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00
颗粒名称: 农产品加工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1
页码: 64-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技艺农产品加工的具体内容,主要介绍了乌馒头、水磨年糕、米酒酿制、金团、灰汁团、臭冬瓜的腌制等。
关键词: 江北区 传统技艺 农产品加工

内容

乌馒头
  乌馒头是慈孝文化之乡——慈城最有名的特色糕点之一。
  乌馒头最早统称为馒头,但因为其馅在外,也被称作盖浇馒头。据传,宋高宗赵构当年从
  温州返回,再次途径慈城时,在街头看到涂着乌黑油亮糖浆的馒头,偶然尝了之后,不觉脱口
  而出:“这乌馒头好吃。”圣口一出,于是“乌馒头”的名字就这么叫出来了,而且一直沿用至
  今。
  据曾做过乌馒头的老慈城人说,乌馒头制作技艺比较简单。旧时馒头上的黄糖比较浓,呈乌黑状。盛粉浆的钵头,过去用陶制,现在都改用白铁皮制作。旧时,每只钵头底(乌馒头模子)都会垫上一张梧桐叶,以防止乌馒头出笼时粘底。现在改为在每只铁皮模子上刷一道油,以达到同样效果。
  1929年10月出生的陈满昌师傅,1948年开始从事乌馒头等糕点的制作。陈老师傅特别擅长制作传统乌馒头和饴糖,系统地掌握了这门技艺。陈师傅师从“裕丰”陈友富学艺。满师后,陈满昌一直从事“乌馒头”和相关食品的制作。新中国成立后,慈城成立供销社,陈满昌在一家副食品商店工作。那时没有收授学徒。现在陈师傅年过八旬,其乌馒头制作技艺,后继乏人。
  目前,镇内从事乌馒头制作的点心店有20余家,而且以乌馒头为主的点心等已深得新老慈城人的喜爱。
  乌馒头制作的原料一般有麦粉、黄糖和酵母。
  制作的工具有蒸笼、模子盆(陶瓷、铁皮)和大缸。
  制作乌馒头必须经过几道严谨的工序:
  首先,以1斤半麦粉和1斤清水的比例,将麦粉和水倒入专用的大缸进行搅拌。麦粉和水倒入缸后,接着是放入适量酵母(视季节气温而灵活掌握)继续拌和粉浆,然后密封,盖好盖子,任粉浆发酵。若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半小时后,粉浆表面就会起泡,并会高高隆起。另备糖水一盆,用勺子将糖水均匀舀入定制的乌馒头模子里,然后倒入粉浆。约15分钟后,模子里的粉浆再次起泡隆起(俗称二次发酵),这时开始上蒸。上蒸15分钟后,热气冒顶时,乌馒头就可以出笼了。
  制作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蒸馒头不能用热水,许多人爱用热水或开水蒸,以为这样蒸得快。其实这不科学,因为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会粘结,容易使馒头半生半熟。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松软可口。
  发酵的水温也很讲究,如发酵粉融于温水中,水温不能超过40摄氏度。如果发好的面团有酸味,可以加一点碱面中和。一般只要不是发得太过,不加碱也没有关系。
  还有就是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不能掀锅盖。馒头蒸好后,也不要急于掀锅盖,最好焖十分钟再掀盖,以防止馒头形状出现塌陷。江北千年古镇慈城现在仍然保留着五月端午吃乌馒头的习俗。乌馒头还是端午节时晚辈孝敬长辈,特别是准女婿孝敬岳父母的必备礼品。这一习俗作为慈孝文化之一,代代相传。
  慈城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因为宋高宗赵构在慈城起名,所以“乌馒头”仅限慈城生产,外地商家唯恐触犯皇命而受罚,都不敢擅自制作“乌馒头”。如今,“乌馒头”依然是慈城独特的糕点食品。乌馒头制作的技艺,仍有代代相传的价值。
  水磨年糕
  宁波慈城有这样一句俗语:“三九、四九冻开捣臼。”但尽管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慈城人也要拿出捣臼捣年糕。
  为什么呢?
  因为,在“三九”、“四九”要开始做慈城特有的水磨年糕。
  慈城水磨年糕源于地处浙东沿海的鱼米之乡——宁波市慈城镇。慈城水磨年糕制作工艺广泛分布在慈城各个村庄。慈城水磨年糕以梁湖米、水底青等精米为原料,经过十余道工序的加工,制成大小不等、花色繁多的白条年糕。
  慈城水磨年糕的制作工序有种植、选米、浸泡、磨粉、沥粉、擞碎、蒸熟、搡舂、摘条、印糕等十余道。慈城水磨年糕以其特有的品相与口感为人们津津乐道,“色白如玉,韧而光滑;浸煮不糊,炒食不粘”。
  每年春播时,慈城农民选择梁湖米、水底青等单季精稻品种种植。由于光照足,收割的稻谷具有米粒大、玉色透、糯度适中、味道好的特性。当单季晚稻收割后,经晒、照、碾、压的米才能作为制作年糕的原料。慈城人一般腊月初十就开始浸淘做年糕的米,然后开始准备制作年糕。年糕制作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米淘净后,倒入大缸,再用河水浸泡7至10天,中间换一次水,以防米发酵、变酸。
  二、磨粉。这是慈城水磨年糕制作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两三人合作。届时,一人把磨头,一人牵磨。磨粉时,可点添水以防米粉太千。石磨下放一只白篮,白篮内置两节红稻草(晚稻秸秆),并铺上大白细布。待其装满后裹拢,再覆盖一层草木灰,称为“抽燥”。一般干燥时间为24小时。其间要勤换灰,以防止干燥时间过长而致米粉发酵。“抽燥”后的米粉成整块状,擞碎成粉状入蒸。一般是边擞边蒸。蒸粉就是将米粉蒸熟,在大镬上放置蒸笼,蒸笼底铺一层天罗丝,再倒入燥米粉,用急火蒸煮。
  三、搡粉。即将米粉蒸熟后放入石捣臼,将其搡匀、搡实、搡糯。
  四、摘条。一般由男人做,把蒸熟搡匀的米粉搓成长条状。
  五、印年糕。这是女性的手工活。分为“坐印”和“揿印”两种。坐印,即是将年糕放入年糕模板内,将年糕团填满模子后,再脱模;揿印,即是用年糕模板按住年糕条往下揿。用如上工序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年糕,才称为正宗慈城水磨年糕。
  慈城年糕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江浙一带民工就以年糕为食;春秋时,吴国名将伍子胥在慈城驻守,曾将年糕深埋于城墙底下,以备不时之需;清乾隆帝下江南时,也曾御笔亲书“年糕年糕年年高”七个大字,赐于慈溪县令;清同治年间,慈城人陈培基开创了水磨手工年糕之先河,从此水磨年糕更是闻名天下,不仅为宁波人所喜爱,更受到海内外人们的青睐。
  对于拥有“儒学重镇,进士摇篮,慈孝之乡”美誉的慈城来说,水磨年糕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更重要的是作为慈城文化乃至于宁波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每年做年糕时,慈城人会先拜灶神,祭祀祖先,祈愿来年能够阖家平安、风调雨顺,这称之为“祭灶”、“谢年”。做年糕搡粉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唱这样的歌谣:“搡一记来,复一记。复一记来,再来一记。”这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曲调,唱出了淳朴的慈城人欢乐祥和的生活环境和充满生机的精神家园。
  关于年糕,慈城至今还流传着“宋高宗吃年糕”、“三娘教子”等故事。如今,在慈城尽管有“冯恒大”等专业制作年糕的企业,但都是用机器制作。如往昔般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做水磨年糕的情景已经越来越少,传统手工制作年糕的技艺也渐渐消失。所幸年糕传承人周乾良等一批老人,还在每年表演、展示手工制作年糕的技艺。
  为了让慈城水磨年糕这一项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已成当务之急。
  米酒酿制
  中国的酒文化自古就负有盛名。除了白酒、黄酒,还有个特殊的成员——米酒。
  米酒多以糯米、粳米、黍米为原料,而犹以糯米所制的米酒品质最佳。其酒精含量一般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之一。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便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米酒。公元7世纪,中国的“曲种”酿酒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的酒业得到迅速发展,米酒更是因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发展成国酒,即今天的“日本清酒”。但中国米酒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规模化生产,民众虽然掌握着优良的传统酿酒技术,但大多只满足于自家畅饮,这就使得祖先流传下来的酿酒技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据资料记载,米酒不仅是好喝的饮料酒,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液体蛋糕”之称。米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米酒还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的富含经贮存,使米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冬天温饮米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米酒在江浙一带尤其盛行。在农村制作米酒这一习俗现在还在沿袭。
  江北区中马街道的黄月娣就是酿造米酒的高手。她属于典型的农村人家,家里种水稻,秋天丰收时,就会做一些米酒供自家饮用,偶尔也会送一些给村里人。村民们饮用后都认为,其制作的米酒口味醇正,非常好喝。
  制作米酒有一套独特又精细的工艺流程。但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制作米酒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据黄月娣介绍,酿造米酒主要有三大步骤:
  一、制作白药:白药的制作时间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届时,在河边田间找到辣蓼草(叶子长又尖,茎为红色,呈节状,开白花),洗净,放到水里煮,把煮好的水与米粉搅拌均匀,然后做成像汤团大小的球,一个个放置在陈旧的稻草上。过几天,白药球发霉,再拿到外面晒几天,干硬后收起待用。这个步骤是关键,它是制作米酒前必需的准备工作。
  二、制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天,第二天在大锅中蒸煮。煮好后,在大竹盘团匾上晾。最好选自家所种的糯米,因为糯米好坏决定着米酒的好坏。
  三、酿酒:把白药敲细撒到浸泡好的糯米中,过半天后,一起放到酒缸里,在糯米堆中间挖个洞,再在上面放一个淘米箩,然后用尼龙纸蒙住缸口,以免出气。
  约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尝到香醇的米酒了。
  香甜怡人的美味佳饮,浸润着深厚的文化韵味,有据可考的保健价值,这样的人间珍品谁都会向往,更何况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崇尚传统文化,对米酒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着深厚米酒文化的宁波,应聚焦于米酒的开发,把米酒的制作技艺进一步传承、发扬。
  糯米酒是中老年人喜爱的酒水
  金团
  历史。
  糕团形似圆饼,正面往往印着双喜或寿字图案,背面光滑、圆润。金团有馅,以甜味为主。馅一般以白糖、黄豆粉居多,外表通体滚上松花粉,所以看上去呈黄色,酷似金色,故称“金团”,又有人称“松花金团”。
  宁波人逢年过节或家中有重大事情,都会制作金团以作庆贺之用。
  在江北,家有大喜事时,金团既可作为贺礼,也有作为谢礼,亲朋好友、邻居之间互赠。现在,洪塘街道的裘市菜场、洪塘菜场等,就常年设有制作、出售金团的店铺。
  金团制作过程麻烦,不仅在于用料种类较多,操作步骤繁复,而且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辅料与工具。一般来说,制作前,首先要准备好糯米、粳米、豇豆、黄豆、猪油、松花粉和糖等一些基本材料以及大缸、石磨、洋粉袋、蒸笼、案板、镬、大盘、印糕模板和大团匾等基本工具。同时,金团之前的糯米团制作是一个步骤,馅制作又是一个步骤,两者各自完成之后,才能完成金团制作。具体如下:
  一、选材:选上好的米,七成糯米、三成晚稻米,使用纯糯米往往太软太黏,三七比例使金团韧性更好。
  二、浸米:将选好的米浸在水里三五天。
  三、磨米粉:将浸好的米用石磨磨成水磨粉。
  四、沥水:将磨好的水磨粉装在洋粉袋里沥水。浸泡后直接上磨的粉,水分太高,需要沥燥。沥水的办法一般是用大石头压在洋粉袋上,待干湿适中时,把粉拿出来,再把粉掰成小块,备用。
  五、蒸米粉:将处理好的小粉块放在蒸笼里蒸熟。
  六、搓团:将蒸熟的米粉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搓揉成大小合适的粉团。
  七、制馅:馅可为黄豆馅、豆沙馅、猪油芝麻馅等。如是黄豆馅,先要将炒熟的黄豆磨成粉,拌上白糖;豇豆馅则首先将豇豆浸泡在水里,浸软后,煮烂去壳,然后再在镬里放黄糖,一边煮,一边拌,熟透后,搓成核桃形状的小团,备用。
  八、裹团:将馅一一裹进蒸熟搓成圆形的糯米粉团里。
  九、上松花粉:将裹好的米粉团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松花粉上滚一滚,表面都粘上松花粉。
  十、印字花:将粘上松花粉的团糕嵌进印糕模板里揿实,取出。印糕模板大多刻有双喜或寿字等喜庆图样。拿出来可以看到一面有图案,一面光滑、圆润。
  十一、晾团:将制好的金团晾放在大团匾里,直至不沾手才可以收起来。这样,做好的金团如果是在冬天,可以置放五至七天,也不会坏。吃的时候,放在镬里,加热至软即可吃。按当地人的说法,金团表面焦一点,吃起来味道会更好,因为香味更浓。
  在宁波,金团有合家团圆的寓意,很多时候还用在请菩萨、祭祀、寿庆等日子。如今,尽管人们知道金团味道可口,但很少有人专为吃而特意制作。因此这种旧时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金团制作技艺,也逐渐在消失。
  金团制作多为自学或集体传承。宁波江北区仍有少数老年人会这一技艺。洪塘街道裘市村村民潘金国便是金团制作的传承人之一。他自小跟随父母学习金团制作技艺。他制作的团粉,揉捏劲道,团粉没有块粒;裹团均匀,团馅甜味适中,深受人们喜爱。灰汁团
  灰汁团是宁波地区一道传统的民间小吃。它的制作配方独特,色泽与口感也非同一般,当地人都用它来招待远方客人。
  宁波慈城和洪塘等地还可以找到正宗传统制作的灰汁团。这一带的乡间不仅是甬上灰汁团的起源地,有着上好的制作灰汁团的原料,而且这一带的乡民非常喜好吃灰汁团,制作灰汁团的技艺娴熟,并非常普及,几乎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制作。
  灰汁团的原料主要是灰汁和米粉。
  稻米磨粉是团子的主要原料,灰汁也取自稻子的秸秆。慈城、洪塘一带,做灰汁团的稻米和稻草,必须是当年新产。所以,制作和食用灰汁团的最佳时候是在每年早稻收割之后。那时候,晚稻尚青,田里农事也较稀少,农民们开始略有空暇时间,便制作传统小吃,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记载:“新谷既登,先荐祖先,然后食,为之尝新。”人们尝新时,灰汁团是必备的,也是首选。同时,慈城、洪塘一带的人们为了秋冬时期,特别是过年时也能吃到品质好的灰汁团,会保留一些夏季收割的优质稻米和稻草秸秆。
  灰汁团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有两大步骤。
  一、制作灰汁
  把新收下来的稻秸秆烧成灰,将草灰集中起来,用布包好,扎紧口袋,浸入水中约一天,此时稻草灰中的碱性物质被浸出,取其汁水备用。也可以用热开水反复淋灰的办法,取其灰水备用。
  二、制团
  选用新早稻米轧成细粉,取适量放入盆内,用制作好的灰汁,将米粉和匀,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或黄糖调味。如果有其他口味喜好者,也可加入薄荷汁等香料。之后,将米粉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团子,放入锅内蒸熟,晾透至凉即可食用。
  臭冬瓜腌制
  宁波地方菜肴中,有宁波百姓普遍喜欢的菜肴——“三臭”。按当地流行的说法,这三臭指“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芋艿蕻(或臭豆腐)”。三臭菜肴中,臭冬瓜可谓臭得最鲜明,最有特色,为三臭之冠!尤其夏季,很多宁波百姓家里都会制作一大甏臭冬瓜。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视臭冬瓜为最可口的“下饭菜”。逢年过节,食用太多油腻菜肴后,吃几口臭冬瓜,可调节人食欲。所以,至今宁波很多居民家里,都会在冬瓜大量上市时制作臭冬瓜。
  臭冬瓜做法有两种:生腌和熟腌。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即选用肉质厚的“白肤”冬瓜,再准备豆腐一块、毛豆子若干、苋菜秆若干、盐若干。需要使用的工具有刀、甏、棉布和绳子等。
  制作臭冬瓜先先要制作臭露。其制作方法为用烧冬瓜的水,再加上炖出来的汁水,放入甏中,再加一小块豆腐、一小碗毛豆和一些苋菜秆(苋菜秆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烧熟)。放置一年,即自成臭露。
  臭露做好后,将冬瓜表面的白色粉末和小刺,用板刷刷干净,用刀切成边长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如果生腌,就直接放入甏中;若是熟腌,把切好的冬瓜煮至七八分熟,而后将冬瓜从锅中取出,放在另外干净的大盆中,让其完全凉透,沥水后放入甏内。放的时候,须将凉透的冬瓜块瓤肉对瓤肉、皮对皮一块块叠好放入甏中,每一层都要均匀地撒上适量的盐。腌12小时后,放入臭露,令其发酵。
  臭冬瓜放入甏中后,要用棉布包封。这样既防灰尘、蚊虫,又比较透气。取用时,须用专用筷子,切不可把油腻带入甏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甏中最上面的浮沫不可以去掉,否则臭露失去发酵能力而变成“黄汤”,甏中的臭冬瓜也将变味。
  以上步骤完成后,整个腌制过程结束。这时可把甏放在阴凉处,一般24小时后,腌制的臭冬瓜即可以吃。吃的时候取出一块,根据各人口味再放些味精、麻油等调料。
  生腌和熟腌各有所长:前者易长时间保存,且取出来吃时,生脆爽口,但腌制时间较长。腌制如不得法,则会出现外面熟,里面生;熟腌一般24小时后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口即化,但不宜久放。好的臭冬瓜,吃在嘴里,随之泛着一股清幽之香,体现出甬上三臭菜肴的特点: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臭冬瓜是一项群体传承项目。每年春秋季节,宁波江北人家,都会腌制各类臭冬瓜。当地白沙街道的林秀娣是烧制宁波菜肴和制作臭冬瓜的高手。她腌制的臭冬瓜口味好,很受家人及左邻右舍的喜欢。她也教会了很多社区里的居民制作臭冬瓜。不少人也传承了臭冬瓜的制作工艺。
  文教街道张惠玉从祖母那里传承了制臭冬瓜的技艺,同样深受邻居好评。
  臭冬瓜味道独特,臭中带香,有健脾开胃之用,历来就是宁波人最爱吃的一种家常小菜,更是民间早晨下泡饭的佳品。宁波一带有“麻油老酒腌冬瓜”、“无臭不下饭”、“三日不吃臭,脚步迈不开”之民谚。不少海外游子回乡探亲时,都要品尝一下臭冬瓜,以缅怀往昔之情。
  随着宁波经济的高速发展,“宁波三臭”名声也越洋过海,传遍五洲。据说维也纳有家中国餐馆,老板是
  位美国人,打的招牌居然是“宁波三臭”。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