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兴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后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9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兴农
分类号: F323.3
页数: 3
页码: 18-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大后村科技兴农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大后村 农业 科技兴农

内容

科学种田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解放前国家科技落后,农业科技更落后。种田完全沿袭祖先相传的一套耕作技术,并无创新。解放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科技的创新推广,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试验,推广成功的科技成果,上世纪末,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意识加强,并且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对农业科技的推广非常热情,学科学用科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文就耕作制度植物栽培、植物保护、肥料施用、农机具改良等几个方面的科技推广情况作简单的归纳。
  传统的耕作制度为三熟制,即前熟稻,后熟秋作玉米,三熟套种绿肥,此耕作至今改革不大,但变化良多。传统水稻品种:早熟的有金华早,产量低种植面积少,中熟的有黄杆胡,但也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不多,迟熟的有三百粒秆长易倒状,生长期长,易受高温干旱。解放之后51—52年推广黄光头,株毛簇成熟期比三百粒提前半个月,产量比老品种高,上世纪60年代的63—64,又引种了广陆矮、珍株矮等新品种,改高秆为矮秆,改浓株稀植为稀株密植。65年推广连作晚稻早翻晚,到上世纪的75年推广杂交晚稻。主要品种有协优十号,汕优十号等。粮食亩产后熟超前熟,一般亩产800—900市斤,全年亩产比公社化时期翻了一番多,21世纪初,又引种了双季的超级稻,据说亩产吨粮田。
  后熟从前种植玉米为主。玉米品种以哈眼、小粒黄,亩产在200斤左右。上世纪70年代引进了杂交玉米旅曲等新品种。亩产有600—700斤左右,自从推广杂交水稻以后,玉米已很少有种植。原因是种水稻比种玉米省工省肥省力。
  育秧进行了多次改革。传统育秧方法是冷水浸种,水秧,上世纪的6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温室催芽,改水秧为半旱秧,80年代,推广药物浸种,半旱秧田,薄膜覆盖育秧,晚稻两段栽培育秧。
  三熟,红花草,在旧社会至新社会的60年代,品种基本上是满地红。平湖子,大桥子很少种植,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优良品种未引进,老品种产量很低。上世纪的70年代供销社去产地采购了新品种,售给生产队,并且推广施用磷肥,开沟排水等新技术,使红花草的产量比前增产了4.5倍。
  植物保护。从前人们不懂农业科技,对于植物的病虫害无法防治,用在田头插妇女的鞋头驱邪,但这种迷信的方法是徒劳的。上世纪的50年代,推广点螟蛾灯,诱蛾杀虫,拔白稻穗挖稻根等方法除虫,以后推广使用农药杀虫。开始用的农药以“六六六”粉为主,这种农药残毒较多,70年代禁止使用,科研部门发明了诸如钾氨磷、1605、杀虫双、乐果、速灭菊脂、井岗霉毒等等许多种化学杀虫、杀菌制来防治病虫害。
  肥料在上世纪的60年代之前,施用的是农家肥,土杂肥,诸如栏肥、炉灰、人肥、草木灰、饼肥(桐饼、菜子饼、豆饼)、塘泥等。直到60年代后推广使用化肥,先是肥田粉、以后又有石灰氮、氨水、尿素、碳氨、磷肥、过磷酸钙、复合肥等多种化肥。到上世纪的80年代提倡青稻杆还田,但到90年代农民怕吃力,把稻草放在田里烧灰了之。90年代后期农民种粮不重视许多田块连红花草也不种了。农田因有机肥减少,土壤肥力减退,团粒结构差,是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施肥提倡科学,一般重施基肥,轻施追肥,看苗追施肥料。
  农机具改革,千百年来农民耕地使用牛耕’人力掘土,灌溉水车踏水,脫粒稻桶打谷,运输靠肩膀,食米靠石臼石杵椿,磨麦靠人工推磨。直到上世纪的70年代全村还养有24头耕牛。随着科技进步,80年代农业机械不断进农村,拖拉机耕代替了牛力,抽水机取代水车,脫粒先是脚踏打稻机,后是机动打稻机,电动脫粒机,收割稻,粮食加工用碾米机取代了石臼,用小钢磨取代石磨。上述农机具的推广比原老式农机具工效提高了不知多少倍,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出处

大后村志

《大后村志》

本书记述了以毛泽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指针,本着厚今薄古的精神,既注重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十多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巨变史,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了这段历史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讴歌党的英明伟大,同时也注意保存宗谱中优秀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