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规划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36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规划编制
分类号: TU982.2
页数: 2
页码: 241-241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民国至2006年宁波市江北区城乡规划编制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乡建设 规划编制 江北区

内容

宁波有建设计划,始于民国14年(1925)的《宁波市工程计划书》。该计划由宁波市政筹备处完成,涉及江北区现境的内容很少,其中规划修建、改建跨江浮桥3座,涉及江北的有新江桥和姚江桥(桥址即今解放桥附近)。民国21年(1932)鄞县县长陈宝麟提出《鄞县建设五年计划》。其中,首次提出姚江阻咸蓄淡,解决城区自来水和鄞、慈,、镇、姚4县的部分农田灌溉。填平新江桥至北郭堰的姚江水域,可得地600亩,中贯大马路,辟新市场,地基标卖充开江、筑闸及安装自来水经费;在江北泗洲塘处(相当于今东草马路地段)开新江,接通甬江与姚江,并建水闸,阻咸蓄淡。此计划后被1958年的姚江大闸工程所取代,且新江位置、筑闸地点都有很大变动。道路建设计划涉及江北的有:火车站至新江桥马路,相当于后来的桃渡路;海关弄至英国领事馆马路,即今中马路;建咸宁桥至何家弄马路,即后来的咸宁路;建江北后街洋船弄至老青年会马路,相当于今扬善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由宁波市建设局编制。第一份为1951年编制的《宁波都市计划》,其中再次提出姚江阻咸蓄淡工程(内容与1932年基本相同);规划设纺织食品工业区、码头区、鱼市场等设施于江北岸。第二份为1956年编制的《宁波市城市规划示意图说明》,涉今江北的有:孔浦附近建冷库、造船厂及运输量大的工厂;草马路、新马路和旧铁路路基所围区域,发展机械制造工业;北门电力公司及其以北至范江岸一带发展供热中心;于白沙附近建水陆联运码头,于下白沙附近设铁路货运站;于江东、江北设公路运输站;跨姚江桥位,除新江桥外,依姚江改道阻咸蓄淡计划选定,在此计划不能实施情况下,选在草马路南口、北大路北口为跨姚江桥位;于江北浮石亭姚江河套,设水上运动俱乐部,并辟江北公园。第三份为1958年编制的《宁波市城市规划总图说明(草案)》,定位江北工业为机器制造业。翌年再出一份《宁波市总体规划说明书》,属于“大跃进”形势下空中楼阁式的规划。改革开放后,《宁波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于1982年完成。规划涉及江北区现境的内容有:工业布局方面,控制江北原机械工业区,不再安排新厂,新建机械工业放置在庄桥一带;发展三官堂附近的建材工业区;搬迁老市区污染严重的工业。对外交通方面,扩建货运北站;沟通杭甬运河,达六级航道标准;建沟通江北、江东的甬江大桥和过江隧道;建大通桥。市政设施方面,筑草马路、新马路下水道;扩大液化石油气用户和实施煤制气工程;建槐树路沿江公园,扩姚江、慈湖、保国寺等风景区,建动物园。其他还有旧城区改造,建居民小区;扩大蔬菜基地建设;整修、新建公共厕所等。
  1986年,新编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转报国务院批准。确定宁波的城市性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浙江省确定宁波为“浙江的经济中心”,明确宁波城市结构是以老市区为中心,由老市区、镇海、北仑三大片组成的生产、生活相对独立的组合型大城市。1995年,宁波市启动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1999年获国务院批准,确定宁波市城市性质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鄞县撤县建区、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宁波城市整体格局面临重大变化。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此次规划将城市功能定位港口—城市、东部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并提出生态城市、产业城市和流通城市概念。城市规模确定远景中心城人口250万~2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40平方公里。推荐“T”型组团结构,3个组团自成体系,相向发展。
  第二节 江北区分区规划
  宁波中心城江北西区分区规划
  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中心城江北西区的规划范围:西起绕城高速,东、北至萧甬铁路,南至姚江,总用地面积36.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4.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中远期2011—2020年;远景至21世纪中叶。指导思想与原则:从区域功能整合和优化出发,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强化江北西区作为新世纪江北新城的功能和空间布局。通过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形成一定的中心聚集和辐射功能,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共同构筑宁波西部城市生态新区。功能定位:集高品质的行政办公、商业商务、居住、工业、休闲文化、体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宁波中心城的西北门户。规模:规划总人口21.5万人,总用地34.3平方公里,至2020年发展规模控制在25.5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规划 规划结构:形成“两心、两轴、七片区”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即行政办公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两轴,原北外环路为片区的主要空间发展轴;姚江为片区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复合轴。七片区:四个居住片区,两个工业片区,一个体育片区。
  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规划形成4个居住片区,用地应具有多样性,适度发展中高层、小高层住宅,有选择地发展低层住宅,适合不同层次的居民需求,体现社会文明和公平。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用地面积554.67公顷,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三级配置。行政中心位于姚江北侧;市级商业金融用地位于前洋立交桥东侧;文化娱乐用地在谢家片区配置一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在居住区内配置:体育用地在前洋立交处设一市级中心,铁路以东设区级体育中心,在居住区结合绿地考虑配置;医疗卫生用地在谢家片区设一区级中心,各居住区设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保留公交职业学校,扩建至诚学校,新建江北职业技术学校。工业仓储用地:完善投资创业园区和洪塘东工业园区,发展一类工业为主。文物保护:对分区内的26处区级文保点进行保护。
  绿地与水系 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形成“一廊、三带、多条绿线交织”的网状绿化格局。一廊,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