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39
颗粒名称: 第八编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8
页码: 395-430
摘要: 本编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的水利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治水、蓄水、排灌、防汛抗旱、水利管理。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水利

内容

江北区域河网面积13.02平方公里。雨量充沛,夏季易水灾。水资源总量1.62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历代重视水利建设,唐有慈湖,宋有颜公渠、官山河、茅洲闸,明有慈城东、西二水门。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江北境内共投资5.53亿元,投工0.39亿工,完成土石方0.41亿立方米。建成水库5座、山塘34座;新建、改建水闸102座;先后建成和改扩建抗旱翻水站12座,排涝泵站69座;建成江塘66.96公里,整治河道407.66公里;建成旱涝保收农田10万亩。江北区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灌溉、排涝、供水等综合保障效能的水利工程体系;但是水资源贫乏,水质不高,仍面临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第一章 治水
  第一节 甬江治理
  奉化江、姚江在宁波市区三江口汇合后的下游河段习称甬江。1978年前,甬江从入海口到三江口全长22公里。1978年,镇海港区拦海大堤建成:1983年,游山外导流堤建成,甬江北岸延长3.6公里。今甬江北岸全长25.6公里。江北区境内甬江岸线,从宁波大学到市区新江桥北堍,全长共10.27公里。其中,宁波大学至孔浦大闸5.27公里;孔浦大闸至新江桥北堍长约5公里,为宁波市城区核心段,由宁波市市政工程处管理。
  筑堤 甬江江岸旧有土塘。明成化五年(1469)十月,桃花渡至鄞、镇接界,计2100余丈江岸始筑石塘。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之一,在今外滩段甬江沿岸筑有石砌江堤;今甬江街道双桥村龙王宫段也都用块石护岸。甬江其他地段有土堤挡潮。1949年、1956年,台风毁堤严重,双桥村龙王宫江堤被冲毁,后逐步加固修复。1999年,宁波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实施,江堤得到全面治理。江北区实施的宁波大学至孔浦大闸段,除部队至常洪隧道300米外,其他段江堤整治工程均已完工。堤顶高程为4.13米(85国家高程基准),达到按百年一遇标准,直立式石堤2595米,坡土堤2670米。孔浦大闸至新江桥北堍为宁波市市政工程处段,长5004米,均为直立式石堤,堤顶高程3.13~3.34米。
  疏浚 甬江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3次疏浚。第一次,1954年,因抗日战争初期为防御日舰入侵甬江,在江面上打桩、沉船设障,引起口门段镇海张鉴碶、清水浦3处淤积,共清除泥沙42万立方米,使宁波至上海3000吨客轮恢复通航。第二次,1961—1978年,因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第一年淤积943万立方米,第二年淤积192万立方米,以后逐年减少,至1973年趋于稳定,但每年仍淤积约20万立方米,1960—1981年的22年间,累计淤积2440万立方米。1967年,天津航道局所属两艘挖泥船,对从镇海口至梅墟间6处滩地进行整治,共挖泥32万立方米;1976年,上海航道局一艘船挖泥6万立方米;1978年,天津航道局安排津航疏浚104轮,挖泥28.7万立方米。第三次,1980—1983年,在甬江出口港区进行疏浚,挖泥308万立方米,从而保证镇海港区万吨级船只停泊和3000吨级客船进入甬江。
  清障 宁波市城区防洪核心是奉化江、姚江、甬江汇聚的三江口以及甬江河道岸堤。旧时,土堤以外滩地均为行洪排水通道。随着城市发展,沿岸新建码头、仓库,堤外滩地逐年被占,加上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倾倒,严重影响行洪。经1986年调查,河道因断面缩小,减少10%的过水能力。如遇五年一遇洪水,相应排水延长10~12小时。为此,在1986年5月成立宁波市人民政府江河清障领导小组,江北区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对本区管辖范围内的设障进行清除。1994年、1996年、1998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甬江防洪规划报告》、《甬江干流堤防规划》、《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在此基础上,“三江六岸”防洪治理工程开始实施,至2005年,江北段治理已完成。
  第二节 姚江治理
  姚江,又称余姚江,又名舜江、舜水,由浙东四明山山脉出,北偏西行,至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右折东行,至余姚马渚,再右折偏南行,进余姚城区,至宁波三江口汇入甬江,干流全长107.4公里。
  姚江从余姚市城关四闸以下至宁波三江口为下游。从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到宁波三江口干流长86.16公里,1959年建姚江大闸后,截弯去湾头河道5公里,加上闸内引河长1.24公里,今长82.4公里。江北区位于姚江下游左岸,从慈城镇三勤村网滩自然村至姚江大闸长24.5公里,闸外至三江口3.3公里,加上湾头“盲河”5公里,总长32.8公里。
  1959年大闸建成前,姚江为潮汐河道。一般情况下,潮流界在丈亭三江口以下。若连旱20~30天,咸潮上溯到丈亭;连旱40天,可上溯到上虞市通明坝。姚江下游河道宽150~250米,中水位0.93米时平均水深5.0米,干流下游河道坡降小于0.001%。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2.87~1.33米间,容量为4042万立方米。
  姚江大闸建成前,丈亭站测得最高潮位2.16米(1954年6月18日);最低潮位﹣1.27米(1952年1月26日)。姚江大闸建成后,丈亭站最高水位2.6米(2000年9月15日);最低水位为断流(1961年、1963年、1967年、1971年,共4次)。姚江建闸后,慈城站测得慈江最高水位2.56米(2000年9月15日4时)。
  筑堤 新中国成立前,姚江干流上游两岸山区径流无控制性工程,平原河段沿岸基本上无堤防约束,河口无御潮设施,蓄水少,排水难,历来旱涝灾害频繁。自唐开元十七年(729)至1949年,平均5~6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据记载,民国11年(1922),宁波各县先后遭水灾6次,其中以民国11年(1922)8月31日受台风影响最烈,五婆湖水库(今慈城镇五湖村境)大坝脚下水位达到3.90米(调查水位),又因咸淡水交替,两岸农田灌溉保证率不高,且蟹害成灾。
  新中国成立后,受1949年6号、1951年22号台风影响,江水两次漫溢。1952年3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发放稻谷22.5万千克,以工代赈,发动民工兴筑陆埠以下河段土堤。标准按1951年最高潮位超高0.66米,达到3.63米,堤顶宽1.33米,外坡1∶1.5、内坡1:1,塘裙后为10米宽塘河,并沿内河通姚江江浦出口处建闸。1954年涝灾后又进行一次加固,堤顶宽加大到2米,内外坡均达到1∶2。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街道裘市段土堤为此时所筑。
  1959年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潮汐不再上溯,江堤失去作用。20世纪60年代起,姚江航道因机动船掀起的船形波,加风浪冲刷,岸线土堤剥蚀严重。1967年、1971年大旱,姚江断流,土堤崩塌,各浦口不少水闸也随之倒塌。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慈城地区小区围堰电排站逐年兴建,姚江江堤防洪作用又显得重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半浦、裘市、乍山河段有众多吸沙船吸沙,引致土堤出现纵向裂缝、滑坡,危及农田、村庄,故开始对姚江堤防进行新一轮加固。先期在乍山乡谢郎闸至洪陈闸、半浦乡虹星采石场至洪陈闸段进行加固,工程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在原土堤外坡,护坡到高程1.73米,上用土堤连接,堤顶宽2米,堤顶高程达到3.63米,下面石砌,解决水流冲刷,上面土堤,解决挡水。每米造价80~100元,区政府补助20~30元/米。1994年修建江北大桥,始按上游标准堤塘建设。设计根据姚江流域规划,20年一遇标准,堤塘为二线,一线挡水,至2.13米,二线塘顶高程至3.13米,一、二线中间相隔2米,到1996年共完工6.7公里。宁波市“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实施开始后,姚江江北区段被列入中心城区的新江桥北堍至姚江大闸3.3公里、被列入非中心城区5.9公里已完成,为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顶高程,姚江大闸内3.13米,姚江大闸下游2.93~3.43米。至2008年底,江北区姚江堤防尚未加固的有洪塘裘市新闸至小西坝闸5公里、慈城谢郎闸至三勤村网滩2公里,共计7公里。其他江段已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疏浚 河口建闸前,姚江干流自上虞市永徐镇新江口至宁波三江口为潮汐河道,两岸无堤防。1952年起兴建土塘挡潮,在内河通姚江口浦建闸控制,涝情有所缓解。1958年旱,今江北地区受灾14万亩,成灾10.72万亩。1959年建成姚江大闸,阻咸蓄淡,两岸农业生产受益匪浅,但因潮汐吞吐被截,甬江潮波变形,水沙关系失衡,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泥沙大量淤积,过水断面缩小,影响航运及排涝。1961年测量,离闸下1000米(第二医院断面)以内,河道断面面积缩小3%~7%,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7.87米上淤至2.07米。离闸下2000米(槐树路小学断面)以内,缩小23%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6.17米上淤至﹣4.37米;离闸下3000米(新江桥外侧断面,)缩小34%,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22.37米上淤至—5.87米。至1967年,各断面又分别缩小10%、45%、60%,8年时间累计淤积368万立方米,姚江大闸排水能力由设计流量725立方米/秒,减少到450立方米/秒。姚江是市级河道,从1967年起,宁波地区水利局、宁波市水利局对淤积河段进行疏浚,确定疏浚标准:河道平均断面为1400平方米,为建闸前75%左右;江底标高为﹣6.6米至﹣6.74米,可通过流量1200立方米/秒。自1967—1984年间,累计挖泥215.8万立方米。1985年起,因经费无着落暂停,河道又迅速回淤。1990年,原3个断面复测(第二医院、槐树路小学、新江桥外侧),重淤量57.8万立方米。1991年起,宁波市政府决定恢复疏浚,至2001年,共疏浚土方93.33万立方米。
  自建闸后,江北区段闸内河道基本未疏浚,只对河岸加固。
  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境内,东为姚江村,西为永红村,闸上集水面积1748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日净雨量130.7毫米(降雨量159毫米)3天排出,设计过闸流量725立方米/秒。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每孔宽3.3米,总净孔径118.8米。闸孔净高4.4米,中间2孔升高作过船孔。闸底高程﹣2.87米。桥面高程3.63米,主车道宽7米,按汽—13级设计,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闸身上下游两端各设深1.8米的截水齿,上游护坦38.7米,下游护坦61.5米,用浆砌石及干砌块石砌筑,厚度0.6米。下游设消力池。闸基为粉质软黏土,用1.2米厚黄泥垫层,上为0.8米厚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每3孔分离为一块闸室岸,后用煤渣填充,减少基础荷载。稳定控制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3.07米,挡潮3.5米。老河道堵坝长300米,坝顶高程3.13米,宽12米。工程由1958年9月动工,1959年6月建成。建成后,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在﹣2.87米至1.33米间为4042万立方米。姚江大闸建成后,因上游集水面积大,河槽内复蓄指数高,姚江水占江北区总可供水量的38.98%,加上抗旱提水占33.13%,两项总计占全区河道供水量的72.09%,江北农业生产用水得到基本保证,但一日两次潮汐吞吐被截,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严重淤积,影响排涝、航运。
  姚江大闸东首245米处建有姚江船闸,始建于1980年,1983年竣工,按7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吨级船舶。今姚江船闸在原升船机址上改造,建于2000年10月,2004年竣工,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按通航5级内河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300吨级船舶。
  姚江排水渠 即姚江人工段。全长1200米,面宽150米,深5米。投入普工147万工、技工5.1万工。完成土方166万立方米、石方10万立方米,同时筑拦江大坝350米(今大闸路路)。
  第三节 慈江治理
  慈江,又名后江,意即在姚江后面。发源于慈城北部山区,向西至丈亭三江口入姚江。宋宝祐四年(1256)在慈城南面,太平桥至夹田桥段,人工开掘2公里河道,才成为今慈江。慈江源出镇海区小桃花岭,汇汶溪等水,向南流至化子闸,以上称中大河。化子闸以下为慈江,由东向西,出慈城镇芳江自然村慈江闸,流经丈亭西侧与姚江汇合。江北区段,沿途有荪湖河、封河、东城河、东大河、黄吉浦、郭塘河等水注入慈江;在洪塘周陈村通过江北大河入甬江;还有庄桥河、茅家河、官山河、中横河、河滩浦、安仁河与姚江相通。慈江全长28公里,江北区段从化子闸至慈江闸长14.45公里,平均河面宽60米,平均水深2~3米,中水位1.13米时,蓄水量341.2万立方米。
  筑堤 姚江建闸前,因临近河口属于潮汐河道,连晴7天,咸潮即上溯至青林渡;连晴22天,咸水到化子闸。新中国成立以前,慈江两岸无堤塘束约,甬江潮汐上溯与内涝灾害并存,特别是慈城地区,平时一日二潮受甬江潮汐侵入,遇梅汛、台汛,更受姚江干流上游洪水进入,形成内涝。新中国成立后,受1949年、1951年台风暴雨影响,农作物损失严重。1952年起,在修筑姚江堤塘同时,对慈江两岸堤防也作了相应的修筑,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1961年,慈城地区受淹6天,1962年受淹14天,1963年受淹9天。1964年起在慈江两岸低洼地区兴建一批电排站,与电排站配套的小区围堰堤防相继修筑。1979年冬,对全河道低洼段两岸堤塘作了一次较大的修复,采取关闭慈江闸,在洪塘大洋桥处筑堰抽水,使慈江水位下降到1米高程,用慈江河道内土方筑堤,堤顶高程加高到3.63米,堤顶宽2米。1986年开始,在慈城白米湾村、南门村,半浦新华村,妙山浦丰村、民丰村等险工段砌石护坡加固。2000年又对乍浦段(从慈浦大桥到慈江闸)土堤进行加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建闸 整治 慈江大闸,1971年11月开工,1974年3月完工,位于今慈城镇龚冯村芳江自然村,为抗旱节制闸。闸上排水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设计重现期20年一遇,上游水位2.33米、下游水位﹣2.37米时,过闸流量132立方米/秒。闸底板高程﹣2.37米,共9孔,中间3孔为4米,两侧6孔为3×3.5米,闸孔总净宽33米,闸门结构形式为上提式翻板门,启闭设备为两台移动船式绳鼓启闭机。交通桥桥面高程3.93米,设计为汽﹣10级。建成时,船只过闸收费;1996年后,过闸船只减少,停止收费。慈江大闸今由宁波市江北区慈江灌区管理处管理。
  慈江在江北区段原为单一排水河道。慈江大闸建成后,与镇海化子闸配套,慈江变成排水、蓄水两用河道,使江北灌区与慈江灌区有了明显分界,区水系格局起根本变化,又使慈城地区原基本上以乡镇为单位的6个小灌区,成为统一的慈江灌区(面积11.4万亩的中型灌区)。抗旱时,慈江以北水库水源可以通过慈江到达慈江以南河网;也可使姚江水源通过泵站提水达慈江以北河网,提高了慈江灌区的抗旱能力。
  2006年开始,慈江进入全面整治。整治工程按河道拓宽到60米,河底标高﹣1.87米,两岸堤顶高程3.13米,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生态型河道的要求进行。总投资5.1亿元,计划于4年内全部完成,2007年已完成庄桥街道灵山村1.1公里试验段;2009年,一期洪塘段4.4公里开工。
  第四节 其他河道整治
  江北区有大小河流234条(不包括江、姚江),总长332.7公里,其中河面宽在10米以上的较大河流有134条,长56.56公里。
  江北地区河道治理历史悠久。南宋宝四年(1256)人工开通慈江上太平桥至夹田桥河段,沟通慈江东西河道。宝五年(1257)沿海制置使吴潜开管,山河,长5公里,并置5眼茅洲闸,沟通姚江、慈江河道,使江流相通,旱以灌溉,,涝则泄水。
  江北区河流运行整体上依托于姚江,其水位、蓄水量随姚江水位变化而变化。1959年姚江建闸前,姚江干流为潮汐河道,内河治理主要是在通姚江河流的河口筑塘,以防御潮汐入侵。内河既要蓄水灌溉,又要泄洪排水,故以河道疏浚为主。建闸后,姚江成为蓄水河道,其河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虽然甬江潮汐不再入侵,但遇汛期上游洪水大,如又适逢甬江高潮位时,姚江大闸泄洪受潮位顶托,排水不畅,内河易形成大面积内涝;而枯水期,因河水流量小,水质容易变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域河道整治大体分3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经济,提高农业防灾能力,河道整治以姚江沿岸加固加高堤防,防御潮汐入侵为主。至1956年,姚江沿岸土堤连成一体。内河以河道清淤为主。通姚江河道口筑坝以增加河道蓄水量。据《水资源调查》资料,1949—1960年,江北地区,国家资金投入340万元,民间投入劳力106.13万工,完成土石方193.46万立方米。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甬江潮汐不再入姚江,可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1962年、1963年发生洪涝,1967年、1971年又遇大旱,新的矛盾又开始产生。分析内涝和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河道排水面积和蓄水量不足。为此,江北地区掀起了河道拓宽、裁弯取直、疏浚等水利工程建设高潮。到20世纪70年代末,完成了江北大河(1966年动工),半浦公社中横河,乍山公社马路河,妙山公社东大河,洪塘公社1~3号横河、茅家河,洋市公社中心河,费市公社严家河、应家河,慈东公社东城河,云湖公社英雄水库主流溪坑改道等整治工程。今区内较大、较直河流大多为这一时期完成的。据《水资源调查》资料,1964—1967年,年投工54万~110万工,完成土石方80万~100万立方米;1972—1980年,年平均投工100万工以上,最高的1976年投工220万工,年平均完成土石方80万立方米以上,最高的1975年完成299万立方米。20世纪60~80年代,除水库、农田土地平整项目外,水利建设投工大部分使用在河道整治上。
  1982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农户投劳主要以农田田间工程为主,其间兴建了大量“三面光”渠道、石砌排水沟、抽水机埠等田间工程。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增加,而河道的自然淤积,蓄水量因之减少。河道作为以公共效益为主的平原水利设施,其新一轮治理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用传统人工方法疏浚河道,工效低,疏浚成本高。为此,区政府采用资金补助到乡镇办法,共投入资金123万元。1996年和1997年,各镇购买挖泥船7艘;1998年,农林水利局又购买吸泥船1艘。从此,江北区河道疏浚完全由机械化施工。从1996年至2002年,河道疏浚共完成土方420万立方米,投入资金1260万元。1996—2006年,河道整治达450公里。生态化新农村建设结合河道整治进行。
  江北大河治理 1966年,为解决洪塘、庄桥片排水,利用原河道人工开挖江北大河。江北大河自洪塘街道鞍山村接慈江后向东南方向流经洪塘周陈村,庄桥上邵村、朱称村、葛家村、马径村,机场,甬江外漕村、河东村、河西村、孔浦村,在孔浦村经孔浦大闸入甬江,全长12.6公里。上游河段河面宽25米,下游从河东村联群桥至孔浦大闸河面宽35米,河底标高﹣1.37米。全河段有水闸4座,其中周陈闸、河东闸已不使用,正在使用的庄桥红旗大闸4孔,为慈江灌区与江北灌区分界闸,出口处孔浦大闸4孔,过闸流量62立方米/秒。江北大河是江北区唯一排水入甬江河道。
  官山河治理 官山河原称为管山河,始挖于宋宝祐五年(1257)。原河面宽20~30米,长5公里。1994年根据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姚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官山河进行整治。河面拓宽到37米,局部裁弯取直,两岸砌石护坡到2.13米,土堤高程3.63米,竣工后,全长4.2公里。河底标高﹣1.87米,新建出口小西坝闸,4孔每孔宽4米,设计过闸流量111.7立方米/秒。改建官山闸,由原2孔拓到4孔。同时将雨量站迁移到官山闸。运行后,汛期慈城洪水位可降低9厘米,工程总投资163万元。
  东大河、郭塘河整治 东大河、郭塘河是慈江以北,慈城地区64平方公里小流域主要排水河道,也是英雄水库、五婆湖水库泄洪河道。自1986年始,分3期对上述两条河道进行整治。东大河自英雄水库泄洪洞出口至慈江,全长5.5公里,今河面拓宽到20米,两岸砌石护坡至2.13米,土堤至3.63米,河底标高﹣1.87米。郭塘河自五湖村浮上桥处接东大河至支援闸入慈江,全长6.7公里,今河面拓宽到16米,河底标高﹣1.87米,1995年工程完成后,两水库下游河道泄洪能力由原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标准,3期共投入资金350万元。
  庄桥河治理 庄桥河是庄桥街道主要排水河道,南通姚江,北与慈江上游化子闸外沿山大河(镇海区河名称呼)相连,全长5.5公里。因出口处临近姚江大闸,汛期排水效果较好。从1999年开始对河道进行整治,今除街道建成区临街一段外,其他段已完成。
  茅家河治理 茅家河是江北区中部主要灌排河道,灌溉时由洪塘提水站,从姚江提水流经茅家河入慈江,排水时从下梁闸出口入姚江,全长7.2公里。2005年对下游段2.8公里进行整治,河道拓宽到25米,河底标高—1.87米,工程总投资600万元。
  2001年,姚江干流河道“水葫芦”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河道排水、航运以及饮用水安全。宁波市政府发动姚江沿途的余姚、鄞县、江北区、海曙区、镇海区等县(市、区),历时20余天,用人工、机械方法打捞“水葫芦”。从2002年始,全区划分管辖范围,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河道保洁队伍,每年投入资金100万元,至今仍在实施。2006年度,江北区被评为浙江省河道保洁三等奖。
  第二章 蓄水 排灌
  江北地区农民历来重视农业灌溉。慈湖、八字桥、五星遗址曾出土碳化稻谷,经鉴定为栽培稻,应已有农业灌溉。古代农灌水源主要取自河网,也有少量人工湖泊蓄水。据前志记载,位于今江北区境的人工湖泊主要有:五婆湖,又称姥婆湖,位于慈城镇五湖村,今为五婆湖水库;荪湖,因湖多香荪得名,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今为荪湖水库;慈湖,又名阚泽湖、德润湖、普济湖,位于慈城镇镇区北,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县后湖,又称小湖,位于县(今慈城镇)北山麓,已废;永明湖,县西一里,已废;花屿湖,又名花墅湖,位于今慈城镇湖心村,唐贞元十年(794),刺史任侗劝田修筑,明永乐五年(1407)废;姜湖,今为姜湖水库,位于慈城镇白米湾村。明嘉靖《宁波府志》载:“县东南十里,姜氏舍地一顷为湖,以溉近田。”以上人工湖泊中,花屿湖面积较大,可溉田6000亩,可惜已废多年。其他湖泊只能灌溉邻近和小范围农田。可见,旧时江北地区整体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今江北区境内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都建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与农灌技术相匹配的有提水工具。自古以来,山区农民多利用地形高差,引山泉自流灌溉农田;平原地区则使用有戽斗、拗棚、人工水车、牛力水车提河网水源灌溉农田。新中国成立以后,1955年4月3日成立鞍山电力抽水机站,始有机电灌溉。1973—1975年,在北郊公社河西、河东、夏家、畈里塘4个大队,建成机井4口,井深93~99米,口径305毫米,配套电机40千瓦,设计每座机井灌溉250亩。
  第一节 水库与山塘
  水库
  新中国成立前,境域唯有人工湖泊和平原地区小型池塘等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受1951年、1953年、1954年干旱,1954年冬,余姚县人民政府在妙山乡五湖村(今慈城镇五湖村)境内修建五婆湖水库,为宁波专区第一座小(一)型水库。工程由浙江省农业局设计室设计。而后,又兴建英雄、毛力、荪湖、姜湖水库,到1978年毛力水库建成后,江北地区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座,总库容2167.95万立方米。
  五婆湖水库 五婆湖水库距慈城镇6公里。工程由1955年1月开工,1956年冬建成。水库由原人工湖泊扩建而成,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150万立方米。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等组成。大坝高13.6米,坝顶高程16.35米,坝顶轴线长308米,坝顶宽2米,坝基地基为软黏土,坝型为黏土斜墙坝。输水洞在大坝左端,为混凝土圆形涵管,管长60米,最大输水能力0.56立方米/秒,出口控制为铸铁插板式闸门。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为开敞式溢洪道,进口高程13.09米,进口底宽19米,最大泄洪能力57立方米/秒。建库以来,最高库水位13.93米,出现在1970年5月。该区域平原地区历史上最高水位3.9米(调查水位),出现在1922年6月14日。
  水库建成后,先后两次在坝顶中段出现裂缝。第一次在1957年,蓄水到15.5米水位,出现裂缝,后采用灌浆处理并加做填压层;第二次在1972年夏天,发现在大坝外坡右端有一条25米长纵向裂缝,最大宽度5~6厘米,深度2.5米,后采用开挖回填夯实处理。1981年,输水洞启闭设备更新,输水渠道由明渠改为地下渠道。1992年对大坝背水坡进行加固处理。2002年冬,水库普查中发现白蚁,后采用迎水坡覆盖混凝土板处理。
  水库建设时,淹没土地239亩,迁移35户。工程投工50万工,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石方0.4万立方米、砼100立方米。投资21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5万元、社队自筹6万元。建灌溉支渠2条,总长5公里。1992年,大坝背水坡加固处理投入资金37万元。2003年,水库建立水情自动遥测系统。该水库与英雄水库合为一个管理所,属宁波市慈江灌区管理处管辖。
  英雄水库 位于慈城镇五联村蒋坛自然村,坝址距甬余公路5公里,距慈城镇7公里,妙金公路紧靠大坝下游经过。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00万立方米。坝顶轴线长400米,设计坝高12.1米,坝顶高程15米,坝顶宽4米,坝底最大宽度235米。大坝地基系软土地基,大坝为均质土坝,设计洪水位12.7米,相应库容876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3.48米,总库容985.28万立方米,水库枢纽由大坝、非常溢洪道、泄洪闸、输水涵洞等组成。
  迎水坡1∶2.5,为0.5×0.3×0.1米混凝土预制块铺盖(2006年,除险加固工程时完成,原为块石护坡);背水坡为1∶2.25,由0.5×0.3×0.18米块石铺盖,坝顶由彩色小方块铺设。防浪墙高1米,高程16米。
  非常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山头堰口处,为有闸门控制的宽顶堰。堰顶设泄洪闸5孔,每孔净宽3米。堰顶高程9.3米,下泄流量P等于2%,168.7立方米/秒;P等于0.1%,184.24立方米/秒。闸门为钢筋砼平板闸门,2006年,闸室启闭机房进行过改造。下游河道未配套。
  泄洪洞位于大坝右端,为岩基拱涵隧洞,内有直径800毫米管1根,供慈城自来水厂原水。洞长97米,洞径4.5米(高)×3.5米(宽),进口高程2.8米,出口高程1.8米,设计最大泄流量57立方米/秒。进口为两扇钢质平板闸门,下游进入东大河后入慈江。
  灌溉涵洞位于大坝左端,原洞长64米,加固后现洞长108米,进口底高程5.3米,出口底高程3.3米。两扇1.2×0.6米铸铁斜闸门,最大过水能力1.5立方米/秒。
  工程由宁波地区水利电力局设计。由于地质条件差等原因,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为1958年11月至1970年12月。1956年开始前期准备,1957年全面铺开,1958年11月大坝开始填筑,1959年7月大坝出现滑坡,修复后大坝加高到5米,停建。1962年9月,受6214号台风影响,坝上溢洪道过水,大坝冲塌,1963年回填。1965年7月,大坝加高到8米,发生整体滑坡,滑坡纵向长230米。1966年8月,滑坡修复,停工观察到1970年底。第二期为1971年2月开工,到1974年4月竣工。
  1996年,水库普查中发现大坝有白蚁活动,后聘请湖北罗田白蚁防治所专业人员进行开挖,共挖出蚁穴23对,坝顶0+150~0+328桩号之间钻孔后毒土灌浆。大坝下游坝两端及下游坡脚建封锁沟,委托宁波市白蚁防治所诱杀、定期观察。
  1996年建成向慈城自来水厂供水工程,日最大供水量为2万立方米,保证慈城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
  2006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工程项目包括:大坝内外坡整修、灌溉涵洞启闭机更换及机房新建、泄洪洞钢闸门更换及机房新建、溢洪闸机房新建、供电机房新建、供电线路更新、水库管理用房新建、大坝坝后绿化及水库观测系统等。
  水库工程初始建设时,淹没土地1621亩、拆迁房屋349间,安置转移135户、619人。完成工程量:土方56万立方米、石方11.9万立方米、砼600立方米,投工130万工。投资3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0万元、社队自筹260万元。1997年,白蚁防治投入5.2万元。2003年,水库建立水情自动遥测系统。2006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1400万元。工程总投资1775.2万元。
  荪湖水库 荪湖水库位于洪塘街道荪湖村内,下游距萧甬铁路2.5公里,距洪塘街道办事处4公里,洪荪线直到大坝顶。该水库所在地原为一个人工湖,在鹿后山与四房山间筑有1.5米高土堤,蓄水量4万~5万立方米。
  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1957年2月动工,将大坝加高到3.5米,高程3米,停建;1961—1962年连续两年将大坝加高到6.5米高程,坝高5米,蓄水量30余万立方米。第二期1964年12月10日至1965年2月底,将大坝加高到7米,高程达到8.5米。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88平方公里,总库容141.8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1.27万立方米。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组成。大坝高7米,坝顶高程8.5米,坝顶轴线长326米,其中主坝长220米、副坝长106米,坝顶宽3米。1994年,大坝整治,加做高1米防浪墙,迎水坡砌石护坡整修,背水坡砌石护坡。下游长220米泄洪河道疏浚,两岸护坡。管理房改建。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为开敞式,进口底高程5.98米,底宽13米,最大泄洪能力24.52立方米/秒。输水洞在大坝左端,为浆砌条石方涵,洞径0.9×1米,最大输水能力1.5立方米/秒。闸门为铸铁斜杆扳闸门。下游有节制闸两座。
  水库建设中,淹没土地400亩,拆迁移动房屋27间,涉及10户、32人。完成土方6.5万立方米、石方0.48万立方米、砼150立方米,投工6万工。初始投资1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万元、社队自筹12万元。1994年,国家又投入139万元,总投入153万元,主要用于大坝背水坡块石护坡、新建防浪墙、溢洪道下游河道疏浚、管理房维修等。2003年,水库建立水情自动遥测系统。
  毛力水库 位于慈城镇北4公里毛力村境内,于1970年12月26日开工,1978年4月竣工,集水面积5.76平方公里,总库容8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750万立方米。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等组成。大坝为心墙坝,坝基为卵石夹黄泥地基,坝高26.5米,坝顶高程35.58米,坝顶宽4米,坝基宽122.75米,迎水坡1∶2.5,背水坡1∶2,采用块石护坡。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于1981年6月开工,1982年12月竣工,为宽顶堰,进口底高程31.5米,出口后有两级陡坡,第一级陡坡i等于0.03,第二级陡坡i等于0.4,由2孔3米平板砼闸门控制,最大泄洪能力43.99立方米/秒。泄洪洞位于大坝右端,为拱涵隧洞,洞长112米,洞径1.5×2.25米,进口底高程9.5米,最大泄洪量9.5立方米/秒。该隧洞为施工时的导流洞,闸门为斜插扳拉杆式。输水隧洞位于库区东悬岭下,洞长1229米,开挖时由两口竖井同时挖掘,在上岙村出口,进口洞径3×2.4米,由两孔平板钢闸门控制,进口底高程14.2米,最大输水能力9.4立方米/秒。输水隧洞出口后,进入慈城镇东城河,河长3030米,出夹田闸入慈江。
  水库三面环山,有环山公路3条:自东悬岭至大坝顶,长1777米,原为宽6米的砂石路,2003年改建成宽8米的沥青路;东悬岭至毛岙村,长3450米,原为宽4米的砂石机耕路,2005年改建为7米宽的沥青路;毛岙村至大坝顶,长2640米,为宽4米的砂石机耕路。
  水库施工期,适逢“文化大革命”,突击施工多。1972年冬,大坝突击由9米高上升到13米,由于人为分缝多,造成质量隐患,后在坝中心间开挖宽6米、深4米漕1条,重新回填。1978年1月,因施工速率过快,大坝坝面产生裂缝,后经翻筑回填处理。
  1998年,大坝发现白蚁并进行处理,坝顶钻孔582孔,坝两端、坝背水坡脚新设长387米白蚁封锁沟。2003年建立水情自动遥测系统。水库工程总投工190.56万工,按受益面积11.26万亩分摊,平均每亩投工17工。完成土方69.5万立方米、石方3.0万立方米、砼0.7万立方米。总投资60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23万元、社队自筹380万元。征用土地427亩,迁移244户、1000人,拆除房屋617间。耗用木材686立方米、钢材176吨、水泥1921吨。
  姜湖水库 小(二)型。位于慈城镇白米湾村境内,由原湖泊改建。1963年10月动工,1965年5月建成。水库集雨面积0.23平方公里,总库容16.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9万立方米。大坝顶高11.5米,坝底地面高4.12米、坝高4.86米,坝顶长120米、宽4米,为心墙坝。溢洪道为开敞式,无闸门控制,底宽5米,进口高7.12米,最大过水能力2.16立方米/秒。输水涵管长130米,为直径0.25米圆涵。工程建设未达到设计要求,水库今只用于水产养殖,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
  山塘
  江北区有山塘34只(原52只,1995年后废弃18只),全部分布在慈城镇境内,其中毛岙村5只、金沙村4只、八字村3只、五星村1只、五湖村8只、三勤村7只、妙山村2只、南联村3只、公有村1只、上岙村1只、勤丰村1只。山塘建设时间集中在两个年代。第一次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第二次为1964年(“四清”、“文化大革命”时期)。山塘总库容23.35万立方米,其中库容最大的为勤丰村黄夹岙山塘,库容7万立方米。1984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山塘灌溉2000亩沿山水稻田及附近村民生活用水。今山塘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灌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水、水产养殖、饮用水水源,兼小范围防洪。作为饮用水源山塘有5只:毛岙村的大斗山脚、里石门,金沙村的架桥头、大岙,南联村石桥头。供3个村的2803名村民使用。
  有屋顶山塘8只:勤丰村黄夹岙山塘,上岙村上岙山塘,五湖村南岙、桔子山山塘,三勤村白湖岭、牛屙岭山塘,南联村架桥头山塘,公有村立新山塘。
  第二节 水闸
  江北区共有各类水闸102座,其中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2座,有过船能力船闸6座,抗旱节制闸38座,其他均为排涝泵站配套节制闸。
  今江北区境,建造年代最早的水闸是位于慈江上的五眼茅洲闸,时在宋宝祐五年(1257)。其次是位于文教街道的保丰契,初建于宋开庆元年(1259)为4孔;1951年改建,为4孔木闸门人工启闭;1989年重建,为4孔,净宽12米,钢筋混凝土闸门,,电动启闭,排市区中塘河水入姚江;再次是位于洪塘周陈村的泗港闸,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3孔,1954年重建。
  大中型水闸
  姚江大闸 位于甬江街道姚江村与永红村间,建成于1959年。
  慈江大闸 位于慈城镇龚冯村芳江自然村,建成于1974年。
  (以上两座水闸详见本编第一章:治水)
  小西坝闸中型水闸,位于慈城镇前洋村官山河出口处,临姚江,为抗旱、排涝两用闸。排水总面积60.3平方公里,是慈江灌区主要退水闸。设计过闸流量111.7立方米/秒,相应重现期20年一遇。闸孔4孔,每孔净宽4米,总净宽16米。基础土质为淤泥粉沙土,工程采用桩基,上浇0.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闸底板高程﹣1.87米,桥面高程3.53米。闸室段长20米,宽19米。上游护坦长12米,下游消力池长11.2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由一台移动式行车启闭,闸内控制水位1.33米。工程总造价163万元,于1993年2月开工,当年12月竣工。
  重要水闸
  孔浦大闸 位于甬江街道孔浦村,是江北大河通向甬江出口闸,始建于1966年冬,共4孔,净宽16米,其中3孔为排水闸,1孔为船闸(1998年,船闸停用),设计过闸流量62立方米/秒,闸底板高程﹣2.37米,是江北区唯一通甬江的水闸。
  红旗大闸 位于庄桥街道葛家村江北大河上,建于1966年冬,共4孔,每孔净宽3米,是江北灌区与慈江灌区分界闸。闸底高程﹣1.87米,设计过闸流量40立方米/秒。闸门板为钢筋混凝土,由人力、电动两用启闭。
  过船船闸
  姚江船闸 位于甬江街道姚江村,是姚江出口进入甬江的过船船闸。原船闸始建于1980年,1983年竣工,按通航7级航道标准,通航为50吨级船舶。今姚江船闸,在原升船船闸上新建,于2000年10月动工,2004年10月竣工,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按通航5级内河航道标准建设,通航300吨级船舶。
  李渡船闸 位于庄桥街道李家村庄桥河上,临姚江,为内河抗旱时过船船闸,建于1962年,今仍可使用。
  谢郎闸船闸 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临姚江,为抗旱时过船船闸,该工程集排水、抗旱、过船功能于一体,建于1981年,今仍可使用。
  孔浦大闸船闸 位于甬江街道孔浦村,临甬江,江北大河出口闸,建于1966年,为轨道机械过船船闸,升船机承船长7米、宽3.5米,轨道长80米,为江北区东部地区内河通甬江主要航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道上船运锐减,于1998年停运。
  潺头浦船闸 位于洪塘街道孙家村洋市街河上,临姚江,是姚江建闸前江北地区中部内河通姚江唯一通道,建于何时待考。采用人工、畜力两用,以农田灌溉提水方式使船只过堰,俗称“车坝”。姚江大闸建成后,停止使用,原设施保存至今。
  胜利堰船闸 位于文教街道,青林渡铁路大桥东首1.2公里处,临姚江,运行方式与潺头浦船闸同,为人工、畜力两用。1961年,为阻咸蓄淡,改建为垂直龙门式外节制闸。1966年改建为手动操作高低轮斜面平运升船机;1977年改建为半自动继电器控制斜面平运升船机。
  第三节 机电排灌
  电力灌溉
  姚江建闸前,农田灌溉提附近河网水;建闸后,灌溉体系发生了变化。境域电力灌溉分为二级:第一级,在非抗旱期间,内河与姚江为同一水位时,各机埠从河网直接提水进入农田;第二级,在抗旱翻水期,河网水位下降到0.63米时,关闭沿姚江所有水闸,各翻水站从姚江提水进入内河河网,再由各机埠提水灌溉农田。水库放水灌溉也通过河道。
  一级提水灌溉 土地改革结束后,1953年冬,江北地区农业互助组、合作化运动开始掀起。为落实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及方针政策,促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浙江省农林厅水利局确定,于1954年筹备,1955年4月3日在今洪塘街道境成立国营鞍山电力抽水机站,此为全省第一个国营电力灌溉站。建站后,第一座机埠在今洪塘街道荪湖村建成(时为鞍山集体农庄)。之后,在国营站的示范下,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全面兴建民办机埠。到1964年,宁波市郊区农田灌溉已实现电气化;至1984年,江北区有电力灌溉站534座,装机容量5252.6千瓦。
  二级提水灌溉 全区抗旱分3个灌区,即慈江灌区、江北灌区和湾头半岛地区。
  (1)慈江灌区。灌溉范围:东以庄桥河为界;南临姚江;西、北分别与余姚、慈溪接界。包括慈城镇、洪塘街道全部、庄桥街道部分。原设计总耕地面积10.4万亩,至今尚有8万亩。从姚江翻水入内河由谢郎闸排灌站、洪塘翻水站承担,两站合计最大提水能力18立方米/秒。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从原潮汐河道变成平原蓄水河道,原有的农田排灌系统随之发生变化,姚江成为江北地区人民生活、农田灌溉主要水源,故从姚江向内河提水工程的重要性凸显。1959—1967年,余姚县及后来的宁波市,沿姚江先后建成6座翻水站,即半浦站、和平站、小西坝站、城山渡站、夹田桥站、慈东站,共装机12寸混流泵55台,最大提水能力6.6立方米/秒。1967年、1971年大旱后,又兴建第二批4座翻水站,即青林渡站、洋市站、裘市站、潺浦站,共装机12寸混流泵22台。至此,今江北区境行政区域范围内,共有翻水站10处,安装12寸混流泵77台(套),最大提水能力9立方米/秒。1972年,慈江灌区成立。1978年遇大旱,翻水站抗旱运行时,安装工作劳动强度大、设备装置效益差,着手改造成现有的两座站。
  (2)江北灌区。灌溉范围:西以庄桥河为界;南临姚江;东、北至镇海区境内,是与镇海区联合设立的灌区。江北区包括庄桥街道大部、甬江街道(除湾头半岛)。灌溉农田总面积13万亩,其中江北区为2.53万亩,从姚江翻水入内河由压赛堰、李碶渡两座翻水站承担,两站合计最大提水能力18.3立方米/秒。
  江北灌区成立于1962年,建成时由宁波市(大市)管理。区划调整后,由郊区(江北区)、镇海区共同成立管委会,下设江北灌区管理处。1985年,江北灌区管理处由宁波市水利局管理。现有灌溉面积13万亩,其中江北区2.53万亩。有提水泵站2处,从姚江提水。压赛堰翻水站建于1962年,1991年改造,现安装900ZLB-2.6水泵3台,装机容量390千瓦,设计最大提水能力8.55立方米/秒;李碶渡翻水站,建于1962年,1997改造,现安装1000ZLB-4水泵3台,装机容量630千瓦,设计最大提水能力9.75立方米/秒。
  (3)湾头半岛地区。由甬江街道甄界村两台12寸混流泵承担从姚江提水入内河,最大提水能力0.24立方米/秒,灌溉区域内2800亩蔬菜地。该区域今已被列入城建规划,开发成商务、休闲区。
  谢郎闸排灌 站位于慈城镇王家坝村,1980年底建成,安装有28ZLB-700轴流泵6台,总装机容量480千瓦,最大提水能力6立方米/秒,为排涝、灌溉、过船三用站。2006年,运行水泵全部更新。
  洪塘翻水站 位于洪塘街道前后潘村境内,在原和平站旧址新建,竣工于1991年7月,装机36ZLB-900轴流泵5台,单台配套电机155千瓦,总装机容量775千瓦,最大提水能力12立方米/秒,为至今姚江沿线最大提水灌溉泵站。
  谢郎闸排灌站、洪塘翻水站建成后,原10处翻水站报停。
  喷灌 滴灌
  境域喷灌、滴灌技术推广较早。1958年,市农业局在湾头五队埋设地下铁管,进行固定喷灌试点,受益面积280亩。因成本高、维修难,未推广。1973年,郊区办事处水利科在慈东公社东门大队建成50亩水稻节水喷灌试验区。经几年试验,虽能节水,但增产效益不显著,停止推广。1975年,在半浦公社虹星大队山林队建成滴灌30亩,效益十分显著。
  1979年,在半浦公社虹星大队的1.5亩花卉苗木扦插苗床,采用全光喷灌装置,使扦插苗床不用遮阳,减少用工用时,并使苗木扦插成活率由50%提高到90%,对苗木花卉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十分显著的作用。1987年报国家专利(专利号:11630)。以后喷灌、滴灌技术主要应用在林业和园艺作物上。1979年建成妙山公社五星大队茶叶、柑橘喷灌500亩,并实施柑橘用水量试验项目。1980年建成湾头公社蔬菜移动喷灌200台套。1992年建成甬江镇夏家村蔬菜大棚喷灌138亩。2000年在慈城镇半浦建成花卉喷灌200亩。2006年建成慈城镇三勤村白茶喷灌200亩。从1973年始至2006年,江北地区先后建成喷灌、滴灌面积1499.5亩。
  舟山引水工程 2007年建成,泵站设计能力1立方米/秒,站址在梅林水厂上游150米处,翻姚江水并通过管道直供舟山。
  电力排水
  江北区大部分地区处姚江下游。区内中西部沿姚江岸边、慈江两岸、丘陵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是姚江下游的低洼区,农田面积近6万亩,其地面高程在1.13~1.63米之间,最低的慈城镇湖心村地面高程只有0.63米。姚江建闸前,境域农田灌溉受潮汐影响,又受高水位潮汐侵袭。姚江大闸建成后,汛期河道水位控制在0.93~1.33米,梅汛、台汛期,因姚江大闸排水受甬江潮汐顶托,易发生内涝。1961—1963年,农田连续受淹,积水深1~1.5米,时间长达10余天。这些地区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150~200千克之间。
  1965年12月,黄山、芳江排涝站首先建成,后逐步在今江北区境内兴建了一批小区围圩电排站。电排站设计标准按姚江综合治理规划10年一遇标准;圩区配套堤塘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堤顶高程达到3.13~3.63米,小区围圩电排站布局一般按乡、行政村范围设置。水泵以轴流泵为主,主要泵型有20ZLB-500、28ZLB-700、36ZLB-900,少量为圬工泵。到1982年,全区有排水动力3526千瓦。至2006年有电排站67座,水泵118台,装机动力5250千瓦,排水流量72.56立方米/秒,控制面积6.4万亩。
  第三章 防汛抗旱
  境域地处姚江下游、甬江上游,不少区域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时有发生。因此,防汛、防旱、防台(以下简称“三防”)工作,历来受各级政府和组织的重视。
  第一节 组织机构
  指挥机构
  1953年,宁波各县相继成立防汛指挥部。1959年,宁波专员公署正式成立三防指挥部。境域行政区划变动频繁,自划为宁波市区后,郊区防汛防旱工作属宁波市三防指挥部。郊区办事处设立后,三防日常工作由水利科负责。1984年,郊区(14个乡镇)与原江北区合并为江北区,随之成立江北区防汛抗旱防台指挥部。成员由农林水利、民政、物资、商业、卫生、电力、公安、人武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利局。由主管副区长任指挥,农林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农林水利局主管水利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人员每年作一次调整,由区政府发文上报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并下发辖区各单位。1988年单独成立江北区城区防汛指挥部,由分管城建工作副区长任指挥,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江北区城乡建设管理局,在区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部署下,主管城区的防汛防旱防台工作。
  江北区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执行有关防汛防旱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挥部的指令、命令,统一指挥辖区内(包括城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汛前部署好年度防汛任务,明确网络内各部门、街道的防汛职责,下达任务,协调各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配合,并组织检查督促各部门做好防汛思想、组织、物资、技术等落实;在遇到有大暴雨、大涝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掌握情况,研究方案对策,指挥防汛抢险工作,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遇到特大灾害,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灾后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救灾,修复水毁工程,恢复生产,安排群众生活,重建家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宁波市防洪条例》、《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江北区河道保护范围》等有关规定,督促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河道清障、保洁、生态河道建设、江塘加固工作;督促和支持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防御洪水、台风工作预案;建立、健全指挥部日常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常年开展工作。
  日常办事机构
  江北区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利局内,由主管水利副局长兼主任,并配备专职副主任及若干名工作人员。①
  办公室工作职责:每年汛前组织全区范围内水利工程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度汛隐患及解决意见报江北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并上报上一级指挥部办公室,落实处理责任;检查各防汛成员部门、街道、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各项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包括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完善、抢险物资准备、技术措施方案、抢险队伍建立,病危水库、江塘险工段突发性事件后,紧急撤离工作预案等;汛前下达区内4座小(一)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并报上级指挥部办公室备案;编制江北区防御台风(热带风暴)、暴雨工作预案,编制4座小(一)型水库突发性事件紧急撤离工作预案;汛期中及时了解气象预报,对雨情、水情、旱情及其他灾情及时收集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提出相关方案或意见,供指挥部和政府决策时参考;及时做好信息传递;汛期结束后,做好年度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城建局内,主管中心城区的防汛防旱防台工作,服从市指挥部领导和调度,负责城区防汛工作组织、协调、抢险、实施具体工作等事宜。
  街道、镇防汛防旱组织
  各街道、镇是防汛防旱防台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江北建区前,各街道、镇、乡防汛防旱工作为政府在灾害发生时一项中心工作,没有专门组织机构。1984年,江北区成立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各街道、乡镇相应成立三防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主任、乡镇长兼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农办、工办、电管、党政办、机耕站、城建、土管等部门人员组成。每年汛前根据区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要求,对管辖范围企业单位、村(社区)群众进行思想发动;对所属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安全、度汛检查;对度汛安全有问题的水利工程,在水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指导下,负责实施抢险、加固,以确保安全,并准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在洪、台灾害发生前,根据工作预案,组织群众紧急转移或搬迁;灾中,组织水毁工程抢险加固;旱情发生时,负责辖区内水资源调配,首先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了解掌握下属村、社区受灾情况;灾后负责救济、灾民安置,开展生产自救。
  第二节 汛前准备
  组织落实和水利工程安全检查 每年汛前,区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办公室与农林水利局水利科有关人员,会同工程所在地街道、镇、慈江灌区管理处,对辖区内的水利工程安全进行汛前检查。重点检查各级防汛防旱组织机构人员确定、岗位责任制落实;水库、山塘、翻水站、堤塘、排涝站、水闸工程安全度汛保证;管理人员责任制、防汛计划落实等情况。
  获取气象资料 由宁波市气象台提供每年5—9月中长期预报、旬报,台风24~72小时动向、路径、风力预报。1995年,区三防办由市气象台提供灾害性天气警报仪。次年,各镇、乡、慈江灌区管理处全部配备灾害性天气警报仪。2001年,区防汛防旱办公室计算机与宁波市气象台联网。2006年建成与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会商系统。
  水情雨情监察 慈城雨量站未建立之前,水情、雨情采用姚江站资料。1972年,慈城雨量站建立,区内采用该站资料。今全区水情、雨量有5个监察站点:慈城雨量站、英雄水库、毛力水库、五婆湖水库、荪湖水库。
  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每日早上8点前,英雄水库、毛力水库、五婆湖水库、荪湖水库将当日观测资料报慈城雨量站,慈城,雨量站汇总后,报区防汛防旱办公室和慈江灌区管理处。日雨量大于25毫米需及时上报;日雨量大于50毫米时需加上前两天的日雨量一同上报。慈城雨量站处官山河,水位高于1.43米时,上、下午各报1次;水位高于1.93米时,2小时报1次。当抗旱翻水时,需报内河、姚江水位,上、下午各报1次,并观测记录汛期中内河、姚江最高、最低水位及所发生日期、时间。
  编制水库控制运用计划 每年汛前由防汛防旱办公室编制年度汛期小(一)型水库运用控制计划,上报市防汛防旱办公室,下达各水库、慈江灌区管理处、慈城水文站。汛期中,严格掌握执行,未经区防汛防旱办公室同意不得任意改变控制水位,对违者追究有关责任。
  编制防汛防旱防台工作预案
  防汛经费物资队伍落实 每年汛前,区政府安排50万元防汛经费,用于防汛、抗旱备用和物资储备。1995年前,水利防汛仓库(洪塘镇)储备一定数量的钢材、铅丝、毛竹、木桩、草包、水泵、电机等物资(草包储存在宫销社内);1995年后只储备编织袋。今在慈江灌区管理处、洪塘翻水站、区林特站3处储备编织袋2万只。各街道、镇和有关部门组织抢险队伍。
  第三节 调度决策
  防汛工作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在灾害来临时按“防、避、抢”的指导思想指挥调度。
  阶段防御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含热带风暴,下同)消息,台风中心离浙江海岸线1500公里,为第一警戒线。各级按工作预案着手工作,防汛办公室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台风动向,分析水利工程对洪水承受能力,落实预泄方案。水利部门对工程、险工、隐患地段进行排查;低洼地区小区围圩区域管理人员检查排涝设施;水产管理处通知未出海船只停止出海、已出海的船只立即回港避风。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台风中心离浙江海岸线1000公里,为第二警戒线。区防汛防旱副指挥进岗,防汛办公室根据水利工程控制运行预案调度,下达指令,需预泄水库立即启动,小区围圩区根据内河水位高低启动预排,使河道水位降至汛限以下,增加滞洪能力。重要险工地段抢险队伍行使职责,危房加固,山体易滑坡地段做好群众撤离准备,船只回港避风或就近港口避风,检查加固高空设施。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台风中心离浙江海岸线500公里,为第三警戒线。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小组)指挥(组长)进岗,发布抗台动员令,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社区、村、企业,协助配合做好防御工作和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办公室根据气象、上级部门情况通报,分析影响程度、降水量、水位,以供指挥部决策参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工作预案结合灾时情况进行调度,并及时将情况上报防汛办公室。抢险队伍上岗,水利工程一旦损坏立即抢修,最大限度确保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畅通。卫生部门抢险医疗队行使职责。公安部门加强社会安保工作。
  突发性灾情处理
  水库、山塘垮坝,江塘决口,山区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龙卷风、冰雹、饮水源污染等突发性灾害发生时,防汛防旱指挥部按各工作预案及程序,组织实施抢救并报警,以便区政府、上级防汛机构了解灾情。在实施抢救中,首先转移灾民、抢救伤员,饮水源污染要立即停止供水;其二是抢修出险工程,防止灾情扩大;其三是转移物资、财产,减少损失。
  灾后处理工作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解除,降水基本停止,内河水位已降到保证水位以下,要抢修水毁工程,恢复生产。
  各街道、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组织救灾;水利部门检查水毁工程,制订修复计划,首先恢复饮用水源供给;农业部门指导受灾农民洗苗追肥、加强田间管理,对绝收田块及时补种,减少损失;民政部门安排好灾民生活;卫生部门加强灾区防疫工作;保险部门及时做好理赔工作;各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修复通信、公路、桥涵、民房;企业及时清理厂区内积水,修复设备,恢复生产。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总结救灾中的经验教训,对在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有关工程措施和工作意见。
  第四章 水利管理
  第一节 水行政执法
  水行政管理机构
  1988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公布。同年6月14—16日,区农林水利局水利科参加市,首次《水法》学习座谈会。1988年7月1日《水法》正式实施。1990年7月成立江北区水政管理处,定编1人。在《水法》和省、市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规章条文控制下,江北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1999年,为明确河道保护范围,制订《江北区河道“三清”管理规划》;2004年7月又制订《江北区防御台风(热带风暴)洪水工作预案》、《取水登记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江北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规定》。
  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
  1997年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为提高水政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江北区开展以水政监察“八化”①为目标的规范化建设。经培训考核重新任命,有8人持两证(水政监察证和省政府行政执法证)上岗。已开展21届“中国水周”、16届“世界水日”的《水法》宣传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涉河项目增多,水政巡查工作亦不断加强。从1998年开始,全年巡查60次以上,参加100多人次。2007年12月20日在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建设办公室“关于表彰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征地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通报”中,区水政部门获“先进集体”称号。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
  管理体制
  江北区水利工程实行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区级 区农林水利局及内设的水利服务总站、水政管理处、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的宁波市慈江灌区管理处(以下简称慈江灌区管理处)、国营鞍山抽水机站、孔浦大闸管理所。慈江灌区管理处管理4座小(一)型水库、慈江大闸、小西坝闸、洪塘翻水站、慈城水文雨量站。
  街道、镇级 1995年,乡镇正式配备全民事业编制的水利员。今由街道、镇农业办公室管理辖区内河道、堤防、排涝站、水闸、山塘、小(二)型水库。
  村级 村范围内水利工程主要有灌溉机埠、渠道、排水沟、机耕路、小山塘及为本村服务的排涝站、围塘、节制闸等。
  管理机构与队伍
  1956年,市人民委员会设农林水利处,下设水利科,管理郊区水利。1978年,宁波市郊区办事处内设水利科,下设慈江灌区管理处、宁波市国营鞍山抽水机站、孔浦大闸管理所。共有水利管理人员106人。郊区办事处下属有16个公社(镇),①1982年经过考试,每个公社(镇)招聘1名水利员,共计16人,人事关系在郊区办事处,工资由办事处发放。1984年,江北区成立后,水利员人员编制下放给所在乡镇。1994年,水利员被列入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编制。②
  慈江灌区管理处下设英雄水库管理所、毛力水库管理所、荪湖水库管理所、洪塘翻水站、慈江大闸管理所、小西坝闸管理所,内设水利办公室、慈城雨量站。
  水库工程管理
  江北区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座。4座小(一)型水库权属慈江灌区管理处分管,下设水库管理所。英雄水库管理所,成立于1969年,管理英雄、五婆湖两座水库。毛力水库管理所成立于1978年,同时管理荪湖水库至1982年。荪湖水库管理所成立于1982年,1996年始,毛力水库归荪湖水库管理所管理。2005年,英雄水库管理所、荪湖水库管理所合并成立水库管理所,管理4座小(一)型水库,现有管理人员16人。
  4座小(一)型水库始建于1954年(五婆湖水库),结束于1978年(毛力水库1978年竣工),跨越年代久,实际运行时间长,加上受建设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存在一定隐患。为确保水库工程安全,1973年根据浙江省水利电力局统一部署,全区开展水利工程大检查(即“五查四定”)。1981—1982年,又根据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开展水库专项“三查三定”。检查内容有水库工程基本情况、效益发挥、控制运用调度、管理现状、综合经营、存在隐患、处理意见。1996年按宁波市水利局部署,开展水库注册登记。1998年按浙江省水利厅部署,开展第二次水库安全普查。2002年建立水库大坝巡查制度。2003年,4座小(一)型水库建成水情自动遥测系统。2006年开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二)型姜湖水库由慈城镇管理。
  水库除险加固和白蚁防治工程
  五婆湖水库 1956年建成蓄水后,1957年大坝出现纵向裂缝,后采用裂缝灌浆,加做镇压层处理。1972年夏,大坝外坡右端有一条25米长纵向裂缝,缝宽5~6厘米,深均2.5米,后采用裂缝开挖重新回填夯实处理,1981年,灌溉放水洞木塞启闭机更新,放水洞下灌溉渠道由明土渠改为浆砌石地下渠道;1986年大坝背水坡砌石护坡,填压层加宽砌石,投资47万元。1999年1月,白蚁防治处理,在桩号0+100~0+250上游坡,高程(假设高程)12~18.6米,砼面板厚0.12米覆盖,大坝两端、背水坡坝脚设封锁沟,投资12万余元。2003年,水库建成水情自动遥测系统。
  荪湖水库 1981年,“三查三定”中发现副坝坝脚有渗漏,长10米。1983年,副坝全段做斜墙防渗。1984年又进行套井回填加固处理。1996年,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大坝背水坡护坡、迎水坡砌石局部维修、坝顶新建防浪、溢洪道下游泄洪河道拓宽疏浚、放水洞启闭机更新、管理房改造,工程投资130万元。2003年,水库建成水情自动遥测系统。
  毛力水库 1978年春竣工后,原设计考虑库容虽大,但集雨面积小,有两个隧洞泄洪可满足要求。1981年“三查三定”后,经分析计算,需设非常溢洪道。1985年在大坝右岸新建溢洪道。1996年检查中发现坝段中有白蚁活动。1998年12月对白蚁进行防治施工,坝顶0+013.5~0+304.5,291米范围内灌浆处理,大坝两端、背水坡坡脚建封锁沟,投资26万余元。2003年建成水情自动遥测系统。
  英雄水库 于1958年冬动工,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1958—1970年)开工后,在1959年7月、1965年7月先后两次发生严重滑坡,到1966年8月第二次滑坡修复后停工到1970年末。修复后大坝高8.2米,高程11.1米,顶宽2米,镇压层高4米,高程6.9米。两次滑坡原因分析:(1)大坝断面设计问题,滑坡为深层圆弧滑动,原设计断面大坝上下游镇压层宽度不足,厚度过大,反而会增加滑坡的危险性。(2)大坝施工填土速率过快,造成坝基变形过大而进入流塑状态。第二期(1971—1973年)完成工程量:在大坝加高土方5.8万立方米、镇压层石方8.2万立方米,溢洪道下游河道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溢洪道石方开挖1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进入管理阶段,1997年春发现大坝白蚁活动迹象,后由湖北省罗田市白蚁防治所开挖,挖出蚁后、蚁王23对,在0+115~0+328桩号,坝顶钻孔,用压力毒土灌浆处理,并在坝两肩头、土坝下游坡面脚建封锁沟,投资40万元。2006年被列入千库保安工程,投入1450万元,2007年竣工。工程:内外坡护坡、灌溉涵洞、泄洪洞、溢洪道维修,管理房新建,观察设备更新、大坝下游新建绿化。2003年建成水情自动遥测系统。
  山塘工程管理
  江北区原有山塘54只,1995—1997年先后废弃20只,今在使用的山塘34只,分布在慈城镇11个村。毛岙村大斗山脚、里石门,金沙村架桥头、大岙,南联村石桥头5只山塘为3个村村民生活饮用水水源,解决2803人口的饮用水问题。毛岙村原取毛力水库水作为水源,1981年建成船式翻水站一艘提水,后因水库水位变化大,运行困难。1990年在村西面小山顶上建200立方米水池1只,将船式活动翻水改为固定提水。2003年改从大斗山脚、里石门两只山塘供水。金沙村架桥头山塘位于英雄水库主流上游,供水工程于1990年建成,2005年对山塘进行除险加固扩容,今库容达到2.5万立方米。大岙山塘供水工程建于2001年,有拦水坝1条,200立方米、140立方米水池各1只。南联村石桥头山塘供水工程由1985年建成。1990年发现大坝东侧有渗漏,经防渗漏处理、大坝迎水坡砌石护坡、库内清淤、溢洪道拓宽等工程;2003年又实施对大坝背水坡进行砌石护坡处理、溢洪道改建、下游排水沟新建等工程(因该山塘属于屋顶小山塘)。
  江北区有屋顶山塘8只,为勤丰村黄夹岙山塘、上岙村上岙山塘、五湖村南岙山塘、桔子山山塘、三勤村白湖岭山塘、牛屙岭山塘、南联村架桥头山塘、公有村立新山塘。山塘由镇、村两级负责管理,每只山塘有专职管理人员。江北区大多数山塘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限于当时财力、技术,建设时工程质量存在一定隐患。山塘水源用于灌溉下游山沿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前,灌溉水稻田2000亩,今主要灌溉各类经济作物。
  水库大坝观测
  1979年,全国土石坝观测会议后,浙江省水利局颁发《浙江省大中型水库观测工作暂行办法》,小(一)型水库参照此办法执行。对水库大坝的埋设设施进行定期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工程适用状态、发现存在问题,是水库日常管理一项重要工作。
  水库大坝观察分两大块:一是埋设仪器观察。江北区4座小(一)型水库目前埋设观察为位移、沉降、水位、雨量。英雄水库、毛力水库原有坝后渗流水量观察,1980年后设施遭破坏,停止观察。平时,位移、沉降观察一周一次,汛期按调度运行计划文件执行。水位每天观察,上午8点前报慈城雨量站,由雨量站汇总后报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与慈江灌区水利办公室。2007年,英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水库位移、沉降观察设施全部更新,并新增大坝浸润线观察设施、水闸启闭自动化控制系统。二是巡查观察。水库大坝每天巡查观察,项目有坝面杂草清除情况、白蚁活动迹象(5—10月白蚁活动期)、防浪墙完整性、上下游护坡材料有否松动、陷塌、渗流,溢洪道、泄洪洞、灌溉涵洞进口处完好与出口处冲刷情况等。年终整理埋设仪器观察和巡查观察资料,然后装订成册归档。
  泵站管理
  泵站是江北区重要的水利设施。1955年,鞍山电力抽水机站成立后,电力排灌逐步替代牛车、人力水车提水灌溉。江北区泵站使用功能分灌溉、排涝两大类,其中灌溉又分两类:从内河河网直接提水灌溉农田,习称机埠;干旱时,姚江沿岸泵站提水至内河河网,称翻水站。
  机埠大部分配离心泵,泵口径612英寸,分船机与固定机埠两种。1985年,鞍山抽水机站进行泵站装置效率测试,离心泵装置效益只达到26%,与水利部部颁标准差距较大。1998年后,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中,农灌机埠水泵采用低扬程轴流泵,泵站装置效率达到60%。至2002年,由鞍山抽水机站负责灌溉的面积2.3万亩。2003年,鞍山站泵站产权让渡给所在村,今灌溉泵站都由所在村管理。后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灌溉泵站有所减少。至2008年,全区有各类排灌机埠泵站1437台,配套动力12567千瓦。
  1960年,江北地区始建翻水站。1960年在慈江边先后兴建半固定式的妙山泵站、慈东泵站,用12寸混流泵,扬程4~6米。1967年大旱后又在姚江边上兴建和平站、青林渡站、城山渡站、小西坝站、半浦站。1971年大旱后又兴建了潺浦站。至1976年,江北地区在慈江、姚江沿岸有抗旱翻水泵站8处,其中小西坝站、和平站为活动船式站,可根据姚江水位变化而变化,以保证提水。相应成立以翻水泵站所在地行政区域为边界的6个小灌区。1972年3月1日慈江灌区管理处成立,把6个小灌区合并成为1个中型灌区。1982年建成谢郎闸站、1991年建成,洪塘站,原8处翻水站停止运行。今谢浪闸、洪塘两站共安装ZLB-700水泵6台、ZLB-900水泵5台,最大提水能力18立方米/秒。谢郎闸站为灌排过船三用站,由慈城镇管理;洪塘站由宁波市慈江灌区管理处管理。
  排涝泵站始建于1965年,最早为黄山站、芳江站。泵型以轴流泵为主,主要型号有36ZLB-900、28ZLB-700、20ZLB-500,少量为圬工泵,扬程2.5~3.5米。至2008年,全区有排涝泵站69座,装机动力5340千瓦,控制排涝面积6.4万亩。排涝泵站管理由所在街道、镇管理。慈城镇有排涝泵站59座,其中受益范围跨越行政村的排涝泵站,由镇直接管理,有万亩排涝站、安定排涝站、谢郎闸站;其他排涝泵站由所在村负责管理。洪塘街道有排涝泵站6座,都由所在地村负责管理。庄桥街道有排涝泵站1座,由所在地村负责管理。甬江街道有排涝泵站3座,其中甄界村湾头排涝站由街道负责管理;其他排涝泵站由所在地村负责管理。排涝泵站管理包括泵站、节制闸、堤塘、田间排水沟、出口处小斗门、泵站上下游各100米河道等工程。至今,排涝泵站运行时间在20~35年,全部进入更新期。从2005年始,江北区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排涝泵站更新改造。
  水闸管理
  全区共有各类水闸101座,其中船闸6座、抗旱节制闸38座,其余均为排涝节制闸。新中国成立前,水闸一般采用石砌结构,基础采用打松木桩,底板下换基处理,既解决地基承受力问题,又解决防渗。闸门板采用叠梁式木闸门,人工启闭,如保丰碶、化子闸、泗港闸等(这些闸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造的水闸,基础采用换基(用黄泥),底板、闸门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启闭采用螺杆启闭机,并逐渐改手动为电动。1972年建成的慈江大闸,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弧形启闭,其中启闭形式为宁波市水利系统独有。今新建闸,基础采用桩基。
  1999年,全区开展水闸普查工作,普查对象为过闸流量在10立方米/秒以上规模的水闸,共普查水闸34座。存在主要问题:上下游河道淤积、排水不畅,占10%;闸门构件老化、损坏,占30%;不均匀沉降引起两侧翼墙破坏,占7%;机电设备老化,占25%。通过几年维修,这些问题逐步有所解决。如孔浦大闸闸门板更换、慈江大闸启闭部分钢筋混凝土改建,和平闸、半浦街闸、小西坝闸、裘市新闸等水闸都在水上部分作了更新。
  水闸控制运行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甬江潮汐不会进入姚江,姚江干流成为一条平原蓄水河道。这样,江北地区内河水位随姚江水位的变化而变化。1987年,宁波市水利局25号文件规定:梅汛期最高控制1.23米;台汛期水位控制0.73~0.93米;冬季0.63~0.83米。同时要求结合气象预报,视上游来水情况实行未旱先蓄、未涝先排。2006年,宁波市水利局文:姚江水位控制在0.931.43米;江北区河网水位在没有抗旱、小区围圩排涝情况下,河网水位与姚江水位保持同一水平。
  抗旱时,慈江灌区管理处负责关闭庄桥河上与江北灌区分界闸,即李碶渡闸、红旗大闸、甲门闸、化子闸;关闭沿姚江的青林渡闸、潺浦闸、洋市中心闸、顾家弄闸、和平闸、下梁闸、裘市新闸、河滩浦闸、小西坝闸、张家浦闸、半浦街闸、潺头浦闸、半浦村排涝站闸、虹星闸、洪陈闸、谢郎闸;关闭慈江上的慈江大闸、郭塘河上支援闸。江北灌区抗旱运行由宁波市水利局直属江北灌区管理处负责。甬江街道湾头半岛抗旱运行由甬江街道农业办公室负责。排涝时,各电排围圩小区自行关闭有关节制闸。
  工程控制运用
  1974年,根据浙江省《关于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编制和审批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宁波市规定,小(一)型、小(二)型水库由各县、区水利局编制控制运用计划下达给有关灌区、水库管理所,并上报宁波市水利局备案,这一制度一直执行到今。根据梅汛、台汛、干旱期气候特点,确定不同时段控制水位,一般每年分4个时段:4月15日至7月10日(包括梅汛);7月11日至8月10日(干旱期);8月11日至9月20日(台汛期);9月21日至次年4月14日。各水库在年度中,根据防汛安全检查、工程状态等综合因素,在水位控制上可作出相应调整。
  第三节 水文测报
  水情、雨情是水利工程建设与日常控制运行的重要依据。江北地区水情、雨情测点设置历史悠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宁波海关设雨量观测点(地点在人民路白沙,今宁波港监地段),是为宁波近代水文观测之始。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断。民国18年(1929)恢复,并在慈溪县城(今慈城镇)设水标站、白沙设潮位站,至民国29年(1940),因抗日战争中断。其间都有正式记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设立姚江站。1953年,甬江干流白沙潮位站建成全省第一座岸式自记水位台,采用民主德国产的周型自记潮位仪。1973年,慈城雨量站建立,原地点在临慈江的夹田桥。1995年,官山河拓浚工程时,将站搬至现址,临官山河。2005年更新改造,现已被列入宁波水文站雨量测点。4座小(一)型水库建库后都建立水位、雨量测点。2003年,慈城雨量站、4座小(一)型水库测点安装水位、雨情测报自动遥测系统,并与宁波市水利局、江北区防汛办公室联网。
  专记:慈江灌区
  1972年3月1日慈江灌区管理处成立,服务云湖、妙山、慈东、半浦、乍山、裘市、洋市、洪塘8个公社,慈城、庄桥(部分,)两个镇,宁波市良种场(妙山)、宁波市洪塘畜牧场两个场,共有耕地面积11.4万亩。至2008年,服务范围为慈城镇、洪塘街道、庄桥街道(部分)、宁波市良种场。
  灌区成立背景
  姚江,在大闸建成前为潮汐河道,其两岸农业灌溉受上游来水量与甬江潮汐制约。因此,农民须候潮灌溉,遇半夜涨潮,则半夜起床“赶夜水”非常辛苦。同时,姚江流域也经常出现干旱。连晴7天,甬江咸潮可上溯到青林渡,22天到化子闸,30,天到丈亭,农业生产用水没有保障。1959年,大闸建成,姚江干流成为平原蓄水河道。闸内槽蓄容积水位﹣0.87米至1.33米为4042万立方米,是两岸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姚江水源占江北区可供水量的72.09%。
  1960—1972年,慈江灌区未成立之前,各公社逐步建成以行政区为边界的小范围抗旱水利体系。以慈江为界,南片以提姚江水源为主,建有半浦站(1961年建)、城山渡站(1968年建)、和平站(1969年建)、小西坝站(1969年建);北片提慈江河网水的有妙山站(1960年建)、慈东站(1960年建),尚有英雄水库、五婆湖水库、荪湖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可供水。至1969年,今慈江灌区范围共有翻水站7处,安装12寸混流泵70台,装机容量1826千瓦,最大提水能力8.4立方米/秒,有半浦、乍山、裘市、洪塘、妙山、慈东6个小灌区。
  1967年大旱,7月6日至9月9日连续干旱持续65天,其间只降水79.4毫米,姚江干流8月9日开始断流,延续到11月,长达105天,晚稻大面积颗粒无收,江北大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工厂停产。次年,小灌区加快建立。1971年又逢大旱,姚江干流河道断流43天,江北地区受灾12.6万亩,成灾8.5万亩。各自为政的6个小灌区暴露出许多矛盾。首先是水资源分布不均。慈江以北地区因有水库可供水,其保证率在P等于90%以上;慈江以南地区,姚江干流断流后就无水可翻,其保证率只有P等于50%~60%故慈江以南地区受灾严重,连人畜饮用水都发生困难。其次是各种抗旱设备、物资、水利人员局限,在本公社范围内使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再次是各公社之间边界水事纠纷不断。
  1971年底,慈江大闸工程动工并于1974年春建成。慈江大闸至镇海化子闸之间的慈江河道可增加蓄水量341.2万立方米,并使慈江南、北地区融为一体,扩大了水库供水范围。这样,在抗旱前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姚江干流水源;后期再放水库水,以提高抗旱能力。
  慈江灌区管理处成立后,根据地面高程变化,其范围:东到庄桥河、南临姚江、西至江北区与余姚市界、北包括6万亩山区,形成有耕地面积11.4万亩中型灌区。耕地面积占全区81%,人口占76%(农业人口)。
  机构设置沿革
  1972年3月1日慈江灌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由7社1镇派员组成。管委会下设慈江灌区管理处,管理处内设办公室,、政工、人事、水利、基建、财会等机构,下设英雄水库管理所(包括五婆湖水库)、荪湖水库管理所、毛力水库管理所(1982年之前,荪湖水库归毛力水库管理所管理;1996年后,毛力水库归荪湖水库管理所管理)。
  至2008年,慈江灌区管理处内设水利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下设水库管理所(管理4座小(一)型水库)、慈城雨量站、洪塘翻水站、慈江大闸管理所、小西坝闸管理所,共有管理人员31人。
  水利设施
  小(一)型水库 五婆湖水库,总库容150万立方米;英雄水库,总库容985.28万立方米;荪湖水库,总库容141.84万立方米;毛力水库,总库容860万立方米。合计总库容2137.12万立方米。
  抗旱翻水站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干流成为平原蓄水河道。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建成以行政区域为主的3处翻水站。1967年大旱,1968年、1969年先后建成和平站、青林渡站、小西坝站、城山渡站。1971年大旱后,于1976年建成潺浦站。至此,沿姚江、慈江共建成翻水站8处。1978年抗旱结束后,着手兴建乍山谢郎闸站,并于1981年竣工。1991年,在和平翻水站原址上改建新站,并改名为洪塘翻水站。两站总装机容量1255千瓦,最大提水能力18立方米/秒,保证了慈江灌区内用水需要,其他8处翻水站随之报废(至今半浦站尚有2台12寸混流泵仍在使用)。
  水闸 翻水站配套节制闸38座,分布在慈江灌区范围内,其中姚江沿岸22座,与江北灌区分界庄桥河上3座、慈江两岸13座。慈江灌区成立后,慈江两岸节制闸已停止使用。
  慈城水文雨量站
  1973年,慈城水文雨量站建立,地点在慈江夹田闸旁。观察项目有气象、水文。有25×25米标准观察场1处,并安装相关观察仪器以及室内配套设施。汛期中,4座小(一)型水库每天水位、雨情汇总上报慈江灌区管理处、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1973年始,气象、水文资料记录至今未间断。每年气象资料由市站审核,水文、雨情资料由市水文站审核。1993年,官山河扩建,站址移到官山河边。2002年安装水位、雨量自动遥测系统并与市水利局联网。2005年,观察场经改造后,被列入宁波市水文站固定测点和宁波市气象台自动加密测点。
  至2008年配置有观测人员3人。
  灌区多种经营
  为减轻灌区农民负担,灌区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水库建成后,除防洪、供水外,淡水养殖作为发展重点。4座小(一)型水库的2700亩水面以大塘养殖方式,养殖以白鲢为主的淡水鱼,常年产量约7.5万千克。1978年,水电部在湖南省桃源县召开全国水利管理会议,会上号召全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保证安全、发挥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工程资源开展多种经营。1980年,英雄水库购置捕鱼网具、船只解决水库捕鱼,又到镇海、余姚水库参观大网捕鱼。1981年,荪湖水库建成50亩精养鱼塘。今五婆湖、荪湖水库在养殖基础上开辟垂钓休闲项目,成为宁波市近郊知名垂钓处;英雄、毛力水库仍以大塘养殖为主。
  在开展淡水养殖的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利用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资源开展工副业生产。1970年,慈江灌区管理处建立之前,和平翻水站(第一期)、小西坝翻水站建成后,利用站资源办起企业,经营小五金加工、制绳、拖拉机配件加工等项目。1972年,慈江灌区管理处成立后,和平翻水站(洪塘)建成宁波市换向器厂。1973年,小西坝翻水站(裘市)建成慈江一厂,产品为拖拉机配件。年产值都在100万元以上。1980年,慈江灌区管理处成立郊区办事处第二工业公司,至1984年有下属企业8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1240人。1992年,灌区企业实现产值2084.14万元,实现利润101.9万元。企业利润,年反馈给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员工资支出30万~50万元。减轻了灌区受益镇、乡农民负担和国家财政支出。1988—1990年,慈江灌区管理处连续3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先进单位。1991年,灌区下属的宁波市标准件厂获水利部颁发的企业技术进步奖。
  至1996年,灌区下属企业全部完成转制。

附注

①江北区未配备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现由水利科安排1名工作人员。 ①即执法队伍专职化,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行为合法化、执法文书标准化、考核培训制度化、执法统计规范化、执法装备系列化、检查监督经常化。 ①含西郊乡、东郊乡。 ②1994年,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基层水利站机构编制等问题的通知》(省编委〔95〕、人事厅〔118〕、政厅〔270〕、水利厅〔534〕文件)。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