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般的温馨 严父般的教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之骄》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31
颗粒名称: 慈母般的温馨 严父般的教诲
其他题名: 忆慈湖中学给予我全面发展的素质基因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223-226
摘要: 宁波市江北区籍学者柳维长的这篇文章回忆了他在慈湖中学的经历。
关键词: 求学史 学校 柳维长

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我的家从内地永康迁回慈谿,我从永康中学转入慈湖中学初二班。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但当时那种“朝起闻诵读,暮来动管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北门外秀丽的湖光山色,清澈漪涟的湖水,高悬在师古亭上“师古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幽静且多少带点神秘气氛的普济寺,称为世外桃源的贞社以及通向那里的两边长满山花野草的曲径小道,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是那么清晰、亲切,似乎岁月抹不了这些美好的回忆。但是,在两年的慈中生活中,给我印象最深、使我受益最多的是当时慈湖中学给予我全面发展的素质基因。
  当时的慈湖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老师们除了结合课堂教学外,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教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正直有为的人。我记得初三时我参加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在任至章老师为我撰写的讲稿中,第一句话就是:Historyandbiographyunitedinteachingthatcircumstancesrarelyfavoredgreatmen(历史与自传都教导我们,环境很少有助于一个伟人)。整篇文章例举许多在逆境中奋斗成长的伟人,鼓励同学们立足现实,发奋图强。初中毕业时,陈华民老师赠给我的题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至今还铭刻在心。老师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得很细、很活,十分有效。我记得初三时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学生都住在校里,中餐、晚餐八人一桌,四菜一汤。由于分菜不均,同学间经常发生矛盾。有人想出一个“高招”:进餐前由同桌八人抽签,八张签中有五张分别是1、2、3、4、5,另外三张为0。抽得1者,有权优先选择是最好的菜占为己有,随后分别由抽得2、3、4、5的同学选菜。这样,每餐必然有三个抽到0的同学吃不到菜。这件事后来被王幼于老师知道了,但他并不找我们谈话,也没有在每天升旗典礼上点名批评我们。有一天进餐时,王老师突然出现在我们的桌边,他不吭声,但表情是那么严肃,两眼盯着我们桌上的八双筷子。我们被他的出现所震惊,立刻改“分菜”为“共菜”,而且以后班上再也没有人敢这样做了。
  在智育教学方面,慈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慈中拥有一批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的优秀老师。任至章老师在教英语时,经常让我们背诵一些诸如“Constantdroppingofwaterwearsawayastone(滴水可以穿石)”的成语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姚毓缪老师则经常用一种幽默的口气,以其特有的气质,将一门本来容易使青少年打瞌睡的生物课,讲得津津有味,娓娓动听。钱臻英老师善于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将难记的物理定律变得琅琅上口。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独特表达方式:“物体在水中必失其重,所失之重等于同体积之水之重”,至今我还能脱口而出。翁心惠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将离开我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唐诗讲得通俗易懂。他还教会我们如何模仿古人吟诵这些诗词。当时他那种潇洒飘逸的神态,那种顿挫扬抑的语调,至今还栩栩如生地留在我的记忆里。王幼于老师凡事认真,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认真”。他办每件事,不管是讲课还是改作业,甚至连他的仪表衣着,都象他写的字体那样,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他那种严谨治学、认真办事的精神,深深感化着我们青年人的心灵。这一切,对我以后的治学、工作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慈湖中学在重视德育、智育发展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同学们体育和美育的培养。学校没有田径场,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在高低不平的土地上竖起了篮球架,开展篮球活动。当时有两位体育老师,同学们分别称他们是“老体童”和“小体童”。由于他们不凡的篮球球艺,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在他们的推动下,开展班际篮球赛、师生篮球赛、慈中与简易师范间的篮球赛,将全校的体育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年轻的柯克老师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木刻艺术带进课堂,培养同学们的爱美情操。孙婴老师不但教我们唱歌,识五线谱,还把当时社会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暗面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当今,我只要哼起“往年古怪少,今年古怪多。人向老鼠讨米吃,秀才做了强盗”这首古怪歌,就仿佛又回到当年普济寺那间狭小、简陋但充满青春活力的音乐教室。暮色笼罩下的普济寺内院,经常可听到从孙老师的房间传出来的二胡声,一曲“病中吟”,如诉如泣、婉转动听。它引导我跨进了民族音乐的殿堂,1953年我正是演奏这首曲子在上海市大学生文艺会演上荣获优秀演出奖。
  1948年离校,至今已过了52年。半个世纪来,学校一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留在我记忆中的学校没有变,它仍然是40年代末那种简朴的风貌。我愿意继续保持这些少年时代的记忆。正是这样一个学校给予我慈母般的温馨与严父般的教诲,正是她给予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因。我希望将这些记忆一直保持到2002年,当我重新来到母校前面为她的百年寿辰祝贺时,再将它刷新。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

《江北之骄》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43名江北籍专家学者的文章,意在增进海内外江北人与新江北的相互了解,激发爱国爱乡之情,同时对青少年起到教育启迪之功。包含照片、人物简介和回忆类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柳维长
责任者
柳维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