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村发箱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高镇村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436
专题名称: 高镇村发箱习俗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22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旧时娶亲仪式隆重,礼节十分繁琐讲究。在迎亲前一、二天,男方给女方担送大小馒头若干,猪肉一爿,猪头加尾一副,鹅一只,酒一坛,糕一格为礼,并附有厨、灶、撙、吹、唱、盘、梳、妆、送、迎十大红包,有的在第二天随轿下盒一起带往女方。红包的归属:厨、灶、撙、盘归于灶;梳妆红包归扮上轿者;吹唱归乐队或小唱者,迎、送归属轿夫。发箱即发嫁妆,一般都是当男方的馒头肉等礼物送来时,嫁妆则随之带回。古时传统的嫁妆一般是箱一双,内装四季衣裳,桶有子孙桶(马桶)、浴涌、饭桶、凹斗,橱有书橱、衣橱,凳有方凳、四尺凳、椅,竹器有红色大小鸯笼篮、考络、尖孔篮、小花篮(是精工竹匠制作而成,属精细工艺产品)、火笼等。有的还有被拍结一个,锡制蜡烛台一对、锡壶、锡制茶叶罐、铜火囱、铜鞋拨、剪刀小铁锤等。此外还有白地青花的土布被二条、枕二副,内装五谷,以寓五谷丰登之意。还有布帐一床,门帘、桶帘各一条,还有梳妆台、镜箱、首饰台、首饰盒、灯具等(送礼者一般以被面、日常用品为主),每件嫁妆内均放有多种瓜子、红桔和染成红色的生花生(又称落地生),寓意为子上加子落地生。后人在嫁妆内又加上爆玉米花,寓意多子;今人不用发丁而加纸包糖,称谓“喜糖”。被、帐、马桶内各放有红包,等把嫁妆发往夫家后,被、帐内红包由铺床挂帐者取之;马桶内红包则由第一个揭盖便溺的小孩取之。等男方发箱人吃好午饭,妇方将嫁妆送出百步外,男方发箱人须给女方送嫁妆人分发利市,如花生等物可替代,后来有发香烟、喜糖作利市的。嫁妆送出后,男方将全部嫁妆收拾停当,随后就可鸣炮起行。起行时,女方要派一亲人送担(要挑一付担,轻重不论)直到男方家,男方对送担人殷勤招待,并送一个大红包。

知识出处

高镇村志

《高镇村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高镇村社会面貌和风俗文人,反映了高镇村逐渐向城市化演进的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