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6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
分类号: F32
页数: 9
页码: 15-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农业的情况。其中包括生产关系变革、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良种推广、栽培技术改革、农业机具改进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农业

内容

前山杨村村民向以务农为本,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即使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务工热、经商热,但现代的前山杨村人从不放弃农业。或亦农亦工,或亦农亦商,或家属从事农业,孜孜不倦地操劳在祖先开垦遗留、经过20余代人不断改造的那片热土上。
  农业生产,以种水稻为主。麦、玉米次之,再次为大豆、荞麦、番薯等杂粮。毛芋、萝卜、青菜、土豆、茄子、茭白、莲藕等蔬菜作物,则利用田头地角沟堰水塘广种之。村人一般不用去芝英菜场买菜。新鲜蔬菜自食有余而上市,或相互转送者颇多。
  解放前,科技落后,水利条件差,大部份农田靠老天爷供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在350—400市斤之间徘徊。即使丰年粮食也不能自给。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经过勤劳苦干,亩产跃至500—550市斤。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共产风和自然灾害一齐向人们袭击,村人深受其害,粮食产量又停滞不前且有下降。60年代开始,经过调整,实行科学种田,推广矮杆良种和杂交水稻。同时,大力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80年代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经村人奋发努力,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土改时,人均耕地近9分,而现在只有3.5分),粮食产量与解放初期相比已翻了两番多,亩产大部份在1800市斤以上。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前,70%耕地掌握在少数地主和常会手里。前山杨村本身地主和常会不多,但附近芝英、继绪塘、郭段厉、儒家、游溪塘等村常会及地主田产很多。他们将坐落在前山杨村附近的田地佃租给前山杨村人。即使是中农,大部分也是佃户。佃租一般采用定租制。即确定租额,秋收后佃户按额向地主或常会交纳租谷。当时,一年大部分收种两季,即早中稻,秋玉米、豆、荞麦、萝卜菜,也有第三季种冬大麦、小麦,油菜的。但种三季(村人称三熟)的耕地会影响到次年早中稻的产量,所以第三季大部份植绿肥。早中稻的收入除去纳租所剩无几,只能赖第二季秋作物及第三季春花(麦类)作物收入弥补先欠和充饥。困苦的佃农,绝大部分在饥饿线上挣扎。
  1950年下半年开始土地改革。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计划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分配了土地,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1952年,在帮工队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实行土地、农具入社分红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前山杨村先后成立了规化、红星、光明、同裕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农具属私人所有制。
  1956年,农村合作化运动深入开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取消了土地分红。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全国,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加入超美人民公社(后改称芝英人民公社),成为公社属下的生产队,实行按劳分配,定量分粮。以后几经更改撤并、充实提高,人民公社体制一直持续25年。至1983年始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行政。
  1981年,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山林承包责任到户。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后几经充实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更趋完善。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前山杨村,地处半山区,耕地全是梯田,水利灌溉条件极差,绝大部分农田靠老天爷施惠供水。旧社会,人们头脑受封建残余影响,迷信思想根深蒂固,遇上旱情就组织全村男丁沐浴更衣,焚香鸣锣,举牌打旗,求神拜佛(主要是向杨姑丈、杨姑娘)祈雨。也有好多次歪打正着,祈雨成功,更使人们深信不疑,所以一遇旱情即着手筹备祈雨。
  解放后,各级政府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力兴修水利。土地改革工作一结束,1951年冬村民就着手组织开挖毛塘。次年与芝英八村联合兴修盛塘水库(芝英人称上下世午水库)。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前山杨上下两村合并成一个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冬,立即着手螺丝塘水库的兴建。同时,和尚坑、平坑、荒塘、门口头塘等全村所有54口山塘,经过两年努力,塘岸加宽加高,塘底挖深,增加了蓄水量,同时全面整修了放水涵洞,从而提高了抗旱能力。同年,试种双季晚稻成功,继而全面推广,因此用水量迅速增加。
  1958年,太平水库动工兴建,但只是前山杨下村极少数农田能得到太平水库东渠的抽水灌溉,不能解决整个前山杨村的农田用水。为此,1964年当时的上前大队与继绪大队联合兴建马舟坑水库。1967年在油川人民公社统一安排下,由当时的上前、下前、郭段、继绪四个大队联建,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蓄水量(库容12.26万立方米)。于1970年竣工,开闸放水。从此四个大队大部分农田受益。农田抗旱能力从建水库前的不足20天提高到受益农田全年旱涝保收。同时,前山杨下村还用条石水泥修建排水沟500余米,便于农田的排水与灌水,使杨溪水库的水通过两级电灌引至荒塘、下大塘,进而引至后前塘。
  第三节 农业良种推广
  解放前,村民对种子的选用比较简单,水稻种子一般都选用金华早谷、大叶早谷,红黎米、三百粒、小叶青、七月糯、红壳糯、白壳糯。玉米种子选用黄玉米、紫玉米。这些品种产量都比较低。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科学种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不断进行良种的更新换代。
  水稻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广种植莲塘早、珍珠矮、先锋陆财号、广陆矮、矮脚南特号。其中陆财号、广陆矮为当家品种,亩产一般在700市斤以上。
  1956年推广双季晚稻种植后,晚稻品种选用晚籼九、猪毛簇、王光头、人民京、沿下坑、游粘籽、农垦。80年代推广种植杂交晚稻,品种选用汕优6号、汕优63号、叶优10号、叶优46。搭配早熟早稻品种二九丰、浙733、卢青早、卢红早等。
  大小麦在50年代,大麦推广品种为六棱珠、长江麦;小麦推广品种为三月黄、红壳麦。70年代引进908小麦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80年代开始,村民很少种植大小麦,只有少数村民在自留地、田头地角少量种植,以尝鲜食用。90年代开始随着江北面粉大量拥入永康粮食市场,种植大小麦因为影响到早中稻及杂交晚稻的产量与季节而基本绝迹。
  玉米 解放前是秋作物的当家品种,早中稻的收获除去交租所剩无几,只能指望玉米充作主食。50年代玉米品种选用大粒黄、小粒黄、紫玉米。推广种植双季晚稻后,玉米种植量锐减。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玉米品种选用浙丹一号、旅曲、丹玉、东顶。80年代开始推广苏玉一号。如今玉米种植量已由大田种植退至田头地角,自留地少量种植,用以尝嫩鲜。但也有部分村民种植玉米供市场当作果菜销售。
  豆类 因为产量低,从60年代开始基本上取消了成块成丘种植,少量种植品种选用六月豆(兰溪大豆)。
  第四节栽培技术改革
  水稻育秧60年代以前,全部采用育水秧,拔秧种插水稻。“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夏至见稻娘,夏至断黄秧。”“秋前五日没谷割,秋后五日来不及。”这些农谚反映了传统的播种季节。70年代推广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后又推广浅水插秧,首先在水田块里浅水推耥平整,然后把水基本放干待过一夜,土表略呈板结。然后用专用工具如划线般在田块上按照插种尺寸纵、横打印定格,再在纵横交叉点插上带土秧苗,待全丘田块扦插完毕再放入浅水保苗。80年代推广杂交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植到秧田称苗秧。待秧苗发棵后再移植到大田。早中稻推广通气秧田(燥耕、燥整、水耥)和地膜覆盖育秧,普遍采用锹秧带土移栽,比传统播种大大提前了播种期。近年提倡抛秧移栽水稻,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水稻施肥传统做法是边插秧、边塞下脚肥。这种做法延续至70年代初,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后才逐渐省略。同时提倡对秧苗施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在大田施耙面肥。后熟晚稻大力推广青稻草还田。近几年懒惰的做法是改青稻草还田为稻草晒干烧成灰还田;这样好的一面是容易旋耕,容易耥平大田;缺点是增加土壤肥力不明显,不宜提倡。不论早、中、晚稻都做到基肥足,早施分蘖肥,看苗施好吊头肥。70年代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稻管理水稻移栽后灌三天满秧水保苗。隔20余天第一次耘田,叫做““剃本月头。”一般耘田一、二次。横行、直行交替劳作,然后涂田。涂田后撒上草木灰进行缴田,放干水烤田。这时,水稻管理告一段落,俗称“田稻上岸”。耘田工具一直使用“田耙”,工作效率比较高。推广小株密植以后,田耙直径改变了很多次,得根据密植程度尺寸大小制作。60年代曾推广用手摸田,此项劳作,可边除草,边补苗,边扶苗匀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80年代推广杂交稻种植后,移植一星期即开始耘田。90年代开始,插秧5—7天撒施除草剂代替耘田,稻田保持一定水量。提倡除草剂和化肥混拌为追肥一起撒施,更能减轻劳动强度,很受农民欢迎,现在已普遍采用。
  水的管理,70年代开始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中期提倡搁田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采取干干湿湿防倒伏。做到养水到老,防止白田割稻。
  大小麦 播种传统都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5—6市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条播,狭畦改为宽畦(8尺左右)开深沟。沟深见塥,条播播幅6—8寸,每亩播种量25市斤左右。提倡人尿浸种,拌磷肥播种,种子上面覆盖焦泥灰,栏肥。70年代推广稻板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施基肥,麦子撒播或条播,然后开沟,把沟开出来的散土作为覆盖麦子的盖土。
  施肥 传统放清子(即不施肥),麦苗出土两叶后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70年代后有改进,提倡施足基肥,速施追肥,重施栏肥。80年代采取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促进低节位分蘖。
  除草 传统的方法是年前叫“掏麦”(深锄松土),第二次叫“铲麦”(浅锄松土),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肥、化肥、塘泥浆等。不锄草,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种前均匀地喷洒在地面上。
  肥料50年代以前,肥料主要是用农家肥,如人肥、猪栏肥、绿肥、塘泥、焦泥灰、草木灰、炉灰、头发、猪毛、鸡毛、骨头,还有鸡粪、狗粪、牛粪。商肥,只是用桐饼、菜饼、豆饼、石膏、石灰等。60年代开始施用化肥,起初曾一度施用石灰氮,随着历史的推进,化肥种类日益增多,氮肥除石灰氮外,还有氨水、母液、硫化铵、碳酸氢铵、尿素。钾肥一般使用氯化钾。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近年推广施用复合肥和生长激素等。
  植保措施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菜虫药粉,一般用于防治蔬菜病虫;绿矾用于防治芋艿病虫。50年代推广挖稻根,田岸三面光,铲草泥烧灰以灭虫卵和防止害虫过冬。点诱蛾灯杀虫;摘螟块灭虫。60年代推广用化学农药,如六六粉、二二三、1059、1605、乐果、敌百虫、甲铵磷、杀虫双、叶蝉散、速灭威、稻脚青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第五节 农业机具改进
  农业机具,包括耕作机具,排灌机具,植保机具,收获机具和粮食加工机具。
  耕作机具解放前主要靠牛耕田、耖田、耙田等。还有一部分农户用锄头挖田,用人力代替耕牛拉动耙、耖平整土地,劳动强度是够大的。犁是传统的木犁。50年代推广铁制犁及双轮双铧犁(但因为地处丘陵,田块小;又因需两头牛拉动,耕牛难使唤而没有推广)。除草松土靠锄头,水田除草靠田耙。80年代除草使用除草剂,现已广泛使用;同时旱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防长草,省略松土。70年代推广使用拖拉机耕作。由于地处半山区,多梯田,大型、中型拖拉机耕作有一定难度。先采用4马力手扶拖拉机耕耖,但效率不高。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整修了经济实惠的机耕路,采用12马力手扶拖拉机旋耕。为节约、合理修建机耕路,除机耕干线外,翻越田块采用跳板加“码王钉”或用稻草垫靠过丘。
  排灌机具 60年代以前,抽水灌溉一般都用木制水车,有手摇和两人、三人合使之分。车桶长度有八尺,一丈,丈二,丈四,丈六多种,分别用于低沿田、中沿田、高沿田。低沿用水量少的田块也有人工使用粪瓢、面桶、小水桶戽水的。70年代开始使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水泵抽水,90年代田头安装了电缆,一般采用离心泵和潜水泵电动抽水。
  植保机具 旧时,用毛竹筒装雷公藤粉,筒口用一块纱布网住用手震筒喷粉。50年代开始使用喷雾器,有高压、手摇、电动多种。目前普遍使用比较实用的扁长形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收获机具 50年代前期,稻、麦的收割脱粒用传统的镰刀和稻桶。稻桶有圆桶、方桶之分。使用时用稻桶梯打稻脱粒,用稻桶簟遮拦谷粒外撒,可单人、双人、三人操作。50年代后期推广使用木制脚踏打稻机,脱粒功效有很大提高。70年代开始用柴油机为动力代替人力脚踏,脱粒功效更加提高一步,并有用脱粒机脱粒的。90年代开始,又用电动机代替柴油机带动打稻机或脱粒机,更显方便省力。收割仍然用传统的镰刀。不久的将来,肯定用上收割机收割,将更显省力方便。
  粮食加工机具 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杵、踏碓、谷砻(有木砻、泥砻两种)、石磨、风车、团匾、米筛、糠筛、牛磨、碾槽等。石臼用石头制造,用于手工舂米,又称手臼。臼与杵配套使用,杵有木制、石制两种。木制杵大都用来舂麻糍、年糕、糯谷扁等。用脚踏杵舂米称“踏碓”。碾槽由碾台、碾子、槽沟、碾架构成,通常用牛拉。砻用于破谷取糙米。50年代芝英米厂安装了柴油机为动力的碾米机。村民大都送谷去芝英加工大米。要排队加工,忙时要等一整天,上午担谷去,下午才能加工成米担回来,这时家人就得送中饭去芝英食用。1962年,当时的下前大队用柴油机为动力办起了碾米机和磨粉机,1975年安装高压电后,上下两个大队都办起了电动碾米机、磨粉机、饲料粉碎机,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粮食加工。做到了粮食加工不出村。
  磨具,一直来使用石磨。由上下圆形石块及木制磨架、丁字型木制磨砻钩组成。下圆形石固定不动,中间置一顶针;上圆形石中间一洞紧配下圆形石顶针可旋转。两石接触叠合面各刻齿形扇状浅槽,上圆形石另一个面制成堆放粮食盆,边沿置一下粮洞,用手工推动旋转称石磨或麦磨,用牛拉动旋转称牛磨,均用来磨米粉、玉米粉、麦粉、豆浆、炒米粉等。
  凡是加工大米、面粉等均需与风车、坐团、团扁、米筛、糠筛、纱箩等配套使用,以去糠,筛粉分粗细之用。近年有一种不用去糠,出机就是剩米的流动碾米机上门加工服务。磨粉机加工的各种面粉也不需纱箩筛选了。还有单相电动的磨豆浆机为豆腐制作户带来了磨豆浆的方便。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