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0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10
页码: 3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五指 岩前村 群众文化

内容

快板
  岩前新事唱
  打起竹板呱哒响,心头欣喜快板唱。
  近年岩前新事多,荷里拣花唱几桩。
  小平理论放光芒,照亮唐先岩前庄。
  改革开放结硕果,岩前面貌变了样。
  党的领导是保障,支部核心力量强。
  带领村民朝前走,团结战斗志如钢。
  三中全会指航向,全体村民斗志昂。
  十年规划制订好,脚踏实地战犹酣。
  水果良种来推广,柑桔葡萄大发展。
  多种经营效益大,全村年收数百万。
  有水难开急田郎,急民所急修渠忙。
  联网水路三面靠,每亩超收双千粮。
  村里领导确有方,狠抓农业这个纲。
  筑起纵横机耕路,手拖打田真便当。
  青年壮年甩膀干,亦工亦农亦经商。
  经济搞活民致富,挣得钱财存银行。
  岩前干群有眼光,“教育为本”记心上。
  捐资办学克艰难,九三竖起新学堂。
  岩前村容大变样,你追我赶奔小康。
  营造广厦千百间,安居乐业幸福长。
  岩前“三委”有主张,电字当头做文章。
  安装路灯华光照,“变压”增容盖电房。
  岩前本是好村庄,昔日就是行路难。
  如今修起水泥道,人行车驶好通畅。
  村民早把电视装,可惜收视台数单。
  “三委”策划装“有线”, 节目缤纷闹洋洋。
  打起竹板呱哒响,心头欣喜快板唱。
  岩前新事唱不尽,颂歌首首献给党。
  施祖其作
  于97金秋
  故事
  斤换斤(金)
  从前,岩前村有位卖生姜客,挑一担生姜去逛北京城,也不知走了几个月,沿途靠卖生姜作盘费。到了北京城已只剩两插马袋生姜,仅10余斤了。住进饭店,吃饭了,他去厨房盛了饭,去买菜,看看都是鸡呀,鱼呀,山珍海味。心想这么高级的菜,自己哪有这么多钱买呢?看见桌上有一小盘生姜,心想生姜土出,一定便宜就端来吃。
  饭毕,跑堂店小二出来计账,天呀,生姜客被吓朦啦,一小盘姜要价二两黄金。生姜客想:“还他一块是了”。就对店小二说:“别慌,我去拿一块姜还给你老板吧。”他去客房拿了一块约重三四两的姜还给老板。老板接过姜,欣喜地说:“这是正宗的五指姜呀!”又想:“此人准是个大客商”。他就邀了好多家的老板到店,设宴招待生姜客。席间大家问他要价多少?这生姜客聪明灵机右手伸出一个手指示意。坐在首位的老板,目光向座上的老板示意了一下,开言道:“客家你带来多少姜?是否,俺们都分一点,价钱就照你说的斤对金(斤)吧,怎么样?”生姜客听了,高兴得差点儿合不拢嘴,心想:“我伸一个指头说的是一两黄金一斤,他却还价一斤黄金一斤”。就说:“就这个价成交吧。明天我请客。请大家品尝品尝我带来的五指姜”。众人都称赞生姜客好阔气。
  第二天,老板到齐,上好菜,摆上酒。生姜客叫伙计切了两大盆姜丝,让大家品尝了一番。又拿出一块姜,告诉大家:“正宗的五指姜,皮色金黄透亮,拗断有股烟。别的产地生姜是没有这烟的。因为五指姜是当年白娘子从昆仑山盗来的仙草栽种的,所以它能治人的百病。”众人看了都交口称赞:“好姜,好姜,是不二价的正宗货。”吃完饭生姜客拿出姜来让大家分买了。一次就卖了10斤黄金,这个生姜客就成了富翁。
  岩前村过夏至的由来传说
  据传,距今三百多年前。某公幼丧父母,孤苦零丁。赖叔婶抚恤成人。自立门庭耕种父遗良田三亩。因家徒四壁,栏头空缺,土肥短乏,农活技艺未娴,因此年年歉收。邻居高产,他不及过年,而度日艰难。年过而立,未有妻室。
  某年夏至节日,早起看田水。于己田东头灰坛拾得钱包,内有银元十个,如获至宝。荷锄赴市,购肉菜、买糯米。一路喜悦,回家自操自作,炊成。置酒欲享平生口福。骤想,得此横财,理应往谢。谢谁?意决,谢田公田婆。遂带上面筛杯筷,酒肉金团,青菜豆腐,杨梅糕馃,田车一把。到灰坛,摆好祭谢品,焚香致谢。酒过三斟,拿田车,车上田,车下田。一时私欲,脱口而念:“上田车下田,下田车上田,年年丰收,一年高一年。”祭谢毕,归而饱餐,醉入梦乡。
  自此稻禾茁壮成长。秋后收获,谷增数倍,归功于祭谢之举。遂瞒着邻居届时祭谢,年年丰收而富。娶妻育子,成家立业。公为人忠厚,不偷不盗,非商非工,耕种而暴富。邻舍深疑。其叔为人精细,欲探其奥秘,尾随跟踪。察得夏至祭奠,田车车田。仿而行之。因而一传十,十传百,全村效尤,形成夏至之风。社会文明进步。近半世纪,只保存佳肴置酒,亲朋聚贺。废祭奠谢神,田车车田祝祷之封建迷信行动。
  退休教师吕不凡撰稿
  1997.8.27
  岩前姜优质的传说
  白娘娘与许仙邂逅断桥相亲相爱。恼怒了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骗许仙上山,告之白娘娘是妖精化身。许仙未予深信。法海嘱许仙端午日午时在室内遍喷雄黄酒可验。授许雄黄一块。许半信半疑,回家欲验虚伪。告诉白娘娘驱邪之事。白忠告:“你我恩爱,何来有邪?”许力主喷雾。白无奈,嘱许她的睡床可不必。许虚以应之。届时白按习惯午休。许紧闭窗门。整室遍喷无遗。往床前揭帐而视,见一黑白巨蟒,摇头晃脑,口吐红信,似乞求状。许惊而昏厥晕地,不省人事。午时过,白复原。下床见许卧地,呼之不应,伸手探其心胸,尚存余温。急呼青妹仗剑护许。急驾祥云上昆仑山巅,力斗鹤鹿二仙童。幸仙师怜白一片痴心,准其摘取灵芝。嘱其转道蓬莱取仙姜,佐以救许。白娘娘辞别仙师。下蓬莱取得仙姜。左手握灵芝,右手托仙姜,腾彩云驾祥雾,归杭州。途经岩前上空,偶一转手,掉下一块姜芽。正落击农夫头上。农夫仰视而拜。白娘娘见农夫厚道,不责怪,反以礼。遂按下云头。授予清明播种,立冬收藏诸多种姜技巧。仙姜离仙境称生姜,姜入菜谱,可入药,能温中升阳,而治百病。农夫三拜九叩。白娘娘救夫心切,腾空返杭救许。后来观音娘娘怜其痴情又善良,普渡她与许仙恩爱凡间。在杭开药铺救治善民。其所用主药即仙姜也。每年亲来岩前采购干姜。农夫得白娘娘所授种生姜以供白之所需。供不应求,遂全村普种也。岩前姜拍之冒烟,入药尤佳,白娘娘取之蓬莱所留仙气也。
  退休教师吕不凡撰稿
  1997.9.2
  《八县盖》——吕发丁
  四明之子发丁别名有丁,生于道光己丑。投身科班,饰小丑成名。清同治某年戏班巡演于义乌某村。村主获悉大花脸未随班到位。计从心生,点演《赵匡胤打红拳》而作难。班主无奈决定让小丑客串代演。丁从容不辞。演至高潮,兴致盎然,离开花拳绣腿,真功显露。
  当地一霸——武举人,平日称霸乡里,今日笑傲科班,认定此丑故意露功,藐视方里。大言不惭,勒令停演,比武以决雌雄。班主与丁婉言求情谢罪,乞求海涵。举人傲慢,一意孤行。丁即慷慨陈词:其一、比武相搏,死伤难料,需立下生死协约,邀请知县老爷掌约鉴证。其二、台上较量,一招一式让观众尽收眼底。其三、待戏完奉陪。举人过信自己武举出身,世代习武,威震四邻,豪富八方,更有五子押阵,胜券稳操。连哼三声,以示允诺。
  届时观众云集,县老爷临场掌约。三声炮响,小丑登台,蹲马步以待。武举人戎装傲步,纵身跃台。不通名姓,恰似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四手抱拳,礼尚往来,二口齐声“请”。摆开架势,拳来脚往,龙争虎斗。一个宛如蛟龙入海,一个恰似猛虎出山。回合五十,胜负未分。武举人急于取胜,运足浑身解数,使出看家本领——八卦掌。丁胸有成竹,模拟中招,仰跌台角。武举人喜出望外,一个蜻蜓点水,欲置丑于死地。丁眼明身快,鲤鱼一跃,飞身横扫一腿。单腿冲力八百余斤,正中对方丹田。举人口吐鲜血,死于非命。观众振臂高呼:“早死一日天有眼,多活一时地无皮”。五子见父死,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齐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蠢蠢欲上。县老爷高举生死约,洪声震天——“背约者格杀不论”。五子相视,未敢妄动。老爷带着小丑打道回衙。具文呈报金华府。
  府尹阅览始末,爱才怜命,网开一面。现场演技,以广万民眼界。令押丑至府面谕:“你若在高十数米,长百丈的金华大桥栏杆上连翻空斗从南到北,成,赦,并嘉奖。败,大杖百板。”丁欣然领命。
  当日万里晴空。观众如潮。发丁青衣小帽,抱拳下跪,尊声府尹太爷:“小丑献丑了”。纵身跃桥,连翻空斗百个,已然大桥中点。故意失足落桥,太爷凝眸正视,万众吊胆提心。已臻化境的发丁,凌空一跃,重复桥中,续献百个。下桥稳步太爷尊前:“小技有辱大人明眼”。太爷大悦。勒令赏给特大灯笼一盏。上书“八县盖”三个大红字。离座问丁:“愿随身本府否?抑是回科班娱乐民众?”丁跪禀:“太爷提携,理当从命,乃小丑秉性放荡,非宜。求太爷加恩。”府尹曰:“不强求,准!”丁礼行再三,挥手致意万众,缓步回科班。
  从此“八县盖”美名饮誉浙江东西南北中。
  吕端林整理撰稿
  吕不凡修饰
  九江分局局长——吕岩根
  根原祖派溪吕。高小文化,现年九十左右。十六岁过继绍德堂吕慎言为子。继父母为其聘娶象珠王宝香为室。宝香身材苗条,五官尚可。老天爷捉弄宝香,满脸雀斑。因而姿色大减。过门后感情裂痕。香虽百般献媚难得岩根承欢。根年十八,决意离乡背井,从戎谋生。十月间抛扁担于田野,不告而走。适逢警校招生。根向友借得文凭,冒名田兰亭报考,被录取。未几,蒋中正临警校挑选警卫队员,是年方二十,青春黄金。文化虽低,可一表人材,仪容堂堂,中正相中,入委员长卫队。根效忠听命,未几提携,进身侍从室,随鞭左右。根娶妻何清,建五间二楼别墅于重庆。环境清幽宜人。日寇侵华,蒋委员长幸陪都重庆,外甥俞济时,随国府迁山城。居住殊难,相中根之别墅,意欲客居。根悉,是委员长外甥,允诺之余,极尽奉承,深得俞赏识。转荐于经国,根蒙经国青睐。忠心赤胆,机敏过人。日寇投降后,委根任九江分局局长。固庐山系机要地,蒋家父子及六都要员常年避暑胜地,又是机密会议场所,更有外国贵宾进出,保安责任重大,所以唯亲信才获委任。
  《红岩》书中所提及的田兰亭即岩根化名也。49年解放后,根带着妻,一子,二女返回故里。50年闻镇反风声而潜逃,被农会民兵追回。翌日根提出请求让其妻及子女到妻舅家生活,他独个留在家乡而获准。未过一周,根只身又潜,从此未知其下落。
  退休教师吕不凡撰稿
  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
  慎敬公二三轶事
  (一)慎敬公于诸暨从业打铁。初步壮年,时届夏收之节。师徒停工,结伴帮东道主人家抢收稻谷。上午完工担谷回家。不凑巧的是少带一副扁担。伴友欲跑步回家取条扁担。慎敬公劝阻,扁担让他人享用。他断后两手平擎两筐箩稻谷,俨若挑担姿势。擎过数百米路程,平稳到家。众人喝彩,慎敬公的臂力从此名扬遐迩。据说慎敬公青壮年时取水,从来不用扁担。都是用两手平擎水桶取水而行的。
  (二)慎敬公不惑之年,腊月辞别东道主人家返永过年。步行途经东阳某地丘陵峡谷。前后人烟稀少,单身缓步。转弯拐角之处,忽然冒出四个满脸横肉的壮汉。错认天赐猎物,四口齐开:“识相点,留下买路钱,若半个不字休怪我们以众凌单。”慎敬公婉言相劝:“同是炎黄子孙,可饶人处请饶人,众位若缺少酒钱,小弟可以敬请各位畅饮一番。”话音刚落,截路者开腔:“休得噜嗦,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二人齐出阴阳拳打向慎敬公面门与丹田。慎敬见好言难劝他们转心向善。遂运足臂力,左右开弓,一个撇手。各撇出丈余摔倒草地上。说时迟那时快,第三号劫路者,直冲上来。慎敬公怒从心上起,赐给一个扫膛腿。那歹徒呼痛一声栽倒在地。第四个见此心寒胆战,下跪求饶。其余三人爬起惭羞满脸,异口同声:“好汉饶命,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慎敬公教诲他们:“年纪轻轻,改邪归正,回头是岸,走正道光明磊落。我不难为你们,走吧!”四人千恩万谢而遁。
  (三)慎敬公很少用中草药治疔疮、治痧、治斑的。基本上只用一枚三棱针在各个有关穴位上放出微血而达到病愈。既为病家省钱,又省煎药之烦,及减除服药之苦,诸暨、永康、东阳三市县人民求医者甚众。晚年停业打铁,解放后进身唐先卫生所。广大群众很喜欢他诊治,因为他高度同情病家,能先病人之忧而忧。不仅为病人省钱省力,而且服务热情周到,待人和气可亲可近。有一次自身晚年卧病在床,将临西归复位之时了,但神智尚清。适有东阳林村一男子左手上节脱臼,求医于慎敬公。因不能起床嘱其子金雨如何为病人复位。可是雨操作之再三未奏效。慎敬公卧床苦思冥想后,嘱病人站立床前。令三子金雨取来大担冲,穿过病人左臂腋下。令雨抬担冲一头,他自己勉强起床跪于床中央,亲自抬担冲另一头。喝令起扛,二人一抬,病人负痛呻吟一声复位了。慎敬公自己命在旦夕还想方设法救人治病,其医德医风高尚如此,普天之下从医者都像慎敬公,万民则幸甚。
  退休教师吕不凡撰稿
  1997年8月20日
  日寇侵村一昼夜
  1942年4月9日,日寇从太平方向入侵我村。
  当时村里的人已大部份逃离,仅留数名老人。毛羊坑二边的山上到处可见临时搭起来的地簟铺。人们心中慌乱,口中咀咒着万恶的日本鬼子,饿了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捧山溪水。其艰苦、惊慌之情难以言表。
  当夜大约有日寇数百人宿营于村内,彻夜到处火光。
  次日晨,日寇过太平岭窜入义乌。
  稍为大胆的人回村一看,到处狼籍不堪,酒坛、米缸都是大小便,粪缸内浮满米饭,猪鸡等残体丢满街头路边。红漆家具被当柴烧,农具被毁,门窗被砸,令人惨不忍睹。
  仅宿营一夜,家家户户被洗劫一空,损失严重。
  事后发觉被日寇枪杀一人,被抓去当担夫的四人,我们应当记住这笔血债。
  茂济
  终生难忘的日子——赴京见到毛主席
  施土改
  1966年10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各校师生可选出代表,赴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我所在的荷园中学,选出代表四十名,我是其中之一。
  10月12日,我们满怀喜悦地登上汽车到县城集中。当天下午,中共永康县委在永中大操场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会后,由县委派出干部带领我们赴京。当晚十一时在金华登上北去的列车,经过二天三夜的运行于14日半夜到达向往已久的北京。我校代表被安排住在中央水产部大礼堂。
  15日休息一天。16日参观了有关单位。17日组织学习中央领导接见时应注意的事项,并组织讨论和进行编队。
  18日凌晨三时起床,步行到指定位置——北京化工学院门前。下午一时十八分,我们日夜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亲眼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敞蓬汽车上,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身体很健康。车子缓缓向前,毛主席频频向二旁人群招手致意。此时,我心潮起伏,热泪盈眶,我见到毛主席了。
  北京回来以后,为了让大家分享我们的喜悦心情,先后去过许多村庄向干部、群众汇报赴京见到毛主席的盛况。
  民间传说
  “岩前”村名的由来
  古时村之命名,大凡以山、以水、以官或以姓等为名。“岩前”地处“钟山”之前、“潘石溪”之畔,何不以“钟山”或溪水为名?或起名“山前”或取名“溪前”等名,而要起“五指岩前”之名呢?这里有个典故。
  钟山,因山势状若座钟而得名。古时山前山后分别居住着两拨不同的群体。该两村落以山为界,居山前者据钟山之阳(约占钟山三分之二之面积),居山后者据钟山之阴。因当时人烟稀少,山前山后两村是距离最近的邻居了。
  某日,居山前山后两村落的族长相聚饮酒相娱。席间提议分别起个村落名字,以便于指事示意。双方相互推让一番后,由居山后的先起。山后族长沉思良久,遂以村前之“钟山”为名。居山前的族长心下思量:“钟山”乃两村共有之山,且该山三分之二属山前所有,你以“钟山”为名,岂不占了我的便宜?心中不悦,可又不便发作,苦无良策。恰逢一村民从五指岩悬崖处采药而归,大受启发,暗忖:我们以“五指岩前”为名岂不占便宜之过于人呢?既洗了哑巴之苦,所起之名又包容了你山后之地?遂信口而言:“我取村名为‘五指岩前’也!”两村之名遂由此叫开。不过以“钟山”为名的,后来一直习惯叫法上变成了“钟山后”,而“五指岩前”的一直沿续至今。
  (注:本文纯属民间文学之创作,绝无贬低中山祖先而抬高岩前祖先之意,望勿由此生非)
  章华整理
  歌谣
  岩地形歌
  五指钟山望寿星,洪平前山畚箕形,箕口朝外财帛进,
  生姜仙草外驰名;本庄下村三重城,后有三桥通头城,
  一路红灯至凉亭,二城山头望万景,三城包含施、吕、金,
  东边吕姓是太平,南面派溪为吕姓,西吕祖宗居仰平,
  北面石狮飞凤林,头城岩前这般形。
  兴修水利歌(造大桥水库民歌)
  忆从前
  种田依靠天,求神保丰收,水旱灾年遇,农民苦忧愁。
  手擎车架档,脚踏车力头,满身流尽汗,脚底擦尽油。
  山沿田无水,眼泪肚里流,汁水换丰收,苛捐难应酬。
  唱如今
  上级号召修水利,大桥建库好主意。水库工地摆战场,人人上阵打硬仗。
  锄头扁担当刀枪,挑灯夜战撼山岗。人定胜天党领导,愚公精神大发扬。
  坑口筑坝建水库,社员斗志坚如钢。挑土垒坝齐心干,夯声阵阵连天响。
  高山低头水让路,建好水库喜洋洋。建水库呀真正好,东西两渠通四方。
  修水库呀如建仓,自流灌溉水源长。单季改种双季粮,一年要种两年粮。
  水旱灾害被征服,管叫天公献五粮。水库坝脚建电站,综合发电照村庄。
  劳动人民创奇迹,国富农强幸福长。
  诗抄
  高峡平湖(七绝)
  太平水库之上,桃源口村间、钟山、塔山峡谷、大跃进时期,广大农民垒坝斩断华溪流水,创造“高峡平湖”奇迹。
  钟塔对峙锁华溪,桃花源口耸宏堤。
  高峡平湖阔七里,绿水扬波溉腴田。
  五指雄姿(七律)
  岩前北枕五指岩,高海拔712米,丹崖绝,五指岿然,南接括苍,西达金华,绵亘几百里,风光绮丽,乃金华市级风景旅游区。
  尔道此山高不高,五指插天透云霄。
  巅岭腾浪三百里,涧瀑飞泻千余条。
  石磴盘曲登天路,危崖翠黛生瑶草。
  雄姿秀色迷人醉,天机妙语话稀嚣。
  录《唐先志》
  仙草
  五指岩前生姜、质地独特,无论是食用药用均是佳品,名驰九洲,美誉仙草。
  五指岩前有仙草,九洲四海皆知晓。
  青春荷苗黄色茎,食用入药百病灵。
  《收租院》十字莲花、文艺联乐晚会
  岩前村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曾成立过民兵俱乐部,大部份由青年参加,地址设村小学内。每逢唐先集的夜里集中活动。学唱歌,也组织演戏。曾演过多种现代小戏,如“高山春梅”等。
  为了配合当时的阶级教育,曾演出大型雕塑剧《收租院》,获得观众好评。认为不仅有阶级教育意义,演员的精神面貌及演技都不错,在当时曾轰动了整个唐先地区。为满足观众需要曾在唐先大会堂公演一次,观众座无虚席。至今村里的部份中年人还经常讲起《收租院》演出盛况。
  为宣传四化建设及新时期总路线,岩前村的青年妇女组织了十字莲花队,卓越的形式,新的唱词,群众十分欢迎,当时曾“打”遍邻近各村。
  89年、90年、94年、95年,岩前小学曾举行过新年联欢晚会,全部由小学生上台演出,演员达百人以上,观众超过历年戏班演戏。制别是有孩子在台上演出的家长,几乎全部到场,边看边笑,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知识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五指岩前村志》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的历史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五指岩前村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快板
相关作品
岩前地形歌
相关作品
高峡平湖
相关作品
五指雄姿
相关作品
仙草
相关作品