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9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9
页码: 527-535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49年~2002年宁波市江北区畜牧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牧经济 江北区

内容

江北地区畜牧业,长期以户养并以自给为主。1949年,畜牧业总产值93万元(按1983年的市郊所属范围计算),占农业总产值的6.26%。1957年达19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22%。“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畜牧业几经波折,直至20世纪80年代,江北区畜牧业才进入快速发展期。1989年,畜牧业产值达到41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8%。90年代以后,畜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内部结构得到调整,养禽业发展尤其迅速。2002年,全区共有各类畜禽专业场(户)916个(专业户标准:肉猪饲养20头以上,奶牛1头以上,肉鸡、肉鸭饲养量1000羽以上,蛋鸭存栏500羽以上,长毛兔100只以上,蜂10箱以上,鹅20羽以上);畜牧业产值157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94%。进入21世纪,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转迁,养殖数量逐渐减少。2008年,畜牧业产值18533万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68%。
  第一节 家畜
  猪 1949年末,郊区生猪存栏6877头,年饲养量13000头。1956年,政府对生猪实行派养派购政策。1957年,郊区生猪饲养量30800头,存栏16300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1962年生猪饲养量仅为16400头,年末存栏8700头。20世纪70年代初,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养猪;1971年郊区生猪饲养量达120180头,年末存栏67590头。1983年,郊区生猪饲养量80991头,与1949年相比平均年递增5.84%。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猪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1年,,全区有规模化猪场(户)415个,年出栏9.2万头,占总出栏数的80%。2002年,全区生猪饲养
  量17.87万头,为历史最多年份,年末存栏6.67万头、年内出栏11.2万头。2003年,有千头以上猪场17个,其中万头猪场3个。是年,规模化猪场(户)出栏10.69万头,占总出栏数的95.62%。2008年,全区生猪饲养量10.4万头,年出栏6.5万头,年末存栏3.9万头。饲养的母猪品种主要有荣昌猪和梅山猪,少量的枫泾猪、宁乡猪、两头乌及外来的约克、苏白等。后来转向饲养瘦肉型猪,母猪品种逐步向“内二元”母本(长梅、大梅、长金、杜金)和“外二元”母本(大长、长大)过渡。江北区猪品种改良工作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8个一类型市、县(市、区)之一,并提前和超额完成省提出的猪品种改良计划。
  牛耕牛历来是农村主要畜力,禁宰杀。农业合作化前,耕牛由农户散养;农业合作化以后,耕牛归集体所有,落实到户饲养,由集体给社员工分。境内云湖、妙山等地部分农户有饲养和繁殖耕牛习惯,但数量不多。耕牛品种水牛多而黄牛少。1949年,郊区有耕牛5806头。1951年增加到6374头。因农业机械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耕牛饲养量逐年减少。1972年为3744头,1983年为2357头,1998年降至1140头,2005年仅156头。至2008年,全区尚有耕牛158头。
  奶牛在江北地区养殖较早,民国20年(1931),李成祥等牧商合资引进少量荷兰杂交奶牛,在江北浮石亭开办生生牛奶房,至抗日战争期间宁波沦陷后关闭。新中国成立后,市郊有三益、成大、兆和、可可、康乐、光明等28家奶牛房。公私合营后,建立湾头、江北、庄桥等奶牛场,1959年底奶牛达到498头。此后发展缓慢,至1978年,郊区有奶牛156头。改革开放后,郊区出现“奶牛热”,形成湾头、慈城两处奶牛基地。1994年,宁波市牛奶有限公司落户江北区洪塘镇,建立生产加工车间。公司集养殖、加工、营销于一体,为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有自办的大型奶牛场,另在慈溪、余姚、奉化、镇海等处有奶源基地45家,是迄今省内最大的保鲜牛奶加工基地。
  羊 江北地区历史上以饲养山羊为主,数量不多。1949年,羊存栏903头;存栏最多为1979年2174头。养羊以境内西部云湖、慈东、乍山、妙山为多,多用于逢年过节宰杀自食。20世纪60年代推广饲养湖羊,至1986年绝迹。另有乳山羊、黄羊引进,但均未成功。
  兔 1949年,郊区兔存栏702头,此后无甚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联邦德国长毛兔,发展迅猛。1985年,兔饲养量达到35441头,为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后,全区兴起养獭兔热。位于洪塘的繁华兔业有限公司,是市定点的种兔场,兔存栏8000余头,年出栏3万头,年出售种兔近千头。
  第二节 家禽
  江北地区养禽历史悠久,解放前作为农村家庭副业,规模不大,以养鸡为主,有梅林鸡、芝麻鸡、芦花鸡等本地品种。水网地带农户也饲养鸭子,品种为蛋用麻鸭。一般饲养数量较少,也有个别农户养群鸭,且多数为放养。养鹅者甚少,主要品种是浙东白鹅,有经验的农户专门饲养种鹅,孵雏出售。
  1949年末,郊区家禽存栏14.22万羽。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引入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康贝尔鸭等肉鸭新品种。70年代,养鸡生产发展迅速,主养品种为从外地引进的白洛克鸡。1978年,家禽年末存栏23.98万羽。1983年,养禽专业户大量涌现,郊区有蛋鸭专业户125户,饲养蛋鸭50520只,投售给国家鲜蛋16万千克;饲养肉鸡专业户25户,投售肉禽15万羽;种鹅专业户10户,饲养种鹅400羽,年提供种蛋8000枚。全郊区家禽年饲养量44.97万羽。1984年,江北区形成以庄桥、费市及北郊的近郊蛋鸭基地,并以专业户饲养为主。饲养百只以上的蛋鸭户220户,饲养量15.57万羽,平均每户759羽,其中饲养千只以上的59户,最多饲养蛋鸭2200只,年产蛋3万多千克。同时,肉鸡、蛋鸡的新品种也不断引入,主要有伊莎蛋鸡、美国AA、红宝、海佩科肉鸡等。1989年,全区鸡饲养量达到36.9万羽。2001年共有养禽专业户458户,其中肉鸡42户,出栏肉鸡16.6万羽;肉鸭83户,出栏79.9万羽;蛋鸭198户,存棚60.4万羽;肉鹅115户,出栏17.7万羽;蛋鸡20户,存栏8.4万羽。庄桥孔家村林福章为全区最大的蛋鸭户,蛋鸭存棚19980羽。区内还出现一村一品的养殖专业村,有庄桥镇姚家的蛋鸭村、马径的蛋鸡村、灵山的肉鸭村、胡家的白鹅村、乍浦乡三勤的番鸭村。
  2001—2003年,江北区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种草养鹅”项目,引进墨西哥玉米、苦卖菜、杂交苏丹草、杂交狼尾草等牧草品种。2003年,全区冬播种草面积5000多亩,出栏肉鹅35.6万羽。项目实施期间,年平均饲养量44.23万羽,出栏肉鹅34.41万羽;65~70日龄肉鹅平均体重4.14千克;每羽种鹅提供健康雏鹅22.08羽,项目获得成功。
  解放后,供销社率先办起慈城孵坊。1980年以后,家禽业发展迅速,先后办起种禽场和孵坊。全区以孵鸭为主的有慈城东门孵坊、庄桥镇胡家孵坊、东邵孵坊、洪塘的富红孵坊;以孵鸡为主的有慈城食品公司孵坊、江北种鸡场梅林孵坊。江北种鸡场和富红孵坊是市定点的种鸡场和绍兴鸭种鸭场,生产规模较大。但本区苗禽生产不能自给,每年需从外地大量购入,唯白鹅孵化一直采用本地孵化。
  第三节 特种动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区兴起特种动物养殖,大多由专业养殖场(户)集中饲养,有供食用、玩赏或药用,也有提供毛皮做工业原料。引进试养的品种较多,有犬、猫、海狸鼠、鹌鹑、王鸽、七彩山鸡、珍珠鸡、彩鸽(即凤尾鸽)、蛇、鸵鸟、蚂蚁、地鳖虫等。
  犬 农村普遍养犬,历来作为看家护院和玩赏之用。改革开放后,农村兴办养犬场,饲养肉犬、护卫犬和玩赏犬。原来饲养的主要是地方土种草狗,以后引进联邦德国狼犬、巴哥犬、狮子犬、博美犬、斑点犬、腊肠犬、圣伯纳犬等品种。至2008年,全区有专业宠物(用品)商店3家、宠物医院(诊所)3家,经登记防疫注册的犬2560头,其中城区117头。
  蜂 解放前,民间有个别农户饲养蜂,蜂群数量少,品种以中华蜂为主。1949年,市郊有蜂186群。解放后,较长时期发展缓慢。1980年以后出现一批养蜂专业户,养蜂业迅速发展。饲养品种多为产蜜高的意大利蜂。蜂农一般都外出转地放养。南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北到山东、河南、内蒙古和东北3省。1983年,郊区有蜜蜂1734箱,产蜂蜜69.35吨、蜂王浆1150千克。1987年,全区养蜂2094箱,产蜜87吨,为历年最高年份。此后养蜂数量逐年减少。至2008年,全区仅有蜜蜂280箱。
  鹤鹑 1990年,洋市乡孙家村王智平饲养蛋鹌鹑,后逐步扩大规模,今饲养量达15万羽,规模为宁波市最大。2003年,全区鹌鹑存栏76000只,出栏58000只,产蛋10395千克。2008年,全区鹤鹑年末存栏20万羽,产蛋3.6万千克,全年出栏16万羽。
  王鸽 1991年,费市灵山牧场引进饲养250对美国王鸽。2001年,洪塘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大型鸽场,饲养美国王鸽。后因修建公路,鸽场被拆迁而关闭。2008年,庄桥街道灵山村邵勇饲养王鸽5000余羽,年出栏24000羽。也有农户零星散养王鸽,但数量不多。
  其他特种动物 1999年,庄桥镇灵山村有专业户从外地引进海狸鼠400多只开始饲养。随后有慈城、庄桥两个专业户引进海狸鼠近500只。2003年“非典”爆发后均告停养。是年,市牧场(洪塘)引进饲养彩鸽(又叫凤尾鸽)200多羽。2004年因牧场拆迁而淘汰。此外,江北区有公司或农户先后饲养过七彩山鸡、珍珠鸡、波斯猫、鸵鸟等特种动物。至2008年,皆因产品销路不畅及经济效益低等多种原因而关闭。
  第四节 疫病防治
  兽医与防疫队伍
  解放前,江北地区无专门兽医机构,只有为数不多的民间兽医,走户串村,就地行医。1962年开始,以人民公社为单位,先后建立集体畜牧兽医站,在每个生产大队配备防疫员,形成一支兽医队伍。1984年,江北区畜牧兽医站成立,有23人获得《兽医员合格证书》,占总站员工数的85%。1989年后有34人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另有3人为兽医卫生监督员、14人为兽医卫生检疫员,负责全区范围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2002年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区、乡镇兽医人员和规模牧场的兽医中有14人取得动物检疫员职业资格证书、42人取得动物防治员职业资格证书。但至2008年,乡镇街道兽医防治队伍基本上“线断网破”。
  兽药与兽医设备
  1967年,费市公社办起兽药厂。1982年经省农业厅验收合格,列为全省22个定点兽药生产企业之一,更名为宁波市兽药厂。工厂设有水针剂、粉针剂、片剂和添加剂4个车间,生产23个兽药品种,除满足本地外,销往上海、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慈城镇有宁波市免疫试剂厂和“费斯特”公司,分别生产酶标试剂和水产用兽药。洪塘镇有市牧场的酵母厂和添加剂厂,分别生产酵母蛋白和防霉剂。甬江镇爱华农牧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爱华牌饲料添加剂。
  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冰箱保存疫苗。7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区、镇、乡、牧场疫苗冷藏体系,兽医防疫人员配有保温箱,保证了疫苗质量。1983年,郊区农业局畜牧兽医站在西草马路建立化验室,有无菌室一间,设备有显微镜、恒温箱、干燥箱、高温消毒器、72分光度计、分析天平、蒸馏器等,但未进行正常性的化验工作。2005年,区站在压赛李家新建实验室,增添更新设备,配备专人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等检测工作。
  畜禽主要流行疫病
  江北区历史上先后发生过的主要畜禽疫病共61种,其中猪病20种、牛病7种、禽病14种、兔病2种、蜂病3种、犬病4种,畜禽主要寄生虫病11种。猪病:猪瘟、气喘病、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水肿病、红皮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病、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高热病、痢疾、猪细小病毒病。牛病:炭疽、恶性卡他热、流感(牛流行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角膜炎、破伤风。禽病: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白痢、鸡伤寒、大肠杆菌病、禽出败、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兔病:兔瘟、兔魏氏梭菌病。蜂病:蜂幼虫腐臭病、蜂孢子虫病、蜂螨。犬病:狂犬病、犬瘟、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畜禽寄生虫病:猪蛔虫病、猪姜片虫病、猪肺丝虫病、猪弓形体病、牛血吸虫病,牛焦虫病、鸡球虫病,鸡蛔虫病、鸡绦虫病、兔球虫病、猪细颈束尾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菜牛进入区境,在外来菜牛中检测出江北区从未发现过或已消灭了的3种寄生虫:肉孢子虫病、牛皮蝇蛆、牛血吸虫病。1987年,疫病普查,发现牛副结核阳性牛21头、可疑牛2头,牛白血病阳性牛7头,但都未发现任何临床症状。
  主要疫病防治
  江北区畜禽疫病中,流行严重、对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和人畜共患病的主要有猪瘟、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鸡新城疫、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兔瘟、乙型脑炎、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病、狂犬病、血吸虫等。党和政府重视动物疫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畜禽主要疫病的全面免疫注射和疫情监测,制订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对疫点采取“早、快、严、小”的扑疫措施,控制畜禽主要疫病的流行。
  猪疫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1954年开始对猪进行猪瘟结晶紫疫苗免疫注射。20世纪60年代改用猪瘟免化疫苗。70年代应用,猪瘟免化冻干苗,注射率及免疫效果不断提高,至80年代达到95%以上。90年代后,除零星发病外,猪瘟基本得到控制。猪霉形体病:又称猪气喘病。1960年,宁波市良种场出售感染本病的仔猪,导致本病大范围扩散。后随饲养管理条件改善、药物添加剂的应用以及使用疫苗预防等措施,猪群虽有感染霉形体,但很少发病。猪乙型脑炎:1983年首次发生本病。1986年开始,于每年5月份前对新母猪进行猪乙型脑炎疫苗预防注射,使本病逐年减少,并得到控制。牛疫病 牛结核病:随着黑白花奶牛的引进而传人并逐渐流行;1965年经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防疫措施,建立健康群、淘汰病牛,消灭了结核病。2002年,对全区奶牛实行全面强制检疫,检出的病牛实行扑杀无害化处理,至2008年达到基本消灭牛结核病目标。布氏杆菌病:1965年检出牛布病。1968年采取检疫、隔离、淘汰和消毒等净化措施。1985年对病牛作扑杀处理。1987年后未发现牛布氏杆菌病。2005—2007年对上述“两病”实施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建立奶牛标识和管理系统,改进“两病”检测方法,建立奶牛检测和监管体系,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措施。至2008年,“两病”得到控制和净化。
  鸡新城疫 俗称鸡瘟,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疫苗进行预防。1987年开始进行新城疫抗体检测,建立新城疫免疫程序,常年免疫密度达90%以上,控制了鸡新城疫的流行。
  鸭疫病 鸭瘟:俗称“大头瘟”,1962年首次发生鸭瘟,20世纪70年代开展鸭瘟疫苗预防注射,得到控制。但因防疫密度低,本病仍时有发生。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发生本病,1990年推广应用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以及用免疫蛋黄或高免血清预防治疗,本病得到控制。
  兔瘟 1984年首次发现兔瘟。1985年开始用疫苗预防,但免疫密度很低,后随着兔瘟免疫密度提高,全区逐渐控制了兔瘟流行。
  狂犬病 又名恐水病,1989年6月首次在妙山乡发现两条狂犬,至12月已有6个乡镇的16条狗发生狂犬病。后对疫区内犬只实行扑杀措施,对其他乡镇并经过批准的犬实行紧急免疫,很快控制疫情。2006年,境内有2人、2007年有1人,因狂犬病致死。
  专记:宁波市畜牧场
  宁波市畜牧场,始名洪塘畜牧场,1977年建立,1978年更名为宁波市畜牧场,简称市牧场,位于洪塘公社内,土地总面积560亩;安置知青300余人,1980年离场返城。1984年,市牧场归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管,1990年申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50万元,集体性质,独立核算,从业人员210人,主营种植、养殖业,兼营工副业、农业开发。
  市牧场的粮、油种植面积400亩左右,全面实行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所产粮、油除自用外,每年交售国家定购粮10万余千克、油菜籽4000余千克。同时还种植瓜、果等经济作物。畜牧生产,建场初期以饲养肉猪为主,1988年后饲养杂交瘦肉型供港猪,年产400多头;20世纪90年代初,建两百头级种猪场,存栏公母猪140余头,年产仔猪2500余头。同时还发展家禽生产,饲养蛋鸭、家鸡等2300余羽。其间曾饲养奶牛,年产鲜奶140吨。工副业生产,建场初期兴办过酒厂、建筑队、预制件厂和针织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停办或转产。至1995年,尚有宁波市新华包装用品厂、宁波市江北新艺家具厂、宁波市江北新振电器厂与宁波市江北饲料酵母厂,共计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0万元,从业人员194人,年产值387万元、利润23万元。此后,市牧场逐步实施改革。至2001年底基本结束。这4家企业和种猪场实施集体存量资产转让、重组;农业生产实施土地租赁承包。
  2002年,市牧场区域纳入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规划范围,并由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确认市牧场土地为国家所有制性质,市牧场634.67亩土地使用权先后被收回。2005年12月,宁波市畜牧场撤销,存量资产转由区农水局资产管理中心接管。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