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亳塘村演大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588
专题名称: 永康市亳塘村演大戏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24/001
起始页: 010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演戏,主要靠化钱请专业剧团上门演出。剧种以婺剧为主,越剧为次。演戏的名称分平安戏、还愿戏、开光戏、贺寿戏、会场戏等几种。 七十年代前演二天三夜为一“票”戏。八十年代以后,增加了两场为三天四夜。1997年开始,毫塘行政村的贺寿戏每年都要演一票(三天四夜),由村老年协会牵头,由60岁、70岁、80岁老年人的子女自愿捐资演戏,集体贺寿,捐资不足由村老协负责。 按惯例,头夜戏先排一场“八仙”。“八仙”有大、小之分。“大八仙”又有“文武八仙”和“天官八仙”之分。“小八仙”是道家得道弟子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荷、何仙姑八个仙。“排八仙”实质上是剧团演阵容——角色、戏剧服装,乐队演奏水平的一次亮相,同时也是讨个吉利。80年代以后,“大八仙”一统了舞台天下,很少排“小八仙”了。 八仙结束,由村老年协会向六十以贺寿上老人祝福,给他们送上生日蛋糕、鸡蛋和长寿索面,祝他们健康长寿,另外给60、70、80、90大寿老人的子女送一盏福寿长明灯。 大会堂建有戏台,演戏就在此演出。老年协会有80多条四尺凳,整整齐齐摆在大会堂内,供人坐着看戏,既舒服又秩序井然。 农村演戏像办一次隆重庆典盛会。未到演戏日子各家各户就纷纷相邀亲朋好友准时前来看戏,并像过节一样筹办酒菜。人人喜笑颜开,成了村民的喜事美事,氛围热热闹闹。

知识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亳塘村志第一册》

本志由村族编年史事、专志各卷组成,综叙村情,竖述史实。内容设亳塘记事、氏族系图、村民直传、丛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