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特产蚕桑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096
专题名称: 永康特产蚕桑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25.pdf
专题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产量: 民国21年(1932)全县产茧3.79吨(春茧2。98吨,夏秋茧0.81吨)。土丝产量0.3吨。1960年桑园扩大到7750亩,年产茧43吨。1983年,桑园总面积8001亩,产茧329吨。1985年桑园总面积6970亩,蚕茧总产量380吨。1987年种桑面积4739亩,茧产量295吨。
分布: 主要分布李店、寮湖、太平等乡。

专题描述

蚕桑 民国21年(1932)全县产茧3.79吨(春茧2。98吨,夏秋茧0.81吨)。土丝产量0.3吨。解放前夕几乎绝迹。1956年开始恢复,桑园面积1362亩,主要分布李店、寮湖、太平等乡。1960年桑园扩大到7750亩,年产茧43吨。1965~1970年先后从外地调入嫁接桑苗300万株,并推广无杆密植技术。 1975年12月县丝厂建成投产,专产白厂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和健全蚕桑生产责任制,实行蚕茧确定收购基数,超基数部分加价15%,实行议价收购,并奖售化肥等物资,蚕桑发展迅速。为抓点带面,全县建立“中心户”204个。1983年开始推广小蚕联户养,大蚕户养的办法,全县有294个村建立了蚕桑生产基地。养蚕单位3103个,桑园总面积8001亩,产茧329吨。1984年推行承包到组与承包到户两种责任制。1985年有38个乡(镇)267个村种桑养蚕,养蚕单位4352个,桑园总面积6970亩,蚕茧总产量380吨。1987年种桑面积4739亩,茧产量295吨。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