为37782部队。2000年10月1日改称为92074部队。
  91055部队 1954年组建,执行团级权限,驻宁波机场。1975年8月1日改称为37764部队。2000年10月1日改称为91055部队。
  91576部队 1969年12月组建,时称9224部队,执行团级权限,驻宁波机场。1975年8月1日改称为37793部队。2000年10月1日改称为91576部队。
  宁波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
  1973年1月,在宁波港务局建立驻宁波港务军事代表办事处(团级),主要负责浙江省沿海干线军事运输和交通战备工作。1982年7月,该处降格为营级,负责宁波、舟山两地的军事运输和交通战备工作。1995年6月升格为团级单位,并更名为驻宁波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负责宁波地区交通港航、民航单位军事运输和交通战备工作。宁波港务局局长、书记分别兼任该处第一主任和第一书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