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54
颗粒名称: 记事篇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133
页码: 1-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记事篇的情况。其中包括概述、村庄、村民姓氏、农业、林业、工商业、交通、电力、教育、卫生与生育、群众文化、村民生活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记事

内容

概述
  前山杨村,东邻七姑塘、毛塘秋自然村,南接继绪塘村和郭段村,西与芝英六村及小派溪自然村相接,北与芝英八村相连。西北距永康农村最大的集镇芝英仅1.5公里,西距永康市区仅12公里。
  前山杨,因村处门口山与龙头山两山之间,村前是山,又因为建村之初先有杨姓,全村村民以杨姓居多,遂取村名为前山杨。
  本志所说的前山杨,是前山杨上村和前山杨下村的全称。
  前山杨上村,在村之东部,地势踞高,故而称为前山杨上村,又称上前山、上前。村里人称上处、上宅。
  前山杨下村,在村之西部,地势踞低,故而称为前山杨下村,又称下前山、下前。村里人称下处、下宅。旧时曾称田洋庄,简称田洋。包含上弄和宅塘头两个自然村。
  前山杨村,地势由东南逐渐向西北斜倾。东南多为林山,山麓大部分为旱地,村域西北有少量耕地。水田为典型的梯田,田块小,大部分丘块在1亩以下,小的田块只有1分、2分。全村地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之比,约为14:2:1。
  前山杨村,340户,含11个户主姓氏,共1170人。全村以杨姓和吕姓居多,约占总人口的90%。杨姓,尚有村民析居于方岩镇金竹降村以及永康市区和省内外其他地方。吕姓亦有村民析居于省内外,特别是江西省资溪、南城两县和贵溪市。
  二
  前山杨村是个半山区,山多田少。旧社会,村民有“男务耕种从工,女勤纺织家务”的旧俗。95%以上的村民租种地主、常会的土地。租谷重,早熟收入几乎要全部交租。许多人家丢了镰刀就没饭吃,靠种秋作、卖柴和做手工业糊口度日。手艺工匠中绝大部分是五金工匠和五尺工匠。五金工匠以铸造业为龙头,除此之外还有打铁、打铜、打锡、补铜壶、补锅、补缸、钉碗、修配锁匙、打金银首饰、打白铁、钉秤等等。五尺工匠主要是裁缝、烧制砖瓦、做木、做篾、箍桶、做泥水等行业。他们坚持亦工亦农。农闲时,背井离乡,闯荡大江南北,奔波秦岭东西。昼饮千家水,夜宿万庙亭。为生计,赚千家钱财,为社会,解万民急需。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肩挑背驮,流动经营。一般正月出门,七月回家收种;八月出门,十二月回家过年。一年复一年,年年沿袭,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不少能工巧匠转入他们工作所在地的国有企业,或者大大小小的集体企业。这些能工巧匠不是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就是企业的领导。由于这样,一些能工巧匠就不得不在当地成家立业,甚至把家眷也搬迁到外地安家落户。现在,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大城市,在江西省景德镇、德兴、广丰、玉山、九江、瑞昌、武宁、东乡、南城、资溪、金溪、贵溪;福建省浦城、南平、邵武、光泽;浙江省的丽水、龙泉、遂昌、衢州、常山、龙游、临安、富阳、安吉、淳安、兰溪、绍兴、金华、仙居等市县都有前山杨村各姓后裔安家落户的处所,这是前山杨村民外迁的重要原因。但是大多数手工业村民还是沿袭数百年的传统习惯,一年两次回家,把家建立在前山杨村。少数单身居外工作的,平时请假回家探亲,到退休时才回出生地前山杨村,与家人团聚,安度晚年。
  三
  前山杨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8月—1937年6月)初期,前山杨村就有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就有农会和农民运动,进行“二五”减租。1928年秋,大批村民积极参加永康农民暴动。革命斗争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革命者只能转入地下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1930年9月,前山杨村再次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大批革命青年跟随工农红军大队长杨加尚,参加攻打缙云壶镇的战斗。在战斗中,杨加尚英勇奋战,光荣牺牲。革命斗争再次遭受挫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战争。1938年1月——1942年5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从杭州迁来永康方岩寿山坑,永康成了日本侵略军攻击的一个重要目标,经常有飞机飞来轰炸永康县城和世雅等地。1942年5月,日军进犯永康。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前山杨村民背起锄头、铢锄、畚箕,乘着夜色,到杜山头、世雅等处挖掘东永公路,破坏交通。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5月),前山杨村是浙东游击纵队第六支队的根据地之一,经常有游击队和东区办事处的革命者进驻,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扩大革命武装。前山杨不但有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而且有多人参加游击武装队伍。、村里还建立了地下民兵组织。他们搜集敌人情报,以供游击队掌握敌情;张贴革命标语,宣传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锯电话柱、剪电话线,破坏敌人通讯设备;烧洋桥,切断敌人退路;做好各项工作,配合解放军解放永康。
  永康解放后不久,在清剿残匪战斗中,民兵队英勇善战。6月6日,敌203师608团副官周其高率一残部经游溪塘往石柱方向逃窜。前山杨村民兵闻讯后,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在队长杨雄飞带领下神速追剿,他们跋山涉水,抄近路,在耳朵岭包围敌人,猛烈攻击,活捉周其高,缴获轻机枪1挺,手抢1支,步枪27支,手榴弹300余枚,子弹1000余发和一批军用物资。待其他村大批民兵赶到时,已早解决了战斗。由于民兵作战勇敢,战果辉煌,受到了金华军分区的嘉奖。
  前山杨村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好、思想觉悟高、革命活动比较安全。1952年(农历1951年腊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曾亲临前山杨慰问。
  前山杨村民勤劳、刻苦、纯朴、勇敢、聪明,而且富有开拓精神。
  解放50年来,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以来,前山杨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令人振奋和高兴。
  全村各姓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饮乡水,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使前山杨村出现了“八多一无”的喜人景象。“八多”是:新房多,工厂多,商店多,家电多,车辆多,有文化的人多,生活条件好的人多,山上树木多。”“一无”是:现在前山杨村没有一个靠卖柴过日子了。许多老人深有体会地说:“前山杨村的变化,过去真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
  目前,前山杨村还有一些村民生活仍比较困难,村民文化科学水平还不很高,医疗卫生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今后努力去解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前山杨各姓村民,将继续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乘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继承和发扬祖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充分利用本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群策群力,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不忘记苦难的过去,不满足比较富有的现在,奋创更加辉煌的将来。
  第一章 村庄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前山杨村,地处永康盆地东部偏南的边缘,在北纬290,东经1200相交处附近。村东南山高,一般在海拔180米~500米之间,为仙霞岭山脉之余脉。大部份为石头山。山麓、山腰多岩洞,主要有大荆坑岩洞、黑山岩岩洞、草丛山岩洞(桃树洞)和马舟坑岩洞等。大荆坑岩洞约洞长10米,洞深10米,洞高1.7米,离村东7里。黑山岩岩洞,约可容400余人,距村6里。草丛山岩洞和马舟坑岩洞离村均约2里。以上岩洞旧时曾作为逃避日军蹂躏和躲避抓壮丁的临时处所。现在马舟坑岩洞已被水库淹没。
  前山杨上下两村各有一口大塘,上村大塘谓之上大塘,下村大塘谓之下大塘。两口大塘除作养鱼、灌溉之外主要用于洗涤、防火。村庄风景优美、山水秀丽。每到春夏季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彩蝶飞舞,蜜蜂奔忙;土地肥沃,谷穗金黄。发源于前山杨上村帘水烂坑、平坑、和尚坑的前川,经长生桥,流向下大塘下;发源于黄坑的村北小溪,经七姑塘、毛塘秋、上弄面前,也流向下大塘下。两溪正好在下大塘下汇合。两溪汇合的下游,宛如一根细长的莲花柄;下大塘处于莲花柄的上方,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镶嵌在前山杨下村的村口,把前山杨村装点得更加妩媚和娇艳。100多公尺长的下大塘岸,茂林翠竹。百年以上的樟树和枫树,昂首鹤立,倒影塘中。整条下大塘岸,好比碧绿的荷叶,衬托着下大塘这朵硕大的荷花。塘的正中,有一圆形的塘墩,象是莲花中的莲蓬。
  村北小溪在毛塘秋处,改道分流,一分为二,分为两条小溪。除原小溪继续存在外,新辟的小溪流经宅塘头、东塘,在太馀殿下,与下大塘下的前川汇合,流向小派溪、后杜、下畈,在车马何注入华溪,再流向永康江、婺江、钱塘江,汇入东海。
  前川从上大塘南侧的长生桥开始到太馀殿,有一里路、九座桥、十八弯、三个坝之说。一里路是:从长生桥到太馀殿有一里路。九座桥是:长生桥、罗端上桥、罗端下桥、百路绽桥、陈塘午桥、庙干坟桥、郭轮百秧桥、百廿五桥、太馀殿前桥。十八弯是:“一弯百卅田角、二弯罗端、三弯孔丘田边、四弯陈塘午角、五弯陈塘午下角、六弯四百田边、七弯庙干坟桥头、八弯庙干坟桥下方、九弯八十田里壁、十弯八十田角、十一弯八十田沿、十二弯四十里壁、十三弯四十外沿角、十四弯四十田外沿、十五弯另外八十田角、十六弯大牯牛横头、十七弯百廿五田头、十八弯太馀殿前桥下。三个坝是:长生桥上方为一坝,罗端上桥为二坝,太馀殿前桥上方为三坝。
  在前山杨地域内的塘滨、庙干坟、菜园里、庙坛、新屋(培塘东北角)、谢坑等地,历史上均有过村落。所以,塘滨有门口头塘,庙干坟有门前塘。据说,塘滨人相当富有,一万家产还算穷,叫“一万穷”。18个青年到大常祠堂看戏,穿了18件羊皮袍。据史料记载,庙坛这地方还是东晋时江南应氏鼻祖应思远的墓址,墓前有他的神道碑。
  前山杨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四季气候特点是:
  春季 回温早,升温快,以日晴夜雨为常。3月中旬终霜。由于西北强冷空气影响和西南暖湿气流活跃,导致湿润多雨,冷暖变化大,晴雨无常。晴时天暖,雨时天寒。有时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气象学上称“倒春寒”。多东北风,风向多变。一般惊蛰前后初雷。“倒春寒”年分平均气温低于12℃。
  夏季 5—6月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集中,且多大暴雨。出梅后进入盛夏,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东南风,光照强,气温炎热,少雨。因降水不敷蒸发,是相对的干旱期。中间常有雷阵雨出现,雨量大。8—9月夏末秋初受强台风过境影响,会出现暴雨,降水量大,能缓解旱情。同时,还会出现大风暴或冰雹。
  秋季 以东北风为主,气温渐降,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经常出现旱秋,也有时会阴雨连绵,形成冷害。
  冬季 受北方西伯利亚极地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冷空气带来寒流,使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三分之一年份有大雪,但雪冻时日不长,降落地面不久即溶化。小雪几乎每年都有。烂冬年分暖,旱冬年分寒冷,烂冬旱冬年分各占30%左右。
  常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最热月为7、8两月,最冷月为1月。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上、中旬,终霜期出现在3月中旬。平均无霜期为240—260天。
  常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0—19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年太阳辐射总量100千卡左右/平方厘米。辐射量最高值在7月,最低值在12月。
  常年陆地蒸发量在750—700毫米之间,属半湿润地区,7—11月为干旱期。1967年,连旱150多天。
  第二节 行政沿革
  明、清两代,前山杨村属游仙乡(石门里)三十四都二图,又称外三十四都。
  民国初,改游仙乡为游仙区。改保甲制度后,郭段厉自然村并入前山杨村称第八保属四维乡。民国28年(1939)5月四维乡改为四石乡。前山杨属四石乡,民国35年(1946)10月,乡镇大调整,前山杨改属石鹤乡。仍辖郭段厉自然村,上弄自然村。
  1950年10月,前山杨属油川乡,称前山村。1953年郭段厉自然村从前山村分出,另建行政村。1956年前山村称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属超美人民公社油川大队(后改为管理区),称前山生产队。
  1959年10月超美人民公社改称芝英人民公社。前山生产队属芝英人民公社油川管理区,同时,宅塘头自然村从岘口生产队划出,并入前山生产队。
  1961年油川管理区改称油川人民公社,前山生产队分为上前大队、下前大队。下前大队辖上弄、宅塘头自然村。
  1973年上前和下前两个大队又改称上前山大队和下前山大队。
  1982年1月1日改称油川人民公社前山杨上村大队,前山杨下村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属油川乡,称前山杨上村、前山杨下村。
  1992年油川乡并入芝英镇,前山杨上村、前山杨下村随油川乡并入芝英镇,改属芝英镇芝英管理处。
  第三节 村庄建设
  民房清咸丰八年(1858)以前,村里除大小厅祠以外,民房多为泥墙,上下村各有数十幢。只是前山杨下村民房疏散开阔、平坦,占地面积大,前山杨上村民房紧密,占地面积小,靠山脚边沿建造。前山杨下村杨、吕两姓户数总和比前山杨上村多,论范围,要比上村大一些。到了清代咸丰八年(1858)农历四月初四日,一场兵祸,前山杨上村民房基本上被焚,前山杨下村也有部分民房被毁。
  此后村民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重建家园。新建的房舍大部分改用青砖。至解放时,全村共有民房267.5间,祠堂3幢,族厅3幢,加之杨姑娘殿、太馀殿,整个村容规模尚可。
  解放后,人民翻了身,经济收入迅速增长,50年代前山杨村就建了砖木结构楼房10余幢,是附近村落领先的建房样板,难怪当时许多姑娘都慕名愿找前山杨村的年青小伙子为对象。
  到70、80年代,村人还是积极在居住条件上狠下功夫,他们宁可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也要积极攒钱造屋。只是建房材料改土木结构为钢筋水泥结构。改革开放后,人们更是讲究居住条件,造房向高层发展,四层、五层楼房比比皆是,从村庄东南西北中拔地崛起。截至现在已拥有新老民房1025.5间。人均居住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同时,房屋外表装璜用上琉璃瓦,避雷塔,大理石贴面砖。地面铺上水磨石,花岗岩地板、木地板。有的用三夹板、五夹板、装饰板吊顶装璜。装上不锈钢护栏、拉门、卷门、防盗门。照明用上花色灯具、顶灯、壁灯,五花八门。有的还装上空调器,既豪华又大方。让人看起来有如城市的居室感,又具有山乡避暑别墅感。
  祠厅 太平军进军永康以前,前山杨上村已有三常祠堂(盛二公祠)、前仙间以及人常、兴常两厅;前山杨下村已有杨氏宗祠、四房祠堂、前仙间和姓吕田洋厅。这些建筑均为土木结构。经清咸丰八年兵乱,前山杨上村只余前仙间和三常祠堂,前山杨下村三重设计的四房祠堂中间一重也被焚毁。后重修如初。现在坐落下村的杨氏宗祠是七十年前在旧址上新建的。
  戏台 早年在杨氏宗祠、四房祠堂和盛二公祠都建有木结构戏台。约于50年代拆除。1968年,前山杨上村在门口田晒场东首新建戏台,办起露天剧场;继而于1977年建造了大会堂,堂内建了戏台。至1984年前山杨下村也选址于厅前晒场建起戏台,办起了露天剧场。
  井泉 在历史上,先辈村民开凿了5口水井。上村有上井,下村有下井,下村还有下大塘北井、下大塘南井。两村中间有校井(在小学校园内,上村人称下井,下村人称上井)。这些井在开凿时,都用较大的鹅卵石砌叠,井身都是圆柱形,上有石板打制的井圈或水泥井圈。数百年来,全村村民都依靠这几口井的井水作为饮用之水。改革开放以来,前山杨上村于1984年在后山半腰建成了自来水塔,日产自来水80吨,前山杨下村也于1985年在上弄山头建起自来水塔,日产自来水80吨。自此,村民家家户户均可用自来水。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饮水质量要求的提高,不少用户除了应用自来水之外,在自家房舍里或者房舍附近还打起深水井来。据说这些井的井水要比自来水更好,用起来也便当。
  村道 随着村庄的扩大,村道多自发形成。原来多用鹅卵石铺砌,只能步行,不能当作车道。1988年,前山杨下村房前屋后大部分村道,约300米,已铺浇了水泥路面,可行驶手扶拖拉机和其他微型车辆。
  第二章 村民姓氏
  前山杨村,以杨吕两姓为主,此外尚有桑、胡、周、陈、朱、应、龚、徐、李等户主姓氏。
  本地村民,都为汉族。
  第一节 前山杨氏
  杨氏源流 杨氏之先,郡望弘农,系出姬姓。公元前7世纪时,晋武公有个儿子名伯侨。其孙突,为羊舌大夫。突有5个孙子。第2个孙子肹,字叔向,晋平公时为太傅,食采杨氏,子孙因邑为氏。叔向生子名伯石,字食我。因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其他子孙逃于华阴,遂定居下来。华阴是弘农郡的属邑。弘农杨氏即始于此。
  弘农杨氏,在历史上居官显要者很多。汉有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追杀项羽有战功,被封为赤泉侯。其曾孙杨敞,字君平,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其后裔杨宝子杨震,字伯起,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称关西夫子,又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名相。他拒贿时的“四知”名言流传至今,教育着千秋万代。唐大历中又有宰相杨绾,德高望重,可与东汉杨震媲美,是为婺州杨氏之祖。
  杨绾的五世孙杨虎,又名杨逊,是五代后唐时的回图使。原居开封,后周显德末年避乱居吴越漾沙坑,既迁富春北部巨石界,又迁金华大云乡安期里竹马营,卒葬义乌县双林乡蜀山里之东晴山(在今赤岸)。生子杨衡、杨道。杨道,为宋朝散郎,从父徙居金华竹马营。杨衡,字守畅,为宋奉议郎,也从父徙居竹马营,卒后卜葬东晴山。杨衡的儿子杨瑱(百行1,《前川杨氏宗谱》写“震”),宋嘉定戊辰(1208)进士,任河南提刑按察副使,转迁兵部侍郎,敕令同提学编修,后辞归,由汴宦游浙之乌伤赤岸而占籍居焉。
  杨瑱,生四子:仲成、仲用、仲文、仲武。仲成居赤岸,仲用居武义刘岩下,仲文迁永康县城西隅,仲武迁居永康杨公。至宋淳祐年间(1241~1252),千行1杨仲成的长子、万行5杨万明,任永康知县,后居永康前山杨。杨万明就成了永康前山杨氏的始祖。
  前山杨村始祖杨万明,卜居前山杨(今前山杨上村)后,发族成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杨姓天下发房庠生,乾行7杨惟明又从前山杨上村徙居田洋庄相邻的地段,建房造屋,繁衍后代。他们与已在当地的吕姓村民共建前山杨下村。至清初,前山杨又有杨姓经常驻足于金竹降,至遗行80杨开叙才开始在金竹降定居下来。
  排行字母 《前川杨氏宗谱》载,自杨瑱开始,前山杨氏的排行字母为:
  百千万富贵 鲁禄盛荣昌
  乾泰昇震泽 谦逊遗和顺
  厚积庆丰亨 文章隆道德
  繁茂发康清
  这次编修村志,杨氏族人同声共议,又续增了以下一些排行字母,排列为:
  鹏腾耀华业 国兴树伟才
  传良继世长
  前山杨杨氏,自万行发族,迄今发至章行,已历25代。
  “四知堂”和“清白堂” 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前山杨村的杨氏宗祠(大常祠堂)正中,戏台上方高挂着一块巨匾,上书“四知望族”四个大字;三常祠堂(盛二公祠)也有同样的匾额。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灯笼上有的号“四知堂”三个红字,有的号“清白堂”三个红字。
  义乌市赤岸镇第二村原来也有一座“清白堂”。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被全部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了赤岸镇第二村办公大楼,目前尚存当时“清白堂”的一对石狮。其他古建筑木料已被搬建到附近的戚继光纪念馆。
  为什么前山杨村的杨姓和赤岸镇第二村的杨姓都有“四知堂”和“清白堂”呢?因为他们的先祖,是东汉时期的丞相杨震。
  杨震(?~124)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人。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人称关西夫子,也是清正廉明的名相。他前半生教授学生,后半生出仕。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官职。杨震才学过人,廉洁奉公,他的事迹被列入史册,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杨震出身名贵之家。他的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就有战功,被封为赤泉侯。他的高祖杨敞,在昭帝时官至丞相,封为安平侯。父亲杨宝,通晓欧阳生所注释的《尚书》。
  杨震50岁时,大将军邓骘听说他有才德召聘他出仕,推荐为茂才。经过四次调迁,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职。
  杨震虽然身为高官,但是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当他到东莱郡赴任时,路过昌邑县。过去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当时正任昌邑县县令,前来进见。到夜深人静时,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送给杨震,以示谢意。杨震对他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你为什么这样?”王密说:“黑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坚决拒绝,王密惭愧地退了出去。
  后来,杨震转任涿州太守。他的性格依然是公正廉洁,不受私情。他和子孙经常是粗茶淡饭。他不吃鱼肉,出门不骑马、不坐车而步行。亲友故旧有时劝他置一些产业,好留给子孙。他不肯接受。他经常说:“让后世都称他们为清官子孙,我把这个美名留给他们,难道还不丰厚吗?”(见1996年11月《工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全传》208~210页,《杨氏宗谱》也有记载)。
  由此可见,“四知堂”和“清白堂”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官要清正廉明、不徇私情。为了永远铭记先祖杨震的教诲,并告诫子孙后代,所以杨震后裔聚居的村落都有立祠、挂匾、号灯的传统。
  第二节 田洋吕氏
  吕氏源流 吕氏之先,系出姜姓。相传共工氏的从孙伯夷协助唐尧掌管四岳(指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又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吕姓臣民则以国为氏。田洋庄吕氏,郡望河东,是居邑河东吕氏的分支。相传吕太公望后裔从唐代自河南徙居婺永,至明洪武二年自太平徙居衙后,再卜宅河东创业,聚族世居河头。明弘治年间(1488~1505),有洪行吕杰,又从河头迁居田洋庄(今前山杨下村)定居。自洪行至今已发族17代。
  吕氏排行字母据《永康姓氏志》载,居邑河东吕氏的排行字母为:
  詠和廉熙, 金洪昇时。 元亨颐泰, 萃鼎节基。
  钟灵毓秀, 聚会英奇。 彝良显俊, 家政国维。
  崇文志学, 广德隆师。 沾先世泽, 光宗耀祖。
  惟嗣人为, 慈孝令恭。 士贤圣天, 慎修思永。
  传之万年, 昭同日月。
  第三节 桑氏及其他姓氏
  桑氏清代有桑显荣迁来前山,在前山杨下村北部定居,佃种吕姓耕地,建房造屋,发族成村,定名为“上弄”(《南山桑氏宗谱》称“祥龙”)。
  胡氏、周氏、陈氏、朱氏、应氏、龚氏、徐氏、李氏等,均因各种原因迁来前山杨村定居。
  由于有些年轻村民长期在云南、贵州巡回流动镶牙行医,与那里的姑娘产生了爱情。70年代末,80年代初,云贵姑娘婚嫁前山杨村先后有10余位,前山杨上村占了大部分。那10几位少妇虽不是手足之亲,远隔家乡千山万水,但在前山杨村居住都非常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同胞姐妹。
  第三章 农业前山杨村村民向以务农为本,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即使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务工热、经商热,但现代的前山杨村人从不放弃农业。或亦农亦工,或亦农亦商,或家属从事农业,孜孜不倦地操劳在祖先开垦遗留、经过20余代人不断改造的那片热土上。
  农业生产,以种水稻为主。麦、玉米次之,再次为大豆、荞麦、番薯等杂粮。毛芋、萝卜、青菜、土豆、茄子、茭白、莲藕等蔬菜作物,则利用田头地角沟堰水塘广种之。村人一般不用去芝英菜场买菜。新鲜蔬菜自食有余而上市,或相互转送者颇多。
  解放前,科技落后,水利条件差,大部份农田靠老天爷供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在350—400市斤之间徘徊。即使丰年粮食也不能自给。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经过勤劳苦干,亩产跃至500—550市斤。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共产风和自然灾害一齐向人们袭击,村人深受其害,粮食产量又停滞不前且有下降。60年代开始,经过调整,实行科学种田,推广矮杆良种和杂交水稻。同时,大力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80年代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经村人奋发努力,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土改时,人均耕地近9分,而现在只有3.5分),粮食产量与解放初期相比已翻了两番多,亩产大部份在1800市斤以上。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前,70%耕地掌握在少数地主和常会手里。前山杨村本身地主和常会不多,但附近芝英、继绪塘、郭段厉、儒家、游溪塘等村常会及地主田产很多。他们将坐落在前山杨村附近的田地佃租给前山杨村人。即使是中农,大部分也是佃户。佃租一般采用定租制。即确定租额,秋收后佃户按额向地主或常会交纳租谷。当时,一年大部分收种两季,即早中稻,秋玉米、豆、荞麦、萝卜菜,也有第三季种冬大麦、小麦,油菜的。但种三季(村人称三熟)的耕地会影响到次年早中稻的产量,所以第三季大部份植绿肥。早中稻的收入除去纳租所剩无几,只能赖第二季秋作物及第三季春花(麦类)作物收入弥补先欠和充饥。困苦的佃农,绝大部分在饥饿线上挣扎。
  1950年下半年开始土地改革。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计划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分配了土地,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1952年,在帮工队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实行土地、农具入社分红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前山杨村先后成立了规化、红星、光明、同裕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农具属私人所有制。
  1956年,农村合作化运动深入开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取消了土地分红。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全国,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加入超美人民公社(后改称芝英人民公社),成为公社属下的生产队,实行按劳分配,定量分粮。以后几经更改撤并、充实提高,人民公社体制一直持续25年。至1983年始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行政。
  1981年,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山林承包责任到户。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后几经充实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更趋完善。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前山杨村,地处半山区,耕地全是梯田,水利灌溉条件极差,绝大部分农田靠老天爷施惠供水。旧社会,人们头脑受封建残余影响,迷信思想根深蒂固,遇上旱情就组织全村男丁沐浴更衣,焚香鸣锣,举牌打旗,求神拜佛(主要是向杨姑丈、杨姑娘)祈雨。也有好多次歪打正着,祈雨成功,更使人们深信不疑,所以一遇旱情即着手筹备祈雨。
  解放后,各级政府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力兴修水利。土地改革工作一结束,1951年冬村民就着手组织开挖毛塘。次年与芝英八村联合兴修盛塘水库(芝英人称上下世午水库)。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前山杨上下两村合并成一个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冬,立即着手螺丝塘水库的兴建。同时,和尚坑、平坑、荒塘、门口头塘等全村所有54口山塘,经过两年努力,塘岸加宽加高,塘底挖深,增加了蓄水量,同时全面整修了放水涵洞,从而提高了抗旱能力。同年,试种双季晚稻成功,继而全面推广,因此用水量迅速增加。
  1958年,太平水库动工兴建,但只是前山杨下村极少数农田能得到太平水库东渠的抽水灌溉,不能解决整个前山杨村的农田用水。为此,1964年当时的上前大队与继绪大队联合兴建马舟坑水库。1967年在油川人民公社统一安排下,由当时的上前、下前、郭段、继绪四个大队联建,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蓄水量(库容12.26万立方米)。于1970年竣工,开闸放水。从此四个大队大部分农田受益。农田抗旱能力从建水库前的不足20天提高到受益农田全年旱涝保收。同时,前山杨下村还用条石水泥修建排水沟500余米,便于农田的排水与灌水,使杨溪水库的水通过两级电灌引至荒塘、下大塘,进而引至后前塘。
  第三节 农业良种推广
  解放前,村民对种子的选用比较简单,水稻种子一般都选用金华早谷、大叶早谷,红黎米、三百粒、小叶青、七月糯、红壳糯、白壳糯。玉米种子选用黄玉米、紫玉米。这些品种产量都比较低。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科学种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不断进行良种的更新换代。
  水稻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广种植莲塘早、珍珠矮、先锋陆财号、广陆矮、矮脚南特号。其中陆财号、广陆矮为当家品种,亩产一般在700市斤以上。
  1956年推广双季晚稻种植后,晚稻品种选用晚籼九、猪毛簇、王光头、人民京、沿下坑、游粘籽、农垦。80年代推广种植杂交晚稻,品种选用汕优6号、汕优63号、叶优10号、叶优46。搭配早熟早稻品种二九丰、浙733、卢青早、卢红早等。
  大小麦在50年代,大麦推广品种为六棱珠、长江麦;小麦推广品种为三月黄、红壳麦。70年代引进908小麦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80年代开始,村民很少种植大小麦,只有少数村民在自留地、田头地角少量种植,以尝鲜食用。90年代开始随着江北面粉大量拥入永康粮食市场,种植大小麦因为影响到早中稻及杂交晚稻的产量与季节而基本绝迹。
  玉米 解放前是秋作物的当家品种,早中稻的收获除去交租所剩无几,只能指望玉米充作主食。50年代玉米品种选用大粒黄、小粒黄、紫玉米。推广种植双季晚稻后,玉米种植量锐减。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玉米品种选用浙丹一号、旅曲、丹玉、东顶。80年代开始推广苏玉一号。如今玉米种植量已由大田种植退至田头地角,自留地少量种植,用以尝嫩鲜。但也有部分村民种植玉米供市场当作果菜销售。
  豆类 因为产量低,从60年代开始基本上取消了成块成丘种植,少量种植品种选用六月豆(兰溪大豆)。
  第四节栽培技术改革
  水稻育秧60年代以前,全部采用育水秧,拔秧种插水稻。“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夏至见稻娘,夏至断黄秧。”“秋前五日没谷割,秋后五日来不及。”这些农谚反映了传统的播种季节。70年代推广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后又推广浅水插秧,首先在水田块里浅水推耥平整,然后把水基本放干待过一夜,土表略呈板结。然后用专用工具如划线般在田块上按照插种尺寸纵、横打印定格,再在纵横交叉点插上带土秧苗,待全丘田块扦插完毕再放入浅水保苗。80年代推广杂交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植到秧田称苗秧。待秧苗发棵后再移植到大田。早中稻推广通气秧田(燥耕、燥整、水耥)和地膜覆盖育秧,普遍采用锹秧带土移栽,比传统播种大大提前了播种期。近年提倡抛秧移栽水稻,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水稻施肥传统做法是边插秧、边塞下脚肥。这种做法延续至70年代初,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后才逐渐省略。同时提倡对秧苗施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在大田施耙面肥。后熟晚稻大力推广青稻草还田。近几年懒惰的做法是改青稻草还田为稻草晒干烧成灰还田;这样好的一面是容易旋耕,容易耥平大田;缺点是增加土壤肥力不明显,不宜提倡。不论早、中、晚稻都做到基肥足,早施分蘖肥,看苗施好吊头肥。70年代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稻管理水稻移栽后灌三天满秧水保苗。隔20余天第一次耘田,叫做““剃本月头。”一般耘田一、二次。横行、直行交替劳作,然后涂田。涂田后撒上草木灰进行缴田,放干水烤田。这时,水稻管理告一段落,俗称“田稻上岸”。耘田工具一直使用“田耙”,工作效率比较高。推广小株密植以后,田耙直径改变了很多次,得根据密植程度尺寸大小制作。60年代曾推广用手摸田,此项劳作,可边除草,边补苗,边扶苗匀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80年代推广杂交稻种植后,移植一星期即开始耘田。90年代开始,插秧5—7天撒施除草剂代替耘田,稻田保持一定水量。提倡除草剂和化肥混拌为追肥一起撒施,更能减轻劳动强度,很受农民欢迎,现在已普遍采用。
  水的管理,70年代开始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中期提倡搁田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采取干干湿湿防倒伏。做到养水到老,防止白田割稻。
  大小麦 播种传统都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5—6市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条播,狭畦改为宽畦(8尺左右)开深沟。沟深见塥,条播播幅6—8寸,每亩播种量25市斤左右。提倡人尿浸种,拌磷肥播种,种子上面覆盖焦泥灰,栏肥。70年代推广稻板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施基肥,麦子撒播或条播,然后开沟,把沟开出来的散土作为覆盖麦子的盖土。
  施肥 传统放清子(即不施肥),麦苗出土两叶后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70年代后有改进,提倡施足基肥,速施追肥,重施栏肥。80年代采取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促进低节位分蘖。
  除草 传统的方法是年前叫“掏麦”(深锄松土),第二次叫“铲麦”(浅锄松土),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肥、化肥、塘泥浆等。不锄草,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种前均匀地喷洒在地面上。
  肥料50年代以前,肥料主要是用农家肥,如人肥、猪栏肥、绿肥、塘泥、焦泥灰、草木灰、炉灰、头发、猪毛、鸡毛、骨头,还有鸡粪、狗粪、牛粪。商肥,只是用桐饼、菜饼、豆饼、石膏、石灰等。60年代开始施用化肥,起初曾一度施用石灰氮,随着历史的推进,化肥种类日益增多,氮肥除石灰氮外,还有氨水、母液、硫化铵、碳酸氢铵、尿素。钾肥一般使用氯化钾。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近年推广施用复合肥和生长激素等。
  植保措施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菜虫药粉,一般用于防治蔬菜病虫;绿矾用于防治芋艿病虫。50年代推广挖稻根,田岸三面光,铲草泥烧灰以灭虫卵和防止害虫过冬。点诱蛾灯杀虫;摘螟块灭虫。60年代推广用化学农药,如六六粉、二二三、1059、1605、乐果、敌百虫、甲铵磷、杀虫双、叶蝉散、速灭威、稻脚青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第五节 农业机具改进
  农业机具,包括耕作机具,排灌机具,植保机具,收获机具和粮食加工机具。
  耕作机具解放前主要靠牛耕田、耖田、耙田等。还有一部分农户用锄头挖田,用人力代替耕牛拉动耙、耖平整土地,劳动强度是够大的。犁是传统的木犁。50年代推广铁制犁及双轮双铧犁(但因为地处丘陵,田块小;又因需两头牛拉动,耕牛难使唤而没有推广)。除草松土靠锄头,水田除草靠田耙。80年代除草使用除草剂,现已广泛使用;同时旱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防长草,省略松土。70年代推广使用拖拉机耕作。由于地处半山区,多梯田,大型、中型拖拉机耕作有一定难度。先采用4马力手扶拖拉机耕耖,但效率不高。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整修了经济实惠的机耕路,采用12马力手扶拖拉机旋耕。为节约、合理修建机耕路,除机耕干线外,翻越田块采用跳板加“码王钉”或用稻草垫靠过丘。
  排灌机具 60年代以前,抽水灌溉一般都用木制水车,有手摇和两人、三人合使之分。车桶长度有八尺,一丈,丈二,丈四,丈六多种,分别用于低沿田、中沿田、高沿田。低沿用水量少的田块也有人工使用粪瓢、面桶、小水桶戽水的。70年代开始使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水泵抽水,90年代田头安装了电缆,一般采用离心泵和潜水泵电动抽水。
  植保机具 旧时,用毛竹筒装雷公藤粉,筒口用一块纱布网住用手震筒喷粉。50年代开始使用喷雾器,有高压、手摇、电动多种。目前普遍使用比较实用的扁长形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收获机具 50年代前期,稻、麦的收割脱粒用传统的镰刀和稻桶。稻桶有圆桶、方桶之分。使用时用稻桶梯打稻脱粒,用稻桶簟遮拦谷粒外撒,可单人、双人、三人操作。50年代后期推广使用木制脚踏打稻机,脱粒功效有很大提高。70年代开始用柴油机为动力代替人力脚踏,脱粒功效更加提高一步,并有用脱粒机脱粒的。90年代开始,又用电动机代替柴油机带动打稻机或脱粒机,更显方便省力。收割仍然用传统的镰刀。不久的将来,肯定用上收割机收割,将更显省力方便。
  粮食加工机具 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杵、踏碓、谷砻(有木砻、泥砻两种)、石磨、风车、团匾、米筛、糠筛、牛磨、碾槽等。石臼用石头制造,用于手工舂米,又称手臼。臼与杵配套使用,杵有木制、石制两种。木制杵大都用来舂麻糍、年糕、糯谷扁等。用脚踏杵舂米称“踏碓”。碾槽由碾台、碾子、槽沟、碾架构成,通常用牛拉。砻用于破谷取糙米。50年代芝英米厂安装了柴油机为动力的碾米机。村民大都送谷去芝英加工大米。要排队加工,忙时要等一整天,上午担谷去,下午才能加工成米担回来,这时家人就得送中饭去芝英食用。1962年,当时的下前大队用柴油机为动力办起了碾米机和磨粉机,1975年安装高压电后,上下两个大队都办起了电动碾米机、磨粉机、饲料粉碎机,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粮食加工。做到了粮食加工不出村。
  磨具,一直来使用石磨。由上下圆形石块及木制磨架、丁字型木制磨砻钩组成。下圆形石固定不动,中间置一顶针;上圆形石中间一洞紧配下圆形石顶针可旋转。两石接触叠合面各刻齿形扇状浅槽,上圆形石另一个面制成堆放粮食盆,边沿置一下粮洞,用手工推动旋转称石磨或麦磨,用牛拉动旋转称牛磨,均用来磨米粉、玉米粉、麦粉、豆浆、炒米粉等。
  凡是加工大米、面粉等均需与风车、坐团、团扁、米筛、糠筛、纱箩等配套使用,以去糠,筛粉分粗细之用。近年有一种不用去糠,出机就是剩米的流动碾米机上门加工服务。磨粉机加工的各种面粉也不需纱箩筛选了。还有单相电动的磨豆浆机为豆腐制作户带来了磨豆浆的方便。
  第四章 林业
  第一节 林山面积
  前山杨村林山范围宽广。东邻杏桐园、岩后,南接南山岭、三宝尖,西与村庄相连,北与七姑塘、毛塘秋接壤。山林面积大大超过田地面积。根据测算,前山杨上村和前山杨下村共有林山面积3214亩。
  林山主要分布于山岗后,火炬坑、岘口坑、马舟坑、上下山坑,栲栳坤、麻栗坑、阴坑、白竹力、大树山、大坑、平坑、和尚坑、黄坑、牛栏坑、谢坑、大荆坑、小荆坑、牛背垅、野山岭、虎坑、大屋尖、小屋尖、水缸沿坑、尖树坑、开岩下、吼虎坑、箬坑、蛙麻坑、水蛇坑等地域。
  第二节 山地资源
  用材林 前山杨村的林山,与永康各地一样,用材林以马尾松为主。其次是杉木、毛竹。阔叶林有枫树、青栗树、白栗树和木禾树。用材林是宝贵的建房材料、建筑材料。
  薪炭林 解放前和解放后曾有一段时间,全村林山属个人所有,不管自生和人工种植的山林都归各户自行处理。已成材的林木除山主自家用于建房造家具以外,有时还将整山连片的松树判售给瓦灶烧窑。也有不少农户将砍下的松树桠和用松树干裁锯成松树柴爿,一担担挑到芝英出售。有的人家还出售木炭。冬天,则几乎家家户户上山砍伐和出售自然生长的茅草柴、灌木等,以换取赖以生存的粮食和必需品。
  野生药材 多为山上自生自长。主要品种有岩柏、棉茵存、桔梗(桔梗分雌雄两种)、南沙参、威灵仙、山如意(即见水还阳)、篦箕柴(鬼箭令、鬼箭羽)、黄精(九精、山生姜)、山枝(使君子、枝子)、金英子(糖棚)、山茶(枸茬)、夏枯草(松蒲草)、山大蒜(百合)、红藤根(马了梢根)、金刚刺根、鸡骨常山(鸡骨头、六月雪)、金银花、一枝黄花、鱼醒草(野花麦)、野苏子、白茅根(大叶茅草根)、石菖蒲、石蒜(卅六桶)、申姜块(猢狲姜)、车前子、犁头草子、淡竹叶、何首乌(藤叫夜交藤根,块叫何首乌)、鸡盲草、黄荆柴、〓虫、结漆(花和叶可以分用)、山绿篱、野菊花、大蓟、板兰根、茜草、半边莲、二叶对、茅茛、粉防己、明党、马齿苋、铁苋菜、仙鹤草、仙桃草、土茯苓、紫苏、小功劳、连齐(四瓣海棠)、七层楼(九龙盘珠)、金银花、白笔头、桑枝、水杨柳、乌鸦青、水辣蓼、乌韭、羊蹄、凤尾草等百种以上。
  其他资源野菜有大叶狼衣(嫩芽可做菜,根可做山粉)、苦叶菜、岩头木耳、松菇。猪饲料有山葱头、山樍花、紫荆花。
  此外,林山还有不少飞禽走兽出没,诸如老虎、豹、山羊、麂、狐狸、狼、野猪、貉子(山狗)、青狸(二头鸟)、猸子(白面、泥鳅獭)、黄鼠狼、野鸡(雉鸡)、山兔、狸子(拖鸡猫)等。
  第三节 山木种植
  1950年春,全村组织主要劳动力,在谢坑平坛无偿开垦荒山,造地10余亩,曾种植秋豇、绿豆、玉米等作物。当年,仅玉米一项就收获了2000多斤。
  1952年后,在林山旱地上村民们插种过芍药、元胡、茶叶、板栗、杉木、毛竹。近村山沿亦开垦了40多亩山地,种植桃、李、梨、桔、栗、毛竹、桑树、金针等水果和经济作物。其结果是:
  茶叶种植在谢坑平坛,大荆坑山脚,开岩下山脚、小屋尖山脚、箬坑口、踏碓岩山脚等地。经管理,曾有过收益,年产干茶2担多。因地处深山,无环境污染,茶质很好。据当时芝英收购站人员评价,质量高于邻近各村。因此,上门求购者很多。以后因管理机构多次改变,没有专人管理,所以只剩一些茶茬,并被柴草覆盖,看去不象茶园了。但在每年的采茶季节尚有很多村民上山采摘,自炒自用。
  毛竹 50年代,在大坑、水缸沿坑、谢坑种植。1971年又在村庄附近的岩塔坑、金岗山沿、山水律、帘水烂坑、门口山发展竹林10多亩,经培育已有一定收益。集体管理时期,每年将可挫(砍)的毛竹分给社员修补农具,大体能自给自足。随着分山到户,远山的竹林也分给个人。近村的竹林于1993年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为10年。每年上交700多元。
  杉木 60年代,在谢坑平坛种植杉木10多亩。80年代,又在和驮坑、山水律等地开山种植杉木8亩。多年来,由于未很好组织专人管理,任其自生自长,因此现在收获不大。但它至今仍属集体所有。远山的杉木已于1982年分给个人管理。
  桑树 60年代种植桑树10多亩。经专人管理,盛产时每年可养蚕5~6张。70年代将一些山沿地分给社员种植后,桑树被砍改种水果。现桑树已基本无存。
  黄花菜 俗称金针。1972年引种金针15亩。由当时的付业队专人管理,每年收益较大,如1974年收获烘干金针32担。后因土地调整,一些山地分给社员而普遍改种水果。
  水果 由桑树地、金针地改种果树。其中桃园曾有20多亩,盛产年,全村有半数以上村民上市卖桃。后因有些桃树衰老,改种柑桔。1991年遭遇严寒,半数以上桔树冻死。后经不断栽种,改良品种,现尚有桔林20多亩。分散在田头地角,村民的自留地,均为村民私人经营。
  第四节 山林管理
  解放前,村里建立森林管理委员会,由各房中有较高威信的族长组成,经常讨论和决定森林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清明前进行禁山。山有两种,一种是常山。大常有门口山,天常有象山突,兴常有和驮坑,元常有龙头山,人常有金刚山、底丁脚、绿豆坑,全房有面前山、馒头山等。这些常山,自禁山之日起,任何人都不准进山砍伐。不仅不能砍伐松树,也不准砍伐茅草、柴桠。直到年终,才将茅柴判人砍伐,或分给常下村民砍伐。有的甚至2—3年才砍伐一次。另一种是私山,属个人所有。自禁山之日起,也不准进山砍伐。但在初夏,允许到山上砍一些“垫栏”(长在山上的阔叶树、灌木嫩枝和嫩草)摊稻田和芋田。
  八月至立冬前放柴期。5天一次。允许村民上山砍伐茅柴、柴桠。非柴期进山砍伐,要夺要罚。
  立冬以后至第二年清明前,天天开放。允许村民每天上山砍柴。
  但是砍伐树木必须经过批准。发给筹码,才能上山砍伐。
  禁令森严,执法如山。所以没有任何人敢到门口山、象山突等常山进行砍伐,即使扒松毛也无人敢进。常山树木葱郁,柴草茂盛。
  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民大办钢铁。为供给杜山头小高炉炼铁的需要,村里半数以上劳力,成立“木炭营”上山烧炭。在林山中建立炭窑40多个。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原来茂密的山林基本烧光。
  1962年后恢复林业生产,封山育林。每年春季种树造林。苗木由集体购买,村民投工记分。建立护林机构,并在大坑、牛栏坑、谢坑建造小屋,专供看山护林人员居住。
  1982年将集体的山林分给村民各家各户自行管理,并发有30年不变的自留山证。由村级机构规定柴期,村民按期上山砍柴。砍挫用材林,则需经上级主管林业部门批准。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不到几年,树木就一片茂盛。
  随着各项经济的发展,人们就业机会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村民也改变了烧柴的习惯,普遍使用了煤饼,煤气和电饭锅。建造房屋也少使用木料。因此,上山砍柴背树的人少了。现在很多山路都被柴草覆盖。满山遍野树高林密,郁郁葱葱。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现在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的出现,如野猪、山羊、麂、野兔、山鸡等。
  第五节 古树名木
  前山杨村周围原有许多古树名木。在象山突、后山、罗端、大坟沿、小松树田等处都有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的许多大松树。在樍子坟有大梿树。在小塘滨有大枫树和大樟树。在庙干坟有大枫树。在菜圈里有大枫树和大黄檀树。在庙坛和后坟头有大樟树等等。由于各种原因,以上古树名木均遭砍伐。
  目前尚存的古树名木仅有3株:
  上村香樟树。在“三常祠堂”后、“人常厅”西的路旁。树粗4.7米、高18米,树冠直径19米,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树高约2.5米处,分三个枝桠往上生长。枝桠以下,树干中空,小孩能爬进爬出。据老人们介绍,过去分杈处没有现在这么高,手一伸就能碰到,现在碰不到了,而且下面进出的洞孔也比过去缩小了许多,小孩已很难随意进出。目前这棵古樟还在生长,枝繁叶茂,欣欣向荣。1998年永康市人民政府已为这颗香樟树编号立牌,作为古树名木保护。
  下大塘岸大樟树。树干斜倾朝东伸向水面。树粗2.2米,树冠14米,树高约七、八米。在五、六十年前,这棵樟树几乎就有现在这么大。
  下大塘岸大枫树,笔直挺拔,直刺天空。树粗约2米,树高和树冠各约17米。树叶常被虫食,宜加保护。
  第五章 工商业
  第一节 五金手工业
  铸造业这是前山杨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是硬模烧铸,以铸造各种规格的铁锅、犁头、犁壁、耙齿、汤罐、秤铊、碾药船为主。永康人称铸造工场为锅炉。有本钱的自己开一条炉,请铸锅老师帮工经营,没本钱的只能替老板做老师(锅炉老师)做帮工(伙计)。一般固定一个场所,在一个地方经营几年或几十年,流动性不大。大多在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广西及浙江省各地城乡,特别是杭州以北的下三府(指现在杭嘉湖平原)。初时原料用旧锅铁,后发展到用机床加工后废弃的刨花铁、沫子铁和废钢铁、块铁(新生铁)。熔铁鼓风,旧时用大樟木制的一人拉大风箱,后发展改为两人合拉,再发展到用铁板土办法制作的鼓风机,由柴油机带动。现全部改用电动鼓风机。熔铁炉,初时用粘泥拌稻草筋并与砂混和舂匀叠砌打紧,外加铁皮箍制作而成,名叫“小土炉”;后发展成大油桶制砌的不倒翁炉,内衬涂耐火材料;现全部采用多风眼进风加热风装置的扳式三节炉、白煤炉。熔铁燃料,旧时用杂木烧的青柴炭,后改用焦炭、白煤(无烟煤)。产品,由初时烧铸各式铁锅、农具为主;70年代开始发展到同时生产供水泥厂、火力发电厂粉碎水泥、煤块用的钢球、铁段及简单的翻砂铸件;80年代又新增翻砂衡器铸件、吊线锤、坩锅及工艺品铸铁件。铸锅工艺,旧时用粘泥拌草筋的土制模扑向浇铸,锅背面中心有一浇铸疤痕;现发展到用铸铁模,水泥模,采用空压机加压抑向浇铸,锅背面中心无浇铸疤痕。
  80年代初,永康的铸造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铸锅,简单翻砂的基础上又发展成采用中频炉、工频炉、电弧炉熔铁,熔钢加配料进行精密浇铸,用于铁合金和高锰钢的铸造,为复杂的造型翻砂及球磨机配件提供了方便。前山杨村铸造工人闻风而动,投身于铸造业的改革,率先在江西、安徽及本地办起了锰钢厂、精密铸钢厂。
  铸锅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当部分没技术特长的人员从事推销铁锅(俗称担锅)及上山烧木炭的工作。这些都是苦力、强力活。担锅者每天要肩挑上百斤铁锅走乡串村上门推销。卖锅又分现卖及赊销两种。一天要赶几十里路。新锅销出去,旧锅又回收;平时赊销出去,秋收后上门收帐,弄不好拿不到钞票又要挑粮食回来。烧木炭者比担锅者更苦更累,上山下山走的全是山路。挑的是重担,穿的是草鞋,住的是茅棚,坐的是木桩。在深山老林与鸟兽,猴蛇为邻。
  打铁业 一般都在固定的一个地方开一张铁炉,为设炉所在地一带的村民加工或新打制农具、工具及生活用具。农具有锄头、铢锄、两角铢、开山锄、耙、铁耙、草刀、钩刀、大柴刀、镰刀、铁锹等;工具有锉刀、刮刀、铲刀、蔑刀、屠刀、锤、锯、斧、刨、裁缝剪、轧头、铁扁担,铁龙(锡匠和白铁匠用具)等;生活用具有菜刀、手剪、火锨、铁钳、劈柴斧、铁环、铁箍、铁钩、门环、铁锤、铁钉等。一般一个掌钳师傅,带一个伙计和一个徒弟操作。由于各地打制铁器式样有异,设炉开张后就尽量不转移。有些就在设炉所在地安家定居。
  打铁是辛苦的,夏天受铁炉高温烘烤,汗流夹背;冬天又不能多穿衣服作业。胸前热,背后冷,几乎天天得洗澡。一般铁匠过了50岁就力不从心,得退出打铁行业。但老来还可上门铲菜刀、磨手剪,流动服务于千家万户,赚钱糊口。解放后,50年代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好大部分打铁人员纷纷组织起来成立手工业联社或者并入当地国有企业,成为锻造车间的锻工。
  打铁燃料,初时用木炭浸泥浆水。煤炭工业的发展,打铁也有用烟煤拌水使用的。经鼓风机鼓风燃烧木炭或煤炭加温。鼓风初时用风箱,现在大部分改用小型单相电动鼓风机鼓风助燃,整爿锻造工场全是灰尘,伴随氧化铁碎屑到处飞溅,确实让人难受。旧时铁与铁的粘合用泥浆涂铁加温,称“煮火”。现在改用电焊焊接。旧时打铁是抡大锤,体力消耗大,现在大部分改用夹板鎯头、空气锤。旧时刀刃用铲刀铲加磨,用锉刀锉,现在基本上改用电动砂轮机操作。
  打铜业、打锡业 此两种行业历史悠久。打铜业是永康小五金工业的技术基础。大部分从业者与补铜壶、补锅、补缸钉碗、修配锁匙,打白铁同时上门服务。一般铜匠、锡匠均会补铜壶、补锅、补缸钉碗、修配锁匙,打白铁等活。历史上这种行业除少数开店经营外,绝大部分上门流动经营,称“行担”。一副打铜担,一头是长方形风箱,上部两眼抽屉可安放小件工具,箱顶放小熔炉和锉刀架,箱旁插放铁钳、铁剪、炉铲等;另一头是一个有盖的箬笼(方言称水笼、蒲笼)。里面可放衣物、被褥、粮食、食具等物,下雨天不会淋湿。一副锡担,一头是长55公分、高30公分、宽30公分的坐箱,挑担时,坐箱上放锡版、车钻。工作时坐箱上面可作坐凳,半面箱板可以掀开作箱盖。箱内盛放工具。另一头与打铜担相同,也是有盖的箬笼。挑担流动每到一村一庄,把担放在来往行人较多处,或树荫下,或农舍旁,或街头巷尾。由徒弟(也称下手)走街串巷叫喊着承揽活计(俗称生意)。晚上很少投宿旅店,一般借住农家或走廊屋檐下,或凉亭、殿角。现在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的发展给年轻人创造了办厂就业的机会。原来从事铜匠、锡匠的也大部分年过花甲,不再外出流动经营。
  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我国,杭州饭店设宴招待使用的铜暖锅,是在油川农机厂特别打制的。前山杨村的铜匠就参与了当时的打制工艺。在当时,是以一项政治任务形式来完成的。
  铜制产品有几十种。主要有铜罐、铜汤罐、铜壶、铜火锅、铜火囱、铜脸盆、铜秤钮、铜饭铲、铜匙、帐勾、香炉、铜锁、八月迎案用檀香炉、铜大刀、铜响叉及70、80年代流行的铜汤肠(省柴灶上烧开水的专用水箱)。铜制产品又有紫铜、黄铜、白铜之分。一般紫铜可锻打,黄铜多铸造用。
  锡制产品也有几十种。主要有蜡台、蜡挈(茶壶)、酒壶、茶叶瓶、饭盒等。锡具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和塔形等,有的在上面刻上花卉、姓名和制造年号,还有的刻上龙、凤,狮,鹤等禽兽图案,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特别是闺女嫁妆制品,更是刻意打制,精美逼真。
  钉秤业制造衡器,特别是木杆秤历史悠久。经营方式是在全国各地开店、流动。前山杨村流动秤担多时有20余副。他们大部分流动经营于省内各城乡及皖、赣、闽、鄂、湘、鲁、豫、云、贵、粤、桂和沪等省市城乡。因秤杆、铁钮、铜钮、秤钩、秤砣都是沉重物件,流动经营很不方便。为此,有的人因长时间在某一固定地域经营,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就选一县城或乡镇开一爿秤店。有的人则临时租房,或寄住锅炉。因为锅炉有秤铊铸造,更兼绝大部分是老乡,工余可拉家常、聊天,更重要的是能节约住宿费和柴火费。批量制作木杆秤,然后让徒弟挑往附近村镇销售,也有赶墟、摆市在集镇上销售的,也有部分人串村上门销售附带修理的。在未实行使用定量铊前,得分别在木杆、秤铊上做记号,挺麻烦的。推行使用定量铊后,木杆和秤铊就不要“对号入座”了。旧时,秤铊有用石头打制的,在石头中间凿一个小洞,装上铁钮鼻可系秤铊绳。有的用绳结网包住石头,网上系秤铊绳。7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定量铊木杆秤。秤钮旧时一般采用麻钮。50年代开始逐步改成铁钮或铜钮,不锈钢钮。秤星有用铝丝、铜丝、银丝钉制的。
  旧时,木杆秤是廿两秤(即20两为1斤);解放后,改成16两秤(即16两为1市斤);60年代末改用10两秤(即10两为1市斤),80年代开始实行公斤秤(即500克为1市斤,1000克为1公斤)。
  70年代开始,除木杆秤外,还发展了铝杆秤、盘秤、弹簧秤、案秤,更多的是各种规格的台秤和电子秤。
  钉秤业的发展,修理磅秤,安装地磅行业也伴随兴起。从事此行业的从业人员是真正跑码头的人,他们北从中俄边境的漠河地区,南至广东樟木头、中越边境友谊关,中缅边境瑞丽地区;东从东海、黄海、渤海之滨,西至新疆伊宁、喀什地区,西藏日喀则、噶尔地区。大江南北,秦岭东西,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足迹。
  解放后,从60年代开始,每年都要对从事衡器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衡器理论及钉秤技术的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合格证书,才允许从事衡器行业的经营活动。前山杨村从事钉秤的村民,比较遵纪守法,年轻一代均通过考核领证才从事衡器行业。只是近年来,其他五金产业的发展,案秤台秤电子秤的出现,年轻人陆续改行从工或经商,上年纪的又不便外出经营。故此,除少数人在上海郊区和本省富阳市新登从事钉秤业外,可以说钉秤行业已濒临绝迹。
  镶牙业外出镶牙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解放前就有在外开镶牙店的。60、70年代,人们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少数民族,镶牙是一种装饰,年轻姑娘、小伙子都流行在完好的牙齿上,在门牙部位镶套上一个或几个金闪闪的假金牙以示高贵、时髦。故此,少数民族地区镶牙生意特别兴隆,镶牙人都纷纷前往“淘金”。最近还有几位通过合法手续出国前往泰国曼谷从事镶牙的。前山杨村那时不到300户农户,外出镶牙者多时竟达五、六十人。但镶牙技术关系到被镶牙者的身体健康,属医学范围。60年代开始,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对从事镶牙人员要进行考核,颁发个体行医许可证。
  第二节 五尺工匠
  五尺工匠,指裁缝、木匠、蔑匠、箍桶匠、泥水匠等。大多在本村及临近村庄服务。一般三餐由用户(主人)家招待,内有酒、肉,比用户平时生活要稍丰盛。70年代开始,每人每天还享受到一包香烟。
  裁缝 主要是上门加工。用户自己买布料,请裁缝加工比送裁缝店单套缝制合算。故村民们一般都是把全家人需做的衣服集中起来一年供裁缝老师一二次。每次1—2天或更长一些,视加工衣料多少而定。旧时,由于村民生活贫困,上门制新衣很少。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多子女户,往往一件衣服老大穿了传老二,老二穿了传老三。大部分人是衣不裹体。衣裤补钉加补钉。冬天一条单裤御寒。稍为好点的衣服留待走亲访友时穿用。裁缝上门也大都是手工操作。50年代开始使用缝纫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发展,时装不断改变。好多衣服还是去集市服装摊点或者到时装店挑选购买合算,所以上门加工成衣生意日渐清淡。年轻人也有去芝英、去城里、去北京开裁缝店的。尽管裁缝业生意萧条,但人口密集、时装不断翻新,只要能赶上时装潮流,能在精细上下功夫,生意还是可以的。老年人服装如大襟衣裳、带腰便裤等市场上几乎没有销售,年轻裁缝又没经验制作,个别老一辈裁缝师傅就占了古老的便宜。
  木匠 有大木、小木之分。主要是上门加工,修造农具、工具,打制家具,建房造屋,制作棺材等活。旧时,木匠活较多。土木结构的房屋,从柱、桁、樍、椽、楼板、房面、门全由木匠制作。一间楼房的建成,约需投入木工四、五十工。截锯木材、木板全靠手工劳动,劳动强度挺大,且费工时。60年代芝英安装了锯板机,这样就节约了许多工时,减轻了劳动强度。80年代木工上门有带刨板机的,这样刨板、钻洞、凿榫头就更加省力了。但用户要另外加付使用刨板机的费用和提供或安装单相电插座。
  随着历史的发展,建房材料用上钢筋水泥,门窗用上了钢窗,铝合金窗,玻璃钢门,铁拉门,卷帘门,防盗门,农具用上水泵、打稻机、脱粒机、拖拉机,家具用上组合柜,房屋装璜时就设计进去了。木板改用三夹板,五夹板、宝丽板。眠床不再是四只大木脚的“老床坤”,亦不是雕花全床门、半床门加床后雕花牌坊的木制花床,而是改用棕棚床、席梦丝床。殡葬改革后,棺材改用骨灰盒,这样木工活就相对冷落了。
  箍桶匠 广义讲也是木匠,只是因为他们制作的都是圆木类匠作,主要制作尿桶、粪瓢、水桶、吊桶(凹兜)、饭桶、榨桶(做豆腐用)、蒸桶(饭〓)、大小脚桶(浴盆、脚盆)、马桶等,因之称圆木匠,俗称箍桶老师。如今塑料工业的发展,好多木桶被塑料制品代替,生意日渐减少。旧时洗脸用的木制洗脸盆也被搪瓷脸盆,不锈钢脸盆代替,现已绝迹。但串村修理桶担还是不能少的。前山杨村的桶匠农闲时也常挑着工具串村上门,承揽生意。
  泥水匠 主要是上门为农户建房建灶和修理栏舍等。旧时,建房大部分是泥巴墙,用墙桶一堵一堵夯实。但必须筑直才不致翻倒。据有经验的泥水工匠传说,泥墙筑到一定高度,人站在上面会左右轻微摆动是正直的泥墙,否则就是歪墙。一部分青砖墙的楼房是用青砖砌叠的,下部几批用条砖(厚度较厚,等于两块开砖的厚度总和),上用开砖砌叠。砖墙中间部分用砖碎块瓦砾碎块加泥浆水灌肚。现在改成红砖砌墙,有扁叠空心叠两种方法。加上安放水泥板,有的还用水泥铺浇屋顶。大部分屋面、墙壁都要砂灰粉操装饰涂趟,加之房内装修,铺地面,泥水工的投入比旧时的房屋多。70年代,流行用条石代替砖块砌墙,二层三层甚至更高(不过前山杨村建房用条石一般都是楼下一层,楼上就改用砖块砌叠的)。泥水工投入的劳动强度就远比砖砌大了。
  烧制砖瓦业 俗称瓦灶。在前山杨村发起比较早。制砖、瓦师傅大部分聘的是缙云壶镇人。联系好一个办瓦灶地点后,选一片田块或旱地,清除表面污土。取泥拌水用牛一圈圈踩踏黄泥至熟透(相当于用碓舂,称踏泥),如烙饼的面粉团。用肩一块一块背回工棚,几乎所有瓦灶都是用稻草庇搭盖的茅棚为工棚。冬暖夏凉。住人、烧饭、做菜均在一处。然后在工棚里面用砖模制砖,瓦模制瓦(小块瓦片、一圆形瓦圈制成后分掰四片)称砖坯、瓦坯,全部用手工操作。边制作边送至茅棚外面露天晒场让太阳晒干。遇上下雨天用稻草编成的草庇遮盖。在工棚附近用石头或木桩、泥土、生砖坯(特制窑砖,比普遍砌墙砖大)筑成圆形窑。窑顶大部分拱砌,中间留2米左右直径的圆口称窑顶口。在窑前壁开一个烧火口,底部用铁炉栅隔着,栅下可取烧尽的木炭和柴灰,另外烧时可起吸风助燃作用。烧制砖瓦时,把晒干的生砖坯、生瓦坯装入窑里,留出火道,窑顶口用泥沙封顶,这项工作称装窑。装窑完毕后开始烧窑(一般是用松枝桠、松树干段等柴薪材在砖瓦烧火口烧火,让火从火道入口灌进,烟从火道上部出口排出)。一般不停地加柴燃烧3—5天,待到一定火候,此项工作由烧窑师傅掌握,烧制出来的砖瓦质量、颜色就在掌握火候这一关。停止烧火后,用泥土封闭烧火口,在泥沙封顶处铺上稻草、闷在那里,窑顶铺稻草上面不时泼水,称“泼窑水”。让砖瓦逐渐降温,经3—5天开窑取砖瓦(称出窑)。好的砖瓦都是青白色的,轻轻敲击响。一般是砖瓦混合烧制。销售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批发,以千砖万瓦为计价单位,或者全窑包销,或2人平分;或3人,4人分买;一种是零售。批发对象是新建房屋者,另售对象是零星修墙补漏者。
  烧制砖瓦为建房人、为国家做出了奉献,为群众的修理房舍带来了方便,为自己挣到了钱财。前山杨村有10多人先后在村里或在邻近的芝英、岘口、毛塘秋、亳塘、儒家、游溪塘、世雅、下里溪等地,在本省临安昌化、于潜等地,在江西省德兴、婺源、乐平、弋阳一带,开办瓦灶。
  随着制砖工艺的更新,手工制砖改用机械化制砖,用煤电代替柴火作燃料烧砖,用平瓦代替小瓦(土瓦)。现在使用的是红砖、平瓦,产量高,质量好,制造成本比土法制造大大降低。至70年代土法烧制砖瓦逐渐淘汰,现在已基本绝迹。
  第三节 新兴个私企业
  70年代后期,当时的上前、下前大队分别创办了农机厂(属集体经济性质),部分有技术特长的村民被吸收在农机厂就业。开始按出勤记工分,以后逐步过渡到承包经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个私企业应运而生。至80年代末,在外以手工业为生的村民也随着潮流在村里创办个私企业。他们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在家乡办企业,工余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能吃上热腾腾的可口饭菜,能睡上热烘烘、暖融融的被窝,更重要的还是各项优惠的政策吸引着他们。为此,有一技之长的村民都奋发创业,积极投身于个私企业的发展。
  目前,整个前山杨村先后有44位村民在前山杨下村工业区及租用两村的集体房屋、祠堂办起了一个个私营企业及家庭工厂,从事铸造业、压铸业、冲压业、机床加工业、模具制造业、静电喷塑业、五金制品业等行业,招收了大批从江西、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前来打工的青年男女。
  第四节 经商做生意
  挑担帮
  解放前,劳动就业门路狭窄,农闲时没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只有凭力气赶市贩粜籴,赚地区差价及运费的辛苦钱。
  赶集贩运结伴同行。少则3—5人,多则10—20人,专门从事赶集挑担。他们在苦难的经营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无形中结成了如其他地区“马帮”形式的“挑担帮”。
  前山杨村人长途挑担换肩方法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牵牛拄”“墩坤拄”换肩。而是用“天平拄”方式换肩。即是把担拄拄在扁担中间,平衡两头,挑担人手扶担拄、扁担,身体转1800角换肩。旁观者为其担惊受怕(怕翻担),其实熟练者使起来却是挺方便挺自如的。
  旧历逢四、九赶壶镇集市。前山杨至壶镇40余华里,去时如有粮食挑去壶镇粜,得在头一天下午动身,到离村30华里的洋溪岭背过夜。如空手去的,一般在当天的凌晨一时左右动身,到洋溪岭背天亮,赶到壶镇集市旺市以前。挑去粜的一般是糯米、籴的一般是小麦。秋后也有籴花草籽,蚕、碗豆籽的。壶镇集市上用的是“四勾秤”。每百斤折合廿两老秤是110斤(折合市斤是157斤多一些)。每人籴货挑担都在“四勾”秤100斤以上。中饭自己家里用饭箩盛着带在路上吃,有时路上买些番薯、豆腐干之类便宜小食品充饥。因路远担重,家里均有副劳力在下午三时左右结伴去“接壶镇”。一般接出离家10里以外的牛屙岭、后山头等地。去接的人根据本人劳力分挑20—30斤。回到家里一般都在黄昏时分。
  挑担帮的经营活动规律一般是:
  农历逢一、六日去永康集市籴米,籴麦担回家。
  农历逢二、七日担去方岩派溪集市粜米、粜豆籽。
  农历逢三、八日赶芝英集市粜米、粜麦、粜花草子和豆籽。
  农历逢四、九日去壶镇集市籴米、籴麦、籴花草子、豆籽和购土豆、番薯等。
  农历逢五、十日去古山集市粜米、粜豆籽。
  五天一循环,几乎天天出门挑担,重担压肩。贩粜籴这活儿赚的是辛苦钱。运气好些时也能赚到一、二、三块白洋。或赚下三、五十斤粮食,以此生计养家糊口。但也有风险。去时走夜路、起早摸黑,有时会遇上打劫。故而大多结伙同行以防不测。另外,若遇到价格涨落亦很难赚钱。特别将近解放时,钞票急剧贬值,芝英卖掉一担小麦立即赶返壶镇还买不回原来数量的小麦,不仅是赔上时间,力气,还得赔上本钱,亏了本。
  挑担贩粜籴一直持续到50年代,在全民大跃进运动中自然消失。
  农村商店
  前山杨村,离芝英集镇近,日常生活用品全上芝英选购。解放前,村内没有任何商店,只有1—2副流动经货担。
  1949年下半年成立前山杨村农会后,由农会出面筹办村级小店。小店设在前山杨下村杨大盈老屋。1950年下半年搬迁到前山杨上村人常厅继续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由芝英南百文商店接管经营,成为该店的前山分店。主要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南什货、小百货。大跃进时期,前山生产队在上村“十三间里”办公共食堂,小店迁移到食堂隔壁小屋。食堂解散后迁到上前山村杨金贤家,改为代销店。以后再搬回人常厅。1978年转为私人经销至现在。60年代,前山杨下村也在三角明堂大队集体房屋办起了南杂货、小百货代销店。刚开始时,经营人员报酬用工分,以后逐步改为承包经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在全村有副食品,小百货,干鲜蔬菜、饮食等商店10间,理发店1间。一般日常生活用品及早点,饮食,蔬菜都不要出村购买,生活尚算方便。
  铁皮摊
  8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深入开展时期,历史展示了新的一页。为进一步搞活市场流通领域,开拓市场经济,芝英镇由三村牵头开辟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又称钢铁市场),招商设摊经营铁皮边料、条料、角料等还值得利用的铁皮边角料,为乡镇企业、个私企业、家庭工厂提供生产、加工五金产品零部件的原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用料企业的热烈欢迎。整个市场迅猛发展,不得不几次扩建摊位。前山杨村的市场经济弄潮儿,以其活络的经济头脑,纷纷弃工弃农从商。1987年,钢铁市场开张,就有5人加盟。后经1990年,1992年钢铁市场两次扩建摊位,前山杨村人先后占了摊位22个,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在大园东钢铁市场占摊2个,近年又在应南溪钢铁市场占摊3个,共计占摊27个,从业人员51人。他(她)们在经商活动中奉公守法,态度和蔼,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深受客户的欢迎,生意火红。大把大把的利润现钞装进腰包,生活不断改善。普遍装有电话,移动电话。大部分人置有摩托车,还有6人置了微型工具车当作座车使用,又可装载少量货物,相当爽气,十分潇洒。
  第六章 交通 电力
  第一节 便道 大路
  前山杨村历史上出村的通道主要有四条。
  前山杨——芝英大路 这条路仅1.5公里。这是前山杨和前山杨附近村落少年儿童到芝英读书的通道,是前山杨一带成年人到芝英赶集卖柴换取衣食所需和求医求药的生命之道。这条路原是弯弯曲曲的田岸路,坑坑洼洼,进出货物完全靠肩膀挑担,步行往返。
  前山杨——游溪塘大路 这条路也只1.5公里。这是前山杨人出村劳作、步行进城的必经之道。因为游溪塘在历史上有不少时间成为乡、公社一级所在地,这条路是前山杨人去乡、公社办事的捷径,也是一部分学童到游溪塘上学的通道。
  前山杨——岘口大路 这条路是前山杨人出村劳作或到毛塘秋、岘口、桐岭头、两头门、金江龙直到派溪赶集、去方岩进香旅游的通道。往南还可到继绪塘、儒家等地。
  前山杨——黄光岭便道 这条路从前山杨上下村为起点,直通黄光岭、杏桐园、岩后、后山头、古竹畈、木坦,到缙云壶镇、仙居城乡。这条路高高低低,有如羊肠,但不少路段砌过石子。在历史上,是前山杨一带村民迫于生活长途跋涉去仙居挑盐贩卖、去壶镇贩粜籴的必经之道。至今前山杨至杏桐园尚留约长8里的鹅卵石通道。
  以上四条道路,数百年来给前山杨村民带来诸多方便。随着经济之发展,这些路都在变,变得比过去好。有的已成了简易公路,有的已成了机耕道,有的已加宽了路面,路道也比过去平整。
  第二节公路
  直通前山杨的简易乡村公路 这条公路从芝英环镇南路七村地段起点,长1.3公里,直通前山杨下村,前山杨上村,延伸至继绪塘村,经郭段村与方岩至石柱公路在游溪塘村相接,呈环状包围着沿途各村大部分耕地,全长约7公里。这条公路前山杨至继绪塘部分,由继绪塘修建,继绪塘至郭段村部分,由继绪塘修建,郭段至游溪塘部分由郭段村修建。芝英至前山杨段由原来的大路改造而成,动工于1974年。当时村级经济还不很宽裕,村里用耕地2亩、山林3块计20多亩,向芝英七村、八村调换做路加阔占用的耕地。以老路为基础,加以改建加阔修筑。改建后,路阔4米,仅能供拖拉机、小汽车进出。劳力由社员投工。经费由上、下两大队以45%与55%的比例摊派。
  改革开放后,村内工业迅速发展,狭窄的机耕路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94年再次开始加阔。1997年砌墈加阔完成,达到路阔8米。并于1998年开始,由继绪塘村、前山杨上村、前山杨下村分路段负责养路。现已大车进出无阻。每天,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交通堪称方便。
  邻近公路 与前山杨村邻近的公路主要有两条。
  一是东阳至永康的省道,这条省道途经芝英后城大街尽头。前山杨村通过简易公路与芝英贯通;并与这条省道相接,向东可去杭州、宁波、绍兴,向西可去永康城里。
  二是石柱至方岩县道,这条县道途经游溪塘、芝英和岘口。前山杨村通过简易公路或前山杨至岘口、游溪塘大路,到达芝英或游溪塘、岘口后,马上可与这条县道相接,向东可去方岩、灵岩、仙都;向北可去东阳、义乌;向南可到石柱镇;向西可到永康市区。温州经金华至寿昌的330国道经过石柱和永康市郊。到达石柱和永康市郊后马上接上330国道,向西可到金华、兰溪、建德、衢州,向南可去丽水、台州、温州。在永康市区搭上列车,还可直通全国各大城市。
  第三节 变电站
  过去点灯用的是油。记忆所及,开始用的是桐油、青油。将油倒在小小的灯盏里,然后放上两根灯草,点火后照明,光线十分微弱。后来有了煤油(俗称洋油),改用煤油点灯。将煤油倒在煤油盏里,穿上棉线或纸捻的灯蕊,点燃后照明。用煤油点灯,一是点得快,火一点马上亮,二是光线比桐油、青油灯亮。也有人点腊烛的。但一般只在春节或其它节日点,平常是很少有人点的,因为腊烛昂贵、价格高。
  然而,点灯不用油的日子终于款款来临。1975年春节,前山杨上、下两大队领导开始研究,组织有关人员负责外出购买电线杆、变压器及其它有关设备,并抓紧施工。终于在当年10月1日完成全村通电,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夜间一片光明。
  装电费用与劳力,上、下两大队均以45%与55%的比例摊派。初装时的变压器是30KVA。改革开放后,村级工业兴起,用电量逐年增加。1985年进行调整,将30KVA变压器归前山杨下村单独使用,前山杨上村再装一个30KVA变压器。1987年前山杨下村工业区建立,增装工业专用变压器50KVA。1997年再将50KVA变压器调换成200KVA变压器。同年,前山杨上村也将30KVA变压器改为80KVA变压器。至此,共有30KVA变压器1台,80KVA变压器一台,200KVA变压器1台,共计容量为310KVA,已能满足前山杨村目前工业、农业和民用用电的需要。
  第七章 教育
  第一节 学校
  小学 1927年春,前山杨村办起了新民小学(初小)。校址设在杨氏宗祠(大常祠堂)。教师是柏岩人黄德林(又名黄加双)。据党史记载,1929年至1930年他曾担任中共义和区委书记。他在村教书一年左右,学生约20人。
  以后,学校定名为前山小学。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从1个班发展到4个班(也即4个年级),学生增多,但教师始终只有1人,进行复式教学。开设语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劳作、大楷等课程。每年春秋两季,教师还带领学生到附近景点和学校去远足。教师住在学校里,生活待遇很低,每学期仅3—5担谷子。饭自己烧,菜由学生家里烧好后轮流送。
  解放后,学校由大常祠堂搬到姓吕厅里上课。
  1954年在罗端造了新校舍,就由姓吕厅搬到新校舍。
  1968年12月,前山杨村小学教师和贫下中农代表到油川小学接回高年级学生。从1969年1月份起,村里小学才有1—5年级和6年级的过渡班。
  1995年,在原校舍附近,新建了一幢有9个教室和9间教师宿舍的教学大楼。学生又搬到了新大楼上课。
  初中班 1976年9月至1978年7月,村小开办1—7年级。其中6—7年级是初中。学生人数不多,只有1个小班,办了两年就结束了。
  扫盲班 学校教育,除通过开办初小、高小实施普及教育外,抗战时期,村里还办过两个月民众夜校。解放后,办过扫盲班。
  幼儿班从1979年上半年起还开办了幼儿班,直至现在。
  第二节 学生
  新民小学改名前山小学后,学校学生不但招收村里学童,同时招收邻近郭段、继绪塘等村孩子入学。
  由于村内没有高小,读高小都要到外村,不是到芝英,就是到游溪塘、溪岸。芝英培英小学质量较高,又比较顺便,所以多数都到培英小学去读。从前山杨村到培英小学有三四里路,来回走一次需要个把小时,在平时尚还可以,但到严冬,天寒地冻,没有棉衣穿,挡不往寒风的侵袭,冻得学生浑身发抖。到芝英读书,要带中饭。除春节后有几天可带“米胖”、“大米糖”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只好带冷饭冷菜。把冷饭冷菜盛在铜罐里,到学校后,立即将铜罐送进学校厨房。待上午第三节下课,迅速奔到厨房,将铜罐塞进正在焖饭的大锅孔里,利用大锅孔的余火暖饭暖菜。这样总算勉强解决了吃中饭问题。夏天,有时就干脆回家吃中饭,炽热的太阳晒得汗流夹背,满脸通红,也只好忍耐着。遇到雨雪天,没有雨鞋穿。一般都穿自制的“木屐”鞋。但这种雨鞋只适用于小雨和短途,遇到长途和大雨仍不免要弄湿布鞋。所以多数学生仍是冒着雨雪干脆光着脚板走路,其寒冷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切,不但没有吓倒前山杨村的学生们,相反却磨炼了他们不畏艰苦、奋发学习的意志,同时也增强前山杨村民自己办学的信心。
  1954年后,前山小学不断改建扩大。从1969年开始,村里小学有了1—5年级,并且有一个6年级过渡班,前山杨村的学龄儿童可以在村里读完小学课程,不必再到芝英、游溪塘、溪岸等地走读。
  1995年后,前山小学新建了教学大楼,学生随之增多。至1999年上半年,在校学生数达到147人。
  一年级 1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5人;前山杨12人,外村3人。
  二年级 28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4人;前山杨24人,外村4人。
  三年级 2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8人;前山杨16人,外村12人。
  四年级 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前山杨25人,外村5人。
  五年级 21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8人;前山杨15人,外村6人。
  幼儿班 2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5人;前山杨20人,外村5人。
  在全校小学生及入学幼儿中,男生83人,女生64人;前山杨112人,外村35人。
  前山杨村早就普及了小学教育。1997年学校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后,也无条件地普及了初中教育。凡前山小学毕业的学生,都可升入初中阶段学习。
  第三节 学校管理
  早年,上村有一个私塾,设在“人常”厅里,下村也有一个私塾,设在姓吕厅里。私塾读的是《三字经》、《论语》等书籍。每个私塾没有几个学童上学。在1927年以前,前山杨村还没有小学。村民很穷,但对读书很迫切。尽快创办学校是当时村民的一致要求。1927年春,村里办起了初小,后来办了完小,又办了幼儿班,广大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尊师重教,热心支持办学,搞好学校管理,及时为学校排难解忧,使学校越办越好。
  建立校产。旧时,不仅将上大塘、下大塘、西角丘、大门口田划归学校所有,而且将马舟坑平坛的大片松树也划归学校所有。象山突这块山也划归学校所有。这样,学校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校产的收入,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支付教师工资;二是购置学校用品;三是免收学生学费。除杨姓学生免收外,其他姓氏的学生和外村来就读的学生也免收学费。
  新建校舍。解放前,一直利用大常祠堂中进作为学校教室。1951年土地改革时,特别留了罗端一丘田作新建校舍之用。因为这里地段比较适中,与上、下两村的距离大致相同。1954年至1975年,村里曾三次在这里新建扩建和改建校舍。但因都是平房,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1995年,村里下大决心,在原校舍附近,新建了一幢三层教学楼。共有9间教室和9间教师宿舍,还有一个宽敞的操场。造价38万多元。新校舍的落成和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鼓励读书。解放前,除利用校产收入、免收学生学费之外,每年年初一早上,大常祠堂和四房祠堂分“麻酥”,清明节分“份子”,小学毕业生都能分到“双份子”。人常还规定,小学毕业生除每人可多分2斤糍饭外,还可多吃一顿午餐。这些措施,从经济上说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在那贫困的岁月里,无疑是一种荣誉和自豪。
  第八章 卫生与生育
  第一节 防病治病
  解放前,村里卫生条件极差。住房狭小,灶头与猪栏共处一室,尿桶粪桶放在床边,村旁就是无遮无盖的粪缸。一到夏秋季节,不仅臭气难闻,而且苍蝇、蚊子到处飞舞,吮吸叮咬人畜,传播各种疾病。村民绝大多数不懂卫生防疫知识,更不懂得如何防病治病。有的人生了小病请村里的土医师看,一般效果还可以。但生了大病,土医师没有办法。有的人就请所谓的“过路太医”看,请过路的取牙虫妇女取牙虫。结果大上其当。这些人都是江湖骗子,钱一到手,人就远走高飞,再不见面,根本治不好任何疾病,也从来没有被治好过。还有的人因为家里穷,无钱到大医院去治疗,只好听天由命。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里经常搞爱国卫生运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民进行卫生防疫宣传和给儿童打预防针。为了方便村民防病治病,及时解决医疗卫生难题,村里相继选配了卫生员、赤脚医生,建立了医疗站、卫生室。
  1965年至1968年,生产大队配有卫生员。卫生员备有一只卫生箱,里面有红汞、碘酒、胶布、十滴水、虎牌仁丹等创伤药品和避暑药品。这些药品都是从公社领来的。生产劳动时,卫生员每天背药箱送药到田头,生产大队给卫生员记工分。考虑到送医送药不便,所以后来建立了医疗站。
  从1969年开始,村里办起合作医疗站。从医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过一些培训后,即从事医务工作。他们都统称“赤脚医生”。
  他们以中草药为主,为村民治病。经常上山采集药材,足迹远及永康、缙云、东阳、仙居等地。生产队为他们记工分。治疗伤风、咳嗽、发痧、牙痛等常见病,多发病,效果较好。甚至还治好吐血、妇女热淋尿血等病症。
  他们不仅为本村村民看病,还经常背着药箱到马舟坑水库工地为民工看病。其中不少是继绪塘、郭段的村民。
  1993年,前山杨下村建立了卫生室。医生,方岩镇人。他与村里签订合同。村里将“姓吕”厅的部分房间给他作卫生室使用,每年交一定费用给村里。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给村人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村医疗站和卫生室的建立,给村人保健、治病提供了不少方便。当然,大一点的毛病,仍然要到芝英卫生院,永康、金华医院,甚至杭州、上海的医院去治。但它能起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是无疑的。
  第二节 生育
  解放前,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也没有任何避孕措施。妇女怀孕,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也非常之大。究其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进行“老法接生”(也叫“土法接生”)所致,就是出生后缺乏婴儿保健知识引起。老法接生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对生育繁衍功不可没。但也有其缺点。接生员都是村里一些老年妇女,不识字,没文化,接生只凭老经验。接生用的剪刀不消毒,甚至用生锈的剪刀剪脐带。因此婴儿往往患“七日风”(破伤风)而夭折。
  解放后,实行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村民生活及卫生医疗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50年代和60年代初,生儿育女的人多了,小孩都养得白白胖胖。全国各地也都如此。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整个社会将不堪重负。
  为此,党和人民政府狠抓了计划生育工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都建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专门机构,狠抓这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过去,对计划生育工作抓得不是很严。从1982年开始规定“一胎放环,两胎结扎,三胎处罚。”
  1989年又进一步规定“一胎放环,两胎重罚”。但对山区农民,夫妇均系农业户口,只生育一个女孩对今后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但要间隔5年以上。
  实行计划生育后,前山杨上下两村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出生率大为降低,学龄儿童大为减少。
  第九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体活动
  前山杨村文娱生活丰富多采。传统的活动有:
  打罗汉每年旧历八月,都要迎案打罗汉。特别上村,旧时几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活动日期是固定的:八月初九到岘口老胡爷殿前祭叉,八月初十日游案,八月十一日上方岩。游案时,凡是赞助过岘口老胡爷的村庄,如皮店、黄泥墈等村庄都要游过。游案时每到一村都要进行打拳、打棍、滚灯、背排坊、走大索、舞大刀、打莲花、叠井栏圈等。
  迎灯 元宵节晚上,前山杨下村有迎龙灯活动的传统。旧时,龙头由上一年第一户生男孩家负责(包括糊龙头、迎灯时动用杂工等),第二户出生男孩助龙灯“10桥”,第三户出生男孩也助龙灯“10桥”,依此类推。10桥灯为护龙灯,起保护龙头作用。因为他们是同年兄弟,以示长大后团结互助,共创事业,其余桥灯由村民自愿乐助。出嫁的女儿,在娘家产下外甥,需在迎灯时分“麻酥”,也称“分雪”。老年协会正式成立后,迎灯组织者改为老年协会。迎灯花样有参灯、跳灯、铲麦等。现在迎灯时,还时常有人自愿前来分“雪”,如分食品、毛巾等,给每个迎灯的人。龙头还要到村民门口、有关厂家去瞌头。瞌头时,要给龙头以红包,这些红包的收入都归老年协会。
  演戏 解放前,经常请外面剧团来演戏。演戏时,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有“平安集福”、“消灾集福”、猪栏上贴有“栏头平安”等条幅。
  解放初,村里建立了“人民剧团”。演员都是村里的青年男女。大家热情很高,积极排练,演艺不断提高。演出剧目主要有《三上轿》、《逼上梁山》等,深受村民欢迎。还到芝英参加13个剧团会演,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又到下店午、河南、葛塘下、俞溪头、麻车口、亳圹、柿后等地演出。在河南演出时,城里的“工商剧团”还比不上我们村的业余“人民剧团”。
  吹打小唱 解放前,下村有一批青壮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吹打小唱。吹打的乐器有锣鼓、钹、箫、琴、吉子、锁呐、先锋等。唱的是徽戏(婺剧)。又吹又打,又拉又唱,配合默契、悦耳动听。连续坚持了好多年。解放后已不再集中排练。但至今还在村民中零散流行。
  打腰鼓早在土改时期,前山杨就有人上台打腰鼓。后来中断了好多年,近年来又重建了腰鼓队,有10位青年妇女参加。除在前山杨村演出外,还到芝英等地演出。
  此外,还有打莲花、扭秧歌、打铜钱棍、扮“三十六行”。“文革”时期,还有文艺宣传队,排演《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节目,有时还到古山等地演出。
  广播 从1954年开始有广播,而后逐步发展。1987年和1989年,全村广播改为音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广播。
  电视 1982年开始有电视,目前已经普及,而且大多为彩电。村民随时可以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第二节 传说故事
  杨姑丈和杨姑娘
  相传在很早以前,前山杨出了一个杨姑娘,她名叫苏云,家住上村。旧历三月十三生日。
  她很小就许配给杨姑丈。杨姑丈姓方,名秀文,永康方山顶人。家有一间小屋。前山杨人经常到方山顶去担柴,担冲、午饭都放他家里,躲雨、休息也在他家里。他家供应茶水,还给担柴人热饭热菜。
  杨姑丈家境贫寒,靠卖柴为生。他经常跟随父亲挑柴到芝英去卖。
  至今任公岭的路石上,还留有他的担拄印和草鞋印。从方山顶到芝英,当时黄光岭是大路,整条黄光岭都铺有油石子。从黄光岭出来就是前山杨上村。杨姑丈每次从上村经过,杨姑娘都包好一团锅巴给他吃。杨姑娘的父亲,也经常到方山顶去砍柴。因此方、杨两家关系日渐密切,感情日趋深厚。杨姑娘虽然年小,但品貌双全,聪明伶俐,搏得了杨姑丈及其父母的青睐。杨姑丈的勤劳、朴厚也深得杨姑娘及其父母的喜爱。所以当杨姑丈家提出求婚时,杨姑娘家便满口答应。
  不久,杨姑丈的父母提出叫杨姑娘过门,杨家也欣然同意。
  吉日那天,杨姑娘忘了穿绣花鞋子。其母发现后,立即拿着绣花鞋子追出门外。当她追到陈塘边时,大喊女儿的名字,叫女儿赶快停下来将绣花鞋子拿去,但始终不见刚才离家的女儿身影。只听得云端有女儿的声音。她对母亲说,绣花鞋子不要带了,以后如遇大旱或病灾,叫娘家的儿孙们到方山顶去接她,她会尽力帮助解决的。说着,就飘然而去。从此,杨姑娘和杨姑丈都成了神佛。杨姑丈的佛号叫“方山大王”。在方山顶给他们竖了一间小殿,叫“方山殿”或叫“杨姑娘殿”。
  杨姑娘和杨姑丈成佛以后,前山杨村恰遇逢三大旱。如民国3年(1914)、民国13年(1924)和民国23年(1934)大旱。那时候,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极差,农业生产听天由命,特别是没塘水灌溉的山沿田,更成了全由老天主宰的“仰天田”。村人们眼看自己辛勤耕作的田板龟裂,禾苗即将枯萎,真是“心如油煎”。他们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挑水、车水或翻水(即用几部水车将水从下面逐级引到上面田里),另一方面组织全村男丁沐浴更衣,抬着神牌、佛龛,举着五彩旗、幡,敲锣打鼓,一路焚香,去方山顶杨姑娘殿祈求杨姑丈显圣降水——俗称祈雨。结果有几次居然祈雨成功。这样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每当遇上大旱之年,村人就发起到方山顶杨姑娘殿去祈雨。
  在前山杨人的眼里,不仅杨姑丈——方山大王能呼风唤雨,而且杨姑娘也能为人治病。在那文化科学落后的年代,村人生病往往求助于杨姑娘。她通过“降神”(“降童”)人的口,讲述了一个药方,去药店购了几味中草药,煎服后病情果真有了好转或康复。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杨姑娘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前山杨周围村落的人都知道了,上门求医者越来越多。从此,杨姑娘名声大振。
  解放前夕,有一次“降神”时,杨姑娘说她要回娘家,说方山顶太远,村人请她夫妻俩很不方便。这样,村人和善男信女就决定把杨姑娘殿建造在离村不远的荒塘中。
  方山大王与任公大王斗法
  解放前,到方山顶杨姑娘殿祈雨,总免不了要抬上任公大王的神位,祈求任公大王助一臂之力。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任公大王居住在岘口上坑,是岘口村民敬奉的神佛,在上坑建有他的庙宇。
  任公大王以务农为生。在与上坑仅有一山之隔的黄光岭脚,种有80把田(合1.33亩)。他常在那里耕作劳动。
  一天下午三、四点钟,方山大王从芝英卖柴回来,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正开始在那丘田里种花麦(荞麦)。方山大王关切地说:“同年哥,今天不早了,下午这点时间花麦种不完了,还是早点歇夜吧!”
  “今天我想种完的。”任公大王答道。
  “看样子下午还要下雨呢!再种要成花麦糊的。”方山大王继续说。
  “你到天上撒尿吧!”任公大王冷冷地回答。
  两人话不投机,方山大王顿觉不是滋味,于是转身就走。当走到草鞋坑时,方山大王用汤布①在坑里浸湿。到了黄光岭头,方山大王便作起法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双手力绞汤布。立时,天空乌云密布,豆点般的雨珠从天而降。
  任公大王屈指一算,知道是方山大王捣的鬼,想必是刚才冲撞了
  ①汤布,长约6市尺,宽约2市尺,用白色土布做成。以前,从事田间劳动、上山砍柴和行路挑担时,作垫肩和擦汗之用。
  他。于是立即将一根扁担①和一根担拄②插到上田岸。在扁担和担拄之间挂上一条汤布。汤布马上变成了一条彩虹,把雨拦截在田岸边。结果别的田里都受雨淋,唯有任公大王劳作的花麦田仍干燥如故,照样可以种花麦。
  但是时间确实不早了,太阳行将下山。任公大王用担拄拄牢太阳,结果太阳停住不动。直到把花麦种完,抽掉担拄,太阳才滚下山去。
  任公大王回到家里,已是鸡啼三遍,快要天亮了。
  第二天早上,方山大王从方山顶挑柴出来到芝英卖,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的田里花麦已经全部种好,知道昨天与任公大王斗法输了。从此,方山大王就处处相让任公大王一步,连祈雨时都忘不了把任公大王拉在身边,省得他作法与自己争斗,把祈雨的好事搞坏。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也说明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深奥道理。
  懒汉
  古时候,有位名叫梦知的人,上代遗给家财万贯。可是他不懂得经营,更不知道发展。认为自己“八字”好,有福气。吃、喝、玩、乐样样都来。时间一长,坐吃山空,祖宗遗产被他挥霍殆尽。日子一天一天难过起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城隍老爷知道后,指令查阅梦知的生死簿,得知他寿数未尽,还应在人间享几年福,再享乐一番。为此,指派财神送银子上他家救应,以让其继续挥霍。
  谁料,梦知不知好歹,懒得出奇,惰得透顶。当财神受命给他家送去银子时,财神设法把银子放在他的门槛上面。为让梦知可以立即见到银子,就在门槛中变根荆刺,一大堆银子系在荆刺上。财神想,只要梦知进出门户时,一搬动荆刺,银子立即会散在地上。这样,梦知就可
  ①扁担,长约6市尺,宽约2—3寸,厚约寸余,用坚硬杂木制成。扁平,中间稍宽,两头较窄,且有些上翘。两头向上处,每边还钉有两只竹钉或扁圆形铁钉,以防挑担时滑落。作挑箩筐、畚箕、尿桶、石头时用。
  ②担拄,高度与肩齐平,用松木或杂木做成。中下部呈圆形,直径1寸多。最下部,有的人装有一小铁箍.以防磨损。上部2—3寸处,扁平,呈人额状,且有一个极。挑担时,一肩放担,另一肩放担拄,将担极牢,让重量两肩分摊。挑得吃力时,就用担拄拄地,担放在担拄上,进行休息和换肩。
  取到银子挥霍。
  哪知,梦知进门时,见到门槛正中长了棵刺。心想,若从刺旁走进门口,怕刺勾住长衫、裤子,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脑子一转,把长衫往上一撂,裤管一卷,从荆刺上面跨越了过去。
  进房后,梦知由于肚饿难当,就一头倒在床上。
  财神送银子一计未成,脑瓜一晃,第二计又生。把银子装在竹笋里,种在梦知睡的床底下,当竹笋变长时,顶动床板,梦知在上面就睡不安稳,必然起来搬动床板。若见到竹笋,肯定要移去。移动竹笋,银子就会散在地上,梦知同样能取到银子使用。
  亏财神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岂知,当竹笋顶高梦知所睡的床板时,梦知在上面不好睡,好一个梦知,他倒有主意,睡到另一块床板上。这样一块顶高换了一块,当换到最后一块时,财神恼火了,撤了竹笋和银子回城隍处缴令,详细向城隍老爷汇报了给梦知送银经过。城隍老爷听后,连说:“懒得出奇,惰得透顶。罪过!罪过!!该死!该死!!”这样,大笔一挥,削减了梦知的寿数。
  梦知,被活活地饿死了!
  赌博害死人
  过去,本村有一位青年,早年丧父,母亲从小将他扶养长大。他本是个正派人,好青年。后到一赌家看搓麻将,渐觉有味,就学搓起来。开始是小来来,搓搓玩玩。赌家抽头,给他饭吃。逐渐他赌上了瘾。输了钱,想赢回来,结果又输。越输,越想翻本;越想翻本,越输。半年左右时间,家中二百多把田产、房屋、家俱全部输光卖光,甚至将老婆也输掉卖掉。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去卖壮丁。部队驻扎在钱塘江边。有一次,日本兵来攻打,他被当场打死。
  “不嫖不赌,只好出世黄牯;嫖嫖赌赌,赛过知府。”过去,有的青年人相信这条谬论。这位村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教训,值得人们深思!它用事实说明这个谬论的危害性。
  娶亲
  古时,男婚女嫁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媒人一张嘴。
  从前,前山杨村有一户人家,家境贫穷。只有两间漏雨的平房,一间茅草搭的厨房,又是用团匾当门使的。仅有九丘薄田,总和共一百把(合1.67亩);食盐是靠两只鸭子生蛋换取的。根本无钱为儿子操办婚事。可又不能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儿子年纪一年大一年,是地地道道的大龄青年。急得做父母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东托媒人,西求媒婆为其儿子说亲。
  一天,找上一个媒婆,一谈家庭情况,媒婆的头就摇得像拨郎鼓。连说“不成!不成!家境太穷,无人愿嫁”。经再三央求,媒婆才提出说媒条件,让她敲了一记不大不少的竹杠,满足了她所提的谢媒要求。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挨,一个愿打。
  一贯行骗有术的媒婆,物色到一个父母非常势利的姑娘家。向女方说了为其找到一个婆家,家境非常富有。房屋有三间屋二间楼;另一间是千根柱脚落地,万根椽头出水,“卷洞门口”出入;田产有九丘百秧不隔丘;两只小划船装盐吃。女方父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高兴得一蹦老高。理解为:有两间楼屋、千根柱、万根椽;有卷洞门的不是楼房者,肯定是私己厅矣!连丘百秧有9丘,折合900把(为15亩);两只小船运盐吃,那末肯定是大富户,丫环、佣人、长工肯定不少,连食盐都要用小船装运。这样的人家是比小康还小康呀!就是点上大灯笼也难找呀!嘴巴虽不说,可心里都觉得真是女儿前世烧大香,祖宗积阴德,是福星降临。为此,满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媒说成了,为免夜长梦多,马脚被揭露,立即草草择日成亲。新娘一进门,女方父亲“三日”来讨讯,才知道上了媒婆的当。原来三间屋二间是漏的;那间“卷洞门”进出的“大厅”是草房,连门都没有,用个团匾遮挡;九丘百秧是9块面积1分多些的山沿田,泥层只有脚掌厚;两只小划船运盐是两只鸭子靠生鸭蛋换盐。整个家穷得叮响。父女俩抱头痛苦一场!但悔之晚矣!生米已煮成熟饭。如果吵起来,自己脸上也不光彩。让左邻右舍更笑其势利!
  更重要的是:旧社会,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着狐狸绕山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更改的。只能认命!
  所庆幸的是,婚后新郎人穷志不穷,为人又忠诚老实,埋头苦干,吃苦耐劳,待老婆又体贴入微。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恩爱,如董永与七仙女般,男耕女织,情投意合。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摘去了“贫困”的帽子,生活过得倒很甜美。
  整个故事,是前山杨村的缩影。
  读者如不信,你可投放精力去考证。房子虽然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可“九丘百秧”还存在于仙降山麓。就是70年代改天换地,平整土地也没改动过。
  第三节 民歌民谣
  穷人诉苦十二唱
  一诉穷人生计难,头上压着三座山。
  辛苦劳力拚命做,策筋策骨难挣扎。
  二诉财主狠心狼,有心粜谷还做腔。
  一块洋钱籴几斤,内有无数瞎谷糠。
  三诉穷人苦溜溜,几日无米进咙喉。
  男人上山挖葛粉,女人采摘马兰头。
  四诉财主吝惜鬼,睡觉做梦想发财。
  一个铜钱一个命,剥削穷人计成堆。
  五诉穷人黄连苦,破衣遮身不饱腹。
  东借西借都借遍,为求生存债台筑,
  六诉财主狠心肠,有谷有米粮满仓。
  藏过一日涨一日,穷人饥寒难度荒。
  七诉穷人种租田,面朝黄土背朝天。
  赔工割谷全交租,算盘一拨还欠谷。
  八诉财主心术歪,害人利己毒计策。
  可怜穷人油榨尽,还得求告发善心。
  九诉穷人日日愁,隔夜无粮经常有。
  借贷无门没着落,苦难岁月挨何朝?
  十诉财主心不良,开口讨帐无好腔。
  穷人实在还不出,硬逼穷人坐班房。
  十一诉穷人真正愁,寻点布草当铺留。
  当掉省力取勿转,不知苦日何时休。
  十二诉财主心高兴,思想田地置得精。
  百姓揭竿来造反,贫富田产得分匀。
  (流传于土地改革诉苦时期)
  民谣三首
  一
  前山是个穷地方,有囡莫嫁前山杨。
  岩塔皮上洗衣服,紫荆蓬上晒衣裳。
  背根担冲扁又长,每天都要爬仙降。
  糠菜当作半年粮,三天两日饿肚肠。
  (流传于解放前)
  二
  前山是个好地方,有田有地有山场,
  上处厅里供销社,下处厅里设学堂,
  食堂办在村中央,四房祠堂养猪忙,
  大常养蚕勤采桑,老壮妇青忙炼钢。
  (流传于大跃进时期)
  三
  幢幢高楼平地起,座座厂房村西倚。
  家家都有彩电机,户户粮食满仓贮。
  个个手表腕上戴,人人都穿时装衣。
  老人普遍受尊敬,少年都在学府居。
  (流传于改革开放年代)
  永康水果特产歌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简栗两头黄,
  三月杏珠上盆碟,四月枇杷叶上黄,
  五月杨梅红如火,六月莲子满池塘,
  七月枣生树上白,八月菱角带刀枪,
  九月九大栗正开口,十月黄桔满园香,
  十一月草榧正上焙,十二月荔枝圆眼凑成双。
  廿四节气歌
  农历每年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止于大寒,知节气不仅有关农事,人们于日常饮食卫生也有益。前人有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两暑(小暑、大暑)连,
  秋(立秋)暑(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和大寒)。
  第四节 民间谚语
  四季农谚
  春季
  春,丙申阳阳,有好麦好秧;夏,丙申阳阳,晒死稻娘;秋,丙申阳阳,稻谷上仓;冬,丙申阳阳,无雪无霜。
  正月雷公雪,二月落不歇,三月龙打麦,四月晒田白。
  未成惊蛰先响雷,四十二日雨门开。
  二月二晴,树头果子满街迎。
  麦吃四季水,只怕清明连夜雨。
  清明前后晴,大小麦头饱匀匀。
  夏季
  端阳无雨是丰年,
  端阳晴,雨水均匀,农业丰收好年成。
  夏至水,抵桐油。
  田水满,塘水满,预防年成旱。
  三伏时间天不热,田中五谷多不结。
  东闪太阳,西闪风,南北闪电雨下通(夏夜看雷电)。
  春雾太阳,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夏雾不过三,过三晒溪滩。
  春寒多雨水,夏寒断水流。
  秋季
  八月寒露灾,有米无柴煨。
  雨打秋头廿日旱,过了廿日烂稻秆。
  重阳无雨一冬晴,重阳下雨重阳烂。
  冬季
  冬雾一次一天雪。
  天象谚语
  日晕夜晕,没水救命。
  日晕夜晕,溪水断净(夏日看晕)。
  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夏日看晕)。
  东虹太阳西虹雨(夏天上午看西方长虹)。
  虹高日头低,大水打出溪(夏天下午看东方长虹)。
  雨打早五更,雨伞勿要撑。
  雨打鸡啼丑,雨伞不放手。
  青天落白雨,半夜打大水。
  三月客难做,一头衣裳一头货。
  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南风浪,北风撞。
  秋南夏北(要下雨)。
  落山红,明天晴。
  长晴廿三雨,长雨廿三晴。
  秋怕栏头夏怕接(秋天早上太阳被云遮住,夏天落山太阳与云接实,要下雨)。
  东虹能增千担谷,西虹要损万担粮。
  哲理谚语
  若要富,先修路。
  远亲不如近邻。
  败子回头金不换。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若要人勿知,除非己莫为。
  千人走路,一人向前。
  孝顺田头自得谷,孝顺栏头自得肉,孝顺公婆自得福,家庭和睦真幸福。
  第十章 村民生活
  第一节 租佃不得温饱
  “前山是个好地方,有田有地有山场”。前山杨村的确是个好地方。但解放前,多数土地的所有权,不在前山杨村村民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地主、常会的手中。95%以上的村民租种地主、常会的土地,成为被剥削者。
  坐落在前山杨村的土地,每年一般种植2—3熟。第一熟普遍种植水稻;第二熟种植玉米、豆;第三熟有的种植小麦、大麦,有的种植花草。
  过去种植水稻,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从料谷籽开始,有翻耕秧田、灌水后平整秧田、撒谷籽、泼秧尿等工序。在育秧同时,翻耕大田。灌水后摊田、耖田、烧焦灰、拔秧、插秧、种下脚、耘田(横直各一次)、涂田、缴田、启稻堰、车水、摊垫栏、割谷、脱粒、晒干、扬净等,共有20多道工序,但收割后几乎全部用来交租。许多人家丢了镰刀就没饭吃。遇上大旱之年,田主与佃户一起到田里实地观察。“上齐下乌担全租,上齐下白对半拍。”即谷穗出齐,土地黑仍交全租;谷穗出齐,田板晒白也要交半租。
  稻谷收割以后没有饭吃的贫苦农民,靠种植秋作、当小贩、卖柴、背瓦柴、担砖瓦、担岩头、外出做手工业等来养家糊口。赚的都是辛苦钱,收入极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痛苦生活。
  男人苦,女人更苦。许多妇女不仅要与男人一样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操持家务,烧饭、洗衣、养猪、养牛、养鸡、养鹅。晚上还要用石臼舂米、磨麦、磨玉米,有的后半夜还要起来磨豆腐、做豆腐。然而第二天一早,又要起床劳动。睡眠少,劳累过度,以致积劳成疾。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妇女的这些劳动,过去都是在缠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封建社会里,不仅提倡妇女“三从四德”,而且还强迫妇女缠足。6—7岁的小女孩,就要受缠足之苦,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裹在她的一双稚嫩小脚上,将几个脚趾垫在脚下,包扎得严严实实,然后叫她在地上走路,痛得她眼泪涟涟,叫娘叫爷。
  第二节 挑卖历尽煎熬
  卖柴 前山杨村山多树多柴草多。种田不得温饱,家家户户就把目光盯住山上,靠山吃山,大做山木文章。除少数富户不卖柴外,其余一到冬天全部上山砍柴和卖柴,以此来养家糊口。
  上山砍柴,近山远山都砍。砍的主要是樍柴、马了梢、小叶狼衣、大叶狼衣、花麦头、铜丝草、大叶茅草等。此外还可砍一些柴桠,扒松针(松毛)。非经批准,树木一般是不准随便砍伐的。
  严冬季节,脚穿草鞋上山砍柴实在是冷。北风呼啸,岩石上冰棱如柱,地面上冰霜坚硬,柴草上有厚霜。举刀砍柴,手指麻木,握刀不稳,指头被砍,血流如注,也不知所痛。
  砍好柴草,要挑回家,不是上岭,就是下岭。上岭非常吃力,下岭也十分不易,弄得不好会脚溜摔跤,甚至会打“雉鸡”,将一头柴滚到山下去。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前山杨村就有好几位村民因为上山砍柴而跌死跌伤。
  近山的柴挫光了,就到金竹降远山去砍。从前山杨村到金竹降有20里路,所以早上二、三点钟就要起来吃早饭,并在篾制的小饭箩里盛上饭菜带到山上当中饭。菜非常简单,不是青菜、萝卜干就是菜生、菜干、腐乳。走了一大半路,甚至到了金竹降才天亮。
  上午砍柴,下午将柴挑回家中,已经很晚,有的甚至到下午二、三点钟。匆匆吃过一些冷饭冷菜,又要将柴挑到芝英去卖。
  前山杨离永康农村最大集镇芝英有3—4华里。所卖之柴都挑到芝英石板街、洋塘滩去卖。因为我村卖柴历史悠久,对芝英一些买柴户(特别是做豆腐的、浇千张、做馒头的和其它一些用柴量大的户)十分熟悉。有的卖柴人就与这些买柴户挂起钩来,几天供柴一次。这样,这些卖柴人在通常情况下就有了部分固定买主。年复一年,成了莫逆之交。
  有固定买主的毕竟不多,绝大部分是临时寻找买主,即时交易。有时市上柴多,柴草卖不出去。碰到这种情况,就只得两种办法处理:一是寻找买主赶紧贱价出售,二是把柴草先寄存于亲友家中。在平时,一般都是采取前一种办法,只有在芝英集市,个别的才采取后一种办法,待来市再卖。
  价格买卖双方合议成交。基本上是“斤米秤”。就是说,一秤“(廿两秤20斤为一秤)柴换1斤米。卖了柴,再将米拿回家烧晚饭。这叫“等米下锅”或叫“米挑担冲头”。
  每逢三、八(农历每月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芝英市日卖柴者更多,在前山杨至芝英的路上,柴担连成长龙,浩浩荡荡担往芝英出售。
  卖垫栏春夏季节,山上嫩草多,是上山挫“垫栏”的好机会。每秤垫栏可换1斤米。村人决不放过这一机会。上山挫“垫拦”,为禾苗生长提供肥料。挫好垫栏,挑下山后,又马上挑到游溪塘、练结、后杜、下畈、松塘园、宅口、黄店、寮前、下蔡、柿后、溪岸、郭山、柳前塘等村去出卖。听到什么地方要芋田柴,就挫竽田柴卖,什么人需要搭凉棚,就挑柴桠去兜售。
  背瓦柴 由于烧制砖瓦,需要松木,瓦灶业主与山林主人商议好,除留下部分比较正直、疏密适中、长势良好、有成材希望的样树外,把整片松林判给瓦灶业主烧砖瓦。瓦灶业主知道前山杨人刻苦勤快,讲好价钱后就雇用前山杨人上山砍伐,并将砍下的松木背到瓦灶去,这就叫背瓦柴。那时,瓦灶用的是老秤,秤锤用一块大石头制成,分量比一般秤锤重得多。经折算,每斤瓦柴合现在1.537市斤。更有甚者,合现在1.716市斤。而前山杨村,有的3个人能挑1000市斤,叫“三个千”。卢章子一家,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打零工、背瓦柴、担砖瓦、担岩头样样来。担的分量特别重,压得他背如弹弓,晒得他皮肤墨黑。有一次,他的妻子一边在小产,一边还在坚持上山背瓦柴,以致后来她重病缠身,惨不忍睹。
  担砖瓦 砖瓦烧制完成后,客户纷纷去购买,被雇用挑砖瓦的也是前山杨村人。砖每百块为一驮。砖以驮计价,瓦以千片计价。担价很低,大家仍争相去担。
  担岩头 前山杨人,只要能挣点钱补充生计,什么活都干。他们看到山上有大量块石可挖,可以挖石出卖,就利用点点滴滴的空闲时间上山挖块石。平时先将挖好的块石搬到家中,待有人买时挑去卖。有时有人来买,但家中没有块石,就丢下其他活计,上山去挖。挖块石,要用铢锄。块石大多用于砌墙脚。价格以百斤计算,分两块担、三块担、四块担等。尽管石头的价格很低,村人也争着上山去挖、去挑。
  打零工 夏天,除了抓紧收割好自己田里的稻谷和秋播以外,稍有空闲,他们就到芝英、儒家、继绪塘等村去打零工,帮助邻村割谷、种豆、种玉米。芝英有的田种得很远,种到黄店附近的冷塘下。傍晚,两箩满谷担到芝英,累得两眼昏花,双腿酸软。稻谷收割以后,再要帮助种豆、种玉米。夏收夏种过后不久,一批批青年又背起崭齐的锄头帮助铲豆。有的青年铲得很快,四个人一天要铲一百秧田,叫“四个百”。天蒙蒙亮出发,直到天黑才回家。而报酬,每人每天10多斤米。出门没有路费,打零工赚来的一点钱,正好作为八月出门做手艺的路费。
  第三节 外出四处流落
  前山杨村,山多田少,剩余劳动力很多。为寻求生计,外出做手工业的人很多。一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离乡背井,流落他乡,不能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那时,到江西做手工业的特别多,到福建、安徽、江苏、浙江的也不少。出门时,带些麦饼、炒面粉、米胖、炒玉米之类干粮充饥,以方便赶路。江西受国民党封锁,食盐奇缺,蔬菜难买。许多出门者,在出门之前,先要在家中炒好菜干,放上几斤食盐,然后包装好。带到江西后,和上一些辣椒,就要吃上几个月。
  那时,交通不发达,车辆稀少,出门都是步行。每人肩上要挑上工具、被褥、粮食等七八十斤、百把斤重的货担,一天要走七、八十里,甚至百把里的小路、山路,七八天、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不管春夏秋冬,都脚穿草鞋。遇到严冬腊月,手脚冻僵、冻麻木、生“冻饼”(冻疮)是常事。路上宿夜,一是露宿在亭、祠、厅、庙,早、晚用自带的粮食、炊具做饭填肚;二是借宿在居民家,用自带的粮食烧饭,用自带的被褥铺盖;三是投宿低档旅店,用自带大米或请店主代买大米烧饭,付给店主连宿夜钱在内的钱,名曰“伙钱”。
  生活的艰辛,给少年儿童带来不幸。本来应该是读书求知识的年龄而失学在家帮做什活;男的十一二岁就千方百计寻学手艺,俗称“徒弟”。做徒弟的很苦,三年之内,只供吃饭而没有工资。徒弟要外出叫生意(找活干)、借宿、烧饭、洗碗、做杂务。弄不好,还要受人欺侮,遭师爷白眼、打骂。串家串户叫生意时,遇狗被咬是常有的事。生病打摆子,照样要挑行担。下雪天草鞋穿破,就赤脚挑行担,脚底被踩得流血流脓,也只好硬着头皮坚持。为学手艺,被折磨而客死他乡的事件时有发生。
  做手工业,有的有固定作坊,有的四处奔走从业。在外做手工业也怕抓壮丁,所以许多生意都到山坑去做。挑起重担,爬山过岭,累得精疲力竭,肚饿难当。外出之苦,非言语所能形容。旧时,村人中流传着“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语,这是受苦人的自解自宽之词。
  第四节 社会动荡 村民遭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我国大片国土。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永康。5月21日分三路侵扰古山。所到之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前山杨村和邻近村的村民闻之,既恨又怕,纷纷携老扶幼逃难。大家忍饥挨饿,分两路逃入我村山中。仙降行人如云,接连不断。大坑、马舟坑、麻栗坑、大树山、白竹力、阴坑、牛栏坑等都挤满了逃难的人们。马舟坑岩洞、草丛山岩洞、大荆坑岩洞、吼虎坑岩洞更成为避难的好场所。大家席地而坐、体疲而卧。夜幕降临,天昏地暗。失散者嚎啕大哭,高声寻呼,山谷为之悲泣。
  1948年下半年,村民杨朝业到独松为岳父筑墙。驻扎在独松村的国民党剿“匪”(即剿共产党游击队)司令部,怀疑他是共产党游击队的密探,将其捆绑,送往方岩寿山坑岩洞关押。令其踝膝跪在碎石上面,膝后放一门杠,每边站上3人,施用“夹杠”酷刑。还在他左手手指指甲中间猛刺钢针。逼他招供谁是共产党,谁是游击队。他是一位忠厚老实的农民,虽在淫威之下,但始终坚贞不屈,不乱供半字。国民党军队只好将他折腾后释放。
  旧社会国民党常要抓壮丁。身体较好的青壮年,只得四处躲避。有的逃往深山,有的躲进棺材,躲逃不及者只好束手被抓。
  外出做手工业的村民,命运也不相上下。走在路上,会经常遇到日本兵的检查和侮辱。有的日本兵用棒头检查猪的肛门后,又马上将棒头塞进活人的口里。有时日本兵要外出做手工业者给他们扛铁轨,扛完后才给放行。日本的飞机经常来轰炸。有的在途中被日本飞机炸得浑身都是灰尘,险些丧命。有的被日本兵抓去,在日本的屠刀下,侥幸脱险。
  日本战败以后,国民党军队也常在路上设卡检查。在检查时,有的不问情由先打耳光,猛抽鞭子,给你一个下马威;有的明抢暗夺,攫取民财。
  旧社会,在外搞手工业,走在路上,有时还会遇上强盗。轻则抢劫财物,重则杀人越货。出门者赚了一点苦工钱实在不易,为防强盗打劫,宿夜时不敢太晚,所谓“未晚先投宿,天明再行程”。钱带身边,也需设法隐藏,如放特制箱笼暗室,或在竹担柱内凿穿竹节存放。随带货物也作伪装,如将锡浇铸成犁头,再着色伪装成不值钱的铁犁头等。
  做手工业报酬不多。打一把锡壶,只得2斤廿两米。一般两人每天只能打2把,得4斤廿两米。干上几个月,赚了点钱,又怕物价飞张,钞票贬值。所以回家时,往往不带钞票,而带实物。如带锡、带景德镇的瓷器等东西,有的甚至买了水牛牵回家。这就更增加了行路的困难。
  1948年,“金圆券”(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一天要涨好几次。在外赚了几十担谷,变卖后,除了路费,拿回家春节一过,壮丁钱一出,就花光了。正月出门又得借路费。有的在外赚了十多担谷,变卖后带回家,还买不到一担谷。
  第五节 现实生活 完全变样
  从解放到现在,经过50年的努力,现在前山杨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据初步统计:
  从政人数。从宋代建村至永康解放,共700余年,杨姓仅出知县2人,武秀才1人。吕姓也仅出县主簿1人。可是现在有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19人。
  吃穿情况。旧时以吃而言,丢了镰刀就没饭吃,吃粥、吃羹、吃野菜(苦叶菜、卅六桶)。以穿而言,穿破衣、旧衣,衣不蔽体;以盖而言,盖破絮旧被,被不遮身。而现在,吃饭不愁、鲜菜不断,穿衣讲究美观、大方、舒适、实用;脚穿皮鞋的人比比皆是。盖是的毛毯、鸭绒被、丝棉被。
  居住情况。解放前全村只有267.5间住房,一般都是两层楼,差的就只能住平房低屋,乃至借住祠堂、族厅。解放50年来,新建了许多住房,其中不少3~5层,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有的外墙还贴上瓷砖。全村现有住房1025.5间,楼房鳞次栉比。还新建了许多厂房。
  厨房灶具。过去家家户户都是砖砌泥夯的锅灶,燃料是茅草、禾秆、碎木料。80年代一些户用上了煤饼炉,与原来的锅灶合而用之。而今绝大部分家庭用上了煤气灶,既简洁、方便,又不占地方。
  家用电器。解放前,根本没有家用电器,如今全村已有电视机333台、洗衣机55台、电冰箱146台,电风扇822台,空调器8只。
  现代交通工具。解放前,根本想也不敢想,如今全村有汽车9辆,摩托车117辆,桑塔纳轿车3辆。
  现代通讯设备,从无到有,至今全村已有程控电话120门,移动电话(手机)40门,传呼机(BP机)百余只。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不断向前推进。解放前,全村仅有一个师范毕业生,其他均在初中文化以下。如今,全村已有大学生100人,硕士生5人,博士生2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5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6人,高级技术职称的10人。
  第十一章 尊老敬老
  第一节 尊敬老人传统
  前山杨村的村民对长辈历来比较尊敬。年老丧失劳动力时,由儿子负责供养;老人生病时,由儿子负责医治;死亡时,由儿子负责料理后事。财产由儿子继承。女儿对父母尽一片孝心;每逢春节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生日小辈要向长辈表示祝贺。过节时,送点好吃东西给长辈吃。父母生病时,给父母清洗衣被鞋袜,揩身洗脚、修剪脚甲指甲,搞好个人卫生和室内卫生。
  常产由各房选派有较高威信的长辈负责管理。他们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所以管理得井井有条。
  邻里间发生纠纷,也由他们出面负责调解。村民一般都比较听话,许多问题因此迎刃而解。
  第二节 尊老敬老新风
  在前山杨村1170人口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1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71%。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9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6.83%。
  60岁以上人数占人口总数10%以上,就叫老龄化社会。据有关资料表明,上海市为17.9%,而前山杨村为16.83%,这说明前山杨村的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接近于上海市。针对老龄化的现状,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旧历九月初九日为敬老日。
  1989年和1990年前山杨上下两村经村党政班子研究,分别建立了老年协会。为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年活动所需的经费,起初由村委会支付。后来,前山杨下村将大常祠堂、四房祠堂、大会堂及所有水塘,全部划归老年协会管理。承包所得的一切收入,及元宵节迎龙灯的收入,统归老年协会所有。前山杨上村20多桌方桌、20多桌长凳、20多桌碗碟出借的收入,归老年协会所有。
  老年活动需要场地,前山杨上下两村都建有老年活动室。上村的活动室以旧戏台、戏房改造构筑而成。下村的活动室以原来的3间队屋修建而成。
  活动室里备有桌椅、电视机、棋牌和麻将等。
  现在老年活动室成了老年人活动的集中场所。每天都有众多老人在收看电视,或者打牌、搓麻将。近年来,敬老节时还组织打盆、打莲花、打腰鼓、打铜钱棍等活动。有的由青年人出面组织,有的由老年人自己参加,热闹非凡。遇到老人逢十大寿,子女儿孙们都要为老人贺寿。有的设宴请客;有的购买糕点、红枣、冰糖、白糖、方便面、燥面、鸡蛋、荔枝罐头、热水袋等礼物,赠送给每位老人;有的还将祝寿节省下来的钱款,主动捐献给老年协会。遇到重大喜庆节日,村委会和村民都要礼待老人,向老人馈赠礼物。
  年初一,上村给8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
  敬老节时,上村给每位老人发红包,给80岁以上老人,再加发冰糖、白糖等礼物。下村也发冰糖、白糖、饼干、毛巾、盆等礼物。
  下村经济基础较充裕,从1992年1月开始,就按月发给每位老人以一定的生活补助费:60至80岁以下每人每月3元,80岁以上每人每月5元。1993年1月开始,80岁以上每人每月发10元,60至80岁以下每人每月发5元。1999年开始,80岁以上每人每月发20元,80岁以下每人每月发15元。
  前山杨上下两村老年协会的工作,经常得到上级党和政府的表扬。
  前山杨下村老年协会,1990年被评为油川乡先进,1992年被评为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后又被芝英管理处评为先进单位,1997年度被评为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第三节 80岁以上健在寿星
  目前,前山杨村80岁以上健在寿星共有30位。其中上村19位,下村11位。90岁以上寿星5位,上村3位,下村2位。
  此外,析居金竹降的杨氏后裔尚有1位90岁以上健在寿星。
  第十二章 祠庙亭墓
  第一节 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又名大常祠堂,坐落在下大塘西南角,为全村杨姓的共有祠堂。
  杨氏宗祠,堂名叙伦。原来只有上中两幢,祠墙用泥土夯成。距今七十多年前进行改建和扩建,成为一座坐北朝南、三进式的祠堂,中进悬挂“叙伦堂”匾。中央戏台上方悬挂“四知望族”匾,祠墙用青砖砌成,屋柱全用石柱,建筑面积534平方米。
  旧时祠堂最上面一进是安放亡灵牌位(木主)的地方。每年子孙后代都要到这里悼祭。
  祠堂中建有戏台。过去村里演戏、表演节目都在这里进行。原来村的初小就设在祠堂的中间一进,直到解放后才搬开。过去村里有重要会议也都放这里召开。
  1962年至1975年,下村碾米机安装在此,是为村民碾米的场所。
  解放前后,有个别村民以此为家。改革开放后,全部出租给个人当厂房,现已十分陈旧。
  第二节 三常祠堂三常祠堂又名盛二公祠,坐落在上大塘沿西北角,坐北朝南,“三常祠堂”过去也挂有“四知望族”的匾额。它是一座两进式的中等祠堂,建筑面积398平方米。
  三常祠堂是“天、地、人”三常的祠堂。因“地常”太公无后,所以实际上只是“天常”和“人常”的祠堂。“天”下有“兴、发”两房。“人常”和“天下兴房”都住上村,“发”房住下村。所以“三常祠堂”是除“全”房外。上、下村所有杨姓的祠堂。
  三常祠堂也住过人,五、六十年代办过学校,现在租给个人办厂,已非常陈旧。
  第三节 四房祠堂
  前山杨姓原来全部聚居在上村。后来“四房太公”徙居下村。他有5个儿子,取了“仁、义、礼、智、信”5房。后因“义”房无后所以实际只有“仁、礼、智、信”四房。“四房祠堂”也就是“天下发房”的祠堂,下村杨姓的祠堂。
  四房祠堂坐落在下村西北角,上弄山头附近,是前山杨村广大村民往来芝英的必经之地。祠堂坐北朝南,三进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当中一进,曾经被毁。清末重建,距今已91年。
  “四房祠堂”也住人、办厂,有戏台可演戏。祠堂前面有一块较大的空地,旧时每年冬天都在那里“绞糖”。如今祠堂已十分陈旧。
  第四节 田洋厅
  田洋厅,又名姓吕厅。坐落在前山杨下村下面明堂西部、下大塘的东南角。坐北朝南,三间一进式的砖木建筑。建筑面积约为160平方米(长10.5米,宽15.3米)。原是一座独立结构的厅,厅前有围墙,单门进出。曾住过人,放过杂物,开过打铁铺,办过私塾和初小。后来,在厅的前面又造了房子,拆去围墙,与厅连成一体。现田洋厅是前山杨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办公地,也是村卫生室的所在地。
  第五节 杨姑娘殿
  杨姑娘殿,又名广福寺。取方岩广慈寺和灵岩福善寺的第一个字组成。设址于离村不远的大荒塘中。大荒塘地处枕头畈,素有“上枕头、下枕头,当当中央一头金水牛”之说。塘的东部有一个塘滩,是金水牛的鼻孔。塘滩下面,岩石坚硬,殿就建造于其上。
  杨姑娘殿,造殿所需经费全部由善男信女赞助。村里群众自愿参加挑土、抬石、担砖瓦、扛石柱。32根石柱全部在木坦打制完成,由青壮年负责抬出。当抬到下邵村时,恰遇国民党79师进山剿“匪”(即剿灭共产党游击队),幸好化险为夷。
  杨姑娘殿坐西朝东,面朝公婆岩。于1948年下半年建成开光。建筑面积176平方米(长16米,阔11.6米)。分前殿和后殿两进殿宇。殿有杨姑娘、杨姑丈和他们的儿子——“少将军”的佛像。村人和附近村庄的群众常来顶礼膜拜。
  第六节 太馀殿
  太馀殿在前山杨村的下方、继绪塘通往芝英的途中。建筑面积80平方米(长9.75米、宽8.20米),殿宇不高,是两进式的小殿,中有一个小天井。它供奉着黄相山公和杨相公佛像,是杨、吕、桑三姓的本保殿、水口殿。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许多村民到此烧香拜佛。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初一,更要将生猪赶到太馀殿进行宰杀。宰杀前,先要将生猪在下大塘洗净,祭拜后,将猪肉出售给当地村民。有时,继绪塘村民也来购买。人称这是“小过年”。能保粮食丰收,四季平安,一家大小康健。
  由于太馀殿坐落的地位特殊,它不仅是求神拜佛的场所,而且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功能。它曾经暂住过人。有些病人,为了避邪,静心养病,也来到太馀殿暂住。夏天,天热时,村民在田间劳动汗流夹背,就到太馀殿来休息、喝茶,并在太馀殿吃中饭,吃点心。遇到下雨,还到太馀殿避雨。解放前,村民在田里种玉米,常遭偷窃。为了防范和打击这种偷窃行为,村民们组织起来,身备刀叉,夜间轮流在太馀殿值班。晚上田野寂静,太馀殿地势较高,如有人折取玉米,可以听得一清二楚。窃贼闻之,心惊胆颤,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太馀殿的殿址,相传是一条长蛇的蛇头。殿中的两只柱磉盘是蛇的两只眼睛。其地势是长蛇在追赶一匹白马。古人云:“长蛇追得白马着,代代儿孙做官做告老。”“告老”,就是告老还乡,意思是说做官做得长,有始有终。
  “文革”中,太馀殿曾被毁,殿址辟为旱地种植。1991年重建。原象两只蛇眼睛的柱磉盘已不复存在。
  第七节 五宜茶亭
  五宜茶亭,离杨姑娘殿很近,坐落在枕头畈小荒塘的东北角,地处下寮、继绪塘通往芝英以及岘口、七姑塘、毛塘秋通往游溪塘等地的交会点,过往行人较多。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口渴、疲劳等问题,前山杨村民特于1952年在那里建造了这个凉亭。凉亭坐西朝东,用砖石砌成,共有3间。三面有墙,东面洞开,西面有一长方形开口通风槛。
  五宜茶亭,一宜乘凉,二宜躲雨,三宜吃饭,四宜休息,五宜饮茶。
  茶亭建成后,曾有多年时间给行人施茶。施茶时间是农历5—9月。当时有一个茶会,由村民自愿组成。参加茶会的人,可以到马舟坑平坛砍伐一定数量的松桠作为烧茶之用。茶会备有小牌。轮到谁施茶,在前一天就将这小牌交给谁,以防遗忘。在茶亭中,备有二口大茶缸,烧好的茶水倒入缸中。缸里还放有一、二只毛竹筒,毛竹筒上装有一根又长又细的竹柄,给过往行人无偿饮用。轮值施茶的村民施茶责任是保证缸中全天有茶,不能茶缸水干见底,并规定本村村民在茶亭四周劳动,只能少量饮用茶缸里面的茶水,不能用茶筒盛灌茶水带至田头饮用,以保证过往路人能喝上清凉的茶水。过往行人如有意浪费茶水,村人见到都会上前好言规劝。
  第八节 杨万明墓
  杨万明墓,原在落水龟(地域名),四周及底盖系千斤巨石砌成,外堆泥土,是一座土墓。后被毁成零乱不堪。1999年春,重建于象山突山腰。坐东南朝西北。墓体用白色巨石砌叠成圆柱形,上堆以土,植以草木。墓前有祭坛。在墓体与祭坛之间有一石碑,约高1.7米,宽1米。中刻“杨公万明之墓”,右上款并列镌刻“前山杨村杨姓始祖”和“宋淳祐年间永康知县”,左下款并列镌刻“前山杨村杨氏后裔敬立”和“己卯年春月重立”字样。
  第十三章 革命老区
  第一节 革命活动
  前山杨村,地处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往东经黄光岭,即进入岩后、金竹降、新楼山区,往南经南山岭可达下寮、俞溪头、仙岩等山区,往北不过2公里就是永康重镇——芝英镇。信息灵通,进退方便。整个地理环境优越,便于游击活动。
  前山杨村民祖祖辈辈靠租种田地、外出搞手工业,挑柴卖柴挑担度日,历尽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广大村民向有自发的革命要求,群众基础好。
  有鉴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群众革命基础,前山杨村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民国16年(1927),杨加尚参加了革命工作。同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村里还组织了农民协会,杨文岩担任农会长,杨恒祥担任村长。农民协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贫苦农民积极投入“二五”减租、清算常产的合法斗争,并且积极兴办民众夜校,为公众做了不少公益事业。民国17年(1928)1月,中共游仙区委成立,杨加尚当选为区委委员。1928年7月,浙西特委派人来永康贯彻省委三月扩大会议精神,组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同月,省委又派人来永,组织永(康)武(义)联合暴动。9月12日,前山杨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共支部,杨加尚兼任党支部书记。9月13日,省委暴动斗争指导在桐琴召开永(康)武(义)联合暴动会议后,永康县委又在南山沿和前山杨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永康县革命军事委员会,杨加尚推为委员,参加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建农民革命军。这时前山杨村就有不少农协会员加入农民革命军,参与永康地区以游仙区为中心的暴动斗争。也就在领导这些斗争中,农会长杨文岩被捕,关押杭州反省院,坐了8年班房。
  1930年,在党的教育熏陶下,不少村民参加红军游击队,后来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的组成部分,杨加尚任该团第六大队大队长。在当年攻打缙云壶镇时,村民有的上前线,有的在后方,全村有数十人参加战斗。身为大队长的杨加尚就在该战斗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的变化,广大村民,虽与中国共产党失去了联系,但一部分村民仍然自发组织护村队,保护村庄,保护村民自身的安全。为了截阻日本侵略军的入侵,一部分青壮年曾到东永公路一线挖坑,毁桥。
  解放战争时期,前山杨村是党的地下组织和人民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并且被革命者誉为“安全村”。当时村里已有3名中共党员。民国37年(1948)8月,4名青年组织地下民兵小组,由共产党员杨永对担任组长。后扩充到26名,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永康县第一支地下民兵武装。这支队伍曾拥有长枪20支,短枪2支。1948年,前山杨村还重建了村党支部,由杨永对担任支部书记。全村人民团结一致,严守秘密,保证革命者的行动安全。积极配合部队和地下革命者开展革命斗争。有的为部队站岗、送情报、贴标语,有的直接参加部队战斗。1948年和1949年春村里先后有6人参加游击队。为了割断驻扎芝英的国民党反动军队与县城的联系,在党的统一部署下,前山杨民兵投入了割电线的斗争,割断杜山头至桑园下这段公路沿线的电话线。
  1949年4月,解放大军横渡长江,5月初东永公路上,敌人溃逃的车队日夜不停地往东逃窜,卡车上不是全副武装士兵,便是各种武器和军需品。在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下,为了阻截敌人车队的通过,截留敌人的武器军需品,民兵们行动起来,拉干柴的拉干柴,挑煤油的挑煤油,点火烧掉了永东公路‘柿后洋桥’。
  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组织和解放军游击队对前山杨村民的革命热情特别关心和爱护。村里的保长杨龙水是通过党和游击队安排的。他名义上是国民党的保长,实际上是以保长的招牌作掩护。也正因为如此,永康一解放,杨龙水就被推为前山杨村的农会主任。
  第二节 革命联络站
  从1927年杨加尚参加革命开始,前山杨村就经常有革命者过往。因为永康地下党初建时期,曾相继隶属中共杭州地委、中共浙西特委领导。1929年4月后,永康县党组织由中共中央巡视员直接领导,同年8月,永康成立了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心县委,辖永康、东阳、义乌、缙云、武义、宣平等6个县。又由于前山杨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支部书记杨加尚的家就很快成为永康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联络站之一。曾多次接待过上级党的领导,以及有关地、县党的领导。以上级党的领导而言,有中央巡视员卓兰芳等。以永康县内而言,到过前山杨联系工作或开过会的党的领导人就有徐英湖(下徐店人,曾任中共永康县执委、永康苏维埃主席)、金丁亥(金坑人,曾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王振康(俗呼王医师,木坦人,曾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常委、红三团军委会副主任、中共东阳中心县委委员)、楼其团(舟山村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政委)、章思赞(练结人,曾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执委)、应焕贤(亳塘人,曾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浙南特委农委)、应爱莲(芝英人,曾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妇女委员)、叶岩襄(上里叶人,曾任中央永康县委书记)等。
  解放战争时期,从1947年初,杨永对第一次接待应飞、李文华等领导人开始,前山杨又成为永康的重要革命联络站。应飞(芝英人,曾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支队长)、李文华(雅庄人,曾任路北武工队队长,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第七大队大队长)、李秀芝(石塔下人,曾任六支队七大队教导员、中共永康路东、路北特派员、中共永康东北地区工委书记、永缙东磐办事处主任)、陶健(永康县城人,祖籍绍兴,曾任六支队九大队大队长、中共永武工委书记、永武缙丽办事处主任)、李西京(雅庄人,曾任六支队九大队副大队长)、黄光耀(舟山人,曾任中共永武工委民运委员,永缙东磐办事处石柱区署区长、永康自卫中队指导员、永康路东武工队队长兼指导员)、胡一元(古山人,曾任中共永武工委宣传委员、永康自卫中队指导员、金武永义办事处主任)、李一心(前黄人,曾任永缙东磐办事处芝英区署指导员)以及陶兰林、胡一鸟、应深泉、陈泽安等六支队、金武永义办事处、永武缙丽办事处、永缙东磐办事处、永康东区(芝英区署)、南区办事处、武工队、短枪组的领导和革命者,经常出没于前山杨。有时派人前来联络,有时带队伍在前山杨宿营。或在杨永对家召集会议,研究工作,或印刷文件、布告,少则几人,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革命者一到,保证他们吃饱、睡好和人身安全。
  有时上级领导有什么部署和任务,经常通过联络站把信息传递各地。各地有什么情况也通过这个联络站反映到地下党领导和武装部队领导那里去。护送党的过境干部也是联络站的任务,1947年有位从杭州来的领导到永康检查指导工作,先到前山杨由联络站负责接待联系和护送离永。
  为了解决游击队给养,联络站还常为游击队代收钱物,代购物资。一部分向往革命的青年,也通过这个联络站,找到革命队伍,投身革命。1948年前山杨村实际上已成解放区,是东区办事处办公地点之一。游击队经常到这里公开活动、集训、开会、唱歌等。1949年5月4日,永康解放前夕,就有部分游击队指战员在前山杨后山晒坪集结,待命进城。
  第十四章 村级组织
  第一节 中共组织
  1928年1月,中共游仙区委成立,杨加尚任区委委员。1928年9月12日,建立中共前山支部,杨加尚兼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有中共地下党员3人,建有中共前山支部,杨永对任支部书记。
  解放后,1955年下半年,前山杨村再次建立中国共产党支部,由杨云松任党支部书记,直至1961年分拍成上前大队和下前大队为止。
  分拍后,上前大队党的组织称为中国共产党上前大队支部委员会。1961年至1982年,由杨云松任支部书记。1982年,杨兴师接任过数月支部书记。此后,由杨凤集任支部书记,直至1992年上半年。后来由杨广超接任支部书记,直到现在。目前,这个支部共有党员25人。其中70岁以上的7人。
  下前大队自1961年分拍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建立党支部。直至1966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进村,整顿组织阶段才建立起下前大队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杨祖升,任职约两年。1968年以后,支部书记一直由杨桂钱担任。1982年4月至1988年8月,由杨高祖任支部书记。1988年9月至1990年2月,由杨铁牛任支部书记。1990年3月至1999年2月,由杨高火任支部书记。1999年2月,通过换届选举,由杨庆韶任支部书记。现在,这个支部共有党员24名。其中70岁以上5人。
  第二节 村政组织
  解放前保长吕林桂、杨永保、杨长庚、杨章连、杨高冬、杨龙水。
  永康一解放,前山杨村就成立农民协会,杨龙水任农会主任。杨寿昌任村长。1950年,农会主任由杨虎豹接任。土地改革开始,农会主任杨兴倘,村长杨振康。土改后,农会主任胡绍丹(女)、杨云松,村长杨焕齐、陈耀星。
  1953年至1955年全村成立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杨兴倘。
  1958年,前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超美人民公社前山生产队,队长杨云松。
  1961年,前山生产队分拍成上前大队和下前大队。上前大队大队长是杨火红和杨凤集。下前大队大队长是杨金端、杨桂钱、陈绍钦(女)。
  1983年政社分开,称前山杨上村和前山杨下村。前山杨上村历任村长是胡绍丹(女)、杨广超、杨凤升、杨金林。前山杨下村历任村长是陈绍钦(女)、吕洪昌、陈绍东。
  第三节 群众组织
  共青团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性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它的前身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任团支部书记是杨苏娟(女)。
  上前大队和前山杨上村历任团支部书记是:杨仙庭(女)、杨岩妙、杨玉姬(女)、杨笑芬(女)、杨曙升。
  下前大队和前山杨下村历任团支部书记是:杨月林(女)、杨苏圭(女)、杨铁牛、杨高荣、杨方媚(女)、杨高良、杨振良、杨晓、杨珠琪(女)、杨跃平、杨青、杨耀文。
  妇女组织解放初,村里就建立妇女联合会,简称妇女会。妇女会主任:俞香莲、胡筱丹、黄香球。
  1961年分大队后,上前大队和前山杨上村妇女会主任是:胡绍丹、杨秀姬、杨兰钦。下前大队和前山杨下村妇女主任是:陈绍钦、俞苏群。
  老年组织
  1989年,前山杨上村建立老年协会。由胡筱丹(女)担任主任,直至现在。
  1990年,前山杨下村成立老年协会,杨兴倘、杨岩根先后担任主任。
  民兵组织
  民国37年(1948)8月,前山杨村4名青年成立民兵小组,由共产党员杨永对担任组长,后扩充到26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永康第一支民兵队伍。第一任民兵队长是杨雄飞。以后杨祖明、杨汝松(上村)、杨凤集。
  1961年分大队后,上前大队的民兵连长是杨岩寿、杨岩妙、杨世飞、杨曙升;下前大队的民兵连长是杨兴乾、杨铁牛、杨庆韶、吕洪昌、杨红光。
  第十五章 民风民俗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出门禁忌 旧时,外出手工业者对离家出门的日子十分讲究。民间有“初三、十一(指农历)不用择日”之风,“七不出,八不归”之俗。意思是农历逢七日不出门,逢八日不动身回家。此外还有“尽头日不出门”的说法。即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日(小月二十九日,大月三十日)不外出做手艺。再有“初五、十二及廿三,宰相生儿不做官”,农历的每月初五、十二日、廿三日也不能外出,这三天是非常晦气的,连宰相生儿子都做不到官,非常倒霉。有的人未择日子出门,没有赚到钞票,生意不顺利,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外出日子犯禁忌。此风今时仍在村人中流行。一般外出都要选择早五更,最好离家出村时不要碰上女人,不要碰上挑粪桶的,不要听到头上天空有乌鸦叫。若碰上了就有碰上“晦气星”之说。
  外出半年、一年不回家者,还有在离家前去方岩拜胡公,求签问卜,祈求“胡公大帝”保佑发财平安的习俗。
  拜师及谢师学手艺必先拜师。无师自通者也颇多,但不能称真正的“老师”,只能叫“土老师”。如手艺无特殊精湛者,同行鄙视,村人不请,要受好多气。学徒拜师,一般都是先由父母出面,求请手艺比较精,名誉比较好的师傅当老师。谈好条件然后送子女至师傅处让其看过长相(主要是个子,体格,灵活程度等)进行面试。合格后,正式拜师。头次见面送师傅见面礼,改称师傅为“师爷”,师傅老婆为“师娘”,师傅的师傅为“师爷爷”,同辈的为师兄弟。对师爷师娘要十分尊敬。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每年年初要去师爷家持礼品拜年。师爷家的婚丧喜事都要持礼前往。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但要视工种而定。出师后称“半作”,一般半作2—4年才正式算“出师”。出师后要向师爷“谢师”。谢师选择正月者多,要送大雄鸡一只及其他拜年礼品,有的还要另加布料,鞋袜。
  开秧门、关秧门 早稻是一年农业生产中第一熟作物,也是农业大熟,村民的主食。因此,旧时习俗郑重其事。第一天插秧称“开秧门”,家家户户要吃“金团”(一种糯米粉做的,里面装有豆腐、肉、香料、腌菜的馅,状如现时肉包子般),腌鸭蛋等。条件好的人家还要置办酒席,以示生活有吃有余。女主人要特别招待好男主人,因为一年生产好坏,全靠男人的努力劳作。还要吃“真尿”鸡蛋(以自己的小便为水,放入鸡蛋,装于瓦罐中在僻静角落加火烧煮)以补养身体,求其壮筋健骨,利于农活劳作。会插秧的称“种田老师”。插秧手艺好的人不用拉秧绳,只在田块的另一头竖一根扁担,倒退插秧,直行笔直,横行均匀。整块田插完后,横、直、交叉都成直线。不偏不倚第一行秧苗正好对准扁担,让人惊叹不已!每户插秧结束时,要从田头带回一束连泥秧苗抛于自家屋顶,以宣告插秧结束,称“关秧门”。
  禁水 由于地处山脚边,多梯田。旧时,用水灌溉条件极差,大部份为“仰天田”(靠老天降水灌溉),天晴即干。村民以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开挖了大大小小44口山塘。但用水还是相当紧张。十年九旱,一年里多次旱。所以农田用水十分宝贵。由于季节、气候的影响,“夏至水抵桐油”,说明了夏至以后农田用水量增加,水的珍贵。农田由哪口塘灌溉向有规定,为此,每年一过夏至就按规定分塘用水。制订用水公约,不能乱行车水灌田。提倡节约用水,守约用水。同时规定先用活水(溪水、坝水),后用死水(塘水)。车水时,高沿优先,远丘为次,近塘丘为后。先车高沿,后车塘下。用水紧张时,水塘统一组织车水,专人放水,浅满以通田丘四角为准。组织车水一般按受益田亩负担。车水轮换时间用三种办法计算:一种点香计时,一种绕线圈计时,一种滴面桶(脸盆)水计时。车水时活麻头(一种由木板所制、活络可绕车架木齿轮与车桶吸水的木齿轮旋转而吸水、送水的装置,与木制车桶,车架配套使用)带上小的水滴,一班中滴于脸盆多少水量为标准。这种办法有力气、车转得快的占便宜。
  禁田野 旧时,每年三四月,八九月间,春花作物(如草子、蚕豆、豌豆等),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蔗、芋等)快成熟季节,禁田野是必须举办的一项活动。由几个有威望的长辈出面组织,用松木做桩;削出一个平面,上写“严禁田野,违者重罚”字样,插遍每个畈的路边田边上,以示禁令,违者必罚。
  吓鸟兽 由于地处山区边沿,特别是山沿田的农作物受鸟兽践踏啄食危害严重,所以在作物成熟时节,育秧谷子刚出田至幼芽期,在田边遍插稻草人,身穿破衣裳,两手平举,两脚撑开,头戴破帽,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或用五色废旧纸装饰,形状百奇。或用废纸条粘于小竹杆、小松桠,插遍田块四周,如清明时节上坟祭清的清明纸布满坟头样。也有在田块上纵横交错遍拉草绳,在草绳上系红绿纸条或布条的(一般用于小块育秧田)。傍晚在山边野兽经常出没的路上埋弓、埋弹、布陷坑,但第二天早上就要撤去,以免误伤不知情的农人。这种做法一般由狩猎队负责,他们专门配备了“土铳”(猎枪)。一方面为维护农作物免受或少受侵害,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打猎的收入。还有在白天拿条凳子,敲破脸盆、破铜锣、破煤油箱吓鸟的,这工作一般由老人、小孩承担。
  防火 旧时,每天(或隔1—2天)傍晚由老人义务敲锣,边敲边喊:“火烛小心”,提醒村民注意用火。锣声、喊声要绕村转个遍。这个习俗一直传留至今。早些年由大队记误工为报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用现金为报酬。如今在“小心火烛”后面加上一句“电灯关掉睏熟(睡觉)!”提醒村民在注意防火的同时讲究节约用电。这一习俗让外村人赞叹不已!
  第二节 岁时习俗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从事各种娱乐,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祷丰收,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节日活动从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家家清洁盛装,合家团聚,拜谒尊长,吃团圆饭;贴春联、施放爆竹、亲友互访,相祝拜年等等。
  旧时,有年初一接麻酥的习俗。麻酥是半球状食品,有拳头般大小,外面酥脆,内部中空,放有红糖,味道香甜,诱人食欲。每值年初一清晨,杨氏男性,特别是小孩子早就穿好新衣、新鞋、新袜,拎着凉笼,到大常祠堂去接麻酥。每人一份2只。小学毕业生和60岁以上老人,每人2份,叫“双份子”。除此以外,下村的杨氏男性,还可到“四房祠堂”再接一次麻酥。发的数量和份额,与大常祠堂相同。80年代开始,两村又恢复年初一接麻酥的习俗,只是改男丁为男女村民以示男女平权。在前山杨村过春节的亲戚朋友也有份。60岁以上老人每人2份,70岁以上每人3份,80岁以上每人4份,90岁以上每人5份。接麻酥时,村民各拎鞭炮在村办公室前晒场大放特放。鞭炮声震耳欲聋,硝烟蔽日。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七日,称“元宵节”。“元宵”本是指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的夜晚”。过去元宵风俗首先重在观灯,重在烟火,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下村,元宵节期间迎三冠龙灯,都是自愿迎的。
  清明节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
  旧时,每年清明节前几天,杨氏子孙都要带着香、纸、炮、烛,抬着装有猪头、鹅、猪肉、豆腐、春笋、大葱、黄酒等祭品的“食罗箱”,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老祖宗坟前去祭扫。参加者,每人发筹码1支,小学毕业生和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2支。祭扫完毕,回到大常祠堂,将祭品分切后,分成若干等份,按每筹一份的原则分发给大家。
  其他各姓,清明节期间,也都要祭扫自己的祖宗。
  端午节 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日投汨罗江自沉。届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禳灾疫,去虫毒。
  前山杨村在端午节这天也有插艾蒲、吃肉麦饼、悬佩香包、香袋的习惯。在正午时分,妇女们还要口含雄黄酒,在室内外各个角落喷洒,以去除虫毒。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时值秋季正中,故名。旧时,不少地方妇女们或姑娘们要在晚间拜月。拜月所用供品为各种月饼和切成花篮状的西瓜等,形状皆为圆形,寓意合家团圆。
  在中秋节,村民,特别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几乎家家都有拜月的习俗。祭品是圆圆雪白的月饼和水果等物。如今,中秋节已主要成为人们意念团聚和娱乐的节日。亲朋好友,相关亲戚互送节礼特别隆重,仅次于春节拜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重阳节,旧时,大部分村民要上方岩、拜胡公,以求胡公保佑。上方岩时,家家户户要裹粽。当步行到“剥粽岭”时,大家都要坐下来休息、吃粽,所以有“上方岩为了粽”之说。拜完胡公后,总要买点方岩“神赐”,如小喇叭、皮老虎、哨子等东西给小孩玩。
  1989年开始,我国规定重阳节为敬老节。在敬老节期间,要开展各项敬老活动。上、下两村的敬老节非常隆重。举行集会庆祝,并给每位老人分发礼物。
  第三节 嫁娶习俗
  结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道门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娶又是结婚的第一道仪式。封建时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结婚前双方大都互不认识,甚至从没碰面交谈。开放一点的,仅相视一面而已;青梅竹马,缔结良缘的不多。20年代开始流行相亲。由媒婆陪同前往女方家。胆大的小伙子倒可想方设法看上姑娘一眼,扯上几句闲谈,胆小老实的小伙子拘拘束束,规规矩矩,大部分如菩萨般供在那里让姑娘及其伙伴或家人偷看个够。也有彼此暗中相爱,或生米煮成熟饭,父母被迫同意的。但是往往被视为“家丑”,道德上受到谴责。
  娶妻叫“接新妇”。男子入赘女家,叫“招婿”“进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今后入赘现象将更多。
  旧时,生活困难户,十不聊生者,也有把儿女婚事作金钱买卖的,连传统的相生相克时辰八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还有童养媳(领小新妇);也有男小女大的“毛头花姐”;还有串换嫁娶子女的“牵牛亲”。有些财主、有功名、有学问的,正妻外还娶“侧室”(小老婆)。老婆不育无嗣,也有“典妻”生子,期满解除典契的。解放后这些糟粕婚姻均已废除。
  传统婚礼烦琐铺张,从议婚到嫁娶都有许多礼节和禁忌。
  首先由男方托媒,取得女方年庚生辰八字,由男方请算命先生算命卜吉。如无相克,长相为人被男方认可,再由媒妁携男方年庚生辰八字(用红纸书写)及附礼品去女方“换日子”。一般女方也要请算命先生测参。双方认为匹配,则选一吉日由媒妁把礼品、聘金、衣料、首饰、龙凤书帖送往女方家中行聘,俗称“担聘”。聘礼上面必须放一束柏枝、万年青,以取松柏常青,婚姻永久之兆。解放后,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双方自愿。曾一度流行男女双方由媒人(介绍人)和女方同伴前往城里购买衣料、首饰、手表、绒线等聘礼的,以增进相互接触,互相了解。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至今。女方收下聘礼后,一般退回部分聘金,回送庚帖、鞋帽,正式宣告结成姻亲。
  结成姻亲后男方再择定迎娶吉日,书于红纸,托媒人送至女方。通知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如女方无特殊原因,没正当理由一般都得遵从。有些女方出于对男方有某些想法,故意提出苛刻条件,男方也只能一一照办,尽量满足女方提出的条件,或者请媒人前往女方做思想工作降低条件,放弃或放宽所提标准。有的女方,在迎娶之日,临上花轿前还要提出条件,称“诈上轿”,男方也得一一照办。对此现象还美其名曰“越诈越发”。
  在迎娶前一、二天(也有与迎娶同一天的),男方送馒头、猪肉、羊、鹅、鱼、烟、糕、酒到女方家,同时要送去红包10个:主(主家)、厨(厨师)、送(送上轿)、上(抱上轿)、开封(新妇的祖父母等上辈)、梳(梳上轿头)、接(请客时接客人)、盘(租用请客的盘碗)、唱(请客时前来演唱助兴者)、斟(请客时送酒上菜——称走堂者),嫁囡主人收下其中几个,余者退回。
  迎娶吉日,按嫁妆多少决定去迎亲(接新妇)人员,送去两对大红蜡烛,两斤小红蜡烛,10个染红鸡蛋,一堆染红绿白的生花生果。用一只栲栳装盛。女方家有专人招待,奉烟敬茶,送上“鸡子索面”为点心。接着是女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陆续前来参加宴请,带送上轿。酒宴后,男方迎亲者鸣炮催发嫁妆,称发箱。旧时用两人抬、一人挑。抬者算一杠,挑者算一担。嫁妆有4杠、6杠、8杠、10杠、12杠,甚至更多,越多越显赫。嫁妆中还有两根连根连枝叶竹子,枝叶间挂一副蚊帐勾,用红头绳将黄铜钿,铜帐勾(或不锈钢勾)连起来,背动时叮作响。这两根蚊帐竹一定要媒人背,发箱时为前导。50、60年代提倡婚事新办,曾一度不予提倡。60年代末、70年代初,结婚时还提倡以锄头、畚箕、蓑衣、凉帽为嫁妆陪嫁的。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恢复以前古老的习俗。
  旧时,嫁妆用人抬。随着历史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革,嫁妆的搬运也现代化了。从人工抬、挑,演变成手扶拖拉机、中型拖拉机、汽车载运。那两根竹竿也由小竹子改成了大毛竹,连根掘起。还嫌不够重,再加上4块、8块红砖、用塑料布包好、外裹红纸扎牢固,美其名曰“金砖陪嫁”。单人是根本背不动的,送至车上用两人扛。装在汽车上会遮去挡风玻璃。聪明的驾驶员(或迎亲队伍中的人)在驾驶室顶设法架住毛竹使其不会遮住司机视线。幸好是本地近途迎亲,交警见到也睁一眼闭一眼放行,若遵循交通法规,超规装载,人货混装(因为车上站着护送者),非对驾驶员扣证不可。
  嫁妆凭男女家经济条件,有丰盛和简朴之分。旧时兴“拨奁田”。新娘(新妇)旧时用花轿抬。解放后曾一度提倡步行,初时还流行用秧歌队送。60年代开始又流行用自行车载;80年代兴乘坐摩托车;90年代开始,有条件的兴轿车了。近年又开始复古,出现了新娘头戴凤冠霞披,金耳坠、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全副艳装由仿古的专业迎亲队伍用花轿扛抬。亦古时,亦现代,别具一番风味。
  嫁囡酒席散筵后,新妇有专人为其梳头,着装,吃一口用大碗盛满的大米饭,上面放两块如头梳般大小的白切肉,两片豆腐,两个去壳染成红色的熟鸡蛋,正中插两双红箸子,要直竖,称“上轿饭”。接着,全副盛装的新娘立于方凳上,怀揣肚褡袋(袋内盛着象征性的红枣、花生、生鸡蛋、莲子、胡桃、荔枝、桂圆或白果七样果子)。出百步外后肚褡袋一般被迎亲者劫持,保管到第二天,由送婚的大舅化“代价”向劫持者取回,又是一番热闹。由大哥抱着上轿(现时上车)。后面由一群老太婆、妇女小孩拥送,各人手举燃着的红蜡烛。花轿起程时,母亲要爬楼梯,爬一步哭一句。谓之“哭上轿”(现时免了,由鸣放鞭炮代替)。
  新妇归门有时辰,嫁妆要在新妇归门前到达,布置摆设好。时辰未到要在门外等,称“等时辰”。归门时,男家大放鞭炮,吹弹奏乐(现时免去吹弹奏乐一节加大了鸣炮数量),欢乐气氛达到高潮。花轿停放在堂前,新妇由领袖姑娘(伴娘)两人从轿中搀扶,走上铺着布袋的地面,随着新妇跨步前移,新妇脚后的布袋也一只只往前铺接,意寓“传宗接代”。这样把新妇扶至新房。现时,作兴新郎抱新妇下轿(下车)至新房。由老领袖为新妇梳落轿头、洗脸(现时,洗脸水由新郎打送)、梳妆、用点心——鸡子索面。然后扶至厅堂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公婆),三新郎新娘互拜(50年代末60年代初,拜堂礼节大部分省略)。礼毕。由领袖姑娘扶新妇进新房,坐在床的上横头,开始分果子(花生、糖、发丁)、闹新房,接着是大宴宾客。
  闹新房,又称“吵新妇”,在洞房花烛夜进行。“吵”就是“发”,寓越吵越发之意。此时,由擅长果子谜者为首,一批后生子做拉拉队,口唱“望恭喜”,团谜语,讨果子。闹新房的人,你一句,我一语,女唱男和,此起彼伏,连连“发难”,常常逼得新妇、领袖姑娘穷于应对,憨态毕现,窘相百出,引得满堂大笑,皆大欢乐。现时,“闹新房”的行为更为粗犷,有躲在桌子底下偷新妇、领袖姑娘的鞋、手巾等物的,有强抢新房里嫁妆的,甚至嫁妆未入洞房就被“抢”的。
  闹新房至近午夜,由领袖姑娘整理新房,引出新妇。这时,新郎也由闹新房人陪同,前面红灯引导,新郎新妇双双入洞房。行“送洞房”仪式。又是一番热闹。
  闹新房宣告结束,待新郎、新妇上床安睡后,事先串通亲属、堂官、厨师撬门入户“偷”凤冠霞披,新婚棉被,礼服,现已发展至明“抢”。送洞房仪式一宣告结束就把嫁妆衣物带出新房。一经“偷出”,即放爆竹惊醒大家,相约再进洞房,由送嫁大舅子拿出烟、物、果子取赎(现时行第二天宴请“亲家大舅”时谈判)。在讨价还价中,欢乐喜闹的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直至酒足囊饱,口干舌燥,尽兴而归。此时,闹腾了一晚的新妇和闹新房者十有八九是精疲力竭了。时辰也差不多寅交卯了。
  第二天,新妇父亲要携麦饼肉,洋油箱,铜火铳等前来礼节性探望新妇。谓曰“讨讯”。一般上午到达,中午设宴招待(请亲家、大舅)。又是一番闹腾。
  第四节 生育习俗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婚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繁衍生息的主要内容。怀孕将要临产前,亲朋好友(一般都是女宾出面行使此礼)会送菜生(咸菜)给孕妇,取“催生”之意。
  婴儿出生,女婿即要去岳父家“报生”。岳父母即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酒、鸡蛋、红糖、大米及婴儿穿的肚兜、肚褡、童装之类物品由报生者挑回,谓“报生不空手”。亲朋好友,隔壁邻居都要担“鸡子箩”(一般32只鸡蛋,两块布料)。现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有送红参、绒线、鸡、童装甚至更隆重的。
  婴儿出生第三天,要洗三日浴,“贺三朝”。旧时要备牲品敬天地,告祖宗。现时,主要是备酒食,宴请亲朋好友。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要“贺本月”。要给婴孩沐浴,剃本月头,戴“手镯”,给送过“鸡子箩”的亲朋好友回送“本月果”。现时,多以馒头、蛋糕、面包代替。条件好的人家,也宴请“本月酒”。
  婴儿周岁,要贺“对周”,同时设盛筵大宴宾客。外公外婆要裹大批尖粽,称“对周粽”分送给担过“鸡子箩”的众亲邻。现时也有用蛋糕、面包、苹果、柑桔代替的。分送“对周粽”每份一般32、34、36只,取偶数,以兆“福寿双全”。收粽后,一般回送童装、鞋袜,现时亦有回送红包的。外公外婆家或知亲好友现时也有送童车、金银饰品的。
  “贺本月”和“贺对周”,因男女方的风俗不同,也有简繁之分。有的都贺,都送;有的只贺送一次。
  第五节 寿庆习俗
  每年生日,都要吃鸡子索面。现时,流行生日蛋糕,主要是对儿童、新婚夫妇和老人的生日。鸡子索面又称长寿面,取福寿绵长之意。
  年龄逢十为大寿。10岁诞辰,旧时外公外婆要送长漫衣(长布衫)鞋袜、帽之类东西。亲朋好友一般送布料。20岁、30岁都要设宴大庆,唯40岁一般不庆贺,有“贺三不贺四,贺四要淘气”之说。50岁起称大寿,称“半百之庆”,也称“艾庆”;60岁称“花甲之庆”,也称“耆庆”;70岁称“古稀之庆”;80岁称“耋庆”;90岁称“耄庆”,96岁称“百寿之庆”,也称“期颐”“百年”之庆。人活至96岁另加闰月可折合至一百岁,故九十六岁可行贺“百寿”。生日,农村习惯以农历出生之日记算。寿庆都以虚岁计算举行。
  50岁起称大寿。年岁愈高,寿庆愈隆重;生活条件愈好,寿庆愈讲究。一般要杀猪宰羊,张灯结彩,大办酒席。子女、亲戚、本家、好友、邻舍皆送寿礼。有布料、鞋袜、鸡子索面、杨梅(糯米粉掺入早米粉做成小包子般,馅是秋豇加红糖捣烂捏成球状,顶尖加一小撮染红的粉干碎,状如杨梅)糕果。还要加送一副中堂贺联或松鹤寿星图的匾额或松柏常青,松竹山水的镜框画图。现流行加送红包(钞票)。有文化的老先生还要送上首贺寿诗。筵席上必有一道生日饭(秋豇饭)。因为秋豇色红,与大米合煮饭红色,既好看又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取“吉利”之意。还有一盆或每人一小碗鸡子索面,取“长寿”之意。现有用“八宝饭”罐头,“生日蛋糕”代替的。不论生日饭、长寿面、八宝饭、生日蛋糕,每人都要尝上几口,以祝主人健康长寿。筵席撤席前,每位分送一双“杨梅”两块糕。现时流行寿筵宴请的当日放一场电影,给全村人观看,以示全村共庆。
  第六节 丧葬习俗
  人生总有一死,只是寿命长短而已。这也是繁衍生息的最后一道门槛。业绩功过,盖棺论定,由后人书写。
  丧葬礼仪一般分送终、报丧、吊丧、入殓、出殡和“做七”等。
  送终病人进入弥留之际,家人由儿女牵头守候床前,作临终送别。临终时子女在场,谓死者有福。如虽有子女,未能在床前送别,谓死者没福份,生者亦引为终生憾事。
  人一咽气,要净身,穿寿衣。梳妆穿戴停当后,两手轻握拳头(谓“两手握拳,百事丢圆(完)”,放于肚脐部位,用长布条捆绑于灵床上,也有用棺盖当灵床的。用砖头当枕。口中放一枚系有红头绳的铜钿含口。移灵床至“香火仙间”与桁樍同向停放(前山杨上村是与桁樍交叉垂直停放)。谓“鼻子朝屋栋,百事都做空(完)”。然后,死者家人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帮助下秉烛点灯,焚香烧纸,把死者被褥、草席、雨伞加一双草鞋送到村口焚毁,谓之送“活无常”。在焚毁处,死者亲人要把外衣脱下反穿,系白头绳于项颈,还要腰捆反手搓稻草绳然后回家。如果在房外咽气的,不能尸停房内,得在村边僻静处搭棚停尸。
  报丧 设置灵堂后,请“风水先生”择出殡葬日期、入土时辰称“拣日”,死者子女即身穿孝服、手拿雨伞分赴各亲朋好友家驰报死讯。报死者至亲友家,必先将雨伞倒置在门口。亲友见状,则知报丧,飨以鸡蛋、茶,以驱灾晦,谓“报死不空口”。报死者离开时,亲友家女主人要开音哭泣,以示悲痛吊唁之意。亲友接报后,得知出殡之日期时辰,即准备奠仪在出殡时辰前赶至丧家吊丧并参加葬礼。
  吊丧 吊丧仪式,古时较烦琐,死者亲属要穿孝衣,戴白帽行跪拜礼,女主人要在灵旁举哀哭告。特别是死娘时,娘家长辈来吊丧,死者媳妇要由丈夫陪同在离家100步外跪接。如平时孝奉公婆,敬老爱老,邻里无忌言者,娘家长辈吊丧者会立即上前扶起相互客气几句;如平时虐待公婆,婆媳关系相当紧张,邻里中影响恶劣,吊丧者会视而不见从旁一走而过,以示惩治。不过这种现象是极少见的。民间有“死爹省力,死娘难”之说,就是出此习俗。吊丧仪式结束后,要给吊丧者吃茶叶鸡子或茶水,以免灾去晦。所送奠品,亲戚多为一灶豆腐、一床彩被、一副香纸。邻居一般是一副香纸、几斤千张、几斤黄豆。也有两人合并一灶豆腐的。现时也流行送花圈、毛毯、被面、红包(钞票)的。或1人独送一份,或2人、2人以上合送一份。亲人及亲朋晚上要睡在灵床前,谓“守灵”。
  入殓 俗称“落棺”。死者子女、亲属均需穿孝衣,戴白帽(近代还有加佩黑纱,白花的)。由亲人分别捧头、捧脚、抱腰,还有亲人(或请抬棺人)帮助把灵床抬靠棺材边沿,材底铺垫木炭、生石灰,上面有铺死者生前所穿的衣裤,并取出死者口中的铜钿,解下拉腰布条,慢慢把尸体放落棺中,双脚先与棺材小头靠紧,谓踏脚实。再往上面轻移少许,谓高升。然后把双手移放身躯两旁成平躺仰卧姿势。亲人围拢,向遗体作最后告别。接着安盖亲朋送的“彩被”。盖“彩被”要从下身盖到上身,并且要边盖边念吊丧者的名字与死者的称谓。盖完彩被后盖上棺盖,但不能盖实,棺材大头要留一缺口。然后做羹饭,先由亲人跪拜,次由亲朋行礼,鸣锣、奏乐、鸣炮、烧纸。礼毕,盖紧棺材盖。有用钉钉紧棺盖,也有用栓栓紧棺盖的,此时家属又一次嚎啕大哭,以示永决。旁人会不断提请“节哀”。
  出殡 先做材头羹饭。吊绑好棺材。由死者子孙两人,提香碗走在最前面,走了一段路后跪在路上候灵。从开始离开灵前至墓地,提香碗人都要低头,眼睛不能向后看。跟在香碗后面是香纸篮,负责过桥插香,烧纸,定时鸣炮,分路纸钱等。接着是迎火把的,敲锣打鼓的,迎旗幡、扛挽联,挽帐的,再接着是灵柩。灵柩抬出灵堂跨步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抬棺者拄下担拄,口喊利市,加升,主家及女儿要在棺材盖上放好多红包(利市)。然后由风水先生在棺材盖上方敲水碗,水碗一响,亲人开音嚎啕上路。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披麻戴孝,外亲头戴双冠头巾,送灵人均戴白帽(白帽男女有别,男人戴方帽,女人戴圆帽)。现时还加佩黑纱袖章,胸佩白花。尾随棺材后面,女人边走边嚎,女婿、儿子两旁扶材称“守材”。长子要先于送殡行列前路旁长跪,表示对送殡者,特别是对长辈表示感谢。待送殡队伍过尽,由最后送殡者扶起,又越至前头路旁跪谢,表示衷心致谢之意。这样三番五次待到安葬地为止。在墓地要等入土时辰。时辰一到,鸣炮打锣击鼓,行遗体入土仪式。送殡者依次焚香礼拜灵柩,每人在棺材盖上撒一撮土,以表入土为安。然后送殡人胸佩攀交红(一种红绸或红丝绒),亲人在墓前除下孝服,白帽。点起灯笼,依次在锣鼓队前导下回归家里。丧家置“撒斋饭”招待,意为“谢客”。并回赠吊丧的外客以刀头肉、斋饭、利市豆、几株香、几张纸。撒斋饭后客人离去。离别时,女主人要开音哭送。
  葬后第一天傍晚,要送火种(一个生了火的火笼,一个火把)至墓地。此仪式两人进行,一个提大铜锣,一个倒提燃着的火把。这仪式前山杨上村是锣从墓地一直打回来;前山杨下村是从灵堂一直打锣至墓地。个中缘由无从考证。“火把”要连送三天,第一天送到坟前;第二天送至半路;第三天送至百步外(一般是村口)。
  旧时,从出殡至“三七”,每天傍晚死者家属都要在灵堂“烧夜纸”,嘱咐死者“望白路走”。烧纸时先焚香,并且要哭出声,以示悼念。
  做七 从死之日(称祀日)起算,每过七天,都要举行祭奠,谓之“做七”。一、二七都是简便的羹饭。唯独“三七”最排场。以农历推算死后二十天(提前一天)即“三七”,若逢农历是七日,又要提前一天谓“抢七”。“三七”那天,众亲朋好友都要带礼品(杨梅糕果)前来,主家早准备好猪头、鹅及供果等,提前吃晚饭,饭后成群结队,去坟前迎灵,在坟前点香,点灯,开始鸣锣打鼓,一路鸣炮,一路嚎啕大哭,迎灵回灵堂供奉。先摆上茶、糕点、水果之类。待过几个小时,中间不断上香,然后供上猪头、鹅开始做羹饭,鸣锣,嚎哭,焚香,烧纸,敬酒。直至夜深,才敲锣打鼓,一路鸣炮,边哭边送灵魂回墓地。在墓前,送灵人除下孝服草绳。草绳在坟前连纸香焚烧,烧后吹灯灭火,黑灯瞎火择异路回家。第二天早饭,设宴请亲朋好友及出殡时帮过忙的众邻舍。“四七”“五七”仍比较简单,只在灵堂做羹饭。“六七”由女儿前来坟前举行。到坟前要早晨露水未干前,与丧家约好送去桌子并帮助祭奠,完毕后才可去丧家。然后借丧家锅、碗、盆、灶、桌等设宴答谢死者生前友好、左邻右舍。宴毕,丧家要大红包(钞票),五谷回送。用丧家的东西要算租借,女儿家送来的供碗、盆不能空回,总之不能让祭奠者倒贴本钱。“七七”与“五十日”合祭,称入大筵。意思是加入列祖列宗行列。前面六个“七”都是为死者单独举行的。唯“七七”与“五十日”始在阴间见到列祖列宗。托付祖宗携死者安息于地下,坐镇于阴间。古时,除“做七”,到“百日”“周年”都要行祭奠礼。每年死者生辰,忌日(按农历记时)要做羹饭,相沿至今。
  现时,丧礼仪式大体依旧。只是实行殡葬改革后,遗体送去火化,减少了“入殓”手续。墓地改为公墓。出殡时以花圈、挽轴多少衡量死者的荣耀程度。有些改做羹饭为开追悼会。
  第十六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简介
  革命烈士
  杨加尚,又名恒尚、老关。男,1890年出生在前山杨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前山杨村党支部书记、游仙区区委委员、永武(永康、武义)军事暴动委员会委员、游仙区工农红军大队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第六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革命后,领导农民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霸反封建斗争,进行减租减息,并积极兴办学校。在他活动过的地方,革命业绩至今还在颂扬。杨加尚又是一石英勇善战的指挥员,1930年9月,在领导和参加攻打壶镇的战斗中,不幸牺牲。1982年4月2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浙江 男,前山杨上村人。1933年出生于贫苦农家。1951年5月,为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入工兵二十二团一营一连奔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在抢修桥梁任务时被敌机轰炸,不幸光荣牺牲。
  (根据1991年3月版的《永康县志》第773页《烈士英名录》和1990年5月版的《永康县民政志》122页《烈士英名录》记载整理。)
  古代人物
  杨万明 万行5,原籍义乌赤岸,杨仲成之子。宋淳祐年间(1241——1252)任永康知县,卜居于永康前山杨(相传始居于今前山杨上村前仙间一带)。
  杨浩 鲁行1,系杨万明曾孙。据光绪《前川杨氏宗谱》载,杨浩,曾任知县。
  杨沾恩顺行168,据光绪《前川杨氏宗谱》有“钦奖五品军功”之记载。
  杨克融 厚行47,据光绪《前川杨氏宗谱》记载,为“郡武生”。
  吕应科 姓吕,元80,据《居邑河东吕氏宗谱》记载,为“国子生将士郎,任四川眉州彭山县主簿,字子进,号心庵,时五十四”。
  第二节 在外工作人员名录最近几年,尚有杨光辉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杨飞靖毕业于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吕孙赵毕业于厦门华侨大学;应莲芬结业于浙江农函大。第三节在读大学生名录
  赵春女福州军医专科大学
  杨丽莎女金华教育学院
  杨柳青男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杨小巧女金华农业大学
  杨凉芳女湖北经济管理学院
  杨亮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杨英杰男中国科技大学
  杨林靖女浙江大学(浙工大)
  杨华莹女浙江大学(浙工大)
  杨文心男浙江大学
  万年红女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
  杨小竹女浙江大学
  吕慧女武汉纺织学院
  吕孙巧女浙江师范大学
  第四节转业复退和现役军人名录
  转业、复退军人
  杨荣全杨岩仓杨岳良杨曙升杨兴藏杨世培杨兴才
  杨银陆杨元根杨元强杨文斌程显时杨岩福杨礼门
  杨福山杨广禹杨开炉杨茂根杨利顺杨高荣杨福祥
  杨有丁杨庆荣杨庆录杨耀武杨庆生杨潼关杨兴乾
  杨岩林杨刚杨望全杨建新应加德杨飞勇杨耀英
  杨庆高杨广全杨广益周玉来杨亨明杨康安杨林进
  杨勇齐 杨岳其 杨永安 上村杨高升 杨将飞 杨振财
  杨广达 杨金妙 杨 伟 杨高明 吕飞城 吕飞厅 吕洪福
  吕建华 桑德胜 胡政委 应 俊
  现役军人
  姓名 入伍时间 服役部队
  杨险岗 1990.3 福州石狮32833部队医院中尉技师
  杨永晓 1994.12 青岛37282部队修理厂
  杨洪卫 1989.12 成都空军后勤部军需处
  杨江红 1997.12 南昌市下罗86736部队83分队
  杨容海 1994.12 青岛市37282部队勤务船中队
  杨志华 1984.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医学院中校副团博士
  第五节 县以上党代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名录丛录
  永康市志办公室
  关于同意前山杨村编纂村志的批复
  永志复字(1999)3号芝英镇前山杨村村委会:
  你村《关于要求批准编村志的报告》收悉。根据永政(1998)180号转发永康市人民政府同意的《关于搞好地方志规范工作意见》精神,我们研究后批复如下:
  一、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则,全面记载“一村之全史”,按照“纵述历史、横陈百业”的修志体例,应在汲取传统史料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着重反映现代历史、人物、业绩和现状。
  二、村志内容必须客观、翔实,特别在村民世系部分,要尊重现行村民地位平等;对于编纂近代和现代有名望的人要求实事求是,至于“德高望重”的历史人物更应如此;更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维护新型人际关系,激励后代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三、编纂工作须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由老人协会具体承办。村志完稿要送“永康市地方志事务社(设市志办)”审稿后,用全市统一开本和版式,横排平装出版。编印号:永志书(1999)005号
  永康市志办公室(永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章)
  1999.5.26
  仙降纪实
  杨朝阳
  在永康盆地的中部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岗。地图上查阅不出,《永康地名志》上也没有记载。可是她却牢牢扎根在前山杨村人心坎里。她如实地记录着前山杨村的发展史;她给前山杨村人带来苦痛;她给前山杨村人带来欢乐。
  从灵岩山福善寺、灵山湖旅游景区走捷径,越山路,经水缸沿、薄刀降①,饱览一路山川胜景,行程约10华里到前山杨村,仙降是必经之处。从仙降头往下走是一条约20°坡的山道,路形象浙江电视台的荧屏标志,村人称之为“六曲”,意思是整条坡路弯弯曲曲。不远处就是宋代淳祐年间永康县知县杨万明的发族地前山杨村。如今这里聚居着以杨吕两姓为主体的共11个姓氏1100余村民。
  在仙降头高高矗立的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旁驻足少憩,俯视前山杨村,整个山村沥沥在目。近听,机声隆隆,鸡啼唱,犬吠叫,欢声笑语隐隐可闻;远眺,东永公路、330国道、金温铁路如一条条金腰带、银腰带纵横交错在丽州大地的东西南北;太平水库东渠高架渠道,杨溪水库西渠华东飞渡犹如两条巨蟒横架永康盆地东北、西南。
  春暖花开时节,满山松竹啸舞,遍野桃红柳绿,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景色如画,置身于其间,让人心旷神怡,宛如仙境。待到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满山红叶,遍野金黄,果实飘香,村民们满怀喜悦之情忙着秋收,真可谓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
  旧社会,前山杨村人靠山吃山,仙降是村人的衣食父母。由于村处山区边缘,原本耕地不多,然又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和常会手里。村人多数佃种常会和地主的耕地。那时租田种,租谷重,兼之国民党反动政府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农业科技落后,水利条件又差,人们一年辛辛苦苦操劳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干,除去交租,所剩无几。“丢了镰刀就断粮”是佃户们习以为常事。所以农忙之余就靠爬仙降去山里砍柴,挑去芝英集上或附近村庄卖柴籴粮,养家糊口。
  “上了田,穿草鞋,担柴卖,背瓦柴。”①是穷苦村民谋生的主要内容。“上山带饭箩,卖柴带米箩。”指的是上山砍柴、背瓦柴时“担冲”②尖挂上盛冷饭的专用篾制饭盒,卖了柴后买米,买粗粮(玉米、麦类)篾制的盛粮小箩筐。主妇们鸡啼头遍就起床烧早饭。煮饭还得分等级:干的让上山劳作的伟男壮妇饱肚,稀的留作在家留守的老人小孩充饥。往往第二餐就要等到上山砍柴、背瓦柴的人把柴挑下山去芝英出卖后,籴回粮食再下锅。下午二、三点钟煮中饭是常事,老的肚皮饿得呱呱叫还能硬挺,小孩肚子饿了就啼哭,所以到该用餐时东家哭,西家嚎是屡听不鲜的。上山担柴的肚子饿得慌,无力挑柴赶路,挨到山脚地里挖个番薯,拔个萝卜充饥解渴不算偷。有的妇女上山还在背上背个小孩,砍柴时把小孩从背上解下转捆在松树上让树干代替身躯背着。松涛吼,孩子啼,一曲曲血泪交响曲伴随着苦难的母亲、可怜的孩子砍好一担柴。阿丹婆③怀孕上山背瓦柴,由于劳力过度引起少产,下身出血不止,她把瓦柴靠放在路边,从地头找把稻草,用稻杆为绳扎紧两条裤管,硬是坚持把瓦柴背到瓦灶。回家后,昏倒在床上,但也只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又照常上山背瓦柴。旧社会,穷人的命就那么不值钱。
  “饭箩,米箩挂在担冲尖,挑得来食挑不得穿。”这是昔日前山杨村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一年十二个月,除了田间抢收抢种、抗旱、施肥,除了大雨大雪天,青壮年不用说,连白发苍苍的老翁,缠过裹脚布的老妪,都在翻越仙降。披星戴月,忙忙碌碌,劣质柴自家烧,优质柴挑到芝英集市上和附近村去卖。卖了柴买些粮食、油、盐。再就是根据季节,打榛子,摘栀子,拾松菇。除自己食用外,还要送去芝英集上卖,挣钱度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昔日,前山杨村的小孩,不论是男孩,女孩,七八岁就要跟父母兄姐上山爬仙降。先学拾松蒲,扒松毛。跟过没几趟,就接着学习拿刀砍茅草。不计较做得多少,从小就要他们学着大人的样,能够挑着一小捆柴草下山,哪怕是如小方枕头般的一捆也让村人乐呵呵的,山路上碰头全夸孩子真能。以此来鼓励孩子勤朴能劳。旧社会,有人问前山杨村人哪个学校毕业,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你:“仙降大学毕业。”意思就是他们天天如上学一样,翻越仙降,上山砍柴!
  前山杨村人靠山度日。他们懂得对山林的回报,对树木进行培育。每年都要买些松树苗栽种。对已成活的树木非常爱惜,平时砍茅草碰上小松树、小杂木,要小心避过刀锋。把幼树的小枝桠删去一部分以留直树杆,培养其成材。不小心砍去一棵幼树也痛心不已。
  二
  水缸沿,是前山杨通灵岩景区山路的最后一关,亦是最险要的去处。路上方是数十丈峭壁,路下方是数百丈悬崖,整座山岩陡立。在峭壁上天生一条长约200余米,宽不足一市尺,有几处经人工开凿的路通行,与华山老虎口悬崖不相上下。有好几处不得不从岩石钉上通过,险哪!跨越时左右脚踏那块岩石钉都有规定,挑柴背树用那只肩也有定格。否则就会撞崖,柴树翻滚,人身坠落。勇敢的村人不但走水缸沿如履平地,而且肩上还要负挑100多斤,200多斤,甚至300多斤的柴树过险段。初次走时,十有八、九是手足并用,手撑岩壁爬移过去的。且眼睛还不能往下面看,否则会晕倒。胆小的人两手扶住崖壁两脚发抖如打摆子,迈不开步。这时,同上山的伙伴们会给他加油鼓励,增进他攀越的信心,教授他攀越的技巧,或者代他把柴树挑过险段。反复几次后就不那么惧怕了。水缸沿既然险要,俗语说得好:“夜路走的多总要碰到鬼”,失足之事常有发生。杨耀英、吕长龙,杨金喜等村民就从那段险路上滚崖过,落崖者不是筋断骨折,就是头破血流。卧床就医数月甚至数年方可痊愈。杨耀英是让他捡了一条命,脑壳都跌得开裂了,命却留了下来,如今年过古稀了,头上的疤痕还清晰地留在发丛间。至于柴、树撞崖滚落是常见的事,每年都有好几次发生。
  薄刀降虽长不足百米,宽仅尺余,可两边陡峭。如行走在二层楼房高泥土筑的墙壁上般。初次跨越,由于心里作用,也让您两腿颤抖迈不开步,更何况肩上还挑着柴树等重担呢!所以丢柴掼树也是经常的事。如果发生时,必须从两头斜坡爬下山把柴、树捡回来,重新拼捆上路。
  水缸沿,薄刀降故然路险,其他山峰也是山势峥嵘,峭壁〓峻。村民为了砍柴度日,不顾山高路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危险的地段柴越好。为了砍下优质柴,卖个好价钿,杨加金就是为砍几丛好柴草而丧生于水蛇坑的悬崖下;杨聚发也差点丧身乌龟立坑,内脏出血,卧床经年。
  仙降山里虽不算深山老林,但老虎,狐狸、野狼、野猪、山牛、山羊等野兽及毒蛇经常出现。黄店村黄哲兰在箬坑砍柴时与老虎搏斗,人虎同时滚落悬崖,造成既是被虎咬伤,又是落崖跌伤,衣裤被撕扯得粉碎,满身鲜血琳漓,惨不尽睹。杨永木、杨寿昌几兄弟上山找〓虫①,成了附近村镇的知名人物。识辩〓虫能力也近乎祖传。〓虫寄生于各种丛刺之中,烘焙研粉是专治小儿疳〓的中药。陡峭的山崖旁,岩洞口,悬崖边的雕芒刺是〓虫寄生的好处所。找〓虫必须东山爬西山,南山翻北山,既惊险又劳身。但收益远比砍柴卖好,有时一天的收获就抵几担柴。
  旧社会,靠山养家糊口之苦真是罄竹难书!
  三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革命!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和剥削的前山杨村村民也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在水深火热的苦海中挣扎着。历史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村民们举竿扯旗,紧跟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他们出生入死,勇往直前!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民暴动开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前山杨村的优秀儿女都是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中。村民们为全中国解放事业前扑后继;为全人类的翻身勇往直前;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杨加尚烈士,杨浙江烈士是仙降养就的优秀儿女,村民们为他们的壮举引为自豪和骄傲!人们牢记着他们的名字,缅怀着他们的业绩。沿着他们的足迹,奋勇向前!
  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运动连仙降也受牵连。仙降里面各座山头,一下子建成了炭窑近百个,烧木炭让钢铁元帅升帐,烧木炭助钢铁卫星上天。仙降的林木不论大小被砍伐殆尽。当时真是山山有窑,处处冒烟,仙降流泪,草木含怨!林毁了,山秃了,秃得连老鼠跳过都看得一清二楚。人为地破坏山林,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1960年夏,山洪暴发。谢坑、大坑坤毛竹园山体大滑坡。长柴草,养林木的山坡一下子变成了深沟、夹峪,上千斤重的岩石也从山顶滚落山脚,幸好无人身伤亡。
  三年困难时期,村民大部分挣扎在饥饿线上,是养育前山杨村村民的仙降,袒露着宽广的胸怀,再一次把所有资源都奉献给村民。蕨菜①,“三十六桶”②,山葱头,苦叶菜,是村民饱肚的主要食粮。全靠她的奉献才度过了饥荒。
  五
  前山杨村民间流传着“若要富,看不见仙降六曲路”。意思是靠山林的奉献毕竟有限度。应该将着重点放在务工、经商上面,让山区自然封山育林。旧社会,村民砍柴是为糊口度日;五六十年代村民砍柴为挣零用钱;七八十年代村民砍柴是由于科技落后,煤炭、电力、石化工业发展缓慢,全靠柴禾炊食。如今,挑去芝英卖柴现象已基本绝迹,炊食改用煤饼炉、电饭锅、煤气灶,年轻一代的村民大部分办厂经商。上山挑柴人已日渐见少,山林逐年变绿。连绝迹多年的野兽也陆续出现了。由于茅柴砍伐量锐减,年年霉烂沉积,水土流失现象逐年减弱,现在林木生长奇快,一年一个样,整片都是墨绿碧青的,连六曲路面也因上山的人少而被茅柴、林木遮挡堵路。正由于上山者不多,连山路也无人问津修铺了。
  站在仙降头,举头望山里:整片、整片松树碧绿;连块、连块竹林翠青,松涛竹海,青柴满坡。清香入腑,让人爽心不已。大自然的美丽,仙降的娇娆,伴随着前山杨村民富裕的生活,日好一日,年胜一年。
  前山杨村村民正沿科技致富,科技强村之路健步迈进!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
  赞《前山杨村志》首编成书
  编修组
  龙头门口两山前,山青水碧峰连天。
  宋时知县杨万明,择居前山书史篇。
  田洋地坦土肥沃,繁衍生息宜发族。
  明代吕杰居河头,察址迁徙建园楼。
  吕氏礼聘杨公教,企求后裔祖宗耀。
  执教时长地理熟,定居下前四房祖。
  桑氏世居属黎阳,析迁上弄奋图强。
  胡周姻亲情谊厚,看山护林宅塘头。
  日寇铁蹄躏绍兴,陈姓举家前山行。
  寺曰广福始开光,朱家虔诚敬姑娘。
  应氏出世娘祖处,惜甥胜子立户居。
  龚徐李姓为婚赘,女方发族从头迈。
  昔时民穷少科技,靠山糊口恶势欺。
  含辛茹苦奋挣扎,世态炎凉身难翻。
  春雷惊怒震大地,亿万贫民齐扬眉。
  驱雾日出新颜展,科教兴邦勇向前。
  十一姓氏胜兄弟,奋发图强建家园。
  同饮乡水舟共挤,遇难共赴民心齐。
  众志成城坚且固,齐心戳力绘宏图。
  今朝书志颂祖绩,继往开来再创辉。
  前山地景诗
  编修组
  中国浙江金华地,离城一百是永康。
  永康出城向东走,三十旱地芝英庄。
  芝英东南三四里,有座村落前山杨。
  前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田洋。
  六曲顶峰神仙降,帘水烂坑水帘响。
  水滴规则水源长,滴水岩底咚声荡。
  水音优美奏乐章,穿山洞长音宏亮。
  翻岗穿洞九里坑,马舟水库坑左生。
  越跨马舟坑中皈,三宝屏障连峰拦。
  欲前峰挡进受阻,关头后面勇气鼓。
  关头西侧火烧尖,尖峰坐东面朝西。峰脚荷驮螺丝塘,螺丝紧拧面前山。
  螺丝屁股半江弄,半江弄翻山降后。
  山隆后下枕头畈,枕头里面锁金牛。
  自古金牛荒塘卧,坚守前山南大门。
  金牛威镇前山杨,前山育出好儿郎。
  村北岗连好风光,八角刺坑连仙降
  降下平坑乌鱼岩,展翅金凤昂后山。
  凤尾两束长又长,向南直伸田边上。
  金凤左翅连古簏,吸壁蝴蝶贴翅舞。
  十、五两峰白鹤孵,长伸颈咀金珠露。
  吐珠带涎后坟头,惊起长蛇向西走。
  经上大坟欲卧下,昂首怒目赶白马。
  长蛇若赶白马到,世代儿孙做告老。
  欲赶难追上大坟,固守前山北大门。
  仙降神虎金岗山,山水律下猫狸对。
  陈塘上坑坑连坑,坑坑相连上山突。
  锦绣前山景色艳,骑龙斩关由此出。
  出关直向落水龟。神龟得塘更显威。
  祖公万明骑龟眠,永享后裔忠魂祭。
  落水龟领十八龟,岁端大坟沿跟随。
  樍子坟带小塘滨,大塘滨入庙干坟。
  菜园里面竖庙坛,新屋三相长蛇翻。
  上大坟边小东塘,大东塘旁上弄山。
  小山月却下后坟头,白鹤吐珠百秧游。
  山头白鹤展翅膀,翅膀展拂前山杨。
  十八乌龟翅下转,膀翔翅展绵前川。
  自古前山风光美,山青水秀永生辉!
  注:字下方加横杠之词为村庄名和地域名。
  清字长寿歌
  清白的一生德性好,清爽的一身勤洗澡,
  清醒的头脑睡得早,清新的空气常晨跑,
  清淡的饮食能温饱,清洁的房间细打扫,
  清香的烟酒少沾好,清宁的环境无烦恼,
  清心的生活情欲少,清亮的眼睛人难老。
  (摘自前山杨上村老年活动室,编者略有删改)
  养生珍言
  心胸宽,人快活;心胸窄,忧愁多。
  人快活,永康乐;人烦闷,早衰弱。
  人世间,有不平;心情乱,易致病。
  不悲观,不消沉;心开朗,精神振。
  乐陶陶,精神好;烦躁躁,要病倒。
  脾气躁,催人老;善制怒,老年少。
  心绪好,大有益;生闷气,气成疾。
  笑口开,春常在;笑一笑,十年少。
  (摘自前山杨上村老年活动室,编者略有删改)
  劝善歌(二首)
  青壮年华莫入游,艺海书山奋发求。
  财色两关须紧守,勤俭持家记心头。
  尊待睦邻敬双亲,信义谦谨细为人。
  仗势横行后路险,紧跟党走自安身。
  遵法守纪刻心头,义德取财变春秋。
  蹂躏法规终害己,祸事临头剥自由。
  权势在握须紧守,切莫肆忌结冤仇。
  事不三思终有悔,祛恶向善自无忧。
  (摘自前山杨下村老年活动室,编者略有删改)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