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整雅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335
颗粒名称: 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简介
分类号: D422.855
页数: 3
页码: 227-229
摘要: 本文简介了浙江省永康市整雅村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机构 行政机构 整雅村

内容


  成王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分封的齐、鲁、燕、丑、宋、晋、秦、郑、楚、陈、虢、蔡等71个诸侯国。
  秦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36个郡,郡以下设县,一郡管辖几个县,县分两等,万户以上是大县,设县令,万户以下是小县,设县长。县以下是乡、亭、里。
  辽东郡 辽西郡 右北平郡 渔阳郡 上谷郡
  广阳郡 代郡 雁门郡 九原郡 上郡
  太原郡 恒山郡 巨鹿郡 济北郡 临淄郡
  胶东郡 上党郡 薛郡 琅邪郡 东郡
  河内郡 北地郡 河东郡 砀郡 东海郡
  陇西郡 三川郡 颍水郡 汉中郡 南阳郡
  九江郡 蜀郡 南郡 衡山郡 会稽郡
  黔中郡 长沙郡 闽中郡 桂林郡 南海郡
  象郡 邯郸郡 云中郡 陈郡 泗水郡
  西汉(汉承秦制)
  西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全国分十三个州部:幽州、冀州、徐州、兖州、豫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杨州、青州、朔州、司隶。
  东汉(光武帝)
  把原来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二级改为州、郡、县三级。
  隋(隋文帝)
  废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制。
  隋炀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两级制,全国分190个郡,1258个县。
  唐
  唐太宗把全国分十个道(玄宗时重新划为15个道):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山南道、剑南道、陇西道、关内道。
  实行州、县两级制,全国有州府358个,州的长官叫刺史。县1551个,县的长官叫县令。县以下是乡、里、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北宋
  全国分23路,38府,254州,1234个县: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东路、秦风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淮南东路、京北南路、成都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东西北路、福建路、广南东路、江南西路、梓州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利州路、夔州路。
  元
  元朝首列行中书省制度,全国划分为10个行中书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在福建行省的同安县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建立的正式行政机构。
  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西藏的行政事务。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建立政教合一的制度。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明
  明朝初年沿袭元制。
  1380年废除行中书省,在全国设十三个布政使司,十三布政使司管辖府、州、县。布政使司所在地:杭州、南昌、广州、交州、云南、靖江、贵阳、济南、太原、开封、西安、武昌、成都。
  清
  清政府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分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八个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二个大臣办事辖区。共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
  康熙1661年郑成功率军25000人在台湾登陆,12月3日荷兰守军将领揆一出降。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回归祖国。
  1718—1720年,康熙派军队远征西藏,清军击败并驱逐了准噶尔的军队,受到西藏各部群众热烈欢迎。达赖六世在拉萨就位,并由康熙加了封号。1727年(雍正5年)清廷又设置了两个驻藏大臣,分驻前后藏。

知识出处

整雅志

《整雅志》

本志集《整雅鲍氏宗谱》村情两方面的内容,凡居住在整雅村的村民,不分姓氏、政治观点、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职业,根据自愿都可参加,不愿参加保留原谱所载,不书新丁。拟集分、村族史事、记事篇、行第排列、世系图列、名表、传介、传记、墓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整雅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