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9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章收编的手工技艺项目主要有两大内容,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民间手工技艺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副食品加工,副食品加工主要分为两类,民间手工技艺,有编织扎制类的草编、补缸和箍桶等,在江北也非常流行。
关键词: 江北区 传统技艺 概述

内容

传统手工技艺在古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上满足愿望、寄托心愿的一种需求。作为物化的产品,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它们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意义,在现代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传承,并在继续渗透,如节令食品中的粽子和年糕等。
  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被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所淘汰。机器取代了纯手工制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久而久之,使得人们只会操作机器而不再去亲自动手。当然,有的则是因为现代产品生产更快捷,质地更优良,使用更方便,更耐用。
  江北的手工技艺大体上与宁波其他区域内的一致,仅是一些手法稍有差异,如年糕的制作。年糕制作在宁波各地都非常普遍,其制作过程也大致一样。
  本章收编的手工技艺项目主要有两大内容,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民间手工技艺等。
  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副食品加工。副食品加工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过年过节,逢有喜事时特地制作的一些糕点食品,如水磨年糕、金团。江北一地历来以种植稻米为主,所以,此类糕点食品尤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历史上,江北的民间手工技艺非常突出,闻名遐迩的有年糕制作。据1995年版《宁波市志》载:“宁波年糕柔滑细腻,久浸不糊,昔以梁湖米年糕,今以慈城年糕较佳。”可见,慈城年糕出名的原因在于稻米的品质,以及慈城手艺人的独特技艺。
  另一类是腌制品。腌制品来源于对食物的储藏,之后才成为一种风味。江北紧邻海边的产盐区,海盐供应充足,故而其腌制品也极为丰富,如腌臭冬瓜,广泛也最著名。
  这些食物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制作时使用的工具、制作步骤和次序,以及制作者的经验。如金团制作的工具就有大缸、石磨、洋粉袋、蒸笼、案板、镬、大盘、模板和大圆扁篾等;基本步骤则有选材、浸米、磨米粉、沥水、蒸米粉、搓团、制馅、裹团、上松花粉、印字花、晾团等。
  民间手工技艺,有编织扎制类的草编、补缸和箍桶等,在江北也非常流行。如名目繁多的,需要比较专业的技艺——草编,就有提篮、果盒、杯套、盆垫、草帽、拖鞋、枕席等众多用品。补缸是男人们的活,需要一套专门的工具,补缸人也是走街串巷的手工职业者;而织染缝纫类的,做老虎头鞋、香袋和老式盘扣则是妇女们的专长。弹棉花不仅需要有专门的工具,还要有非常专业的技术,设店铺经营的多数来料加工。扫帚制是作技艺就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农村生活的人都会制作。
  千百年来,江北人在生活中凝结了形形色色的手工技艺,那些因地制宜,经过不断改进的技艺深深潜藏在人们的记忆里。有些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通过拜师学艺、手把手地传教,至今仍流传不息。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