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民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723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民风民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15
页码: 87-1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民风民俗的情况。其中包括生产习俗、岁时习俗、嫁娶习俗、生育习俗、寿庆习俗、丧葬习俗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民风民俗

内容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出门禁忌 旧时,外出手工业者对离家出门的日子十分讲究。民间有“初三、十一(指农历)不用择日”之风,“七不出,八不归”之俗。意思是农历逢七日不出门,逢八日不动身回家。此外还有“尽头日不出门”的说法。即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日(小月二十九日,大月三十日)不外出做手艺。再有“初五、十二及廿三,宰相生儿不做官”,农历的每月初五、十二日、廿三日也不能外出,这三天是非常晦气的,连宰相生儿子都做不到官,非常倒霉。有的人未择日子出门,没有赚到钞票,生意不顺利,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外出日子犯禁忌。此风今时仍在村人中流行。一般外出都要选择早五更,最好离家出村时不要碰上女人,不要碰上挑粪桶的,不要听到头上天空有乌鸦叫。若碰上了就有碰上“晦气星”之说。
  外出半年、一年不回家者,还有在离家前去方岩拜胡公,求签问卜,祈求“胡公大帝”保佑发财平安的习俗。
  拜师及谢师学手艺必先拜师。无师自通者也颇多,但不能称真正的“老师”,只能叫“土老师”。如手艺无特殊精湛者,同行鄙视,村人不请,要受好多气。学徒拜师,一般都是先由父母出面,求请手艺比较精,名誉比较好的师傅当老师。谈好条件然后送子女至师傅处让其看过长相(主要是个子,体格,灵活程度等)进行面试。合格后,正式拜师。头次见面送师傅见面礼,改称师傅为“师爷”,师傅老婆为“师娘”,师傅的师傅为“师爷爷”,同辈的为师兄弟。对师爷师娘要十分尊敬。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每年年初要去师爷家持礼品拜年。师爷家的婚丧喜事都要持礼前往。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但要视工种而定。出师后称“半作”,一般半作2—4年才正式算“出师”。出师后要向师爷“谢师”。谢师选择正月者多,要送大雄鸡一只及其他拜年礼品,有的还要另加布料,鞋袜。
  开秧门、关秧门 早稻是一年农业生产中第一熟作物,也是农业大熟,村民的主食。因此,旧时习俗郑重其事。第一天插秧称“开秧门”,家家户户要吃“金团”(一种糯米粉做的,里面装有豆腐、肉、香料、腌菜的馅,状如现时肉包子般),腌鸭蛋等。条件好的人家还要置办酒席,以示生活有吃有余。女主人要特别招待好男主人,因为一年生产好坏,全靠男人的努力劳作。还要吃“真尿”鸡蛋(以自己的小便为水,放入鸡蛋,装于瓦罐中在僻静角落加火烧煮)以补养身体,求其壮筋健骨,利于农活劳作。会插秧的称“种田老师”。插秧手艺好的人不用拉秧绳,只在田块的另一头竖一根扁担,倒退插秧,直行笔直,横行均匀。整块田插完后,横、直、交叉都成直线。不偏不倚第一行秧苗正好对准扁担,让人惊叹不已!每户插秧结束时,要从田头带回一束连泥秧苗抛于自家屋顶,以宣告插秧结束,称“关秧门”。
  禁水 由于地处山脚边,多梯田。旧时,用水灌溉条件极差,大部份为“仰天田”(靠老天降水灌溉),天晴即干。村民以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开挖了大大小小44口山塘。但用水还是相当紧张。十年九旱,一年里多次旱。所以农田用水十分宝贵。由于季节、气候的影响,“夏至水抵桐油”,说明了夏至以后农田用水量增加,水的珍贵。农田由哪口塘灌溉向有规定,为此,每年一过夏至就按规定分塘用水。制订用水公约,不能乱行车水灌田。提倡节约用水,守约用水。同时规定先用活水(溪水、坝水),后用死水(塘水)。车水时,高沿优先,远丘为次,近塘丘为后。先车高沿,后车塘下。用水紧张时,水塘统一组织车水,专人放水,浅满以通田丘四角为准。组织车水一般按受益田亩负担。车水轮换时间用三种办法计算:一种点香计时,一种绕线圈计时,一种滴面桶(脸盆)水计时。车水时活麻头(一种由木板所制、活络可绕车架木齿轮与车桶吸水的木齿轮旋转而吸水、送水的装置,与木制车桶,车架配套使用)带上小的水滴,一班中滴于脸盆多少水量为标准。这种办法有力气、车转得快的占便宜。
  禁田野 旧时,每年三四月,八九月间,春花作物(如草子、蚕豆、豌豆等),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蔗、芋等)快成熟季节,禁田野是必须举办的一项活动。由几个有威望的长辈出面组织,用松木做桩;削出一个平面,上写“严禁田野,违者重罚”字样,插遍每个畈的路边田边上,以示禁令,违者必罚。
  吓鸟兽 由于地处山区边沿,特别是山沿田的农作物受鸟兽践踏啄食危害严重,所以在作物成熟时节,育秧谷子刚出田至幼芽期,在田边遍插稻草人,身穿破衣裳,两手平举,两脚撑开,头戴破帽,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或用五色废旧纸装饰,形状百奇。或用废纸条粘于小竹杆、小松桠,插遍田块四周,如清明时节上坟祭清的清明纸布满坟头样。也有在田块上纵横交错遍拉草绳,在草绳上系红绿纸条或布条的(一般用于小块育秧田)。傍晚在山边野兽经常出没的路上埋弓、埋弹、布陷坑,但第二天早上就要撤去,以免误伤不知情的农人。这种做法一般由狩猎队负责,他们专门配备了“土铳”(猎枪)。一方面为维护农作物免受或少受侵害,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打猎的收入。还有在白天拿条凳子,敲破脸盆、破铜锣、破煤油箱吓鸟的,这工作一般由老人、小孩承担。
  防火 旧时,每天(或隔1—2天)傍晚由老人义务敲锣,边敲边喊:“火烛小心”,提醒村民注意用火。锣声、喊声要绕村转个遍。这个习俗一直传留至今。早些年由大队记误工为报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用现金为报酬。如今在“小心火烛”后面加上一句“电灯关掉睏熟(睡觉)!”提醒村民在注意防火的同时讲究节约用电。这一习俗让外村人赞叹不已!
  第二节 岁时习俗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从事各种娱乐,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祷丰收,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节日活动从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家家清洁盛装,合家团聚,拜谒尊长,吃团圆饭;贴春联、施放爆竹、亲友互访,相祝拜年等等。
  旧时,有年初一接麻酥的习俗。麻酥是半球状食品,有拳头般大小,外面酥脆,内部中空,放有红糖,味道香甜,诱人食欲。每值年初一清晨,杨氏男性,特别是小孩子早就穿好新衣、新鞋、新袜,拎着凉笼,到大常祠堂去接麻酥。每人一份2只。小学毕业生和60岁以上老人,每人2份,叫“双份子”。除此以外,下村的杨氏男性,还可到“四房祠堂”再接一次麻酥。发的数量和份额,与大常祠堂相同。80年代开始,两村又恢复年初一接麻酥的习俗,只是改男丁为男女村民以示男女平权。在前山杨村过春节的亲戚朋友也有份。60岁以上老人每人2份,70岁以上每人3份,80岁以上每人4份,90岁以上每人5份。接麻酥时,村民各拎鞭炮在村办公室前晒场大放特放。鞭炮声震耳欲聋,硝烟蔽日。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七日,称“元宵节”。“元宵”本是指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的夜晚”。过去元宵风俗首先重在观灯,重在烟火,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下村,元宵节期间迎三冠龙灯,都是自愿迎的。
  清明节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
  旧时,每年清明节前几天,杨氏子孙都要带着香、纸、炮、烛,抬着装有猪头、鹅、猪肉、豆腐、春笋、大葱、黄酒等祭品的“食罗箱”,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老祖宗坟前去祭扫。参加者,每人发筹码1支,小学毕业生和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2支。祭扫完毕,回到大常祠堂,将祭品分切后,分成若干等份,按每筹一份的原则分发给大家。
  其他各姓,清明节期间,也都要祭扫自己的祖宗。
  端午节 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日投汨罗江自沉。届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禳灾疫,去虫毒。
  前山杨村在端午节这天也有插艾蒲、吃肉麦饼、悬佩香包、香袋的习惯。在正午时分,妇女们还要口含雄黄酒,在室内外各个角落喷洒,以去除虫毒。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时值秋季正中,故名。旧时,不少地方妇女们或姑娘们要在晚间拜月。拜月所用供品为各种月饼和切成花篮状的西瓜等,形状皆为圆形,寓意合家团圆。
  在中秋节,村民,特别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几乎家家都有拜月的习俗。祭品是圆圆雪白的月饼和水果等物。如今,中秋节已主要成为人们意念团聚和娱乐的节日。亲朋好友,相关亲戚互送节礼特别隆重,仅次于春节拜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重阳节,旧时,大部分村民要上方岩、拜胡公,以求胡公保佑。上方岩时,家家户户要裹粽。当步行到“剥粽岭”时,大家都要坐下来休息、吃粽,所以有“上方岩为了粽”之说。拜完胡公后,总要买点方岩“神赐”,如小喇叭、皮老虎、哨子等东西给小孩玩。
  1989年开始,我国规定重阳节为敬老节。在敬老节期间,要开展各项敬老活动。上、下两村的敬老节非常隆重。举行集会庆祝,并给每位老人分发礼物。
  第三节 嫁娶习俗
  结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道门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娶又是结婚的第一道仪式。封建时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结婚前双方大都互不认识,甚至从没碰面交谈。开放一点的,仅相视一面而已;青梅竹马,缔结良缘的不多。20年代开始流行相亲。由媒婆陪同前往女方家。胆大的小伙子倒可想方设法看上姑娘一眼,扯上几句闲谈,胆小老实的小伙子拘拘束束,规规矩矩,大部分如菩萨般供在那里让姑娘及其伙伴或家人偷看个够。也有彼此暗中相爱,或生米煮成熟饭,父母被迫同意的。但是往往被视为“家丑”,道德上受到谴责。
  娶妻叫“接新妇”。男子入赘女家,叫“招婿”“进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今后入赘现象将更多。
  旧时,生活困难户,十不聊生者,也有把儿女婚事作金钱买卖的,连传统的相生相克时辰八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还有童养媳(领小新妇);也有男小女大的“毛头花姐”;还有串换嫁娶子女的“牵牛亲”。有些财主、有功名、有学问的,正妻外还娶“侧室”(小老婆)。老婆不育无嗣,也有“典妻”生子,期满解除典契的。解放后这些糟粕婚姻均已废除。
  传统婚礼烦琐铺张,从议婚到嫁娶都有许多礼节和禁忌。
  首先由男方托媒,取得女方年庚生辰八字,由男方请算命先生算命卜吉。如无相克,长相为人被男方认可,再由媒妁携男方年庚生辰八字(用红纸书写)及附礼品去女方“换日子”。一般女方也要请算命先生测参。双方认为匹配,则选一吉日由媒妁把礼品、聘金、衣料、首饰、龙凤书帖送往女方家中行聘,俗称“担聘”。聘礼上面必须放一束柏枝、万年青,以取松柏常青,婚姻永久之兆。解放后,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双方自愿。曾一度流行男女双方由媒人(介绍人)和女方同伴前往城里购买衣料、首饰、手表、绒线等聘礼的,以增进相互接触,互相了解。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至今。女方收下聘礼后,一般退回部分聘金,回送庚帖、鞋帽,正式宣告结成姻亲。
  结成姻亲后男方再择定迎娶吉日,书于红纸,托媒人送至女方。通知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如女方无特殊原因,没正当理由一般都得遵从。有些女方出于对男方有某些想法,故意提出苛刻条件,男方也只能一一照办,尽量满足女方提出的条件,或者请媒人前往女方做思想工作降低条件,放弃或放宽所提标准。有的女方,在迎娶之日,临上花轿前还要提出条件,称“诈上轿”,男方也得一一照办。对此现象还美其名曰“越诈越发”。
  在迎娶前一、二天(也有与迎娶同一天的),男方送馒头、猪肉、羊、鹅、鱼、烟、糕、酒到女方家,同时要送去红包10个:主(主家)、厨(厨师)、送(送上轿)、上(抱上轿)、开封(新妇的祖父母等上辈)、梳(梳上轿头)、接(请客时接客人)、盘(租用请客的盘碗)、唱(请客时前来演唱助兴者)、斟(请客时送酒上菜——称走堂者),嫁囡主人收下其中几个,余者退回。
  迎娶吉日,按嫁妆多少决定去迎亲(接新妇)人员,送去两对大红蜡烛,两斤小红蜡烛,10个染红鸡蛋,一堆染红绿白的生花生果。用一只栲栳装盛。女方家有专人招待,奉烟敬茶,送上“鸡子索面”为点心。接着是女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陆续前来参加宴请,带送上轿。酒宴后,男方迎亲者鸣炮催发嫁妆,称发箱。旧时用两人抬、一人挑。抬者算一杠,挑者算一担。嫁妆有4杠、6杠、8杠、10杠、12杠,甚至更多,越多越显赫。嫁妆中还有两根连根连枝叶竹子,枝叶间挂一副蚊帐勾,用红头绳将黄铜钿,铜帐勾(或不锈钢勾)连起来,背动时叮作响。这两根蚊帐竹一定要媒人背,发箱时为前导。50、60年代提倡婚事新办,曾一度不予提倡。60年代末、70年代初,结婚时还提倡以锄头、畚箕、蓑衣、凉帽为嫁妆陪嫁的。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恢复以前古老的习俗。
  旧时,嫁妆用人抬。随着历史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革,嫁妆的搬运也现代化了。从人工抬、挑,演变成手扶拖拉机、中型拖拉机、汽车载运。那两根竹竿也由小竹子改成了大毛竹,连根掘起。还嫌不够重,再加上4块、8块红砖、用塑料布包好、外裹红纸扎牢固,美其名曰“金砖陪嫁”。单人是根本背不动的,送至车上用两人扛。装在汽车上会遮去挡风玻璃。聪明的驾驶员(或迎亲队伍中的人)在驾驶室顶设法架住毛竹使其不会遮住司机视线。幸好是本地近途迎亲,交警见到也睁一眼闭一眼放行,若遵循交通法规,超规装载,人货混装(因为车上站着护送者),非对驾驶员扣证不可。
  嫁妆凭男女家经济条件,有丰盛和简朴之分。旧时兴“拨奁田”。新娘(新妇)旧时用花轿抬。解放后曾一度提倡步行,初时还流行用秧歌队送。60年代开始又流行用自行车载;80年代兴乘坐摩托车;90年代开始,有条件的兴轿车了。近年又开始复古,出现了新娘头戴凤冠霞披,金耳坠、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全副艳装由仿古的专业迎亲队伍用花轿扛抬。亦古时,亦现代,别具一番风味。
  嫁囡酒席散筵后,新妇有专人为其梳头,着装,吃一口用大碗盛满的大米饭,上面放两块如头梳般大小的白切肉,两片豆腐,两个去壳染成红色的熟鸡蛋,正中插两双红箸子,要直竖,称“上轿饭”。接着,全副盛装的新娘立于方凳上,怀揣肚褡袋(袋内盛着象征性的红枣、花生、生鸡蛋、莲子、胡桃、荔枝、桂圆或白果七样果子)。出百步外后肚褡袋一般被迎亲者劫持,保管到第二天,由送婚的大舅化“代价”向劫持者取回,又是一番热闹。由大哥抱着上轿(现时上车)。后面由一群老太婆、妇女小孩拥送,各人手举燃着的红蜡烛。花轿起程时,母亲要爬楼梯,爬一步哭一句。谓之“哭上轿”(现时免了,由鸣放鞭炮代替)。
  新妇归门有时辰,嫁妆要在新妇归门前到达,布置摆设好。时辰未到要在门外等,称“等时辰”。归门时,男家大放鞭炮,吹弹奏乐(现时免去吹弹奏乐一节加大了鸣炮数量),欢乐气氛达到高潮。花轿停放在堂前,新妇由领袖姑娘(伴娘)两人从轿中搀扶,走上铺着布袋的地面,随着新妇跨步前移,新妇脚后的布袋也一只只往前铺接,意寓“传宗接代”。这样把新妇扶至新房。现时,作兴新郎抱新妇下轿(下车)至新房。由老领袖为新妇梳落轿头、洗脸(现时,洗脸水由新郎打送)、梳妆、用点心——鸡子索面。然后扶至厅堂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公婆),三新郎新娘互拜(50年代末60年代初,拜堂礼节大部分省略)。礼毕。由领袖姑娘扶新妇进新房,坐在床的上横头,开始分果子(花生、糖、发丁)、闹新房,接着是大宴宾客。
  闹新房,又称“吵新妇”,在洞房花烛夜进行。“吵”就是“发”,寓越吵越发之意。此时,由擅长果子谜者为首,一批后生子做拉拉队,口唱“望恭喜”,团谜语,讨果子。闹新房的人,你一句,我一语,女唱男和,此起彼伏,连连“发难”,常常逼得新妇、领袖姑娘穷于应对,憨态毕现,窘相百出,引得满堂大笑,皆大欢乐。现时,“闹新房”的行为更为粗犷,有躲在桌子底下偷新妇、领袖姑娘的鞋、手巾等物的,有强抢新房里嫁妆的,甚至嫁妆未入洞房就被“抢”的。
  闹新房至近午夜,由领袖姑娘整理新房,引出新妇。这时,新郎也由闹新房人陪同,前面红灯引导,新郎新妇双双入洞房。行“送洞房”仪式。又是一番热闹。
  闹新房宣告结束,待新郎、新妇上床安睡后,事先串通亲属、堂官、厨师撬门入户“偷”凤冠霞披,新婚棉被,礼服,现已发展至明“抢”。送洞房仪式一宣告结束就把嫁妆衣物带出新房。一经“偷出”,即放爆竹惊醒大家,相约再进洞房,由送嫁大舅子拿出烟、物、果子取赎(现时行第二天宴请“亲家大舅”时谈判)。在讨价还价中,欢乐喜闹的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直至酒足囊饱,口干舌燥,尽兴而归。此时,闹腾了一晚的新妇和闹新房者十有八九是精疲力竭了。时辰也差不多寅交卯了。
  第二天,新妇父亲要携麦饼肉,洋油箱,铜火铳等前来礼节性探望新妇。谓曰“讨讯”。一般上午到达,中午设宴招待(请亲家、大舅)。又是一番闹腾。
  第四节 生育习俗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婚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繁衍生息的主要内容。怀孕将要临产前,亲朋好友(一般都是女宾出面行使此礼)会送菜生(咸菜)给孕妇,取“催生”之意。
  婴儿出生,女婿即要去岳父家“报生”。岳父母即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酒、鸡蛋、红糖、大米及婴儿穿的肚兜、肚褡、童装之类物品由报生者挑回,谓“报生不空手”。亲朋好友,隔壁邻居都要担“鸡子箩”(一般32只鸡蛋,两块布料)。现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有送红参、绒线、鸡、童装甚至更隆重的。
  婴儿出生第三天,要洗三日浴,“贺三朝”。旧时要备牲品敬天地,告祖宗。现时,主要是备酒食,宴请亲朋好友。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要“贺本月”。要给婴孩沐浴,剃本月头,戴“手镯”,给送过“鸡子箩”的亲朋好友回送“本月果”。现时,多以馒头、蛋糕、面包代替。条件好的人家,也宴请“本月酒”。
  婴儿周岁,要贺“对周”,同时设盛筵大宴宾客。外公外婆要裹大批尖粽,称“对周粽”分送给担过“鸡子箩”的众亲邻。现时也有用蛋糕、面包、苹果、柑桔代替的。分送“对周粽”每份一般32、34、36只,取偶数,以兆“福寿双全”。收粽后,一般回送童装、鞋袜,现时亦有回送红包的。外公外婆家或知亲好友现时也有送童车、金银饰品的。
  “贺本月”和“贺对周”,因男女方的风俗不同,也有简繁之分。有的都贺,都送;有的只贺送一次。
  第五节 寿庆习俗
  每年生日,都要吃鸡子索面。现时,流行生日蛋糕,主要是对儿童、新婚夫妇和老人的生日。鸡子索面又称长寿面,取福寿绵长之意。
  年龄逢十为大寿。10岁诞辰,旧时外公外婆要送长漫衣(长布衫)鞋袜、帽之类东西。亲朋好友一般送布料。20岁、30岁都要设宴大庆,唯40岁一般不庆贺,有“贺三不贺四,贺四要淘气”之说。50岁起称大寿,称“半百之庆”,也称“艾庆”;60岁称“花甲之庆”,也称“耆庆”;70岁称“古稀之庆”;80岁称“耋庆”;90岁称“耄庆”,96岁称“百寿之庆”,也称“期颐”“百年”之庆。人活至96岁另加闰月可折合至一百岁,故九十六岁可行贺“百寿”。生日,农村习惯以农历出生之日记算。寿庆都以虚岁计算举行。
  50岁起称大寿。年岁愈高,寿庆愈隆重;生活条件愈好,寿庆愈讲究。一般要杀猪宰羊,张灯结彩,大办酒席。子女、亲戚、本家、好友、邻舍皆送寿礼。有布料、鞋袜、鸡子索面、杨梅(糯米粉掺入早米粉做成小包子般,馅是秋豇加红糖捣烂捏成球状,顶尖加一小撮染红的粉干碎,状如杨梅)糕果。还要加送一副中堂贺联或松鹤寿星图的匾额或松柏常青,松竹山水的镜框画图。现流行加送红包(钞票)。有文化的老先生还要送上首贺寿诗。筵席上必有一道生日饭(秋豇饭)。因为秋豇色红,与大米合煮饭红色,既好看又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取“吉利”之意。还有一盆或每人一小碗鸡子索面,取“长寿”之意。现有用“八宝饭”罐头,“生日蛋糕”代替的。不论生日饭、长寿面、八宝饭、生日蛋糕,每人都要尝上几口,以祝主人健康长寿。筵席撤席前,每位分送一双“杨梅”两块糕。现时流行寿筵宴请的当日放一场电影,给全村人观看,以示全村共庆。
  第六节 丧葬习俗
  人生总有一死,只是寿命长短而已。这也是繁衍生息的最后一道门槛。业绩功过,盖棺论定,由后人书写。
  丧葬礼仪一般分送终、报丧、吊丧、入殓、出殡和“做七”等。
  送终病人进入弥留之际,家人由儿女牵头守候床前,作临终送别。临终时子女在场,谓死者有福。如虽有子女,未能在床前送别,谓死者没福份,生者亦引为终生憾事。
  人一咽气,要净身,穿寿衣。梳妆穿戴停当后,两手轻握拳头(谓“两手握拳,百事丢圆(完)”,放于肚脐部位,用长布条捆绑于灵床上,也有用棺盖当灵床的。用砖头当枕。口中放一枚系有红头绳的铜钿含口。移灵床至“香火仙间”与桁樍同向停放(前山杨上村是与桁樍交叉垂直停放)。谓“鼻子朝屋栋,百事都做空(完)”。然后,死者家人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帮助下秉烛点灯,焚香烧纸,把死者被褥、草席、雨伞加一双草鞋送到村口焚毁,谓之送“活无常”。在焚毁处,死者亲人要把外衣脱下反穿,系白头绳于项颈,还要腰捆反手搓稻草绳然后回家。如果在房外咽气的,不能尸停房内,得在村边僻静处搭棚停尸。
  报丧 设置灵堂后,请“风水先生”择出殡葬日期、入土时辰称“拣日”,死者子女即身穿孝服、手拿雨伞分赴各亲朋好友家驰报死讯。报死者至亲友家,必先将雨伞倒置在门口。亲友见状,则知报丧,飨以鸡蛋、茶,以驱灾晦,谓“报死不空口”。报死者离开时,亲友家女主人要开音哭泣,以示悲痛吊唁之意。亲友接报后,得知出殡之日期时辰,即准备奠仪在出殡时辰前赶至丧家吊丧并参加葬礼。
  吊丧 吊丧仪式,古时较烦琐,死者亲属要穿孝衣,戴白帽行跪拜礼,女主人要在灵旁举哀哭告。特别是死娘时,娘家长辈来吊丧,死者媳妇要由丈夫陪同在离家100步外跪接。如平时孝奉公婆,敬老爱老,邻里无忌言者,娘家长辈吊丧者会立即上前扶起相互客气几句;如平时虐待公婆,婆媳关系相当紧张,邻里中影响恶劣,吊丧者会视而不见从旁一走而过,以示惩治。不过这种现象是极少见的。民间有“死爹省力,死娘难”之说,就是出此习俗。吊丧仪式结束后,要给吊丧者吃茶叶鸡子或茶水,以免灾去晦。所送奠品,亲戚多为一灶豆腐、一床彩被、一副香纸。邻居一般是一副香纸、几斤千张、几斤黄豆。也有两人合并一灶豆腐的。现时也流行送花圈、毛毯、被面、红包(钞票)的。或1人独送一份,或2人、2人以上合送一份。亲人及亲朋晚上要睡在灵床前,谓“守灵”。
  入殓 俗称“落棺”。死者子女、亲属均需穿孝衣,戴白帽(近代还有加佩黑纱,白花的)。由亲人分别捧头、捧脚、抱腰,还有亲人(或请抬棺人)帮助把灵床抬靠棺材边沿,材底铺垫木炭、生石灰,上面有铺死者生前所穿的衣裤,并取出死者口中的铜钿,解下拉腰布条,慢慢把尸体放落棺中,双脚先与棺材小头靠紧,谓踏脚实。再往上面轻移少许,谓高升。然后把双手移放身躯两旁成平躺仰卧姿势。亲人围拢,向遗体作最后告别。接着安盖亲朋送的“彩被”。盖“彩被”要从下身盖到上身,并且要边盖边念吊丧者的名字与死者的称谓。盖完彩被后盖上棺盖,但不能盖实,棺材大头要留一缺口。然后做羹饭,先由亲人跪拜,次由亲朋行礼,鸣锣、奏乐、鸣炮、烧纸。礼毕,盖紧棺材盖。有用钉钉紧棺盖,也有用栓栓紧棺盖的,此时家属又一次嚎啕大哭,以示永决。旁人会不断提请“节哀”。
  出殡 先做材头羹饭。吊绑好棺材。由死者子孙两人,提香碗走在最前面,走了一段路后跪在路上候灵。从开始离开灵前至墓地,提香碗人都要低头,眼睛不能向后看。跟在香碗后面是香纸篮,负责过桥插香,烧纸,定时鸣炮,分路纸钱等。接着是迎火把的,敲锣打鼓的,迎旗幡、扛挽联,挽帐的,再接着是灵柩。灵柩抬出灵堂跨步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抬棺者拄下担拄,口喊利市,加升,主家及女儿要在棺材盖上放好多红包(利市)。然后由风水先生在棺材盖上方敲水碗,水碗一响,亲人开音嚎啕上路。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披麻戴孝,外亲头戴双冠头巾,送灵人均戴白帽(白帽男女有别,男人戴方帽,女人戴圆帽)。现时还加佩黑纱袖章,胸佩白花。尾随棺材后面,女人边走边嚎,女婿、儿子两旁扶材称“守材”。长子要先于送殡行列前路旁长跪,表示对送殡者,特别是对长辈表示感谢。待送殡队伍过尽,由最后送殡者扶起,又越至前头路旁跪谢,表示衷心致谢之意。这样三番五次待到安葬地为止。在墓地要等入土时辰。时辰一到,鸣炮打锣击鼓,行遗体入土仪式。送殡者依次焚香礼拜灵柩,每人在棺材盖上撒一撮土,以表入土为安。然后送殡人胸佩攀交红(一种红绸或红丝绒),亲人在墓前除下孝服,白帽。点起灯笼,依次在锣鼓队前导下回归家里。丧家置“撒斋饭”招待,意为“谢客”。并回赠吊丧的外客以刀头肉、斋饭、利市豆、几株香、几张纸。撒斋饭后客人离去。离别时,女主人要开音哭送。
  葬后第一天傍晚,要送火种(一个生了火的火笼,一个火把)至墓地。此仪式两人进行,一个提大铜锣,一个倒提燃着的火把。这仪式前山杨上村是锣从墓地一直打回来;前山杨下村是从灵堂一直打锣至墓地。个中缘由无从考证。“火把”要连送三天,第一天送到坟前;第二天送至半路;第三天送至百步外(一般是村口)。
  旧时,从出殡至“三七”,每天傍晚死者家属都要在灵堂“烧夜纸”,嘱咐死者“望白路走”。烧纸时先焚香,并且要哭出声,以示悼念。
  做七 从死之日(称祀日)起算,每过七天,都要举行祭奠,谓之“做七”。一、二七都是简便的羹饭。唯独“三七”最排场。以农历推算死后二十天(提前一天)即“三七”,若逢农历是七日,又要提前一天谓“抢七”。“三七”那天,众亲朋好友都要带礼品(杨梅糕果)前来,主家早准备好猪头、鹅及供果等,提前吃晚饭,饭后成群结队,去坟前迎灵,在坟前点香,点灯,开始鸣锣打鼓,一路鸣炮,一路嚎啕大哭,迎灵回灵堂供奉。先摆上茶、糕点、水果之类。待过几个小时,中间不断上香,然后供上猪头、鹅开始做羹饭,鸣锣,嚎哭,焚香,烧纸,敬酒。直至夜深,才敲锣打鼓,一路鸣炮,边哭边送灵魂回墓地。在墓前,送灵人除下孝服草绳。草绳在坟前连纸香焚烧,烧后吹灯灭火,黑灯瞎火择异路回家。第二天早饭,设宴请亲朋好友及出殡时帮过忙的众邻舍。“四七”“五七”仍比较简单,只在灵堂做羹饭。“六七”由女儿前来坟前举行。到坟前要早晨露水未干前,与丧家约好送去桌子并帮助祭奠,完毕后才可去丧家。然后借丧家锅、碗、盆、灶、桌等设宴答谢死者生前友好、左邻右舍。宴毕,丧家要大红包(钞票),五谷回送。用丧家的东西要算租借,女儿家送来的供碗、盆不能空回,总之不能让祭奠者倒贴本钱。“七七”与“五十日”合祭,称入大筵。意思是加入列祖列宗行列。前面六个“七”都是为死者单独举行的。唯“七七”与“五十日”始在阴间见到列祖列宗。托付祖宗携死者安息于地下,坐镇于阴间。古时,除“做七”,到“百日”“周年”都要行祭奠礼。每年死者生辰,忌日(按农历记时)要做羹饭,相沿至今。
  现时,丧礼仪式大体依旧。只是实行殡葬改革后,遗体送去火化,减少了“入殓”手续。墓地改为公墓。出殡时以花圈、挽轴多少衡量死者的荣耀程度。有些改做羹饭为开追悼会。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