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支姚氏十代人名字琐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86
颗粒名称: 本支姚氏十代人名字琐议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367-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支姚氏十代人名字琐议的情况。
关键词: 姚氏 十代人 名字琐议

内容

上海图书馆珍藏的《慈东姚氏宗谱》,几经周折,终于寻觅到了,这也算是年届花甲的一大幸事。闲了,翻阅与我有血缘关系的慈东姚氏第十二世“揆之公支世系图”,从中梳理一下先人取名、取字的一些轶事。
  古代,下辈对上辈不能直呼姓名,即所谓“避讳”,即使书之文字也有讲究。宗谱中记载某人,已去世的,应书“讳某某”;健在的,则书“名某某”。这里为了叙述明确起见,还是让我直称文中人物的名和字,否则人们看后会一头雾水。
  《慈东姚氏宗谱》所载第十二世姚韬,字揆之,生于明崇祯十二年,殁于清康熙廿二年。他是有根有据的我的直系祖宗。古人有大名,有表字,有的还有一个号。根据“名与字意义上互补”的原则分析:姚韬之韬,韬略、谋略也;名与字合义,应是姚韬的上辈,希望下辈能“揆之百事,且多韬略”。姚韬(字揆之)名字取得大而气魄,想必祖先也是诗礼传家,信奉学而优则仕,且雄心勃勃。
  民国以前,人们取名讲排行。慈东姚氏排行分宗祠排行和阴歌排行。所谓宗祠排行就是取名时采用,即把字辈直接嵌在名字中间;所谓阴歌排行,只是在宗谱世系排列时使用,表明某人是某字辈。《慈东姚氏宗谱》宗祠排行字辈(14-25世):念、兹、烈、祖、聿、来、胥、宇、克、定、厥、家。阴歌排行字辈(1-25世)字:清、正、敬、德、钦、启、甫、昌、盛、秀、才、良、济、美、余、庆、兴、贤、位、能、玉、洁、如、日、皎。第十九世曾祖父姚来淮“来”字系宗祠排行字辈,“位”字系阴歌排行字辈。第二十世祖父姚胥裸“胥”字系宗祠排行字辈,“能”字系阴歌排行字辈。这几个行第字,都是族内德高望重者所定。后人讲辈份,主要看这几个字。例如1931年王载芳所修《慈东姚氏宗谱》中有一个“洁”字辈(二十二世)的姚克壤,他与我同辈。我父亲姚纯金比“洁”字高一辈,应该是“玉”字辈(二十一世),但先父出生在1933年,故未入谱。姚克壤辈份小于我父亲,但他出生早于我先父,刊入宗谱了。如果我儿子、孙子按宗祠行第排,当年取名时分别应该用“定”字和“厥”字辈。
  另外,还有一个标志能界定辈份的。例如曾祖父姚来淮给五个儿子依次取名为:胥椿(字瑞荣)、胥桢(字春荣)、胥裸(字祥荣)、胥栻(字茂荣)、胥权(字钦权)。这个“胥”字和“木”字偏旁也是辈份标志之一。
  祖宗取名,常常与“五行学说”相关,如我祖父以上六代的讳名就是如此。祖父姚胥樑这一辈名字中都有“木”(胥椿、胥桢、胥樑、胥栻、胥权);曾祖父姚来淮这一辈名字中都有“水”(来涔、来泩、来溱、来淮);曾祖之父即高祖姚钰,这一辈名字中都有金(钰、鍌、〓、钧、钜);高祖之父即天祖姚垌,这一辈名字中都有“土”(坤、垌、埰);天祖之父即烈祖姚燕,这一辈名字中都有“火”(燕、杰、焕、炎、焯……燕与杰字下面四点水,最早在象形文字中是连起来的,形似跳动的火苗);烈祖之父即太祖姚枢,这一辈名字都有“土”(枢、梅、模、栋)。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这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生成。《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对照姚枢、姚燕、姚垌、姚钰、姚来淮、姚胥裸这祖上六代,就是按五行相生原理来取名的。
  按“五行学说”,木生火。我父亲这一辈名字中应带有“火”字。但不知何故,打破惯例了。我在市档案馆查了先父姚纯金的档案,他还有顺金、仁金、顺康三个“名”,而没有“字”。这四个名字,究竟哪个是名,哪个是字?先父已仙逝,不得而知了;这四个名字,都与“火”无涉。
  再说说我自己,父亲给我取名:志明。大意与诸葛亮名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关。1983年1月27日,我儿子出生。本应由祖父取名,但当时我父亲正患重病,叫我自定。于是我给儿子取名曰:行之,也是取自经典《中庸·第二十章》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两者都属于“励志”型。2010年10月30日,孙儿诞生。我当仁不让,还是用“期盼”式,在《礼记·大学》寻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句,给孙儿取名:又新。其实,按排行字,孙儿是“日”字辈,取“日新”更好。
  这里不妨补一段插曲,我这一辈有名无字已成定局,但我别出心裁,1983年,不仅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叫“振”之外,又取了一个字:“行之”,姓姚名振字行之。为何叫姚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振兴中华”口号震天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么。不过,儿子读初中后,就不再用“振”这个名,只用“行之”了。另外,大跃进年代出生的,就有取名“跃进”的;文革期间出生的,“卫东”之类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从名字中,也可寻觅到时代变迁的蛛丝马迹。
  我对姓名学无甚研究,写上这些,实为思之所至,行之所文而已。今日是儿子生日,介绍从我太祖到我孙子这十代的名字,无非是提醒自己,教育下辈,不要数典忘祖,而并非想“复古”。同时也算一份特殊的生日蛋糕吧,以舒舔犊之情。

知识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宁波姚氏寻踪》

出版者:中国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宁波的姚氏文化源流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姚志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