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学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学校管理
分类号:
G47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学校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建立校产、新建校舍、鼓励读书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学校管理
内容
早年,上村有一个私塾,设在“人常”厅里,下村也有一个私塾,设在姓吕厅里。私塾读的是《三字经》、《论语》等书籍。每个私塾没有几个学童上学。在1927年以前,前山杨村还没有小学。村民很穷,但对读书很迫切。尽快创办学校是当时村民的一致要求。1927年春,村里办起了初小,后来办了完小,又办了幼儿班,广大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尊师重教,热心支持办学,搞好学校管理,及时为学校排难解忧,使学校越办越好。
建立校产。旧时,不仅将上大塘、下大塘、西角丘、大门口田划归学校所有,而且将马舟坑平坛的大片松树也划归学校所有。象山突这块山也划归学校所有。这样,学校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校产的收入,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支付教师工资;二是购置学校用品;三是免收学生学费。除杨姓学生免收外,其他姓氏的学生和外村来就读的学生也免收学费。
新建校舍。解放前,一直利用大常祠堂中进作为学校教室。1951年土地改革时,特别留了罗端一丘田作新建校舍之用。因为这里地段比较适中,与上、下两村的距离大致相同。1954年至1975年,村里曾三次在这里新建扩建和改建校舍。但因都是平房,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1995年,村里下大决心,在原校舍附近,新建了一幢三层教学楼。共有9间教室和9间教师宿舍,还有一个宽敞的操场。造价38万多元。新校舍的落成和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鼓励读书。解放前,除利用校产收入、免收学生学费之外,每年年初一早上,大常祠堂和四房祠堂分“麻酥”,清明节分“份子”,小学毕业生都能分到“双份子”。人常还规定,小学毕业生除每人可多分2斤糍饭外,还可多吃一顿午餐。这些措施,从经济上说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在那贫困的岁月里,无疑是一种荣誉和自豪。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