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52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结构
分类号: F421
页数: 21
页码: 583-603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50年~2004年宁波市江北区工业结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结构 工业经济 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行业可分为4类:农渔业生产所需的竹、木、铁、船具等制造和修理业;城乡居民和各业所需的石、泥、砖瓦等建筑业;随时代生活需要不断演变的服装、鞋革、绳索、棕棚、箍桶等各类制造和修补业;席草帽、金丝草帽、枕席、刺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手工业作坊和专业户多数集中在市镇上。
  1950年7月,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提出积极引导手工业向集体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方针。
  1953年,江北城区有手工业行业45个,手工业户362户,从业人数640人。是年6月13日开始,原江北区区委分别召开工人、学徒、独立劳动者、手工业资本家4种不同类型对象的座谈会,进行党的总路线和前途、方向教育。同时分步实施对手工业的改造。首先是划分类型。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和工业息息相关的打铁、白铁、箍桶、绳索、服装、鞋革6个行业划为一类;事关国计民生一般需要,而不能缺少的竹器、车行、木作、轧花等37个行业划为二类;将面临自然淘汰的箔烛、棺木两个行业划为三类。1954年4月,区委首先将铁钉、电池手工业户组织起来,成立铁钉小组和电池小组,进行示范和引导。然后又相继组成绳索、箍桶、服装、鞋革、船具木作、草包等小组,把合作化扩展到可组织的全部行业。至是年9月底,城区已建立13个生产小组和1个生产合作社。同期,庄桥和慈城地区建立了27个生产小组和2个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江北地区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社员5000多人,占从业人员箍桶总数的85%,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
  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江北地区有私营工厂26户,其中机器业15户、碾米(包括矿粉、石灰)业7户、电气3户、锯木1户。职工92人,其中工人73人、学徒11人、职员8人。另有资本家28人。是年11月26日,中共宁波市委制订发布《对私营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方案》,要求到1954年底,将有条件的大型私营工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城区和集镇的重点任务是对私营小工厂、私营零售商业以及摊贩的改造。1955年5月,正大火柴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更名为公私合营宁波正大火柴厂(1966年10月批准为国营企业。1995年6月停产,工人全部下岗。同年11月,地块转让,更名为宁波振达日化总厂)。8月,原江北区区委选择区内较大的鸿康机器厂为实行公私合营的试点,以带动福庆煤球厂、梅记铁厂、振盛锯厂等其他小厂的改造。鸿康机器厂是钟鸿发于民国35年(1946)创办的私营企业,有正式职工22人、临时工6人,车刨钻床共7台,固定资产2万余元。原江北区区委和市工业局指派林德和为公方代表进驻该厂,由公方、私方、党、工、团、职工代表共7人组成公私合营筹备委员会,在充分发动职工群众的基础上,按照中央颁布的《公私合营企业暂行条例》,认真贯彻“公平合理、实事求是、公方领导、私方负责、职工参加、充分协商、政府批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作。经过宣传教育、训练骨干、内部准备,公开筹备、双方协商、签订协议,开会庆祝、建立制度、组织生产3个阶段,历时4个月,合营工作于12月结束,更名为公私合营鸿康机器厂(后并入位于江东的宁波造船厂)。其间,福庆煤球厂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宁波煤球厂;梅记铁厂等24家私营企业合并,组建公私合营农具机械船舶修理厂。
  1956年2月,城区私营工业合营改造全部完毕。1958年,冯恒大酱园改为国营冯恒大酒厂(后改为慈湖酒厂)。
  工业所有制及其变化
  解放后,在接收部分私营企业的同时,新建国营工厂,开始形成全民所有制工业。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业社会主义的改造,使多数私营企业转为公私合营企业(后成为国营企业);个体手工业者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成为二轻工业)。1956年2月,城区的工业企业全部划归市属各工业系统。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部分的农村工业企业、工业生产合作社转属人民公社,成为社、队集体工业。“大跃进”中,江北城区、慈城镇等兴办较多工业企业。此后,城区、乡镇集体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成为区属经济的主体。1965年,郊区有工业、手工业单位129家,其中公社办30家、队办56家、民办6家、手工业合作社(组)37家。(详见本章第五节“地区结构”)
  1979年以后,城镇和农村的个体、联户工业再度发展,成为区属经济的重要补充。1988年以后,外商(含港、澳、台商)开始到辖区内投资,创办独资、合资、合作企业,所有制结构日趋多样化。至今,江北区工业企业主要有全民所有制(含国有控股)、集体所有制、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4种,以及各种所有制主体相互参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1951年10月,宁波专员公署以2.61万元买下全通、泰康、天工、汇兴4家机器厂以及发昌打铁厂、顺泰翻砂厂,组建成宁波铁工厂。次年又有鄞县人民铁工厂、益众铁工厂、顺记机器厂并入。宁波铁工厂主要生产麻纺织布机、炒茶机、水闸启闭机、钻床等。1953年起专业生产柴油机。1957年改名为宁波动力机厂,为区境内第一家国营企业。此后,一批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1958年底,江北城区有18家地方国营工厂、3家公私合营工厂(后转为全民所有制)。1965年8月,市政府按专业和协作的原则进行工业调整改组,成立15家专业公司,上述企业归属各专业公司。1976年,经市政府批准,地方国营农业机械厂在洪塘建立,由市农机局直接管理。1978年更名为地方国营宁波第一农机修造厂。1981年划归宁波市郊区办事处管理。1984年,第一农机修造厂划归江北区,由区工业局管理,为唯一的一家区属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下放给江花集团管理。2000年10月企业转制,第一农机修造厂整体转让给龚姓个人。
  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可分为区属集体企业、区部门所属集体企业和乡镇村办企业。
  区属集体企业 1958年的“大跃进”中,城区兴办94家工厂,后合并为55家工厂,职工1141人,当年工业产值48.6万元。1959年又合并成18家工厂,职工增至1452人,是年工业产值
  565.15万元。此后,经过发展和几次调整,至1965年有塑料、灯泡、农机具、黑白铁、制鞋、化工、矿粉、麻线、粉丝、五金阀门、土纺、印刷等工厂12家,职工1161人。该年,市委指示,将塑料、灯泡、农机具、黑白铁、制鞋、化工6家厂划归市专业公司;留下的6家工厂经过调整,建成江北阀门五金厂、宁动家属加工厂、江北化工肥料厂、江北麻线厂、江北棉纺厂、江北粉丝厂、江北矿粉厂、江北印刷厂、文艺纸盒加工厂、江北水泥纸袋厂10家工厂,职工740人,是年工业产值357.17万元。1966年和1978年,又两次将新发展的区属企业划隶市属。1978年后,区属企业再度发展。1986年5月,江北区单独设立工业局,负责对城区企业的直接管理。是年,城区有23家企业,年产值1.5亿元。1994年,区工业局所属的28家企业先后划给宁波钢化玻璃厂。1995年5月,钢化玻璃厂组建为江花集团。2000年3月起,江花集团先后对所属企业实施转制。2001年7月,企业转制任务完成,江花集团注销。
  部门属集体企业 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立足于农,以副养农”的指导方针,农林水利部门利用平时空置的电力设施开始兴办所属企业。1966年11月建成宁波市换向器厂。1967年兴建宁波市慈江机电修造一厂,生产汽车、拖拉机配件及五金冲件等。1975年建成宁波市螺帽厂。1977年建成宁波市水利机械厂,生产喷射高压清洗机、电动千斤顶等。1978年建成宁波市新华包装用品厂,生产经营各类纸箱等包装用品。
  1984年江北区成立后,计经委、农水局、民政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先后办起一批集体企业。区属各街道亦办起一批集体企业。1990年共有部门所属集体工业企业83家,职工3151人,其中计经委3家、农水局14家、民政局10家、教育局52家(含校办)、劳动局4家,年产值348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1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部门所属集体工业企业多数实行转制。
  乡镇集体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 1958年“大跃进”期间,慈城相继建起胶丸厂、机械农具修造厂、草制品厂、综合厂、造船厂、乳品厂、印刷厂、纤维厂、服装厂、金丝草帽编织厂等11家工厂,职工663人。主要生产加工空心胶丸、坑边纸、麻绳、炼乳、油布伞、小农具、金丝草帽等。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分企业关闭、合并。1962年,企业仅剩7家,职工减至563人。同年,裘市公社建胶丸厂,1964年改建为裘市农机厂。1967年,费市公社在聚福桥下铁匠店的基础上建起农机厂,次年建成费市石棉厂。石棉厂的兴办带动了周边地区,费市公社各大队先后建起石棉加工厂,为其加工石棉线。当地石棉加工业一时为之兴盛。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各公社、大队普遍建立农机修配及五金胶木厂,生产小五金和塑料胶木制品,社队工业由此兴起。其间,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大中型企业与农村社队实行厂社挂钩,帮助社队兴办企业,使社队企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突破“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局限,扩大工业门类,增加产品种类,并开始涉足全国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的地位逐步确立。1985年,全区乡镇(村)办企业发展到473家,从业人数32507人,其中乡镇办191家、17691人,村办282家、14816人。年末乡镇工业总产值21284.75万元,产销超百万元企业有55家。
  1985年,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几项规定》。提出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全面推行“一包五改”②;实行外引内联;重视智力投资,加快人才开发;放宽税收、信贷等政策,扩大企业留成;抓好企业整顿、挖潜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鼓励农民联办企业和家庭工业;改革区工业管理体制等措施。以后几年,区委、区政府又制订下发若干类似政策意见,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1990年,全区有乡镇、村办企业519家,从业人数28869人,固定资产原值14459万元,总产值40131万元,利润3459万元,实缴税金3043万元。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9家,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4家。慈城镇乡镇企业产值达到10843万元。
  1993年起,乡镇企业进一步深化以理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同年7月,区政府出台《宁波市江北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对上规模的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引导其组建企业集团和股份有限公司;对中等规模、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鼓励职工参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对小、微、亏企业实行租赁、拍卖、兼并等形式,重组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个人出资、挂集体牌子的企业,进行“摘帽”还其本来面目。至1994年底,全区有287家乡镇企业转换了经营机制;到1999年底,全区有690家,乡镇集体企业完成转制。至此,转制工作基本结束。
  私营企业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区内私营、个体工业较为活跃,1949年,城区仅机器制造企业就有22家,从业人数162人。
  解放初,各乡镇均设有碾米厂,另有一批从事五金、竹、木、服装加工的个体手工业者。1953年,城区私营工业企业有26户,从业人员92人,规模最大的企业从业人员20余人,最小的只有1人,一般为五六人左右。1953年底至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多数私营企业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大部分个体手工业户则组织生产合作社(组)。此后,个体工业只有零星存在。在“文化大革命”中,个体工业一度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几乎不复存在。1978年后取消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限制,个私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87年,全区有个体及联户工业企业281户,从业人员2153人,其中城镇1户、7人,农村280户、2146人。工业总产值110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8%。北郊、裘市等乡的个体联户企业总产值已占到本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0%以上,部分个体联户企业开始朝着合作经济方向发展。1987年和1988年,国务院先后颁布《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修改后的宪法,从法律层面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江北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江北的个体和私营企业户的情况进行年度登记管理。是年,私营企业共254家,投资(从业)人员478人,雇用工人2917人,注册资本867万元。1994年以后,区内企业实施经营机制转换,一些名挂集体,实为私营的假集体企业进行“摘帽”还其私营企业性质。同时,在企业转制中,部分集体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成为区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私营企业820家,投资者人数1179人,雇工人数8366人;注册资本金27854万元,总产值50728万元。2008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314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9215人,工业总产值753111万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5.58%、40.31%、21.71%。
  外资企业
  1988年8月,宁波工艺手套厂与香港祥丰企业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宁波祥丰工艺手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1.6万元,港商投资3万美元,当年9月投产,成为江北区第一家甬港合作企业。同年11月,宁波市第二羊毛衫厂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宁波分公司、中国拉丁美洲进出口巴西有限公司合营开设宁波甬美毛针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万美元,外方投资25%,计30万美元,合营期15年,当年12月投产,成为江北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同年,批准与香港地区合资、合作的还有宁波兴基橡塑有限公司、宁波东兴羽绒有限公司。随着宁波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区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为引进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提供了条件,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客商在江北辖区内投资,创办企业逐年增多。1990—1994年的5年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区内合资、独资项目有61个,总投资额2828万美元,注册资本240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24万美元;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荷兰、马来西亚、巴拉圭、阿联酋、尼日利亚、利比亚11个国家在区内合资、独资项目有28个,总投资额1367万美元,注册资本106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01万美元。
  进入21世纪,外商在江北投资的总体、单体规模进一步扩大。2000—2008年,全区累计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现存大项目22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境外客商投资的独资、合资工业企业148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5790人,总产值744659万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9%、35.58%、21.47%。
  第二节 行业结构
  江北地区的工业起步较早。清同治三年(1864)慈城建立冯恒大酱园,生产酱制品。光绪十三年(1887)费市严家人严信厚创办通久源轧花厂,,此为全国最早的机器轧花厂。光绪十五年,严信厚租赁慈,城小东门俞家的仓屋创办慈溪火柴厂。光绪二十三年(1897)林昌乾在江北同兴街开办广兴铁厂。光绪二十六年(1900),徐荣贵在江北马栏河桥(今车站路)设,顺记机器厂。同年,甬籍商人在洋船弄(今扬善路)开办钧和印刷公司,承印商标、书报、簿记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北天主教堂在正大路开办正大自来火厂,生产火柴、蜡烛、肥皂等。民国8年(1919)大成袜厂在,慈溪成立。民国9年(1920)在桃花渡建宁波印书局。次年,车站路宁波印刷所开业。,民国16年(1927)在江北岸火车站(今江北公园址)建宁波印刷公司承印报刊书籍。民国19年(1930)在慈城建慈城碾米厂,次年在庄桥建庄桥米厂。1949年宁波解放时,城区已有五金机械制造企业22家,从业人员162人,初步形成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印刷等行业。
  解放后,宁波市将工业布局在江北,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公私合营形式改造一批私营工业,同时在江北陆续兴办市属企业。1958年“大跃进”中,城区和慈城镇兴办了66家企业,行业门类增多,逐步建立机械、纺织、化工、印刷、建材、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食品等行业。20世纪70年代,塑料制品业兴起,棉纺织生产开始现代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工业生产的行业种类不断增多。至1990年,已形成以金属压延、金属制品、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塑料制品、食品饮料、化学、印刷为主的21个行业。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一批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迅速,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6年,江北区在“九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的新目标,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促进了全区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2008年,全区565家规模以上工业分成27个行业,其中纺织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11个行业的总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仅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总产值达到14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6.26%,成为区内支柱行业。
  
  第三节 产品结构
  1965年,江北城区工业主要有阀门、螺丝、油封等五金类,皂素、糖精、矽藻土等化工类,薯粉丝、薯粉皮等食品类,麻袋、棕绳、白细布、土毛巾、劳动手套、土帐布等纺织类产品。到1975年,江北城区工业产品有所丰富,有方向机、3米龙门刨床、农用雨衣、皮鞋、人造革鞋、玻璃钢制品、玻璃纤维纱及布、绝缘胶布、小电子、电子管、电烙铁等。
  20世纪80年代,江北地区主要工业产品有纺织、轻工、食品、橡塑、日用五金、建材等类。1984年,江北区生产棉纱176吨,棉布150万米,腈纶衫裤及背心2.47万件,兔羊毛衫及背心15.61万件,棉毯32万条,服装加工近40万件,缝纫机1356台,食品烘箱192台,塑料制品393吨,橡胶杂件40万件;加工黄、白酒1040吨,加工粮食及糕点123万千克,植物油355吨,轧制钢铁线材495吨。
  1985年,江北区国家统计目录内工业产品25只,其中有工业缝纫机、医疗器械、改装汽车、电视机、电子元器件、水表等机电产品;目录以外主要产品5只,为印染布、服装、棉针织品、毛针织品、棉毯。1987年增加眼镜架、印染助剂、保温桶、金属表带、制冷自控阀、互感器、焊锡丝、电热塞、电器开关、换向器、铜排管、医用乳胶手套等产品。1988年开始,出现印刷、日用化工、铜材、紧固件、塑料玩具、汽车配件、日用不锈钢等产品。1989年有锁具,1991年有排油烟机等产品的生产。1994年又有轴承、注塑机(后称塑料加工设备)、自动化仪表等产品出现。1995年始,再制蛋、加工水产品、羽绒制品、水泥及水泥预制件、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成品钢、电解铜(后包括在十种有色金属内统计)、粉末冶金制品等产品开始统计。1996年又出现纸制品(主要是瓦楞纸箱)、电容器、灯具、电声器材等工业产品。1997年开始生产钢化玻璃。1998年,床垫、阀门、高低压开关等产品开始批量生产。1999年,黏合剂、变压器、自动化仪表,2000年数控机床,2001年减速机、制冷空调,2002年家用空调、手工工具、电动工具,2003年铝材等主要工业产品相继投产。2004年,工业实施属地管理。2005年始,本区有内燃机、乳制品、商品混凝土、环保设备等工业产品统计。
  因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市场竞争趋于激烈,或因资源、环境保护需要,本区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减少或逐渐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后期,保温桶、金属表带、棉毯、医用手套、自控制冷阀等;90年代前期,土瓦、石灰、洗涤剂、化妆品、眼镜架、中小农具、食用植物油等;90年代后期,纱、布、印染布、棉毛衫、皮鞋、羽毛(绒)、本册、毛线、针织手套、印染助剂、水泥及预制件、玻璃制品、日用搪瓷、日用精铝、工业缝纫机、耕作机械、换向器、方向机、排油烟机等;21世纪初开始,饮料酒、再制蛋、印刷品、塑料玩具、耐火材料、黏合剂、改制钢、水表、电子元器件、互感器、电器开关、紧固件等产品相继退出统计(因不再生产或数量减少、地位下降,江北区统计年鉴已无这些产品的统计)。①1984—2008年,江北区还生产过配混合饲料、丝织品、针织坯布、石墨制品、建筑涂料、橡胶管、金属包装物品、金属切削工具、元钉、高压氧舱、铜排、钛合金等产品,但多数存续时间较短或时断时续。
  第四节 劳动力结构
  1960年,区属14家工厂,职工总数1539人。按行业分,机械工业313人,占20.34%;化工工业551人,占35.80%;其他工业(棉麻纺织、被服鞋帽、灯泡、电池、木器、竹器、煤球、金丝草帽等)675人,占43.86%。慈城镇7家镇办工厂,共有职工563人。总人数中,五金90人,占15.980;胶丸169人,占30.03%;草制品62人,占11.01%;综合116人,占20.6%;造船85人,占15.10%;乳品25人,占4.44%;印刷16人,占2.84%。
  1985年,全区乡以上工业企业226家,职工20264人。其中,城区及区属部门企业39家,职工310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5.33%;乡镇企业187家,职工17158人,占84.67%。劳动力相对集中在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几大行业。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5家,涉及27个工业行业,使用劳动力72475人。劳动力相对集中的行业有6个:通用设备制造业用工8584人,占11.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192人,占9.92%;纺织业6096人,占8.41%;金属制品业5476人,占7.5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5092人,占7.0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068人,占6.99%。企业除使用本地城乡劳动力外,还大量使用外地劳动力。
  1985—2008年的23年间,劳动力所占比例上升的有13个行业,其中5个行业比较显著。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0.78%上升到6.99%;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从13.61%上升到17.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1.48%上升到7.03%;家具制造业,从1.21%上升到3.4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从3.27%上升到6.41%。所占比例下降的有14个行业,其中7个行业比较显著。非金属矿选采业,从占4.11%下降到0.160;纺织业,从12.47%下降到8.4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从2.68%下降到0.8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从2.47%下降到1.1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从1.04%下降到0.10%;医药制造业,从1.47%下降到0.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10.83%下降到3.67%。
  第五节 地区结构
  解放初期,境内工业相对薄弱,除市属的工业企业外,其他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慈城镇,且以手工业为主,规模较小。1962年,境域内有手工业合作社(组)56个,主要集中在竹、木、铁、圆木、造船、棉棕等为农业服务的生产资料行业。是年,27个行业中,共有个体手工业131户、134人,其中慈城镇103户、103人。
  1965年,郊区人民公社(镇)有工业、手工业单位129个,从业4359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建区后,江北区工业呈稳定增长态势。1987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877家,实现产值31541万元。是年,全区12个乡镇中,慈城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957万元,居全区第一位。其他乡镇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庄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272万元,湾头、北郊、费市、洪塘、裘市、半浦、乍山乡工业总产值均突破千万元。1990年,全区工业企业11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969万元,其中慈城镇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次年,庄桥镇工业总产值也突破1亿元。
  1992年扩镇并乡,江北区农村11个乡镇合并成甬江镇、庄桥镇、洪塘镇、慈城镇和乍浦乡,全区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这5个乡镇。2001年,乍浦乡并入慈城镇。是年,慈城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0.35亿元,甬江镇14.75亿元,庄桥镇7.79亿元,洪塘镇8.07亿元。2004年9月,江北工业区、江北工业科技园区、江北投资创业园区合并,更名为江北投资创业中心,总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以后,投资创业中心逐步成为江北工业企业的集聚区。

附注

①江北区委〔1985〕1号。 ②一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五改:改厂长负责制为选聘制;改职工固定工资制为计件工资、浮动工资制;改职工调配制为招考合同制;改封闭、半封闭式经营为开放式经营;改企业变相官办为真正民办。 ①1984年前,本节只概略记述江北城区工业产品情况。1984年开始根据江北区《统计年鉴》撰写,因2004年之前,市属工业不包括在内。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过于细分,没有列入表中,1986年、2008年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