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的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之骄》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32
颗粒名称: 我读过的小学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231-235
摘要: 宁波市江北区籍学者吴福辉的这篇文章记述了他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
关键词: 求学史 介绍 吴福辉

内容

说起少年时代,我最记挂我的小学。
  本来,我也觉得我上过的小学不错,但很长时间并不以为我的小学有什么了不得。等到我开始研究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海派文学的时候,我去查各种有关上海的资料,无意中发现我读过的两所上海小学都不是无名之辈,在各类关于上海的辞书、文化源流书籍里居然都有它们的影子。这些材料就像一束束的亮光,打到我的已经在记忆中尘封起来的小学身上,使它们发出五颜六彩。
  我的第一所上学的学校,在我成年之后一直是被我填成“爱文义路小学”的,因当时家住在这条路上。填表时,我父亲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不妥。我当了中学教师后,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民教育》杂志上经常读到“上海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经验文章,但我不知道这是我的母校。到了八十年代有一年我去上海,住在延安西路美丽园上海文联的宾馆里,那里离静安寺近在咫尺,一天午间我突然发兴想访访四寿村我童年的老房子,找到后余兴未尽,突然又想看看“爱文义路小学”现今的模样。于是,我凭了四十年前上学出家门先右手拐弯,再左手拐,再右手拐的印象走去。第三次一拐,进入新闸路,我依稀想起了这条路上几十年前的景物,待到了似像非像的学校门口,我方惊异地看到,这就是心仪已久的“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啊!
  这个学校有主楼,有与教学楼相连的礼堂,有楼外操场边上的手工课教室,有专门的音乐课教室,设备之好常使我们骄傲。小学生下课就爱一窝蜂找水喝,学校的走廊上有喝水龙头(不是洗手用的)。每天第二节课后,排队喝牛奶,牛奶分白牛奶和可可牛奶两种。我不知道父亲为这些可可牛奶付了多少钱,解放后我从来不敢说我小时上过有牛奶喝的学校。这个小学课外活动丰富,经常进行家长在场的手工比赛,礼堂里不时有戏剧演出。我第一次读到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马上就想起在这个礼堂看过外国童话木偶戏《阿丽思的梦》(或者叫《阿丽思梦幻奇游记》,但依我的语文水平,照理不能记住“梦幻”这个词),这是我最初接受启蒙的世界文学作品之一。前几年在上海的词典里翻出了“西区小学”的词条,意外发现即“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前身,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它是上海租界工部局在1930年建立的学校,难怪一切都有些特别。不过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名称改为“上海第十区中心国民小学”。这样枯燥不好记的校名,让小小年纪的学生怎能不忘?
  家里搬到虹口,我进了新陆师范附小。入校前,我在亲戚邻里当中很风光了几天,因为据说这是很难考入的学校。为什么转学要考巳记不得了,但这类学校正是名牌无疑。学校今为虹口中学,我回去“瞻仰”过几次,巍峨的楼房、漂亮的游泳池仍是完好,校墙用一块块水泥板拼成依然未变,我还能找到我的教室留个影。这个学校培养我学文,写的周记会受到老师表扬了,在近处海宁路的小书店里我自购了第一本书,看小说入迷在家里用篮子吊到楼下的书摊去租书看也在这时候,因为我有了个讲国语讲得很棒的女语文教师。在别的课上,老师都是用上海话教书,只有她用电台小姐的声音讲话,这给我很深的印象。但不知怎么搞的,我想不起她的姓名。我小学时代从来没有与老师建立过一丝课堂外的关系,其时我大概只是远远地依恋她吧。
  在我与上海的现代文学研究界同行熟识以后,我发现他们居然和我这两个小学能连在一起。许子东现今到香港的岭南学院教书,他是我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友,只是入学比我晚了十五年。复旦大学的陈思和刚从重庆南路搬到九龙路,来信说上海人都不知他搬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去信说我知道,和九龙路隔河的对面不是有一个屠宰场吗,我少年时在教室上课就能听到牛们排队进场前的凄厉的、令人魂灵不安的叫声。我的新陆师范附小1950年曾短期改名九龙路小学。后来我到陈思和的”黑水斋”做客,从他的窗子眺望当年是极现代化的、今日已不免陈旧的屠宰场。窗下的河是我每天上学、下学必经的,如今真是又黑又臭,污染得不轻了。新陆师范的校史更长,1929年在浦东创立,抗战中毁于战火才迁进市内。后来它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所以,我见到王晓明等就说我是他们的“校友”。
  五十年代全家到了东北鞍山,我读的最后一个小学是该市的实验小学,四面围着五层楼高的大白杨树。这个学校也要考入,我看着语文题直瞪眼,因我不知道谁是刘胡兰,她有什么精神。考试是用东北解放区的课本为依据的,我还拿了旧的升学指导书在准备。这个小学培养了我学习的信心。过去我在上海只是一个上中等的学生,是从这个学校开始才晋升为上等生的。我并不觉得我比从前聪明,只是你突然能跑到最前面的一个方队,前后左右看看,觉得你也能跑,于是你也就能跑了。再一个美好的记忆,是翻过白杨树之后的围墙,学校旁边就是市立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不论你多大岁数,进门发你个木牌,上面用烙铁烙出数码,凭牌借书,交牌出馆,那时的人笨,没有人想要做个假牌来偷书。记得阅览室里人总是稀稀朗朗的,艾芜《百炼成钢》写的鞍山街市,每天晨7时全市响过电笛后街上就很少行人了,信然!这就是图书馆会允许一个没有任何证件的小学生随意进出的原因。我放学先不回家,每日在这个看书的福地读小说,苏联小说的流行还是一两年后的事情,我在小学毕业前看完了除《三国演义》以外的重要古典小说,我一直不喜欢《三国》,故意留到中学时代去读。读《红楼梦》里的丫环们的故事觉得云里雾里,半明白不明白的。图书馆前也有大白杨,这些树到上山下乡的年月,为了给到广阔天地去的小将做行李箱,一夜之间全数伐倒了。其实杨树木做箱子不成材,当风景树是真好看的。唉,我的白杨树,我的小学!
  我1952年小学毕业。会写通顺的日记,养成了自己找课外书读的习惯,基本消灭了错别字,能识简谱自己学歌,初通五线谱,能画石膏像、静物。我不喜欢现在的卡拉OK,认为是给不识谱的人预备的,反过来使一代人不识谱。
  在实验小学的一次少先队大队会上,我被指定表演未来的教师。到毕业时,班主任说我可以念师范。于是被保送进初级师范,这实际是初中,但因毕业就充任教师,学校里的学生都像小大人似的。那年我十三岁,我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

《江北之骄》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43名江北籍专家学者的文章,意在增进海内外江北人与新江北的相互了解,激发爱国爱乡之情,同时对青少年起到教育启迪之功。包含照片、人物简介和回忆类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福辉
责任者
吴福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