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8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7
页码: 501-517
摘要: 本章记述了自民国时期至2006年宁波市江北区种植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农业经济 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
  传统耕作制度
  慈城八字桥、慈湖和傅家山遗址发掘表明,江北地区早在7000年前已经栽培水稻。清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表明至清初已有双季连作稻。又据光绪《鄞县志》载:“鄞地稻收早熟,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稀行密莳,先莳早苗,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详细记录了间作稻的栽培方法。民国25年(1936),浙江实业厅确定宁波为双季稻推广区。但直至解放初,江北地区西北部仍以单季中籼稻(俗称湖白或淮白)为主,实行一年一熟制;东南部,则为间作稻区。
  双季连作制度
  1954年,妙山农场试种双季连作稻14亩,亩产459千克,比间作双季稻增产41.4%,比单季晚稻增产1倍以上;慈溪县城关区试种双季连作稻25亩,亩产371千克,比间作稻增长35.7%,比单晚与中籼分别增长4.6%和81.4%。1956年起,江北区现境内基本不再种植中稻。1965年后,江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稻农垦58两大矮秆良种,双季连作稻面积逐年扩大。1966年,江北地区13.76万亩早稻亩产297千克,15.74万亩晚稻亩产192千克,全年粮田亩产459千克,提前一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江南地区水稻亩产400千克的目标。至1966年,江北地区水稻双季间作稻全部改为双季连作稻。
  一年三熟制度
  本地的早、晚稻加冬麦或油菜的一年三熟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加快了发展,
  成熟于80年代。1973年,三熟制面积扩大到4.57万亩,全年粮食亩产496千克,总产74410吨。1984年,三熟制面积3.58万亩,粮食亩产767千克,总产108904吨。198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麦退出定购品种,三熟制面积逐年减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至21世纪初,大麦基本退出种植业领域,以粮食生产为主、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被“都市农业”等其他农业形态所取代。
  为培植地力,本地区有冬种绿肥的习惯。三熟制推广后,除“油—稻—稻”、“麦—稻—稻”外,还有一种形式即“肥—稻—稻”。
  解放初,绿肥品种有苜蓿(又称黄花草子)。1953年,妙山农场试种紫云英(又称红花草子)成功。1956年开始全部改种产量高的紫云英。1964年为最高年份,达139918亩,占水田面积的89%。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化肥进一步扩大施用,稻草还田技术推广,绿肥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至2008年,绿肥播种面积只有3511亩。
  第二节 粮食作物
  水稻
  历史上,本地区的水稻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按熟期,有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结构,有籼稻、粳稻、糯稻。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水稻品种有早黄、晚青、矮白、大白(以上为五月种,八九月熟①);有细白、大赤、占城、金城、赤籼、乌籼(以上三四月种,七月收);有九里香、赤转稻、冷水红、细秆、太仓红、霜下白、雁来乌、湖州晚、黄岩、湖州白、宜兴晚、早珠、等西风、早白、黄占、白占、缩颈早、戤八石、金裹银、早黄齐、救公饥、上虞白、九月糯、黄糯、矮黄糯、黄香糯、黄扁糯、白糯、红糯、赤糯、丁香糯、鼠牙糯、虎皮糯、麻糯、杭州糯、青秆糯、雉鸡糯、乌籼糯、朱口糯、铁糯、铁秆糯、桂花糯、火烧糯等(以上大概为中晚稻)。
  早稻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早稻品种主要有火稻、余姚尖、罗江尖、黑壳火稻(铁秆青)等。1953年开始引进外地的早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莲塘早、“503”、有芒早粳;迟熟品种主要有南特号、南特16号、陆财号等。6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熟品种有矮南早1号;中熟品种有团粒早、矮钱农3号等;迟熟品种有矮脚南特号,是第一个矮秆品种并作为当家种,另有文选1号、先锋1号等。7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二九青、圭陆矮3号、圭陆矮8号、原丰早、早籼141;迟熟品种主要是广陆矮4号,并替代矮脚南特号,成为早稻当家品种,另有青秆黄等。
  80年代中期开始,早稻品种以中熟为主。1983年,中熟的早籼141栽培面积2940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23.6%。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早稻品种主要有中熟的庆莲16、二九丰、嘉籼758、嘉育293、育143,皆为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1985年,庆莲16栽培面积占早稻总面积的49.3%,超过历年的当家品种广陆矮4号10余个百分点;1988年二九丰占50%,1991年嘉籼758占51%,1996年嘉育293占97.6%,2008年嘉育143占早稻总面积的97%以上。
  江北区种植的早稻除有芒早粳等少数品种外,其余皆为籼型水稻。
  中晚稻 单季中晚稻和间作双季稻的晚稻以传统农家品种为主。中汛稻品种为中籼湖白(又称淮白),产量不高、不稳。1952年后扩大间作稻种植面积,1954年开始试种连作晚稻,且面积迅速扩大,中汛稻栽培面积因之逐年减少,至1956年已经基本不再种植。间作晚稻统称为晚青,品种有细秆晚青、粗秆晚青、红米晚青、矮千斤、三夜齐等,皆为籼型水稻;有时,粳稻、糯稻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称生晚、生糯,如长脚生糯、矮脚生糯、红须糯等。中晚稻的农家品种还有包六袋等。从1953年开始引进中晚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晚籼品种有四两种等;引进的晚粳品种有老来青、红须粳、“10509、猪毛簇、乌子晚、老来红、荔枝红等,以老来青、“10509、红须粳等为主栽;60年代引进的中籼品种有爱武、广选等;中粳品种有桂花黄、川大粳、船工稻、台育39;晚粳品种有新太湖青、农垦58、芝选2号、芝选3号、农虎6号、农红73,其中以农垦58、芝选2号、农虎6号等为主栽;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晚粳品种有秀水48(1980年)、秀水11(1985年)、宁67(1991年)、甬粳18(2002年)、宁81(2007年),并相继成为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的当家品种。
  20世纪60—80年代,还相继引进中晚糯品种,主要有西洋糯、虹糯、京引88、京引15、双糯4号、桂糯80、祥湖24、祥湖84等,京引15、双糯4号、祥湖24、祥湖84等相继成为糯稻的主栽品种。
  杂交水稻 1976年,市郊开始试种示范杂交水稻17.1亩,亩产297千克(当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172千克)。1979年,杂交稻面积超过3万亩,当家品种为汕优6号,亩产311千克(是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274千克)。但因本地气候原因,至1989年,江北区杂交水稻减少至84亩,以后不再统计。1998年起,江北区引种粳型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有甬优1号、甬优2号、甬优3号和秀优5号。
  大小麦
  大小麦在境域的栽培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宋代,至明代,麦子已经成为缴纳税收的品种之一。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嘉靖间,“花屿湖官田(今慈城镇湖心村)每亩课麦一勺三秒、米三斗五升”。
  江北地区种植的麦类主要为大麦(含米麦),其次为小麦。解放前,本地大麦(指皮大麦)主要品类有六稜大麦和四稜大麦。解放后引进种植的大麦品种有二稜大麦及二稜的矮白洋等,另有少量的嵊县无芒六稜大麦。1972年引进推广二稜大麦早熟3号,因其多穗高产、秆矮抗倒、耐迟栽、熟期早(适合配套“麦—稻—稻”三熟制),为栽培面积最大、栽培时期最长的大麦品种。以后又引进舟麦1号、浙农大3号等品种,1991年始以浙农大3号为大麦当家品种。
  米麦,又称裸大麦,江北地区种植过的米麦品种主要有萧山立夏黄及从该品种选育的757米麦。米麦因品质差,又易感严重的赤霉病,20世纪70年代大麦早熟3号推广后,不再种植。
  1972年,大麦种植面积最多,全郊区达4.59万亩。8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21世纪初开始,建设用地增加,包括大麦在内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逐年缩减。至2008年,大麦种植面积下降到231亩。
  境域小麦栽培面积一直不多,只有零星种植,又因其熟期长,不适合作三熟制配套品种,小麦逐渐移至旱杂地上种植,栽培面积进一步下降。解放前,江北地区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光头小麦、有芒小麦;解放后引进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矮秆红、“908”等。
  杂粮
  番薯 解放前后,番薯以山地、丘陵种植为多。1957年,姚东区种植面积合计1228.8亩,单产138千克;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种植969.2亩,单产223千克;1960年,慈城人民公社364亩,单产217千克(甘薯单产以4折一计算)。至今全区不足千亩。品种以红皮白心和胜利百号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徐薯18号、紫薯1号新品种零星种植。
  荞麦 荞麦在慈城一带主要作夏秋杂粮种植,7月种,9月熟。民国25年(1936),种植面积718亩。1951年1098亩,次年下降到23亩,此后几十亩至数百亩不等。亩产约20~70千克。处暑间下种,翻耕作畦,打孔点播,出苗后中耕除草,施肥,霜降至立冬收获。
  豆类 本地区豆类品种主要有黑豆、白豆(又名饭豆)、青豆、黄豆、褐豆、绿豆、赤豆、豌豆、豇豆、羹豆(带豆)、扁豆、虎斑豆、刀鞘豆。商品种植的有蚕豆,又名倭豆,历来为江北区主要食用豆类之一。民国25年(1936),慈城地区种植蚕豆2492亩,平均亩产18.5千克,总产4.6万千克。1953年达10948亩,平均亩产55.5千克,总产量61万千克。此后逐年下降。至今江北区种植面积均不超过千亩。蚕豆品种有慈溪大白蚕、上虞田鸡青。
  玉米 又名六谷、包谷。1952年,慈城一带种植玉米103亩,亩产75.5千克。品种先后为满蒲金、金皇后、一眼半黄、浙杂1号、磐安黄子、旅曲、丹玉6号、苏玉1号、丹玉13和高赖氨酸玉米中单206;近年引种供鲜食用的糯玉米苏玉糯1号、渝糯1号、渝糯2号、金银糯、渝糯7号、华糯2号以及甜玉米金银蜜脆、金蜜脆、华珍等品种。
  蕉藕 又名藕芋,1958年引入,在妙山农场试种,很快在江北地区普及。农家在屋前屋后、路边田角、河塘杂地广为种植,延续至今。第三节 经济作物
  油菜 江北地区历来有冬季种植油菜的习惯和经验,主要品种为白菜型本地油菜,但种植面积小、产量低、效益差。解放后引入的油菜有甘蓝型胜利油菜、“92”油菜、“92—13系”(1990年亩产达119千克,总产4357吨,为历史最高水平)、高油605(2001年亩产136千克,单产为历史最高水平)以及菜、油两用油菜浙双72。2008年,江北地区油菜栽培面积缩减到1082亩,总产量134吨。
  棉花 1955年,慈城镇种植棉花24亩,亩产30千克,总产量720千克。1956年扩大到59亩,但受台风影响,总产量只有450千克。1957年减少到20亩,亩产35千克,总产量700千克。1958年又扩大到64亩,亩产39.5千克,总产量2528千克。1966年增至100亩,亩产30.5千克,总产3050千克。1971年,种植面积200余亩,亩产28千克,总产5650千克,其面积、总产量均为历史之最。此后,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在百亩以下,总产量不足5000千克。棉花品种有本花矮南洋、洋花岱字15号。
  其他经济作物 江北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果蔗、荸荠等瓜果类;啤酒花、杭白菊等饮料作物;
  席草、咸草、苎麻、络麻、棕榈等纤维作物;油茶、乌柏等木本油料作物;金桂、银桂、茉莉花等香料作物;丝瓜络、白术、贝母、杜仲等药材作物。茶叶、蔺草与红豆杉详见本编第九章第一节“农业产业化”。
  第四节 园艺作物
  果树
  1949年,境域有果树226亩。1959年,慈城人民公社果树普查时为25942株,折面积683亩。品种以杨梅为最多,占40%,桃占21%,其余依次为梨、柿、苹果、枣、李、葡萄、柑橘、杏、樱桃、无花果等。
  1960年,江北地区果树种植面积568.9亩,品种15个,以杨梅、桃子、板栗为主,产量200.89吨。2006年,江北区有各类果园面积12972亩,其中梨6019亩、杨梅3776亩、柑橘1722亩、桃子424亩、板栗124亩、葡萄710亩、其他水果197亩。2008年,江北区果园面积17578亩,产量33665吨。
  杨梅 江北地区原有杨梅产区以李园岙、珠春岙、里夹岙俗称“三岙”的杨梅比较有名。皆为本地品种。1998年,毛力村、毛岙村从象山引进东魁品种进行高接换种。2007年6月,南联村傅明良家自留山上的一株杨梅树,其单株荸荠种杨梅为营养系变异,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2008年,江北区有杨梅面积3816亩,产量1693吨。杨梅林主要分布在慈城镇的南联、公有、五湖、妙山、毛力、毛岙等村。
  柑橘 江北地区的农家素有零星种植的柑橘,1976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种植区域在妙山、慈东、乍山、半浦等公社的妙山、五湖、八字、五星、毛力、上岙、三勤、联勤、虹星9个大队。1997年森林资源普查时,全区柑橘面积为2513亩,正常年份产量1500~2000吨。主栽品种为温州蜜柑,包括大叶尾张、宫川、山川早生、市文早生。经营形式上,集体果园个体承包占70%、个人自留山地栽培占30%。1999年,全区高接换种312亩,其中天草78亩、纽荷尔脐橙113亩、伊予柑47亩、市文等极早熟68亩,另有椪柑、胡抽等品种6亩。2008年,江北区有柑橘面积1848亩,产量3959吨。
  梨 境域自古种梨,但数量不多。1955年妙山农场种植“明月”、“金春秋”、“菊水”等日本良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山地种植,品种以沙梨、苹果梨为主,妙山公社八字大队的郭塘云湖公社五联大队的陈虎岭都有梨园。1985年,江北区引进种植蜜梨。1997年逐步引进翠冠、脆绿、西子绿、桂冠等早熟优质梨品种,并采用引进苗木和采穗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品种更新。是年起,江北区将洪塘镇园艺坊、大郎家村、北门村、胡家村列为示范点。1999年,江北区承办宁波市第二届优质蜜梨评比会,本区送评的“洪塘牌”翠冠、脆绿、黄花蜜梨和“慈湖”牌丰水蜜梨,连续两届被评为宁波市优质蜜梨,获得“优质名牌”称号。2007年,“洪塘”牌蜜梨获得“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2008年,江北区有蜜梨7142亩,产量11665吨。
  葡萄 1980年,江北地区开始引进葡萄。主栽品种有巨峰以及稔滕、红富士等。1986年,江北区有葡萄13亩。1996年发展到780亩。2004年,江北区洪大农业有限公司的洪塘牌“矢富罗莎”获“宁波市优质名牌”葡萄评比金奖。2005年,“洪塘”红地球、“美人指”获宁波市优质名牌葡萄评比金奖。2006年由宁波都市农业园区选送的“洪塘”牌巨峰葡萄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的称号。今有“洪塘”牌葡萄面积1200多亩。2007年,洪塘街道西江村、横山村、裘市村新发展葡萄1500多亩。2008年,江北区有葡萄园3898亩,年产量4100吨。
  其他果树 本地区的桃子种植有一定基础,1978年以后又种植以玉露、白风为主的桃子,约300亩。1986—1989年,江北区还先后引进黑李、桃形李、苹果等小宗水果,在妙山、湖心、白米湾等村试种,皆告失败。其间,在洪塘镇园艺场还引种了无花果、猕猴桃等水果品种,后均逐年淘汰。
  蔬菜
  慈城傅家山遗址出土众多的食用果实、植物种子,以及一罐煮熟的水生蔬菜——菱角,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地区先民已懂得采集和栽培植物。明代以来,宁波出现商品蔬菜的生产。清乾嘉年间,出现“湾头地勿落空,拔起萝卜就种葱”的民谚。光绪年间,湾头的“南江塘菜市行”已远近闻名。民国时期,郊区的蔬菜生产渐趋兴旺。宁波解放时,市区专为菜农搞代理业务的菜行有30家之多。20世纪50年代,江北地区蔬菜基地面积2157亩,占宁波基地总面积的47.8%,品种以叶菜和水生蔬菜为主。1958年12月,市蔬菜生产基地湾头大队,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获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1971年,江北、湾头大队始用玻璃温室栽培番茄、黄瓜。1973年试验推广圆洞式小拱棚天膜覆盖早熟夏菜。1978年,湾头兴建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一套,但因投资大未能普及。80年代初兴建钢管大棚结合天膜、地膜覆盖技术,使夏菜上市提早半个月左右。后又推广遮阳网覆盖技术,解决夏秋菜栽培问题。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江北农村发展蘑菇、番茄、芦笋、菠菜、四季豆、小青豆、玉米笋等,为加工罐头、速冻等外贸蔬菜提供原料。80年代中期,宁波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湾头蔬菜基地被列入市区蔬菜基地重点保护区。进入90年代以后,江北区新建市级蔬菜基地3350亩,其中甬江镇1400亩、庄桥镇1450亩、慈城镇500亩。同时出现茭白、芋艿、“三茄”、大白菜、花椰菜等“一村一品”的蔬菜专业村。2008年,江北区境内市级蔬菜基地面积5191亩,占宁波市市级蔬菜基地面积的1/3,年供应蔬菜3.5万吨,占全市供应量的35%以上。
  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蔬之属有姜、葱、蒜、韭、薤、胡荽(香菜)、芸薹、茴香、椒、芥、雪里蕻、春不老、萝卜、胡萝卜、蔓菁、崧、黄芽菜、葵、蒿、菠菜、莴苣、苦荬、莙荙、苋、蕨、荠、银条、蕈、芋、香芋、百合、山药、番薯、笋、茭白、甘露子、芹、莼紫菜、鹿角菜、石花菜;果之属有黄瓜、青瓜、梢瓜、冬瓜、南瓜、丝瓜、瓠、茄子;豆之属有扁豆、带豆、豌豆等。1976年,湾头大队良种场开始蔬菜杂交优势利用。次年后,陆续引进推广青杂3号大白菜、温州花菜、夏光甘蓝、洛阳甜椒、之江28—2、无锡中芥茭、上海1号青花菜、四川二白皮香乌笋等主栽品种40余个。1982年蔬菜品种资源调查,市郊区有蔬菜品种计11类56种201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适应反季节栽培的大棚蔬菜品种大量引进,主要有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绿叶类、野生类等蔬菜,以及马铃薯、韭菜、萝卜、香葱、茭白、草莓、生姜等。1949—2008年,江北地区种植过的蔬菜共有13类67种382个品种。
  西瓜与甜瓜
  江北地区种植西瓜的记录最早见于清光绪《慈溪县志》,多属自产、自食、自销,面积不大。1959年,湾头种植生食瓜类290亩,主要品种有西瓜、脆瓜等。1979年,为解决居民吃瓜难问题,市政府下达西瓜种植任务,当年郊区种植西瓜3000亩,同时免除粮食征购任务。2006年达10845亩,为历史最高年份。2008年,全区西瓜种植面积8633亩,总产量10394吨。传统品种有宁波小白西瓜、解放瓜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有早熟品种华东24、苏密1号、京欣1号、早佳84—24、丰乐1号;中熟品种浙密3号、金钟冠龙、巨龙、青峰、浙密2号、新澄1号;迟熟品种新红宝、寿山、浙密1号。小型西瓜有小兰、特小凤、黑美人、拿比特、早春红玉、小玲红、小玉、黄小玉。黄瓤西瓜有新金兰、新兰、晶都。无籽西瓜新1号、黑密2号、绿云等。
  甜瓜在江北区的种植面积在近百亩到数百亩不等,2008年种植面积为121亩。主要变种有香瓜、黄金瓜、蜜筒瓜等,以后两者为著名品种;还有越瓜,以白脆瓜、海冬青为著名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网纹甜瓜与伊丽莎白瓜。
  专记:宁波市良种场
  1951年1月,慈溪县农业示范场在妙山成立,有机动耕地99亩,职工10余人。1953年底拓展到605亩,其中水田524亩、山地及基建用地81亩,职工45人。以后名称时有更改,1978年确定为宁波市良种场;归属也屡有变动,1984年划归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管。至2006年底,土地总面积480亩,其中水田279亩、山地及基建用地201亩,职工53人。
  20世纪50年代,该场以农业试验、高产示范为主要任务。1954年进行双季稻试种和麦、肥间作试验。1955年,511.83亩粮田平均亩产达411.65千克,已经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1964年,549.66亩粮田平均亩产563.75千克,首破亩产千斤大关。1972年,开展稻、麦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品种有早稻、广陆矮4号、庆莲16等;晚粳芝选2号、芝选3号、农虎6号、秀水48等;中糯京引15、双糯4号;晚糯祥湖24等;大麦、早熟3号等。1976年开始承担市郊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育任务,至1980年共繁育不育系种子7717千克。1978年8月进行水稻、玉米轮作试种;并生产原、良种347050千克,为历史最高纪录。1979年,50.48亩胜利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
  131.9千克,单产创新高。获1978年度“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先进集体”、1979年度“浙江省科学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良种场“大麦早熟3号引种鉴定试验推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技术改进一等奖;次年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477亩粮田平均亩产950.35千克,其中447亩晚稻平均亩产462千克;1992年,389亩早稻平均亩产452千克;皆为良种场历史最高纪录。
  1954年,该场建立畜牧队;1959年改建畜牧良种繁育场,主要任务是繁育、推广生猪良种,示范普及养猪技术;同时饲养部分商品肉猪。1960—1979年对当地土种、荣昌、约克和长白等猪品种进行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20年间共繁育推广良种公母猪种3.22万头,为农村集体牧场提供生猪种源,并传授养猪技术、培训饲养技术人员。1973年开始进行供港瘦肉型中猪试养试销,至1986年,共出口供港瘦肉型中猪2.87余万头、大猪4853头,创汇200余万美元,增加盈利100余万元。1986年被列入浙江省农业厅“七五”期间万头瘦肉型养猪基地建设项目,1990年目标实现,获宁波市农业丰收成果一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翌年又获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课题成果二等奖。
  1964年,该场开办粉丝加工厂,1970年年产量达2.5万千克,并利用废渣制白酒,酒糟作猪饲料。1971年改名为食品加工厂,开始生产年糕,质量上乘,具有洁白、透明、光滑、黏韧、不糊、不溃等优点。1980年底,袋装晾干年糕片销往香港。1982年确定以“塔”牌为商标(1993年,该商标正式注册)。1987年开始生产真空包装年糕。1988年,年糕片通过香港和上海转口远销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外销年糕、年糕片达1000余吨。1990年安装年糕生产流水线。1992年,已经更名为宁波市良种场慈城食品厂的年糕在浙江省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秀单位,并获一等奖。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塔”牌年糕为名牌产品;宁波市人民政府认定慈城食品厂年糕产品为宁波市第七批名牌产品。2002年改建成恒温车间,实施常年生产。2002—2007年,慈城塔牌水磨年糕连续5年被浙江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2003年11月10日,慈城塔牌年糕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原产地标记注册证》。2006年3月,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准塔牌年糕为“无公害农产品”;7月,公司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9月,塔牌水磨年糕被宁波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再次认定为“宁波名牌产品”。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