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丁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地理名称: 上丁村
唯一号: 112433020220000204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077.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新楼乡

参考方位

位于四十四坑中部。上连凌宅、铁店顾,下邻李宅、下丁、西岸,距祖居地俞溪头10公里。上丁背靠百坑尖、九曲岭,面向湖潭山,玄武山。左有马鞍山、龙冲岩,右有黄大山,水阁山,四面峰峦叠翠,向东翻山可去白竹,往南越岭可通壶镇,往西翻山可到芝英,向北越岭可到派溪,出四十四坑经五木岭,箬帽山背可到永城。

介绍

上丁村,属新楼乡。位于四十四坑中部。上连凌宅、铁店顾,下邻李宅、下丁、西岸,距祖居地俞溪头10公里。上丁背靠百坑尖、九曲岭,面向湖潭山,玄武山。左有马鞍山、龙冲岩,右有黄大山,水阁山,四面峰峦叠翠,向东翻山可去白竹,往南越岭可通壶镇,往西翻山可到芝英,向北越岭可到派溪,出四十四坑经五木岭,箬帽山背可到永城。 上丁村周围有少许良田,村后有大小凹,村前过桥前山有路凹,有后凹,进入东英坑,卜弄三爪坑,官山脚,石头岩,野猪湖,蜒蚰弄,田上有田,地上有地,山上有山,是俞、丁两姓人赖于生存的地方,每年田里种水稻,稻里散砂豆,秋收后种大、小麦,解放后,割了稻,种田玉米,产量比散豆高,后来又改为种双季稻,产量更高了。地塔种小麦,麦里种早豆,再种玉米。比较干旱的地方,玉米容易晒,宜种番薯。山上比较平坦,潮湿土好的地方也可以种玉米,或者种番薯、小米和高粱等。其余山地就是青柴、松树、桐子、杉树、毛竹和少许的油茶。田头地角有果树、拱子树、棕榈、茶叶、罗桐麻。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民间流传着几句顺口溜:“正月棕,二月桐,三月茶、四月麻,五月小麦六月粟,七月早豆八月谷,九月黄柿黄,十月柿花熟,十一月萧山嬉,十二月杀大肉猪。”这一顺口溜道出了上丁村十二个月,月月有出产。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5)左右,洪洲俞成德(生1543)徙居于田畈丁的上端叫上新屋,聚族而居。与丁姓人共同生活。经过几百年的创业,终于使这里成为上有土库,下有上宅、下宅、上厢、下厢、新屋里的上丁村。上丁村、古属武平乡,曾称葛麓乡,再改为双麓乡。解放后,四十四坑上丁至铜山称方丘乡,下丁至木坦称新楼乡。后来两乡合称为新楼人民公社。上丁是新楼公社16个村之一,叫上丁大队。上丁大队又分为10个生产小队。1983年后新楼公社改称为新楼乡。上丁大队改称为上丁村。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人物

俞成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新楼乡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