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姚氏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59
颗粒名称: 三、姚氏书院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189-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姚氏书院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东泉书院、南宁府东泉书院。
关键词: 慈溪 姚氏 姚氏书院

内容

1.东泉书院
  慈城大东门外,去姜官岭路侧的琴山南麓,为兵部尚书姚镆建。据雍正《慈谿县志》云:“县之东郊,旧为东皋寺基。姚镆谢政归,其门人之在朝者,各捐资营建,为姚镆晚年游息之所。”
  东泉书院记
  丰熙(鄞县人明弘治进士,仕至翰林学士)
  吾师东泉先生姚公,始居校庠,即望倾远近。自心体之微至于威仪之著,自伦理之大至于酬应之细,皆准绳圣哲,表仪当时,严正如伊川,讲贯如横渠,析理抽茧丝,挥毫扶造化,学者风靡云集。熙亦获厕抠趋之末,未敢谓有与点之意,而撤蔀消吝,自知益矣。
  登朝京师,太学英杰必求出门下,祠部数年,成就甚众,若今大学士翟子銮、少司马寇子天叙、都御史张子瀚、孙子修、通政使郑子绅。其最显者,督学粤闽,又执宪以阐教,至位宫保御史大夫,号令戎马之间。或僚吏佩衿禀学,亦拳拳引掖,作人之功,几遍海内。翟子、张子、孙子、郑子语同在朝者曰:“吾曹所以卓然朝端者,举吾师之化也。盖共作书院于桑梓,用昭厥休乎?”时寇子守明各寓以俸金,寇子谋诸温守陆子鏊,相与市材卜基。今都御史林子大辂,以工部郎莅浙,亦助之。白书先生,未报。嘉靖戊子,先生致政家居。会今侍御史王子德溢尹慈谿,林子茂竹来佥浙臬,洪子珠守绍兴,赵子可与守衢,张子涂以严守,陈子瓒以湖守,王子慎以淞守,皆投资,从便鸠工兴事。明年落成。扁曰“东泉书院”,以先生乐乎是,且自号也。
  泉在邑东山阴,甘冽品最。书院当其右,负冈蜿蜒东,奇峰绝壁前,横互数里若屏障左右。其前皆清溪回映。先生时引童冠登临啸咏,酌甘漱芳,所以养道心,收四时之成功,岂流连云尔。院之制,为讲堂三间,后为寝,前为大门。堂东西有亭曰“旌德”。先生孤标贞节,雅负不群。为方伯,入觐铨曹,抡冠诸藩,表锡金币,故云曰“褒功”。先生以都御史殿西陲、岭表,咸有奇绩,玺书褒嘉皆道之,见于用者,张之固宜。又其东西营为斋,以处来学及庖湢之所,轮奂呈美,宫墙耸瞻矣。王慈谿入台书抵海戍,需记,熙罪羁,无缘任畚锸,庸敢谢不敏。
  熙闻之,士希贤圣,必下学而上达。国家既用是造士,俗学自弃,乃高谈者亦自暴尔。先生远宗孔子,近广国华,成己成物,流泽大遐,斯道之全哉!或谓帝心简在,岩廊且跻,书院之猿鹤无怨乎?曰:“用行舍藏之道,先生体之素矣。”观主器涞,以抡魁官殿撰,得于过庭,视诸生固无异闻。谓先生动法孔氏夫,谁曰不然。
  ——清光绪《慈谿县志》卷四十四
  附录《跋<东泉文集>后》,作者郑尚经,字宗道,号南江,慈谿半浦郑氏复训堂善一房九世。年十三赴童子试,年十九举嘉靖四年(1525)云南乡试第二人。历任益阳县知县、澧州知州、梧州府同知,荣王府长史。
  跋《东泉文集》后
  郑尚经(慈城半浦人明嘉靖举人仕至荣王府长史)
  兵部尚书东泉姚公,尚经乡先达也。习知其典礼督学,以文教鸣镇粤行边,以事功著,惜其才大难用。弗竟所施迩,以叙迁来梧同知府事,益闻公之流风善政,终不可谖。大司马净峰翁(姓张名岳,两广巡抚,东泉先生门人。序《东泉文集》又《东泉书院记》《东泉姚公祠堂记》,系嘉靖丁未刊序中),敦门墙之义,为公宣朗沉郁,乃取其平日所著文稿疏议,命尚经锓梓以传。尚经尝从公冢子明山殿读游,且有姻连雅,乃今复承斯文之役,于后进不其幸欤!是故于文可以观学矣,于议论可以观政矣,师其学以明道,师其政以行道,正净峰翁序纪表扬之意也,读是集者当自得之。
  ——民国十二年半浦复训堂《郑氏宗谱》卷十三
  东泉书院附属建筑:
  (1)东皋池
  位于慈城大东门外,琴山下,在东泉书院前。
  (2)旌德亭
  位于慈城大东门外,琴山下,东泉书院内。
  (3)褒功亭
  位于慈城大东门外,琴山下,东泉书院内。
  2.南宁府东泉书院
  广西南宁府东泉书院:据《南宁市志综合卷·大事记》记载:在城内,明嘉靖六年(1527)九月,都御史姚镆建东泉书院于南宁。后邑人改建以祀都御史东泉姚镆,岁久颓圮。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方瑜移公像于敷文书院,与王文成(阳明)公并祀。

知识出处

宁波姚氏寻踪

《宁波姚氏寻踪》

出版者:中国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宁波的姚氏文化源流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钱之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