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人物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后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9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当代人物简介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58-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大后村的当代人物简介情况。
关键词: 大后村 当代 人物简介

内容

胡岩林小传
  1933年5月,一个贫苦农家又生了第五胎,我在家中排行老五。生父母胡茂扌品金彩元虽然勤劳,仍然养活不了五个子女。五岁时把我过继同房胡仁多为子。我的继父是个篾匠,由于手艺精,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三口,1946年冬山西鼎新小学毕业,翌年考入金华作新中学读书。1950年春经农民协会推荐,担任本村小学教师并兼任校长。1951年3月在土改运动中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秋调山西乡完小任教。1956年抽调永康县委文教系统搞肃反审干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秋由组织保送,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深造。在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团支书,党支部书记等职。1962秋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学校(今防化工程学院)担任政治教官、授予中尉军衔。1964春至65夏,去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校学习进修。1969年10月,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军事院校撤销转业到永康拖拉机厂工作,先后在金工车间做过领导,厂政治处主管宣传教育,担任厂办学校工人大学负责人。1979年初调至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担任过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并先后担任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系总支委员会委员、副书记、书记(正县处级)等职,直至退休。在大学期间既当领导又做教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热心教学、教书育人、潜心研究,曾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评刘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中华魂丛书·变革卷》等论文合著20篇部。科研成果曾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表扬奖励。
  编委会撰
  胡关荣简介
  胡关荣生于1938年,1951年鼎新小学毕业后考上永康培建中学,1954年初中毕业。关荣念书时勤奋好学,兼之天赋高,无论在小学、初中求学考试成绩连年为班上榜首,是一个晶学兼优的好学生。初中毕业后,无经济能力继续升学,遂在家务农,1954年7月—1958年8月担任大后初、高级农业合作社会计、农民夜校教师,水电站施工员,工作出色。
  1958年,国家需要大量建设人才,由乡政府保送进杭州航空工业学校读书,后该校改为浙江电机专科学校,1961年毕业时,获优秀毕业生光荣称号。毕业后分配到浙江机械科学研究所任技术员,历任所团支部书记、总支副书记、电机试验室主任。浙江省电子工业办公室计划员,浙江电子工业局综合计划员,浙江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浙江电子仪器厂厂长、党支部书记等职。技术职称由技术员晋升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6年9月退休,亨受省处级待遇。
  译著有〈立体声广播》、专著主编〈浙江电子工业》,赴香港书展被评为优秀科技出版物。
  胡关荣对工作勤勤恳恳,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在业务工作,社会工作都很繁忙的情况下,每周挤出三个晚上进省级机关夜大学攻读英语,经过三个春秋的努力,获得英语本科毕业。胡关荣为开拓浙江的电子工业,立下汗马功劳,作出了卓著的功勋,深受有关领导的关爱与好评。
  胡关荣自撰
  胡根田简介
  胡根田生于192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之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同广大贫苦农民一样翻了身,政治上也当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剿匪反霸斗争运动,1951年土地改革当选为村农民协会主任,领导农民减租减息土地改革,是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选为大后团支部书记,同年3月提拔到大后乡任乡长,5月又调到永康县公安局工作,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5年升任为永康县公安局副局长,在永康县公安局任职18年,1977年调往永康县人民法院代院长,1979年年调任为永康县林业局局长,直到退休,曾当选为永康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根田因出身贫困,幼年失学,在工作中勤奋自学成才,成为国家政治干部。阶级本色不丢,密切联系群众,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他为官清正廉洁,执法如山,不徇情枉法,屡受上级表彰。
  胡松济简介
  胡松济,生于1934年8月3日,初中肄业。新中国成立时,因交不起学费,休学在家,就参加本村农民协会工作,1951年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霸斗争。同年8月,由象珠区人民政府选拔推荐,经县考试合格录取中国人民银行永康支行工作,冬调到方岩营业所任会计。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春调回县支行,先后任会计股、人事秘书股副股长。由于勤奋好学,积极工作,深得组织信任。1957年冬调到永康县人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任秘书。1959年调任中共永康县委办公室秘书。1965—1966年参加“四清”工作队,先后在金华地区总团(诸几)和永康三分团办公室任秘书。1968年任永康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领导成员。1970年任办事组副组长。1974年任倪宅区委副书记。1978年调企业工作,曾参与承包经营永康县砖瓦厂和粉末冶金厂,任厂领导,1994年在永康市二轻供销公司退休。当选为中共永康县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期间担任大会主席团委员兼副秘书长,并当选为中共永康县委四届委员。妻程慧敏,医专毕业,任永康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获市府发“在永康连续从事科技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松济夫妇常教育子女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廉洁奉公,子女均已成才。长女丰平,从小学到高中均为班长、三好学生、考试成绩前茅,高中毕业因故未升大学,通过自学考试大专学历,现任中国银行金华市婺州支行管理部经理,获会计师、驻册会计师职称,永康珠算比赛,蝉联多次冠军,1986年省珠算比赛,荣获全能第一。次女红澜,高中毕业,在读“电大”,已取得初级技术职称。儿子红飚,浙大本科学历,现任农业银行永康支行信贷部副经理,获经济师职称。
  胡松济自撰
  谏庄胡东阳小传
  胡东阳,(1936—2000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省吃节用也只能供教育他读四年私塾,但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解放后,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儿童团长,曾任石湖坑大队会计,1961年任谏庄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建造二座小型水库,修理二口水塘,疏浚河道,兴修农田水利,改造梯田,确保农田旱涝保收,解决农民温饱。谏庄村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家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他当选中共永康县第三、四届党代表、主席团成员、县委委员、唐先公社党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委员、常委,浙江省贫协委员、永康县贫协主席。1977年因故辞职回乡务农。
  能上能下,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志向至死不渝。1984年复选为谏庄村党支书记,又带领群众修学校,建大会堂、修道路、通电力、建电视插转台、村自来水,引进枇杷良种,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效益农业,提高村民物质文化生活。公为干部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及时调解民间纠纷,使全村四十余年无发生刑事案件,让百姓安居乐业。并再次当选为中共永康市第九、十届党代表。1999年退居二线。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勤政爱民,扶贫济困,生活简朴,一生勤劳。2000年7月18日,身感不适,仍下地干活,回家则溘然长辞,亨年六十四岁。
  人生有限,精神永恒。死后,其事迹、人品,仍为乡邻所传颂。
  中共谏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供稿
  父亲小传
  父亲胡明山,天房宪行(1934--1999),享年66岁。
  父亲明山少时丧父,家庭贫寒,12岁高小毕业即随师外出学做篾手艺,为祖母分担养家的重担。生活的艰辛使其少年老成,解放后不久即参加革命工作,深受组织关怀培养,参加北京中央团校学习结业,先后任共青团县委副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县科委副主任、县科协主席等职,同时当选为县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常委,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七届代表,中国共产党县代表大会第六、七届代表。父亲一生为人做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高尚品德,深受群众和同事的尊敬。
  父亲对子女教育甚严,其谆谆教诲,使我们至今获益非浅。
  父亲辞世已二年多了,今逢续谱,特为父亲立此小传,以为纪念。
  子志刚、志强拜撰
  胡绍其简介
  胡绍其,1954年12月27日生,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军,在铁8师38团工作,转业地方后任永康市电动工具厂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现为永康市奇峰电动工具配件厂厂长。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企业家。
  胡绍其,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克己奉公,光明磊落,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负重拼搏,无私奉献,晶德高尚。在部队参加国防建设中,艰苦奋斗,奋不顾身,多次受营、团、师口头嘉奖,荣立过三等功一次。转业地方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效益为目的,努力做好行政管理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职工更好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团结拼搏,精神振奋地工作。为企业评为市、地区、省先进企业及永康建设作出贡献。本人也多次评为地区、市先进工作者。绍其且乐于公益事业,凡公益事均有求必应能慷慨解囊,大后续修村志,捐资万元。
  编委会撰
  胡六合简介
  胡六合,生于1953年6月,6岁时随父去安吉县鄣吴村定居。初中肄业文化,因文化大革命串连不能继续升学,1979年到村办工厂打工。
  1988年自办工艺厂,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厂房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多万元,职工250多人,主要产品为男女工艺绢扇,直销日本及国内,年产值800多万元,为国家出口创汇创稅作出贡献。在安吉县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妻叶文娥,是贤惠内助,协助丈夫办好工厂,管好内务,注重教养儿子成才,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刻苦好学,长子新华留学于德国攻读博士,次子新龙考上浙江大学本科,不久将成为国家英才。
  编委会撰
  胡佛宝简介
  胡佛宝,生于1928年,出身一个贫苦农民之家,5岁丧父,11岁丧母,因为父母亡故得早,童年就失去求学的机会,因谋生计12岁即投师学做篾,14岁改行去余杭闲林白铁店学打白铁手艺。佛宝虽未上过学,却智商高,兼之勤奋好习,不久就成为少有名气的白铁师傅。1954年合作化时,佛宝率先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加手工业合作小组,1958年合并到闲林马金厂,成为厂内正式职工,曾当选为生产副厂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到1980年退休。佛宝生有五子六孙,对子女严格要求,五子都培养成才。长子小东、次子振厂、三子开洪、四子利民、五子福寿都是村中办厂经商的能人。四子利民的来接父班在闲林马金厂工作,改革开放后申请留职停薪,回永康自行发展,与弟合资在村中创办砂轮厂。在长子的带动下下,兄弟五人生意越做越兴旺,为国家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
  编委会撰
  胡德岳简介
  胡德岳,生于1925年,出身贫苦,9岁跟父亲外出学做篾工,以后就居住金华箬阳乡横洋村。1952年选为横洋农会主任,1955年初级社任社长,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任党支部书记。并选为金华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胡德岳担任支部书记长达36年,是金华任职较长的支书。他忠于党的事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集体,关心人民,因此屡被评为先进党员,被村民称之为“好带头人”。
  编委会撰
  胡长金简介
  胡长金,高小文化,1939年5月11日出生,中共党员。
  1952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为武义人民印刷厂学徒、工人、车间主任、副厂长。1959年10月武义与永康并县期间,为永康县委工交部干部,永康县工交局秘书。1962年至1971年10月先后在武义县委精減下放办公室、社教工作队、县委工作组工作。1971年11月至1984年4月在武义县工交局、经委工作,为办公室秘书。1984年5月至退休,为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长、副主任、主任、武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编委会撰
  孝子胡洪恩记略
  孝子胡洪恩生于1931年,悌房,洪字行。
  古人云:“忠孝难以两全”,可洪恩却是一位忠孝双全的孝子。其事亲之孝,于村中是有口皆碑的。洪恩在武义县水利局工作,身为国家公务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勤政廉洁,屡立功勋,受到组织嘉奖。同事之间,和睦友善,诚以待人,严以律纪,深得同僚景仰钦敬。
  严父早逝,慈母李桂宵寡居家中。恩数欲接母同住,以奉养天年,然母以地生人陌为由而拒绝。洪恩每月工资发下,即送钱回家给母亲,一到假节日便带着母亲爱吃的食品和滋补品回家探望。一到家,便为母亲打扫卫生,做饭做菜,像小孩子般坐在老母跟前,聊家常,谈时事。洪恩妻儿都住永康城内,每年春节必接母亲大团聚,让老人亨受天伦之乐。母患老年痴呆症,虽多方治疗无效,到城里过春节时曾数次走失,全家人寻找了几日,才把她找回。有一年大年三十母亲走失了,洪恩找了三天才把她找回。邻居们劝她以后过年不要接了,以免麻烦,他即说:“母亲养育之恩,终生难以报答,只要母亲欣慰,何惧麻烦。”
  洪恩退休之后,就搬回老家侍奉母亲,与老母同吃同住,只要母亲想吃的,就去买来。在母亲患病的半年多时间中,更是殷勤备至,亲喂汤药,勤递茶汤。有一次,母亲大便不能排泄,洪恩就用手把大便抠出来。1995年的一天夜里,母亲想吃八宝粥,对儿子说:“听说吃八宝粥能使大便解出来。”洪恩立即去买,大后商店无售,此时进城已无客车,洪恩就连夜步行三十里进城买八宝粥。关于洪恩之孝顺事迹举不胜举。他常对子女说:“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作儿女的只要用母关爱子女的十分之三去孝敬她,母亲就感到非常欣慰了。小子记住,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编委会撰
  孝子胡耀钦纪略
  胡耀钦生于1944年,悌房勋字行,父金楼、母徐香配。
  耀钦出生在一个赤贫之家,少年为营生即投师学篾工手艺,自幼聪颖懂事,深知双亲为抚养子女之含辛茹苦,从少年时代起即对父母颇为孝顺。凡父母之训诲,总是唯命是听,从不用言语冲撞双亲,勿伤父母之心,父亡母孀,耀钦对母更是孝敬,村人无不称羡。即使在1959—1961最困难时期,任管家庭经济多么拮据,日子过的何等艰难,无钱买肉,他也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即使像麻雀一小块肉,也要买来孝敬母亲尝尝新,补补身子。在经济好转之后,孝敬母亲的东西就不用说了。母亲年迈,换洗衣服有困难,耀钦总是把母亲换下脏衣拿去亲手洗净。给母亲擦身,母亲生怕别人闲言,耀钦安慰母亲说:“做儿子的为母亲洗衣服是应尽的义务,凡说闲话者那是无知。”耀钦兄弟二人排行第一,尽了长子本份,也做出了孝敬双亲好榜样,受到村人好评。
  编委会撰
  祖母小传
  天房
  祖母施彩林,(1910—1989),亨年80岁。纵观祖母一生,年轻时历经坎坷,中老年归于恬淡,其终身为平凡之村妇,但在我看来堪称伟大。
  祖母年轻即守寡,同年又失一女,令人悲痛欲绝,但祖母义无反顾,硬是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抚养幼子弱女的重任。祖母日夜操持田间,重活细活样样是行家里手。农闲时即挑着红糖、生姜外出贩卖,用三寸小脚走遍邻近各县,风餐露宿,其苦外人不可知也。祖母的针线活堪称一绝,其所缝衣服、布鞋、绣花人见人爱。还有祖母博闻强记,一些民间中药土方治病土法运用得心应手,加之热心助人,邻里都乐于取得其帮助。值得庆幸的是祖母的辛劳没有白费,在其言传身教下,子女从小懂事,成人后都秉承了优良品格,并有各自的幸福和事业,令祖母感到自豪和欣慰。同时祖母也以贤德、坚强、勤劳、聪明为村人称道。
  我们少时深受祖母挚爱,祖孙感情深厚,今逢续谱,特为祖母立此小传,以为纪念。
  孙:志刚、志强拜撰
  胡高良简介
  胡高良生于1950年,天房。大学文化。
  1971.2月至1973.9月在大后中心小学当教师。1973—1976年在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深造,毕业后在国营新华机器厂当工人、技术员、计划员、厂长秘书。1986年调到云和县计委公务员,1980.9—1989.8月送南京大学经济系深造。毕业后回云和县计委工作,先后任计委科员,组织部干部科科员,计委副主任等职。
  胡高良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工作时,忠于党的事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颇受领导的赏识,同志们的爱戴。
  胡高良自撰
  胡振美简介
  胡振美,生于1941年10月,18岁时参加金华公路运输局工作,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10月参加抗美援越战斗,在服股期间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由于他工作积极,出色完成党和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爱兵如子,处处以身作则,因而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其中一次在越南火线中立功。1968年退伍回到原单位永康公路段工作。在公路段任班组长,公路段支部委员、办公室主任。在职期间革命军人本色不变,严守组织纪律。为人忠厚诚实,办事公正耿直。1995年退休,住在村中,对村中工作积极支持,凡不符合政策的事及不正之风,他敢于提出批评斗争,深得干群的好评。
  编委会撰
  胡国平简介
  胡国平,男,生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一九五三年就学于本村大后小学毕业,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应征入伍服役,一九六八年一月至六九年一月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任排长,七〇年六月升任副指导员,同年十一月任管理员,七二年任装备科助理员。
  一九七六年转业任李店乡党委委员,一九七八年调永康化肥厂任供稍科长,一九八四年调永康物资局任业务科副科长,一九九七年三月退休。助理经济师。
  胡国平一九六四年加入共青团,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在三五〇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并多次参加兵站分部,南京后勤部召开的积代会,一九六九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其为人忠厚,工作实干,作风正派,热爱事业,深受组织上信任,同志们的好评。
  (配古丽塔海村陈梅芳为妻,出生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二日,在永康邮电局工作曾任寻呼班班长,生子二,长子,江俊生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六日因病故。次子江静,生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七日,毕业于永一中和浙江省邮政学校,一九九五年在永康邮政局工作,现任报刊发行班班长。国平夫妻二人现都已退休,住永城。)
  胡福臻撰
  胡岩芳简介
  胡岩芳,生于一九四零年一月二十六日,高祖胡会龙从大后村卜居于下杜曹有四代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岩芳去福建三明市打铁后,又落籍到三明市区。
  岩芳曾说他的人生理想是:“人生只要有理想,有志气,肯勤劳,能吃苦,必有前途,人到中年定是富贵,一生创业必有福光阴。”他头脑活络,肯动脑筋;不畏艰苦,又善于广交朋友。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发拼搏,终从一个铁匠成为三明市一位颇有名气的私营企业家。他创办了二家发蓝厂,主要产品生产发蓝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自来水公司。胡岩芳办企业,严格把产品的质量关和信誉关,因而其产品被国家评为名优产品,企业评为先进企业。现有厂房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近千万元。
  编委会撰
  胡福臻简介
  胡福臻生于一九四四年三月初一子时,自幼授学于大后小学,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大塘农业中学,后回乡务农。曾任生产队会计、队长、大后大队大队长。一九七九年一月入党,一九八二年考上大后乡农技员,参加工作,先后任大后公社副社长、雅吕乡副乡长、象珠镇村镇建设办主任、中山乡党委委员兼中山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副局级调研员等。在职期间多次被评为永康县、市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参加工作后攻读广播电视学校毕业,现为中专文化。其一生为人正派,忠于事业,深入群众,工作踏实,和气待人,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不图名利,誉播乡里。生一子二女,子:嘉远,出生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初四,一九八九年二月应征入伍服役于空军某部,一九九四年转为志愿兵曾任班长,排长等职,一九九七年三月转为副连职干部,现任空军某部技术室工程师,上尉军衔。大专文化,一九九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优秀班长、排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所带班排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其工作积极,责任心强,热爱党,爱军队。
  胡福臻自撰
  义无反顾 舍生忘死 救人生命
  ——胡汉洲、胡高福
  公历1973年早春3月3日,杜鹃花在春寒中绽露,夕阳西坠之时,在三渡溪水库建设工地,紧张劳动一天的民工们都已收工,狮子山采石场,炮手胡汉洲、胡高福,打好七个炮眼,又帮助爆破员装好炸药和雷管后,扛起工具下山。
  “嘘嘘……”一阵阵放炮的警笛声在狮子山上空响过后,爆破员胡茂汉自上而下的点燃了6根导火线后,跳到一块巨石上去点第7根导火线时,谁知踩于脚下的巨石松动下滑,茂汉的右脚被夹在两块巨石之中无法拔出来,茂汉发出惊恐的呼救声。高福、汉洲刚撤到下山的安全地区,听到茂汉的呼救声,回头一看,异口同声呼叫:“不好!茂汉出危险了!”从点导火线到爆炸只有3分钟,在这生命分秒必争的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汊洲、高福义无反顾,把生命置于度外,随手摔下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往出事地点冲上去。当他俩冲到茂汉身旁时,茂汉焦急地说:“不要管我,快拔导火线!”汉洲、高福,一左一右往上去拔正在“吱吱”燃烧的导火线,当高福拔出头顶可令三人粉身碎骨的第三根导火线时,雷管在空中爆炸响了。多险啊!此时,汉洲也拔出了二根导火线,第二炮的雷管也炸响了,最后一炮,离身边有6米之遥,汉洲刚冲上去,“轰”一声巨响爆炸了,侥幸的是一个“迫炮”,无冲天炮爆炸之威力,只把巨石炸裂而已。汉洲顷刻倒地,昏迷过去,幸而只受了些轻伤。
  当工地指挥部工作人员和民工们,呼叫着三个人的名字冲向出事地点,见到三人生还而庆幸。
  胡汉洲、胡高福,舍生忘死,救战友的英雄事迹以《情谊重于泰山》通讯登在3月17日的《浙江日报》第二版,并编成文艺说唱搬上舞台演出。在永康、金华等地广为宣传,成为青年入学习的榜样。
  编委会撰

知识出处

大后村志

《大后村志》

本书记述了以毛泽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指针,本着厚今薄古的精神,既注重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十多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巨变史,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了这段历史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讴歌党的英明伟大,同时也注意保存宗谱中优秀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岩林
相关人物
胡关荣
相关人物
胡根田
相关人物
胡松济
相关人物
胡东阳
相关人物
胡明山
相关人物
胡绍其
相关人物
胡六合
相关人物
胡佛宝
相关人物
胡德岳
相关人物
胡长金
相关人物
胡洪恩
相关人物
胡耀钦
相关人物
施彩林
相关人物
胡高良
相关人物
胡国平
相关人物
胡岩芳
相关人物
胡福臻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大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