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窑紫砂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24
颗粒名称: 玉成窑紫砂壶
分类号: J327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玉成窑紫砂壶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紫砂壶 民间美术

内容

说起紫砂壶,人们往往第一时间就想到宜兴的紫砂壶。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江南水乡灵秀之地,也曾经有一个紫砂壶的名窑,那就是闻名中外的慈城玉成窑。
  玉成窑窑址在今浙江宁波慈城,系清末著名的民窑。其烧制年间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烧制产品不多,但均为传世精品。
  讲到玉成窑,就不得不提及玉成窑的创始人,慈城著名书法家——梅调鼎。
  梅调鼎,号赧翁,慈溪(今江北区慈城镇)人,清末著名书法家、画家。其书法博采众长而独树一帜。清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评其书法:“三百年来无这样高逸之作”,日本书法界称其为“清朝王羲之”。
  梅调鼎喜爱品赏佳茗,对紫砂茶壶更是情有独钟。其晚年之时,出于文人雅士对于紫砂壶的爱好,与友共同在家乡慈城创办“玉成”紫砂茶壶窑,并亲自设计题铭,以“调鼎”落款。玉成窑的“玉成”二字,有成全之意,用于紫砂窑名之中,寓指所出的紫砂壶身价不凡,可以与玉石媲美。
  为了保证玉成窑出产的紫砂壶的品质,梅调鼎聘请宜兴名师制坯,由山农(慈城人)、东石(王东石)、曼生(张曼生)等名家刻铸,梅调鼎也在所制的紫砂壶上题写铭文。如他在瓜蒌壶上所题“生于棚,可以羹。制为壶,饮者卢”,书法精妙入神,而且壶铭短小隽永,清新可诵,妙趣横生,实乃传世之精品。此外还有汉铎壶、柱础壶等,皆可传世,是继曼生壶之后,文人与紫砂壶的又一次完美结合。
  以汉铎壶为例,其壶身如钟,中纽上部置卷线,壶直口平,耳大四方,造型古朴庄重。壶身上刻铭“汉铎”两个大字,是其壶名,下刻铭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落款为梅调鼎的号“欸翁”。“汉铎”即汉朝之铎,既说明了壶的形象来源,给人一种回归古代的典雅感和历史沧桑感。
  玉成窑紫砂壶的制作极为考究,除了继承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技艺以外,还有其鲜明的制作工艺特色。
  制作一只优秀的玉成窑紫砂壶,首先要做的就是泥料的配比。玉成窑紫砂壶常用泥料的泥色多呈暖色,暖中略偏橘黄,是取宜兴紫砂土与慈城当地一种特有绿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因此与材质单一的宜兴紫砂有所区别。
  配比完泥料后,需要将紫砂泥料用木拍子打成长约1米、厚约2毫米的泥条。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把紫砂泥料拍软、拍匀。之后,将打好的泥条围成一个长筒形的圆柱,这就是壶身的基本样式。当然,单单是圆柱形的壶身还不够,还需要用木刀、木拍在围好的筒身上反复地修饰和拍打,直到将筒身修饰成厚薄一致,弯曲度一致,形体呈流线形为止。这个步骤称之为“打筒身”。
  筒身打完,用另外的紫砂泥料做成两个圆形泥片,将其粘接在筒身的两头,这就是壶底和壶面。壶面上用划刀开一个直径约一寸的圆口,这就是壶盖所在的位置。
  接着用一些紫砂泥做成壶嘴、壶把、壶盖等配件,然后按照极为严格的高度比例(大致上要保持壶嘴的最高点和壶把的最高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装在壶身上,再经过反复修饰,直到将壶身修饰得光滑细腻,各个部件与壶身浑然天成为止。
  此后可以在壶身上题写各种铭文(玉成窑紫砂的铭文多以梅调鼎的书法为主),送紫砂窑里,烧制成精致细腻的玉成窑紫砂壶。
  因为玉成窑出产的紫砂壶在当时仅供梅调鼎等当地的文人雅士把玩赠送,所以梅调鼎故后,玉成窑就迅速没落,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默默无闻,玉成窑的窑址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遭到毁坏,只余下玉成窑曾经出产的一些精品被一些社会上人十收藏。
  今日,玉成窑在沉寂百年之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慈城人张春生,在各大文献资料中寻找玉成窑紫砂壶的制作方法,并结合现代紫砂壶制作技艺和现存的玉成窑紫砂壶精品,成功地仿制出新的玉成窑紫砂壶作品,逐步将玉成窑紫砂壶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展下去。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