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姚江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姚江治理
分类号: S157
页数: 3
页码: 396-3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水利的姚江治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水利 治水 姚江治理

内容

姚江,又称余姚江,又名舜江、舜水,由浙东四明山山脉出,北偏西行,至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右折东行,至余姚马渚,再右折偏南行,进余姚城区,至宁波三江口汇入甬江,干流全长107.4公里。
  姚江从余姚市城关四闸以下至宁波三江口为下游。从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到宁波三江口干流长86.16公里,1959年建姚江大闸后,截弯去湾头河道5公里,加上闸内引河长1.24公里,今长82.4公里。江北区位于姚江下游左岸,从慈城镇三勤村网滩自然村至姚江大闸长24.5公里,闸外至三江口3.3公里,加上湾头“盲河”5公里,总长32.8公里。
  1959年大闸建成前,姚江为潮汐河道。一般情况下,潮流界在丈亭三江口以下。若连旱20~30天,咸潮上溯到丈亭;连旱40天,可上溯到上虞市通明坝。姚江下游河道宽150~250米,中水位0.93米时平均水深5.0米,干流下游河道坡降小于0.001%。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2.87~1.33米间,容量为4042万立方米。
  姚江大闸建成前,丈亭站测得最高潮位2.16米(1954年6月18日);最低潮位﹣1.27米(1952年1月26日)。姚江大闸建成后,丈亭站最高水位2.6米(2000年9月15日);最低水位为断流(1961年、1963年、1967年、1971年,共4次)。姚江建闸后,慈城站测得慈江最高水位2.56米(2000年9月15日4时)。
  筑堤 新中国成立前,姚江干流上游两岸山区径流无控制性工程,平原河段沿岸基本上无堤防约束,河口无御潮设施,蓄水少,排水难,历来旱涝灾害频繁。自唐开元十七年(729)至1949年,平均5~6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据记载,民国11年(1922),宁波各县先后遭水灾6次,其中以民国11年(1922)8月31日受台风影响最烈,五婆湖水库(今慈城镇五湖村境)大坝脚下水位达到3.90米(调查水位),又因咸淡水交替,两岸农田灌溉保证率不高,且蟹害成灾。
  新中国成立后,受1949年6号、1951年22号台风影响,江水两次漫溢。1952年3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发放稻谷22.5万千克,以工代赈,发动民工兴筑陆埠以下河段土堤。标准按1951年最高潮位超高0.66米,达到3.63米,堤顶宽1.33米,外坡1∶1.5、内坡1:1,塘裙后为10米宽塘河,并沿内河通姚江江浦出口处建闸。1954年涝灾后又进行一次加固,堤顶宽加大到2米,内外坡均达到1∶2。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街道裘市段土堤为此时所筑。
  1959年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潮汐不再上溯,江堤失去作用。20世纪60年代起,姚江航道因机动船掀起的船形波,加风浪冲刷,岸线土堤剥蚀严重。1967年、1971年大旱,姚江断流,土堤崩塌,各浦口不少水闸也随之倒塌。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慈城地区小区围堰电排站逐年兴建,姚江江堤防洪作用又显得重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半浦、裘市、乍山河段有众多吸沙船吸沙,引致土堤出现纵向裂缝、滑坡,危及农田、村庄,故开始对姚江堤防进行新一轮加固。先期在乍山乡谢郎闸至洪陈闸、半浦乡虹星采石场至洪陈闸段进行加固,工程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在原土堤外坡,护坡到高程1.73米,上用土堤连接,堤顶宽2米,堤顶高程达到3.63米,下面石砌,解决水流冲刷,上面土堤,解决挡水。每米造价80~100元,区政府补助20~30元/米。1994年修建江北大桥,始按上游标准堤塘建设。设计根据姚江流域规划,20年一遇标准,堤塘为二线,一线挡水,至2.13米,二线塘顶高程至3.13米,一、二线中间相隔2米,到1996年共完工6.7公里。宁波市“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实施开始后,姚江江北区段被列入中心城区的新江桥北堍至姚江大闸3.3公里、被列入非中心城区5.9公里已完成,为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顶高程,姚江大闸内3.13米,姚江大闸下游2.93~3.43米。至2008年底,江北区姚江堤防尚未加固的有洪塘裘市新闸至小西坝闸5公里、慈城谢郎闸至三勤村网滩2公里,共计7公里。其他江段已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疏浚 河口建闸前,姚江干流自上虞市永徐镇新江口至宁波三江口为潮汐河道,两岸无堤防。1952年起兴建土塘挡潮,在内河通姚江口浦建闸控制,涝情有所缓解。1958年旱,今江北地区受灾14万亩,成灾10.72万亩。1959年建成姚江大闸,阻咸蓄淡,两岸农业生产受益匪浅,但因潮汐吞吐被截,甬江潮波变形,水沙关系失衡,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泥沙大量淤积,过水断面缩小,影响航运及排涝。1961年测量,离闸下1000米(第二医院断面)以内,河道断面面积缩小3%~7%,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7.87米上淤至2.07米。离闸下2000米(槐树路小学断面)以内,缩小23%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6.17米上淤至﹣4.37米;离闸下3000米(新江桥外侧断面,)缩小34%,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22.37米上淤至—5.87米。至1967年,各断面又分别缩小10%、45%、60%,8年时间累计淤积368万立方米,姚江大闸排水能力由设计流量725立方米/秒,减少到450立方米/秒。姚江是市级河道,从1967年起,宁波地区水利局、宁波市水利局对淤积河段进行疏浚,确定疏浚标准:河道平均断面为1400平方米,为建闸前75%左右;江底标高为﹣6.6米至﹣6.74米,可通过流量1200立方米/秒。自1967—1984年间,累计挖泥215.8万立方米。1985年起,因经费无着落暂停,河道又迅速回淤。1990年,原3个断面复测(第二医院、槐树路小学、新江桥外侧),重淤量57.8万立方米。1991年起,宁波市政府决定恢复疏浚,至2001年,共疏浚土方93.33万立方米。
  自建闸后,江北区段闸内河道基本未疏浚,只对河岸加固。
  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境内,东为姚江村,西为永红村,闸上集水面积1748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日净雨量130.7毫米(降雨量159毫米)3天排出,设计过闸流量725立方米/秒。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每孔宽3.3米,总净孔径118.8米。闸孔净高4.4米,中间2孔升高作过船孔。闸底高程﹣2.87米。桥面高程3.63米,主车道宽7米,按汽—13级设计,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闸身上下游两端各设深1.8米的截水齿,上游护坦38.7米,下游护坦61.5米,用浆砌石及干砌块石砌筑,厚度0.6米。下游设消力池。闸基为粉质软黏土,用1.2米厚黄泥垫层,上为0.8米厚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每3孔分离为一块闸室岸,后用煤渣填充,减少基础荷载。稳定控制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3.07米,挡潮3.5米。老河道堵坝长300米,坝顶高程3.13米,宽12米。工程由1958年9月动工,1959年6月建成。建成后,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在﹣2.87米至1.33米间为4042万立方米。姚江大闸建成后,因上游集水面积大,河槽内复蓄指数高,姚江水占江北区总可供水量的38.98%,加上抗旱提水占33.13%,两项总计占全区河道供水量的72.09%,江北农业生产用水得到基本保证,但一日两次潮汐吞吐被截,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严重淤积,影响排涝、航运。
  姚江大闸东首245米处建有姚江船闸,始建于1980年,1983年竣工,按7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吨级船舶。今姚江船闸在原升船机址上改造,建于2000年10月,2004年竣工,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按通航5级内河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300吨级船舶。
  姚江排水渠 即姚江人工段。全长1200米,面宽150米,深5米。投入普工147万工、技工5.1万工。完成土方166万立方米、石方10万立方米,同时筑拦江大坝350米(今大闸路路)。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