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扎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12
颗粒名称: 编织扎制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17
页码: 98-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扎制的传统技艺,内容主要介绍了扫帚制作、补缸、草编、瓦爿砌墙、钉秤、箍桶等。
关键词: 江北区 编织扎制 传统技艺

内容

扫帚制作
  据传,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鸡毛,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同时也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便换上竹条、草束,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江北区有名民谚:“古代有少康,今有任点高。”任师傅的扎扫帚手艺是祖传的。从祖父开始,任点高家族就从事制作包括扫帚、竹篮、竹筐、簸箕等手工艺品,约有百多年历史。
  任点高师傅出生于1942年,自1958年至今,一直从事着这一手工制作行业。
  任点高特别擅长编制扫帚、竹篮、竹筐,因产品美观、结实和耐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这手艺传自祖父辈,但后继无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的境地。
  制作扫帚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主要包括竹子、竹丝、高粱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镰刀、炉台、木凳、椅子、木桩等。
  制作扫帚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购竹子、竹丝等原材料。
  二、整理竹丝,搭炉台生火,用大火烤竹丝,一边烤,一边快速拍打,以去掉竹丝上的竹叶,并将过火后的竹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捆好。
  三、用镰刀将毛竹劈成5至10米长、2厘米宽的竹条片。
  四、捆绑制作扫帚。捆绑扫帚时,人坐在椅上,将竹片条绕在木桩上,脚踩在上面固定,手拿整理好的竹丝,用竹片条缠绕。一把扫帚需要7束竹丝。缠绕过程中,不断加木片加固,使做出来的扫帚更牢固,直至整把扫帚做成。
  五、按压扫帚尖端的竹丝,使扫帚整体外观更加美观。按压的同时,用镰刀砍去多余的竹丝。
  六、对扫帚进行全面修整,将扫帚放在木凳上,用镰刀修理,最后用竹片条捆扎竹丝柄。这样,一把新扫帚就做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代替扫帚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如扫地机、吸尘器等,品种繁多,功能强大,但编制扫帚这项工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产,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避免了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失传。保护好这项工艺,同时也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丰富、更好地发展。
  补缸
  旧时,人们生活贫苦,许多东西补了再补地使用,不舍得扔掉,日用品更是如此。民间因此便有了许多手工修补的行当。补缸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项。
  缸是一种形状为圆形的盛具,缸口和缸底都呈圆形,缸壁外形像抛物线一样,自上而下慢慢收拢,显得上面宽大、下面狭小。缸的功用较多,主要是盛水,故称水缸。其他如制作米酒、盛稻米或逢年过节的时候存放年货等。小型的则大多作为厨房里的器物,如酱缸、盐钵头之类。宁波当地,按缸的容积大小,有“三石缸”和“七石缸”之分,其中七石缸最大。不过,作为一门手艺,补缸技艺还普遍应用于各种粗陶容器,如甏、甑、埕等。
  补缸匠都是走村串户上门揽生意的。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人们总能看到补缸匠穿行街巷、不时吆喝的身影。补缸匠的吆喝十分讲究,不仅要用最正宗的本地话吆喝,而且吆喝的还要有韵律和穿透力,“补缸——补甏——有伐——”,让人很远就能听到。
  补缸匠一般都有一副独特的担子:担子一头挂上自己的工具箱,里面是补缸所需的工具和原材料;另一头则挂着一只布袋,里面装着雨伞、毛巾等生活物品。
  补缸匠真正让人拍手叫绝的自然还是他们的补缸手艺。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专用工具,其中以锤子、凿子、斧头三件最为重要。
  补缸匠准备修补一只损坏的水缸时,首先会对水缸的破损程度进行估量,盘算好怎样修补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然后才动手补缸。
  补缸的材料简单,技艺却比较复杂。
  首先,需要一根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2毫米的扁铁条。在扁铁条的两头用斧头刃为垫,分别打出两个约0.5厘米长的弯钩,这样打制而成的扁铁条称之为“蚂蟥襻”。
  接着用布擦干净水缸渗漏处的缝隙,然后用特制的小凿子和小铁锤,沿着水缸的裂缝两边,轻凿出两个2厘米宽的小凹槽(其深度以能平放入半支香烟为宜)。这一步称为“开槽”。补缸匠凿凹槽的手法非常讲究,每种凿法都有其特殊的用途,而且每种凿法都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名字。比如垂直且连续不断地用小铁锤在缸面上凿击,称为“金鸡啄米”;凿子和缸面呈45度角以凿击的方式是里三下外三下的,称为“凤凰扇翼”。主槽开凿完,接着在主槽的两边,以主槽为中心线,再凿出几组长度为1厘米的小凹槽。
  取事前打制好的几条“蚂蟥襻”,将两头钉入主槽两边的小凹槽中,使其与主槽垂直。等到左右“蚂蟥襻”钉入后,开始抹胶。过去补缸的传统方法是将铁砂粉和卤水混合使用(现在多用环氧树脂等胶水代替)。取一只小碗,放入若干铁粉,再倒入若干卤水,反复搅拌直至其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铁粉和卤水刷在缸身的主凹槽上,反复涂抹均匀,待晾干后,把缸闲置20天左右,即可使用。铁粉和卤水比现代化学胶水的最大优点就是耐高温。现代化学胶水在天气炎热时,容易出现粘力不足的情况,而用铁粉混合卤水,则不会出现这样问题,且铁粉化学性质稳定,手艺好的补的缸,一般能用五十到八十年,有的甚至能使用百年以上。
  宁波江北慈城镇妙山村,有一位从事补缸行业40余年的行家里手王仁兴老师傅。据他介绍,补缸这个行业,清末就已出现。长期以来,他凭着一副热心肠,为方圆几十里的乡亲补缸补甏,而附近的村民也知道妙山村有位德艺双全的补缸匠。
  说起补缸技艺,王师傅唯一的遗憾就是他年岁已高,却没有传人。他不愿意看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在他的手中失传。
  正如王师傅所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来水管铺进每家每户,甚至农村家庭也用上了自来水。水缸作为一种传统的盛水工具,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相应的补缸技艺的施展空间也越来越少,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怎样把补缸技艺保护起来,并传承下去,成为当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草编
  草编为民间广泛流行的、利用当地所产的各种草秆和麦秸等,进行手工编织的一种技艺。草编成品一般为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枕席等。有的草编工艺品利用事先染色的草,编织出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再加印花纹装饰。草编成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草编文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斗笠,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用萱麻和蒲草编制斗笠。
  由于草编的原料生长地域广泛,采用便捷,所以草编工艺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十分普及。主要产区在山东、浙江、广东和河南等地。这些工艺产品由于花色品种繁多,质地优良,在国内外盛销不衰。此外,四川的棕编和浙江的麻编以坚实耐磨、轻便舒适的传统特色著称于世。
  宁波江北的草编工艺主要是蒲草席编织。
  蒲草席编织的准备工序大致如下:
  一、脱草裤即除去蒲草根部的草壳。
  二、晒草即将选好的蒲草晒干。
  三、整草即把晒好的蒲草按长短、粗细和颜色进行整理和搭配。
  四、浸草即用清水浸湿,斜捆于席机上。
  五、浸麻即将麻绳浸湿,刮平麻头打好的席筋。
  六、掰麻纺线即将浸好的麻,掰成细条,并搓成麻线。
  材料准备齐全后,接下来是手工编织。编织时需两人配合,一人添草、一人打席。打席完成
  后,把织好的草席进行修边、晒席和排席。至此,一张草席就编制完成了。
  编织草席,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
  晒草最好搁在石头上晒,要通透,不能碰地。老一辈的织席人,经常把草晒到沙滩的鹅卵石
  上,晒干后整理成捆,并用稻草覆盖收藏备用。
  编织时一人压扣,一人叉草,要配合默契。压扣时,重轻力度应适宜,压得过重,草就要爆掉;压得过轻,织出来的席子不紧密。
  编织草席的工具一般有草席架、扣子木和绞车三种。草席架一般用松木做成,形似“井”字,高度1.3米至1.5米,以支撑草席经线;扣子木一般则用坚实光滑的檀木做成,中间按2.5厘米标准,等距离钻孔开槽。草席经线分别间隔地从孔中和槽中穿过,这样织制草席时,插入纬线能交叉夯紧。还有一样工具也必不可少——用来纺织经线的脚踏纺车。
  宁波民间手工草席编织历久不衰。江北的文教街道,现在仍有很多居民会编织草席、草帽,林银花就是其中代表。
  林银花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从小在父辈处学得草编手艺。年轻时,她就在自己家里编织草席、草帽,篮子等工艺品。现在林银花的女儿余春艳,也传承掌握了草编技艺,并在城隍庙开设了专门的摊位,出售各式草织工艺品,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机械和人工合成材料制品充斥市场,这既使草编工艺品遇到了挑战,也使草编工艺获得了重大发展的契机。因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民众,对于机械制品普遍感到厌倦,而对于应用天然原料的手工艺品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这使草编工艺品身价倍增,并日益广泛地涉及人们生活的更多方面。
  草编,这个富有深厚历史和民间传统的工艺,将会成为富有时代风采的现代民间手工艺精品!
  瓦爿砌墙
  慈城随处都能看到瓦爿墙(又称“清水瓦爿墙”)。它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古时,这里政局动荡,兵燹连绵。一些大墙门第遭毁坏之后,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一些低矮的平房、厢房和偏间。民间的能工巧匠,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发挥聪明才干,就地取材,硬是从被战火侵袭的断壁残垣中,创造出我国营造史上独一无二的慈城清水瓦爿墙。直至20世纪50年代,当地闻名的老泥水匠朱阿根师傅,还曾收过徒弟。
  瓦爿墙全部用废旧的瓦片、残砖等料堆砌而成,不用任何水泥等加固材料,但十分坚固耐用。这种建筑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充满特色而又无任何史料记载的建筑“产品”,全国罕见,也成为慈城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于瓦爿墙的起源,当地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这里有个匠人师傅,从小聪明灵巧,膛灶、捉(灶)漏,无师自通。为了安家,他决定在小东门城脚边为自己搭一间草棚,但没钱去买砖头,于是模仿城里街弄许多碎砖瓦砌成的墙,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起屋”工程。因为家里穷,没有起屋所需要的材料,他就想尽办法寻来断石板、碎砖头和破瓦爿等。这样断断续续干了大半个月,终于完工。房屋建好后,结实又避风,他自己满意,别人瞧着也挺顺眼。于是慢慢就有人来请他砌墙。这样,他砌造瓦爿墙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当地打起瓦爿墙也有自己的习俗:
  一、多选择原老屋地址,并多选择朝南、偏东方向。
  二、砌墙开始前要“破土”,即先烧香、拜请菩萨,以保顺利和平安。造屋请的是太平菩萨,并由房屋男主人主持。敬请时,须根据房屋实际朝向,并将祭祀桌子朝外摆放。其祭品并不讲究,有鱼肉、蔬菜、水果和糕点即可。
  三、瓦爿墙必须两人对砌,搭好架子,一人一面,两面同时进行。
  四、墙面砌一瓦爿,墙身里要垫进七块小瓦爿,名叫“衬肚”,用来确保整堵墙严严实实。
  五、每隔1.2米左右,放一层整砖,叫做“扁砖”,以压平墙身,保持平整。
  慈城有句老话“男人乖沈万山,女人乖瓦爿滩;儿子强撑外洋,媳妇强瓦爿墙。”这里的“瓦爿”、“瓦爿滩”和“瓦爿墙”的含义都是没有用、不值钱的意思。但是,勤劳质朴而又富有智慧的慈城人,却给了瓦爿墙以崭新的功能与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以后,瓦爿墙逐渐被石砌砖墙所代替。目前慈城遗存的瓦爿墙也越来越稀少。
  钉秤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古代的木杆秤上,斤、钱、分、厘等单位,定制分明而严谨。如:16两为1斤,7钱为1两,7分为1钱..这种计量单位及规矩,一直延续了千余年。
  相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起,民间商品交易中就开始有了杆秤这一计量工具。同时,杆秤的制作技艺也随之产生并发展。当时的杆秤,是用石头做秤砣。杆秤和石秤砣,折射出中国造秤历史的源远流长。
  宁波慈城是原慈溪县治。这里的市场一直比较繁荣。据老慈城人讲述,明清时期慈城就有了制秤店。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区内曾有四家秤店。1963年,慈城成立黑白铁社,个体制秤匠全部入社。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个体制秤店。
  过去制作秤杆的方木,从锯大树到剖锯成形,全部是手工操作。现在各档规格的方木,可直接用锯板机完成。过去秤花用白铜丝、银丝镶嵌,现在用铝合金等材料替代。
  钉秤的材料主要有铁皮、铁钉、铜丝、木杆等。主要制作工具包括:刨割、压钻(钉洞、钻花用)、木锉榔头和钢丝刀等。
  木杆制作的主要工序一般如下:
  一、选材。根据杆秤斤两选取相应方木杆。方木杆现成可买。按“国标”要求,杆秤木材为“铜草”。好的木材有红木、花梨木等。
  二、刨圆。方木杆用手工刨圆,做到从小头到大头,顺直圆滑。
  三、将刨圆的木杆放入石灰池里浸渍约半个月,使木杆颜色转黑为红(如果想快些,可以在石灰池里加碱)。
  四、捞出木杆,洗净晾燥之后,大小头包铜皮,在大头上打眼,按上秤钩、秤纽。
  五、按杆秤斤两要求,分步校秤。如制作5公斤杆秤,则是先确定外纽0位,然后加1.5公斤专用砝码校压,用步弓(圆规尺)画从0至1.5公斤分度值(起点为10克);再校里纽,先后用1.5和5公斤砝码校压,用步弓(规尺)画出1.5至5公斤分度线(起点为50克)。
  六、压钻打洞,然后用铅丝或铜丝钉花。
  七、用油石水磨秤花,达到清晰光滑。
  八、晾燥后,经上油擦拭,即完成全部制作过程。
  老式秤砣本来没有统一标准。1987年起,秤砣规格开始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来执行。
  由于木杆秤制作工艺比较繁琐,使用也不太方便,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淡出市场,渐渐被电子秤等新型计量产品所代替,也后继乏人,传统的杆秤制作技艺也濒临失传。
  箍桶
  箍桶技艺可以说和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早以前,当人们开始使用竹、木、铜等桶器之时,箍桶行当即已存在。
  慈城箍桶业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中晚期。当地箍桶传承人钱德法的祖父钱运城,年轻时曾经在慈城永明寺附近开设一家箍桶店,店名全称为“永明寺箍桶店”。由于他箍桶手艺高超,为人又诚实,深得四周百姓的赞誉。其实,早在“永明寺箍桶店”之前,老慈溪城内已有零星箍桶匠走街穿巷,上门做生意。
  作为一项传统的技艺,箍桶工艺一直没有大改变。
  1958年,慈城成立木器社,设有圆木组(箍桶)。手工箍桶的工具,至今仍是锯、刨、斧头、凿子、铁圆规、小墨斗、虎头钳和作箍的竹篾等。后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批量生产单位开始用机器锯料,形成毛坯,成型后也用机器打磨抛光,但零星箍桶匠,至今依然坚持手工制作。
  箍桶的主要材料包括:杉木板、钢丝、竹篾片等。
  箍桶主要工序包括:
  一、先选木料及铅(或钢)丝;
  二、按所需木桶大小形状,用划帽刀划、割出底圆盘;
  三、按所需木桶大小形状,将木板用铅(或钢)丝扎制成毛坯;
  四、将毛坯置于中央,将底圆盘钉上,并粘贴结实;
  五、将毛坯用圆刨刨圆成型;
  六、用敲板将铅(或钢)丝敲严实,不留一丝缝隙;
  七、油竹罐涂抹木桶外部,使其变得光滑。
  箍桶的产品有很多种,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如蒸饭桶、子孙桶、米桶、水桶、
  马桶和脚桶等。现在已经不多见。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成的澡桶、马桶和脚桶等逐渐进入百姓的生活。21世纪后,木桶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慈城当地箍桶匠的“箍桶噢”的吆喝声,也开始成为老人们的回忆。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