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统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9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传统技艺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4
页码: 61-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传统手工技艺在古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上满足愿望、寄托心愿的一种需求,本章收编的手工技艺项目主要有两大内容,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民间手工技艺等。
关键词: 江北区 传统技艺 宁波市

内容

◎概述 传统手工技艺在古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上满足愿望、寄托心愿的一种需求。作为物化的产品,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它们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意义,在现代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传承,并在继续渗透,如节令食品中的粽子和年糕等。
  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被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所淘汰。机器取代了纯手工制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久而久之,使得人们只会操作机器而不再去亲自动手。当然,有的则是因为现代产品生产更快捷,质地更优良,使用更方便,更耐用。
  江北的手工技艺大体上与宁波其他区域内的一致,仅是一些手法稍有差异,如年糕的制作。年糕制作在宁波各地都非常普遍,其制作过程也大致一样。
  本章收编的手工技艺项目主要有两大内容,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民间手工技艺等。
  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副食品加工。副食品加工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过年过节,逢有喜事时特地制作的一些糕点食品,如水磨年糕、金团。江北一地历来以种植稻米为主,所以,此类糕点食品尤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历史上,江北的民间手工技艺非常突出,闻名遐迩的有年糕制作。据1995年版《宁波市志》载:“宁波年糕柔滑细腻,久浸不糊,昔以梁湖米年糕,今以慈城年糕较佳。”可见,慈城年糕出名的原因在于稻米的品质,以及慈城手艺人的独特技艺。
  另一类是腌制品。腌制品来源于对食物的储藏,之后才成为一种风味。江北紧邻海边的产盐区,海盐供应充足,故而其腌制品也极为丰富,如腌臭冬瓜,广泛也最著名。
  这些食物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制作时使用的工具、制作步骤和次序,以及制作者的经验。如金团制作的工具就有大缸、石磨、洋粉袋、蒸笼、案板、镬、大盘、模板和大圆扁篾等;基本步骤则有选材、浸米、磨米粉、沥水、蒸米粉、搓团、制馅、裹团、上松花粉、印字花、晾团等。
  民间手工技艺,有编织扎制类的草编、补缸和箍桶等,在江北也非常流行。如名目繁多的,需要比较专业的技艺——草编,就有提篮、果盒、杯套、盆垫、草帽、拖鞋、枕席等众多用品。补缸是男人们的活,需要一套专门的工具,补缸人也是走街串巷的手工职业者;而织染缝纫类的,做老虎头鞋、香袋和老式盘扣则是妇女们的专长。弹棉花不仅需要有专门的工具,还要有非常专业的技术,设店铺经营的多数来料加工。扫帚制是作技艺就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农村生活的人都会制作。
  千百年来,江北人在生活中凝结了形形色色的手工技艺,那些因地制宜,经过不断改进的技艺深深潜藏在人们的记忆里。有些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通过拜师学艺、手把手地传教,至今仍流传不息。
  农产品加工
  乌馒头
  乌馒头是慈孝文化之乡——慈城最有名的特色糕点之一。
  乌馒头最早统称为馒头,但因为其馅在外,也被称作盖浇馒头。据传,宋高宗赵构当年从
  温州返回,再次途径慈城时,在街头看到涂着乌黑油亮糖浆的馒头,偶然尝了之后,不觉脱口
  而出:“这乌馒头好吃。”圣口一出,于是“乌馒头”的名字就这么叫出来了,而且一直沿用至
  今。
  据曾做过乌馒头的老慈城人说,乌馒头制作技艺比较简单。旧时馒头上的黄糖比较浓,呈乌黑状。盛粉浆的钵头,过去用陶制,现在都改用白铁皮制作。旧时,每只钵头底(乌馒头模子)都会垫上一张梧桐叶,以防止乌馒头出笼时粘底。现在改为在每只铁皮模子上刷一道油,以达到同样效果。
  1929年10月出生的陈满昌师傅,1948年开始从事乌馒头等糕点的制作。陈老师傅特别擅长制作传统乌馒头和饴糖,系统地掌握了这门技艺。陈师傅师从“裕丰”陈友富学艺。满师后,陈满昌一直从事“乌馒头”和相关食品的制作。新中国成立后,慈城成立供销社,陈满昌在一家副食品商店工作。那时没有收授学徒。现在陈师傅年过八旬,其乌馒头制作技艺,后继乏人。
  目前,镇内从事乌馒头制作的点心店有20余家,而且以乌馒头为主的点心等已深得新老慈城人的喜爱。
  乌馒头制作的原料一般有麦粉、黄糖和酵母。
  制作的工具有蒸笼、模子盆(陶瓷、铁皮)和大缸。
  制作乌馒头必须经过几道严谨的工序:
  首先,以1斤半麦粉和1斤清水的比例,将麦粉和水倒入专用的大缸进行搅拌。麦粉和水倒入缸后,接着是放入适量酵母(视季节气温而灵活掌握)继续拌和粉浆,然后密封,盖好盖子,任粉浆发酵。若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半小时后,粉浆表面就会起泡,并会高高隆起。另备糖水一盆,用勺子将糖水均匀舀入定制的乌馒头模子里,然后倒入粉浆。约15分钟后,模子里的粉浆再次起泡隆起(俗称二次发酵),这时开始上蒸。上蒸15分钟后,热气冒顶时,乌馒头就可以出笼了。
  制作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蒸馒头不能用热水,许多人爱用热水或开水蒸,以为这样蒸得快。其实这不科学,因为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会粘结,容易使馒头半生半熟。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松软可口。
  发酵的水温也很讲究,如发酵粉融于温水中,水温不能超过40摄氏度。如果发好的面团有酸味,可以加一点碱面中和。一般只要不是发得太过,不加碱也没有关系。
  还有就是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不能掀锅盖。馒头蒸好后,也不要急于掀锅盖,最好焖十分钟再掀盖,以防止馒头形状出现塌陷。江北千年古镇慈城现在仍然保留着五月端午吃乌馒头的习俗。乌馒头还是端午节时晚辈孝敬长辈,特别是准女婿孝敬岳父母的必备礼品。这一习俗作为慈孝文化之一,代代相传。
  慈城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因为宋高宗赵构在慈城起名,所以“乌馒头”仅限慈城生产,外地商家唯恐触犯皇命而受罚,都不敢擅自制作“乌馒头”。如今,“乌馒头”依然是慈城独特的糕点食品。乌馒头制作的技艺,仍有代代相传的价值。
  水磨年糕
  宁波慈城有这样一句俗语:“三九、四九冻开捣臼。”但尽管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慈城人也要拿出捣臼捣年糕。
  为什么呢?
  因为,在“三九”、“四九”要开始做慈城特有的水磨年糕。
  慈城水磨年糕源于地处浙东沿海的鱼米之乡——宁波市慈城镇。慈城水磨年糕制作工艺广泛分布在慈城各个村庄。慈城水磨年糕以梁湖米、水底青等精米为原料,经过十余道工序的加工,制成大小不等、花色繁多的白条年糕。
  慈城水磨年糕的制作工序有种植、选米、浸泡、磨粉、沥粉、擞碎、蒸熟、搡舂、摘条、印糕等十余道。慈城水磨年糕以其特有的品相与口感为人们津津乐道,“色白如玉,韧而光滑;浸煮不糊,炒食不粘”。
  每年春播时,慈城农民选择梁湖米、水底青等单季精稻品种种植。由于光照足,收割的稻谷具有米粒大、玉色透、糯度适中、味道好的特性。当单季晚稻收割后,经晒、照、碾、压的米才能作为制作年糕的原料。慈城人一般腊月初十就开始浸淘做年糕的米,然后开始准备制作年糕。年糕制作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米淘净后,倒入大缸,再用河水浸泡7至10天,中间换一次水,以防米发酵、变酸。
  二、磨粉。这是慈城水磨年糕制作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两三人合作。届时,一人把磨头,一人牵磨。磨粉时,可点添水以防米粉太千。石磨下放一只白篮,白篮内置两节红稻草(晚稻秸秆),并铺上大白细布。待其装满后裹拢,再覆盖一层草木灰,称为“抽燥”。一般干燥时间为24小时。其间要勤换灰,以防止干燥时间过长而致米粉发酵。“抽燥”后的米粉成整块状,擞碎成粉状入蒸。一般是边擞边蒸。蒸粉就是将米粉蒸熟,在大镬上放置蒸笼,蒸笼底铺一层天罗丝,再倒入燥米粉,用急火蒸煮。
  三、搡粉。即将米粉蒸熟后放入石捣臼,将其搡匀、搡实、搡糯。
  四、摘条。一般由男人做,把蒸熟搡匀的米粉搓成长条状。
  五、印年糕。这是女性的手工活。分为“坐印”和“揿印”两种。坐印,即是将年糕放入年糕模板内,将年糕团填满模子后,再脱模;揿印,即是用年糕模板按住年糕条往下揿。用如上工序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年糕,才称为正宗慈城水磨年糕。
  慈城年糕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江浙一带民工就以年糕为食;春秋时,吴国名将伍子胥在慈城驻守,曾将年糕深埋于城墙底下,以备不时之需;清乾隆帝下江南时,也曾御笔亲书“年糕年糕年年高”七个大字,赐于慈溪县令;清同治年间,慈城人陈培基开创了水磨手工年糕之先河,从此水磨年糕更是闻名天下,不仅为宁波人所喜爱,更受到海内外人们的青睐。
  对于拥有“儒学重镇,进士摇篮,慈孝之乡”美誉的慈城来说,水磨年糕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更重要的是作为慈城文化乃至于宁波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每年做年糕时,慈城人会先拜灶神,祭祀祖先,祈愿来年能够阖家平安、风调雨顺,这称之为“祭灶”、“谢年”。做年糕搡粉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唱这样的歌谣:“搡一记来,复一记。复一记来,再来一记。”这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曲调,唱出了淳朴的慈城人欢乐祥和的生活环境和充满生机的精神家园。
  关于年糕,慈城至今还流传着“宋高宗吃年糕”、“三娘教子”等故事。如今,在慈城尽管有“冯恒大”等专业制作年糕的企业,但都是用机器制作。如往昔般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做水磨年糕的情景已经越来越少,传统手工制作年糕的技艺也渐渐消失。所幸年糕传承人周乾良等一批老人,还在每年表演、展示手工制作年糕的技艺。
  为了让慈城水磨年糕这一项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已成当务之急。
  米酒酿制
  中国的酒文化自古就负有盛名。除了白酒、黄酒,还有个特殊的成员——米酒。
  米酒多以糯米、粳米、黍米为原料,而犹以糯米所制的米酒品质最佳。其酒精含量一般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之一。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便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米酒。公元7世纪,中国的“曲种”酿酒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的酒业得到迅速发展,米酒更是因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发展成国酒,即今天的“日本清酒”。但中国米酒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规模化生产,民众虽然掌握着优良的传统酿酒技术,但大多只满足于自家畅饮,这就使得祖先流传下来的酿酒技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据资料记载,米酒不仅是好喝的饮料酒,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液体蛋糕”之称。米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米酒还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的富含经贮存,使米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冬天温饮米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米酒在江浙一带尤其盛行。在农村制作米酒这一习俗现在还在沿袭。
  江北区中马街道的黄月娣就是酿造米酒的高手。她属于典型的农村人家,家里种水稻,秋天丰收时,就会做一些米酒供自家饮用,偶尔也会送一些给村里人。村民们饮用后都认为,其制作的米酒口味醇正,非常好喝。
  制作米酒有一套独特又精细的工艺流程。但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制作米酒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据黄月娣介绍,酿造米酒主要有三大步骤:
  一、制作白药:白药的制作时间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届时,在河边田间找到辣蓼草(叶子长又尖,茎为红色,呈节状,开白花),洗净,放到水里煮,把煮好的水与米粉搅拌均匀,然后做成像汤团大小的球,一个个放置在陈旧的稻草上。过几天,白药球发霉,再拿到外面晒几天,干硬后收起待用。这个步骤是关键,它是制作米酒前必需的准备工作。
  二、制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天,第二天在大锅中蒸煮。煮好后,在大竹盘团匾上晾。最好选自家所种的糯米,因为糯米好坏决定着米酒的好坏。
  三、酿酒:把白药敲细撒到浸泡好的糯米中,过半天后,一起放到酒缸里,在糯米堆中间挖个洞,再在上面放一个淘米箩,然后用尼龙纸蒙住缸口,以免出气。
  约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尝到香醇的米酒了。
  香甜怡人的美味佳饮,浸润着深厚的文化韵味,有据可考的保健价值,这样的人间珍品谁都会向往,更何况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崇尚传统文化,对米酒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着深厚米酒文化的宁波,应聚焦于米酒的开发,把米酒的制作技艺进一步传承、发扬。
  糯米酒是中老年人喜爱的酒水
  金团
  历史。
  糕团形似圆饼,正面往往印着双喜或寿字图案,背面光滑、圆润。金团有馅,以甜味为主。馅一般以白糖、黄豆粉居多,外表通体滚上松花粉,所以看上去呈黄色,酷似金色,故称“金团”,又有人称“松花金团”。
  宁波人逢年过节或家中有重大事情,都会制作金团以作庆贺之用。
  在江北,家有大喜事时,金团既可作为贺礼,也有作为谢礼,亲朋好友、邻居之间互赠。现在,洪塘街道的裘市菜场、洪塘菜场等,就常年设有制作、出售金团的店铺。
  金团制作过程麻烦,不仅在于用料种类较多,操作步骤繁复,而且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辅料与工具。一般来说,制作前,首先要准备好糯米、粳米、豇豆、黄豆、猪油、松花粉和糖等一些基本材料以及大缸、石磨、洋粉袋、蒸笼、案板、镬、大盘、印糕模板和大团匾等基本工具。同时,金团之前的糯米团制作是一个步骤,馅制作又是一个步骤,两者各自完成之后,才能完成金团制作。具体如下:
  一、选材:选上好的米,七成糯米、三成晚稻米,使用纯糯米往往太软太黏,三七比例使金团韧性更好。
  二、浸米:将选好的米浸在水里三五天。
  三、磨米粉:将浸好的米用石磨磨成水磨粉。
  四、沥水:将磨好的水磨粉装在洋粉袋里沥水。浸泡后直接上磨的粉,水分太高,需要沥燥。沥水的办法一般是用大石头压在洋粉袋上,待干湿适中时,把粉拿出来,再把粉掰成小块,备用。
  五、蒸米粉:将处理好的小粉块放在蒸笼里蒸熟。
  六、搓团:将蒸熟的米粉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搓揉成大小合适的粉团。
  七、制馅:馅可为黄豆馅、豆沙馅、猪油芝麻馅等。如是黄豆馅,先要将炒熟的黄豆磨成粉,拌上白糖;豇豆馅则首先将豇豆浸泡在水里,浸软后,煮烂去壳,然后再在镬里放黄糖,一边煮,一边拌,熟透后,搓成核桃形状的小团,备用。
  八、裹团:将馅一一裹进蒸熟搓成圆形的糯米粉团里。
  九、上松花粉:将裹好的米粉团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松花粉上滚一滚,表面都粘上松花粉。
  十、印字花:将粘上松花粉的团糕嵌进印糕模板里揿实,取出。印糕模板大多刻有双喜或寿字等喜庆图样。拿出来可以看到一面有图案,一面光滑、圆润。
  十一、晾团:将制好的金团晾放在大团匾里,直至不沾手才可以收起来。这样,做好的金团如果是在冬天,可以置放五至七天,也不会坏。吃的时候,放在镬里,加热至软即可吃。按当地人的说法,金团表面焦一点,吃起来味道会更好,因为香味更浓。
  在宁波,金团有合家团圆的寓意,很多时候还用在请菩萨、祭祀、寿庆等日子。如今,尽管人们知道金团味道可口,但很少有人专为吃而特意制作。因此这种旧时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金团制作技艺,也逐渐在消失。
  金团制作多为自学或集体传承。宁波江北区仍有少数老年人会这一技艺。洪塘街道裘市村村民潘金国便是金团制作的传承人之一。他自小跟随父母学习金团制作技艺。他制作的团粉,揉捏劲道,团粉没有块粒;裹团均匀,团馅甜味适中,深受人们喜爱。灰汁团
  灰汁团是宁波地区一道传统的民间小吃。它的制作配方独特,色泽与口感也非同一般,当地人都用它来招待远方客人。
  宁波慈城和洪塘等地还可以找到正宗传统制作的灰汁团。这一带的乡间不仅是甬上灰汁团的起源地,有着上好的制作灰汁团的原料,而且这一带的乡民非常喜好吃灰汁团,制作灰汁团的技艺娴熟,并非常普及,几乎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制作。
  灰汁团的原料主要是灰汁和米粉。
  稻米磨粉是团子的主要原料,灰汁也取自稻子的秸秆。慈城、洪塘一带,做灰汁团的稻米和稻草,必须是当年新产。所以,制作和食用灰汁团的最佳时候是在每年早稻收割之后。那时候,晚稻尚青,田里农事也较稀少,农民们开始略有空暇时间,便制作传统小吃,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记载:“新谷既登,先荐祖先,然后食,为之尝新。”人们尝新时,灰汁团是必备的,也是首选。同时,慈城、洪塘一带的人们为了秋冬时期,特别是过年时也能吃到品质好的灰汁团,会保留一些夏季收割的优质稻米和稻草秸秆。
  灰汁团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有两大步骤。
  一、制作灰汁
  把新收下来的稻秸秆烧成灰,将草灰集中起来,用布包好,扎紧口袋,浸入水中约一天,此时稻草灰中的碱性物质被浸出,取其汁水备用。也可以用热开水反复淋灰的办法,取其灰水备用。
  二、制团
  选用新早稻米轧成细粉,取适量放入盆内,用制作好的灰汁,将米粉和匀,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或黄糖调味。如果有其他口味喜好者,也可加入薄荷汁等香料。之后,将米粉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团子,放入锅内蒸熟,晾透至凉即可食用。
  臭冬瓜腌制
  宁波地方菜肴中,有宁波百姓普遍喜欢的菜肴——“三臭”。按当地流行的说法,这三臭指“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芋艿蕻(或臭豆腐)”。三臭菜肴中,臭冬瓜可谓臭得最鲜明,最有特色,为三臭之冠!尤其夏季,很多宁波百姓家里都会制作一大甏臭冬瓜。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视臭冬瓜为最可口的“下饭菜”。逢年过节,食用太多油腻菜肴后,吃几口臭冬瓜,可调节人食欲。所以,至今宁波很多居民家里,都会在冬瓜大量上市时制作臭冬瓜。
  臭冬瓜做法有两种:生腌和熟腌。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即选用肉质厚的“白肤”冬瓜,再准备豆腐一块、毛豆子若干、苋菜秆若干、盐若干。需要使用的工具有刀、甏、棉布和绳子等。
  制作臭冬瓜先先要制作臭露。其制作方法为用烧冬瓜的水,再加上炖出来的汁水,放入甏中,再加一小块豆腐、一小碗毛豆和一些苋菜秆(苋菜秆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烧熟)。放置一年,即自成臭露。
  臭露做好后,将冬瓜表面的白色粉末和小刺,用板刷刷干净,用刀切成边长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如果生腌,就直接放入甏中;若是熟腌,把切好的冬瓜煮至七八分熟,而后将冬瓜从锅中取出,放在另外干净的大盆中,让其完全凉透,沥水后放入甏内。放的时候,须将凉透的冬瓜块瓤肉对瓤肉、皮对皮一块块叠好放入甏中,每一层都要均匀地撒上适量的盐。腌12小时后,放入臭露,令其发酵。
  臭冬瓜放入甏中后,要用棉布包封。这样既防灰尘、蚊虫,又比较透气。取用时,须用专用筷子,切不可把油腻带入甏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甏中最上面的浮沫不可以去掉,否则臭露失去发酵能力而变成“黄汤”,甏中的臭冬瓜也将变味。
  以上步骤完成后,整个腌制过程结束。这时可把甏放在阴凉处,一般24小时后,腌制的臭冬瓜即可以吃。吃的时候取出一块,根据各人口味再放些味精、麻油等调料。
  生腌和熟腌各有所长:前者易长时间保存,且取出来吃时,生脆爽口,但腌制时间较长。腌制如不得法,则会出现外面熟,里面生;熟腌一般24小时后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口即化,但不宜久放。好的臭冬瓜,吃在嘴里,随之泛着一股清幽之香,体现出甬上三臭菜肴的特点: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臭冬瓜是一项群体传承项目。每年春秋季节,宁波江北人家,都会腌制各类臭冬瓜。当地白沙街道的林秀娣是烧制宁波菜肴和制作臭冬瓜的高手。她腌制的臭冬瓜口味好,很受家人及左邻右舍的喜欢。她也教会了很多社区里的居民制作臭冬瓜。不少人也传承了臭冬瓜的制作工艺。
  文教街道张惠玉从祖母那里传承了制臭冬瓜的技艺,同样深受邻居好评。
  臭冬瓜味道独特,臭中带香,有健脾开胃之用,历来就是宁波人最爱吃的一种家常小菜,更是民间早晨下泡饭的佳品。宁波一带有“麻油老酒腌冬瓜”、“无臭不下饭”、“三日不吃臭,脚步迈不开”之民谚。不少海外游子回乡探亲时,都要品尝一下臭冬瓜,以缅怀往昔之情。
  随着宁波经济的高速发展,“宁波三臭”名声也越洋过海,传遍五洲。据说维也纳有家中国餐馆,老板是
  位美国人,打的招牌居然是“宁波三臭”。
  织染缝纫
  老虎头鞋
  老虎头鞋是宁波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老虎鞋”或“老虎头鞋”。老虎头鞋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但是手工作品,也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夭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
  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可保佑孩子长大中安然无恙。
  孩子穿虎头鞋的时间在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刚开始学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保平安,呵护孩子健康长大。
  宁波虎头鞋为纯手工制作。其做工复杂,要求穿着舒适、美观、保暖,所有鞋子样式无重复。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九步:
  一、制作鞋底。根据老虎鞋的类型不同,分为纳底和糊底两种。做的时候要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做到软硬适合。
  二、制作鞋面。鞋面大部分采用丝绸缎、棉布等材料。
  三、制作鞋面衬里。根据老虎鞋的不同类型,分为羊绒、丝绒棉、棉布等。
  四、制作鞋帮。老虎鞋的重要工艺之一,要做到让孩子穿得舒适又易穿脱。鞋帮完成后是制作鞋帮衬里,鞋帮衬里即也是鞋面衬里。
  五、鞋底绣花。根据老虎鞋的类型不同,在鞋底绣各种花纹图案。
  六、棉鞋填充。填充物根据不同需要,可分为新棉花、丝绵、驼绒、腈纶棉等。
  七、缝合鞋面和鞋帮。缝合时要做到不留断线,结实美观。
  八、制作虎头五官。即给老虎鞋制作耳朵(布料)、鼻子(布料)、胡须(丝线)、毛发(动物毛发)、眼睛(丝线手绣)、眉毛(丝线手绣)、脸部“王”字(丝线手绣)并合理组合,使老虎头更加逼真、生动。
  九、整体修整。这时候老虎头鞋基本制作完毕,需要对鞋子的整体进行修整,注意鞋的线条等问题。
  经过以上九道完整的工序,精致而实用的宁波“老虎头鞋”即告完成。
  目前,江北区做老虎鞋技艺精湛的要数中马街道的王惠兰。
  王惠兰自幼喜欢手工艺品制作。年轻时,看见街头小贩一边做老虎头鞋,一边叫卖,于是在旁边仔细观看,回家后不断加以揣摩,学习而成。
  王惠兰制作的老虎头鞋,工艺好,式样精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如今,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过去民间的传统手艺。而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老虎头鞋,既是人们对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表达了宁波人民族文化的信仰以及对亲情的倾注。
  老式盘扣
  盘扣亦称盘纽,使用于传统中国服装,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所用。盘扣制作工艺包括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充分表现出设计者高超的技巧和不凡的创造力。
  在宁波,盘扣也深受人们的喜爱,1963年出生的宁波江北的黄平飞,就是一个传统盘扣制作的传承人。她从1982年到1990年一直从事盘扣制作,手艺从原华东绣品厂师傅任柏年处传承。也有从当地妇女、老人处口头传承,手把手帮带的。
  盘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蝴蝶盘扣、蓓蕾盘扣、缠丝盘扣、镂花盘扣等。同样的盘扣缀饰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表达着不同的服饰语言。
  盘扣由称之为“襻条”的折叠缝制的细条布料编织而成。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做装饰花扣的襻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形。
  盘扣的花样主要分为直扣、花扣和琵琶扣三大类。无论哪一种盘扣,都要先做成硬条,然后再盘制。
  宁波老式盘扣的工艺流程,根据形状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盘扣制作前,需要准备好缝衣针、棉纱针、剪刀、各种颜色的棉布和绸缎等材料。盘扣类型一般可分为一字纽、桃子纽、蝴蝶纽和剪刀纽几种。
  一字纽相对比较简单,制作时,先裁斜条,将斜条用针制成一条直线,然后一边盘成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盘成套锁状(即纽襻)。
  桃子纽,先裁斜条,将斜条用针制成一条直线后,需将其一边先盘横向的桃子形状,再在桃子前盘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先盘横向的桃子形状,再在桃子前盘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蝴蝶纽,是一边先盘横向的蝴蝶形状,再在蝴蝶前盘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是先盘横向的蝴蝶形状,再在蝴蝶前盘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剪刀纽在制作时,要把布条一边先盘成横放的剪刀形状,再在剪刀前盘成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是先盘成横放的剪刀形状,再在剪刀前盘成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以上几种常见的盘扣,现在一般用于中国传统的唐装、中装或各类旗袍上。
  老式盘扣是中华古老文化精细、雅致的韵味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复杂多变的手工技艺的实际例证。现今流行的中国结,就是由盘扣的技艺演变而来的一种手艺。
  老式盘扣以其特殊的工艺性,细腻、婉约的手工嵌边和盘花扣,表现了国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艺术追求。
  盘扣蕴含着细致,每一种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在形形色色的传统旗袍上,衣襟上的盘扣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民族风韵也浓缩其中。
  香袋
  香袋又名“香囊”、“香包”、“荷包”等,是民间较为常见的一种手工艺品。
  香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佩戴香袋来祛除秽气。三国时代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中有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这里的“香囊”一词,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香袋。至后世的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香袋更是成为十分普众的装饰品。众多的戏曲、小说、诗歌里都写到过香袋,或把香袋作为意象加以歌咏。《红楼梦》中就有关于“什锦春意香袋”的描写。
  关于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佩戴香袋的习俗,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午时,就会有许多妖魔鬼怪出来活动,祸害人间,弄得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而又毫无办法。这时,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给人们托梦,说妖魔鬼怪最怕的是金属和香气,只要在那一天戴上金属和香气之类的饰物,就能避开妖魔鬼怪的侵害。人们纷纷相传观世音菩萨托梦的事,并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身上佩戴各种各样的金属或者香气之物来辟邪。这一天果然平安无事。从此,此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人们习惯在端午节佩戴香袋是因为端午前后气候开始逐渐炎热,蝇虻等一些毒虫开始活动,瘴气上升,容易诱使人们患上疫病。而佩戴香袋能够祛邪解毒,是因为香袋一般都加入了雄黄、艾草、薰衣草等香料。人吸入这些香料,会感觉经脉畅通,祛邪扶正,也能使蛇虫等闻之远遁,起到祛病强身、清爽神智的作用。
  香袋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在古代,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香袋,而且香袋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各具情趣。
  香袋主要分为外面的布囊和里面的香料两个部分。香料多选用艾草、薰衣草、冰片、川穹、樟脑、白芷、雄黄等一系列中草药,并碾磨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外面的布囊则式样不同,做法也各有不同。
  这里列举大家较为喜爱且较为常见的生肖香袋的制作过程。
  制作生肖香袋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针、线、剪刀、各色布块(以真丝织锦缎为佳)、八面光(一种装饰品材料)、珠子(塑料珠子、玻璃珠子皆备)、棉花,以及调配好的香料。
  制作时,首先确定生肖香袋图案,选择好相应的布料,并在选好的布料上画好正反面的生肖图案。接着用两三层薄布,重叠贴在一起,并将画好图案的布料贴在最外层,用剪刀沿着画线将布料上的生肖图案裁剪下来。接下去,把裁剪下来的正反面图案拼在一起,进行缝边。一边缝,一边将事先准备好的香料与棉花填充到布囊里,再进行锁眼、锁边等工序,然后把香袋的边缝紧。用八面光、珠子等装饰物做成生肖香袋的眼睛、嘴、纹饰等,钉在香袋上。最后,再用红线做成香袋的装饰须条和挂线。这样,香袋制作就完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生肖挂件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香袋也逐渐超越原本单纯的辟邪作用,变成一种蕴含深层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人们在端午佳节互相馈赠香袋,不仅仅是希望对方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把香袋视为一种吉祥如意的寄托与象征物。
  现在会手工制作香袋的人越来越少。江北区除了方翠仙、金彩娣等少数几位老人还会手工制作香袋,更多的年轻人则是购买机器制作的香袋作品。
  为了使制作香袋这门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不至于失传,江北区特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把一些老手工艺者请入学校,在学生们中间教授手艺。这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承效果。一个个精美的香袋,出自天真烂漫的学生之手,正是香袋这一优秀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生生不息的最好写照。
  弹棉花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宁波弹棉花工匠们对这门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对自己劳动情景最为形象的一种描述。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虽然如今城里已不多见,但上年纪的宁波人,都对它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弹响和一片片花絮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表演,让孩子们惊讶不已。
  弹棉花的工具主要有大木弓、用牛筋做的弦、木棰、铲头、磨盘等。虽然弹棉花的工具较为简单,但弹棉花的每一步骤却毫不简单。
  弹棉花,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有弹棉褥(垫被)。棉花去籽后,再用弦弓弹蓬松。如果是絮棉被、棉衣的棉,那就直接进行加工。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以提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弹时,木锤频频地击弦,使放在木板上的棉花逐渐弹蓬松,再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方向布成网状,以便固定棉絮。布纱由两人完成,最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
  弹棉花不仅费力,也是个精细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拉线则是细致的工作,要两个人一起才能完成。最后,在棉被上排布一个花样,一条棉被初具雏形。最后经过多次压磨,一条松软、暖和的棉被就完成了。
  弹棉花,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挺费时间。旧时,手艺熟练的弹棉花人,一天也只能弹一两条棉被。
  弹棉花的标志性动作是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会发出声响。这使得弹棉花这门独特的手艺,在操作时,会出现富有节奏的音乐声。所以,宁波弹棉花的行当还留下了一首《弹棉花歌》。歌词这样唱:
  弹棉花啰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哎哟勒哟勒,哎哟勒哟勒,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那个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啰弹棉花,半斤棉弹出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弹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也有习俗:作为女儿嫁妆的棉絮,都要用新棉;平时人们的被絮用纱,一般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用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
  旧时,宁波周边农村有不少贫苦的农民,因生活所迫,整年在外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改革开放以来,江北文教路育才地区仍有不少“弹棉郎”在营生。20世纪末,弹棉花这个老手艺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老百姓家里很少使用老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色彩丰富的各种腈纶被、九孔纤维被等,同时,弹棉花的手艺也慢慢地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
  现在,宁波江北环城北路仍有一位手工弹棉花艺人郑九静。
  郑九静从1975年开始,一直从事弹棉花行当。他凭着祖父传下来的传统手艺,开办了一家弹棉花小店。
  弹棉花工艺虽然很古老,其手工技艺也被逐渐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但这门传统手艺,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有被充分保护的价值。
  编织扎制
  扫帚制作
  据传,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鸡毛,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同时也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便换上竹条、草束,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江北区有名民谚:“古代有少康,今有任点高。”任师傅的扎扫帚手艺是祖传的。从祖父开始,任点高家族就从事制作包括扫帚、竹篮、竹筐、簸箕等手工艺品,约有百多年历史。
  任点高师傅出生于1942年,自1958年至今,一直从事着这一手工制作行业。
  任点高特别擅长编制扫帚、竹篮、竹筐,因产品美观、结实和耐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这手艺传自祖父辈,但后继无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的境地。
  制作扫帚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主要包括竹子、竹丝、高粱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镰刀、炉台、木凳、椅子、木桩等。
  制作扫帚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购竹子、竹丝等原材料。
  二、整理竹丝,搭炉台生火,用大火烤竹丝,一边烤,一边快速拍打,以去掉竹丝上的竹叶,并将过火后的竹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捆好。
  三、用镰刀将毛竹劈成5至10米长、2厘米宽的竹条片。
  四、捆绑制作扫帚。捆绑扫帚时,人坐在椅上,将竹片条绕在木桩上,脚踩在上面固定,手拿整理好的竹丝,用竹片条缠绕。一把扫帚需要7束竹丝。缠绕过程中,不断加木片加固,使做出来的扫帚更牢固,直至整把扫帚做成。
  五、按压扫帚尖端的竹丝,使扫帚整体外观更加美观。按压的同时,用镰刀砍去多余的竹丝。
  六、对扫帚进行全面修整,将扫帚放在木凳上,用镰刀修理,最后用竹片条捆扎竹丝柄。这样,一把新扫帚就做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代替扫帚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如扫地机、吸尘器等,品种繁多,功能强大,但编制扫帚这项工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产,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避免了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失传。保护好这项工艺,同时也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丰富、更好地发展。
  补缸
  旧时,人们生活贫苦,许多东西补了再补地使用,不舍得扔掉,日用品更是如此。民间因此便有了许多手工修补的行当。补缸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项。
  缸是一种形状为圆形的盛具,缸口和缸底都呈圆形,缸壁外形像抛物线一样,自上而下慢慢收拢,显得上面宽大、下面狭小。缸的功用较多,主要是盛水,故称水缸。其他如制作米酒、盛稻米或逢年过节的时候存放年货等。小型的则大多作为厨房里的器物,如酱缸、盐钵头之类。宁波当地,按缸的容积大小,有“三石缸”和“七石缸”之分,其中七石缸最大。不过,作为一门手艺,补缸技艺还普遍应用于各种粗陶容器,如甏、甑、埕等。
  补缸匠都是走村串户上门揽生意的。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人们总能看到补缸匠穿行街巷、不时吆喝的身影。补缸匠的吆喝十分讲究,不仅要用最正宗的本地话吆喝,而且吆喝的还要有韵律和穿透力,“补缸——补甏——有伐——”,让人很远就能听到。
  补缸匠一般都有一副独特的担子:担子一头挂上自己的工具箱,里面是补缸所需的工具和原材料;另一头则挂着一只布袋,里面装着雨伞、毛巾等生活物品。
  己的一套专用工具,其中以锤子、凿子、斧头三件最为重要。
  补缸匠准备修补一只损坏的水缸时,首先会对水缸的破损程度进行估量,盘算好怎样修补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然后才动手补缸。
  补缸的材料简单,技艺却比较复杂。
  首先,需要一根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2毫米的扁铁条。在扁铁条的两头用斧头刃为垫,分别打出两个约0.5厘米长的弯钩,这样打制而成的扁铁条称之为“蚂蟥襻”。
  接着用布擦干净水缸渗漏处的缝隙,然后用特制的小凿子和小铁锤,沿着水缸的裂缝两边,轻凿出两个2厘米宽的小凹槽(其深度以能平放入半支香烟为宜)。这一步称为“开槽”。补缸匠凿凹槽的手法非常讲究,每种凿法都有其特殊的用途,而且每种凿法都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名字。比如垂直且连续不断地用小铁锤在缸面上凿击,称为“金鸡啄米”;凿子和缸面呈45度角以凿击的方式是里三下外三下的,称为“凤凰扇翼”。主槽开凿完,接着在主槽的两边,以主槽为中心线,再凿出几组长度为1厘米的小凹槽。
  取事前打制好的几条“蚂蟥襻”,将两头钉入主槽两边的小凹槽中,使其与主槽垂直。等到左右“蚂蟥襻”钉入后,开始抹胶。过去补缸的传统方法是将铁砂粉和卤水混合使用(现在多用环氧树脂等胶水代替)。取一只小碗,放入若干铁粉,再倒入若干卤水,反复搅拌直至其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铁粉和卤水刷在缸身的主凹槽上,反复涂抹均匀,待晾干后,把缸闲置20天左右,即可使用。铁粉和卤水比现代化学胶水的最大优点就是耐高温。现代化学胶水在天气炎热时,容易出现粘力不足的情况,而用铁粉混合卤水,则不会出现这样问题,且铁粉化学性质稳定,手艺好的补的缸,一般能用五十到八十年,有的甚至能使用百年以上。
  宁波江北慈城镇妙山村,有一位从事补缸行业40余年的行家里手王仁兴老师傅。据他介绍,补缸这个行业,清末就已出现。长期以来,他凭着一副热心肠,为方圆几十里的乡亲补缸补甏,而附近的村民也知道妙山村有位德艺双全的补缸匠。
  说起补缸技艺,王师傅唯一的遗憾就是他年岁已高,却没有传人。他不愿意看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在他的手中失传。
  正如王师傅所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来水管铺进每家每户,甚至农村家庭也用上了自来水。水缸作为一种传统的盛水工具,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相应的补缸技艺的施展空间也越来越少,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怎样把补缸技艺保护起来,并传承下去,成为当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草编
  草编为民间广泛流行的、利用当地所产的各种草秆和麦秸等,进行手工编织的一种技艺。草编成品一般为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枕席等。有的草编工艺品利用事先染色的草,编织出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再加印花纹装饰。草编成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草编文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斗笠,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用萱麻和蒲草编制斗笠。
  由于草编的原料生长地域广泛,采用便捷,所以草编工艺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十分普及。主要产区在山东、浙江、广东和河南等地。这些工艺产品由于花色品种繁多,质地优良,在国内外盛销不衰。此外,四川的棕编和浙江的麻编以坚实耐磨、轻便舒适的传统特色著称于世。
  宁波江北的草编工艺主要是蒲草席编织。
  蒲草席编织的准备工序大致如下:
  一、脱草裤即除去蒲草根部的草壳。
  二、晒草即将选好的蒲草晒干。
  三、整草即把晒好的蒲草按长短、粗细和颜色进行整理和搭配。
  四、浸草即用清水浸湿,斜捆于席机上。
  五、浸麻即将麻绳浸湿,刮平麻头打好的席筋。
  六、掰麻纺线即将浸好的麻,掰成细条,并搓成麻线。
  材料准备齐全后,接下来是手工编织。编织时需两人配合,一人添草、一人打席。打席完成
  后,把织好的草席进行修边、晒席和排席。至此,一张草席就编制完成了。
  编织草席,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
  晒草最好搁在石头上晒,要通透,不能碰地。老一辈的织席人,经常把草晒到沙滩的鹅卵石
  上,晒干后整理成捆,并用稻草覆盖收藏备用。
  编织时一人压扣,一人叉草,要配合默契。压扣时,重轻力度应适宜,压得过重,草就要爆掉;压得过轻,织出来的席子不紧密。
  编织草席的工具一般有草席架、扣子木和绞车三种。草席架一般用松木做成,形似“井”字,高度1.3米至1.5米,以支撑草席经线;扣子木一般则用坚实光滑的檀木做成,中间按2.5厘米标准,等距离钻孔开槽。草席经线分别间隔地从孔中和槽中穿过,这样织制草席时,插入纬线能交叉夯紧。还有一样工具也必不可少——用来纺织经线的脚踏纺车。
  宁波民间手工草席编织历久不衰。江北的文教街道,现在仍有很多居民会编织草席、草帽,林银花就是其中代表。
  林银花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从小在父辈处学得草编手艺。年轻时,她就在自己家里编织草席、草帽,篮子等工艺品。现在林银花的女儿余春艳,也传承掌握了草编技艺,并在城隍庙开设了专门的摊位,出售各式草织工艺品,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机械和人工合成材料制品充斥市场,这既使草编工艺品遇到了挑战,也使草编工艺获得了重大发展的契机。因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民众,对于机械制品普遍感到厌倦,而对于应用天然原料的手工艺品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这使草编工艺品身价倍增,并日益广泛地涉及人们生活的更多方面。
  草编,这个富有深厚历史和民间传统的工艺,将会成为富有时代风采的现代民间手工艺精品!
  瓦爿砌墙
  慈城随处都能看到瓦爿墙(又称“清水瓦爿墙”)。它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古时,这里政局动荡,兵燹连绵。一些大墙门第遭毁坏之后,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一些低矮的平房、厢房和偏间。民间的能工巧匠,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发挥聪明才干,就地取材,硬是从被战火侵袭的断壁残垣中,创造出我国营造史上独一无二的慈城清水瓦爿墙。直至20世纪50年代,当地闻名的老泥水匠朱阿根师傅,还曾收过徒弟。
  瓦爿墙全部用废旧的瓦片、残砖等料堆砌而成,不用任何水泥等加固材料,但十分坚固耐用。这种建筑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充满特色而又无任何史料记载的建筑“产品”,全国罕见,也成为慈城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于瓦爿墙的起源,当地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这里有个匠人师傅,从小聪明灵巧,膛灶、捉(灶)漏,无师自通。为了安家,他决定在小东门城脚边为自己搭一间草棚,但没钱去买砖头,于是模仿城里街弄许多碎砖瓦砌成的墙,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起屋”工程。因为家里穷,没有起屋所需要的材料,他就想尽办法寻来断石板、碎砖头和破瓦爿等。这样断断续续干了大半个月,终于完工。房屋建好后,结实又避风,他自己满意,别人瞧着也挺顺眼。于是慢慢就有人来请他砌墙。这样,他砌造瓦爿墙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当地打起瓦爿墙也有自己的习俗:
  一、多选择原老屋地址,并多选择朝南、偏东方向。
  二、砌墙开始前要“破土”,即先烧香、拜请菩萨,以保顺利和平安。造屋请的是太平菩萨,并由房屋男主人主持。敬请时,须根据房屋实际朝向,并将祭祀桌子朝外摆放。其祭品并不讲究,有鱼肉、蔬菜、水果和糕点即可。
  三、瓦爿墙必须两人对砌,搭好架子,一人一面,两面同时进行。
  四、墙面砌一瓦爿,墙身里要垫进七块小瓦爿,名叫“衬肚”,用来确保整堵墙严严实实。
  五、每隔1.2米左右,放一层整砖,叫做“扁砖”,以压平墙身,保持平整。
  慈城有句老话“男人乖沈万山,女人乖瓦爿滩;儿子强撑外洋,媳妇强瓦爿墙。”这里的“瓦爿”、“瓦爿滩”和“瓦爿墙”的含义都是没有用、不值钱的意思。但是,勤劳质朴而又富有智慧的慈城人,却给了瓦爿墙以崭新的功能与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以后,瓦爿墙逐渐被石砌砖墙所代替。目前慈城遗存的瓦爿墙也越来越稀少。
  钉秤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古代的木杆秤上,斤、钱、分、厘等单位,定制分明而严谨。如:16两为1斤,7钱为1两,7分为1钱..这种计量单位及规矩,一直延续了千余年。
  相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起,民间商品交易中就开始有了杆秤这一计量工具。同时,杆秤的制作技艺也随之产生并发展。当时的杆秤,是用石头做秤砣。杆秤和石秤砣,折射出中国造秤历史的源远流长。
  宁波慈城是原慈溪县治。这里的市场一直比较繁荣。据老慈城人讲述,明清时期慈城就有了制秤店。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区内曾有四家秤店。1963年,慈城成立黑白铁社,个体制秤匠全部入社。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个体制秤店。
  过去制作秤杆的方木,从锯大树到剖锯成形,全部是手工操作。现在各档规格的方木,可直接用锯板机完成。过去秤花用白铜丝、银丝镶嵌,现在用铝合金等材料替代。
  钉秤的材料主要有铁皮、铁钉、铜丝、木杆等。主要制作工具包括:刨割、压钻(钉洞、钻花用)、木锉榔头和钢丝刀等。
  木杆制作的主要工序一般如下:
  一、选材。根据杆秤斤两选取相应方木杆。方木杆现成可买。按“国标”要求,杆秤木材为“铜草”。好的木材有红木、花梨木等。
  二、刨圆。方木杆用手工刨圆,做到从小头到大头,顺直圆滑。
  三、将刨圆的木杆放入石灰池里浸渍约半个月,使木杆颜色转黑为红(如果想快些,可以在石灰池里加碱)。
  四、捞出木杆,洗净晾燥之后,大小头包铜皮,在大头上打眼,按上秤钩、秤纽。
  五、按杆秤斤两要求,分步校秤。如制作5公斤杆秤,则是先确定外纽0位,然后加1.5公斤专用砝码校压,用步弓(圆规尺)画从0至1.5公斤分度值(起点为10克);再校里纽,先后用1.5和5公斤砝码校压,用步弓(规尺)画出1.5至5公斤分度线(起点为50克)。
  六、压钻打洞,然后用铅丝或铜丝钉花。
  七、用油石水磨秤花,达到清晰光滑。
  八、晾燥后,经上油擦拭,即完成全部制作过程。
  老式秤砣本来没有统一标准。1987年起,秤砣规格开始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来执行。
  由于木杆秤制作工艺比较繁琐,使用也不太方便,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淡出市场,渐渐被电子秤等新型计量产品所代替,也后继乏人,传统的杆秤制作技艺也濒临失传。
  箍桶
  箍桶技艺可以说和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早以前,当人们开始使用竹、木、铜等桶器之时,箍桶行当即已存在。
  慈城箍桶业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中晚期。当地箍桶传承人钱德法的祖父钱运城,年轻时曾经在慈城永明寺附近开设一家箍桶店,店名全称为“永明寺箍桶店”。由于他箍桶手艺高超,为人又诚实,深得四周百姓的赞誉。其实,早在“永明寺箍桶店”之前,老慈溪城内已有零星箍桶匠走街穿巷,上门做生意。
  作为一项传统的技艺,箍桶工艺一直没有大改变。
  1958年,慈城成立木器社,设有圆木组(箍桶)。手工箍桶的工具,至今仍是锯、刨、斧头、凿子、铁圆规、小墨斗、虎头钳和作箍的竹篾等。后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批量生产单位开始用机器锯料,形成毛坯,成型后也用机器打磨抛光,但零星箍桶匠,至今依然坚持手工制作。
  箍桶的主要材料包括:杉木板、钢丝、竹篾片等。
  箍桶主要工序包括:
  一、先选木料及铅(或钢)丝;
  二、按所需木桶大小形状,用划帽刀划、割出底圆盘;
  三、按所需木桶大小形状,将木板用铅(或钢)丝扎制成毛坯;
  四、将毛坯置于中央,将底圆盘钉上,并粘贴结实;
  五、将毛坯用圆刨刨圆成型;
  六、用敲板将铅(或钢)丝敲严实,不留一丝缝隙;
  七、油竹罐涂抹木桶外部,使其变得光滑。
  箍桶的产品有很多种,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如蒸饭桶、子孙桶、米桶、水桶、
  马桶和脚桶等。现在已经不多见。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成的澡桶、马桶和脚桶等逐渐进入百姓的生活。21世纪后,木桶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慈城当地箍桶匠的“箍桶噢”的吆喝声,也开始成为老人们的回忆。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