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桥下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149
颗粒名称: 第一编 概述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5
页码: 10-14
摘要: 本编分别记述浙江省永康市桥下村概况、桥下村历史沿革、世系考。
关键词: 历史事件 桥下村

内容

第一章 桥下村概况
  桥下村位于永康县东北部,距县城约20公里,建村于龙窟桥下面,故名桥下。据《龙窟朱氏宗谱》载:始祖信州刺史中顺大夫朱真,于宋景定元年庚申(1260年)携仲子朱鲁由东阳昭仁迁居于永康前卢龙川;后有朱孟莹者再迁金竹园祖处而繁衍成桥下村,迄今已有730余年历史。1949年后,曾设为龙山区公所驻地,今为桥下乡人民政府驻地。
  村处太平水库西渠东岸,地势平坦,东(阳)永(康)公路从村东通过,又是唐(先)桥(下)公路和桥(下)棠(溪)公路的终起点,设有汽车站,对发展农村经济极为有利。在1980年恢复集市,逢农历一、六为市日。乡镇企业有农机厂、砖瓦厂、衡器厂、预制场、微型轿车厂、农场、林场及建筑工程队等,村村都设有粮食加工厂;近年来,村民还搞起冶炼铝灰的工场,铝铜制品厂也随之开办起来,这对活跃农村经济起了极其重要要作用。村内设有桥下供销社,特别在集市地带店铺林立,营业额逐年上升。村内设有龙山区粮管所、桥下乡粮站等,是桥下乡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村西的凤凰山麓有始建于南北朝的普明寺,村西的小崆峒前曾建有龙川书院,是宋名儒朱熹同陈亮讲学之所,亦是本村明季名儒朱匏庵读书之处。又龙窟马铺山麓,有宋状元,著名唯物主义者、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墓。以上诸名胜古迹已在“文化大革命”间或前拆毁,今为开发永康旅游事业,政府已拨款并通过筹资,拟重建。
  桥下自然村,分设为桥一、虹明、红星(下辖小溪田、后荷2自然村)三个行政村。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麦、番薯、豆类等。村西北有太平水库,东、西渠均首先经流本境,加上原有的畈塘、溪流可以自流灌溉,水利条件特别优越,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山林通过近年来的绿化造林,已基本上消灭秃山。果木业近年来以发展柑桔为主,桃、梨等也有栽培。
  桥下村东北面珠龙山上设有桥下乡初中一座,村内有桥下乡中心小学及乡中心幼儿园各一座,对普及教育十分有利。更设有桥下乡卫生院,村设医疗站,给村民带来防病、治病的方便。桥下乡设有广播站,三个行政村均设转播站,家家户户都可收听广播;电视机在村内也较普及。村内设有乡敬老院,各行政村办有老年协会,老年福利事业,近来发展迅速。村内还有影剧院、录像厅、舞厅、球场等,群众文娱体育活动也开展得非常活跃。
  第二章 桥下村历史沿革
  上祖朱责(1163—1243),从东阳昭仁随陈文毅公亮游龙窟,因慕龙川山水风光秀丽,心欲居之。其子朱真(1192—1265)承父遗命,于宋景定元年(1260),携仲子朱鲁(1244—1329)迁居永康前卢龙川是为桥下村之始祖;后有朱孟莹(1192—1265)者,再迁金竹园祖处,建村已有730多年历史。
  据史料载:永康于宋代已划分乡、都、里,元代改里为图,下分村,沿用至清末。
  民国年间,改10乡为12区,都、图、村仅在田赋征收方面沿用。民国初年推行村里制,民国廿年起设乡镇,民国廿三年起推行保甲制。
  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当即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月成立永康县人民政府,推行区、乡、村制。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全县改编为政、社合一制。1983年,仍行区、乡、村制。桥下村沿革如下表:
  第三章 世系考
  第一节 桥下朱氏世系考
  桥下朱姓系出传说时代颛顼帝之后,顼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五世孙安居于曹,就以曹为氏。到周武王克商之后,褒封元圣,得苗裔曹挟封于邾,以祭祀帝顼,至春秋时期曹挟的后裔从齐桓公尊为王室,王命进爵为子国,历九世为楚所并。曹族流教于齐鲁地区,去掉邾字的右“邑”旁改姓朱。春秋时曹朱本一家也。
  至汉孝成帝时,朱云仕槐里令,因直言忤旨而罢官归居沛国之雩田,因有朱姓号“沛国郡”,之称谓。云之七世孙汛,字孝祥,晋朝永兴中任临海太守,转任东阳郡太守,见乌伤蒲墟风士之美就定居下来。汛之十四世孙名禄,号野塘老人,生四子十八孙,为赤岸一世祖。十八孙散居金华各地,即为金华朱氏之始祖也。老人四子孟贤,贤生四子,四曰世宿;宿生二子长曰茂;茂生一子,曰邦彦;邦彦生一子,曰昌;昌生一子,曰适之,适之为赤岸继居始祖,适之生一子,曰光祖;光祖生五子,次曰良祉,良祉生三子,次曰广,广居东阳怀德乡昭仁村为昭仁一世祖。广生三子曰桐、责、橙。以上为桥下朱氏外纪也。自野塘老人下历十一世。
  责生湍、真,湍居东阳梅画,真出仕信州刺史,为中顺大夫,于宋景定元年(1260)携次子鲁居于永康前庐后的龙川,真为桥下朱氏第一世祖。迄今已27世代,此为本纪。
  其世代排行字母如下:
  百 生祖华贵 传道继志 衍庆承芳 呈祥显瑞
  永世隆昌 贞复起元 乾健坤顺 亨利循环
  福裕寿臻 名扬禄至 源远流长 箕裘能嗣
  孝友开业 忠厚家风 贻谋积善 共仰欣荣
  朱氏自始祖至民国壬申年各世男丁统计:百1,生1,祖1,华1,贵6,传23,道33,继70,志147,衍281,庆313,承354,芳265,呈276,祥371,显441,瑞534,永551,世562,隆582,昌575,贞455,复267,起45,(不包括重行第及早世无行第者)。
  第二节 梅氏世系考略
  桥下梅氏按旧谱序载,出自殷朝所封梅伯之后而因以为姓。至宋有梅先英公居青田兴期村为一世祖。先英九世孙季纶,避元兵之乱,始迁于永康醮墩头村,至十七世克三公转徙于桥下溪田村,克三公即为溪田一世祖,至今已历16世。克三公生于明朝正统己未(1439)八月廿七辰时,卒于正德己巳(1509)十月初七未时,娶妻吕氏。墓葬黄坑岭里。
  第三节 太平移民吕氏世系考略
  吕氏自唐迄宋,历多年而到永康。适方寇之变,煨烬之余,几为荡涤,不能详述。赖其祖留一线于艰难险阻之中而得独承,奋然振作,不数传而人文蔚起,得以血食万年。
  据谱载:吕玖为一世祖,生北宋皇佑元年(1049),娶清渭芮氏而起家,传六世,均无行名;至第七世始以晋、巽、次、益、复、谦、孚、同、豫、升、明、泽、咸、恒、颐、泰、萃、鼎、节、渐、观、贲、临、师、丰、兑、有、旅、井、济、家、畜、蒙、比、壮、随、震、归、乾的行名类排,谨供查照。
  《太平吕氏宗谱》自建造太平水库移民后,难以觅得,惟在金华乡下包村,珍藏民国二十年重修的完整一部,但轻易不肯借阅传抄。1988年,永康城内吕师濂、吕品彰曾专程前往抄录部分有关文集及该房直系宗亲,其他房系未及记录,而难以尽述。

知识出处

桥下村志

《桥下村志》

本书分为村域、经济、文化、社会、艺文、人物六篇二十一章,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桥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