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唯一号: 112430020220000118
人物姓名: 沈荣卿
人物异名: 字:英;乳名:荣姑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837.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871年
卒年: 1943年
籍贯: 永康县

传略

沈荣卿(1871~1943),字英,乳名荣姑,县城人。祖籍绍兴。少年时曾从师习武。及长,目睹清廷腐败,萌发革命反满思想,在永康组织百子会,后会同金华千人会首领张恭和武义的周华昌一起率众加入终南会,由大九升到新副。不久,终南会正会主卒于永康,副会主离浙,沈荣卿遂另开山堂,名曰龙华会,会名系应当时民谣:“若要天下真太平,除非龙华会上人”。荣卿任正会主,总部设金华,府属八县均设有分部,会员2万余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制订会章,发表《讨满清檄》,要“赶走满洲鞑子皇家,收回大明江山”;要“把田地改作大家公有财产,不准豪富们霸占”;要使“四万万同胞并子孙,安安稳稳享福有饭吃”。会章中规定:“若有别部山堂来归附者,均以藩属礼遇之,不直接统辖其党”,从而扩大了龙华会影响。光绪三十一年八月,陶成章、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荣卿应召参训,同时加入光复会。次年,数次去杭州南屏山、白云庵等地聚会,策划反清举事。并引荐吕公望参加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春,沈随带心腹吕阿荣到大通学堂会见秋瑾,推荐吕加入光复会。为使分散各地的会党纳入统一行动计划,沈荣卿旋即引介秋瑾去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革命。7月,徐锡麟和秋瑾相继遇害以后,沈荣卿由俞炜资助,暂避缙云仙真寺。后因泄密遭清军追捕,幸得僧人掩护,辗转到绍兴安昌镇隐居。数月后,沈即折回永康、武义一带,重聚旧部,准备再起。光绪三十四年,荣卿到上海参加革命党人集会,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后经党人多方努力获释。宣统三年(1911)九月,沈在永康、缙云、仙居一带聚集队伍,准备举事,11月5日杭州光复,荣卿曾应邀到浙江军政府任职。不久觉察到革命队伍中意见分歧,封建官僚杂混其中,就辞职回乡。荣卿退隐后,在家乡不遗余力从事慈善事业。西津桥遭洪水冲塌,沈即变卖祖业;发起重修。遇有垂危病人,即解囊相助,全包药费,并亲自行医;遇有灾民,即尽力赈济。一次,永康赈济会拍下荣卿施粥的照片,当他发现自己衣衫褴褛杂在乞丐行列之中难辨难分时,即仰天大笑,喟然叹曰:“天下贫苦多,我何独乐为!”荣卿死后,墓葬城南。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