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说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传说故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7
页码: 5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传说故事的情况。其中包括杨姑丈和杨姑娘、方山大王与任公大王斗法、懒汉、赌博害死人、娶亲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群众文化 传说故事

内容

杨姑丈和杨姑娘
  相传在很早以前,前山杨出了一个杨姑娘,她名叫苏云,家住上村。旧历三月十三生日。
  她很小就许配给杨姑丈。杨姑丈姓方,名秀文,永康方山顶人。家有一间小屋。前山杨人经常到方山顶去担柴,担冲、午饭都放他家里,躲雨、休息也在他家里。他家供应茶水,还给担柴人热饭热菜。
  杨姑丈家境贫寒,靠卖柴为生。他经常跟随父亲挑柴到芝英去卖。
  至今任公岭的路石上,还留有他的担拄印和草鞋印。从方山顶到芝英,当时黄光岭是大路,整条黄光岭都铺有油石子。从黄光岭出来就是前山杨上村。杨姑丈每次从上村经过,杨姑娘都包好一团锅巴给他吃。杨姑娘的父亲,也经常到方山顶去砍柴。因此方、杨两家关系日渐密切,感情日趋深厚。杨姑娘虽然年小,但品貌双全,聪明伶俐,搏得了杨姑丈及其父母的青睐。杨姑丈的勤劳、朴厚也深得杨姑娘及其父母的喜爱。所以当杨姑丈家提出求婚时,杨姑娘家便满口答应。
  不久,杨姑丈的父母提出叫杨姑娘过门,杨家也欣然同意。
  吉日那天,杨姑娘忘了穿绣花鞋子。其母发现后,立即拿着绣花鞋子追出门外。当她追到陈塘边时,大喊女儿的名字,叫女儿赶快停下来将绣花鞋子拿去,但始终不见刚才离家的女儿身影。只听得云端有女儿的声音。她对母亲说,绣花鞋子不要带了,以后如遇大旱或病灾,叫娘家的儿孙们到方山顶去接她,她会尽力帮助解决的。说着,就飘然而去。从此,杨姑娘和杨姑丈都成了神佛。杨姑丈的佛号叫“方山大王”。在方山顶给他们竖了一间小殿,叫“方山殿”或叫“杨姑娘殿”。
  杨姑娘和杨姑丈成佛以后,前山杨村恰遇逢三大旱。如民国3年(1914)、民国13年(1924)和民国23年(1934)大旱。那时候,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极差,农业生产听天由命,特别是没塘水灌溉的山沿田,更成了全由老天主宰的“仰天田”。村人们眼看自己辛勤耕作的田板龟裂,禾苗即将枯萎,真是“心如油煎”。他们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挑水、车水或翻水(即用几部水车将水从下面逐级引到上面田里),另一方面组织全村男丁沐浴更衣,抬着神牌、佛龛,举着五彩旗、幡,敲锣打鼓,一路焚香,去方山顶杨姑娘殿祈求杨姑丈显圣降水——俗称祈雨。结果有几次居然祈雨成功。这样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每当遇上大旱之年,村人就发起到方山顶杨姑娘殿去祈雨。
  在前山杨人的眼里,不仅杨姑丈——方山大王能呼风唤雨,而且杨姑娘也能为人治病。在那文化科学落后的年代,村人生病往往求助于杨姑娘。她通过“降神”(“降童”)人的口,讲述了一个药方,去药店购了几味中草药,煎服后病情果真有了好转或康复。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杨姑娘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前山杨周围村落的人都知道了,上门求医者越来越多。从此,杨姑娘名声大振。
  解放前夕,有一次“降神”时,杨姑娘说她要回娘家,说方山顶太远,村人请她夫妻俩很不方便。这样,村人和善男信女就决定把杨姑娘殿建造在离村不远的荒塘中。
  方山大王与任公大王斗法
  解放前,到方山顶杨姑娘殿祈雨,总免不了要抬上任公大王的神位,祈求任公大王助一臂之力。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任公大王居住在岘口上坑,是岘口村民敬奉的神佛,在上坑建有他的庙宇。
  任公大王以务农为生。在与上坑仅有一山之隔的黄光岭脚,种有80把田(合1.33亩)。他常在那里耕作劳动。
  一天下午三、四点钟,方山大王从芝英卖柴回来,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正开始在那丘田里种花麦(荞麦)。方山大王关切地说:“同年哥,今天不早了,下午这点时间花麦种不完了,还是早点歇夜吧!”
  “今天我想种完的。”任公大王答道。
  “看样子下午还要下雨呢!再种要成花麦糊的。”方山大王继续说。
  “你到天上撒尿吧!”任公大王冷冷地回答。
  两人话不投机,方山大王顿觉不是滋味,于是转身就走。当走到草鞋坑时,方山大王用汤布①在坑里浸湿。到了黄光岭头,方山大王便作起法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双手力绞汤布。立时,天空乌云密布,豆点般的雨珠从天而降。
  任公大王屈指一算,知道是方山大王捣的鬼,想必是刚才冲撞了
  ①汤布,长约6市尺,宽约2市尺,用白色土布做成。以前,从事田间劳动、上山砍柴和行路挑担时,作垫肩和擦汗之用。
  他。于是立即将一根扁担①和一根担拄②插到上田岸。在扁担和担拄之间挂上一条汤布。汤布马上变成了一条彩虹,把雨拦截在田岸边。结果别的田里都受雨淋,唯有任公大王劳作的花麦田仍干燥如故,照样可以种花麦。
  但是时间确实不早了,太阳行将下山。任公大王用担拄拄牢太阳,结果太阳停住不动。直到把花麦种完,抽掉担拄,太阳才滚下山去。
  任公大王回到家里,已是鸡啼三遍,快要天亮了。
  第二天早上,方山大王从方山顶挑柴出来到芝英卖,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的田里花麦已经全部种好,知道昨天与任公大王斗法输了。从此,方山大王就处处相让任公大王一步,连祈雨时都忘不了把任公大王拉在身边,省得他作法与自己争斗,把祈雨的好事搞坏。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也说明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深奥道理。
  懒汉
  古时候,有位名叫梦知的人,上代遗给家财万贯。可是他不懂得经营,更不知道发展。认为自己“八字”好,有福气。吃、喝、玩、乐样样都来。时间一长,坐吃山空,祖宗遗产被他挥霍殆尽。日子一天一天难过起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城隍老爷知道后,指令查阅梦知的生死簿,得知他寿数未尽,还应在人间享几年福,再享乐一番。为此,指派财神送银子上他家救应,以让其继续挥霍。
  谁料,梦知不知好歹,懒得出奇,惰得透顶。当财神受命给他家送去银子时,财神设法把银子放在他的门槛上面。为让梦知可以立即见到银子,就在门槛中变根荆刺,一大堆银子系在荆刺上。财神想,只要梦知进出门户时,一搬动荆刺,银子立即会散在地上。这样,梦知就可
  ①扁担,长约6市尺,宽约2—3寸,厚约寸余,用坚硬杂木制成。扁平,中间稍宽,两头较窄,且有些上翘。两头向上处,每边还钉有两只竹钉或扁圆形铁钉,以防挑担时滑落。作挑箩筐、畚箕、尿桶、石头时用。
  ②担拄,高度与肩齐平,用松木或杂木做成。中下部呈圆形,直径1寸多。最下部,有的人装有一小铁箍.以防磨损。上部2—3寸处,扁平,呈人额状,且有一个极。挑担时,一肩放担,另一肩放担拄,将担极牢,让重量两肩分摊。挑得吃力时,就用担拄拄地,担放在担拄上,进行休息和换肩。
  取到银子挥霍。
  哪知,梦知进门时,见到门槛正中长了棵刺。心想,若从刺旁走进门口,怕刺勾住长衫、裤子,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脑子一转,把长衫往上一撂,裤管一卷,从荆刺上面跨越了过去。
  进房后,梦知由于肚饿难当,就一头倒在床上。
  财神送银子一计未成,脑瓜一晃,第二计又生。把银子装在竹笋里,种在梦知睡的床底下,当竹笋变长时,顶动床板,梦知在上面就睡不安稳,必然起来搬动床板。若见到竹笋,肯定要移去。移动竹笋,银子就会散在地上,梦知同样能取到银子使用。
  亏财神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岂知,当竹笋顶高梦知所睡的床板时,梦知在上面不好睡,好一个梦知,他倒有主意,睡到另一块床板上。这样一块顶高换了一块,当换到最后一块时,财神恼火了,撤了竹笋和银子回城隍处缴令,详细向城隍老爷汇报了给梦知送银经过。城隍老爷听后,连说:“懒得出奇,惰得透顶。罪过!罪过!!该死!该死!!”这样,大笔一挥,削减了梦知的寿数。
  梦知,被活活地饿死了!
  赌博害死人
  过去,本村有一位青年,早年丧父,母亲从小将他扶养长大。他本是个正派人,好青年。后到一赌家看搓麻将,渐觉有味,就学搓起来。开始是小来来,搓搓玩玩。赌家抽头,给他饭吃。逐渐他赌上了瘾。输了钱,想赢回来,结果又输。越输,越想翻本;越想翻本,越输。半年左右时间,家中二百多把田产、房屋、家俱全部输光卖光,甚至将老婆也输掉卖掉。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去卖壮丁。部队驻扎在钱塘江边。有一次,日本兵来攻打,他被当场打死。
  “不嫖不赌,只好出世黄牯;嫖嫖赌赌,赛过知府。”过去,有的青年人相信这条谬论。这位村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教训,值得人们深思!它用事实说明这个谬论的危害性。
  娶亲
  古时,男婚女嫁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媒人一张嘴。
  从前,前山杨村有一户人家,家境贫穷。只有两间漏雨的平房,一间茅草搭的厨房,又是用团匾当门使的。仅有九丘薄田,总和共一百把(合1.67亩);食盐是靠两只鸭子生蛋换取的。根本无钱为儿子操办婚事。可又不能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儿子年纪一年大一年,是地地道道的大龄青年。急得做父母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东托媒人,西求媒婆为其儿子说亲。
  一天,找上一个媒婆,一谈家庭情况,媒婆的头就摇得像拨郎鼓。连说“不成!不成!家境太穷,无人愿嫁”。经再三央求,媒婆才提出说媒条件,让她敲了一记不大不少的竹杠,满足了她所提的谢媒要求。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挨,一个愿打。
  一贯行骗有术的媒婆,物色到一个父母非常势利的姑娘家。向女方说了为其找到一个婆家,家境非常富有。房屋有三间屋二间楼;另一间是千根柱脚落地,万根椽头出水,“卷洞门口”出入;田产有九丘百秧不隔丘;两只小划船装盐吃。女方父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高兴得一蹦老高。理解为:有两间楼屋、千根柱、万根椽;有卷洞门的不是楼房者,肯定是私己厅矣!连丘百秧有9丘,折合900把(为15亩);两只小船运盐吃,那末肯定是大富户,丫环、佣人、长工肯定不少,连食盐都要用小船装运。这样的人家是比小康还小康呀!就是点上大灯笼也难找呀!嘴巴虽不说,可心里都觉得真是女儿前世烧大香,祖宗积阴德,是福星降临。为此,满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媒说成了,为免夜长梦多,马脚被揭露,立即草草择日成亲。新娘一进门,女方父亲“三日”来讨讯,才知道上了媒婆的当。原来三间屋二间是漏的;那间“卷洞门”进出的“大厅”是草房,连门都没有,用个团匾遮挡;九丘百秧是9块面积1分多些的山沿田,泥层只有脚掌厚;两只小划船运盐是两只鸭子靠生鸭蛋换盐。整个家穷得叮响。父女俩抱头痛苦一场!但悔之晚矣!生米已煮成熟饭。如果吵起来,自己脸上也不光彩。让左邻右舍更笑其势利!
  更重要的是:旧社会,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着狐狸绕山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更改的。只能认命!
  所庆幸的是,婚后新郎人穷志不穷,为人又忠诚老实,埋头苦干,吃苦耐劳,待老婆又体贴入微。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恩爱,如董永与七仙女般,男耕女织,情投意合。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摘去了“贫困”的帽子,生活过得倒很甜美。
  整个故事,是前山杨村的缩影。
  读者如不信,你可投放精力去考证。房子虽然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可“九丘百秧”还存在于仙降山麓。就是70年代改天换地,平整土地也没改动过。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杨姑丈和杨姑娘
相关专题
懒汉
相关专题
赌博害死人
相关专题
娶亲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