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姚氏墓庄(摘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64
颗粒名称: 八、姚氏墓庄(摘选)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207-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姚氏墓庄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宋明州参军录事姚章墓、宋太傅姚安国墓、宋龙图阁学士姚孳墓、宋太平兴国府判官姚竦墓等。
关键词: 慈溪 姚氏 姚氏墓庄

内容

1.宋明州参军录事姚章墓
  县(慈城)东北十里定林寺之原。
  2.宋太傅姚安国墓
  县(慈城)东十五里骠骑山。
  3.宋龙图阁学士姚孳墓
  府(宁波)东北十二里清道乡湾头。
  4.宋资政殿学士姚希墓
  县(慈城)东北十里定林寺之原。
  5.宋太平兴国府判官姚竦墓
  县(慈城)西一里大宝山。
  6.宋通判平江府姚颖(状元)墓
  一说据清光绪慈谿《姚氏宗谱》(慈东姚氏抄本)载:状元姚颖墓在慈水(慈城)德门乡聚奎里(今庄桥姚家村)父墓侧。另一说在鄞县阳堂乡延寿寺山。宋楼钥撰《通判姚君墓志铭》,叶适撰《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
  7.宋神童姚正子墓
  县(慈城)东北七里孔家山。宋黄震撰墓志铭:“知名何早,登名何暮。是有数甫开其端,遽夺其年胡为然。学名其家,业传于世。东山苍苍,英风如在。”
  8.宋国子学录姚獬孙墓
  县(慈城)东北七里飞凫山。
  9.宋国子助教姚登孙墓
  县(慈城)东北二里上午岙(今称上岙)。
  10.广东布政使参政姚堂墓
  县(慈城)东一里花瓶山。
  11.明兵部尚书姚镆墓
  县(慈城)东北二里上午岙(今称上岙)高岭原。翟銮撰墓志。明嘉靖十七年(1538)谕祭文:“卿以宏伟之器,练达之才。发迹甲科,历官郎署。历升宪臬,遂长藩邦。屡进都台,两迁卿佐。抚巡著绩,总督驰声。致政有年,复膺召用。夏卿载转,边务攸司。再赐归间,旋还旧秩。宜增晚福,胡遽考终。有子承家,名魁甲第。经纬史局,克效贤劳。追念旧臣,兼推子绩。特赐葬祭,用示恤恩。灵其有知,尚克钦服。”
  12.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姚涞墓
  县(慈城)东北二里上午岙(今称上岙),与父尚书墓相近。据嘉靖《宁波府志》:姚镆墓在上屿(即上岙)东岙,涞墓在上屿西岙。
  学士姚公墓志铭
  赵时春(甘肃平凉人,嘉靖五年进士,仕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翰林院侍读学士姚公涞,字维东,号明山,浙之慈谿人也。王大父某,赠某官。曾大父某,赠某官。大父某,赠某官。考,总制、兵部尚书讳镆,以文学进士高第,历礼部员外郎、督学、按察藩司,咸著声。晋都御史,抚延绥,荐王效、刘文等皆为名将。继督广兵,讨戮叛,收岑猛,以明大义法,皆应。具国史。配张夫人,梦吞白华与五色鸟投怀,遂生公。六岁,夫人卒,公踊顿如礼。七年就学,聪慧强记。尚书命为龙文,公以“代天行雨,闵世救民”对。成童,知属文,于途得遗书,遂引“楚人忘弓,楚人得之”序焉。尤好观史,穷其成败治忽。及长,状貌奇伟,世称巨人。
  尚书兵备汀漳,山寇发,闽人大震。公即挟弓矢,助讨寇,广设方略,寇遂靖。举正德丙子科乡试第七人,嘉靖癸未礼部第二人。及廷对,遂冠多士,拜翰林院修撰。尚书亦自延绥还拜工部左侍郎,父子同诣阙谢,缙绅以为荣。次年,大礼议起,公偕臣寮伏阙争之,同杖于廷,得复官。尚书以三品荫公子,公推与庶弟。其孝继母、友诸弟类如此。丙戌,为会试考官,得少詹事杨公维杰、都御史连公矿与时春等,登翰林读中秘书者为多。寻命备经筵官。乞假改葬张夫人。归,奉使清黄,公撮其要为录,使世臣咸知国制,以驭吏奸。壬辰,为廷试受卷官,充经筵讲官。丰仪峻伟,陈义诚切,上嘉焉。九载考绩,例进左春坊左谕德,与修《明伦大典》,每晨入晡出,尽心编摩。
  大同兵变,戕主帅。公密谋告当柄者,以诛其首恶而宥其胁附,且荐同年进士楚公书可任楚,竟平大同。尝疏谓:“帝王庙去元世祖主,以正华夷之分。”初被却,后卒如公言。士有意公当主北畿举士者,谋重馈公,公坚却之。奉命校《累朝宝训》成,上亲赐宴内廷,加锦绣袭衣,晋侍读学士。安南不贡,时议欲讨伐,公谓:“此单使事耳,可不烦兵卒。”如所料。丁酉,主北畿试,得士登甲榜者,尤多文词尔雅明俊,世以为式。某岁,丁尚书忧,特赐驰驿归葬,孝勚备至,遂感疾卒。后上尝问:“髯状元何在?”或以公忧去及卒对者,深悼惜之,特赐祭。
  公明达魁岸,其学长于史,务求政要为经济事,不拘拘文词。常曰:“三代而后,汉与外戚共天下,唐与女后、宦官共天下,魏晋以下与膏粱子弟共天下,宋与白面书生共天下,元与族类共天下。我朝皆无之,可谓盛矣。但边防、海运最为今日急务。”遂作边图,凡道途往来、关隘险阻之处指诸掌,不幸毁于火。谓海运当讲于平居时。又曰:“中国之兵强,夷狄之兵弱;创业之兵强,守成之兵弱。盖草昧法简而严,中世法繁而宽。简而严,所以用命;繁而宽,所以多败。”又论学曰:“大凡论学,不可立党,立党则必争,奚能见道?昔者朱陆之辨,虚心求是也。今日之辨朱陆,私心求胜也。言愈多而道愈晦矣。”持论侃侃,听者忘疲。
  时春以庚子岁为编修,校书于其子积处。闻公讣,哭公于京师。后十有三年,以东兵讨虏归,积乃以公弟都水君潓行状请志公墓。呜呼!时春忍铭公哉!然义不忍辞,遂为铭曰:
  文明纪运,世德用光。尚书拜前,学士缵祥。凤翥虎踞,焕乎其章。手持天文,照耀帝傍。帝曰都俞,一笑流光。布为霞电,光烛四方。矢为典训,无用不臧。呜呼!天不整遗,乃收我良。浙河之东,天目乳长。閟我钧渊,永世而藏。仰瞻奎壁,终宵振芒。孰识英气,有逝不亡。我铭我石,昭哉永常。
  ——明赵时春撰《赵浚谷文集》卷七
  13.南京兵部郎中姚溍墓
  县(慈城)东一里花瓶山。
  14.明南京兵科给事中姚釪墓
  县(慈城)东北一十五里夏家岙。
  15.明袁州府知府姚汀墓
  县(慈城)东北八里朝阳山。
  16.明福建布政使左参议姚梧墓
  县(慈城)东北十里合柱山,吉祥寺后。
  17.明潮州府同知姚孟贤墓
  县(慈城)东八里鄮衕口。
  18.明南京工部主事姚潓墓
  县(慈城)东北一十里飞凫山。
  19.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姚宗文墓
  县(慈城)东南三里管山。
  20.明江西按察副使姚应墓
  县(慈城)东北一十里飞凫山。
  21.清河南确山县知县姚观墓
  县(慈城)东北七里孔家山。
  22.明云南兵备副使姚之光墓
  县(慈城)西北十五里云湖燕窝山。

知识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宁波姚氏寻踪》

出版者:中国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宁波的姚氏文化源流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钱之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