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8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4
页码: 43-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学校、学生、学校管理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学校
  小学 1927年春,前山杨村办起了新民小学(初小)。校址设在杨氏宗祠(大常祠堂)。教师是柏岩人黄德林(又名黄加双)。据党史记载,1929年至1930年他曾担任中共义和区委书记。他在村教书一年左右,学生约20人。
  以后,学校定名为前山小学。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从1个班发展到4个班(也即4个年级),学生增多,但教师始终只有1人,进行复式教学。开设语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劳作、大楷等课程。每年春秋两季,教师还带领学生到附近景点和学校去远足。教师住在学校里,生活待遇很低,每学期仅3—5担谷子。饭自己烧,菜由学生家里烧好后轮流送。
  解放后,学校由大常祠堂搬到姓吕厅里上课。
  1954年在罗端造了新校舍,就由姓吕厅搬到新校舍。
  1968年12月,前山杨村小学教师和贫下中农代表到油川小学接回高年级学生。从1969年1月份起,村里小学才有1—5年级和6年级的过渡班。
  1995年,在原校舍附近,新建了一幢有9个教室和9间教师宿舍的教学大楼。学生又搬到了新大楼上课。
  初中班 1976年9月至1978年7月,村小开办1—7年级。其中6—7年级是初中。学生人数不多,只有1个小班,办了两年就结束了。
  扫盲班 学校教育,除通过开办初小、高小实施普及教育外,抗战时期,村里还办过两个月民众夜校。解放后,办过扫盲班。
  幼儿班从1979年上半年起还开办了幼儿班,直至现在。
  第二节 学生
  新民小学改名前山小学后,学校学生不但招收村里学童,同时招收邻近郭段、继绪塘等村孩子入学。
  由于村内没有高小,读高小都要到外村,不是到芝英,就是到游溪塘、溪岸。芝英培英小学质量较高,又比较顺便,所以多数都到培英小学去读。从前山杨村到培英小学有三四里路,来回走一次需要个把小时,在平时尚还可以,但到严冬,天寒地冻,没有棉衣穿,挡不往寒风的侵袭,冻得学生浑身发抖。到芝英读书,要带中饭。除春节后有几天可带“米胖”、“大米糖”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只好带冷饭冷菜。把冷饭冷菜盛在铜罐里,到学校后,立即将铜罐送进学校厨房。待上午第三节下课,迅速奔到厨房,将铜罐塞进正在焖饭的大锅孔里,利用大锅孔的余火暖饭暖菜。这样总算勉强解决了吃中饭问题。夏天,有时就干脆回家吃中饭,炽热的太阳晒得汗流夹背,满脸通红,也只好忍耐着。遇到雨雪天,没有雨鞋穿。一般都穿自制的“木屐”鞋。但这种雨鞋只适用于小雨和短途,遇到长途和大雨仍不免要弄湿布鞋。所以多数学生仍是冒着雨雪干脆光着脚板走路,其寒冷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切,不但没有吓倒前山杨村的学生们,相反却磨炼了他们不畏艰苦、奋发学习的意志,同时也增强前山杨村民自己办学的信心。
  1954年后,前山小学不断改建扩大。从1969年开始,村里小学有了1—5年级,并且有一个6年级过渡班,前山杨村的学龄儿童可以在村里读完小学课程,不必再到芝英、游溪塘、溪岸等地走读。
  1995年后,前山小学新建了教学大楼,学生随之增多。至1999年上半年,在校学生数达到147人。
  一年级 1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5人;前山杨12人,外村3人。
  二年级 28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4人;前山杨24人,外村4人。
  三年级 2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8人;前山杨16人,外村12人。
  四年级 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前山杨25人,外村5人。
  五年级 21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8人;前山杨15人,外村6人。
  幼儿班 2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5人;前山杨20人,外村5人。
  在全校小学生及入学幼儿中,男生83人,女生64人;前山杨112人,外村35人。
  前山杨村早就普及了小学教育。1997年学校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后,也无条件地普及了初中教育。凡前山小学毕业的学生,都可升入初中阶段学习。
  第三节 学校管理
  早年,上村有一个私塾,设在“人常”厅里,下村也有一个私塾,设在姓吕厅里。私塾读的是《三字经》、《论语》等书籍。每个私塾没有几个学童上学。在1927年以前,前山杨村还没有小学。村民很穷,但对读书很迫切。尽快创办学校是当时村民的一致要求。1927年春,村里办起了初小,后来办了完小,又办了幼儿班,广大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尊师重教,热心支持办学,搞好学校管理,及时为学校排难解忧,使学校越办越好。
  建立校产。旧时,不仅将上大塘、下大塘、西角丘、大门口田划归学校所有,而且将马舟坑平坛的大片松树也划归学校所有。象山突这块山也划归学校所有。这样,学校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校产的收入,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支付教师工资;二是购置学校用品;三是免收学生学费。除杨姓学生免收外,其他姓氏的学生和外村来就读的学生也免收学费。
  新建校舍。解放前,一直利用大常祠堂中进作为学校教室。1951年土地改革时,特别留了罗端一丘田作新建校舍之用。因为这里地段比较适中,与上、下两村的距离大致相同。1954年至1975年,村里曾三次在这里新建扩建和改建校舍。但因都是平房,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1995年,村里下大决心,在原校舍附近,新建了一幢三层教学楼。共有9间教室和9间教师宿舍,还有一个宽敞的操场。造价38万多元。新校舍的落成和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鼓励读书。解放前,除利用校产收入、免收学生学费之外,每年年初一早上,大常祠堂和四房祠堂分“麻酥”,清明节分“份子”,小学毕业生都能分到“双份子”。人常还规定,小学毕业生除每人可多分2斤糍饭外,还可多吃一顿午餐。这些措施,从经济上说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在那贫困的岁月里,无疑是一种荣誉和自豪。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