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33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13
页码: 197-20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民国至2000年宁波市江北区人口构成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人口 构成 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性别
  宁波地区历史上男性人口历来多于女性,性别比一直偏高,但是老年男女性别比却比较低。民国24年(1935),县公安局第四、第五分局辖区男30987人,女20634人,性别比为150.1,其中61~70岁的男性460人,女性595人;71~80岁的男性121人,女性170人;81岁以上的男性8人,女性37人。民国31年(1942)慈溪县孝东、孝西两镇(今慈城镇),洪塘镇、庄桥镇等12个乡镇男36013人,女36615人,性别比,为98。民国34年(1945)江北镇男性14283人,女性13418人,性别比为106;北郊镇男性4263人,女性3429人,性别比为1,24。民国37年(1948)江北镇男性13969人,女性13944人,性别比为100.2;北郊镇男性2835人,女性3030人,性别比为,94。
  1958—1961年,江北城区的男女性别比明显高于郊区,高达126~132;1971—1980年性别比高达117~135。郊区的性别比略低,多数在108以下,少数年份性别比低于99.29。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原江北区性别比为123.59;郊区男少于女,性别比为99.93。原江北区,60岁之前的各年龄组男均多于女,60岁以后各年龄组男少于女,且年龄越大,男性越少。郊区,14岁之前的低年龄组,男多于女;15~34岁,男少于女;40~59岁,男多于女;60岁以后同原江北区一样,性别比与年龄成反比。1984—2006年,江北区男性人口均多于女性,性别比都大于100,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从年龄分组看,70岁之前,男性多于女性,之后性别比逐年降低,老龄男性逐步少于老龄女性,说明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2007年和2008年,江北区的男性人口少于女性。2007年少691人,2008年少1509人,性别比分别为99.40和98.71。
  第二节 年龄
  历史上由于医疗卫生和营养水平低下,人口的预期寿命较短,整个社会人口的年龄构成偏向年轻型。民国24年(1935),鄞县公安局第四、第五分局统计,辖区总人口51621人,男30987人、女20634人,其中61岁以上男性589人,女性802人,共1391人,占总人口的2.69%,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4%。民国37年(1948),江北镇人口27913人、北郊镇人口5865人,合计33778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2177人,占总人口的6.45%。
  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提高,年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1953年,慈溪县城关区、云山区和庄桥镇总人口为69525人,其中18岁以上39970人,占总人口的57.49%,未成年人占比达42.51%,超过国际通用40%的标准,属于年轻型的年龄结构。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率下降,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982年、1990年、2000年的3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总人口中,0~14岁少年儿童比例逐次下降,从1990年的19.05%下降到2000年的13.24%;15~64岁人口在各年龄组的比例有升有降,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2000年达8.12%;另外,这3次人口普查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7.41岁、31.09岁、33.78岁(国际标准30岁是老龄型),表明江北区域人口逐步开始老龄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以国内标准劳动年龄(男16~59岁、女16~54岁)统计,由于未成年人占比下降,所以江北区的少年儿童负担系数明显下降,但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老年人负担系数出现上升态势。不过,从整体上而言,人口负担总系数并不很高,说明江北区还处于一个社会人口红利期,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三节 职业
  在业状况江北的职业人员构成统计始于民国。民国37年(1948)的江北镇《人口统计报告表》记载,总人口为27913人,有劳动能力的21293人,占76.28%。在业人员行业构成:农业106人,工业2956人,商业3425人,交通运输492人,公务438人,自由职业297人,人事服务425人,其他175人,共8314人,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39.05%。无业12979人,其中男3261人,女9718人,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60.95%。是年,北郊镇总人口为5865人,有劳动能力的5125人,占87.38%。在业人员的行业构成为:农业1767人,工业221人,商业163人,交通运输6人,公务18人,自由职业24人,人事服务187人,其他15人,共2401人,占有劳动能力人口总数的46.85%。无业2724人,男176人,女2548人,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53.15%。
  1952年,据原江北公安分局统计,原江北区总人口为22264人,在业人员6658人,占29.90%。其中,工人3543人,占53.21%;工商业者1584人,占23.79%;职员837人,占12.57%。这3类职业的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总数的89.57%。失业565人,占2.54%;无业6822人,占30.64%;学生3233人,占14.52%;家务4986人,占22.39%。
  1990年,江北区有15岁及以上人口174634人,在业人口为132552人(男75725,女56827人),占75.9%;不在业42082人,占24.1%。其中在读学生9092人,占21.61%;料理家务的14395人,占34.21%;待升学的1208人,占2.87%;市镇待业的1601人,占3.81%;离休退休的11472人,占27.26%;丧失工作能力的2859人,占6.79%;其他1455人,占3.46%。
  2000年的人口普查,按10%抽样统计,江北区15岁及以上人口22829人,就业人口14251人,占62.42%,比1990年下降13.48个百分点。未工作人口8578人,其中在校学生2898人,占
  33.79%,比1990年上升12.16个百分点;料理家务的1835人,占21.39%,比1990年下降12.82个百分点;离退休的2086人,占24.32%;丧失工作能力的555人,占6.47%;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226人,占2.63%;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506人,占5.90%;其他未工作的472人,占5.5%。
  行业构成 1990年,江北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为35999人,占在业人口的27.16%;第二产业(工业、地质普查和勘探业、建筑业)从业人员为59503人,占在业人口的44.89%;第三产业37050人,占在业人口的27.95%。物质生产部门就业人员占89.58%,非物质生产部门占10.42%。2000年,在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15.91%,比1990年下降11.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46.06%,比1990年上升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8.03%,比1990年上升10.08个百分点。物质生产部门就业人口占84.96%,比1990年下降4.62个百分点;非物质生产部门就业人口占15.04%,比1990年上升4.62个百分点。
  职业构成1990年,江北区职业构成表上的前6类职业中,在业人数最多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达57200人,占在业人口的43.15%;最少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4233人,占3.19%。2000年,在业人数比重最大、最小的职业与1990年相同。但“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比重比1990年下降8.96个百分点,为16.38%;“商业、服务人员”比重为21.74%,比1990年上升7.20个百分点。这与行业构成中第一产业在业人数比例下降、第三产业在业人数比例上升相一致。
  第四节 民族
  江北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直为99%以上。民国24年(1935)据鄞县公安局第四、第五分局统计,江北镇有外国人41人,其中男21人、女20人。民国34年(194,5)外国人16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江北区现境内,慈溪县城东乡有回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原江北区共有少数民族13人,其中回族2人、满族4人、藏族1人、黎族6人,分布在中马和泗洲;郊区有少数民族24人,其中回族16人、蒙古族6人、彝族2人,分布在甬江公社、慈城镇、洪塘公社和乍山公社。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原江北区少数民族7个、53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郊区有少数民族6个、33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江北区的少数民族增加到13个、194人,以回、满、壮等族为主。到2000年,江北区的少数民族增加到24个,人口达1123人,比1990年增加929人,增长4.79倍。人数占多的以土家族、苗族、回族为主。此变化与江北区的人才、劳务引进和接纳库区移民有关。第五节 婚姻
  民国24年(1935)9月,鄞县公安局第四分局辖区统计:未婚男性5271人,女性3009人,男多于女;有配偶的男性6257人,女性为4222人,男多于女;丧偶男性193人,女性763人,女比男多570人。民国37年(1948)5月,江北镇未婚男性1014人,女性959人,男多于女;有配偶男性8132人,女性8050人,男亦多于女。丧偶男性768人,女性900人,女比男多,但是差距比民国24年(1935)已经缩小很多。
  解放后,政府颁布《婚姻法》,建立婚姻登记制度,确立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1952年10月,原江北公安分局《婚姻状况统计表》显示,原江北区已达婚龄(男20岁、女18岁)的13975人中,未婚2784人,占19.92%;已婚11191人,占80.08%。已婚人口中,有配偶9445人,占84.4%;丧偶1675人,占14.97%;离婚71人,占0.63%。未达婚龄9087人中,已婚67人,占0.74%,说明存在不符合法定年龄的早婚现象。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未婚41671人,占23.86%,比1952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已婚132963人中,有配偶121227人,占91.17%;丧偶10223人,占7.69%;离婚1513人,占1.14%。离婚率比1952年上升0.51个百分点。未婚人口中,15~29岁人口38679人,占92.82%。其中,男性23610人,女性15069人。有配偶人口中,男性61489人,占50.72%;女性59738人,占49.28%。丧偶人口中,男性2326人,占22.75%;女性7897人,占77.25%,明显高于男性。离婚人口中,男性1030人,占68.08%;女性483人,占31.92%,女性明显低于男性。从离婚的年龄来看,30~45岁是离婚的主要年龄段,占离婚人数的43.7%。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在10%的样本中,15岁以上的人口,未婚5868人,占25.70%。已婚人口中,初婚15164人,占89.41%;再婚411人,占2.42%;离婚321人,占1.89%;丧偶1065人,占6.28%。与1990年相比,未婚上升1.84个百分点,丧偶下降1.41个百分点,离婚上升了0.75个百分点。从离婚的年龄来看,离婚人口出现年轻化趋势,3045岁的离婚人数比1990年升高将近12个百分点,占总数的54.5%;从结离婚比例看,从1995年的11∶1,到2000年的8∶1,再到2006年的6∶1,上升很快。
  第六节 姓氏
  据江北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公安户政部门的统计,2008年江北区现有各种姓氏674个,其中复姓5个,分别为司徒、欧阳、皇甫、上官和诸葛;单姓669个,人数最多的前10个姓氏为陈、王、张、徐、周、李、朱、杨、胡、郑。这10个大姓占了全区总人口的38%。有些姓虽然人数不多,但长期在江北地区繁衍生息,比较具有江北地域特点,如冯、司徒、费、邵、童等。有132个姓氏只有一两个人,非常少见,如赤、纹、呼、帕、嗣、河、眉、原、孝等。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