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芙蓉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308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4
页码: 79-9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市芙蓉村的习俗,其中包括了生产习俗农作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等。
关键词: 习俗 芙蓉村

内容

第一节 生产习俗农作习俗
  敬牛开犁 春耕前半个月,富裕农民给耕牛喂食炖鸡,有的喂食猪油、马料豆等,谓之敬牛。穷苦农民一般无耕牛,牛是农家宝,1个牛工抵3个人工。开犁时,有按宗族中辈份最大者先耕的旧习。
  播谷种 谷种下田之日,早上吃豆芽,意指“谷种下田,有根有芽”。芳村一带山区早上吃大肠头。有的地方吃?锞和三个鸡蛋。谷种播下后,田头插桃、柳树枝,表示驱邪、好芽。
  开秧门 第一次拔秧前要摆“三牲”请菩萨,山区农民有请田公、田婆的,秧田旁边插3柱香,鸣放5个炮仗。开秧门之日忌吃粽子,须吃腌蛋。下田拔秧时,左脚先下田,右手拔把秧,和泥擦双手。插秧人不能空手去田头,定要挑担畚箕。插好一丘田,田中间须留一把秧,表示“有多余”。
  关秧门 插秧完工称“关秧门”,又称“洗脚肚”,要带几株秧苗回家,抛在屋背或粘在门墙上。“关秧门”那天要喝圆工酒,猜拳行令,越闹越发。
  开镰 开镰收割要吃开镰饭。谷仓上贴“五谷丰登”等红纸斗方。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旧习俗均废。营林习俗
  种树 栽棕榈树时根部埋片瓦,谓“不怕千刀万剐,屁股底下有片瓦”。栽枇杷树应由老年人动手,且须戴笠帽。种桔树和油茶树都很讲究时令、吉日。
  采伐 成片山林砍伐前,选一棵大树作“树神”祭祀。祭毕,砍第一斧的人不说话,向树神行跪叩礼,砍一斧后,将斧放在“树神”下立即回家休息,当日发给双酬,至砍伐结束再取回斧头。砍伐大樟树要经过村中有声望的长者应允,并要用“三牲”祭“树神”,还要等有人经过后才砍伐。1949年后,此俗渐废。
  采摘茶籽要头裹大手巾、脚缠绑腿,天不亮上山,挨行而采,不许乱摘,违犯习俗者,主人请圆工酒时不得入席。
  饲养习俗
  清朝至民国初期,农民不忍宰杀耕牛食用,俗称“不开五荤”。饲养牛、猪户,过年时要在牛栏、猪栏贴“六畜兴旺”红纸斗方。养蚕妇女,经期不事蚕桑。农村养猫户,有将猫仔绕八仙桌顺反各三圈,然后拜狗为保护者的旧习。猫不能宰杀烹吃,死后装入破蒲筲(篓)挂在树上,使老鼠与害兽无法吃它。解放后,饲养旧习俗渐废。
  匠作习俗
  工匠学艺 阉猪、打铁、篾工、木工、裁缝、理发、箍桶等百工,拜师学艺要行“祭祖师”仪式,同时要请拜师酒。三年学徒期满后要做3~4年伴作。满师时要请满师酒。
  烧窑规矩 本县烧石灰历史悠久。民国以前建灶时先搭一神龛,焚香礼拜当方土地神,然后破土动工建窑。叠灶工遇妻子分娩,七日内不进妻房。解放后此习废。
  行船习俗 船经岸边寺庙时,船工要躬身揖拜,用清水泼船头,祈求航行安全。船上用膳,忌将筷子搁在碗上,避讳船搁滩。过年要祭祀周王爷,正月初一早餐、中餐要吃素,晚餐方吃荤。
  水碓、油榨习俗 碓方每年清明要祭祀水神,以祈运转顺利。油榨作坊要祭祀赵公元帅,以求作坊兴旺发财。
  第二节 生活习俗
  饮食习俗
  主食 通常主食是米、麦粉、玉米、番薯等,两干一稀。有以米捞饭熬粥习惯,即将大米下锅煮八成熟后捞起饭坯,留下少量饭熬成粥,中午将饭坯蒸熟为饭。初夏麦出时,麦作主食,常见的有腌菜肉包烧饼、发糕、包子、馒头、手工面和破片锞等。秋后番薯成熟,辅以焖番薯、番薯粥。山区农民在玉米收获后,以苞粟饼、苞粟糊、苞粟饭为主食。农忙季节或雇工匠时,下午三时左右吃点心,以面条、粉干、烧饼等。
  本地人爱吃索面和粉干。索面又称贡面,用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吃时调以辣油、香葱,有子鳖(氽鸡蛋)、火腿作浇头更佳。粉干俗称干粉,炒粉干、煮粉干可当饭也可当菜。过节时,民间普遍蒸制锞饣菩,亲友相互赠送。
  副食 有滑肉、金瓜酱、冻米糖、米粉糕。滑肉即纯瘦肉切片,两面敷以淀粉置砧板上轻敲成薄片,再氽入沸水捞起,配以笋片、黑木耳、辣椒烹调而成。金瓜酱即老南瓜切成薄片蒸熟,然后拌入糯米粉、豆瓣酱、红辣椒丝、桔皮丝,再蒸熟晒成半干,既可当菜又可零食。冻米糖是春节期间的普遍食品,此外,还有粟米糖、芝麻片、花生糖、苞粟糖、豆糖等,近年来,有的兴做年糕糖。米粉糕用四成糯米、六成粳米、炒熟磨粉,配以白糖、香料,蒸熟切片而成。正月里客人来时,常以香茗、冻米糖、米粉糕、瓜子、花生、糖果招待,称“麻糖茶”。
  还有立冬日吃鸡、鸭、猪肉的习俗。小孩吃白糖饼和桂花糖,民谣有“白糖饼,吃吃睡不醒”,意指小孩吃了清肺止咳易入眠。
  服饰习俗
  服式 民国期间,农村男子穿蓝色、白色粗布大襟短衫。农村女子穿青色士林布短衫,黑色宽口裤,女青年穿花衣。城镇学生多穿学生装,女学生穿背带式学生裙。解放后,50年代时农村中年男女衣着未大变,男青年大多兴军装式样和列宁装,女青年穿连衣裙、三角裙、女式列宁装等。1966年至70年代末,男女青年时兴草绿色军装,西装、裙子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服式,女青年也很少有人着花布。80年代以来,提倡衣着多样,曾经出现西装热。接着男茄克衫、喇叭裤、牛仔裤、猎装、滑雪衫、航空衫等。女装式样更多,有各色旗袍、连衣裙、短裙、套裙、西装、牛仔衣裤、牛仔裙、健美裤等。少数女青年衣着以“袒、透、紧”为时髦。中老年服装仍是中山装、军便装、两用衫居多。童装则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农民惯用大手巾,长2米、宽0.5米,白色或蓝色均有,劳动时扎腰或擦汗,冬天作围巾或包头,现已很少有人使用。
  鞋帽 1949年以前,农村男女都穿布鞋,冬天穿布棉鞋,雨天男人穿牛皮钉靴或赤足。男人劳动时多赤足或穿草鞋。城镇居民中有穿皮鞋、雨胶鞋、力士鞋、布底鞋等。结婚时,新娘穿红色绣花鞋。解放后至60年代初,农村普遍穿解放鞋(胶鞋,晴雨两用)和雨胶鞋(元宝套鞋),仍有布鞋、草鞋。城镇中兴高帮皮鞋和风凉皮鞋。6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男女时兴穿塑料凉鞋、拖鞋。布鞋改为布面塑料底鞋。1981年以来,城乡多兴穿皮鞋、拖鞋、人造革鞋、解放鞋、布面鞋。式样有高跟、中跟、平跟、尖头、方头等。
  清时男人戴西瓜帽。民国时期兴戴礼帽。解放后,老年人仍戴布帽、猢狲帽,婴儿戴狮子头帽。城镇男人有干部帽、鸭舌帽、毛线帽。老年妇女有包头帽、荷叶帽。80年代以来,男女青年时兴毛皮大头帽、风雪帽、旅游帽、太阳帽、简爱帽。中老年男子仍戴干部帽、鸭舌帽、大头帽、毛线帽。
  发式 清代男人留发辫。民国16年(1927)以后,剪辫子留短发。农村多剃光头、剪平头,城镇公务员和士绅剪分头。青年妇女梳辫子,出嫁后梳发髻。解放后,农村青年开始剪西发。1963年起城镇妇女中有少数烫发,“文化大革命”期间视烫发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被禁。1980年起,男子发式以西发为主,仍有剪冲头、平头的,男青年中开始留长发、蓄胡须。妇女烫发者增多,少女兴披肩长发。青年妇女兴短发,有三刀式、游泳式,梳发髻、盘发等。近年来,青年的发式有男长妇短的趋向,一些男女染发、烫发十分个性化,男女难辨。
  首饰 解放前富人戴金戒子,耳环、银镯、玉镯、簪子,小孩戴天官锁、银项圈等。1950~1980年,不兴戴饰物。80年代起又兴戴金戒子,耳环、项链、胸花、胸针等饰物。
  第三节 礼仪习俗
  婚姻习俗
  婚礼 解放以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托媒人说合,女方生辰八字写成庚帖,交给男方“合八字”后,无相克之嫌则可定亲。男方送聘金、聘礼谓之“送定”。出嫁前母女相对啼哭,称“哭发”。婚前三天,男方给新娘送凤冠霞帔,称“上头担”。结婚之日,男方发花轿至女家门前,递交四长帖(花轿进门帖、利市帖、请宴帖、花轿出门帖)后让花轿进门。上轿前,新娘头蒙红巾,由利市公公“抱轿”(新娘上轿)。新娘坐轿内手拿罗盘(俗称风水八卦),挎子孙袋,轿内带火种,在鼓乐爆竹声中起轿,进男方家,停轿在笸箩上。然后,利市婆婆请新娘喝过糖茶,搀扶新娘出轿、踩着麻袋走,称“接代”。拜堂毕,新郎将新娘引进洞房,为新娘挑去红头巾,新郎新娘喝合卺酒,随后开筵,闹洞房。当晚洞房中红烛高照,不得闩房门。次晨拜社庙、灶君,向灶内添柴,向水缸内加水,然后“分大小”行礼,拜长辈、认亲戚。第三日“回门”,俗称“拜三朝”。新娘须当天返回夫家。婚仪至此结束。
  解放后,婚礼删繁就简,实行《婚姻法》后,自主婚姻或托人介绍婚姻者为多数,信“八字”者日少,迎新娘改坐轿为步行,乘手扶拖拉机、自行车或汽车。1963年以后,农村盛行“看男家”,介绍人商定时间邀请女方父母或主要亲戚去男家“相亲”,男方馈赠“红包”,女方如不同意,即拒收,若收即表示同意。随后开具礼单交给男方,择日由介绍人陪同去乡人民政府登记,今改为到县民政局登记,无需介绍人(媒人)陪同。男女当事人双双购办衣料用品。之后,男方备礼送往女方,分头宴请宾客,称“送定酒”。再商定办理迎亲婚礼。机关干部、教师、职工以“三八”、“五一”、国庆和元旦等节日结婚为多。近年来婚礼大操大办,出现轿车迎送、嫁妆成行、婚礼全程摄影、招摇摆阔之风。机关单位提倡办集体婚礼。
  童养媳与押子媳 贫苦之家,将未成年女儿从小给人家做儿媳,成人后成亲,俗称圆房或圆亲,婚礼简单。“押子媳”系领养别人之女作童媳以引子,待引出儿子长大后成婚。若男女年龄相差太大,或引不出儿子,乃将媳作女另行择婿出嫁。解放后,童养媳、押子媳均属非法婚姻。
  招夫养夫 丈夫长期有病,无力养家,主妇再招一夫,以维系家计。解放后属重婚。
  换亲 双方父母互将其女作对方儿媳;或一方有数女而无子,一方有数子而无女,经双方协商,以一女给对方做儿媳,换取对方一子入赘为婿。解放后属非法婚姻,但农村中此俗犹存。
  入赘 俗称“招亲”。男方贫困,经人撮合到女方成亲,礼仪从简。婚后所生子女一般从男姓,事先经协议也可从女姓。解放后,仍有自愿入赘的。
  改嫁 解放前寡妇改嫁时只能在深夜蹑足而行,至村外换鞋,男方备轿抬去。不拜堂,立时成亲。解放后改嫁属合法婚姻。80年代以来,老年男女丧偶再婚者日渐增多。
  转婚 订婚后未婚夫亡故,经人说合,转嫁其未婚兄弟。或婚后丈夫亡故,亡夫之弟无妻,由家长决定或双方愿意,结为夫妻,俗称“长衫改短衫”。解放后无此习俗。
  典妻 属临时性婚媾。出典者多为丈夫有疾,或因一时穷困潦倒,筹款救急。典方因妻不育,儿子夭折,妻老不孕或家贫无力娶妻,为子嗣计而典妻。典期多为一年,期满后仍属原夫。解放后无此习俗。
  生育 新婚妇怀孕后,其母即着手备置婴儿尿布、鞋、帽、项圈、天官锁等物件送往女婿家,称“催生”。孕妇不得赤脚走路,不能吃鸭肉,晚上不得出家门,不准上坟山,不准到秧田,不准爬树,不准跨牛索等。婴儿出生后,女婿即去岳母家报生,随带雨伞,生男将伞放堂桌上,生女则将伞放大门后。同时向亲友分送喜面。
  当女人婚后临产时,娘家首先要准备好婴儿穿的衣服等,在初一或十五前来给女儿“催生”。婴儿生下后,女婿要去丈母家“报生”,如生男孩,带公鸡去配带母鸡回,如生女娃,捉母鸡去配带公鸡回,即所谓老婆鸡老公鸡。此鸡不准杀。报生时还需带一壶红糖泡的酒。催生与报生只是第一胎这样做,第二胎之后,就不催生和报生了。
  三朝日,接生老娘要给婴儿用“端午艾”(一种草)泡水洗身,叫“洗三朝”,并要设酒宴款待前来贺生的亲友。岳母或小姨要来服侍产妇到满月。有的在满月时还要摆酒请客。
  婴儿过周岁时,亲友们在前来贺喜做“嫡幼”(周岁),并带上给小孩做的衣裤、鞋袜、帽、绒线、鸡蛋及面条等礼物。东家要摆酒席,设宴款待来客并收下礼物,回送鸡蛋面条等,叫“回篮”。
  生日寿庆 长子满10岁要请生日酒,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五十始做寿,60称大寿。子女、女婿及至亲呈献寿礼,堂上张灯结彩,悬挂寿联、寿幛、寿屏。拜寿时,寿公寿婆端坐中堂,儿媳成双上前跪拜,继由女儿、女婿、侄、孙等拜贺,然后摆宴席,举家欢庆。岳父、母寿庆,女婿送礼特厚,对联挂寿堂正中,宴席上坐首席。
  丧葬 旧时丧葬礼仪不一。幼年丧生,不立墓碑。青壮年死亡,灵柩不可停放厅堂。未满花甲而亡故,丧仪从简。年满花甲或高寿谢世,丧仪隆重。
  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儿孙辈守于床前,称“送终”。死后,死者脸盖“遮面纸”,脚后点青油灯,设灵堂,请风水先生选定入殓、出殡时日及墓地等。亲友接噩耗,即置办香烛等前去吊丧。
  入棺前,亡者长子领全家及吊丧亲友到溪、井边,抛下钱币数枚,舀一些水回家,俗称“买水”。以此水在死者头、身、脚擦洗三次,称为“浴尸”。然后,穿寿衣、树魂幡,请和尚道士念经做功德。入殓时忌哭声,盖棺后方能嚎哭。殓毕,即将亡者卧床铺垫稻草、席子拿到村外路口焚化。丧葬仪式中,以出殡最隆重。出殡之日凌晨,灵柩移大门外,棺覆红布,灵柩前置猪头、全鱼、全鸡等三牲祭品。儿子披麻戴孝,脚穿草鞋。其他人戴白帽,从嫡系至旁系亲人,依长幼次序在灵柩前行祭奠礼,有的还配以鼓乐丝弦。男拜时吹锁呐,女拜时奏丝弦。凡长辈亲友奠拜,儿媳辈都要陪拜,称“排祭”。出殡时,孝子提香篮在前,一人持魂幡,一人撒纸钱“买路”。女婿背地契板紧跟灵柩,送丧队鱼贯而行。灵柩入墓穴前,送丧队伍绕坟地顺反各三匝,俗称“圆坟”。墓成,当晚宴请送丧人,并回赠每人白布,谓“谢孝”。
  解放后,城镇逐步以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遗像代替神主牌位,送花圈、挽幛,殡葬前开追悼会以表哀思。设道场等迷信活动已基本革除,其仪式也大为简化。1987年起,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火葬。近年来,农村也推行火葬,但请道设道场,为逝者超度亡灵又渐风行。
  第四节 岁时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择吉开门,放鞭炮、焚香迎春接福,大门贴“开门大吉”红纸,俗称“开大门”。早餐要吃“长寿面”、喝糖茶、吃年糕,寓意长命百岁、甜甜蜜蜜、一年高一年。中餐与晚餐要吃隔年饭,不得用菜汤拌饭吃。初二起,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女婿向岳父、母拜年为最重要。拜年要备礼品,俗称“草纸包”,有桂圆、荔枝、红枣、蓝花根等。近年来,又盛行酒、油、保健品等作拜年礼品。
  立春 是日,备新鲜黄芽菜一颗,以红纸条围一圈,另以五色纸装饰牛鞭,同置盆内,放在堂前桌上,桌沿及大门上贴“迎春接福”斗方。农历无立春节气之年,旧习有忌建新屋之说。
  元宵 俗称“灯节”。正月十一日起灯,是晚,每家焚香点烛,商店要请“开张酒”。先由县城东淤起灯,全县各地随即而起,以板龙灯为多。龙灯过处,每家均在门口设香案迎接,称“迎灯”。正月十五日,县城附近的龙灯要进城到关王庙朝拜。狮子灯、走马灯、踩高跷及各种花灯齐集,灯会进入高潮。正月二十日为满灯日,元宵灯会至此结束。民谚“吃了元宵酒,工夫不离手”,百业复工。1958年后灯会消失,1978年复兴。
  清明 是日,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上坟扫墓,吃清明粒和青蓬锞。小孩戴柳枝帽或项圈,俗称“认娘舅”。
  立夏 要吃马兰根煮的汤和茶叶蛋,称“吃了茶叶子(蛋),做事不怕死”。中餐吃肉炒粉干或夏粒(用米粉搓成丸,和菜煮成)。要吃鲜笋。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家家吃乌饭(取乌饭树叶汁浸糯米蒸熟)。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早餐以粽子、熟大蒜、鸡蛋为食,大门插菖蒲、艾叶,门前地上用石灰画弓箭,有的在中堂悬挂“钟馗图”。墙根屋角撒石灰,用柴刀铲石灰,边撒边念叨:“撒蛇撒蜈蚣,石灰腌你目,柴刀斩你头”。小孩颈挂香袋,腕缠五色线,称“百岁线”,前额以雄黄写“王”字。午餐吃雄黄酒、黄瓜、蛋黄、黄鳝和螺蛳。青少年结伴游玩,俗称“游端午”。解放后,吃粽子、熟大蒜、鸡蛋及薰蚊子、苍蝇仍相沿为习。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为“田公”、“田婆”做寿。农民备香、纸、锡箔、酒菜,麦饼到田塍交叉口祭祀。祈求“田公”、“田婆”看好田水保丰收。并给狗沐浴。天晴,各家都要曝晒书籍衣物,又称“曝书节”。解放后,仍有晒衣物书籍习惯,其他渐废。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在农村,妇女于傍晚设香案拜织女星,母亲扶子望天叩拜,称“拜干娘”,以求免灾祛邪。养牛户给耕牛换新牛索,给放牛娃改善伙食,求“牛郎保佑人畜兴旺。父母将孩子腕上五色线解下,系以肉骨抛向屋背,给牛郎织女搭鹊桥。
  七月半 俗称“鬼节”。祭拜堂上祖宗神位,富户请和尚或道士上门念经。晚上抛火球(大人)、举茄子灯(小孩),奠祭孤魂野鬼,称“祭夜客”。辉埠船运码头要设道场,祭河神及超度亡灵,连祭三天,称“盂兰盆会”。解放后已无此俗。
  中秋 以月饼馈赠亲友,向新婚的亲友送芋头芋子,祝福多子多奶。白石、钳口一带吃糯米团子,全家吃团圆饭。晚上以月饼、瓜果、酒、红鸡蛋拜月、赏月。是夜,选2名男童,打扮得惹人喜爱,跨坐大人肩上,到婚后未育的亲友家连声祝福“生贵子”,俗称“送子”。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请亲友尝新酒,举行登高活动。读书人,乡绅有重阳会组织,参加者每年轮流坐庄,俗称“值年”,值年人要请入会者聚餐,席间文人墨客吟诗联句助兴。1987年,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提倡敬老。
  冬至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白天上坟添土,晚上祭祖,举行家宴,并在门前焚香点烛,祭奠孤魂野鬼。出嫁的女儿不得在娘家过冬至,称“娘家过个冬(读dan),婆家空一间(读gan)”。现仍有扫墓、举行家宴等习俗。
  过年 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餐后要送灶君上天廷。二十四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称“掸尘”。屋里屋外除尘扫垃圾,将炊具、衣、被、帐、门窗及桌椅板凳洗刷干净,清扫猪、牛栏与鸡舍等。门窗柱子等处贴春联与斗方,内容多为辞旧迎新、颂扬吉兆之类。若家有新丧,春联则有蓝、绿素纸张贴。
  除夕夜,上灯时要备“三牲”福礼祭祀天神,俗称“谢年”。然后接回灶君,祭祀祖先。放鞭炮,关紧大门,俗称“封年”。封年后,全家人不准出门,谢绝一切来客,欢聚一堂吃年饭。凡有要事而不能回家者,给留坐位,设杯斟酒置筷,以示团圆。是夜,灶内不断火。新安江移民要做“年汤”(米粉羹)。年夜饭之后要守岁,全家围坐堂前,叙旧话新庆丰年,直坐到子夜零时,甚至天明。近年来,农村又时兴子夜零时开早门大放烟花爆竹新过年法。
  解放后,过年习俗基本未变。50年代起,人民政府在过年时候要向当地驻军、烈军属、伤残军人、复退军人进行慰问,送慰问信、年画、年货、举办军民联欢晚会等拥军优属活动。乡、村各级组织还向五保户、孤寡老人赠送年货、新衣、鞋帽,表示尊敬和关怀。
  第五节 其他习俗
  尊师 尊师之风由来甚久。明清时代,儿童入学时必跪拜孔子像,并向先生行叩首礼。民国16年(1927)以后,推行国民文明学校,尊师之风仍盛,学生见老师时要行鞠躬礼,道“老师好”。学生家若有喜庆宴会,必请老师赴宴,尊为上宾。解放后,仍尊师重道。“文化大革命”中批孔、批师道尊严,尊师习俗被破坏。80年代重新倡导尊师。
  尊长 明清时期,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不准顶撞。入宴要尊长辈上坐。民国期间仍沿此俗。解放后尊长习俗渐差。除亲属、亲戚外不论年长与年幼,多以老张、老李、小王、小徐等相称或直呼其名,待人接物较为随便。
  称呼 夫妻间少有直呼名字的,同外人交谈时,称夫为“他爸”、称妻为“家里人”或“家里堂客”。解放后,称妻为家属的渐多。称曾祖父为太公、曾祖母为太。祖父为公、祖母为嬷。父为爸、母为妈(读mei)。伯父称大伯、伯母称伯伯娘,叔父称大大、叔母称婶,姑母丈夫称姑夫、姑母称姑娘。外祖父称外公、外祖母称外婆,舅父称舅舅、舅妻称舅姆,表兄弟、表姐妹与亲兄弟、亲姐妹同样称呼。岳父称丈人、岳母称丈母。陌生人相见,老年男子称“老伯伯”、“老人男”,中年男子称大哥,老年妇女称嬷或老大仔(读zai),不能称老大娘。年长者称中青年妇女为大姐、老娜妹,称中青年男子为老兄弟、老弟哥。近年来,陌生人相见,又有称“老板”、“师傅”的。
  分家 父母年迈或亡故后,兄弟分父母遗产,亦称分火。邀请舅父主持。家产按兄弟人数分成若干股(长子多分一些),养子只能享受半股,兄弟和证人(舅父、叔、伯)等在“分契”上签名盖章,各执一份为凭。此俗今犹存。
  挂对联 家有喜庆,亲朋有送对联庆贺之俗。不同的喜庆有不同的挂法,娶媳妇时娘舅对联挂中间,寿庆时女婿对联居中,上樑时朋友对联居中。
  冲喜 旧时迷信风俗,家中有人病重时,用办喜事(如娶亲)等举动来驱除邪祟,希望转危为安。建国后此俗渐废。
  庙会 解放前,县内规模较大的庙会有:农历二月初二何家娘娘庙会,四月初八城关周王庙会,七月廿五城关康王庙会,八月廿三关庄桥七老倌庙会,九月廿二球川昼公庙会,十月廿五城隍庙会。解放后,何家娘娘庙会与球川昼公庙会改为物资交流会,其他庙会消失。
  叫魂 属迷信习俗。旧时儿童受惊、受风寒而烦躁不安或嗜睡,认为是丢了魂,便请人于夜晚到村口或路旁、水边烧香纸,高声呼唤孩子名字。然后一人在前,边撒白米边呼唤××归来,一人在后答“归呗,归呗”。如此一路前呼后应来到孩子床前,燃草纸抡三圈,俗传可将孩子的魂叫回,保其平安无事。也有在天井里竖竹竿挂受惊孩子衣服叫魂的。
  祈雨 每逢旱灾,农民结队手持钢叉、三眼铳到县城白龙洞求雨。求雨队伍不戴笠帽,吹牛角号,途中若遇戴笠帽、草帽和撑伞者,即用钢叉挑去。到白龙洞后,焚香祈祷龙王降雨,舀一勺泉水、捉一泥鳅或小虾即原路返回。民国23年(1934)以前,农民求雨要请县官同往。此习俗解放后已废。
  第六节 习惯语
  弄堂鬼迷熟人 自己人戏弄自己人
  认个笨得个空 落得自在
  门背后等天光遥遥无期
  血拚出汗 拚命
  乌心烂腹(肚)肠 心术很坏
  磕头打拜揖 讨饶
  托鬼医病 求错人
  做巴戏 出洋相
  目睛浅 贪小便宜
  戏十七 戏弄人
  满面生毛 六亲不认
  五十工 短命
  徐徐风儿 微风
  功夫勿到家技术不过硬
  面皮三尺六 厚颜无耻
  之乎者也 乱说
  狗勿认骨 不知好歹、忘本
  半路接笋壳 讹传
  前路发财巴不得别人早离开掏茅坑脚揭短
  拆破片筋揭阴私花狗促(看)被单不知所以然
  栅栏门近视眼促(看)明摸摸平不识字
  魔术鬼乡巴佬港(讲)子曰交涉
  十七劲虚伪浮空仙办事不牢靠
  鬼勿撒尿偏僻老三本钱公家的
  塞鼻弄食物很少,不够吃烧路头违心送人情
  杀狗散坛散伙促(看)罗汉上天袖手旁观
  爬山头出难题两个肩头扛个猪头光棍负担轻
  尻簏狲藏柿东西留不住老海气量大,没数
  讲拉吹牛罗凹(乌鸦)尻簏寄信不牢靠,没希望
  画老虎记假账汪灵仙不懂,外行
  撩火棍搬弄是非

知识出处

芙蓉村志

《芙蓉村志》

本书对芙蓉村的行政沿革、党政群团、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工商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村庄建筑与安全管理、风俗民情、人物、世系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芙蓉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