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上考土特产——红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考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22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上考土特产——红糖
分类号: F307.5
页数: 1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的解放前到1985年上考村种糖、制糖、市场销售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上考村 土特产 红糖

内容

糖是人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调味佳品。上考红糖色美,味香甜。上市特别好出手,上考种糖,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产糖区。永康山歌里有“上考、龙山出沙糖”之说。解放前,家家户户种糖,合作化以后,以生产队种植为主,各农户也都有种植,面积较大。在70年代高峰期,全村年产糖10多万斤,销往永康、东阳、缙云、武义各地,是上考有名的土特产。
  制糖,在过去一直来用木制糖车,用牛力绞糖,煎糖的灶的三角形的三眼灶,用柴架烧。全村过去最多时一年竖五具糖车。绞糖期间,村中劳力基本上投入剥糖,绞糖工作。一天一具糖车,出糖四百来斤,费力又费时。在1970年村办起了轧糖厂。在后坟山背造了厂房,买了10吨轧糖机一台,用十二马力的柴油机带动,出糖速度提高十倍。煎糖的柴,可用糖叶、麦杆、毛柴等物。晚上用摩擦机发电,供厂内照明,制糖设备有较大改善,在70年代初,我村通电后,就用电力轧糖。
  1985年原老厂房桁、椽已霉烂,面积小、结构不好,故拆掉重建,新厂房,一、宽敞明亮,雨天室内放柴、打糖可安然操作;二、糖水自流,不需动力,糖水经过蓄水池,可直接入锅内;三、灶房坚固,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屋架为大、小两层结构人字架,通风透气好,防腐新型的灶房。并建有机房和五间宽大的柴房,为种糖提供了较好的制糖设备。可日产红糖2000多公斤。
  近几年来,市场价格受白糖冲击,红糖销价不扬,徘徊在2.10元—2.60元之间,种糖面积逐年减少。全村种多的年份,一台轧糖机需轧60来天,近几年只需十几天。

知识出处

上考村志

《上考村志》

本书记述的上考村史诗纪略、概论、历史自然灾害、村级组织、农林业、养殖业、医疗卫生、交通邮电、文化教育、人物、诗文辑存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上考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