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34
颗粒名称: 民间音乐
分类号: I276.2
页数: 12
页码: 161-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民间音乐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慈城田歌、打夯歌、荡湖船、码头号子等。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音乐 民间艺术

内容

慈城田歌
  旧时慈城,田歌众多。
  所谓慈城田歌,是慈城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口头传唱、吟诵,并以慈城乡间百姓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为题材的歌曲。它主要以明清后期的民间小调为主,也有部分唱词历史更为久远。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队劳作、婚丧嫁娶、祭祀中还传唱一些劳动号子、山歌、田间小调等。改革开放后,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音乐教育的冲击,真正意义上的新民歌的产生几乎为零,偶尔有些民间小调,则以宣传为目的。
  旧时,慈城田歌流传广泛,较为大众化,近年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在慈城,能传唱这些民间劳作歌曲和田间小调的人,初步估计已经不到十人,而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慈城镇虹星村周家庄的周乾良,自1957年起从事这项艺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他擅长民间小调,农闲时在慈城周边村落表演“走书”,博得了广大村民的喜爱,并曾获得过县级民间文艺演出奖。如今,周师傅收下朱岳强、杨桂花等为弟子。但两位弟子也是50岁开外,传承状况不容乐观。
  现在的年轻一代不会唱田歌,也不愿唱民间小调,独特的田歌也似乎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田歌若不及时得到继承和保护,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
  慈城民间小调的演唱形式多样。从节目的演唱方式上,可以分为有词演唱和即兴演唱。有词演唱,指演唱者根据传统留存下来的唱词进行演唱,如儿童游戏歌谣、田间小调歌曲等;即兴演唱,如20世纪80年代前,慈城地区盛行的跑马灯和舞龙灯演唱。逢年过节,表演者挨家挨户演唱时,为了博取主人欢心,根据主人容貌、穿着、房产等实际情况,即兴现编唱词。
  从演唱人数分,可以分为独唱、二人对唱、一唱众和、群体唱等。独唱一般指唱节拍自由散板式的歌曲,如《淌田歌》《割稻歌》《春调》等;二人对唱,较典型的是一对一答式的《做年糕歌》。
  《做年糕歌》通过节拍的配合,既能缓解劳动的枯燥,又能起到协调工作节奏的作用。
  慈城田歌的劳动号子,则是一众和式。相关歌曲有《拉纤调》《打夯调》等。
  从表演的目的性说,慈城田歌的起源和哼唱,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源于慈城百姓的日常劳动与生活的需要。如田间小调《车水调》《插秧调》等,典型的还有上了年纪的老妇在办丧事时唱的《哭丧调》。另一类田歌则完全是为了表演,如田歌《走书》《跑马灯》和《舞龙灯》等。
  慈城民歌有较强的地域性。首先,曲调不离中国古老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基础,但在这些基本音上增加了较多的前、后倚音和上、下滑音。唱词以地道的慈城话为主,加入较多的无实际意义的助词、感叹词(慈城话与宁波市区话有微妙差别,这特别地表现在音调和感叹词方面)。这类唱词内容,大都反映了慈城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如《八月十六过中秋》《慈城做年糕》《慈城地名歌》《十二月歌》等。
  古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文雅的田园诗歌,现有慈城具有独特风格的田歌。二者一个文雅,一个粗犷;一个讲究诗律平仄,一个在乎和唱兴致;一个是诗人才子思考的结晶,一个是农民百姓劳动的杰作。慈城田歌虽没有像田园诗那样深入人心,但在慈城、宁波等地也曾是家喻户晓。
  如今,我们应该保护、传承和发扬慈城田歌,使慈城田歌作为慈城、宁波人的骄傲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更多人所熟知与喜爱。
  打夯歌
  夯是压路机出现前的砸地基用的劳动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的小型土木建筑工程或者水利工程,大多采用人工打夯。
  打夯也是普通百姓人家盖房、打地基、修堤筑坝打桩和填土夯实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人工打夯总体可以分为立夯和卧夯两大类。从原料上看,又有木夯、石夯、铁夯之分;另外,从形状上,则可分为圆夯、扁夯。打夯歌是一种传统的劳动号子,可鼓舞士气,统一节奏。歌曲流传性和传唱性比较广,但各地唱法因为地域和语言的区别各有不同。
  江北区中马街道也曾流行过打夯歌,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夯的结构很简单,主要靠一根方形或圆形长木柱,用四只铁圈分别在木柱四上角用5厘米粗的绳子吊牢而成。打夯由4人配合,每个人牵着一头粗绳拉动夯体,领头喊调子,其余人附和,边打,边移动,边走路。喊声越响,节奏越快,大家劲头越大。在盖房打地基或修堤坝工作中,为了振奋精神和保证动作的连贯性、一致性,由一名领唱者带头,其余人附唱。
  地基打夯质量的好坏,与夯的落点、密度和力度均匀程度有很大关系。打夯时,并不是一夯一夯挨着打,而是隔一段距离打一下,这一下叫“夯点”;空下的地方叫“夯眼”。打完夯点再打夯眼。眼、点都打完,才算一遍,才能填新土接着打。这样打出来的地基才结实。所以打夯时,一般都是两盘夯以上同时行动。
  初时,由于沟深,拉夯人站在沟上,不好用力,行动不便,故而速度较慢,此时的夯歌属于慢歌;随着地基升高,操作方便,行夯速度加快,夯歌也由慢变快。若是打到四个房角地斟时,为了加大承受力,要在此处加上砖渣、石灰,并且多打两下,称之为“凤凰三点头”。这三下,要用急夯。根据不同情况,夯歌也随着变化。夯歌决定着行夯的快慢、力度大小与均匀程度。所以,领夯人就成了打夯的关键:歌声嘹亮,用力整齐,力度大且均匀,夯就打得好;反之,则打不好。因此,打地基时,请一个好的领夯人非常重要。房主在动工前招待掌线瓦匠师傅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忘记请来领夯的人。
  还有一种是修堤筑坝时的打夯。这种活,一般用的是卧夯。所谓卧夯,就是一个扁平的石墩或铁墩,比较重,几十斤甚至百斤以上。夯的四角有孔或者环,穿上绳子,最少要用8个人拉。由于无法安扶手,只能在4个面中的2个面拴2根绳子,引夯的人拉着绳子引导方向和落点。这种夯打起来声势大,也费力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打夯活动,就是抗洪抢险时打夯。一般是在堤岸决口时,堵口打桩和填土夯实时采用。打这种夯的人,除要身强力壮,懂水性以外,还要手疾眼快,团队意识强。因为打夯时用的是“顶夯”,就是用手抖起夯向上扔高,再拉着绳子向下砸,非常危险,极容易出错。故而一般人不许参与,挑选夯手时很严格,还要提前训练。这种夯,大多是扁平铁夯,个头不大,四五十斤左右,每班6至10人,打一桩一换班,全部是急夯。
  至于夯歌,大多数是即兴、即景创作,只有少部分是固定的流行段子。打夯歌其实就是领头唱曲调,其他人附和。曲调的音乐大多数和各个时代背景相一致。如《抗美援朝》中,这样唱:“同志们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提起来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使把劲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美帝国主义(其他三人附和‘哎哟’),是纸老虎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人人都来参加解放军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抗美援朝呀(其他三人附和‘哎哟’),保卫国家(其他三人附和‘哎哟’)、打败美国佬(其他三人附和‘哎哟’)。”
  传统的打夯歌在劳动中传唱,因此没有固定的乐器和服装。若作为舞台表演的一种形式,则可配上民族乐器,如唢呐、二胡、笛子等。服装以日常劳动时的着装为主,如对襟汗衫等。
  江北区徐秀宝老人在年轻时的劳动生活中,跟着大家学会了许多打夯歌。作为打夯歌的传承人,她曾多次在社区表演,深受群众好评。据了解,当地现年60岁以上从事过建筑行业,或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过“大跃进”修水库的劳动者,一般都会在领唱者的带领下附唱。
  如今,人工打夯虽已被基本淘汰而代之以电动打夯,但人工打夯作为一种曾经存在过的民间活动和民间文化,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记录和保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有着特别的意义。
  荡湖船
  荡湖船,又名采莲船,北方称跑旱船。它是灯会、赛场、喜庆吉日表演的助兴歌舞节目。
  荡湖船流传地区极广,上海、南京和宁波等地均有传播。
  宁波江北区有一位荡湖船传承人——赵金珠。她于1975年从一个走江湖的表演班子中的一个王姓老艺人处学会了该舞蹈。目前,她带领社区很多老人和年轻人学习此舞蹈,并曾先后多次参加江北区基层特色文化展示月活动。
  宁波的荡湖船与其他地区的荡湖船有区别。
  据传,以前当地水面多种植“四角菱”,尤其是大孙巷的四角菱,闻名遐迩。四角菱成熟时,有采菱姑娘坐在木桶(用木板制成的类似现代浴缸式的小木船)里采菱。为庆祝丰收,人们就用竹尾扎成菱桶形状,让姑娘站立其中,手把竹船翩翩起舞。随后,这一劳动场景经过艺术的不断美化,演变成后来的荡湖船。
  荡湖船的“船”体,为鲤鱼形旱船,用竹篾做框架,上面裱纸,并剪贴、彩绘成鱼形船体。船体上有四角华盖一顶,有时候顶上安有葫芦。船体下围有彩绸,往下垂一米左右。划桨桨杆高约1.3米,桨杆涂有红白相间的彩条,中间饰有一红花。因“船”用纸糊成,重量很轻,一个女演员即可用带子将船舱挂在肩上表演。表演时,女演员用手做划桨姿态,后船艄一男演员做竹篙撑船姿势。二人上半身露出船舱面,均化妆。微微摆动“船”体,以示优美。女演员一般身穿江南服饰站在中央,两手握船帮,按照波浪起伏节奏,前后左右摇动。表演要求起舞轻盈,动作优美。船旁由一男演员扮成渔翁,手握木桨跟随小船前后左右、自由穿梭划动。最热闹的表演是“武将闹花舟”。表演时,船旁另有演员扮成“虾兵”、“蟹将”、“蚌壳精”、“鲤鱼精”和“龟丞相”等,荡湖船表演欢乐热闹,情景引人入胜。如再配有“撑篙郎”、“渔姑”、“渔婆”和“小丑”进行串场表演,场面更为闹猛、有趣。
  荡湖船的表演形式一般一船两人,一人扮渔姑称“旦”,一人扮渔翁为“丑”。因船的制作不同,表演人数也可一船三人或四人不等。船形有鲤鱼形、罱泥船形、龙形、凤形和元宝形等。
  荡湖船的表演灵活自由,不受场地限制,模拟水上驾舟技巧动作,可自由充分发挥。主要身段动作有“荡摆步”、“迎浪步”、“十字荡步”、“波浪荡步”、“鲤鱼翻身”、“金鲤甩尾”及“矮步划桨”等。“荡”与“逗”动作的主要特点,是表演者的一举一动始终呈现船的晃动感,体现驾彩舟、唱山歌、庆丰收的喜悦情景。“逗”则是通过渔翁(丑)一颠一拐的挑逗,一问一答的唱和,诙谐有趣。
  码头号子
  码头号子是码头工人在搬运物件中即兴编唱的号子。它是一种劳动的歌声。
  旧时宁波老外滩火车站一带,也有许多码头工人。他们作业时,也有唱码头号子。那时码头的作用举足轻重,设施却极其原始和简陋,利用江边自然坡岸,用木料粗粗钉成“人”字形架作为底,上面铺跳板,即是雏形的简易码头。大伙日常的装卸工具也简单:扁担、箩筐、铁锹、板车和搭肩布。用肩抬、扛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码头号子以人力搬运号子为主,根据不同搬运方式而分为“肩运作业类号子”和“扛运作业类号子”两大类。
  肩运作业类号子又细分为“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和“堆装号子”;扛运作业类号子细分为“扛棒号子”、“单抬号子”和“扁担号子”。
  号子指挥工人们统一步伐、协调动作,是一种艺术化的劳动指挥号令。号子的节奏与劳动节奏完全契合,是一种与生产劳动实践关系最紧密的民歌。
  码头号子的唱者都是男性,“领”、“和”结合,音区宽广、嘹亮,多高音区,尽显阳刚之美。其旋律大多是五声音阶为主的民族调式,律动单位长度适中,有很强的节拍感,强音明显突出,效果强烈。其力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提示出动作的上下、前进的方向、搬运的路线及货物的标记和堆装等。
  宁波码头号子因其近乎于劳动呼喊,旋律比较单一,多哼吟,少实词,男声领唱,一领众和,阳刚高亢,具有简易性和质朴性。宁波码头号子音乐因其演唱者来源于五方杂处,号子风格流派纷呈,凸现其音乐元素的色彩性和多样性。
  宁波码头号子的演唱环境、音乐内涵、文化背景既有别于内地风味,也有别于农业号子、建筑号子,因此又显示其音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其代表曲子有“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堆装号子”“扛棒号子”“单抬号子”“扁担号子”“起重号子”“摇车号子”“拖车号子”等。
  宁波码头号子是一种群体传承项目。随着码头装卸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当地的码头工人再也不用喊着号子干活,码头号子也因此不再流传。
  江北区白沙街道的柴葆静,曾住在江边,小时候一直听码头工人们哼唱,日复一日,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唱码头号子。1958年,她第一次唱码头号子。至今,还经常唱给小辈听。
  如今当地会唱码头号子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