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制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13
颗粒名称: 扫帚制作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3
页码: 98-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轧制的传统工艺,内容主要介绍了制作扫帚的制作工艺流程、制作材料和工具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扫帚 传统技艺

内容

据传,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鸡毛,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同时也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便换上竹条、草束,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江北区有名民谚:“古代有少康,今有任点高。”任师傅的扎扫帚手艺是祖传的。从祖父开始,任点高家族就从事制作包括扫帚、竹篮、竹筐、簸箕等手工艺品,约有百多年历史。
  任点高师傅出生于1942年,自1958年至今,一直从事着这一手工制作行业。
  任点高特别擅长编制扫帚、竹篮、竹筐,因产品美观、结实和耐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这手艺传自祖父辈,但后继无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的境地。
  制作扫帚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主要包括竹子、竹丝、高粱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镰刀、炉台、木凳、椅子、木桩等。
  制作扫帚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购竹子、竹丝等原材料。
  二、整理竹丝,搭炉台生火,用大火烤竹丝,一边烤,一边快速拍打,以去掉竹丝上的竹叶,并将过火后的竹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捆好。
  三、用镰刀将毛竹劈成5至10米长、2厘米宽的竹条片。
  四、捆绑制作扫帚。捆绑扫帚时,人坐在椅上,将竹片条绕在木桩上,脚踩在上面固定,手拿整理好的竹丝,用竹片条缠绕。一把扫帚需要7束竹丝。缠绕过程中,不断加木片加固,使做出来的扫帚更牢固,直至整把扫帚做成。
  五、按压扫帚尖端的竹丝,使扫帚整体外观更加美观。按压的同时,用镰刀砍去多余的竹丝。
  六、对扫帚进行全面修整,将扫帚放在木凳上,用镰刀修理,最后用竹片条捆扎竹丝柄。这样,一把新扫帚就做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代替扫帚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如扫地机、吸尘器等,品种繁多,功能强大,但编制扫帚这项工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产,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避免了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失传。保护好这项工艺,同时也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丰富、更好地发展。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