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慈善总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慈善总会
分类号:
D632.1
页数:
1
页码:
117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善总会的成立、工作内容、活动等。
关键词:
慈善总会
地方组织
江北区
内容
组织机构 1998年10月,宁波市慈善总会江北慈善分会成立,会长余万龙。2001年由楼宝珊任会长,2003年由张忠根任会长。2006年,江北慈善分会注销,改建制为独立的江北区慈善总会,胡德法任会长,聘请18位名誉会长,设理事79人、常务理事31人。2007年,全区建成一级法人(总会)、二级管理(分会)、三级网络(各社区、村设联络员)的慈善组织体系。
作为“中华慈孝之乡”江北地区早在清代就设有各种慈善组织。著名的有:位于慈城的宝善堂,清乾隆年间由桂秀山等7,人创办,从事掩埋无主尸体等善举;嘉庆九年(1804)应慎修募资拓建堂宇,并增加施棺、舍药、恤嫠、惜字等善事;咸丰十一年(1861)被毁,3年后俞云芝等募资重建。位于今半浦村的郑氏义庄,嘉庆二十年(1815)起由郑珪祖孙3代6人先后捐银57549两、置田1017亩,建立义仓、义塾,凡半浦郑氏宗族之鳏寡孤独、穷困无靠者,均可老得所终、幼得所长、贫乏者得以自存、愚顽者亦知礼让。位于太平桥的云华堂,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叶仁、王庸敬等人创立,置有义田1324.7亩、义山80亩,光绪二十四年(1898)又续置义田252亩、义山14.5亩,主要是实施掩埋、育婴、施棺、施药、收人弃子等善事,后期重在收养婴儿和鳏寡无依老人,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被改造。位于石米湾(今白米湾村)的亲亲堂义庄,咸丰二年(1852)由陈鉴、陈墉父子捐银4413两,置田120亩建成,凡陈氏宗族老少贫乏与寡妇、养媳、废疾者给以谷,读书赴试者给以资,贫而不能葬者给以资。位于江北岸新江桥北堍的普济院,咸丰七年(1857)由宁波主教赵保绿创办,为天主教堂慈善事业之一。位于慈城镇的冯氏辅本义堂,光绪二年(1876)由冯祖宽捐银31507两,置田1001亩建成,主要是赡给族人,收租储仓用于地方上荒歉济赈。位于江北岸的盖普迈妇堂,光绪三十年(1904)建立,宣统二年(1910)扩建,置有义山1座、草马路地数十亩,原先专收养年老无依之妇女,后设育婴、孤儿、安老、残疾、疯人、医务等部,每部60余人,都给予衣食、医疗、送终。此外,还有民国元年(1912)由基督教徒在草马路创办的宁波伯特利孤儿院。
主要工作 1998年,江北慈善分会成立后,即开始开展募集善款及建立冠名基金的工作;同时,开展向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和实施公益项目。截至2007年底,江北慈善分会、江北区慈善总会共募集捐款6197万元,建立冠名基金达到11636万元,支出救济资金1617万元,建立公益项目35项,救助人员29352人。
2008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有39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1270.2万元,4772位个人捐款45.4万元,新增企业冠名基金9家,金额达910万元。全区110个行政村(含已拆村建居,仍保留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建立“慈善帮扶基金”,合计金额7120万余元,可用救助资金427.2万元。是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至2008年末,共向汶川赈灾捐款1820.7万元。全年,区慈善总会拨付日常救助款817.9万元,共救助9212人次;实施公益项目13项,累计投入慈善公益金259万元。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