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萍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唐先志》
唯一号: 112430020220000487
人物姓名: 施萍亭
人物异名: 乳名:银杏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283.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2年9月
籍贯: 永康市唐先镇二村
亲属: 贺世哲

传略

施萍亭,乳名银杏,女,1932年九月出生于唐先二村。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十四师。同年6月随军挺进西南,10月参加解放重庆战役。1953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在志愿军某部政治部工作。1954年凯旋回国,任职于浙江省石油公司。1960年8月毕业于甘肃兰州大学历史系。1961年自愿赴敦煌莫高窟工作至今,已是享誉中外的敦煌学界著名专家。曾任敦煌研究院遗书研究所所长,现任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甘肃敦煌学学会理事。曾选为1981—1987年甘肃省政协委员,第七届甘肃省人民代表。 施萍亭,对敦煌学研究造诣甚深,成绩卓绝。最早论述敦煌“新样文殊壁画”与唐代文殊信仰的关系,以及于阗“敦煌文殊”对敦煌壁画艺术的影响;首揭出《须摩提女姻缘》;首次全面系统地考察、论述了敦煌壁画中法华经变的出现与中古法华信仰流行的关系隋至盛唐、中唐以后法华经变的发生、发展、衰落以至消灭的历史演变状况,堪称敦煌法华研究的典范工作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就发表了一批介绍敦煌的文物资料、历史背景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其中《敦煌莫高窟》被收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和香港出版的《伟大的敦煌宝藏》两书中;《敦煌与莫高窟》被日本学者译成日文转载于日本《东洋学术研究》。 在30余年的敦煌遗书研究中,发表了颇有价值的论文20余篇。属敦煌社会经济的,有《从一件奴婢卖文书看唐代的阶级压迫》、《本所藏(酒帐)研究》等;属敦煌科技的,有《敦煌历日研究》等;属敦煌佛教的,有《三界寺、道真、敦煌写经》、《法照与敦煌初探》等;属敦煌遗书目录的,有《敦煌文物研究所收藏敦煌遗书目录》、《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遗书目录》、《敦煌研究院、上海图书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遗书巡礼》、《近年来本所藏敦煌遗书研究概要》等。目前,正进行《敦煌遗书总目录索引校补》巨著的编撰工作。 1994年荣获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的嘉奖。 丈夫贺世哲教授,陕西延川人,毕业于甘肃兰州大学历史系,曾任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研究所所长。

知识出处

唐先志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所长
职位
研究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理事
职位
委员
职位
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