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唯一号: 112436020220000041
实物名称: 方山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120.pdf
类型:
分类号: K928.3
主题词: 中国-名胜古迹-山

实物简介

方山 在清溪镇。距市区12公里,海拔263米,四周观望,山顶均呈方形,故名方山。南麓有金锣石窟、石响盏、卧狮观月等景点。金锣洞,广约200余平方米,高不碍人。洞中有金锣、鼓板。投石打锣,咚咚有声;用石敲锣,“打,打”作响。山半腰有姐妹石笋、石路堂、老虎洞、猴王探胜等景点。姐妹石笋,一高一矮,拔地冲天,石路堂危崖夹耸,身入其中仰首观天,天成一线。炎日立于石笋脚,坐于平石上,凉风送爽,实乃消夏好去处。老虎洞南北相通,仅能容一人匍匐出入。洞穴最宽处有一间房子大,高约12米。洞中有井,叫老虎井。人入洞中,漆黑一团,只得摸索前进,若见一丝光亮即是出口处。登上点将台,俯视台下,林木参差,犹如千军万马在接受检阅,转身西望,可见美猴王威风凛凛,面对石笋,正欲转向石笋尖,腾云跃飞。从石路堂沟谷迂回向上攀登数百步,有一石室。石壁有一石床,雨水不沾,平坦如砥。石室右侧,三、四公分厚的岩片层层迭迭,犹似千层石浪,美妙非凡。从石室再上攀近百步,渐近山顶,有一神井,实为石洞。井径约50公分,人们攀悬井壁,垂直而下,即可脚踩于地。而转身向东北行,成25度倾斜向下延伸,井内漆黑,但空气宜人。井内只许两个人通行。两边是峭壁,不知其高。隆冬入井,穿着单衣尚且暖,夏日进井,身着夹衣还觉寒,入井逾深,路更潮湿,而且有上下坡,有的地方还要钻爬而过。1990年夏,清渭街马振东和上柏石陈岩泉曾进井60米。此时他们用手电往前一照,井道一分为三,倾斜的角度也陡了起来。再往前走,已站不住脚,于是他们的探险不得不至此而回。据传说,方山神井与龙山潭相连。南宋进士胡铨曾写过一首《方山古井》的诗云:“天然神井尽渊渊,落落方山最上巅。一窍是谁凿石原,千寻非我可分泉。仙踪不泯今堪堵,圣迹常存古所传。祷雨年年多感应,只因个内有龙眠。”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