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积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唯一号: 112430020220000030
人物姓名: 徐积福
人物异名: 原名:徐岩福;化名:徐步云;化名:余慎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136.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0年
卒年: 1946年

传略

徐积福(1910——1946),原名徐岩福,化名徐步云、余慎。他少年时读过三年私塾,因家贫被迫缀学,后得李立卓帮助,继入溪岸培文小学读书,在此期间,受地下党的教育培养,自觉秘密站岗放哨送情报。1929年秋,参加“少共”。 1930年秋,由李立卓、李立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在县党代会上被选为团委书记。1931年8月,中央上海局派胡岩岁回永康工作,建立中共永康县工委,徐任县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县工委书记徐阿宝在惩处地霸时脚受伤,他和徐老驮把徐背到时阳隐蔽,并请医生治疗,不幸被当局发觉,于农历12月8日,他和徐老驮以杀人嫌疑犯被捕,关押在永康监狱,后又转押到杭州陆军监狱,屡遭酷刑不屈,最后,因缺乏证据被作刑事犯罪判处5年徒刑,直到1936年出狱。出狱后,积极参加“永康抗敌后援会”工作。 1938年5月,上级先后派汪光焕、林一心来永康整顿和恢复党组织,重建永康县委,徐任县委宣传部长兼永康抗日政工队党支部书记。他利用政工队的合法身份,积极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同破坏抗日的顽固势力作坚决斗争。 1939年下半年,担任手车队运输队分队长,手推小车,肩负重担,往返于丽水、永康、安徽岩寺新四军兵站之间,担负着为党传递机要文件和组织联络工作。 1940年下半年,蒋介石反共狰狞面目日益暴露,根据组织决定,徐积福撤出永康调往皖南新四军军部东南局驻地丁家山党训班学习。11月,组织决定派他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 1941年,他任中共武南县委书记,1942年4月,任中共金坛县委书记。在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动员群众参军,支援主力部队,征粮征税,保障部队供给等方面,都作出较大的成绩。 1944年至1945年间,他带领武工队频频出击,狠狠打击敌人,于1945年8月19日,配合主力部队一举解放金坛县城。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奉命北撤。组织决定他留守江南,坚持斗争,任茅山工委委员、代理书记兼金坛县留守工作。 1946年12月24日晚,他率领留守人员和武工队,开展游击战争,次日(农历十二月三日)因奸细告密,武工队被十几倍于己的敌人包围。面对强敌,徐积福临危不惧,在烧毁文件、印信及地下党员、交通站名单后,指挥战友英勇抵抗。在只身掩护同志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是革命烈士。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下徐店村志》

本志分区域与村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人物、艺文、民情风俗、世系图共8编,凡28章、68节。概述、大事记不列入章节之中。 二、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10月底。 三、本志只记事实,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资料来源:档案、宗谱及其他有关史料,调查访问、群众申报。 五、本志中的大中专生及工作职务、职称、功绩等记载,解放前以宗谱为准,解放后以本人申报为准,未申报者未列入。 六、本志一律以简化字取代原繁体字。 七、纪年,1949年以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夹注公元,解放后用公元纪年。志内所称“解放”,系指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城。“解放后”“建国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八、村政更迭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一般用现行名称,个别没有对应的现行名称的,则沿用旧谱地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